A. 六榕寺的歷史沿革
公元420一479年(南朝宋代)建寺,名為「廣州寶庄嚴寺」。
公元537年(梁大同三年),沙門曇裕法師從扶南(柬埔寨)請得佛陀舍利回廣州,得到梁武帝詔許後,於寶庄嚴寺大殿前修建舍利塔。此佛塔為一座四角形的六層木塔,下瘞佛舍利,木塔內外繪畫著佛典圖解,稱「敕賜寶庄嚴寺舍利塔」。
公元650年(唐永徽元年),歷經一百餘年的風雨侵蝕,寺塔樑柱已出現破損。某日,舍利塔祥光涌現,震驚羊城百姓,信眾蜂擁來觀。時廣、韶都督李燧,邀集朝散大夫廣州太守史某、明威將軍行番禺知府折沖都尉李公等,專門到寺拜竭寶輪和尚,共商募修舍利塔事宜。經過精心組織施工,舍利塔修葺一新,再現巍峨雄姿。
公元675年(唐高宗上元二年)春,王勃離開家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南赴交趾(今越南)探父(其父王福疇任交趾令已多年),於十一月到達廣州。適逢寶庄嚴寺開設法會,因受寺僧托請,寫下三千餘字碑記《廣州寶庄嚴寺舍利塔碑》。
公元917年,南海王劉龔稱帝,國號大越,定都廣州,次年改國號漢(史稱南漢),年號乾亨,升廣州為興王府。南漢歷代君主虔信佛教,寶庄嚴寺易名長壽寺,作為劉氏宗室女修道之所,塔仍稱舍利塔,每於上元、中秋佳節登塔燃燭懸燈(號曰「賽月燈」)以兆豐年。
公元971年(宋開寶四年),南漢滅亡,長壽寺及舍利塔均毀於大火,從此湮沒一百多年。
公元988(北宋端拱元年)重修該寺,並以曹溪六祖真身為原型鑄銅像供奉,寺於端拱二年重修竣工,遂改名為「凈慧寺」。當時寺內有古榕六棵,民間已有「六榕寺」之稱,但當時只是「俗稱而已、非寺名也」。
公元1086年(宋元佑元年),凈慧寺住持德超和尚發心募資重建舍利塔。與前任鳳翔郡寶雞縣主簿官、南海人林修居士、本郡信士王衢等,共商重修舍利塔一事。他們依碑記「方井圓泉、參差倒景」的記載和民間所傳「環列古井九」之說,尋得舊塔基址重建寶塔,當時發掘出梁代建塔所藏的佛舍利,仍舊瘞藏。紹聖四年(公元1097年)六月三日,寶塔落成,寺僧又邀請常到寺禮佛的宋皇叔、康州(今廣東德慶)刺史趙叔盎撰書《重修廣州凈慧寺塔記》。新塔改用磚木結,八角形,外觀九層,內有暗層,實為十七層,各層內外牆壁設置佛龕供奉賢劫千佛像,故稱「千佛塔」。
公元1100年(北宋元符三年),大文豪蘇東坡由海南貶所北歸,路經廣州到該寺遊玩時,應寺僧道琮之請為寺題字,他見寺內六株榕樹綠蔭如蓋,盤根錯節,氣勢不凡,即欣然書下「六榕」二字。
公元1358年(元至正十八年),重修舍利塔,並鑄9.14米高的千佛銅柱,柱身刻有1023尊佛像及祥雲天宮寶塔圖,連同塔頂的火焰寶珠、三層九霄寶盤、九層寶輪、一層雙龍寶盤、八根鐵鏈組成重達5噸的塔剎。
公元1373年(明洪武六年),寺院一半面積被辟為永豐倉,自此之後山門便改為向東,而寺院面積也日漸縮小,而六株古榕,也因寺院被割而處於寺外(原來的凈慧寺規模相當宏大,佔地甚廣,山門朝南,「橫直綿亘實逾二里」)。
公元1375年(明洪武八年),寺僧愈堅和尚等重修於元末明初期間被損塔殿,並在塔東闢建覺皇殿(此後六百年都以此殿為大殿,但該殿於「文革」時期被毀)。
公元1395年(洪武二十八年)凈慧寺一度歸並於西禪寺,六祖銅像也於其後被遷往西禪寺[*]。
公元1411年(明永樂九年),凈慧寺重修,寺僧將蘇東坡遺墨「六榕」二字,刻造一木匾懸掛於寺門之上,自此,凈慧寺又稱六榕寺,舍利塔稱六榕塔。此後經明正統、嘉靖、萬曆、天啟及清乾隆年間均有重修(六榕塔自清初重修之後,該塔「檐壁榱題,紅綠白黃,互相輝映,旭升日落,觀美如花」故又稱為「花塔」)。
公元1856年(清咸豐六年),受台風侵襲,塔頂墜於地。
公元1874年(同治十三年),清皇室從海防經費中撥出巨款大加修繕。
公元1875年(清光緒元年),繼咸同年間修建殿宇之後,重修千佛塔並已竣工,並撰《重修六榕寺佛塔記》。
公元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清廷詔封六榕寺住持鐵禪為廣東僧綱司。
公元1912年(民國元年),國民政府廢除僧官制度成立廣東省佛教會(會址六榕寺),鐵禪被推為會長。同年5月,孫中山先生辭去臨時大總統職位回到廣州,鐵禪組織廣東佛教界人士在六榕寺舉行隆重的歡迎大會,支持國民革命,孫中山先生題書「自由平等博愛」貽贈六榕寺。
公元1913年(民國二年),鐵禪和尚率四眾弟子迎回僑龕西禪寺達數百年之久的六祖惠能銅像,並修建六祖堂以供奉。又補植榕樹四株(六株古榕時存二株:一在東坡精舍後、福泉新街後側;一在寺東舊平南王府。)、建補榕亭、築東坡精舍、樹立「曹溪法乳」牌坊,收歸散置在外的太湖奇石「朵雲」等。
公元1915年(民國四年),廣州地震,塔內壁與千佛銅柱之間被震裂。(1915-1935年,廣州一共錄得7次地震,其中比較劇烈的是1915年與1918年發生的兩次。)
1921年(民國十年),市政府在六榕寺東開辟花塔街(今六榕路),又割寺東建造凈慧公園,寺院面積再度縮小。
1931年重修花塔,在內部用鋼筋水泥以加固。
1935年(民國24年)4月,舉行花塔重修落成典禮,梁致廣居士撰《重修六榕寺花塔記》。
1938年(民國27年)10月,日本侵略軍侵佔廣州,鐵禪避難於番禺、佛山等地。
1939年(民國28年)6月,日偽政權派人強行將鐵禪接回六榕寺,並委以偽政權之佛協會長。
1946年(民國35年),抗戰結束後,鐵禪欲告老還鄉,致函延請乳源雲門寺住持虛雲接管六榕寺。其後,鐵禪因漢奸罪被判處有期徒刑8年。同年秋季,為紀念抗日勝利一周年,舉行超薦抗日陣亡將士法會。八月中旬,虛雲與弟子寬鑒等來到廣州接管六榕寺,並向國民政府呈文保釋鐵禪。國民政府最高法院湘粵分庭改判為4年徒刑,9月27日,鐵禪病死於獄中(1939年,日偽政權派人強行將鐵禪接回六榕寺,並委以偽政權之佛協會長,使其最終蒙冤而逝,為世人所不解)。
1946年(民國35年)9月17日,虛雲奉玄奘頂骨舍利,於六榕寺設七天七夜的水陸道場法會,以超薦抗日陣亡將士。時蓬六榕寺北堂桃樹開花,胡毅生(胡漢民之弟)寫下《緋桃瑞應記》一文。
1948年,寬鑒盜取六榕所有重要財產和文物逃往香港,其中有寺內四件珍貴文物:(1)遼代紫銅精鑄的葯師佛像;(2)玄奘法師頂骨;(3)淡歸詩卷;(4)漢玉等,稱為「凈慧寺鎮山四寶」。虛雲和尚發覺後馬上追還,並免去寬鑒方丈職務,由明觀法師繼任住持職務,解放前夕明觀法師去香港。
1966年「文革」時,六榕寺除六祖銅像外,全部佛像被毀,寺院也全被占作倉庫。
1979年3月,中共廣州市委批准六榕寺恢復為宗教活動場所。
1983年,在塔之西重建大雄寶殿,供奉清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以黃銅精鑄的三尊大佛像。……
B. 揭陽丁氏光祿公祠與揭陽學宮關系
揭陽丁氏光祿公祠和揭陽學宮的關系是投資與被投資的關系。揭陽經視光露公司投資了揭陽學工共揭陽學工發展。
C. 從哪幾個方面介紹廣州的歷史
廣州自古以來是廣東乃至嶺南區域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在建築、藝術、宗教、戲劇、音樂、文學、繪畫、工藝、飲食、園林、風俗等各個文化領域,處處表現出悠久的歷史淵源和鮮明的個性。
1、文學
東漢,廣州漢議郎學者楊孚寫出了我國第一部地區性的物產專著《異物志》,是廣東最早著書立說的學者。
宋代,珠三角成為嶺南文學中心,廣州的崔與之、李昴英是有全國影響的人物,崔與之更是開嶺南宋詞之始。
明代,廣州以南園前五子、南園後五子詩社為代表的文人社團盛行,代表人物有孫蕡、黃哲、歐大任、梁有譽、黎民表、吳旦、李時行、鄺露、陳子壯、黎遂球等。
清代,廣州出現了以「嶺南三大家」和「嶺南七子」為代表的一批詩人,包括屈大均、陳恭尹、梁佩蘭、程可則、王邦畿、方殿元、方還、方朝、張維屏、梁鼎芬等,使嶺南詩壇與中原、江浙詩壇三足鼎立。「嶺南三大家」的詩作在清代詩壇享有極高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居於重要地位。
2、繪畫
嶺南畫壇從明清起有較大發展,人才輩出,廣州有林良、顏宗、何浩、張譽、黎簡、謝蘭生、羅天池、居巢、居廉、蘇六朋、陳璞等。
20世紀初,在廣東產生了「嶺南畫派」,創始人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均為番禺人。他們在中國畫的基礎上融合東洋、西洋畫法,自創一格,著重寫生,章法、筆墨不落陳套,色彩鮮艷,學者甚眾,與京津派、海派三足鼎立,成為20世紀主宰中國畫壇的三大畫派之一。
代表人物有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關山月、趙少昂、黎雄才、楊善深、盧傳遠、何香凝、方人定、伍嘉陵、黃獨峰、司徒奇、何磊、黎葛民、黃幻吾、黃少強、陳凝丹等。另外通草畫是19世紀起源於廣州的一種繪畫藝術。
3、工藝
「三雕一彩一綉」是廣州傳統工藝美術的主要代表,即廣州象牙雕刻、廣州玉雕、廣州木雕、廣彩、廣綉。
廣雕還包括廣州欖雕、石雕、磚雕、骨雕、貝雕等。清代以來,廣州工匠根據西方客戶的要求,選擇各種名貴材料,精鏤細刻,形成了新穎、生動逼真、精巧細膩的廣雕藝術品,更成為朝廷貢品,故宮博物院均有收藏,代表人物有陳祖章、翁昭、翁榮標、李定寧等。
廣彩是廣州特有的釉上彩瓷工藝品,已有300多年歷史。作為外銷瓷,廣彩在清代享有崇高的國際聲譽,有「世界官窯」之稱,歐洲許多國家的皇室用瓷都是廣彩瓷品。
廣綉是中國四大名綉之一,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唐代成為朝廷貢品,到明代中期已揚名海外,18世紀風靡了英國皇家及上流社會,英、法、德、美各國博物館均有收藏,故宮博物院也收藏有不少廣綉的優秀作品。
4、園林
在18至19世紀初期,廣州海珠區、西關一帶曾涌現出由十三行商人興建的規模宏大、雍容華麗的私家園林,包括潘家花園、伍家花園、海山仙館在內的眾多名園,被稱為「行商庭園」。它們不僅是嶺南園林的巔峰之作,還引發了清代時期歐洲各國模仿「中國式」園林的盛況。
廣州現存的清代古典式嶺南園林有餘蔭山房,是嶺南四大園林之一。
5、民俗
廣州迎春花市在南漢時就已有之,到19世紀中葉,花市例定在除夕前幾天舉行,花木湧入城市,十里長街,市民結伴「行花街」,熱鬧非凡,越辦越旺,發展到珠江三角洲的許多城市都有此俗。
廣州民俗還有飄色、醒獅、龍獅、鰲魚舞、黃閣麒麟舞、市橋水色、魚燈、乞巧、鳳舞、八音鑼鼓、木魚書、龍舟、北帝誕、生菜會、波羅誕、鄭仙誕、金花誕、何仙姑誕等。
(3)佛山華榕宮有多久歷史擴展閱讀:
廣州,簡稱「穗」,別稱羊城、花城,是廣東省省會、副省級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重要的中心城市、國際商貿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
廣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從秦朝開始一直是郡治、州治、府治的所在地,華南地區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和科教中心。
廣州是廣府文化的輻射中心,從公元三世紀起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主港,唐宋時成為中國第一大港,是世界著名的東方港市,明清時是中國唯一的對外貿易大港,是世界唯一兩千多年長盛不衰的大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廣州市
D. 佛山市有什麼名勝
佛山祖廟
南風古灶旅遊區位於著名的南國陶都石灣,集旅遊、觀光、生產、習藝、研討、參與、購物於一體。景區是圍繞著南風灶、高灶、高廟、林家廳等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立的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給我一整天,還你一千年」。南風古灶景區內,匯聚了山公微雕、古作車拉坯、拍大缸、打草鞋等傳統工藝精華,又集合了舞獅、武術、粵劇、剪紙等民間藝術精粹,每天都吸引了大批來自全世界各地的人們,在這個世界陶文化聖地尋陶根,找陶魂,體驗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
E. 佛山名勝古跡
康有為故居
康有為故居在南海丹灶鎮銀河鄉蘇村,康有為(1858—1927)原名祖詒,字廣廈,號長素又號西樵山人,人稱康南海先生。光緒二十一年(1895)乙未科進士,授工部主事,後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章京,實行維新變法,變法失敗後,流亡海外,宣傳保皇,反對孫中山領導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勝利後回國,1917年夥同張勛復辟帝制失敗,終成為北洋軍閥統治時間的政客。1927年3月31日於青島寓所病逝。康有為著有《新學偽經考》《孔子改制考》《大同書》《中庸注》《康南海先生詩集》等,著述很多,其故鄉蘇村中的「涎香書屋」「澹如樓」和「七檜園」是康有為幼年生活和讀書處。抗日戰爭時全部拆毀,1983年將故居修復,辟為「康有為史跡陳列室」,1987年建「康有為紀念館」,南海縣博物館在此舉辦「康有為史跡陳列展覽」。現紀念館門前旗桿夾是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乙未科康有為中進士時建立的。故居為一廳二廊二房布局,硬山頂建築,面積81平方米。故居具有歷史紀念價值,1989年6月公布為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東華里
東華里在市區福賢路,原名「楊伍街」,以清初聚居此地的楊族和伍族姓氏命名,其後兩族相繼衰落,房產逐漸轉賣與他姓,清乾隆年間改為今名。至嘉、道年間,遷入駱氏家族,該族的駱秉章當時在朝中為協辦大學士、四川總督,曾對該里後半段北側宅第大加修葺改造,屋宇更為規整美觀。清末時,華僑富商招雨田家族又遷入該里,招氏為市郊瀾石石頭鄉人,初經商於佛山,後轉香港創「廣茂泰」洋行,發家成巨富後,將其東華里中段南側的宅第進一步改建裝修,遂成目前之面貌。東華里全長112米,街首閘門樓尚存道光二十三年(1843)的石刻街額,街道寬闊暢順,花崗石鋪砌的路面潔凈平整。街內兩旁的宅第儼然清代舊貌,因歷來是官家富戶所居,故無論建築形式或裝修,均極為講究,門房高大,石砌台階,門牆多為水磨青磚結砌;室內的廳堂裝飾亦不俗,多有木雕屏風、花架及隔扇等高檔設置。街之前段為互相毗連的屋宇,其中尚存「伍氏宗祠」、 「招氏宗祠」、 「招雨田祠」及招氏「敬賢堂」等建築物;街後段兩旁各有小巷四條,巷內為宅第後三進的住宅,排列整齊,格式統一,均鍋耳式封火山牆,「三間兩廊」式平面布局,室內設置除個別略有改動外基本為舊貌。東華里是佛山保存最完好的典型清代街道,是研究佛山地方吏、建築史以及居住習俗等問題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1989年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西樵山採石場遺址
西樵山一年四季風光各異:春天,漫山的杜鵑與翠榕蒼松交相輝映,散發縷縷芳香;夏天,涼風習習,令人神清氣爽;秋天,則是滿山盡綠,鳥鳴婉轉,那絳紅色的丹桂花更是香飄數里;冬天,這兒仍溫暖如春、生機盎然,異草依然吐翠、奇花仍舊放蕾。而用丹桂花製成的桂花酒飲後香味無窮,沁人肺腑,對神經衰弱的患者有一定的療效。 西樵山採石場遺址在西樵鎮西樵山。西樵山是一座古老的死火山,由於火山的作用,形成岩石最適於人類打制石器。根據歷年來對遺址的考古調查及發掘資料表明,是一處分布面積廣、石器豐富、延續年代長的採石場和石器加工場遺址。已發現十多處,主要分布在中部鐵泉峰錦岩、南蛇崗東南坡、火石逕、富賢村後坡,鎮頭及佛子廟等地。該文化遺址出土遺物非常豐富,有加工石器用的工具石砧、石錘、琢錘,石器生產工具有石球砍砸器、刮削器、石斧、石錛、石鏟等。多為打制石器,成品比例少,多為殘次品。石器類型可分為以雙肩石器為特徵的打制、磨製石器,另一類以小石核石器,石片石器為特徵的細石器,以其獨特的風格,構成「西樵山文化」。墓葬多發現於貝丘遺址中,已發掘近100多座,仰身直肢葬,以淺穴墓為主,隨葬品不多,有拔牙習俗,這類文化遺存,石器以有肩形為主,陶器以夾砂的圜底釜、圈足罐,陶支腳及泥質的圜底罐,折圈足壺,矮足或高足盤、豆等器形為主,有少量彩陶,幾何印紋陶發達,紋樣達十多種,刻劃符號也較多。
魷魚崗遺址
魷魚崗遺址在西樵鎮百西西岸村東南處魷魚崗上,面積約1.4萬平方米,1980年全縣文物普查時發現,1985年9月,北京大學考古系學生與廣東省博物館考古隊,南海縣博物館聯合在該遺址進行考古發掘,面積130平方米,文化層堆積厚約1.5米,可分四層,貝殼層一般在第三層,發掘發現了柱洞、灰坑及房屋倒塌遺跡,出土原始墓葬36座,無棺木,成年人佔多數,也有少量兒童,成年人均高度:女1.55米,男1.57米,均為仰身直肢葬,頭向東110°左右,有拔牙習俗,其中在一探方的墓葬中出現疊壓現象,入骨架因受貝殼鈣質長年累月浸透,部分已被鈣化,出土陶器有夾砂陶、泥質陶的釜、罐、豆、盆等及陶紡輪。陶片紋飾豐富,有曲折紋、雲雷紋、席紋、籃紋、繩紋等,石器有雙肩石斧、石錛、三棱石鏃、石環等,骨器有骨鏃,骨針等,還有水陸兩棲動物遺骨。該遺址對研究我縣原始人類生活習俗有較高的科學研究價值。鑒於該遺址文化層豐富,發掘工作結束後,南海縣博物館建簡易房子把整個考古發掘現場保護起來。1989年6月公布為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北涌亭
北涌亭在南海里水鎮新聯村北涌坊。據傳說,建八角亭純是古代人民「風水」之說所引起,當時里水豐崗鄉建了一間「馮法師廟」,廟門對著北涌坊,認為對里水鄉的「丁、財、貴」都不利,於是建一亭以克之,由八坊集資建一八角亭以擋煞,每角代表一坊,這才可保無虞,為了獲得豐年,鄉民乃安奉「禾花娘」神於亭內,每逢農歷二月社日,鄉民都來祈禱拜祭,希望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今神像已無存。亭始建年代不詳,為平面方形、重檐歇山頂,亭內四根木園柱為主體,柱通至頂層,每面的梁架設三個斗拱架托,構成歇山頂,木柱外為四根六面體花崗石檐柱,檐柱矮,內木柱高,檐柱上每面設五個斗拱架,承托瓦檐,瓦檐外伸一米,四檐角往上翹起,亭上層歇山頂四角,下層檐緣四角,故又名八角亭。亭佔地面積64平方米,亭中石檐柱上鐫刻「大清咸豐歲次丙辰(1856)本坊重建,里市新利店造石」,主樑上刻「大清光緒歲次癸末(1883)拾貳月吉旦重建」,該亭的建築形式、結構別具一格,是我省現存亭式建築中少有的。1978年被公布為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石燕岩採石遺址
石燕岩採石遺址在西樵鎮西樵山獅腦峰東南面,因洞曾盛產石燕得名「石燕岩」,包括「天窗框」、「石屏風」,「石祠堂」等處,石燕岩質多為紅色粗面岩,石料最適合建房子之用,西樵山下有村名「石崗圩」,是當年石匠在此採石到山下圩上作貿易場所而得名,西樵附近一帶的建築、舂臼、石柱、夾柱石,均是此種石料。明以前多為露天開采,明以後發展為洞穴開采以斜井掘進採石,天窗格是此種方法開采,洞內人工採石痕跡明顯,洞中有開採石料留下的支撐柱,橫如列屏, 把洞截分成內外兩進,因長年累月開采及天長日久受侵蝕風化漬水成湖,可泛舟內進,形成洞內「水上汽車」、「水底牌坊」、「石屏風」、「石祠堂」、「天窗框」等景觀。
佛山祖廟
在佛山歷史上曾集神權族權政權於一體,正如廟門一對聯雲: 「廿七鋪奉此為祖,億萬年唯我獨尊」,可見其顯赫一時的重要地位。其廟貌氣魄宏大,殿閣巍峨,雄偉壯麗,樓亭疊翠,通透玲瓏,獨具嶺南傳統建築的神韻。建築面積3600平方米。主體建築沿南北縱軸線排列,由南至北依次為萬福台、靈應牌坊、錦香池、鍾鼓樓、三門、前殿、正殿和慶真樓,為三進院落四合院式平面布局,緊湊而錯落有致,其建築結構既有民族風格又別具嶺南特色,主體建築的檐柱和地面多用石材,斗拱梁架多式多樣,以正殿最為典型,梁架舉折平緩,前檐斗拱採用真昂結構,保留著已少見的宋代特點;建於明代的四柱三間三樓式靈應牌坊,是廣東現存最雄偉壯觀的木石混合結構牌坊,其十二柱構築形式國內罕見;建於清初的萬福台,則是省內僅存的數個古戲台之一。這些具有較高藝術和科學價值的古建築典型代表,是研究嶺南建築史不可多得的優秀遺例。廟內的各種裝飾工藝比比皆是,將建築物裝點得富麗堂皇,令人嘆為觀止,有屋頂上栩栩如生的琉璃陶塑故事人物瓦脊,別具一格的灰塑,山牆上纖巧細膩的磚雕,各類玲瓏剔透的漆金木雕裝飾,以及粗獷古拙的石雕等。大多以戲劇劇目、民間故事為題材,運用戲劇舞台的人物造型及其表現形式反映一定的思想內容,有的還帶有反帝反封建的色彩。尤以獨具特色的陶塑和木雕最突出,故事題材有「甘露寺」、「天仙配」、「李元霸伏龍駒」、「荊軻刺秦王」、「夜戰馬超」等,所刻劃形態各異的人物共計不下上千,常為遊客所津津樂道。這些巧奪天工的工藝品,無論從設計造型上,藝術性、思想性上,均體現了當地民間工藝的精湛技藝和卓越成就。因而,祖廟贏得了國際友人「東方藝術之宮」的美譽。此外,大殿內還保存著鑄於明代的2.5噸重北帝銅像,大型的鍾、鼎、鏡、磬、八寶及兵器儀杖銅鐵鑄件,以及大型夾薴漆撲神像二十四尊等珍貴文物,無一不是古代名師嘔心瀝血的結晶。可見祖廟不啻是一座集佛山古代建築藝術、雕塑裝飾和鑄造工藝精萃大成的典型古建築。建國後該廟除本身的多次修繕、在其外圍開辟了環境幽雅的大院、並維修了附近的孔廟作為「又一村」景點外,還通過在大院新建展覽館和大型陶塑「雙龍壁」、遷建明代磚雕牌坊和清代石雕牌坊、修復原經堂寺大型鐵塔等措施,大力改善和美化配套環境,使古廟平添異彩。加上近年來祖廟一帶的新城區已改造為佛山的文化中心區,交通便利,面貌煥然一新, 更為進一步發展祖廟的旅遊業開創了新局面。目前該廟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年觀眾量最高時達二百萬人次,是海內外聞名遐邇的游覽勝地。
F. 介紹廣州歷史
1、鎮海樓(廣州博物館)
又名望海樓,俗稱五層樓。位於中國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山(越秀公園)小蟠龍岡上,為廣州城市標志之一。現是專門收藏、展覽關於廣州歷史文物和史料的場所。
明朝洪武十三年(1380年),永嘉候朱亮祖擴建廣州城,將宋三城(子城、東、西兩城)合並,並開拓北城800餘丈,城牆橫跨越秀山,在上面建一座五層高樓以壯觀瞻。建築有雄鎮海疆之意,故名鎮海樓。
廣州城的歷史上,除了鎮海樓,沒有哪座建築能夠在漫長的6個世紀中都穩居「城標」的寶座。廣州博物館館藏的《十三行油畫》,畫面描繪了清代廣州十三行商船雲集的繁榮景象,商館右後方不遠處的一座紅色五層高樓格外顯眼,這就是鎮海樓。藏品中還有一張外國明信片,圖片的主體就是清代的鎮海樓。
實際上,在很長一段時間中,鎮海樓就是外國人眼中「廣州」的象徵,進一步引申,也就是「中國」的象徵。自明代起,漂洋過海的外國商船,一過獅子洋,經虎門北上,沿途可見蓮花塔、琶洲塔、赤崗塔。駛近廣州城外,望到高聳在越秀山上的鎮海樓,便知到了廣州。
600多年間,鎮海樓由於它的特殊地理位置而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清初尚可喜兵抵廣州城下,300守城將士堅守鎮海樓十個晝夜,不眠不休,最後彈盡糧絕,無一生還。如今鎮海樓的旁邊仍存放有一批大炮,是明清時期廣州城防大炮。
1883年,正逢中法交戰之時,兵部尚書彭玉麟奉命到廣東督師抗法,以五層樓為海陸兩軍指揮部。1885年,朝廷議和之聲甚囂塵上之際,彭玉麟上書朝廷,力爭抵抗。但清政府最終選擇了妥協,郁悶中的彭玉麟舉目廣州城,撰下了一副廣東最有名的對聯:「萬千劫危樓尚存,問誰摘斗摩霄,目空今古;五百年故候安在,使我倚欄看劍,淚灑英雄!」
對於這副對聯,有評論解讀說,聯中「故侯」指朱亮祖,鎮海樓是他建的,如今人亡樓存,可證歷史滄桑。「使我倚欄看劍,淚灑英雄!」則是有感而發,當年彭玉麟因中法戰爭率兵至廣東辦理防務。他是主戰派,反對和議,但最終只得「淚灑英雄」了。此聯先詠樓,後寫人,意境磅礴,不失為一幅佳聯。
據《鎮海樓名聯話舊》一文作者陳叔垣先生說,少時他曾隨其父登鎮海樓,親見三樓懸掛木雕對聯,下款署為「宮保雪琴彭玉麟」(宮保是官銜,雪琴是彭的字)等字,五樓則懸掛兩廣總督瑞麟書寫的「鎮海樓」三字。
就是說,這副對聯當時懸掛在三樓,是彭玉麟本人書寫的。彭的手跡後來遺失,改由葉恭綽、沈演公、吳子夏等書法家「補書」。現在這副對聯懸掛於五樓,且用兩種字體,由兩位書法家書寫。
清光緒年間,廣東幾個陳姓族人,倡議在廣州籌建一座全省性的陳氏合族祠堂,各地陳氏熱烈響應,紛紛慷慨捐資。
1892年,京城傳來喜報:一名陳姓子弟被欽點探花郎。這對在建的祠堂而言,可謂錦上添花。族人驚詫四起,喜不自禁:建祠的功效竟然如此靈驗!於是更大規模的籌資活動開始。
1894年,宏偉而精緻的陳氏祠堂宣告竣工。這座祠堂,就是聞名至今的陳家祠;而那名高中探花的陳姓子弟,叫陳伯陶,東莞市中堂鎮鳳涌人,他也是修建陳家祠的幾個倡議者之一。
陳伯陶五歲就讀,六歲師從廣東歷史上有名的大學者陳澧。他少年勤學,生性聰慧,十歲便能背誦五經。某日,父親的兩位朋友方文炳(東莞報功祠四君子之一)與方應錫來訪,夜飲,見伯陶夜讀,就出上聯為「半夜讀書燈火細」的對聯叫伯陶應對。伯陶應聲說「三更飲酒月輪高」。聽後,方文炳對方應錫說「此佳婿也」。方應錫即與陳家訂立婚姻,把次女許配給陳伯陶。
21歲,陳伯陶中了秀才,25歲時獲鄉試第一名。老師陳澧更以對聯贈送給陳伯陶,勉勵他「文章高似羅浮頂,科第連登會狀元」。可惜,此話並未「一語成讖」,光緒十八年陳伯陶復出應試,在殿試中初置第一,也就是狀元。然而在試卷中,他將「宣撫司」寫成了「宣慰司」,因此被壓在第十名之外。所幸得到咸豐朝狀元、戶部尚書翁同和為他據理力爭,謂此積學之士,故改列第三名,成為了東莞歷史上唯一的文探花。
在這之後,38歲的探花郎陳伯陶,歷任雲南、貴州、山東鄉試副考官,文淵閣校理,武英殿纂修,國史館總纂,憲政編查館一等諮議等職。雖沒高官厚爵,而對於生性不善逢迎的陳伯陶而言,也稱得上青雲直立。即便在甲午戰敗、戊戌變法等事件沖擊下,陳伯陶也是不為所動、坐懷不亂。
庚子亂起,八國聯軍攻陷京師,光緒和慈禧倉惶出逃。陳伯陶仍不為時勢所動,早在1898年,他便親自見證了李鴻章代表中國與英方簽署《拓展香港界址專條》,強租新界及香港地區235個島嶼99年的恥辱之事。兩宮返京後,陳伯陶入職南書房,後被派往日本考察學務,歸國後出任江寧提學使。陳伯陶重視國學,曾四處奔走,游說勸諭國內外華人華資辦學以振興中華。
1906年,陳伯陶協助當時的兩江總督端方,在六朝古都南京創辦國內首個培養僑生的學堂,目的是培養華僑學生的國文及國語等,並由陳伯陶命名―――暨南學堂,也就是今天廣州暨南大學的前身。陳伯陶更以提學使身份,兼任暨南學堂監督,親自製定辦學章程和經費預算。他與中國教育的深厚淵源,由此可見一斑。
鳳凰網—清代兵部尚書青睞鎮海樓?
人民網—中國廟立著「黑臉番鬼」?
網路—趙眜
網路—南越文王墓
網路—陳伯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