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初中文言文的翻譯方法
翻譯古文實在是太難了,怎麼辦呢?試試六字法,可能讓你有意想不到的收獲。這六個字是:對、增、刪、移、留、換。
一、對,即對譯法。也就是用現代漢語中等值的詞去對換被譯文言詞的方法。如: 「宋有富人,天雨牆壞。」 (《韓非子.說難》)可譯為:「宋國有個富人,天下雨使牆倒塌了。」
二、增,即增添法。古漢語的詞大多數是單音詞,翻譯時,要把這些文言單音詞加以擴充,使之成為現代漢語中的雙音詞。例如: 「齊師伐我。」(《曹劌論戰》)
齊國軍兵攻打我國。
對於省略了某些句子成分或內容的句子,翻譯時,要做必要的補充,意思才完整,語句才流暢。補充的部分應該用括弧加以標注。如:「問:『何以哉?』」(《曹劌論戰》)「問」缺主語和直接賓語,應做補充。譯文則為: 「(曹劌)問(庄公): 『憑借什麼作戰?』」
三、刪,即刪減法。有的文言虛詞,現代漢語沒有相當的'詞表示它,不能硬譯。有的文言虛詞,現代漢語雖有同它相當的詞,但如果勉強譯出來,反而使句子累贅。屬於這兩種情況的文言虛詞,翻譯時則刪去。如:
①夫戰,勇氣也。 (《曹劌論戰》)
夫,發語詞;也,表示判斷的語氣詞。現代漢語中不用,應刪。
②陳勝者,陽城人也。 (《陳涉世家》)
者,起提頓作用。也,表示判斷的語氣詞。現代漢語中的判斷句不用這兩個虛詞,應刪。
四、移,即移位法。將文言句子按照現代漢語語法格式,調整語序。凡是與現代漢語的句法結構形式不一致的文言句子,翻譯時不能照原句的語序排列,必須將不合現代漢語的語序部分加以調整。例如:
①戰於長勺(《曹劌論戰》)
「於長勺」應作「戰」的狀語,應提到「戰」前翻譯。
②帶長鋏之陸離兮,冠切雲之崔嵬。 (《涉江》)
「陸離」是修飾「長鋏」的, 「崔嵬」是修飾「切雲」的,翻譯時應移到被修飾的中心語前。
五、留,即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詞,以及帝號、國號、年號、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單位等,可照錄於譯文中,不必另作翻譯。如:
①慶歷四年春,滕子室謫守巴墮郡。 (《岳陽樓記》)
②山東豪傑逆並起而亡秦族矣。 (賈誼《過秦論》)
句中畫橫線的詞照錄不譯。
六、換,即替換法。不少文言文所表示的意義,在現代漢語中不是用原詞表示,翻譯時可用現代漢語中意義相當的詞去替換。
有了這六字法,相信在以後譯文的時候,你會輕松很多。
⑵ 初中語文文言文翻譯方法
文言文翻譯常用的方法: 留:專有名詞、國號、年號、地名、人名、物名、職稱、器皿等,可照錄不翻譯。
刪:刪去不需要翻譯的詞。 補:翻譯時應補出省略的成分。
換:翻譯時應把古詞換成現代詞。 調:翻譯時,有些句子(謂語前置、定語後置、賓語前置、介賓結構後置等)的詞序需要調整。
選:選用恰當的詞義翻譯。譯:譯出實詞、虛詞、活用的詞和通假字。
縮:文言文中有些句子,為了增強氣勢,故意用了繁筆,翻譯時可以將其凝縮。 翻譯文言文要做到「信、達、雅」三個字。
「信」是指譯文要准確無誤,就是要使譯文忠於原文,如實地、恰當地運用現代漢語把原文翻譯出來。「達」是指譯文要通順暢達,就是要使譯文符合現代漢語的語法及用語習慣,字通句順,沒有語病。
「雅」就是指譯文要優美自然,就是要使譯文生動、形象,完美地表達原文的寫作風格。
語文的學習需要大家每天的積累,我認為初中文言文翻譯技巧如下,用心去看,去學習。
句子翻譯是文言文考查的重點,翻譯時要落實到字詞和句式上。文言文翻譯有兩種形式:一是直譯,即用現代漢語對原文進行機械地對應翻譯,做到實詞虛詞盡可能文意相對;一是意譯,即不採取實詞虛詞字字都落實的辦法,僅是根據文章的意思翻譯,做到盡量符合原文的意思。但無論是採取直譯還是意譯都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認真領會原文,把詞放入句中去理解,把句放入篇中去理解,不要望文生義。比如《桃花源記》中「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中的「絕境」就不能望文生義地理解為現代漢語的「沒有出路的境地」。因為從全文看,那裡是「世外桃源」,不存在生活無著落的問題,因此,「絕境」應是「與世隔絕的地方」。
(二)翻譯時要落實好關鍵詞語。如翻譯《狼》中的「其一犬坐於前」,關鍵是弄清「犬」在句中是名詞作狀語,翻譯成「像狗一樣」,才能正確翻譯出這個句子。關鍵詞語落實了,句子翻譯就比較順利。
(三)文言中省略句較多,翻譯時應注意補充。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曹劌論戰》)譯為「第一次擊鼓,士氣振作;第二次(擊鼓),士氣就低落了;第三次(擊鼓),士氣就泄盡了。」這里的「再」「三」後應補譯上「鼓」(擊鼓)。
(四)一般用直譯,如直譯不便表達意思時,則用意譯。如「明察秋毫」,直譯為「能看清楚秋天鳥獸身上新長的細毛」,這樣翻譯無法表意,應意譯為「能看清楚很細小的問題」。
(五)有些詞可以略去不譯。在文言文中,有的助詞只起表達語氣的作用,有時可以不譯;有的助詞只是表示停頓,也無需譯;有的字在句中沒有意義,只是為湊足音節,可略去不譯;有的字只是起某種連接作用,也可不譯。如「夫戰,勇氣也」,此處的「夫」是發語詞,翻譯時應刪去;又如「久之,目似瞑」,此處的「之」是音節助詞,用在表示時間的詞之後湊足音節,無需譯。
(六)凡屬地名、人名、官名、年號、帝號以及古今意義相同的詞,都可照抄不譯。如「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出師表》),「侍中」「侍郎」是官名,「郭攸之」「費禕」「董允」是人名,「等」古今意義相同,因此,都可照抄不譯。
(七)文言文中有些句子的語序和現代漢語不同,翻譯時應調整語序,使之與現代漢語的表達順序相同。如介賓短語後置句、賓語前置句、主謂倒裝句、定語後置句等。如「屠懼,投以骨」(《狼》),應譯為「屠戶害怕了,把骨頭扔給狼(啃)」。
另外,還應注意的是,譯文要保持原文的語氣,是陳述的應譯成陳述語氣,是感嘆的應譯成感嘆語氣,是疑問的應譯成疑問語氣。
古文翻譯技巧 古文翻譯是對古漢語知識的綜合能力的訓練。
近年來,在高考語文試卷上,加大了文言文的主觀題,體現著新的《語文教學大綱》中「掌握課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詞句含義」的要求。如何做好文言文的翻譯呢?准確、明白、通順,符合現代漢語表述習慣,沒有語病;能體現原文的語言特色,力求做到文筆優美、生動、富有表現力是文言文翻譯的標准。
筆者根據教學實踐,總結出以下八種方法。 一、加。
即加字法。在單音節詞前或之後加字,使之成為雙音節詞或短語。
(一) 單音節變雙音節。如: 1、前辟四窗,垣牆周庭。
(《項脊軒志》) 譯文:前面開辟了四個窗子,障壁圍著院子(或「繞著院子砌上圍牆」)。 2、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 譯文:獨自一個人欣賞音樂快樂,同別人一起欣賞音樂也快樂,哪一種更快樂呢? (二) 同形異義詞取古義。
如 :(1)子布、元表諸人各顧妻子。(《赤壁之戰》) (2)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
(《桃花源記》) (3)宣言曰:「我見相如,必辱之。」(《廉頗藺相如列傳》) (4)今以實校之,彼所將中國人,不過十五六萬,且久已疲。
(《赤壁之戰》) 上述四例中,(!)「妻子」,今義指男子的配偶,即愛人(女方);古義為妻子和兒女。(2)「絕境」,今義指沒有出路的境地;古義為與外界隔絕的地方。
(3)「宣言」,今義是表示政見的公告或聲明;古義指公開揚言。(4)「不過」,今義為轉折連詞,古義是不超過的意思。
二、減。對於「偏義復詞」,就是一個詞由兩個意義相近、相對或相反的語素構成,其中一個語素表示意義,另一個語素不表示意義,只作陪襯。
翻譯時,要將「陪襯意」去掉。如: (1) 但欲求死,不復顧利害。
(《指南錄後序》) (2) 陟罰臧否,不宜異同。(《出師表》) (3) 晝夜勤作息,伶俜縈苦辛。
(《孔雀東南飛》) (4) 備盜之出入也。(《鴻門宴》) (5) 世之有飢穰,天之行也。
(《論積貯疏》) (6) 而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深淺。(《石鍾山記》) (1)「利害」只有「害」的意思,沒有「罰」的意思; (2)「異同」只有「異」的意思; (3)「作息」只有「作」的意思; (4)「出入」在課文中只有「入」的意思; (5)「飢穰」只有「飢」的意思; (6) 「深淺」只有「深」的意思。
此外,有些詞語只有語法作用而沒有實在意義,如一些語氣詞、發語詞、助詞以及表敬稱或謙稱中沒有實在意義的詞,無法譯出,可刪去不譯。 三、乘。
古漢語中,倍數表達一般是在基數詞後加「倍」字,如果是一倍則單用「倍」表示,「一」省略。如「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
(《孫子·謀攻》)其中,「十」「五」後省「倍」字;「倍」,表示「一倍」。古漢語中,如果還有並舉兩數,那麼就以其乘積表數了。
如「三五之夜,明月半牆。」(《項脊軒志》)「三五」之積為十五,「三五之夜」指陰歷每月十五的圓月之夜晚。
同樣,「年方二八」,「二八」即十六歲的花季年齡。 四、除。
古漢語分數表達形式,絕大多數出現在表比較的語境中,結合語境來概括,有如下幾種類型。 (一) 完型式。
如「秦地,天下三分之一。」(《漢書·地理志》)「三分之一」的分數形式,從古代延續至今,已保留下來了。
(二) 簡略式。如「蓋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游褒禪山記》)「十」為分母,「一」為分子,「十一」即十分之一。 (三) 嵌入式。
(1)分母+「分」+「之」+分子。如「方今大王之眾不能十分吳楚之一。」
(《史記·淮南衡山王列傳》)「不能『十分』吳楚『之一』」即不足吳楚的十分之一。 (2)分母+名詞+「之」+分子。
如「大都不過三國之一」(《左傳·隱公元年》)「三國之一」,即國都的三分之一。 (3)分母+「之」+分子。
如「然民遭水旱疾疫而不幸者不過十之一二矣。」(《治平篇》)「十之一二」,即「十分之一」至「十分之二」。
五、留。古代漢語中的各類專有名詞,人名、地名、朝代、官名、年號、度量衡單位和數量詞等不必翻譯,直接保留,只有不譯不明白時才翻譯出來;古今詞義一致的,也無須翻譯。
如: (1)淳於髡一日而見七人於宣王。(《戰國策。
齊策》)(人名) (2)戰於長勺。(《左傳曹劌論戰》)(地名) (3)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江南春絕句》)(朝代) (4)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出師表》)(官名) (5)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
(《陳涉起義》)(年號。秦朝的第二代皇帝胡亥) (6)是歲谷一斛五十餘萬錢。
(《三國志·魏書·武帝傳》(量具名) 六。換。
在語言的演變過程中,有些詞隨著事物的變化而變化,有些隨著舊事物的變化而變化、舊概念的消失而消失。有的可以按照一定語言習慣而靈活運用,即在特定的語境中,改變它的詞性,臨時活用一下。
翻譯文言文時,對此要恰當選用現代漢語的詞彙將它們替換。 主要注意以下幾種。
(一) 通假字。它作為一種特。
1.加字法:即在文言文的某個字上加上個字,以變成詞。如:鞭數十,「鞭打」幾十下。
2.換字法:即把文言文的某個字換成另一個字,如:鞭數十,鞭打「幾」十下。
3.調字法:即把文言文中片語的順序調換,如:舞於空中,在空中飛舞。
4.補字法:即把文言文中隱蔽的詞或字添上,如:作青雲白鶴觀,「我把它」比作青雲白鶴的景觀。
5.留字法:即把文言文中的詞或字在翻譯中留下來。
6.刪字法:即把文言文中的詞或字在翻譯中刪去。
之 《說文解字》:「之,出。
象草徹,枝莖漸益大,有所之也,一者地也。」段《注》:「引申之義為往,《釋詁》:『之往是也。
』按:之有訓為『此』者。 釋義: 1、結構助詞,表示領有、連屬關系:赤子~心。
2.結構助詞,表示修飾關系:緩兵~計;不速~客;莫逆~交。 3.結構助詞,用在主謂之間,使成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為公」。
4.音節助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 5.代詞,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閑視~。
6.代詞,這、那:「~二蟲,又何知」。 7.動詞,往、到:「吾欲~南海」。
8.. 通「也」義 其他兩個「也」字,都作「之」字義。 助詞 1.用作書面語,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組成偏正片語。
例子:赤子~心;以子~矛,攻子~盾。 2.用作書面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變成偏正結構。
例子:中國~大;大道~行也。 3.音節助詞,虛用,無所指,用於時間副詞或不帶賓語的動詞之後,有湊足音節的作用,去掉對句子結構意義皆無影響。
例子:久而久~;久~,目似瞑;頃之,煙炎張天。《資治通鑒 赤壁之戰》 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
《前赤壁賦》 代詞 1.用作書面語,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 例子:反其道而行~;言~成理。
2.用作書面語,人稱代詞,虛指。 例子:久而久~。
3.用作書面語,指示代詞,這、那。 例子:~二蟲。
動詞 用作書面語,往。 例子:君將何~? 文言文用法 初中語文教材文言文中,「之」比較多,用法也較復雜,有作代詞用的,也有作助詞、動詞用的;區分起來也比較費勁。
若死記硬背,耗時多而效果不佳。筆者在教學中摸索出一套有效的辨析「之」的用法的方法,與大家共享。
一、「之」作代詞用 「之」作代詞的用法在教材中有很多,如下列加點的「之」字: 1.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馬說》) 2.名之者誰?山之僧智仙也。
(《醉翁亭記》) 3.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小石潭記》) 4.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
(《小石潭記》) 5.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口技》) 6.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
(《曹劌論戰》) 7.公(袁可立)曰:「吾自任之!」(明·黃道周《節寰袁公傳》) 分析以上例子可以看出,當「之」用在動詞的後面,「之」的用法為代詞,作它前面動詞的賓語。 二、「之」作動詞用 請看下面的例子: 1.吾欲之南海,何如?(《蜀鄙二僧》)到,去 2.送孟浩然之廣陵(《送孟浩然之廣陵》)同上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上 4.嘗與人佣耕,輟耕之壟上。
(《陳涉世家》)在 5、福王之國,派夫派騎唯唯不勝支。(明 陳繼儒《大司馬節寰袁公(袁可立)家廟記》) 分析以上例子,我們知道「之」用作動詞也是有規律可循的。
動詞「之」的後面一般會跟一個地點名詞,如例句中的「南海」、「廣陵」、「蜀州」、「壟上」;前面有人名或人稱代詞,如例句中的「吾」、「孟浩然」、「杜少府」,例4中雖沒直接出現人名,但很明顯是承前省略了陳涉。整個句子合起來應為「某人去某地」的句式。
三、「之」作助詞用 「之」作助詞的用法比較復雜一些,在初中階段出現的大致有以下三種: 1.「之」作結構助詞「的」解。[5] 如:①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童趣》) ②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③關關雎鳩,在河之洲。(《關雎》) ④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曹劌論戰》) ⑤公輸子之意不過欲殺臣。(《公輸》) ⑥寡人慾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由以上例子分析可知,當「之」後面的一個詞是名詞(如「趣」、「洲」、「獄」、「意」、「地」)或名詞性短語(如「一毛」)時,「之」作結構助詞「的」解。
2.「之」用於主謂之間,不譯。[5] 如: 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鄒忌諷齊王納諫》) ③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 ④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⑤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岳陽樓記》) 從這些例子可以看出,當「之」用在一個名詞或代詞(主語)和一個動詞或形容詞(謂語)之間時,「之」不譯。 3.「之」起調節音節作用,不譯。
這種用法,在初中階段並不多見,如: 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②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
(《陳涉世家》) 可以看出,這種「之」多用於時間副詞後面,作用為調節音節,不譯。 之 1.用作代詞,又分幾種情況: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稱。譯為"他"(他們)、"它"(它們)。
作賓語或兼語,不作主語。例如:作《師說》以貽之。
(《師說》,代人,作賓語。) 輮使之然也。
(《勸學》,代物,作兼語。) 人非生而知之者。
(《師說》,代事理,作賓語。) (二)指示代詞,表近指。
可譯為"這",通常作復指性定語。如:均之二策。
(《廉頗藺相如列傳》) 2.用作助詞,也分幾種情況: (一)結構助詞,定語的標志。用在定語和中心語(名詞)之間,可譯為"的",有的可不譯。
如:若。
文言文其實初中還不算難。
基本上老師講的你掌握了就差不多。而且考試之前老師還會劃范圍,所以考試的話,復習到位的話基本沒有問題。
#文言文主要的就是翻譯。所以最好把重點字詞都記住,尤其是老師重點講的,做的練習裡面經常出現的。
初中文言文也就那麼多,再偏也不會到哪裡去。記住重點字詞然後再連詞成句,連句成段,連段成篇。
注意一下語言的表達就可以了。這樣翻譯文言文的話比較快,而且也比較方便,不需要你可以去背下來。
這種方法在被課文的時候優勢更會體現出來,可以結合翻譯背課文。#理解性內容基本上就是課文裡面的名句、中心句。
老師應該都會講到,而且練習裡面也很常見,所以如果這部分薄弱的話,考試之前可以翻看筆記,相關部分的練習,中心內容(意思之類)沒有問題了,注意一下表達就可以了。#如果希望深刻理解的話,可以查找一些資料,比如作者,寫作背景、緣由之類的資料。
不需要刻意記,大概的了解之後再去看文章,也許又會有不一樣的體會。#如果覺得不夠保險的話,可以買練習冊寫寫看,自己測試測試。
推薦那種有答案的,最好有一定講解,那樣幫助應該會更大。
①公與之乘,戰於長勺。(《曹劌論戰》)
②陳勝佐之,並殺兩尉。(《陳涉世家》)
③肉食者謀之。(《曹劌論戰》)
(二)作助詞
1、結構助詞,譯為「的」,有時可不譯。如:
①予嘗求古仁人之心。(《岳陽樓記》)
②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曹劌論戰》)
2、結構助詞,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不譯。如:
①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愛蓮說》)
②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為與此同類。(《公輸》)
雖然文言文不是現實中的語言,今天的學習和生活中都已不再使用,但它是現代文的源泉,還在以各種方式影響著我們現在使用的語言。所以,要學好現代文,必須有堅實的文言基礎。
1.掌握基本知識結構
文言文大體上可以分為詞和句。詞可以分為實詞和虛詞兩大類。其中,實詞又可以分為五類:①單音詞和雙音詞。文言文以單音詞居多,現代漢語以雙音詞居多。如「妻子」一詞在現代文中是一個雙音詞,意指老婆,而在文言文中則是兩個單音詞,是指老婆和孩子。②古今異義。包括同義擴大、詞義縮小、詞義轉移、感 *** 彩改變和名稱說法改變等。③一詞多義。如「引」字,本義為開弓,引申義有五種之多:延長、伸長;拖、拉;引導、帶領;拿、引用;後退、退卻。④通假。包括通用、假借和古今字。其基本規律是「同音代替」。⑤詞類活用。包括:名詞活用作狀語;名詞活用作動詞;形容詞作名詞;形容詞活用為動詞;使動用法、能動用法、意動用法和為動用法。 句也可分為五大類:判斷句、被動句、倒裝句、省略句、固定句式。其中倒裝句又可分為主謂倒裝句、動賓倒裝句、賓語後置句和狀語後置句。
2.斷句
古人寫文章,沒有標點符號,因此,如何斷句直接影響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正確斷句,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要准確把握文言文的基礎知識,理解關鍵的詞語,判斷清楚詞與詞之間的關系。其次,要了解一定的古代文化常識。如人名、地名、官職名等的表達方法,委婉、避諱的行文習慣等。第三,掌握文中對話、轉述、引用的一些規律等。如文中常以「曰」、「雲」、「謂」等詞語作為引用、轉述內容前的標志。第四,根據常用於句首、句尾的詞語來判斷。如常用於句首的詞有蓋、夫、是時、後、既而、然且、然則、公、竊、寡人等詞。常用於句尾的有與、邪、乎、哉等語氣助詞和奈何、也夫、矣哉、雲爾、雲雲等復音虛詞。還有常用於句首的相對獨立的嘆詞,如嗟夫、嗟乎、嗚呼、嘻等等。第五,還可以根據句中常見的慣用詞語來斷句。如表示序數和表示順序的詞語,表示疑問的詞語。此外,還可以根據常用句式、固定句式或修辭手法來斷句。
3.掌握正確的翻譯方法
人們通常以「信、達、雅」作為衡量一篇譯文好壞的標准,文言文的翻譯也是如此。好的譯文能夠將一篇文章在另一種語言環境中真實、完美地再現出來。如果將一篇寓意深刻、很有文採的文章翻譯得乾巴生硬,或艱澀難懂,就沒有完全達到翻譯的目的,同時也歪曲了原作。可見,翻譯不僅是文言文綜合水平的體現,也反映出譯者的表達能力和寫作水平。 「忠實原作、字字敲定、直譯為主、意譯為輔」是翻譯文言文時應遵循的總原則。具體來說,翻譯時要注意以下幾點:①補充省略的部分。原文中省略的部分,如謂語、主語、賓語等,要視情況補充完整。②調整語序。文言文中有很多倒裝句,如謂語前置、賓語前置、定語後置等,都與現代漢語的語序不同,翻譯時應調整過來。③適當增減。有些文言文的語句,非常精練,言簡意豐,翻譯時應做適當擴充,以充分表達原文的意思。相反,有的文章為增加氣勢,強化效果,故意用一串有同樣意思而說法不同的句子,這時,翻譯就要合並凝縮。此外,還要注意句子的語氣、句子間的關系、修辭手法等,翻譯時要完整貼切地表達出來。
4.多讀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多讀,尤其是反復誦讀。是學好文言文的法寶,脫離語言環境,乾巴巴地去記一些語法規則是很難達到效果的,最好是在閱讀過程中,掌握詞語的用法及重要的語法現象。多讀可以鞏固加深課堂所學的知識,培養語感,以達到能夠熟練閱讀其他古代作品的目的。放聲的反復誦讀是學習文言文的基本功之一,它可以使我們對文言文有豐富的感性知識。而且,古代的作品很講究內在的韻律和節奏,反復閱讀可以充分地領略古文的音樂美,增加學習的興趣。
⑶ 初中文言文翻譯方法
初中文言文翻譯方法
翻譯古文實在是太難了,怎麼辦呢?下面不妨來看看我整理的初中文言文翻譯方法介紹吧。
一、對,即對譯法。也就是用現代漢語中等值的詞去對換被譯文言詞的方法。如: “宋有富人,天雨牆壞。” (《韓非子.說難》)可譯為:“宋國有個富人,天下雨使牆倒塌了。”
二、增,即增添法。古漢語的詞大多數是單音詞,翻譯時,要把這些文言單音詞加以擴充,使之成為現代漢語中的雙音詞。例如: “齊師伐我。”(《曹劌論戰》)
齊國軍隊攻打我國。
對於省略了某些句子成分或內容的句子,翻譯時,要做必要的補充,意思才完整,語句才流暢。補充的部分應該用括弧加以標注。如:“問:‘何以哉?’”(《曹劌論戰》)“問”缺主語和直接賓語,應做補充。譯文則為: “(曹劌)問(庄公): ‘憑借什麼作戰?’”
三、刪,即刪減法。有的文言虛詞,現代漢語沒有相當的詞表示它,不能硬譯。有的文言虛詞,現代漢語雖有同它相當的詞,但如果勉強譯出來,反而使句子累贅。屬於這兩種情況的文言虛詞,翻譯時則刪去。如:
①夫戰,勇氣也。 (《曹劌論戰》)
夫,發語詞;也,表示判斷的語氣詞。現代漢語中不用,應刪。
②陳勝者,陽城人也。 (《陳涉世家》)
者,起提頓作用。也,表示判斷的語氣詞。現代漢語中的判斷句不用這兩個虛詞,應刪。
四、移,即移位法。將文言句子按照現代漢語語法格式,調整語序。凡是與現代漢語的句法結構形式不一致的文言句子,翻譯時不能照原句的.語序排列,必須將不合現代漢語的語序部分加以調整。例如:
①戰於長勺(《曹劌論戰》)
“於長勺”應作“戰”的狀語,應提到“戰”前翻譯。
②帶長鋏之陸離兮,冠切雲之崔嵬。 (《涉江》)
“陸離”是修飾“長鋏”的, “崔嵬”是修飾“切雲”的,翻譯時應移到被修飾的中心語前。
五、留,即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詞,以及帝號、國號、年號、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單位等,可照錄於譯文中,不必另作翻譯。如:
①慶歷四年春,滕子室謫守巴墮郡。 (《岳陽樓記》)
②山東豪傑逆並起而亡秦族矣。 (賈誼《過秦論》)
句中畫橫線的詞照錄不譯。
六、換,即替換法。不少文言文所表示的意義,在現代漢語中不是用原詞表示,翻譯時可用現代漢語中意義相當的詞去替換。
有了這六字法,相信在以後譯文的時候,你會輕松很多。
;⑷ 初中文言文學習:如何掌握文言文翻譯的方法
掌握文言文語句翻譯技巧
(1)直譯為主,意譯為輔。所謂直譯,是指用現代漢語的詞對原文進行逐字逐句地對應翻譯,做到實詞、虛詞盡可能文意相對。所謂意譯,則是根據語句的意思進行翻譯,做到盡量符合原文意思,語句盡可能照顧原文詞義。
(2)翻譯「六字法」:留、刪、換、調、補、變。
第一步,結合上下文語境,了解所譯文句大體意思,做到心中有數,並找出句中需要著重翻譯的重點詞,一則為理清句意,二則為後面給重點詞選擇恰當的意思做准備。
第二步,直譯求字字落實――留、刪、換
①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義相同的詞,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國號、年號、度量衡單位等,翻譯時可保留不變。
②「刪」,就是刪除。刪掉無須譯出的文言虛詞。主要有①句首:「夫」、「蓋」等發語詞。②句中:起結構作用的助詞,如「之」(徐公不若君之美也)等,表提頓作用的助詞,如「者」「也」等,如「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中的「也」。表並列和順承關系的連詞,如「予與四人擁火以入」中的「以」。③句末:補足音節的助詞,如「頃之,煙炎張天」中的「之」。以上的文言虛詞在實際的翻譯中,都無須譯出,若強譯,則屬錯誤。
③「換」,就是替換。用現代詞彙替換古代詞彙。①把古代用現在已不用的詞用現代漢語進行替換,如把「吾、余、予」等換成「我」,把「爾、汝」等換成「你」。②變單音詞為雙音詞。古漢語以單音節詞為主,現代漢語以雙音詞為主,所以在翻譯時,要把古漢語中的單音詞變為雙音詞。
第三步,意譯求文從字順――調、補、變
① 「調」就是調整句式。需要調整的句式主要有兩種,一是特殊句式,一是固定句式。需調整的特殊句式主要是指倒裝句(特殊句式有有判斷句、被動句、倒裝句等),翻譯時,要把古漢語倒裝句調整為現代漢語句式。主謂倒裝句、賓語前置句、介賓後置句、定語後置句等翻譯時一般應調整語序,以便符合現代漢語表達習慣。古漢語中還有一些固定句式,如「不亦……乎」、「無乃……乎」「……孰與……」等,翻譯時,要把這些特殊句式按現代漢語的形式表達出來。
②「補」,就是增補。①補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這就要求我們要對古漢語中的省略句要有所了解,並能判斷一個句子中哪些成分省略了,以便補出;②補出省略了的語句,古人用筆簡約,往往前面說過的話,後面一般就不再重復,而在現代漢語,就要給出。注意:補出省略的成分或語句,要加括弧。
③「變」,就是變通。在忠實於原文的基礎上,活譯為相關文字。這主要是指文言文中比喻、借代、引用等意義及誇張的說法、委婉地說法、互文地說法等,直譯時會不明確。如「秋毫不敢有所近」(鴻門宴)),直譯為「連秋天裡野獸的毫毛也不敢接近」就顯得不合道理,而應意譯為「連最細小的東西都不敢佔有」,才能明確。
5.關注七個重點
從近幾年的文言文主觀翻譯題來看,考查的是對全句的理解,但命題人選擇文句是獨具慧眼的。他們往往會選擇那些有重要語法現象的文句讓考生翻譯,同時也將其列為高考閱卷的采分點,因此,考生必須特別注意這些采分點。在答題時,我們除了把握句子翻譯「信、達、雅」的要求,掌握「留、對、拆、增、刪、調」等六種翻譯方法外,還需注意以下七個關注點:
(1)詞類活用
詞類活用是文言文中特有的語法現象,含有詞類活用的句子也是高考命題專家特別關注的一項內容。因此,我們在翻譯文言文的時候,一定要認真把握,仔細辨別。詞類活用主要包括名詞的活用、形容詞的活用、動詞的活用等。我們在翻譯文言文遇到含有詞類活用的句子時,一定要先判斷出詞類活用的類型,然後據此推斷其意義。
例1: 兄曰:「無論弟不能樵,縱或能之,且猶不可。」於是速歸之。
譯文:哥哥說:「且不說弟弟不能砍柴,縱使能砍柴,還是不能去做。」於是讓張誠趕快回家。
【解析】「樵」,名作動;「歸」,使動。
例2:夫食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
譯文:吃飯是老百姓最大的事,老百姓沒有吃的就無法生存了。三天不吃糧食,父親和兒子就不能保全。
【解析】「粒」活用為動詞,吃糧食。
(2)特殊句式
文言文中有許多特殊句式,如「判斷句、被動句、倒裝句、省略句」等。含有特殊句式的句子,常被命題老師看重。要想能夠准確翻譯此類句子,就必須能夠譯出其句式特徵;否則就極容易易造成失分。
例3.況,吳人,恃才少所推可。
譯文:(顧)況,是吳地人氏,自恃有才華,很少有他推薦認可的詩文(或詩人)。
【解析】無語言標志的判斷句。
例4.近日之事,釁難將成,賴陛下英明速斷,故罪人斯戮。
譯文:近日的事,禍端將要釀成,幸虧陛下英明果斷,因而嚴懲了罪人。
【解析】結構助詞「斯」為提賓標志,「罪人斯戮」即「戮罪人」。
(3)一詞多義
古代漢語的詞語大多是多義的,這種一詞多義的現象常常是翻譯題考查的重點。在具體翻譯時,我們一定要注意結合具體語境從眾多的義項中選擇出最恰當的一個進行翻譯。因此我們在平時的復習備考中要對詞語的不同義項加以區分辨別。
例5、永樂元年入朝,留為故官。未幾,復謝去。
譯文:永樂元年被徵召入朝,留下擔任原來的官職。不久,又辭官離去。
【解析】「故」為「原來」 「謝」為「推辭」。
例6、使者至,所發皆經史,置其半不啟,乃免於禍,人以為至行所感雲。(08四川卷)
譯文:使者到來,打開看到的全是經史書籍,丟下另一半未打開,才免於禍患,人們認為是崇高品行感應的結果。
【解析】得分點「發」為「打開」,「置」為「丟棄」,「以」為「認為」「 至行」為「崇高品行」。
(4)古今異義
文言文中的古今異義現象非常普遍。這一知識點也是高考命題經常涉及到的內容。我們在翻譯文言文時尤其要特別注意那些存在古今異義的詞語,千萬不可以今譯古。否則,就會出現錯誤。
例7.及得召見,遂見親信。
【解析】這里的「親信」是「親近信任」之意,而現代漢語中則常指「親近而信任的人」。
例8.無論弟不能樵,縱或能之,且猶不可。
【解析】這里的「無論」是「不要說」之意,而現代漢語中則是表示無條件關系的連詞。
(5)單音節詞
現代漢語詞彙以雙音節為主,而古代漢語詞彙與此相反,以單音節為主。此類知識點也常常是高考命題老師重點關注的對象之一。因此,我們平時的復習備考過程中要加強對單音節詞翻譯的訓練。在具體翻譯文言文時,我們一定要注意不要輕易地把古漢語的詞彙當成現代漢語的雙音節詞去解釋。
例9、隱處窮澤,身自耕傭。臨縣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餘家。
【解析】此句中的「耕傭」並非現代漢語中的雙音節詞,而是「耕」和「佣」兩個詞,意思是「種田」「做工」。按照評分標准如若不能解釋出「佣」的含義要扣分。所以該句應譯為:(孟嘗)隱居在偏遠的湖澤,親自種田做工。臨縣的士人民眾仰慕他的道德,到他那裡定居的有百餘戶。
例10、遂大困,尋死富陽。
【解析】此句中的「尋死」並非現代漢語中的雙音節詞,而是「尋」和「死」兩個詞,意思是「不久」「死在(富陽)」。該句應譯為:於是極度貧困,不久死在富陽。
(6)固定結構
固定結構是文言文中的一種特殊現象,在翻譯時有相對固定的格式。如果不按照固定的格式翻譯就會出現錯誤,因此,我們在翻譯文言文時只能用它的固定意思來翻譯,不能擅自意譯。
例11.謚號所以垂之不朽。
【解析】「所以」,由指示代詞「所」和介詞「以」構成,表示動作行為所憑借的方式,可譯為「用來……的方式」。
例12.比敕公千條萬端,何意臨事悖亂!
【解析】「何意」,由疑問代詞「何」與名詞「意」構成,詢問動作行為產生的原因,可譯為「為什麼」。
常見的固定結構還有:何以……為?(表反問語氣,譯為「為什麼……」)無乃……乎?(表示揣度語氣,譯為「恐怕……吧」)、奈……何?(表示用來詢問的,「拿……怎麼辦」)、得無……乎?(表示懷疑與揣測語氣,譯為「恐怕……吧」)等。
(7)修辭知識
文言文中常見的修辭有比喻、借代、互文、委婉等。具有這些特點的句子大都不能採用直譯的方式,而應根據其修辭方式的特點採用相應的意譯方式。如果需翻譯的句子採用了比喻的修辭方式,有的需將喻體直接換為本體,有的就需抓住喻體採用形象描繪的方式進行意譯;如果需翻譯的句子採用了借代的修辭方式,就應採用直接點明借代本體的方式進行翻譯;如果採用的是互文的修辭方式,翻譯時就要把相應的內容合並到一起意譯;如果需翻譯的句子是委婉的修辭方式,就要根據語境譯出句中所要表達的意思。
例1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解析】此句採用了互文的修辭方式。如果不了解此修辭方式很容易將此句誤譯為:不因為外物的美好而感到喜悅,也不因為自己的坎坷而感到悲傷。正確的翻譯是要把相對應的內容合並到一起。此句應譯為:不因為外物的好壞、自己的得失而感到喜悅或悲傷。
例14.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
【解析】該句採用了比喻的修辭方式。此句中的「日薄西山」就是比喻祖母劉氏壽命將盡。在翻譯時可採用描述性的語言將其譯為:只因為祖母劉氏的生命就像太陽將要落到西山一樣,奄奄一息,生命垂危。
例15.金就礪則利。
【解析】此句採用的是借代的修辭方式。「金」是借代,代指「金屬製成的刀劍」,屬材料代物。翻譯時要直接點明借代的本體,譯為:金屬製成的刀劍放在磨刀石上去磨就鋒利。如果不了解該句中使用了借代的修辭方式就很容易鬧出笑話來。
高考文言文翻譯主要考查以上內容。因此,我們在文言文翻譯的備考過程中,重點要從上述角度,揣摩命題者的意圖,從而做到胸有成竹。惟其如此,我們才會事半功倍。
⑸ 初中文言文翻譯技巧有什麼
在進行文言文翻譯時,掌握一些可行的翻譯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歸納如下:
(一)抄錄法,就是把文言文句子中的詞語對照抄錄。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對於特殊名詞可直接抄錄;如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年號、日期等等。人名示例:《晏子使楚》中的「楚王」、「晏子」直接抄錄;年號示例:《岳陽樓記》中的「慶歷四年春」的「慶歷」可以直接抄錄,直接譯作「慶歷四年的春天」就可以。
(二)替換法,也就是說用現代詞語替換古代詞語。這也有兩種情況,一是把古詞換成同義或近義的現代詞,如:諸葛亮《出師表》中的「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 「愚」要換成「我」,「悉」要換成「都」,「咨」要換成「商量」。又如《曹劌論戰》中「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獄」、「雖」分別用「案件」、「即使」換之。就譯成「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來處理。」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文言詞語,其字形在古今上完全相同,但詞的意義卻發生了變化。體現如下:
1、詞義擴大了。如:「江」、「河」古代專指長江和黃河,現在泛指一切河流。「山」古代專指華山,現在指一般的山脈。示例:張養浩的散曲《潼關懷古》中「山河表裡潼關路」的「山」指華山,「河」指黃河,與現代漢語中的「山河」意義不同。
3、感情色彩變化。如「卑鄙」古代表示地位低下,見識淺陋,並沒有貶義,現在指品質惡劣。示例:諸葛亮《出師表》「先帝不以臣卑鄙」中「卑鄙」即為地位低下,沒有貶義色彩。
(三)調整法,就是把古漢語倒裝句調整為現代漢語句式。如賓語前置、定語後置、主謂倒裝等在翻譯時要把這些倒置的成分調整過來,否則就不符合現代語法。如:《曹劌論戰》「何以戰?」一句是賓語前置句,「何」作「以」的賓語應譯為 「憑什麼打這一仗」。又如《岳陽樓記》中「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一句為定語後置,「高」為「廟堂」的定語,譯時應放在「廟堂」的前面。「甚矣,汝之不慧。」是主謂倒裝,意在強調謂語「甚矣(太過分了)」,應按「汝之不慧甚矣」的語序翻譯。
(四)增補法,就是把文言句子中省略的成分如主語、謂語、賓語、介詞等補充出來,以求句意的完整。如《扁鵲見蔡恆公》:「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句中「以」後面省略了代詞「之」(治好病),翻譯時就要補出來,應是「醫生喜歡給沒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當作自己的功勞。」再有,在古漢語中,數詞可以直接修飾名詞,但在現代漢語中數詞必須與量詞結合成數量結構後才能修飾名詞。因此,對於這類有數詞的語句進行翻譯時應在數詞後加上量詞構成數量結構來修飾名詞。如《口技》中「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的「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數詞修飾名詞都沒有量詞,翻譯時應對應把這些量詞「個」、「張」、「把」、「把」、「塊」補出來才清楚連貫。
(五)省略法,也就是在文言文中有些虛詞只有某種語法作用,而沒有實在意思,翻譯時該虛詞可省略不譯。如: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一句中的虛詞「也」可省略不譯。又如《捕蛇者說》中的「悍吏之來吾鄉,叫囂乎東西」此句的「之」字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起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作用,可省略不譯。
(六)選擇法,在文言文中一詞多義、一詞多用的現象很常見,因此進行翻譯時要選用恰當的詞義。如孟子《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中的「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的「兵」是一個多義詞,它有「兵器;士兵、軍隊、軍事、戰爭」等義項。例句中的「兵」翻譯時應選擇「兵器」。
對於文言文翻譯的方法,我們應作客觀處理,不能作片面的理解,而要綜合地運用。並在運用中不斷體會、總結、歸納。希望能達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