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建築如何繼承傳統

歷史建築如何繼承傳統

發布時間:2023-01-08 10:02:05

㈠ 王澍談中國傳統建築文化需要傳承,傳統建築為什麼需要傳承

我國傳統建築有屬於自己的特色,並且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而我國的傳統建築之所以需要傳承,是因為我們需要對傳統建築文化加以保護。我國傳統建築有非常特殊的巧妙布局,有著很強烈的歷史背景。而傳承這種傳統建築,就是對歷史文化的傳承,也是對文化的保護,有利於傳播我國傳統建築文化。

3.因為只有傳承傳統建築,才能夠更好地發展現代建築

我國的傳統建築跟現代建築是有很大關系的。它是一種高度精巧的裝配模式,代表著我國的傳統審美。如果我們學習現代建築,就需要好好研究古代建築。因為只有我國的建築才能夠保存到那麼完好,才能不用一根釘子,就能夠建起閣樓。我國建築的發展有獨特的體系,應該傳承下去,讓世界人學習。

㈡ 中國當代建築如何傳承歷史

和而不同,在偉承中創新。

我們可以學習外國好的經驗、好的管理、好的理念,但是不可能也不應該全部照搬,外國的文化也是不可能搬過來的。那靠什麼來體現特色?除了文化特色,那就是地域特色,包括當地的地形地貌和環境特點。
「世界上沒有抽象的建築,只有具體的、地區的建築,它總是紮根於具體的環境中,受到所在地區的自然氣候、地形地貌和城市已有建築地段環境制約。」何鏡堂說。
既有別於復古仿建思路,又有別於照搬城市建築的做法,「和而不同」的建築理念在於在現代建築設計中充分尊重和合理利用當地歷史和文化資源,改善人居環境,適應發展要求,延續當地文化特色。「從地域中提取特色,挖掘有益『基因』,與現代科技相結合,才能使現代建築地域化,地區建築現代化。」如何「和而不同」,何鏡堂這樣建議。
在傳承中創新
都說詩人把詩寫在文本上,建築師把詩寫在大地上。毫無疑問,2010年,國人最值得驕傲的「建築之詩」非世博會中國館莫屬。作為中國館的總設計師,何鏡堂院士被人稱之為「中國館之父」。他在科研實踐中創造性地提出了「兩觀三性」的建築理論體系,其中建築的地域性、文化性、時代性是一個整體的概念,地域是建築賴以生存的根基,文化是建築的內涵和品位,時代性體現建築的精神和發展。他表示,中國館「東方之冠」的建築造型既體現了中國傳統的文化符號,又通過現代的材料、現代的技術和現代的構成手法,達到節能、環保、低碳的要求,形成一種抽象的元素整合,實現了文化傳承與建築創新的結合.
中國館的繼承傳統,創新現代,都是我們當前城市建築應該借鑒的,

㈢ 如何繼承建築傳統,進行革新和創新

[個人觀點,有所不足希望你能夠理解]我認為,不能把過去的歷史遺產僅僅當作簡單的遺產,應當在新時代充分挖掘其價值,進行有效的利用。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我認為在傳統建築的基礎上進行改造和創新是繼承傳統建築的好方法。近些年以來很多地方都有展開舊建築改造和增建的工程,如何保留與利用舊建築 這個主題在當代必然會占據重要的位置。北京的菊兒胡同改造工程和杭州的南宋御街改造工程都是中國很典型的例子,通過改造,它們得以滿足現代生活的需要,同時展現一種中國傳統文化氣息。至於進行革新和創新,我認為創新也必須限定在一定的范圍內,在設計一個建築時,分析它的功能,它與周邊的關系,它與使用者的關系等等都是十分重要的,設計理念要與整體的文化戰略相適應。有興趣的話你可以詳細地了解一下巴黎的建築發展,這是一個新舊交融十分有活力的城市,它的發展也許無可復制,但是可以給我們很多啟發。(最近在看安藤忠雄建築講座,回答中有參考的部分) 我不知道你問這個問題的目的,但是希望可以幫到你^-^

㈣ 在當代建築中怎樣處理繼承傳統建築與爭取建築創新之間的關系

站在歷史深處,結合時代特點,正確處理好我國建築形式、文化、材料、技術的繼承和創新關系,對於我國當代建築的健康持續發展非常重要。繼承是創新的前提,創新是繼承的目的。繼承要有重點,有選擇,有比較;創新要結合實際,把握好基本點。
建築形式的合理共存
我們國家有著五千多年的文明歷史,傳統建築更是獨具一格,是中國傳統文化寶庫中的瑰寶,這不得不讓我們把繼承傳統建築和爭取建築創新放在首要的位置。而繼承和發揮傳統建築文化不能僅停留於形式的模仿,更要研究和認識形式所擁有的文化思想和技術精神,真正理解中國傳統建築的本質內涵,並加以體現,以求得建築的不斷發展。
傳統建築文化怎樣轉換為一種當代的建築實物,既需要尋找到傳統建築形式上的當代因素與材料、技術上的當代運用及拓展,又要使傳統建築的形態和功能達到與當代生活方式的契合。
我國傳統建築具有嚴謹的程序和對稱均衡的層次,從城市規劃到建築設計都是如此。中國傳統建築的每一個單位,基本上都是一組或者多組的圍繞著一個中心空間(院子)而組織構成的建築群。這一原則一直採用了幾千年,成為一種主要的總平面布置方式。中國傳統建築的形式美是在幾千年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的,我們不能割斷歷史,拋棄民族傳統,去追求那種沒有傳統根基的建築形式。但這並不意味著設計者只能墨守成規,毫無個人的建樹。建築設計者巧妙地運用現代理念,有意識地改變一些常規組合關系,創造出新穎動人的作品,這就是設計上的創新。
同時,設計中也要追求自然合理,避免生搬硬套。我國許多城市都熱衷於搞高層建築,把摩天大樓看作城市現代化的標志,結果形形色色的高樓大廈拔地而起,觀其效果就像是體態臃腫的老太太穿上泳裝一樣,極不協調,毫無美感可言。這不但沒有為城市增添多少現代氣質,反而大大破壞了城市原有的特徵。
當今城市建設的高速發展帶來了城市日新月異的變化,但與此同時我們也失去了許多永遠無法復得的東西——歷史文脈。比如歷史長河中形成的街道、胡同、牌坊、宗教聖地等城市建築,被成片成群地拆除,威脅到城市形態的相容性和延續性。尊重歷史傳統並不等於食古不化、拘泥於傳統,相反,有意識地保留這些傳統,將使得這個城市更富有地方特色。其實,「立新」不必「破舊」,關鍵在於如何以傳統而又時尚的手法,創造出新舊共生的新的建築形態。
建築文化的時代體現
古人「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強調尊重自然、順應自然,與自然協調發展。建築環境自然化,自然環境人文化,是中國傳統建築創造的永恆主題。這與當前人們所關心的環境生態、所強調的「可持續發展」也是息息相通的。所以,繼承和發揮傳統建築文化就要學習和研究中國傳統文化和哲學思想,將其與當今時代和社會相適應的精華發揚光大,以指導我們的創作和實踐。
現代建築要更貼近生活,應當面向現代化,這是我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走向現代化的發展方向決定的。新時代的建築就應當反映出我們銳意進取、大膽創新、努力建設現代化強國的中華民族精神風貌。
建築材料的不斷發展
建築材料同樣也影響了建築的表現特徵。古建築根據材料的使用不同而形成了中國特有的以木結構為核心的磚木體系,展現了其獨特性。古人在對木材的運用及把握上日臻成熟,對每一個構件都經過反復雕琢,以至於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屋頂形式為坡頂,是因為當時的技術條件解決不了排水系統或想像不到更好的辦法而得以形成,並一直傳承下來。台基以石材為主,發揮了材料的抗壓和承重特性。而現在以鋼筋、混凝土為主要材料的建築,在堅固、實用、美觀等方面都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材料運用是建築的外在體現。我們應學習古人,對材料的特性進行把握,充分發揮建築材料的特長,只有把握了材料的特性,才能運用自如。例如,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吸收鄉土建築就地取材的優點,盡量運用採集運輸便利的材料作為建築和營造環境的原料和裝飾元素。應充分利用當地的地理條件、運輸狀況和氣候因素完成建築的實用功能,進而減少資源的浪費,盡量做到環保、節能、節地、節材、節水和循環利用與可持續發展。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知識經濟的到來,人們對環境保護、資源合理利用等提出了更高要求,提高建築質量和檔次,加速研究、開發及推廣應用建築新材料已成為有識之士的共識。
建築技術的日新月異
古代建築由於受經濟狀況、科學技術的約束,機械設備簡單,主要以手工為主,建築功能、結構、形態單一。現代建築工程量大、結構復雜、施工持續高強度、高難度,網路技術、混凝土澆築等一系列技術應運而生。
隨著我國現代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快速增加的城市人口與其有限的人均資源佔有量之間的矛盾也將日益突出。因此,當代建築必須最大限度地追求建築物的功能、外在形式、經濟效益的最優化組合,而發展建築節能和綠色建築是必然的方向,綠色建築是對傳統建築價值觀和技術工藝的創新與發展,它使得建築在生產製造、規劃設計、施工建造、運營維護等理念和方法上產生了質的變革,從而推動和引領了整個建築業技術系統的創新與發展。以節地、節能、節水、節材和生態環保為一體的綠色建築基礎性和共性關鍵技術與設備的研究開發將極大地促進現代建築技術自身的創新與發展。與綠色建築形態相適應的可持續性結構設計理論就是一種新的研究方向,以保溫節能、減輕建築物自重、構件模塊化、循環再生材料利用、生態性新型建築部件使用、利於快速清潔施工、已有建築物的加固改造等為目的的新型結構體系等,也都是當今建築技術創新的重點。
在建築的繼承與創新上,我們不能刻意地仿造古代建築的形式與特徵,更不能一味地抄襲古代作品,而理應深入探討古人對意識形態、倫理的認識,站在歷史的深處來詮釋古代建築所反映的深層次意義,摒棄糟粕、取其精華,把古代建築的精華運用到當代建築理念中。在繼承的基礎上,從內在思想到外部技術,深入研究與創新當代建築理應反映的內容,這才是未來建築所富有的時代特徵,只有通過對比與借鑒,才能完成傳承與創新的歷史使命,幫助我們更加努力地為當代建築文化的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㈤ 如何在現代建築設計中傳承中國傳統建築文化

通過所做仿古建築所在的地理位置,充分了解當地文化特點,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等,並適當參考遺留下來的古建築,以此決定仿古建築風格。遠景設計研究院仿古建築設計專家道:仿古建築沿用傳統古建築的樣式,採用現代先進的設計、施工、材料技術,使得仿古建築既能展現傳統古建築的宏偉氣勢,同時也具有現代結構的可靠性、安全性,更好的傳承傳統文化。

㈥ 文化的傳承是中華民族的歷史責任,古老的建築該如何保護

古老的建築應該受到大家的一同保護。中華民族有長遠的歷史,很多建築都令人驚嘆,但是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古老的建築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害,因此我們要加強對古老建築的保護,這就表示要從建築是怎麼遭到損害和怎麼去彌補這些損害這兩個方面來分析怎麼才能保護古老的建築。

對於由於經歷時間變遷造成的損害,可以找相關的研究人員,根據古老建築原本的樣子,及時的進行建築的修繕工作。以防止時間過長古老建築損壞程度過高而無法修復。古老建築的保護應該盡我們每個人的力氣。這是中華民族的物質文化,是古代人民通過自己的勤勞建造的,所以我們要為完整的保護古老建築盡自己的一份力量。作為遊客不隨便觸摸,作為專業的修復人員,更好的學習修復知識,使古老建築能在歷史長河中永存。

㈦ 論中國古建築如何傳承

建築是文化的載體,古建是傳承文化的核心。
古建作為一種文化精神的載體,一個民族生活的歷史記錄,是人類文化靈魂的棲息地,人類文化信仰的廟宇,銘刻歷史豐碑和文化靈魂的殿堂,是不同地區、國家、民族、社區的文化模式的反映,也是文化多樣性的表徵,具有特別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而這些都需要我們在實踐中加以改善。
中國是具有五千年傳統建築文化持續發展的文明古國,中國有多項世界一流的不同時代的古建築,這些傳統建築文化是現代中國城鄉建築事業的根,也是中華民族的根。
在當代中國城鄉建設中,沒有傳統建築文化的城市是沒有歷史文化底蘊的城市。傳承中華民族傳統建築文化,首先要明確什麼叫民族傳統建築文化,並搞清楚民族傳統建築文化的歷史與現狀。

閱讀全文

與歷史建築如何繼承傳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9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1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5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6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8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0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1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6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6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