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威海的歷史
元朝稱清泉夼。明朝洪武三十一年(1398),為防倭寇襲擾設衛,稱威海衛。以威鎮海疆之意命名。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裁威海衛,復歸文登縣。清光緒二十一年(
威海衛租借地
公元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後,被日本佔領。清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被英國強租。民國十九年(公元1930年)十月,由中國政府收回。設威海衛行政區,直隸行政院。1938年3月又淪為日軍殖民地。1945年收復,設立威海市,屬膠東行署。1948年屬東海專署。1950年撤市設衛海縣。1951年改縣為衛海市,屬文登專區。1958年屬煙台專區。1987年升為地級市。轄環翠區、榮城市、文登市、乳山縣。 清光緒元年(1875)始建炮台,十四年,設水師提督署,駐水雷營,置製造所和水師學堂等,於海灣南北兩岸和劉公島、日島、黃島等地新築炮台多座,成為海防要塞和北洋海軍基地。威海衛為不凍良港,三面環山,口門向東,劉公島扼其前,形成向東、向北兩條航道和進出口,日島、黃島、牙石等島羅列劉公島兩側,構成港域天然屏障,形勢險固。 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中,日軍因威海衛地勢險要、設防強固,決定避開從港口正面進攻,集結軍艦25艘,陸軍 2.5萬餘人,由榮成灣之龍須島登陸,迂迴側後攻佔南岸炮台,海陸夾攻威海港。 北洋艦隊腹背受敵,全軍覆沒,威海失陷(見威海衛之戰)。1898年被英國強行租占,1930年收回。抗日戰爭中,日軍於1938年再次侵佔威海,1945年8月日本投降,為中國收復。1945年設威海市,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基地。
❷ 近代曾發生在威海的戰爭
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正月三十日,日軍進攻威海南幫炮台的制高點摩天嶺,丁汝昌率艦隊從海上用火力支援炮台守軍,發射排炮,擊斃日軍旅團長大寺安純(為甲午戰爭中日軍陣亡的最高將領)。由於眾寡懸殊,威海陸路南北幫炮台相繼失守,劉公島遭海陸合圍,成為孤島。凌晨,丁汝昌組織的敢死隊分為兩路,較多的一路負責佯攻,另一路則負責將280毫米口徑的克虜伯炮炸毀,完成任務後,敢死隊全部犧牲。
此後,日本海陸兩軍配合,並利用剩下的陸路炮台,連日攻擊北洋艦隊,均被擊退。二月五日,日本魚雷艇夜間偷襲,定遠艦遭重創,丁汝昌移督旗於鎮遠艦。二月七日,日軍艦艇40餘艘排列威海南口外,勢將沖入,日本陸軍也用陸路炮台的火炮向港內猛轟。之後,魚雷艇管帶王平策劃魚雷艇隊集體逃亡,劉公島形勢進一步惡化。二月九日丁汝昌登靖遠艦迎戰,擊傷兩艘日本軍艦,靖遠中陸路炮台發射的炮彈受傷,丁汝昌欲與船同沉,被部下誓死救上小船。二月十二日,丁汝昌毅然回絕日軍勸降,只想以慷慨一死盡忠。當晚,服鴉片自殺,以謝國人。丁汝昌臨死前,將北洋海軍提督印截角作廢。丁汝昌自殺時年僅59歲。丁汝昌死後,手下軍官牛昶昞盜用他的名義,與日方簽訂了《威海降約》。威海港里李鴻章經營多年的北洋海軍,至此全軍覆沒。
❸ 威海衛的著名戰役
中日甲午戰爭中,清軍在山東半島抗擊日本陸海軍侵犯威海衛(今山東威海)的戰役。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11月下旬,日軍侵佔旅順(今屬遼寧大連)後,其大本營鑒於渤海灣即將進入冰封期,不便於登陸作戰,遂決定暫緩執行直隸(約今河北)平原作戰計劃,而將戰略進攻方向轉至山東半島,海陸配合攻佔威海衛,企圖殲滅北洋海軍。為此,陸軍在其第2集團軍基礎上組成「山東作戰軍」,下轄第3、第4旅和原屬第6師的第11旅,共計2.5萬餘人。清廷因對日軍主攻方向判斷錯誤,集重兵於奉天(今沈陽)、遼陽和京津一帶,山東半島防禦薄弱。
威海衛位於山東半島東北部,遙對旅順、大連,建有拱衛渤海門戶的北洋海軍基地。北洋海軍各艦艇於旅順失陷前即撤返威海港,尚有大小艦艇27艘;港區陸上築有炮台23座,安炮160餘門,守軍19營;煙台、酒館(今牟平東)、榮成(今舊榮成)等處另有駐軍41營。此時慈禧太後起用恭親王奕䜣,令其與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共籌和議。當得知日軍企圖後,始作迎戰准備。李鴻章令北洋艦隊水陸相依,陸軍固守大小炮台,艦船依託岸上炮台進行防禦。
日軍為避開從威海港正面進攻,決定在榮成登陸,由陸路抄襲威海衛之背。日山東作戰軍在聯合艦隊護送和支持下,於榮成灣龍須島登陸,占榮成。21~23日,清廷命北洋海軍乘間出擊,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守港待援,未予執行。25日,日軍分兵兩路進攻威海衛。26日,總兵孫萬齡率部2000餘人阻擊南路日軍於橋頭以東,但北路日軍已進至鮑家村、崮山後。28日,山東巡撫李秉衡令戴宗騫率所部北岸炮台守軍協同孫部夾擊北路日軍,戴軍未進,孫部孤軍力戰後退卻。南路日軍占橋頭,逼近溫泉,於30日晨同北路日軍夾攻南岸炮台。守軍奮勇抗擊,丁汝昌率「靖遠」等5艦在港內以艦炮火力支援。日軍多有死傷,少將旅長大寺安純被擊斃。戰至13時,南岸炮台失守。日軍向威海衛以西迂迴攻擊孫萬齡部,孫率部抗擊,但因部將閻得勝臨陣脫逃,被迫撤退酒館。日軍遂占威海衛城。同日夜,丁汝昌令敢死隊登北岸破毀炮台,以免資敵。2日凌晨,日軍佔北岸炮台。坐困威海港的北洋艦隊遂陷於日軍海陸包圍之中。從4日起,南岸炮台日軍和聯合艦隊連日轟擊北洋艦隊各艦及日島、劉公島炮台;並在夜間以魚雷艇小隊連續突入港內實施襲擊,裝甲艦「定遠」,巡洋艦「來遠」、「靖遠」,練習艦「威遠」,布雷船「寶筏」等,先後被擊沉、擊毀。7日,北洋海軍魚雷艇11艘擅自從北口突圍逃跑,遭日艦追擊,或擱淺,或被擄。洋員瑞乃爾等勸逼丁汝昌投降,丁嚴正拒絕,仍堅持戰至船沒人盡。9~11日,右翼總兵劉步蟾、提督丁汝昌、護理左翼總兵楊用霖等先後自殺殉職。陸將戴宗騫、張文宣亦自盡。洋員馬格祿等慫恿威海營務處候選道牛昶昞於12日假丁汝昌名義向日聯合艦隊投降。17日,日軍佔領劉公島,威海衛海軍基地完全陷落,北洋艦隊全軍覆滅。
此役,日軍從側後登陸,成功地對威海衛實施水陸夾擊。清軍由於兵力單薄,陸海軍缺乏協同,北洋艦隊困守港內,全軍覆沒。
❹ 威海衛戰役
威海衛戰役是中日甲午戰爭中的一次重要戰役。1894年年底,為了能在將來的談判中對清政府進行更大的勒索,日本決定發動新一輪的軍事進攻。1895年1月,日軍兩萬人在山東榮成灣登陸,偷襲威海衛炮台,並以軍艦封鎖東、西港口。由於李鴻章避戰求和,陸上防備亦未加強,威海衛最後失守。北洋海軍困守劉公島之後,廣大士兵仍然積極抵抗。一些貪生怕死的將領脅逼海軍提督丁汝昌投降。丁汝昌寧死不降,於2月11日自殺。北洋海軍全軍覆滅。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標志著洋務運動的失敗。
1868年,日本經過明治維新時期的一系列改革,軍國主義成為明治政府時期的基本國策。資本主義發展迅速,逐漸實現「脫亞入歐」的目標,到十九世紀末已經步入帝國主義國家之列,綜合國力迅速強大的日本由於國內市場狹小資源短缺對外掠奪和擴張的野心迅速膨脹。於是地大物博,軟弱落後的中國就成為日本所覬覦的對象。1880年到1893年,日本軍費支出由19%猛增到30%,日本的軍事力量迅速增強,為對外侵略提供了強有力的武力支持。
早在1887年,威海衛海防工程開工之時,日諜就前來窺探搜集情報,同年,日本參謀部就已經制定出《征清方略》,提到「以威海衛為根據地,侵入直隸灣,轟擊沿岸炮台及其他要地,以援助陸軍部隊進攻北京」,由此可見威海衛戰役的發生並非偶然。1888年10月,北洋海軍在威海衛正式成立,綜合實力世界第四,亞洲第一,名噪一時。12月份,日本參謀部密令海軍大尉關文炳到達威海刺探相關情報長達70天,並在搜集相關情報後寫了一份《關於威海衛及榮成灣之意見書》,提出「欲占威海衛必先取此灣為基地」明確表示榮成灣是最理想的登陸地點。這受到參謀部的高度重視,多年以來多次派遣間諜考察榮成灣具體情況,《成山衛志》《倭島村志》都有記載。日本間諜在刺探到大量情報後,繪制了《威海設防圖》。北洋海軍建成後,再無添置,逐漸衰落下去,這些信息都已經被日本人所獲得。1890年日本內閣首相山縣有朋公然拋出「大陸是日本的生命線」的就職演說,之後又逐漸演變為以侵略中國為中心的「大陸政策」。 日本為了為了實現其所謂的「八紘一宇」的目標為侵略中國選擇了一個理想的跳板——朝鮮。日本對中國的藩屬國朝鮮進行內政干預和經濟侵略,強迫朝鮮的大米輸往日本引發朝鮮國內「東學黨」農民起義,清政府派兵入朝平息了起義。
隨後1894年7月25日,日本在朝鮮牙山口外擊沉清朝運兵船「高升號」同時聯合艦隊在旗艦「吉野號」帶領下率先攻擊北洋水師的「濟遠」和「廣乙」挑起豐島海戰標志著甲午中日戰爭開始,清政府被迫宣戰,由於腐敗無能准備不足,清軍一路敗退。黃海大戰,清軍北洋艦隊損失慘重,損失了「致遠」,「經遠」,「揚威」,「超勇」,「廣甲」五艘軍艦,北洋大臣李鴻章指令「避戰保船」,北洋艦隊最後退守威海衛北洋海軍基地,此時,北洋海軍的主力鐵甲艦「定遠」和「鎮遠」尚存。當時世界上主要的資本主義國家紛紛向帝國主義過度對外擴張掠奪,日本發動甲午中日戰爭侵略朝鮮和中國的行為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西方列強的認可與支持。
起因:黃海大戰之後,日本取得了黃海的控海權,李鴻章指令「避戰保船」,北洋海軍在旅順港口做了2個多月修整,丁汝昌率領北洋艦隊一直退守在旅順港的行為十分不滿,電令丁汝昌:「率定鎮等出巡威灣旅一帶」並責問丁汝昌:「現船全數伏匿,將欲何為?」旅順港口狹小,如果北洋水師停留在港內,日軍封堵住港口勢必對於北洋水師出海作戰不利,李鴻章致電丁汝昌,「即使船塢淪陷,船斷不可全毀」,於是1894年11月13日丁汝昌帶領北洋水師離開了旅順港,11月14號退守威海衛北洋海軍基地。在駛入威海衛軍港時,鎮遠觸礁,嚴重損傷,連續修理一個月也沒有完全修好,失去了出海作戰的能力,鎮遠和定遠是一對姊妹艦,作戰可以成為掎角之勢,相互配合,鎮遠不能夠出海作戰,這對北洋艦隊的作戰能力產生了極為不利的影響。
❺ 威海衛戰役的戰爭背景
威海衛戰役是中日甲午戰爭中的一次重要戰役。威海衛地處山東半島頂端,港灣呈半圓形,有劉公島、日島橫列灣內,形勢險要。港灣南北兩岸及劉公島、日島建有10餘座炮台,配備新式大炮100餘門,火力交錯,防禦堅固,成為北洋海軍基地和提督衙門所在地。黃海海戰後,北洋海軍在旅順稍事休整,全部泊聚於此。
1894年年底,清廷在東北戰場及黃海海戰遭遇了一連串失利,主和派逐漸占據了上風。就在這年的11月,清政府甚至不知羞恥地派出一名德國人為代表,與日本政府議和。日本人當然不會同意與外國人和談。為了能在將來的談判中對清政府進行更大的勒索,日本決定發動新一輪的軍事進攻。
進攻山東半島並非拍腦袋的決定。1888年,關炳文時任日本海軍大尉,以中國商人的身份在膠東半島進行諜報工作,寫成《關於威海衛及榮成灣之意見書》,建議進攻威海衛須以榮成灣為前進之地,登陸地點應在龍須溝附近,採取海陸夾攻戰術。大量的日本間諜獲取了翔實的情報,清軍曾繳獲日軍的一張地圖,上面疃(村)路、炮台、營房、山河、溝、井、樹,樣樣都有,畫得清清楚楚。
❻ 威海衛被侵佔是哪一年
威海衛被英國侵佔是1898年,被日本侵佔是1938年。
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中,日軍集結軍艦25艘,陸軍2.5萬餘人,迂迴側後攻佔南岸炮台,海陸夾攻威海港。北洋艦隊腹背受敵,全軍覆沒,威海失陷。1898年被英國強行租占,1930年收回。
抗日戰爭中,日軍於1938年再次侵佔威海,1945年8月日本投降,為中國收復。
(6)山東威海歷史上有過什麼戰爭擴展閱讀:
威海衛名稱由來:
漢初時,威海叫「石落村」,是一個偏僻的小村,後來又稱為「落柑村」,據後人推測,之所以改為這個名字可能是因為這里遍地布滿了柑橘樹的緣故,至於是否如此,無從考證。
到了元代,改為「清泉夼」。改名原因無從知曉,但從字面看「清泉」是「清清的泉水」的意思,作為威海這樣一個沿海而多薄山的地方來說可以想見水的重要。
另據《威海衛志》(清乾隆本)記載:「在環翠樓東南石窟中,泉潔而甘,大旱弗匱。邑人咸取以釀,號『小惠泉』」,不知這「小惠泉」對於這個名字有無歷史淵源。
1398年(明洪武三十一年),為防倭寇侵擾,設立威海衛,取威震海疆之意,威海之名即由此而來。1945年,設威海衛市,建國後改威海市。
❼ 威海衛之戰的介紹
威海衛之戰是中日甲午戰爭中,清軍在山東半島抗擊日本陸海軍侵犯威海衛(今山東威海)的戰役。威海衛之戰是保衛北洋海軍根據地的防禦戰,也是北洋艦隊對日本的最後一戰。結果日本獲得決定性勝利,北洋水師在此戰中全軍覆沒,京畿地區頓時門戶大開,位於旅順的日軍也展開進攻,連破鳳凰、營口、海城、牛庄等地,清軍全線潰敗。以慈禧為首的統治集團向日本乞和投降,派遣李鴻章為全權大臣,前往日本和談。1895年4月17日,《馬關條約》簽訂,甲午中日戰爭結束。歷史背景甲午戰爭爆發以後,日軍在黃海之戰中獲勝,奪取了黃海的制海權,又在一八九四年十一月下旬攻入中國境內,佔領了旅順。日本大本營鑒於渤海灣即將進入冰封期,不便於登陸作戰,遂決定暫緩執行進攻直隸的平原作戰計劃,而將戰略進攻方向轉至山東半島,海陸配合攻佔威海衛,企圖殲滅黃海海戰後撤退到此地的北洋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