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青島什麼省 青島的簡介
1、青島屬於山東省。
2、青島,別稱島城、琴島、膠澳,是中國山東省轄地級市、副省級市、計劃單列市、特大城市,是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濱海度假旅遊城市、國際性港口城市。
3、青島地處中國華東地區、山東半島東南、東瀕黃海,是山東省經濟中心、國家重要的現代海洋產業發展先行區、東北亞國際航運樞紐、海上體育運動基地, 一帶一路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主要節點城市和海上合作戰略支點。
4、青島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道教發祥地。因樹木繁多,四季常青而得名。1891年清政府駐兵建制,青島是2008北京奧運會和第13屆殘奧會帆船比賽舉辦城市,是中國帆船之都,亞洲最佳航海城,世界啤酒之城、聯合國「電影之都」、全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全國文明城市、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被譽為「東方瑞士」、中國品牌之都。2020年9月2日,被交通運輸部評為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範城市。
Ⅱ 青島的歷史
青島是山東第一大城市,青島地區歷史悠久,著名文化遺址有:岳石文化遺址(平度大澤山鎮東岳石村,距今3500~4000年)、北阡遺址(即墨金口鎮北阡村,距今7000年)、三里河文化遺址(膠州城南三里河村,距今5000年)、琅琊台文化遺址;均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另外,李滄區古城頂遺址,距今也有3000年歷史。 西周時期,青島境內建立了夷國(今藍村)、莒國(都城計斤,今膠州)等諸侯國。東周時期,即墨(今平度古峴鎮)為齊國第二大都市,東部統治中心,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公元前468年,越王勾踐北上遷都琅琊(今膠南琅琊鎮)。
秦朝,天下分為三十六郡,琅琊郡的郡治琅琊、膠東郡的郡治即墨均位於今青島境內。琅琊(膠南)還是秦朝唯一沿海的郡治。秦始皇曾三臨琅琊(膠南琅琊台),命徐福率船隊從琅琊起航采仙葯。
西漢,設膠東國,定都即墨,漢武帝即位前被封為膠東王,即位後封其弟劉寄為膠東王,歷代膠東王墓所在的平度六曲山古墓群,是山東省現存規模最大的王陵。漢武帝三臨不其城(今城陽區),「祀神人於交門宮」,並在女姑山設明堂祭海。西漢琅琊郡皋虞縣(今即墨溫泉鎮)人王吉任博士諫大夫,開創琅琊王氏顯貴的先河,王吉祖孫墓所在的即墨溫泉皋虞,被奉為琅琊王氏祖庭。東漢,鄭玄在不其縣創立康成書院。
西晉,不其城(今城陽區)成為長廣郡的郡治,法顯印度求經回國,於嶗山登陸,由長廣郡太守李嶷接入不其城翻譯佛經;南北朝時,不其城為東青州的州治。
唐朝,密州板橋鎮(膠州)成為著名貿易港口,設立了北方唯一的市舶司(海關),宋朝更是與廣州、泉州、明州並稱為四大市舶司。
明朝設立鰲山衛、靈山衛(膠南靈山衛鎮),鰲山衛轄浮山所(今市南區東)、雄崖所(即墨豐城鎮),靈山衛轄夏河所(膠南琅琊鎮)、王徐寨所。許鋌奏請青島口、滄口、金口鎮等港通商獲准,使即墨富甲一方。
清朝,膠州為山東三大直隸州之一,平度州為散州,隸屬於萊州府。
1891年6月14日,登州鎮總兵府(當時山東共設三鎮總兵)從蓬萊遷到青島,為青島建置的開始。 1897年11月,德國以「巨野教案」為借口派兵佔領青島。康有為藉此上書光緒,引發戊戌變法。 1898年3月,簽署《膠澳租界條約》。11月,宣布青島為自由港。
1899年,租借地命名為青島市,設青島、鮑島、李村等區。大港碼頭、膠濟鐵路相繼開工。 1911年,清朝二品以上大員七十多人以及恭親王等人移居青島。1913年發動癸丑復辟失敗。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青島成為亞洲唯一戰場,11月,日英聯軍佔領青島。
1919年,巴黎和會將青島租界主權讓給日本,成為「五四運動」導火索。
1922年12月,中國收回青島,設膠澳商埠督辦公署(後改膠澳商埠局),下轄青島市,直屬北洋政府。
1929年7月,國民政府接收青島,設青島特別市,直屬南京國民政府。
1931年,沈鴻烈以東北海軍司令兼任青島市長,1932年正式擔任青島市長,主政六年,抓教育、建學校、定規劃、興建設、促民生、斗日寇,奠定了青島發展的堅實基礎。
1938年1月,日本再次侵佔青島。
1939年,即墨、膠州劃歸青島市管轄,統籌規劃建設。
1945年9月,國民黨政府接收青島,仍為特別市,直屬民國政府。
1949年6月2日,解放軍攻佔青島。青島改為山東省轄市,轄市南、市北、台東、台西、四滄、浮山、李村7市區和嶗山郊區。
1978年,膠縣、膠南縣、即墨縣劃歸青島,同時設立黃島區。
1983年10月,平度縣、萊西縣劃歸青島。
1984年5月4日,青島市成為全國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同年,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 1987~1990年,青島市郊五縣先後改為縣級市;
1988年,嶗山縣恢復為嶗山區。
1986年,青島市成為計劃單列市,賦予省級經濟管理許可權。
1992年,設立國家級青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青島保稅區。
1994年,青島市區劃調整為七區五市:市南區、市北區、四方區、李滄區、嶗山區、城陽區、黃島區和即墨市、膠州市、膠南市、平度市、萊西市。
2003年,設立國家級青島出口加工區。
2004年設立國家級青島保稅物流園區。
2006年,設立國家級青島西海岸出口加工區。
2008年設立國家級青島保稅物流港區。
2011年1月,國家批准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青島作為其核心城市、龍頭城市。
Ⅲ 青島屬於哪個省 青島市是屬於什麼省
青島舊稱膠澳,地處山東半島南部,是山東省省轄市以及經濟中心城市,也是著名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風景旅遊城市。
青島原本指膠澳灣海口北側一座綠樹成蔭的小島,從明朝開始,這個名字才逐漸移向陸地。青島地區歷史文化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就生活著大量的東夷人,從而遺留下了豐富多彩的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和岳石文化。1891年之後,大量德國人入駐青島,從此青島的經濟進入了飛速發展的時代。 提到青島,我們便會想到啤酒、帆船。每年八月為期15天的青島啤酒節會在青島開幕,青島啤酒節被譽為亞洲最大的啤酒盛會。青島還是中國帆船運動的發源地,也有「帆船之都」的美譽。
青島作為山東省的副省級城市,也被譽為中國的品牌之都。
Ⅳ 青島的發展歷史
青島發展歷史
6000年以前這里已有了人類的生存和繁衍。東周時期建立了當時山東地區第二大市鎮--即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曾三次登臨現位於青島膠南市的琅琊台。秦代徐福曾率船隊由琅琊山起航東渡朝鮮、日本。
漢武帝曾在現位於青島市城陽區的不其山「祀神人於交門宮」,並在膠州灣畔女姑山祭天拜祖設立明堂9所。清朝末年,青島已發展成為一個繁華小鎮,昔稱膠澳。
1891年6月14日(清光緒十七年),清政府在膠澳設防,是為青島建置的開始。1897年11月,德國以「巨野教案」為借口派兵強占青島。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1月,日本侵佔青島,取代德國對青島進行軍事殖民統治。1919年,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五四運動」便是以「收回青島」為起因。
1922年12月10日,中國收回青島,設立膠澳商埠督辦公署,直屬北洋政府。1929年7月,設青島特別市。1930年,改稱青島市。1938年1月,日本再次侵佔青島。1945年9月,國民黨政府接收青島,仍為特別市。
1949年6月2日,青島解放。1986年青島市在國家計劃中實行單列,賦予相當省一級經濟管理許可權。1994年被列為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
(4)青島歷史屬於哪裡擴展閱讀
青島的歷史沿襲
明代萬曆七年(1579年),即墨縣令許鋌曾遍察即墨四方海域及鄉土,主持過《即墨縣志》,但坐落於青島灣畔的一座小島「青島」,亦被許鋌所提及。
在許鋌編撰的《地方事宜議·海防》中,有關青島之名有這樣一段記述:「本縣東南濱海,即中國東界,望之了無津涯,惟島嶼羅峙其間。島之可人居者,曰青、曰福、曰管、曰白馬、曰香花、曰田橫、曰顏武。」
這里說的「青」,即是指青島,也就是現在的小青島。在許鋌的眼裡,小小的一個青島,不僅可以設防,抵禦倭寇的侵擾,而且還是可供人居的地方。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小青島最初還是主要用於軍事目的。
需要指出的是,許鋌所此時所提及的「青島」,是浮山千戶所管轄的一個可以駐軍的小島。而在這個島的對面岸坡上,一座小小的天後宮,也已在這里存在了一百多年。如果再往前追溯,還可以追尋到天後宮附近山坡上居住的村民初來闢建青島村的時代。
據編修於1924年的《胡氏族譜》記載:「吾族相傳自明永樂初年由雲南遷居即墨,世居青島之『上庄』」,「聚族而居,五百餘載」。這就是說,在天後宮還沒修建的60多年前,胡氏族人就已經從山西的雲南(並不是雲南省)遷居在現迎賓館一帶建村居住。胡氏族人建的村落,初名就叫「青島村」。
只是到了後來,村民繁衍愈眾,原來的村址已不能容納,故又分出一支來,搬遷到了現在的湖南路和廣西路一帶。這樣,原先的「青島村」就被稱之為「上青島村」,俗呼「上庄」;而新建的「青島村」就被稱之為「下青島村」,俗呼「下庄」。胡氏族人的祖居地即是「上庄」。
這就基本上給了我們一個清晰脈絡,即「先有青島,後有青島村,最後才有天後宮」。因為我們已知,青島附近的一些島嶼是在宋代以前就已經有了名稱。估計「青島」之名,最晚也不能晚於明初。
後來,胡姓族人從雲南來了,他們除以青島灣里這座小島的名字命名自己的村落外,還將附近東面的一座山嶺,命名為「青島山」。來青島之後,他們「可樵可漁」,在這里建了一座「媽祖廟」,這就是後來的天後宮。到了天後宮建成的1467年,青島灣一帶就成了整個青島地區最大的漁貨碼頭,被稱之為「青島口」。
等有了這么多冠以「青島」之名的地名之後,原先的「青島」就被俗呼為「小青島」了。而另一個被稱做「青島」的小島,位於今即墨市田橫島的東北方,又名「三平島」。
現在有資料記載的,就是天後宮內的一塊刻於清同治年間的《募建戲樓碑記》的石碑。此碑文記載:「竊聞青島開創以來,百有餘年矣。迄今旅客商人,雲集而至。」在這里,碑文中使用的「青島」一詞,已不是一個島、一個村、一座山和一個海口的概念,而是青島地區的總稱。
Ⅳ 青島歷史簡介
青島歷史
青島市的轄區有著悠久的歷史,在膠州市和平度市都發現了早期人類活動的遺址,之後進入奴隸社會時期,青島屬於東夷族生活的地區,而這些地區已經進入有文字可考的時期,後到周代開始,青島轄區開始分屬不同的小國,直到齊靈公十五年(公元前567年),青島地區才一並納入齊國領地,這一時期,齊國非常強大,修築了齊長城,開創了海運港口,建立水師。
公元前221年,秦一統中原,青島歸琅琊郡轄,秦始皇遷3萬戶人家至琅琊山下,秦末,田橫五百壯士因不願臣服於漢王朝,自刎於今田橫島。直至隋朝,現青島的城陽區內設不其縣城,政局較為平穩,只有三國時期,戰爭不斷,社會動盪,嚴重影響了青島的發展。隋唐時期,海運的發展,青島地域的對外貿易地位逐漸重要,出現了重要的海港---板橋鎮,此時嶗山道教也逐漸全盛起來,之後宋金在此對峙,又一次嚴重影響了青島的發展。元明清時期,統治者們逐漸意識到這里的重要位置,貿易、軍事、經濟得到發展,但相對來說還是較為緩慢。
1891年(清光緒十七年)清政府議決在膠澳設防
我馬上要去青島了,我想了解一下青島的一些歷史背景.
青島歷史
青島市的轄區有著悠久的歷史,在膠州市和平度市都發現了早期人類活動的遺址,之後進入奴隸社會時期,青島屬於東夷族生活的地區,而這些地區已經進入有文字可考的時期,後到周代開始,青島轄區開始分屬不同的小國,直到齊靈公十五年(公元前567年),青島地區才一並納入齊國領地,這一時期,齊國非常強大,修築了齊長城,開創了海運港口,建立水師。
公元前221年,秦一統中原,青島歸琅琊郡轄,秦始皇遷3萬戶人家至琅琊山下,秦末,田橫五百壯士因不願臣服於漢王朝,自刎於今田橫島。直至隋朝,現青島的城陽區內設不其縣城,政局較為平穩,只有三國時期,戰爭不斷,社會動盪,嚴重影響了青島的發展。隋唐時期,海運的發展,青島地域的對外貿易地位逐漸重要,出現了重要的海港---板橋鎮,此時嶗山道教也逐漸全盛起來,之後宋金在此對峙,又一次嚴重影響了青島的發展。元明清時期,統治者們逐漸意識到這里的重要位置,貿易、軍事、經濟得到發展,但相對來說還是較為緩慢。
1891年(清光緒十七年)清政府議決在膠澳設防
Ⅵ 青島歷史簡介
新石器時代,青島是東夷人繁衍生息的主要地區之一,遺留了豐富多彩的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和岳石文化。
商周時期,青島是中國海鹽的發祥地,位列中國「四大古鹽區」和「五大古港」。
春秋戰國時期,青島建立了山東地區第二大市鎮—即墨,「即墨故城」(平度市境內)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古代城池遺址。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五巡天下,三登琅琊(青島黃島區境內)。據記載,中國最早的一次涉洋遠航——徐福東渡朝鮮、日本,就是從琅琊起航的。
漢武帝少年時代在不其(城陽區境內)做過膠東王,是中國有記載的到青島地域巡遊次數最多的皇帝。
唐宋時期,青島作為銜接南北航運的「中轉站」,成為中國北方沿海最重要的交通樞紐和貿易口岸。宋時專門在板橋鎮(膠州市境內)設「市舶司」管理對外貿易。
元朝,為方便海運漕糧,開鑿了中國唯一的海運河——縱貫山東半島的膠萊運河。
明清時期,青島是中國北方重要的海防要塞,屬山東萊州府境內。
清光緒十七年(1891年)6月14日,清政府在膠澳設防,青島由此建置。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11月14日,德國以「巨野教案」為借口侵佔青島,青島淪為殖民地。
民國三年(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取代德國佔領青島。民國八年(1919年),中國以收回青島主權為導火索,爆發了「五四運動」,這是中國近、現代歷史的分水嶺。民國十一年(1922年)12月10日,中國北洋政府收回青島,辟為商埠。
民國十八年(1929年)7月,國民政府設青島特別市,1930年改稱青島市。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1月,日本再次侵佔青島。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9月,國民政府接管青島,仍為特別市。
1949年6月2日,青島成為華北地區最後一座解放的城市,改屬山東省轄市。
(6)青島歷史屬於哪裡擴展閱讀:
青島地質特徵
青島所處大地構造位置為新華夏隆起帶次級構造單元——膠南隆起區東北緣和膠萊凹陷區中南部。區內缺失整個古生界地層及部分中生界地層,但白堊系青山組火山岩層發育充分,在青島市出露十分廣泛。
岩漿岩以元古代膠南期月季山式片麻狀花崗岩及中生代燕山晚期的艾山式花崗閃長岩和嶗山式花崗岩為主。市區全部坐落於該類花崗岩之上,建築地基條件優良。構造以斷裂構造為主。自第三紀以來,區內以整體性較穩定的斷塊隆起為主,上升幅度一般不大。
地形地貌
青島為海濱丘陵城市,地勢東高西低,南北兩側隆起,中間低凹。其中,山地約占青島市總面積(下同)的15.5%,丘陵佔2.1%,平原佔37.7%,窪地佔21.7%。
青島市海岸分為岬灣相間的山基岩岸、山地港灣泥質粉砂岸及基岩砂礫質海岸等3種基本類型。淺海海底則有水下淺灘、現代水下三角洲及海沖蝕平原等。青島市大體有3個山系。
東南是嶗山山脈,山勢陡峻,主峰海拔1132.7米。從嶗頂向西、北綿延至青島市區。北部為大澤山(海拔736.7米,平度境內諸山及萊西部分山峰均屬之)。南部為大珠山(海拔486.4米)、小珠山(海拔724.9米)、鐵橛山(海拔595.1米)等組成的膠南山群。
市區的山嶺有浮山(海拔384米)、太平山(海拔150米)、青島山(海拔128.5米)、北嶺山(海拔116.4米)、嘉定山(海拔112米)、信號山(海拔99米)、伏龍山(海拔86米)、貯水山(海拔80.6米)等。
Ⅶ 青島在以前古代是哪國,是秦,還是楚,還是哪個
青島在以前的古代既不屬於秦國,也不屬於楚國,青島在古代是屬於齊國的疆域,范圍在春秋和戰國時期,青島都是屬於齊國的,管轄下
Ⅷ 青島屬於山東省哪個市
青島屬於山東省青島市。
青島地處中國華東地區、山東半島東南、東瀕黃海,是山東省經濟中心、國家重要的現代海洋產業發展先行區、東北亞國際航運樞紐、海上體育運動基地, 一帶一路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主要節點城市和海上合作戰略支點。
青島作為國際海洋科研教育中心,駐有山東大學(青島)、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青島校區、中國海洋大學等高校26所,引進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29所高校。青島的異域建築種類繁多,被稱作「萬國建築博覽會」。八大關建築群榮膺「中國最美城區」稱號。
(8)青島歷史屬於哪裡擴展閱讀:
青島為海濱丘陵城市,地勢東高西低,南北兩側隆起,中間低凹。其中,山地約占青島市總面積(下同)的15.5%,丘陵佔2.1%,平原佔37.7%,窪地佔21.7%。
青島市海岸分為岬灣相間的山基岩岸、山地港灣泥質粉砂岸及基岩砂礫質海岸等3種基本類型。淺海海底則有水下淺灘、現代水下三角洲及海沖蝕平原等。青島市大體有3個山系。
青島地處北溫帶季風區域,屬溫帶季風氣候。市區由於海洋環境的直接調節,受來自洋面上的東南季風及海流、水團的影響,故又具有顯著的海洋性氣候特點。
空氣濕潤,雨量充沛,溫度適中,四季分明。春季氣溫回升緩慢,較內陸遲1個月;夏季濕熱多雨,但無酷暑;秋季天高氣爽,降水少,蒸發強;冬季風大溫低,持續時間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