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到了高三發現歷史大題答得很不好,有什麼技巧嗎
高考歷史答題技巧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把歷史學好也並非一朝一夕所能到的。歷史是一個記憶性很強的科目,大家往往會發現很難把所學的知識都一一記住,甚至記了幾遍後,隔了不久便會遺忘。其實,想要把歷史知識記住,是有規律可循的。例如,學習古代史,可分解為政治特徵、經濟特徵、民族關系、對外交往、文化五大方塊進行記憶。而對於世界史和中國近現代史則要注重理解,因為許多歷史事件是相互交織、脈脈相承的,這樣就組成了一個較龐大的記憶網路,死記硬背是行不通的,而且很吃力,這就需要理解的幫助,聯系當時的歷史背景,運用邏輯推理的方法,就較容易將此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理清楚。對於歷史科的復習,由於個人情況不同,側重點也會有差異。我個人認為,考前應注重書本和筆記上的基礎知識,因為30題選擇題占據半壁江山,而選擇題往往是一些基礎知識。對於材料題,是需要靠平時積累的,如老師要求我們每星期三題,就算真的不想做,也應該把材料閱讀後,對照一下答案,對材料有一個大概印象,因為材料題往往會涉及到我們沒有接觸過或書本沒有詳細說明的問題,做材料題可以擴大我們的知識面。大家都知道,歷史是一個不需要很高思維能力的科目,但注重思維的嚴謹,所以要學好歷史就不能馬馬虎虎、得過且過,要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只要樹立信心,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和解題技巧,那麼在高考考場上就無往不利了。路就在腳下,我們一定可以走好;只要我們把握了學習的方法,我們要過就不會是有很多人害怕的獨木橋,而是上面的這座可以暢通無阻的橋。一、產生興趣對歷史科有興趣,成績自然好起來。如何對歷史科產生興趣呢?首先,歷史事件和我們們息息相關。例如:香港的一九九七問題和1842、1860及1898年的中英條約有關;今天南斯拉夫的內戰與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關系密切。所以,只要留意時事並探本尋源,定能鞏固書本上的知識。其次,明白歷史的用處。歷史可以訓練思考和分析能力,使人具備求真和講證據及邏輯的實事求是的精神。歷史對做人處世幫助很大,退可以勵志,進可以建功立業----英國著名首相邱吉爾是歷史學家,已故港督尤德也是專攻歷史的。因此,各位不要因為修讀文科,尤其是歷史科而感到自卑。反而要努力學好這門學科,在學業上、個人修養上和識見土、及前途上下苦功。二、歷史事件的要素和閱讀及記誦技巧歷史事件的要素有四:時間、地點、人物和事情;而事情則包括原因、經過和結果。(1)時間有先後,你只要把大事年表裡的重要事件多看幾遍,自然記牢了。除了重要事件要確知其發生年分(如維也納會議是1814-15年,辛亥革命是l911年),其它只須明白其大概年代,或不同事件的先後次序(如維也納會議先於凡爾賽會議),便可以了。(2)地點有東西南北,你只須認識各地的大概位置或相對位置便行了。最佳的方法是和地理科結合,確認各國今天的政治地圖,特別是歐洲和中日的國界.主要城市。此外,若干條約規定的領土轉變也應緊記。(3)人物是構成歷史事件的主角。不過,會考要求並不太高,我們祗要熟記重要的歷史人物便可以應付考試了。如自強運動的曾、左、李.恭親王、慈禧太後是必須熟記的,次要的人物如魏源、馮桂芬則略知一二,再其次的,則一律不記。不同歷史人物的生存時代和事跡也應知其大概,才不會張冠李戴。(4)事件由時地人三項元素構成。明白了上述的時間地點和人物,自能對重要史事了如指掌。歷史事件的相關年代要清析:先念念課題的次序;次念某課題的重要事情,如1860至1919年中國的大事包括自強運動、中法戰爭、甲午戰爭、瓜分運動、戊戌維新、義和團事件.晚清改革、辛亥革命和五四運動;然後記誦某事件的其它重大情節,如自強運動分為三階段,辛亥革命分為興中會和同盟會兩個時期。至於枝節瑣事,似非會考的重點。(5)事件的原因和結果可分為: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和其它方面。以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爆發原因為例:政治方麵包括中英的政制不同、司法制度的差異;經濟層面有工業和農業經濟的不同、公行制度.貿易不平衡、鴉片貿易;社會因素如英國工商業家對政府決策的影響;文化方面如中國中心主義與英國自由思想的分歧,個人責任與集體負責制的沖突;特殊事件包括林則徐銷鴉片.林維喜事件。若能緊記這些重大事情,則對鴉片戰爭的背景有清析的概念了。總之,把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和其它等五方面的公式套在任何歷史事件中,即可事半功倍。(6)因果關系應建立於史實和邏輯上。因先於果,果後於因,兩者要合乎情理。從這一角度看,不應把歷史事件孤立來看,如法國在普法戰爭中失敗,導致割讓阿爾薩斯、洛林,前者是因,後者是果;但此後法德關系惡化,爆發第一次世界大戰,則割地是因,而大戰是果了。因此,假如能以時間為經,以事件為緯,舉一反三,則事件的因果關系了如指掌,而學習亦事半功倍了。(7)事件的經過祗須記重大事件,如義大利的統一運動略知1820.1830和1848革命,加富爾的改革和外交,馬志尼的思想及加里波的的貢獻便可以了。因近年會考並不強調背誦史實,故你只須知道最重要的史實便行了。(8)近年考試強調分析,也會要求考生就歷史學家對同一史事的不同觀點作出評論。初學者往往被矛盾的史論迷惑,不知信那一學說;同時對歷史解釋的客觀性產生懷疑。我的建議是:首先明白一種解釋分析其長短處;但同時卻抱著懷疑批判的精神,把它和相反的意見比較,得出自己的結論。(9)和其它科目一樣,只要課前預習,把不明白的地方記下;上課留心聽講,不明之處,向老師請教;課後溫習,整理筆記,把重點記熟;多讀、多思考、多寫、多做模擬試題(在法定時間內完成);考試前重溫重點;考試時冷靜選題和作答-----能夠做到上述各點,自可獲得好成績。其實學好歷史不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1)要你上課認真聽認真畫好老師講的一般上課時候歷史老師講課都非常生動有趣這樣子會促使你去聽他們所講的課自然的就記住了一大半了.2)對老師一天所講的回家進行復習並且對重點強調的知識進行反復背誦.3)不要忽視每課對相關內容的背誦雖然開始會覺得每天背下來過些天就忘記了等你,等你回頭在重新復習的時候你會發現你以前背過的東西只要你重新在背一下就完全記住了並且不容易忘記而且在考試的做題的時候你會很容易的找到答案.這樣子也就容易得到高分了其實歷史不是很難只要你用心一定會學好最後一點就是要樹立自己的信心要相信自己一定成功.
2. 歷史論述題答題思路方法
是除選擇題之外考查學生的一種重要題型,在我們政治中考中占據近60%的分值。它的類型多樣,可以是言行評析題、觀點辨析題、材料分析題等;它的信息容量大,答案的綜合性要求強。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歷史論述題答題思路 方法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歷史論述題答題思路方法
1.文字型材料題
這是中考材料題中的傳統題型 。一般都是選擇書上的引文或學生比較熟悉的 文章 ,這類題目一般是問得直接明了,考生較好回答。這種類型的材料題旨在考查閱讀材料並尋找有效信息的能力及綜合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2.圖表型材料題
圖表型材料題是以數字表格或圖像(線) 變化為信息載體,通過一定的數量關系來反映事物的數量特徵、變化規律及內在聯系。
解決這類材料題的關鍵是通過圖表材料所呈現出的數字或線段的變化,來確定材料所要展示的信息。要先讀設問部分,帶著問題再去分析表格,有意識地去觀察分析材料。通過觀察發現現象之間的聯系,再分析原因然後組織答案。
3.開放型材料題
近年來開放型材料題命題的一個趨勢就是選擇材料時,是考生熟悉的、非教材中的材料,如新聞時事、 名人 名言 、 諺語 詩歌、漫畫海報等,材料來源無法預知。但考生應當把握一點,即無論材料千姿百態,所選擇的材料必定是以歷史課程中的重點知識為依託,所設問題必我所學、必我所能,不會超標,所考問題必然是歷史課程中的重點知識。
在解答這類材料題時,一定要史論結合,論從史出,能敢於創新、充分表達自己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是獲得高分的保證。
材料分析題是近年來歷史中考的必考題,也是很多學生日常考試中比較畏懼的題目之一,其實只要我們掌握了基本的歷史知識,運用了正確的解題方法,這類題目並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難。
1、看題目
看懂題目,注意關鍵詞
(1)看清有幾問?謹防粗心漏答。(2)答題有何要求
如「依據材料」,則是在材料中找答案即使與所學知識不符也要按照材料回答;
如「結合所學知識」,則是以材料做引子用教材中的語言作答;
如「不得引用原文」,請自己組織概括答案;
如「有何變化」,即從什麼變成什麼或「不同」,則要前後對比;
如有「如何」,一定要基於史實答題;
如有「反映什麼」或「含義」,那就是就材料表面意思回答;
如問「啟示」,就要注意聯系現實,並且一定要圍繞主題來回答。
如:看到「改革」就想到「實事求是,根據國情,與時俱進,勇於創新」、看到「工業革命」就想到「 教育 興國,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看到「仁」就想到「和諧社會」、看到「污染」就想到「保護環境,持續發展」、看到「閉關鎖國」「學習西方」就想到「堅持開放」、看到「日本右翼」就想到「以史為鑒,面向未來」。
還有時間、空間的限制等等,如某一時間段、某一國家……(在問中劃出來)
如對某種觀點的認識,就要先肯定(或否定)再說出自己的論據。
如「評價」(或影響),要注意一分為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全面分析。
如「歸納」,基本上就是分段概括材料的含義。注意標好點子。
2、看材料
①、帶著問題,明確方向,提取有效信息。(在材料中把涉及到的與題目有關的信息勾畫出來,組織答案的時候有可能要用到。)
②、運用歷史觀點,聯系史實,站在歷史高度讀懂材料。
③、注意材料中的標點符號,尤其注意句號、分號、省略號。每一個句號、分號就是一層意思,往往就是一個得分點。材料原文一般很長,試題只能摘錄其中一小部分。從某句開始摘錄到某句為止,這開頭和結尾兩句,當然得考慮為答題服務;省略號刪去的是與答題無關的內容,省略號兩邊保留的內容必定是重要的,肯定隱含著重要信息。
④、注意材料前 提示語 或引文出處。出處往往能夠提供材料的時間、國別、作者,由此給我們隱形提示。
⑤、注意分值。一般1分即一個知識點,如3分肯定是三個知識點;2分是一個或兩個知識點。看分答題。
⑥、注意材料之間的聯系。每一道材料題一般都有一個主題。找出了主題,然後圍繞這個主題,確認材料涉及的內容或對課本知識進行遷移,便找到了解題的突破口。如:改革類;民族團結類;科技 文化 類;國家統一;國家建設類;反侵略類、戰爭等等,每一主題有每一主題答題的套路。
3、規范答題
①、嚴防錯別字。
②、根據材料回答的題,一定要結合材料((可能是材料中的主旨句,也可能是材料的關鍵詞語、 短語 ,或者截取材料的詞語組成一句話。)答題要把材料提煉,言簡意賅,避免整段抄襲。
③、結合所學知識的,答題盡可能用教材文字和觀點,史實准確,言簡意賅;
④、序號化:回答問題要注意按照問題的先後順序,再按時間、空間順序等依次作答,且標明序號。
4、「根據材料並結合所學的知識回答」這種問法,材料中的點子歸納完後,還要用教材中相關知識點進行補充。看分答題。
5、談看法、啟示、建議之類的題。一定要圍繞主題談,要幾則材料共同反映了一個什麼主旨弄清楚。這種題一般是1分或2分。如果是2分,至少要答2點。
材料分析題的解題技巧,3個步驟要掌握好,
第一步,讀懂讀透閱讀材料
首先,要先閱讀題的設問,後讀材料。不少老師和學生會認為要先讀材料,後看題目設問。事實上這樣做有較大的局限,先讀材料比較陌生,如遇到難懂的古文和外來材料障礙更大,易於產生懼怕心理,影響答題;且在不了解答題要求和方向的情況下閱讀材料,針對性不強、效率不高,茫茫然需多讀幾遍才能知曉。因此,我們要先讀題目的設問。先讀設問的實質是使對材料的分析定向化。所以讀材料時,一定要認真審讀設問,明確設問的要求,然後帶著設問有重點地讀材料。尤其要注意文字(包括圖表、圖示等)展示給我們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要素。從中找到材料敘述的核心內容,獲取有效信息。
其次,要掌握閱讀材料的基本原則:看兩頭,找信息。材料的首尾兩頭,一般是命題者對材料的出處和內容作簡要介紹的地方,內容一般包括材料的背景、時間、國別和作者,甚至材料的中心等一個或多個信息。這些說明性文字,往往給解題者某種暗示和引導,有可能埋伏著解題所需的信息,有一定的啟發作用。
再次,要把握好材料間的聯系。有時一個材料題往往不止一則材料,有兩則、三則材料。這些材料從表面上看肯定各不相同,有時則分別聯系著兩個或多個不同的歷史事件。但閱讀時既要認真讀懂每一則材料的中心內容,不能把它們完全割裂開來,又要注意其內在聯系性,為下一環節的思考作準備。
第二步,找取相關信息點
要注意找設問與材料中的關聯點,要注意找取材料與課本關聯中的相似點,要注意找取材料論述的中心。
試題雖然都是新材料、新情景和新設問,但迄今為止,任何一道材料題的解答,都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這里的關聯,一是指試題以教材知識為背景或依託,二是指試題的一兩處設問需用教材知識來回答或確定大方向。確定了材料與教材的某個或某方面重要知識的關聯,回答問題就不難了,甚至有的設問可以在教材中「對號入座」。
第三步,回答設問內容
①.注意答好第一問。一般情況下,一個材料分析題設好幾問,而設問大都是相互聯系著的。往往答對了第一問,其他便迎刃而解了。因此,答第一問時一定要細心,要注意對材料作多方面的考慮,既要考慮材料的顯性含義,又要分析材料的隱性含義,全面考慮問題的正反面,力求全面准確。
②.注意審准設問。在好多設問中,都有一些引導性、限制性詞語對問題的回答作出限制要求。如「依據材料概括提煉」「不得照抄材料原句」「如何評價材料的觀點」等。這些限制詞語大體上代表了設問內容的本質含義和考查的能力要求,要給予充分注意。
③.注意設問分值。材料分析題每問分值不同,所以答題時問什麼答什麼,不必展開,而分值大的則是要深入分析,回答問題應展開論述,詳加說明。
④.注意答案的簡明扼要。緊扣題意,論從史出,答出重點。對於材料分析題的文字表達能力,歷年中考試題的要求都是很高的。材料分析題的答案要求言簡意賅,條理清楚,邏輯嚴謹。問什麼答什麼,不必展開。對問題作出准確地說明,嚴密地論證,並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感悟,有意識地反映出自己的情感態度和價值取向。另外,答案用語要規范.准確使用「應試語言」。
⑤.解答錯誤分析。一種是死摳教材,有的學生作材料題不太讀材料及題目就開始翻教材,以為教材是萬能的,希圖從教材中找到現 成語 句、段落成為理想答案。一種是野馬脫韁,這樣的學生做材料題根本不管教材上知識點,材料的中心也把握不準,想到哪裡說到哪裡,但往往不得要領。
歷史論述題答題思路方法相關文章:
★ 歷史材料題答題技巧
★ 高考歷史答題技巧及思路
★ 高考文綜歷史論述題解答應對策略
★ 高考歷史:主觀題答題思路(評價類)
★ 高中歷史綜合題解題技巧和思路
★ 高考歷史答題思路方法
★ 歷史主觀題解題思路分析
★ 高考歷史主觀題的答題技巧方法
★ 高考歷史12種題型的解題方法整理
3. 高中歷史怎麼學 感覺東西太多太雜,背了又忘,順序混亂,選擇題的選項是似而非,主觀題也總答不到點,急
怎樣學好歷史?——歷史學科學習方法建議
一、學會讀書,提高自學能力
這里說的讀書,主要指的是讀教科書。今天文綜考試強調考查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高考試題以問題為中心,以能力立意和人類所面臨與關心的現實問題為素材,許多題目源於教材,而又高於教材。或取課本之外的材料。但不管怎麼樣,教科書仍是復習的主要資料,是同學們獲取系統知識的主要依據,也是高考出題和制定答案的主要依據。
關於讀書,高三同學在學習中常出現這樣的情況:老師講了,上課聽了,筆記也記了,課下復習時,一遍又一遍的看書,翻開書時好像都明白,合上書又說不清知識的一二三。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不會讀書或不完全會讀書。因此,我認為作為文科學生,首先要學會讀書,認真讀書,理解教材,提高閱讀能力,或者說自學能力。因為閱讀能力是最基礎的學習能力,觀察、分析、思維活動都是在閱讀中進行的,學會讀書,是掌握知識的第一步。
讀書應包括讀目錄、引言、課文、插圖、材料、地圖、引文、注釋、思考題和大事年表。會讀書對後面的學習會有很大幫助。應該怎樣讀書呢?這里著重講讀課文。
我認為:第一,在理解章節目錄及內在聯系的基礎上明確此章節講了什麼問題,以及圍繞此問題講了哪幾方面的內容。
第二,根據教材,分析、歸納每個方面講了幾點,每點都包括那些基礎知識。並用簡明扼要的文字表達出來。
第三,找出書上的核心詞、關鍵語,明確哪些是必須記住的,劃出來;哪些是語言敘述屬文法方面的內容,可以不管它。這些關鍵詞、核心語,往往有的作為選擇題正確答案的選項,有的連起來是一個問題的答案或組成部分。如2003年高考文綜(全國卷)試題的第16、18、20至24題等,作為答案的選項都是教材的原話。客觀性試題中組成答案的詞句,有的也直接來自教材,也就是說這些答案是教材中的關鍵詞和核心語。
第四,在弄清知識間內在聯系的基礎上進行歸納、概括、構建章節的知識結構。
第五,邊讀邊思,准確理解並掌握歷史概念、歷史結論。對重點問題多問幾個為什麼,深入思考,以求甚解。這是進入高三復習讀書時的基本要求。如中國近現代史上冊第一章鴉片戰爭。首先弄清此章三節、六個子目,實際講了四個方面的內容:即鴉片戰爭的背景(原因)、經過(過程)、結果、影響。其次,構建本章的知識結構,用自己的話或書上的關鍵詞語進行歸納,概括各個問題的知識點。請同學門看錶1。
知識結構表只是對鴉片戰爭的背景作了較詳的概括,其他部分從簡,請同學們自己補充完善。鴉片戰爭的背景講了兩個方面的內容:(1)戰前形勢,包括國內、國際(主要是英國);(2)中國的禁煙運動。此部分內容教材講得較多,又未明確指出要點,我們可以據教材從英中兩國政治、社會制度、經濟、軍事、外交、思想5個方面進行歸納概括,國內形勢可概括為:①政治:獨立自主國家、封建社會晚期、政治腐敗、財政困難、階級矛盾尖銳;②經濟:自然經濟占統治地位、科技落後;③軍事:裝備陳舊、軍紀敗壞、軍隊戰鬥力弱;④對外:閉關政策;⑤思想意識:閉目塞聽、虛驕自大。總的是國勢衰落、綜合國力——弱。
國際形勢:①歐美資本主義國家崛起,加緊侵略擴張開拓殖民地;②英國。政治:資本主義制度早已確立;經濟:完成工業革命、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科技領先;軍事:船堅炮利、軍隊戰鬥力強;對外:侵略擴張、矛頭指向中國,迫切要打開中國大門,把中國變成其商品市場、原料產地。總的,英國是當時世界上的頭號強國,綜合國力——強。
鴉片戰爭前夕的國內外形勢與中英之間強弱對比說明,①戰爭的必然性,②戰爭的原因,③中國戰敗並不是偶然的。這就為後面分析中國失敗的原因埋下了伏筆。
這樣讀書既分清了綱目層次、知識點,使知識系統化、條理化、要點化、網路化,綱舉目張,有利於牢固掌握知識,又提高了分析歸納、概括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同時從知識結構表上可以看出,表述綱目知識要點、內容的話、詞句基本上都是書上的關鍵詞、核心語。記住了這些詞語,有關問題的基礎知識就基本掌握了。
如果同學們進入高三學習一開始就用一定的時間學會讀書,後面學習起來就省勁多了,效率也高了。高考試卷上那些考查基礎知識主要是記憶性的題目。如2001年的「明清之際思想家的思想主張」題,2002年「對外交往」的選擇題,「絲綢之路」的主觀性題。這類題目只要會讀書,認真讀書,拿到高分應是不成問題的。而且這幾年文綜試題中,歷史學科這類題目的分數往往都佔有很大比例。同時會讀書對回答材料題、問答題大有幫助。
第六,在基本把握了以上幾點的基礎上,進一步搞清每個知識點的內涵和外延,知識的前後聯系,學習如何遷移知識,靈活應用知識。
4. 高考歷史綜合題如何答題明明背了知識還是不會用該聯系整本書還是
歷史題目,特別是高考題目的改變是在上世紀96年前後,之前上歷史課(高三),就是老師在講完45分鍾,圈出題目,然後就是背書了,學生也不去考慮答案之所以是答案的原因。你說的背了知識還是不會用,也就是這個原因。
大概就是從96年前後開始,高考題目增加了主觀性的題目,就是論述題。在這一杠桿的引導下,中學歷史的教學開始轉變了些思路,增加了分析。
其實,學習歷史的作用就在於兩個詞,一是知道,二是分析。知道是知道曾經的故事,分析是面對現實的問題。也就是說,首先你要知道,那麼你要背一些歷史基礎知識就是必須的了。其次,在掌握了一定的歷史知識的同時,眼界要放開,要學會橫向對比和縱向辯證。所謂橫向對比,就是要把一個事件放到當時的全球當中來看其產生的背景和所導致的作用。比如,學習戊戌變法的時候,要知道同一時期的日本也進行了變法——明治維新,那麼日本為何要變法,原來碰到了和中國一樣的問題,那就是被西方列強欺負的已經不堪了。接下來,你從明治維新成功後的日本的強大,就更清晰了戊戌變法的失敗是多麽的令人扼腕嘆息!
縱向的辯證,比如中國歷史幾千年,起到轉折作用的變法也有幾起了。對比戊戌變法的失敗和上世紀7,8十年代的改革,就會更透徹的明白,世無完法,不改革就是要被更強大的力量所壓制。現在的中國也已經到了改革必須深化的時候了,不能總是在河裡摸石頭了。社會公平和社會利益的再分配等都到了深化改革的地步了。要是錯過了時機,將會出現「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的局面了。
時間急促,不知道我說清楚沒
5. 如何搞定高考歷史的大題部分
1歷史大題解題技巧
1、答題的文字表達方式
基本方法:文字表達一要字跡端正、排列整齊、疏密得當;二要文句通順、平實、語言准確;三要在形式上「三化」,即段落化,一問一段,簡明直觀;要點化,一個得分點一句話;序號化,不同的段和不同的句上標出不同的序號,做到條理分明,一目瞭然。
2、比較項的確定方法
基本方法:屬於歷史人物概念的可分為國籍、時代、稱謂、主要活動、評價等要素。屬於歷史事件概念的可分解為背景、時間、空間、主體、經過、意義等要素。屬於歷史現象概念的歷史在諸因素與歷史事件的諸因素基本相同,但要把經過改為主要內容或主要表現。屬於歷史制度概念的可分解為背景、時間、制定者、主要內容、評價等因素。屬於歷史革命的知識可分解為革命任務、組織與領導、斗爭綱領、主力、方式、性質結果等因素。屬於歷史革命結果及影響的知識結構有包括進步性、局限性等。
3、如何分析變法或改革成敗的原因
基本方法:一是看當時歷史發展的潮流和趨勢,改革或變法是否符合歷史潮流和趨勢。二看改革的政策與措施是否正確,是否得以有效貫徹。三看新舊勢力的力量對比。四看改革者的素質如何。
4、外顯比較式問答題的解題思路
基本方法:外顯比較式問答題的特點是比較的范圍具有確定性。解答時要認真審清比較對象比較項、限制條件,分析問答題要求與課本知識的關系,然後按設定的項目之間的邏輯關系。
5、內隱比較式問答題的解題方法
基本方法:解答此類內隱式比較問答題,關鍵是根據題意,比較對象做具體分析,自己設法確定比較項。如果是歷史事件、歷史現象的比較,比較項一般從背景、原因、過程、特點、結果、影響和性質等方面確定;如果是歷史人物,比較項一般從所處時代、所處階級、主要功績、局限性、歷史地位、影響評價等方面確定。
2、高中歷史大題怎麼答
首先是扣題,最好把題目材料中你做認為的關鍵詞都劃下來,然後根據這些關鍵詞逐一篩選作答。在答題的時候注意有序性,先答最本質的(得分關鍵),再答次要的(可遍地撒網,注意廣度為先,再追求深度)記得結合材料。
另外還要注意題目分值→此項適用所有文科大題。兩分少答,點到本質即可;四分略微擴充;六分、八分、十二分,盡量多答
再者就是掌握一些語料,就像萬能金句這類的,實在不知道答什麼也不要空著,把句子搬一點上去,說不定能踩點給分。
問答題,則更需要你的思考與分析能力。不要指望考卷上的題目是你曾經見過的,更不必費心去背某道題,只要掌握了方法,問答題也是很好解決的。首先是分析。通過回想老師在講這部分內容時的介紹,盡量從更多的角度去思考這個問題。不要擔心想太多,只要你覺得有道理的,都有可能是正確的。更何況現在的考試一再強調「要鼓勵學生自由發揮,要有創新,有自己的觀點」,所以你就要盡可能地多想一些。
其次是表達。最好是分條闡述,一點寫一兩行,不必太嗦,關鍵是把要點寫出,因為評卷時也是按點給分的,寫得太多,一個要點繞了好幾個彎才講完,不僅會喧賓奪主,使老師因找不到要點而扣分,還會浪費許多時間,以致來不及做完考卷。在分條時也有一個技巧,即根據所給的分數決定要分幾條。一般一個要點是兩到三分,如果一道題是八分,那麼很可能它的要點就有四個。
6. 怎麼樣提高做高考歷史題的綜合分析能力
要想在短時間內提升歷史成績,只有用題海戰術了。正如古人所說的「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題做多了,自然就會提升綜合能力。但這里的做題也有方法,如選擇題中,不僅要把每個選項對在哪裡,還是錯在哪裡分析明白,還要把問題換種思維方法來考慮,像題中問 符合 的選項,我們還再試一遍不符合的選哪個,有時會有不一樣的答案。 例如:下列各項不符合20世紀30年代國際形式特點的是( ) A.大危機,大動盪和正義與非正義兩種力量的大較量時期 B.歐亞戰爭策源地的形成,世界面臨法西斯全面侵略的威脅 C.凡爾賽—華盛頓體系趨於崩潰 D.法西斯同盟與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此題正確答案應選D,但要問符合的就得換A了。題不用做得太多,要在題中找做題的方法,畢竟高考也是不離其宗的。
7. 如何做好綜合性材料題 歷史高考
首先,對於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的知識要熟記,不需要完整記住,你也做不到,但要了解並理解,這是基礎。
其次,學會讀題。拿到一道題,先看材料,我認為不應先讀題,那會擾亂思維。看材料時注意聯想知識,這是考的哪部分。即便是綜合題目,知識點也是分小題研究的。注意材料標題出處,有助於把握未知考點,從而聯系知識。也要注意導語,即大題開頭部分,這是綜合題的主題概括。
最後,答題精簡化,准確化,簡明扼要。注意分值,還有是根據材料還是所學。據材料還是好拿分,你可以看不懂,但可以概括出來。
如果有哪一點不明白,歡迎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