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教學設計及案例賞析課怎麼上

歷史教學設計及案例賞析課怎麼上

發布時間:2023-01-12 02:37:25

A. 如何做好初中歷史課堂教學設計

在教學活動中,用最少的時間、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實現特定的教學目標。換句話說就是課堂上的每一分鍾,都得盡其所用,教學的效果不是看你教多少,有沒有教完內容,教得認真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麼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了沒有收獲,即使講得很多,講得天花亂墜,講得很辛苦,也是無效學習。
歷史學科內容多(既有中國歷史,也有世界歷史)、跨度大、任務重、時間緊的特點,那麼在有限的課堂四十五分鍾的時間內,到底如何有效地實現歷史課堂高效高果呢?這一直是我們這些歷史教師不停地琢磨、探討的。
一、要創造高效的課堂,充分用好這四十五分鍾的每一秒,充分的課前准備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因為我們不能由於自己預設得不充分、目標掌握得不明確,對於課堂即時生成調控不力而浪費時間。
在備課的階段我們教師就必須多下功夫,熟練把握教情和學情,注意教學中的取捨,努力減少無效勞動,做到「四個到位」:精心備課到位,准確講解到位,能力訓練到位,學法指導到位。確保上課不打無准備之仗。
將集體備課落到實處,個人備課與集體備課要有機的結合。特別是課前備課,一般是每人每周備一節課,或者兩人備一節,所以在初備過程中,教師除系統把握教材外,更要以身作則,學生該背的內容你也要會背誦;典型題例自己先要做,相關的知識要充分學習了解。上課中,經師生碰撞,你再把發現的問題及時調整;課後更要備「課後課」, 發現問題,就要想一下:為什麼會產生這些問題?有沒有必然的規律,是自己的問題,還是學生的問題,分析一下,記下來,不管是什麼情況,就像拍照片一樣。積累多了之後,再來集中總結。這樣通過課堂反思與課堂教學的有效結合,一節完整的課才算備好,也才能促進課堂效率的提高。
這種備課方法,我覺得它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很強。事實上有很多老師已經在這么做了。我們一般都要教幾個班級,同一節課要講幾遍,你會發現這幾個班級你講得並不會完全一樣的,兩三遍後基本這個課是最精華的,在別的班發現的問題在這個班幾乎都及時糾正過來。特別是我們將備課這一日常教學工作通過准備、實踐、再加上反思解決就上升到了教學研究的高度,順便也實現了教研與備課、上課的有效統一。
二、要創造高效的課堂,就要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師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引導者。抓學生主體作用。教學過程中學習的主體是學生,教師應該擺正位置,只起引導的作用。教與學的過程中不是老師教了什麼,關鍵是學生掌握了什麼。一個小孩要喝水,你便去取一杯水給他,過了沒多久他又要喝水,你又去取水給他,如此反復,他始終依賴於你,……但如果你在他第一次要喝水的時候就教會他怎樣自己去取水喝,他便學會了取水這一技能,也就不會依賴於你了。因此,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是如何讓學生掌握一定的自主的、發現式的學習方法。
怎麼引導學生呢?課堂上我們不能不講,也不能一講到底,那太累了。所以從自己所教年級學生實際出發,根據教材內容、特點、知識結構,編寫各具特色的導學案還是比較實用的。編導學案要注意:
講授新課,必須注重基礎知識的掌握。
復習課,必須注重知識的整體、系統性及運用能力。
導學案的使用,使學生對課文有了由面到線到點的認識。在編寫導學案時,為了地讓學生對課文有一個總體印象,最好運用提綱式,讓學生在自主學習時解決,這種形式看似簡單,但都是考試的考點,必須准確無誤地掌握。讓學生利用導學案自主學習。(15分鍾左右)學生在自己整理知識點時,往往丟掉一二個,或先後錯位,針對這種情況,在編寫導學案時,學生容易「丟」「錯」的地方變成「填空」,讓學生填寫,達到強化記憶,反復記憶的效果。學生在書上找到並劃出知識點時就有一個大概的印象。對一部分好學生來說,相當於復習一遍。把課堂還給學生,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都能積極參與,認真閱讀教材,分析課文,尋找答案,並深入的思索和探討問題。【這里有一點要強調一下:學生總說對課文、書本不熟,沒時間看書,我們也試了一下,每堂課預鈴與正式上課鈴之間大約有2-3分鍾,如果利用上,也是很好的時間段,讓課代表領著學生讀課文,至少能讀一大段,組織好的話,都能讀上近三分之二,時間長了,課文多多少少也熟悉多了】然後鞏固記憶(5分鍾),現在學生的時間實際上非常緊張。課下看歷史的時間非常少,只能向45分鍾要成績。而且,不讓學生記憶也是不行的。歷史知識點繁雜,如果單靠閱讀教材,不但費時,而且記憶效果也不理想,所以要進行提煉記憶。沒有識記基礎的思維,就象空中樓閣。所以,這5分鍾是不能舍棄的。俗話說「好腦袋不如爛筆頭」, 對已經明確的答案要及時進行鞏固,在鞏固的基礎上進行反饋。對於開卷考試來說,僅掌握基礎知識是不夠的,必須上升到理解運用的層次。就是說,不僅要知道是什麼,還要知道為什麼?怎麼用?這一部分應該是整節課的精華,就需要教師幫助解決。例如有些問題的政治性、專業性、理論性太強,該講就要講,打造高效課堂並不避諱講,講得合時、合適,講的過程中要啟發引導學生。對教學內容而言其重點難點和關鍵,教師要精講點撥,講清講透;特別是當學生的學習基礎普遍較差的情況下,我們教師則應放低起點,怎麼講學生也不懂的問題乾脆就不講,否則不僅沒有教學效果,反而給學生的自信心造成更大的壓抑。我們必須正視學生的基礎-----這一教學的最基本的前提條件。(15分鍾)最後鞏固練習(10分鍾左右)設計一些練習題,附在導學案的後面,當堂檢測、查看教學效果,在了解學生學習狀況的同時,也知道自己的教學缺陷,及時補充和修正。練習分為兩部分:一是基礎知識運用。這是要求全部學生都掌握的最基礎的知識。二是強化訓練,將與本課內容有關的基礎題進行篩選後得出。要針對本節課復習重點,以求達到即時鞏固的目的。要注意梯度,要循序漸進。 練習題要根據學生的學情精心設計精選習題,選題的原則一:少而精,有明確的練習目標,針對學生易錯點有的放矢。原則二:難易適中,做到不選難題、偏題、怪題等,所選題的難易度能夠培養學生的雙基。總之,教學活動離不開習題,只有靈活、正確地運用習題,才能提高教學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對於試題中的共性問題要認真全班講解,個性問題單獨解決,絕不積壓學生學習中的問題。
目前對復習課來說採用學案導學精講精練的復習模式效果還是較好的,而對於新授課來說則應注重基礎、注重規范、注重技能。總之,復習課要體現考點考綱,體現知識主脈,體現規律方法,體現能力的培養,新授課的教學則應體現基礎技能、體現規范與反饋、體現以學生為主體。
三、借鑒別人的東西,是最快的途徑。
應該堅持聽校內外其他教師的公開課或常規課,同學年的教師互相聽課。各級學科帶頭人、備課組長課堂要隨時開放。要充分利用博客和網路這個研討平台加強教師之間的交流和合作,利用博客發表教學設計、論文、反思、教學方法,開闊自己的教學思維,學習多種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搞好教學課堂的實效。
四、加強課堂上的管理
①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提高駕馭課堂的能力。排除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干擾因素。
因為糟糕的紀律之下難以完成教學任務,難以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總聽到很多老師說:「現在的學生越來越難管」,「越來越難教」, 迫使教師總是在課堂上說:「不要講話」『「要注意聽講」等。有時我們老師講課就跟唱催眠曲一樣,下午上課經常睡著一片。因此如果學生有溜號、睡覺等現象,要及時糾正。其實想要控制學生也很簡單,將他們的注意力引導到學習上去。關注每個學生,學生在課堂上的一舉一動都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所以我們上課時一定要設法令學生投入,不讓其分心,緊跟老師。比如講試卷的時候,念完題目後可以問:「這道題該選什麼啊?」讓大家就一起回答。象這種情況讓學生跟著喊一喊,有助於他們集中注意力,也有助於加強對題目正確答案的印象。如果總是悶著頭聽,就很容易走神。不能讓他們埋著頭聽課。要讓學生的眼睛看著黑板、看著老師,耳朵注意聽,手要在書上做記號、口要大聲朗讀、記憶。就像打麻將。麻將是我國國粹,也是利用「五到」的典型。首先,眼到,所謂「看著手裡的,盯著鍋里的」,兩隻眼睛肯定不閑著;手到,洗牌、砌牌、摸牌、吃碰杠胡,樣樣都要動手,有的人連摸牌都不用眼睛看,只用拇指在上面一摸,就知道什麼牌了,這也是一種本事;口到,打麻將就圖個熱鬧,一邊打一邊埋怨手氣差、侃侃家常自然是免不了的,尤其是逢年過節親戚朋友見面,有什麼事情就都在牌桌子上就說了,玩麻將反而成了一種形式;有人開口就有人聽,耳到自然不在話下。最後,心到,打牌自然要算牌,什麼是生張什麼是熟張那是一定要計算清楚的,不然自己聽了牌胡不了,還光給人家點炮就損失慘重了。有了這「五到」,你看有幾個人打麻將不專心致志的?不僅專心致志,而且精力旺盛,越打越精神,熬個通宵都不成問題。人感到精神勞累,往往不是由於工作時間長,而是由於想的事情太多、精力分散所致,真正跟打麻將一樣集中精力做某一件事情,很難感到勞累。這就是「五到」的神奇效果,雖然用打麻將來跟聽課做對比有些不倫不類,但它們的原理是相通的:其實就是把你的全身感官都調動起來,投入到某一件事情中去。這樣,才能真正的提高學習效率。所以我們要想要成績,你就得想辦法激發學生的情感,讓學生願意學習。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們要有「不管白貓、黑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的思想。什麼方法只要有效就行,學生能學到東西就行。
②千方百計要讓成績差的同學考出好成績,盡量不讓他們拉後腿。最好是能穩定住他們的情緒,想辦法不讓他們在考試中落隊。其實所謂的補差,首先是「治懶」,差生之所以成為差生的原因首先是「懶」,包括思維上的懶和練習中的懶。思維上的懶常常表現為學習過程中的心不在焉、注意不集中;練習中懶的表現為練習速度慢,拖拉等,針對以上情況,分別要施之有效的措施,例如在課堂中加強「快速提問」,增加提問的密度,把一些略簡單的問題請差生回答,讓他們形成一定的自信心;課堂作業堂堂清,我們要嚴格監督,不能讓他們有拖拉的機會:例如學生的課堂練習必須檢查或者抽查,發現完成情況不好的、交白卷的都要給予處罰。這種處罰既不能傷害他們的積極性,還要讓他們挺難受,挺累的,讓他們感到還不如寫題了,下回就不想再受這種折磨了,當然,如果我們做不過來還可以請班主任配合,但是千萬不要打和罵,別跟他們對著干,要講法和藝術。其次他們的分數低,往往是在知識、技能掌握上存在缺陷,或者是記憶不牢,或者是理解不透,或者是應用不熟練。想提高成績還是讓他們回歸課本,課本是法寶,讓他們抓住書本框架,背熟目錄和小標題。因為背熟目錄才能建立知識點之間的深入聯系,為知識的遷移和運用奠定基礎。課本上的基礎知識是學好本學科的先決條件,絕對沒有什麼捷經可走,這些東西記不好,就學不好歷史。再難的題目也無非是基礎東西的綜合或變式。
③眼看千遍,不如手過一遍。
必須讓學生記筆記,讓學生動起來。我們所說的筆記一般分為三種:即課文中劃符號,課文旁寫評或注,還有課堂筆記。學生在聽講的同時,需用紅筆或彩色筆在課本上勾畫各種符號。學會在課本上作符號寫批註,既可以使學生聽講時思想集中,提高效率,加深印象,方便記憶,也可以使學生學會學習,突出要點,把書由「厚」變「薄」;還有利於今後復習,翻開課本,重點難點和自己對教材的理解加工等立刻展示在面前,從而引起對舊知識的回憶,增強了學習效果。
可是很多學生也讀了這么多年的書,還是不知道該怎麼做筆記。我們經常發現有很多同學,筆記記得非常認真,還拿一個非常好看的本子記,你翻開他們的筆記本,有時比我們老師的講義還規范。但他們的成績卻不見得好。原因很簡單,課堂上認真聽課才是核心,筆記只是輔助手段。筆記應該記得比較簡略,自己能看懂就行了,一邊聽講一邊埋頭記筆記,老師講的東西全記在紙上,腦子里卻是一片空白,這樣本末倒置,學習效率怎麼可能提高呢?所以記筆記應該只記重點要點,要爭取在心裡把它弄明白,老師一邊講,要一邊動腦筋想想為什麼。如果是我們老師要求記的,最好給學生時間。這里我說一下:我個人認為筆記還是抄錄在書里比較好,方便和課本知識緊密聯系。這樣在考試中方便查找和分析,與基本知識點相對應更准確,進而不失分。
五、無論怎樣高效,最直接的檢驗結果還是體現在試卷上。要答出一份滿意試卷,培養答題技巧非常重要,讓學生掌握各類題型的特點和解題方法,訓練他們的應變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狠抓審題能力的培養、答題技巧與規范性訓練。
選擇題重在正確率,選擇題在考查歷史基礎知識方面具有很大的優勢,覆蓋面廣,能比較全面地考查學生的閱讀能力、記憶能力和幾乎所有層次的思維能力,所佔分值比重大。從近年的試卷看,選擇題的難度值低,避免這部分的失分將有助於提高整體成績。解題時,須要求學生讀懂題意,抓住題乾和題中的關鍵字。其後,運用正確的方法解題,如運用直選法、排除法、比較法、分析法進行選擇極為有效。
材料解析題重在方法,解答材料解析題要遵循幾個步驟:先看設問,再根據設問有針對性地讀懂讀通材料,提取材料的有效信息,最後按設問要求結合教材分析解答問題。解題時,讀懂發問很重要,比如「根據材料」,就說明答案基本上在材料中可以直接找到;「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 則要求先找出材料與教材的契合點,然後依託已知材料知識和藉助課本知識進行解題,答案基本在書上。此外,還應要求學生注意看分答題,堅持問什麼答什麼,語言簡潔准確,不必像問答題一樣展開回答。
列舉題重在仔細,答案要准確、完整。適當運用目錄、大事年表或歸納的資料。
這里還要注意應努力避免「兩不」問題
所謂的「兩不」,就是學生尤其是好學生易犯的錯誤:「會而不對,對而不全」。
有的學生基礎都不錯,拿到一道題目並非束手無策,而是在正確的思路上,或考慮不周、推理不嚴,或書寫不準確,最後答案是不完整的甚至是錯誤的,這叫「會而不對」;有的學生解題思路大致正確,但丟三落四,不把話寫完整,這叫「對而不全」。例如寫錯別字、不寫單位名稱等丟分現象。因此,會而不對,令人惋惜,對而不全,得分不高. 我們培養高分的好學生,更要培養好考生。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腦子能夠快起來,說得實際一點就是做題的速度能夠快起來。但這種心理造成的結果往往適得其反:因為一味的想做得快一些,結果慌里慌張,前面的題還沒有思考清楚就去看下一道,做得越快錯得越多,不會做的題目還是不會做,連原本會做的也做錯了。古語有雲「欲速則不達」,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快腦不等於著急,要想快,首先要「慢」。細節決定成敗,學習「由不會到學會」是一個過程,再由「學會到做對」又是一個過程。後一個過程的完成需要付出更為細致艱辛的勞動,考試的成敗就看這些細節,要想把看似簡單的問題完成得完美,關鍵不是考試時的仔細、認真,而是要求學生平時對自己存在問題的較真,對平時練習中的失誤,要小題大做,不僅要分析失誤的原因,還要讓他們將這些失誤記錄在錯題本上,找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法,並再三反思,保證下次不再出錯,不能讓他們用「粗心」二字一帶而過。書寫要規范,答案要准確精煉,要努力做到「會又對、對又全、全又美」,這也正是我們孜孜以求的!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好學生在考試中「會而對」。
六、養成復習錯題和典型例題的習慣(這種方法最好在好學生中提倡)
錯題是學生學習的薄弱環節,我們常說要貫徹「三個本」的概念:就是課本、筆記本和錯題本。其中筆記本和課本用來理清知識的思路,可以合在一起,錯題本用來理清解題思路的。因此我們應該提倡學生在平時學習中,用一個錯題本來整理錯題。每次考前要把自己以前的錯題拿出來再認真的看一遍,理清解題思路。中考中的題目基本都是新出的,但是它的絕大部分題型不可能是新的,大多數知識點也是練習過的基礎知識,只要我們復習好了錯題和典型例題,大部分題目都可以不用花什麼時間去思考就知道怎麼做了,節約大量的時間來檢查。整理錯題,是對所學知識的一次總結,在總結中前進,沒有總結,只能停滯不前。整理出有價值的錯題好題,總結出學習經驗,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高效課堂是在我們教師的不斷探索、實踐與反思中才能形成,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希望我們的歷史老師成為高效課堂的實踐者,新做法的嘗試者,因為機遇永遠屬於有準備的人。
最後我再特別說一下初三的復習,怎麼做效果更好一點。
初三歷史復習課教學應該有規劃、系統地進行,復習課的質量必須全面提高。既要注重歷史基礎知識的掌握,更應注意歷史知識的整體、系統把握,注意學生能力的訓練。但不論歷史中考怎麼考,萬變不離其宗的是日常教學要有思想、靈魂,復習指導要有方法、策略。

B. 淺談如何上好一節初中歷史課

把課上好,是教師的職業操守和工作體現。課上得如何,取決於課備得怎樣。每節好課,看上去是上出來的,實際上是備出來的,即在課前做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師最重要的教學基本功。如何搞好教學設計,是每位教師所面對的問題。
一、案例一:在一節有關新中國外交成就的初中歷史課上,教師講到萬隆會議,主要介紹了周恩來總理的外交風采,出示了多幅周總理的照片,播放了周總理在會議上演講的影視資料。然後,讓學生討論周總理在萬隆會議上起的作用。
問題在於:是否遵循課標的要求,歷史課的教學角度,要依據課標要求,要在鑽研課標的基礎上進行教學設計。如萬隆會議,實驗稿課標上寫的是:簡述周恩來出席萬隆會議的史實。而新版課標的要求,在中國史中是:知道中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世界史是:通過萬隆會議┄┄知道戰後殖民體系的崩潰和亞非拉國家為捍衛國家主權、發展經濟所進行的斗爭。
因此,這一問題的教學角度不是周總理的外交風采,而是中國在萬隆會議上的作用,以及這次會議的歷史意義。從這個案例可以看出,對歷史的闡述是有多種角度和側重的,但從教學上來說,確定教學角度,首先是要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按課標要求來設計。
啟示:要了解和把握課標要求
二、案例二:有位教師在講洋務運動時,在講完洋務派興辦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後,講道:洋務派辦的這些新興工業,需要引進外國的設備、技術和人員,而當時的人都不懂外語,難以操作。為此,洋務派推行新式教育,興辦培養外語人才的學校。
問題在於:是否釐清歷史的邏輯,將歷史的邏輯轉化為教學過程的邏輯:
1.教學環節解決課堂教學是如何展開和進行的問題設計課堂教學的總體進程和每一個步驟。
2.教學內容梳理本課內容所涉及史事的邏輯與層次,釐清所教史事的范圍、要素和前後關系。
3.學生認知預設問題和設計活動,牽引學生的認知,通過師生的互動促進學生理解所學內容。
教師進行教學設計,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對教學內容進行符合歷史發展線索的梳理,然後將教學內容進行教學過程的編排,使得教學環節有前後相連的邏輯關系,使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能夠同步而有序地展開。而這一切的基礎,要以歷史時序為基礎,符合歷史發展邏輯。
啟示:要把握歷史發展的脈絡
三、案例三:有位教師在講三國鼎立時,大約用了20分鍾具體而生動地講述官渡之戰的過程。而這節課的教學內容有: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三國的建立與發展。
問題在於:是否把握教學的重點。重點即教學的核心和關鍵所在一節課的內容,如果沒有重點,就會面面俱到,平淡無奇;如果都是重點,等於沒有重點,還是一鍋粥。需要思考的。
1.是重點的選擇:
在歷史上的地位;
在教材中的地位;
在本課中的地位。
2.是如何突出重點採取有效策略活化重點,強化重點,圍繞著重點:
補充相應的材料;
設計思考的問題;
組織探究的活動。
例如,講改革或條約的內容,往往有著多項措施或條款,若逐條介紹,就會顯得重點不明顯,內容也枯燥,因此要選擇重點。如,商鞅變法的內容包括:什伍、連坐制度,獎勵耕織、重農抑商,獎勵軍功;
廢井田、開阡陌,推廣縣制,統一度量衡,移風易俗。
重點可定為:
獎勵軍功——打破貴族世襲制,提高軍隊戰鬥力
廢井田、開阡陌——廢除井田制,實行土地私有
推廣縣制——廢除分封制,建立了中央集權體制
啟示:要學會抓住教學的重點
四、案例四:在一節有關唐朝文化的初中歷史課上,講到唐詩,教師先是組織學生展開賽詩會的活動,分小組朗誦唐詩,然後分別對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的詩篇進行具體分析,闡述其中的寫法及意境。
問題在於:是否突出歷史的特色
中學歷史課程的很多內容,屬於專門史的范圍,如政治史、經濟史、文化史等。教師在整合教學內容時,要注意從歷史的視野上來考察某一領域中的問題,把握其中的歷史變化和歷史意義,而不是只注重講清一般的知識,所以,要探索如何講出歷史課的特色。
凸顯歷史的特色,就是將某一史事放在歷史的長河中加以考察,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上對史事進行闡釋,而不是單純、抽象地講述和簡單地加以評論。
啟示:用歷史的視野進行闡釋
五、案例五:有位教師在講經濟特區時,運用地圖,先說設立了四個經濟特區,然後說開放了14個沿海城市,再說設海南經濟特區,及上海浦東開發區。然而,未說明經濟特區的特在何處?
問題在於:是否把握了核心要素。每個具體的歷史知識,都有其基本的、核心的要素,是由這些要素構成知識的。備課時不但不能忽略了核心要素,而且要將核心要素加以梳理,以使其更為清晰。
經濟特區這一知識的核心要素包括:
過程要素:是怎麼發展的,如何有步驟地逐漸展開
政策要素:引進外資、設備和經營方式,在稅收、出口等方面給予優惠政策。
格局要素:形成多層次、寬領域、全方位的開放格局。
此外,經濟特區與經濟開發區的區別。
再如:秦始皇這一人物的要素
1.建立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2.推行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
3.採取了一系列鞏固統一的措施
啟示:細致梳理知識的核心要素
六、案例六: 有位教師這樣講黃花崗起義:起義爆發後,革命黨人向總督衙門發起猛烈進攻。他們個個視死如歸,英勇無比,勇猛殺
敵,在槍林彈雨中前赴後繼,與敵人展開了殊死的搏鬥。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革命黨人仍是戰斗到底,直到起義失敗。
問題在於:是否有比書面語更好的敘述方式
1.是口語化。
2.是注重歷史細節
歷史是由細節組成的,講歷史離不開細節,要把歷史講得具體生動,使學生能夠感悟到,就更需要有細節。教學內容的具體、活化,學生才能對歷史有所感悟。
從概念到概念,從道理到道理,空洞無物,是歷史教學的大忌。細節的描述要符合歷史的事實,不能 憑空想像或者隨意編造。
有位教師在講唐都長安的繁盛時,這樣講道:長安城裡的大街小巷店鋪林立,出售各式各樣商品,如茶葉、絲綢、唐三彩等。到了晚上,全城是一片燈火通明,人流如潮,叫賣聲不絕。
例如:西安事變中捉蔣。12日凌晨,孫銘九率一百多人來到臨潼的華清池,解決了蔣介石的衛隊後,直奔蔣的住所五間亭。蔣介石聽到槍聲,慌忙逃向後山。孫銘九沖進蔣的卧室,見屋內無人,而蔣的假牙還放在桌上,鞋子擺在床下,衣帽掛在牆上,一摸被子,尚有餘溫。於是判斷蔣沒有跑遠,就率兵到後山搜索,發現蔣介石躲在一塊大石頭後面,將其架出來,推上汽車送往西安城內。
啟示:要學會具體生動地講歷史
七、案例七:有位教師在講唐都長安的市場時,出示了《唐六典》中的一段材料:「凡市,以日中擊鼓三百聲而眾以會,日入前七刻,擊鉦三百聲而眾以散。」然後,對材料中的文字進行了解釋。
問題在於:如何運用歷史的材料。歷史材料的運用,重要的是引導學生通過對材料的研習,分析材料所述的要點,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並運用材料進行歷史的推論,從而提升學生歷史的學習與探究的能力。
如上引材料,可以從中獲取的信息是:
1.官府對市場進行嚴格的監控。
2.市場活動的范圍和時間受到限制。
再如,講到大澤鄉起義,可以引用下列材料:「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當斬。藉弟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史記•陳涉世家》
設問:從材料中是否能找出起義的原因?
啟示:材料運用重在研習和分析
八、案例八:
有位教師講春秋戰國的變革,在講鐵器和牛耕的推廣時,提問學生:牛耕有什麼好處?一名學生回答道:「牛比人勁兒大。」教師順勢說:「對,牛耕大大促進了農業生產力的發展。」課後,我問教師:牛比人勁兒大,難道是春秋戰國時人們才知道的嗎?如果不是,為什麼以前不用牛耕?
問題在於:是否關注歷史的聯系。從認識歷史的角度上講,只有
將相關史事聯系在一起進行考察,才能搞清歷史的真實面貌。從學習歷史的角度上講,只有將相關的歷史知識聯系在一起,才能建構起較系統的知識體系。
處理教材時需要聯系的類型:
1.是教材中呈現的史事如: 中國近代史上不平等條約的聯系與比較。
2.是教材中若隱若現的史事。如:《辛丑條約》與盧溝橋事變的關聯。3.是教材中未呈現的史事。如:發動「九一八事變」的日本關東軍。
要加強:板塊之間,專題之間,課題之間的聯系與溝通史事的聯系和認識的聯系。
啟示:要從聯系的角度看歷史
九、案例九:有位教師在講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時,引述了三段《共產黨宣言》的論述,並逐段進行解釋。最後,告訴學生:正是《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即馬克思主義誕生。
問題在於:是否注重歷史的分析。歷史是對過去事物的分析、理解、評判與闡釋,這也是對中學歷史教學的要求。對於教學中所涉及
到的重要史事,教師要特別注意引導學生進行分析,使學生認識到其中的本質特徵、歷史作用和影響,提高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
如:分析工業革命的影響
●工業革命是人類社會由農業文明演進到工業文明的轉折點,是工業化的開端,不僅使生產力有了前所未有的發展,也使工業成為社會經濟的先導。
●工業革命使建立在機器大工業基礎上的近代世界市場開始形成,並將此前處於世界市場之外的國家和民族統統捲入世界貿易的旋窩。
●在人類歷史發展上,19世紀歷史的三大潮流,即資本主義的發展、工人運動的發展、民族解放運動的興起,都是受到工業革命的直接影響。
啟示:要對歷史進行全面的分析
十、案例十:有位教師准備《遼、西夏與北宋的並立》一課時,開始設計的導入是展示地圖,說明當時主要政權的分布情況。後來,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慾望,改為運用身邊的材料來引出本課的教學。
問題在於:是否關注學生的學習。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進行教學設計,除了要考慮課標要求、教材內容、授課方式等問題,還要從學生學習的角度去考慮如何進行教學。主要包括: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擬定有啟發性的提問、設計有效的教學活動、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
1.激發興趣的教學策略
★ 盡量創設歷史的情景
★ 設置促進思考的問題
★ 引發學生歷史的感受
★ 聯系學生已知的事物
★ 開展學生為主的活動
★ 對學生學習予以鼓勵
2.設計問題的教學策略
★問題的提出應圍繞教學目的和重點
★應在學生已有知識基礎上進行談話
★問題應明確,使學生知道問題所在
★提出的問題應具有啟發性、引導性
★面向全班學生提問,促進學生思考
★學生在回答問題時教師要適時引導
★對學生的回答,教師要鼓勵並小結
3.組織活動的教學策略
★明確每一個課堂活動的目的所在
★與學生共同對活動程序進行設計
★活動要建立在史事掌握的基礎上
★活動的重點在於歷史問題的認識
★注重在活動中學生的分工與合作
★教師要及時對學生活動予以引導
★要關注活動的效果及活動的延伸
4.學法指導的教學策略
★指導學生閱讀有關歷史的材料
★指導學生概括所學的歷史事實
★指導學生對歷史事物進行分析
★指導學生辨明各種歷史的解釋
★指導學生形成自己的歷史認識
★指導學生學會與他人交流合作
啟示:從有利於學生學習的角度來進行教學設計

C. 如何上好高一第一節歷史課

1、關鍵是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有了興趣,自然能夠很好的上完課。

2、准備好每節課的課後練習題。課後練習題將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鞏固。

3、教師自己要有文本解讀能力,課堂上要讓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理解。

4、要重視教學,培養學生用「我手寫我心」.文章不在於技巧,關鍵在於富有真情實感。

5、掌握一些實用的教學法,多向名家學習,學習課堂教學技能和方法,比如老一輩的教育家一些新課程改革後出現的特級教師的教學方法。

6、准備課程的教學大綱。這個教學大綱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模板,但總體來說主要是寫整個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重點難點、教學方法、成績考核方式等內容。

7、准備課程的教學計劃。就是要寫清楚課程一學期每個時間點的教學內容安排,即每節課需要上什麼內容,什麼時間上,在哪間教室上。

8、准備好每節課上課的教案。教案就是設計一節課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舉例等。

9、准備好每節課上課的課件。把每一節課要上課的內容做成圖文並茂的PPT,將會很大程度的提高上課效果。

D. 怎樣上歷史課

一 教學設計
在教學設計上要「大處著眼,小處著手」通盤考慮,整體籌劃,具體安排,細心組織,處理好教材的使用,體現出新課標的理念,發揮出自己的教學特長,展現出自己的教學特色。這樣才符合新課標關於歷史教學設計的要求。
作為教學設計者,我們進行教學設計的初衷主要是讓學生在歷史教學中通過認知歷史過程,運用歷史思維,全面、辯證、客觀、發展地看待人類社會的各種復雜現象,能夠實事求是地分析歷史事物,這就需要在教學設計時應遵循一項原則:論從史出,論中有史,史中有論。
教學設計成功與否,要看是否有利於完成教學任務;是否有利於展現教學內容;是否有利於開展教學活動;是否有利於學生的歷史學習和是否達到教學目標。
以中國歷史第三冊第一單元為例:
中國歷史第三冊第一單元《侵略與反抗》反映的是清末歷史,它是中國封建社會的衰亡期,所體現出封建制度的弊端是導致中國屢遭外敵欺辱的根源。教材通過侵略戰爭和民族救亡運動來展現主題的,而兩者之間也存在必然因果的聯系。
所以在教學設計時要注意:(1)教學的主題核心是什麼?最突出的特點是什麼?這是首要的。在研讀課程標准和教科書的基礎上,抓住學習主題重心所在,有了主軸,綱舉才能目張;(2)主題涉及哪些方面?有哪些要點?根據主題核心,對教學范圍、層次等進行分析、把握內容;(3)教學的總體目標是什麼?目的在於避免教學中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上隨意和零散;(4)弄清單元中各課課題之間以及與主題的關系,最終在圍繞單元學習主題下,整體思考這一教學時段的教學策略和方式,以及資源整合。
教學資源整合主要有:(1)教學材料的整合;(2)教學方式的整合;(3)教學活動的整合;(4)作業練習的整合(整合時要遵循簡單實效的原則)。使每節課在材料類型、教學方式、活動組織形式、練習訓練上各具特色,各有側重,又在整體上構成聯系和配合。
二 教學手段
當前教學中多媒體的運用是最主要的手段之一,教師的講授只是輔助手段而已,有的人甚至不講課。不少教學理論的專家都在說要以學生為主,要以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和合作學習為主,所以教師不能夠多講課,有些地方甚至以時間為量化標准,越線即判為不當,帶上「緊箍咒」。我的看法:要講,要講好,而且不能少講。
這是為什麼?
理論上,教師、學生、教材是三位一體,缺少或弱化任何一者都將對教學產生不利影響。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導者,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材則是二者的中介。教師向學生傳授教材,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學習教材。
從歷史課的性質上講,歷史學科具有其本身的特點,它是一種典型的知識性課程,因此課堂教學是中學歷史的常規形態。教師在課堂講授歷史知識是完成歷史教學活動的主要方式。
從歷史知識傳遞上看,歷史反映的是過去的人類活動。是不可能通過實驗方式加以重演,很多也不能直接通過觀察所得,而大多數只是通過間接方式傳遞。一般情況下獲得歷史知識的途徑有:聽、讀、看等方式,聽課則是學生獲取歷史知識的主渠道。教師在教學中是主導者,而歷史課的思想性、導向性、科學性、教育性等只有在歷史教師充分發揮作用的前提下才能實現。無論是知識的傳授、能力的培養、學法的指導,還是其他方面都與老師的指導有最直接的關系,這也離不開老師的正面講解的原因。課堂講授在歷史教學中是必然的。我們在實際教育教學生活中,學生喜歡什麼樣的老師,願意上什麼樣的課,很大程度上是由老師的講授質量決定的。
三 多媒體的運用
現代化的教學,包括現代化的教學觀念和教學內容,也包括現代化的教學技術和手段。當前的歷史教學中,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課堂教學,已是比較普遍的情況了。可以說,這幾年來歷史課堂教學的發展,現代信息技術與歷史教學內容的整合是一個突出的表現。
現代信息技術功能多樣、信息量大、合成性高、直觀性強,具有情境感、立體感、動感,甚至可以模擬空間,「一網打盡」等。然而,像任何技術一樣,其科技含量高不高固然重要,但使用技術和享受技術的人來說,技術的運用是否實用,是否有效,才是最重要的。就這一點講,課件的製作與運用關鍵在於是否有利於完成教學任務、展現教學內容;開展教學活動,是否有利於學生的歷史學習。
在教學實際中,存在著課件製作不當、效果不佳的狀況。諸如:課件所顯示的文字資料,內容過多且字型大小過小,密密麻麻充滿了整個界面,學生在下面讀起來既費時又費力,甚至坐在後面的學生看不清楚,選用和展示圖像清晰度太低,模糊不清;課件的底圖與文字的色彩反差小,使得文字的顯示不甚清晰,如黑底藍字、藍底綠字、粉底紅字等;在對課件中文字標題編輯時,「預設動畫」未進行靜音,使文字顯示時帶有聲響,對學生的觀看產生干擾;在界面的角落設有動畫圖標、晃動的小人等,沒有實際意義又不含學習信息,卻能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對一項歷史知識編排過多的圖片,如一個人物,有頭像、坐像、工作像與他人合影等好幾幅照片,眼花繚亂,信息重復。以及影視資料未經剪輯、冗長拖沓等。這些情況都可能影響到課件教學實際效果。
這些問題從技術角度上講,都是不難解決的。關鍵是在備課時要考慮到,教師所有的教學思路和教學行為都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學習,就像我們不是為了表現自己的知識淵博、嗓音洪亮、音色優美而進行教學一樣。運用多媒體課件不是因為這是新技術,不用就顯得不時髦,而是為了提高教學實際效果,使這種先進的教學技術為高質量的課堂教學服務。這就是說課件的製作與運用要圍繞著教學目標的達成,要切合教學內容的實施,要有助於教學活動的組織與進行,要有利於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於學生的學習目的與態度、學習興趣與動機、學習策略與方式、學習方法與途徑等方面的提升與發展。反之,則要考慮有沒有使用價值了,因為任何技術都可能有「雙刃劍」的情況,用得不好反倒不利,不如不用,所以在應用課件時也要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觀念,時時處處考慮到學生接受課件演示時的認知活動。
在課件的實際的效果上,還有一個重要方面,這就是給教師工作帶來的效果。製作的課件是否有助於教師完成教學任務,是否有助於教師教授教學內容,是否有助於教師組織學生開展教學活動,這些都是在編制課件時需要考慮到的。如果課件的使用反而削弱教師在教學上的主導作用,影響教師順利地進行教學,甚至是使教師被課件牽著鼻子走,那課件效果就有問題了。
四 歷史與現實的聯系
歷史教學要貼近現實、貼近生活、貼近學生,這是新課改所倡導的精神,歷史課程標准也提出了歷史課應密切與現實生活和社會發展的聯系。很多中學歷史教師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積極體現這一課程理念,在講授歷史問題時注意聯系實際問題,包括聯系當前國際局勢的問題、現實社會問題、實際生活問題、學生思想問題等等,力圖為歷史課注入新的活力。
毋庸置疑,歷史與學生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歷史是過去的現實,現實是歷史演變的結果,古今之間的關系是雙向的。從歷史教學角度上講要使學生逐步形成正確的歷史意識,確實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將歷史與現實進行聯系,引導學生從歷史中看現實,從現實中看歷史。教師應當認識到,這種聯系的目的,是為了使學生能夠更全面地理解歷史,認識現實。即使是為了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也要從歷史的角度上進行發掘,通過對歷史的經驗教訓的探討,用歷史的視野來觀察社會與人。從這個意義上說,歷史教學中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育,是基於歷史感的生成的。歷史感的培養並非總是局限於歷史本身,有關當今的知識往往能以一定的方式更為直接地幫助理解過去。然而,認識歷史的過程,運用歷史思維,汲取歷史的智慧,並不是讓學生機械地、簡單地記住某些現成的結論,更不是讓學生鸚鵡學舌般地說出幾句響亮的大道理,而是要使學生學會用全面、辯證、客觀、發展的歷史眼光來看待人類社會的各種復雜現象,能夠實事求是地分析事物。教學中進行古今的聯系,應當認識到以下幾點:
1.要寓論於史,而不是直接說教
揭示歷史與現實的聯系,是歷史認識和歷史解釋的表現,這種認識或解釋是基於歷史的實際。歷史學科的教學內容展現了歷史的發展與演進、變化與延續,其中的知識本身已內含了一定的價值取向,所具有的思想教育因素不是外來附加的。
2.要具體生動,而不要空泛議論
歷史知識和歷史認識都是具體的,是來源於歷史上曾是活生生的人與事,學生要能夠真正掌握知識和提高認識,其前提是對歷史事物的了解和理解。學生只有在其認知系統中構建起具體的知識及概念結構,才能進而生成相應的觀念和認識。歷史教學的大忌之一,就是脫離具體生動的歷史本身而進行憑空論說。
3.要有機結合,而不要牽強附會
任何事物之間建立聯系的意義,關鍵都是確立他們內在的、本質的、有機的聯系,歷史與現實的聯系也是這樣,通過實事求是的有機聯系使學生更好地從歷史的角度來認識現實,而不是簡單地在歷史與現實之間劃上「加號」或是「等號」。
古有成語「畫蛇添足」、「屋下架屋」、「床上施床」,喻其多此一舉,必是弄巧成拙。歷史課上的聯系實際,尤其要避免不實在的做法。
總之,教師教得活,學生學得活,教材用得活,教學搞得活,在很大程度上就取決於教師對教材的精闢分析,教學設計的精細,教學資源的准確運用。

E. 怎樣上好高效初中歷史課90

任何一種教學模式或方法都是依據一定的教學思想或教學理論,為達到一定的教學目標而創立起來的,它們都有特定的功能、適用情境和條件。同時,教學過程千差萬別、教學的對象各不相同。對教師而言,構建個性化的教學體系、整合並優化教學內容、多元看歷史的視角是我們歷史教學的新層次,也是課程標准對教師提出的新要求。那麼,怎樣才能上好初中歷史課呢?相信下面的內容會對你有所幫助。

「一課一個中心」

「一課一個中心」的含義是指一課一個教學中心,教學活動都圍繞這個中心開展。確立教學中心可以分三步:首先,認真閱讀《課程標准》,分析教材,理解教材的內在思想。其次,仔細閱讀單元導論,每課導入語,因為導論或導入語對確立教學主題往往有明顯的提示。再次,確立教學目標的思想角度。

關注歷史人物

歷史教學應該讓一個個血肉豐滿的歷史人物真正走進學生心靈,在人物教學時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人物選擇要與時代背景相聯系。把歷史人物放到相應的時代背景下,這樣學生才可能設身處地地理解歷史人物所處的歷史情境,體會出他們人生選擇中包含的偉大與智慧。第二,人物選擇要建立起與學生的聯系。在人物的選擇上,應關注與學生已有知識相聯系,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系,與學生情感體驗相聯系。第三,人物選擇要血肉豐滿。第四,人物選擇要個性獨特。

讓細節為歷史說話

初中生年齡小、學習能力較低、社會閱歷少、普遍地多形象思維能力、少抽象思維能力,理解能力相對較弱,認知歷史知識存在一定的困難。這就要求初中歷史教學要多一些真實、具體的歷史細節,少一點抽象的歷史概念、定義和結論。歷史教學的魅力在於歷史的細節,細節往往是歷史不經意的流落,是沒有刻意裝扮的歷史,那種真實的力量和現場感最容易打動人。特別是娓娓道來的有故事情境的歷史細節,更可以吸引學生、打動學生、感染學生、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歷史觀,認識歷史、理解歷史、寬容歷史、善待歷史、質疑歷史、尊重歷史、對話歷史。因此,在講細節時應該把握三個基本原則:第一,要圍繞教學主題。第二,要生動。第三,要簡明。

運用史料教學

在歷史課程改革過程中,史料教學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史料的價值不僅在於佐證教材的觀點,更在於引發學生的思考,培養學生的能力。在教學中,史料的選擇首先要有針對性,選取的史料要圍繞教材的重點和難點,依據《課程標准》的要求,要選用那些最具典型性和啟發性的史料作為素材。其次,史料運用要適量,盡量引用教材中的史料,教材中有大量的原始材料,文獻資料、圖表、照片等這些材料蘊涵著豐富的歷史信息,基本上都是圍繞教材的重點、難點內容選取的具有情境性、典型性、深刻性和啟示性。

有效設計問題

「科學始於問題,思考始於教師有效的提問。」首先,課堂教學提問要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礎上,准確把握重點和難點,同時理清各部分知識的內在聯系,精心設計,環環相扣,從而引導學生去思考、聯想和探究,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發現歷史的本質進而明白歷史發展的階段特徵,把握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達到培養創新思維的目標。其次,鼓勵、誘導和啟發學生發問也是培養「問題」意識的重要手段。回答問題固然是一種能力,善於提出問題更是一種能力。「為思考而提問」是設問的核心,所以問題要有內涵,要有思維含量;問題有引領,引領教學主題;問題有開放度,即有思考的餘地和空間。

用結語留給學生無限思考

教學結語並不僅僅是一個教學流程,也不僅是舊知識的鞏固和整合,而應該是一堂課的升華,一種境界的提升。可以說,一節課的成功不在於解決了所有問題,而在於教師站在一個更高的高度上來認識和總結本課的內容。因此,結語要有思想或情感上的升華,能引發學生不斷地思考新的問題。

F.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導入新課的幾種方法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堂導入是教師在一個新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開始時,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的行為方式。它要求教師能迅速創造一種融洽的教學情境和課堂氛圍,把學生帶進一個與教學任務和教學內容相適應的理想境界。
上課伊始,學生的注意力還沒有充分集中,因為初中的學生活潑好動,課間十分鍾休息過後仍不能安定下來,一些偶發事件,更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加之學生自身對歷史不重視,還有家長的因素,因此對歷史老師來說,採用適當的精彩的導入,比如通過形象化的語言敘述、直觀性的視頻畫面和啟發性的問題等方式給學生一些恰當的、較強的信息刺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之收斂與學習無關的思緒和活動,把興奮點轉移到新的學習任務上,迅速從非學習狀態進入學習狀態,調動其學習熱情和責任感,從而進入學習的最佳狀態。下面我結合自己的體會,簡單介紹幾種導入新課的方法:
一、復習導入法
這是我平常上課採用的最多課堂教學導入方式,這種方法特別注重新舊知識的銜接,它不僅有利於學生對舊知識的鞏固,而且能為新知識的學習做好鋪墊。例一:我在講授《第二次鴉片戰爭》一課時,設計的導入語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的原因是什麼?這場戰爭的結果如何?這場戰爭後簽訂了一系列的條約,以英國為首的西方列強有沒有達到完全打開中國市場的目的?學生回答完後,我總結:因為第一次鴉片戰爭後,英法沒有達到完全打開中國市場的目的,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這樣的導入語既達到復習了上一節內容,而且也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把兩次鴉片戰爭的內在聯系緊密地結合起來,由此順利地進入到新課的學習當中。例二:在講《秦朝的統治》時,首先要求學生回顧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命商鞅進行變法,主要內容有:①建立縣制,加強新興地主階級的中央集權制;②廢井田,開阡陌,以法律形式確立土地私有制;③統一度量衡,統一賦稅制度,促進封建經濟的發展。變法後,秦國逐步強盛起來,為實現統一奠定了基礎。設問:你們知道秦朝統一全國的原因除了商鞅變法的影響外,還有哪些原因?秦朝又是如何鞏固統一的?為什麼秦朝存在的時間會這么短?大家想知道秦朝的興衰歷史嗎?我們這節課就學《秦朝的統治》。
二、設問導入法
設問法是結合教材重點,把新課中最能引起學生興趣的內容用設問存疑的形式誘導學生,給學生以極大的懸念,扣住學生的心弦,以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如《秦的統一》一課中,我設計了「同學們,你們知道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是誰嗎?」、「為什麼他要稱自己是皇帝呢?」、「為什麼秦朝要修建長城?」。這幾個疑問,像磁鐵一樣緊緊地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很快地引入到新課中;再如講《祖國境內的遠古人類》一課,可以這樣設問「你們知道人是怎麼來的嗎?我國古代女媧摶土造人的傳說,古代埃及人認為人是創造力之神努用水和泥土造出來的,基督教認為人是上帝造出來的,也有人認為是人由猴子變來的,這些都是不科學的。那麼人到底是怎樣產生的呢?」。經這樣一渲染,大家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下面所講的內容上。
設問法的最大優點是通過寥寥數語,就能迅速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並且造成懸念,使學生產生一種渴求答案的強烈願望,從而產生自覺的主動的學習要求。
三、圖片導入法
圖片導入就是上課前把相關的歷史圖片出示給學生來增強歷史課的直觀性。例如我在講九年級上冊第四課我是先出示美國的國旗,讓學生觀察圖案有特點?上面的星星的橫條各代表什麼?學生回答的基礎上總結:13條紅白相間的橫條帶象徵美國獨立前的13個殖民地,50顆小星星象徵美國現在的50個州,紅色象徵強大和勇氣,白色象徵純潔,藍色象徵警惕、堅韌不拔和正義。然後設問,如今美國是世界頭號強國,可200多年前它卻是英國的殖民地,北美13個殖民地是如何擺脫英國的殖民統治而贏得獨立的呢?通過這樣導入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下面的內容,自然有著興趣。
四、故事導入法
歷史是對過去人物活動及重大歷史事件的記述,具有很強的故事性。中學生大多愛聽故事,容易引起他們的共鳴,有時候我就利用了學生這一心理特點,事實證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例如在學習《大變革的時代》時,我就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在古代,我國有個改革家在推行變法前,擔心人們不相信,就在城南門豎了一根木頭,如果有人把木頭搬到北門,就賞給十金。人們感到奇怪,只是觀望,沒有人去搬。這位改革家下令把賞金增加到五十。有人把木頭搬到北門,果然獲得五十金的重賞。表明政令一旦下達,就堅持執行。這位改革家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商鞅。
有時候我利用學生所熟悉的許多成語故事,作為導入的材料。例如:用「一鳴驚人」導出楚莊王問鼎中原,用「紙上談兵」導入長平之戰,用「朝秦暮楚」導入「合縱與連橫」。在講到赤壁之戰時,我用成語「草船借箭」、「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來導入,請學生講述赤壁之戰的大致經過,講到淝水之戰,用「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等成語來導入。這些成語故事雖然為學生所熟知,但是究其來源卻大多鮮為學生所知,故利用成語導入,頗有新鮮感,而且饒有興味,可以使學生迅速地產生求知慾。
五、歌曲導入法
歌曲是最富感染力的藝術手段,通過讓學生在課堂中欣賞歌曲或者讓學生唱歌曲的方式來導入新課的學習,可以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這種導入法在課前一般由教師准備好錄音帶、音頻、視頻。如講「對外開放的新格局」一課時,可以先放《春天的故事》,教師提問:「這首歌歌頌了哪一項英明政策?」學生回答:「鄧小平對外開放的英明政策。」由此教師可順勢導入本節的學習;在講「九·一八」事變前,可以先放《松花江上》這首歌,悲憤沉重的音樂把每個學生的思緒帶回了那恥辱的歲月,如泣如訴的呼喊激發了學生了解事件的慾望。教師提問:「這首歌反映了當時什麼歷史事件呢?」學生回答:「九·一八」事變。教師就可以接著過渡到「九·一八」事變的學習。
六、影視音樂導入
影視音樂導入就是運用多媒體演示視頻、音樂,引導學生觀察、聆聽,進而提出相關的問題,切入到本課教學,這樣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上課之初就從情緒上和思想上進入到歷史的情境中。例如在學習《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一課時,前不久電視熱映新版三國,我想到學生對三國比較熟悉,但是對戰役不感興趣,如何導入才能吸引學生的興趣呢?我就從網上下了一些三國的圖片和三國的主題曲,把三國的圖片製成影集連續放映,並播放主題曲,學生聽著動聽的歌曲,欣賞著美麗的圖片,如痴如醉,把學生帶入到遙遠的三國時期,然後提出問題:「你知道這是哪部電視劇的主題曲?這部電視劇中你最喜歡的人物是誰?說出你的理由。」學生的興趣被調動起來,一個個高舉著小手要求發言。可以說這節課的導入是相當成功的,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七、詩歌導入法
一首詩短小精悍,讀起來朗朗上口,如果學生能齊讀,效果更佳,可以振奮精神,活躍課堂氣氛。例如,《漢武帝推進大一統格局》一課的教學,我採用的是毛澤東的一首詞《沁園春·雪》里的內容「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進行導入,讓學生齊讀這首詞,回答:秦皇漢武指的是誰?你對他們了解多少?學生很喜歡這首詞,加深了對他們的文學熏陶,也引入了要學習的歷史知識。比開門見山地說「今天我們學習第15課《漢武帝推進大一統格局》」效果要好得多。
八、節日導入法
在中國歷史上,有一些特殊日子,用這些特殊的日子作為導入語,在教學中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如:用3月12日植樹節導入孫中山關注民生的學習;用8月1日導入「南昌起義」的學習;;用7月1日導入「中國共產黨建立」的學習;用10月1日導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的學習。也可以用6月26日國際禁毒日導入「鴉片戰爭」的學習。當然,世界歷史上也有一些特殊的日子,如:用7月4日美國獨立日來導入「美國獨立戰爭」的學習;用7月14日導入「法國大革命」的學習。
以上是我對初中歷史教學導入方法的認識和實踐,在運用材料設置情境的導入方式中,有用於渲染烘托氣氛,已達到「未成曲調先有情」的目的。當然有些還不夠全面和深入,有待於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進一步總結和完善。總之,引之有法,引無定法。我們在實際教學中,依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採取靈活多變的創新方式,恰如其分地設計導入,一定能使我們的歷史課堂教學順利開展,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G. 怎樣上好歷史課,上海特級教師的經驗摘錄

1.《唐朝的詩畫》這堂課也不知是滿足於講出唐代詩畫興盛的時代背;而是透過詩畫及其創作者的人生,點出詩畫能夠反映時代特徵,社會風貌,寄託作者情感,態度與價值取向的證史價值與路徑,這才是歷史教學所追求的史料實證、詮釋評價的目標,而這也就構成了本堂課的教學「中心」。

2.《漢莫拉比法典》如何解釋石刻畫面。學生答案「君權神授」。何以產生如此整齊劃一的結論?殊不知這段歷史為初中所學知識,多數學生對這一陳舊的,錯誤的歷史結論深信無疑。但根據歐陽曉莉副教授推介的2012年發表於某國際學術期刊上的論文《漢莫拉比法典及其受眾》中的節選,木條和線圈的組合源於兩河流域把「正義」的概念理解為「被弄直的東西」,它代表著這一地區的測量師在打下建築地基時確定是否筆直的工具。太陽神沙瑪什授予漢莫拉比的並非權杖,而為木條和線圈。遭遇認知顛覆的學生倍感詫異,產生了尋根究底的濃厚興趣。教師趁熱打鐵因勢利導:史事是一定客觀內容的反映,但史家研究史事,難免會摻雜撰寫者的主觀意識。因此,對歷史學習者而言,要立足整體的視野和聯系的視角,以期盡量求得歷史的全貌。教材提供的史事及其解釋並非一成不變,有些結論是可供討論,可以質疑的,這正是基於史學的靈魂——求真,即經過探究,無限接近歷史的真實。找准歷史解釋的突破點,把准詮釋論證的思辨性便是好課的關鍵所在。

3.轉型是指事物結構的內涵在一定的內外條件的作用下,或快或慢地發生變化,從而增加或減少事物功能的過程;而「社會轉型」是指社會結構的內涵在一定的內外條件的合力作用下發生了全方位的變化,從而引發社會各領域劇烈變革的過程,有學者把這一過程稱作「新陳代謝」。如,甲午戰爭後近代中國社會轉型的線索梗概。經濟形態:自然經濟~商品經濟。國家政體:晚清帝國~中華民國。思想觀念:儒學主導~西學漸入。教育體制:科舉制度~新式教育。

4.分析教材,語言表達,板書設計,要提高教師的分析能力,表達能力,設計能力。歷史生動是歷史教學語言主要特點。講人時要鮮活可信,講事時要身臨其境,講物時要繪聲繪色,講景時要歷歷在目。這樣的歸納很有道理。

5.李惠軍,涵養學生的歷史思維是教育的責任,現實的擔當和未來的期許。好的歷史課要有靈魂,歷史的智慧往往在通感,通識中萌發,在聯系聯動中生成。要善於將具體的歷史課題放置於總體歷史坐標中加以考量,從中發現歷史課的靈魂。年鑒學派代表人物布羅代爾的時段理論~地理時間(長時段對應結構),社會時間(中時段對應局勢),個體時間(短時段對應事件)~拓展了歷史認識的視野。在長時段大空間中去察變觀風,磨勘貫通,才能領悟歷史的真諦,才能揭示歷史的前世今緣和遞進邏輯。唯其如此,歷史課才能體現出它的雄渾,寬廣和大氣,具體歷史問題才有了宏闊和厚實的支撐。淬煉和捕捉歷史課的靈魂,不僅要善於在歷史的高處眺望,也要善於在歷史的深處與細處凝思和雕琢。歷史教師應該胸懷「為天地立心,為生命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視界和心界。在一定程度上說,培養學生「歷史解釋」的學科素養,就是「涵養我們的歷史思維」。從歷史哲學層面而言,「歷史解釋」的客體是過往的歷史現象,「歷史解釋」的主體則是作為對過往現象加以觀察思考和理解評判的人。

6.莊子眼裡人的認識有三個局限性:拘於虛,井底之蛙不可能跟他們討論大海,是因為受到生活空間的限制。篤於時,夏日之蟲不可能跟他們討論冰凍,是因為受到生活時間的限制。術於教,鄉野之士不可能跟他們討論大道,是因為受到教養學識的束縛。要突破空間,時間和學識的藩籬,培養不局限於眼前而能洞徹事物發展脈絡與前因後果的眼界,學習歷史無疑是必需的選擇。歷史之用不僅在於博聞厚學和格物致知,他更能夠讓我們在「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中,不斷超越自我的藩籬,擁有見微知著的洞見,領略「山外青山樓外樓」的勝景。歷史不僅能照見過去,照耀未來,還能照亮靈魂。學習歷史使我們擁有寵辱不驚,海闊天空的心境,指引我們走向一個更寬廣和開放的心智,養成更大的格局。

7.談歷史教學中的通感意識。錢穆先生在《中國歷史研究法》中說:我們研究制度,必然是一種通學。一方面,每一制度,必前有所因,無可憑空特起,此須通古;又一方面,每一制度,同時必與其他制度相通合一,始得成為某一時代,某一政府之某一制度,此須通彼此。

王家范先生在《中國歷史通論》中提出:呂思勉先生一再感慨「通人之難得」,讀書人之百,通者無一焉……歷史通識乃是史家所必備的要素,而通識之由來,必由讀書長期積累而得。讀多,讀廣而後方能不斷產生聯想,觸類旁通以至於豁然貫通。

歷史研究和中學歷史教學都需要通感意識,聶幼犁教授主張備課環節要有「三通」,即本課與前後課相通,本課與單元相通,本課與整冊書相通。縱向打通多為制度的演變,前代經驗積累所致,橫向打通多為挖掘某一時期政治經濟文化的內在聯系促進當時的變革。總之,有了通感意識,教師可以引領學生激活看似孤立的知識點,加深歷史的貫通感,對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也頗有意義。舉例:縱向如古代選官制度,中央集權制度,秦漢統一與隋唐統一的差別。民族交融歷史等專題史多為縱向。橫向如近代歐洲資本主義產生發展是在經濟,文化思想政治方面層層遞進後逐步確立對世界的統治。此外,歷史道法語文也可建立跨學科通感教育。如宋朝武將如岳飛,陸游,辛棄疾等文采飛揚皆是重文輕武政策的結果。近代英美法建立資本主義制度後紛紛用相關法律予以保障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此乃法治保障民主,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有相通之處。

我們也可以站在西方文化視角看看中國歷史,如西方人更看重製度建設,工程建設,秦始皇統一中原,築長城,隋文帝創立科舉制度,三省六部制等。中國人更看重人,比如唐太宗時期「君明臣直」。這是法治和人治兩個不同角度看待問題的結果。

何為歷史解釋?是指以史料為依據,以歷史理解為基礎,對歷史事物進行理性分析和客觀評判的態度,能力與方法。所有歷史敘述在本質上都是對歷史的解釋,即便是對基本事實的陳述也包含了陳述者的主觀認識。人們通過多種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解釋過去,通過對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辯證客觀地理解歷史事物,不僅要將其描述出來,還要揭示其表象背後的深層因果關系。通過對歷史的解釋,不斷接近歷史真實。  我以為,具有穿透力的歷史解釋,必須將看似零散無序雜亂無章的知識點用一條主線串聯起來。那麼,如何挖掘這條主線呢?毋庸置疑,打通知識的縱向聯系,橫向聯系,是一條行之有效的路徑。

8.圖像證史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的一半路徑:一是考察圖像的背景資料,如時間地點作者的個人信息,圖像流傳過程中是否被毀壞或者篡改等現象;二是充分挖掘圖像內容中的顯性和隱性信息,要想坐實所提取的信息往往需要多種材料相互印證,避免孤證論史;三是考證作者有無刻意美化醜化扭曲甚至造假等現象,如果存在,則論證史實時須謹慎,但這些被歪曲的照片可用作探究作者內心動機的直接史料;四是注意圖像流傳的方式和廣度,這往往可以折射出不同社會時代對圖片所承載的內容,所表達的意思所反映的作者思想等方面的價值判斷。

如文物圖片,一是描述文物背景,二是引導學生觀察文物,挖掘表層信息,如青銅牛尊的鼻環,再挖掘隱性信息,禮器;三是以文物資料和文獻資料相互印證牛耕技術的出現和推廣問題。環環相扣且富有邏輯性,比較清晰呈現文物圖片證史的一半路徑。

9.歷史學科所要傳遞的本質是一種人文精神,它的有效達成和價值取向,取決於教師的史識,決定於教師基於史識的教學立意。正如杜維運所言:史識是歷史學家選擇事實的能力。它是對於歷史的看法觀點,是研究主體面對研究對象時一種特具的歷史眼光,是對歷史的洞察力和判斷力。「柔美的歷史還是殘酷的歷史。內容不同的歷史,所發生的影響迥異。」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講,歷史教師的史識決定著他在課堂上選擇什麼樣的史實呈現,從而也影響著課堂的價值取向。教師正是在這個過程中積極創造有利於學習主體嘗試選擇,參與和體驗的機會,讓學生在這種嘗試的實踐行動中形成個性化的情感態度與價值。

10.每個時代的學生群體因時代特徵不同而有其特有的時代氣質和特點。不同時代的好課是有共性的:首先要能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其次是點亮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再次是點化學生正確的「三觀」。如時空觀念之教法轉化為考慮大局的思維方式。

重思維,即培養學生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對現實或歷史等問題採用分析,判斷,推理等形式進行理性思考,進而形成自己的觀點。重情感,即引導學生用歷史的眼光去評價歷史人物的性格特徵,行為和動機,用基於社會道德觀的角度去分析個體的價值觀和行為對他人造成的影響,常懷包容之心。重方法,即引導學生秉持實證精神和科學方法去探究問題,注重歷史研究的跨學科探索,有意識地將歷史與文學,化學,地理,心理學等學科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知識貫通和遷移的能力、釋史求通的能力。可以說,重思維是歷史深度的課堂體現,重情感是歷史溫度的人文折射,重方法是歷史效度、信度的技能支持。如有關《大憲章》簽字問題的學術探究,其未必與高考有關,但他背後啟發我們去關注習以為常的歷史細節,在歷史細節中發現問題,並打破了用現代語境去理解過去歷史的思維習慣,學生們在釋疑的過程中加深了對《大憲章》的真實解讀,接近了歷史的真實。而這也正是歷史學科核心素養之時序觀念的培養目標,即讓學生明白,任何歷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體的時空背景下發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時空框架當中,才可能對史實有準確的理解。  再如,法國元帥福煦「這不是和平,而是20年的休戰。」這句話並非針對凡爾賽體系,而是對法德兩國未來的擔憂。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亦是梁啟超的偷梁換柱,雖是「假史」卻有著堪比真史的效用,為何偷梁換柱?凸顯了革命氣概卻掩蓋了公論。

11.徐藍教授說過:「歷史課堂教學通過歷史學習,學生要具備比了解一般的歷史知識更上位的東西。」例如能夠像一個歷史學家那樣去理解歷史,構架自己對歷史的解釋;當學生畢業以後,特別是不再以歷史的教學與研究為其生涯的時候,以往的歷史學習留給他什麼樣的思維品質,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夠讓他們終身受用,並能夠帶給他們成功的人生。

12.中學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敘事~理念與實踐

不管觀念如何變化,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通史教育的中學歷史課堂教學,盡可歸為敘事。而在歷史教學敘事中,如何拓展學生的歷史知識,如何錘煉學生的歷史思維,如何深化學生的歷史意識是三個始終繞不開的問題。

一、巧敘事~歷史知識的拓展藝術

歷史學家克羅齊說,沒有敘事就沒有歷史。優美的敘事也是歷史著作的防腐劑。中學的歷史教科書往往言簡意賅,提綱挈領,使學生無法充分感受歷史鮮活的生命力。這就要求我們的課堂要努力展現嚴謹有邏輯、趣味有思考、溫暖可觸摸、厚重可感悟的歷史,不能完全被背景、原因、影響等所謂的歷史要素分析所充斥。在歷史教學中提升敘事品質,首先要進行精彩巧妙的敘事設計,將碎片化的歷史人物,事件置於有意義的敘事結構中,這是歷史知識的拓展藝術。教師敘事能力決定著課堂品質,巧敘事把握三原則。1.立意為要 面對紛繁復雜的歷史現象和浩如煙海的史料,課堂敘事首先要教師從史學維度和教學維度兩個方面精心設計一堂課的思維軌跡,確立一節課的核心觀點,以此整合教學內容,開展敘事。2.學生為本  課堂敘事要盡可能站在學生視角,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熟悉的事物出發,從學生認知規律,思維邏輯出發。「我們不應當把學生不能想像,不能理解的東西,教給學生。即使是歷史中最重要的東西,也只好舍棄。」在歷史教學中尤其要避免概念飛來飛去、帽子甩來甩去,不能讓學生對歷史的興趣和渴望消弭在教室對歷史知識自以為是的切割和分析中。如上海特教教師姚虹在講述德國統一的背景時用學生熟知的格林童話作為敘事切入點,格林童話有三多,公主多,王子多,後媽多,為什麼呢?當時德國的小王國很多。那為何後媽多?我的理解是格林童話是在集體記憶中缺少母愛,沒有祖國,備受欺凌的民族,19世紀初,德意志民族精英想要藉助傳統文化的力量,重塑日耳曼精神,贏得廣泛民族認同的努力之一。3.細節為重  巧敘事還要善於利用細節。追求的是大歷史中的小切口,於細微處見精神,引導學生發現新知,形成認識,洞見思維。比如講述北洋軍閥時期內戰重稅對新興事業的摧殘時,使用如下細節:為籌措軍費,各路軍閥橫征暴斂,四川某軍向百姓預征田賦,每年達14次之多,十幾年內已把到2008年為止的田賦都預征了。

二、重方法~歷史思維的錘煉路徑

胡適先生有個觀點:史學一面是科學的,重在史料的搜集與整理;一面是藝術的,重在史實的敘述與解釋。  美國歷史學家蓋伊認為:沒有分析的歷史敘事是瑣碎的,而沒有敘事的歷史分析則是欠缺的。

三、求融通~歷史意識的深化邏輯

在歷史課堂中,巧妙的敘事設計,科學的思想方法都是為了追求歷史學習的「融通」。「巧敘事」是前提,決定學生與古人前人對話的親密程度;「重方法」是路徑,引導學生學會與古人前人對話的方法;「求融通」是課堂教學的目標,使學生在與古人前人的對話中主動尋找歷史的智慧,感受歷史學習的價值。三者相輔相成,是歷史教學中三個漸次遞進的層次。  1.學科知識的貫通。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辯證唯物主義的歷史觀表明:「作為縱向發展的歷史中的每一個時代,其結構都是前代遺留下來的,這是縱向發展對於橫向結構的作用;同時,每一個世代又是在改變了的條件下繼續前代的事業,所以又不得不或多或少地改變原有的結構,並遺留給下一代,這又是橫向結構的變化對於縱向歷史發展的作用。人類歷史的客觀進程,就是這樣橫向矛盾與縱向發展的不斷相互推演的結果。」中學歷史的學習也越來越強調對於歷史發展線索整體性的梳理和理解,中外歷史知識的對比聯系和貫通等。這就要求在教學敘事中關注歷史知識的「上下脈絡連貫一氣」和「點~線~面」的歷史縱深感,理解人類歷史的縱向發展與橫向發展,互為條件,相輔相成。2.學科素養的通達。歷史學科五大核心素養「唯物史觀是諸素養得以達成的理論保證;時空觀念是諸核心素養得以達成的必要途徑;歷史解釋是諸素養中對歷史思維與表達能力的要求;家國情懷是諸素養中價值追求的目標。」

歷史學科核心素養是一個相互聯系的整體。唯物史觀是教學敘事的出發點;任何人事物都有特定的時空,要培養學生通過合理想像把自己置於特定的時空,去和古人前人交流,對話的意識;敘事的理性通過史料實證彰顯,通過教學敘事和史料解讀的有機結合培養學生「基於史料的思維」,有一分材料說一分話,即任何結論都必須基於史料和論證;以歷史理解為基礎的歷史解釋,通過理性分析和客觀評判使過去的人和事變成有條理有意義的歷史知識。培育具有中國心,世界眼,有社會責任,有人文追求的現代中國人,是歷史教育責任所在。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應固化對「核心素養」的理解,不能為了素養而講素養。在教學敘事中,要釐清五大核心素養的內在聯系,雖不可能在較短的課時中凸顯所有素養的培育,但也不能在敘事中「厚此薄彼」,要有通達的意識,盡可能將核心素養的培育滲透於教學的各個環節,引導學生拓展知識,豐富思維,涵養品質。

3.歷史與現實的融通

歷史思維有其獨特性,是幫助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和思考世界的工具。歷史學習不是要使人偏激,恰恰相反,是要教會人們更加理智。有時要從歷史看現實,有時要從現實看歷史,在教學敘事中嘗試把歷史現象放在一個有更廣視域的棱鏡下,利用豐富的史料,引導學生在課堂核心知識的解構中去發現歷史規律,感悟多元,包容,開放,嘗試歷史與現實的融通,學會理解與尊重,汲取人生智慧與力量。

13.歷史教學邏輯的優化

簡單來說,歷史學科邏輯由歷史發展的邏輯和歷史研究的邏輯組成。

歷史教學呈現「人類歷史發展的基本規律和大趨勢」時要充分重視因果律,確保因果關系的科學合理。所謂整體感,是指歷史發展的各層面不是割裂的,而是互相作用,整體演進的,與此相洽的歷史教學邏輯是要展現這種整體性,讓學生感知到歷史發展中的各種事件不是孤立存在的。

強調教學邏輯,絕不是反對和排斥突破常規的教學安排,比如,時序是歷史發展的邏輯,從始至終的講述就符合時序邏輯,但如果某一事件的結果出人意料,令人唏噓,教學中倒敘展現,反而可以吸引學生,這恰是最合乎教學邏輯的安排。教學邏輯要讓課堂教學成為一個有序嚴謹合乎邏輯規律的思維過程,而不是要用程序化的思維扼殺教學靈性。歷史教學有規律,但沒有公式,歷史課堂呼喚靈動飛揚的教學創意,更呼喚順暢合理,圓潤自如的教學邏輯。

14.思辨性課堂

運用「問題系統」的追問策略:1.問題集優化。在學習中,根據知識的內在要素或思維的結構模型,形成問題集。2.問題鏈優化。根據問題的層次或推演過程,形成問題鏈。3.問題網優化。圍繞核心問題與輔助問題,形成縱橫交錯的問題網。4.問題域優化。在綜合領域,可根據多元智能的參與程度,跨領域地整合知識,形成一個更宏觀的問題域。

依據歷史學科特點,基本問題分為三個層級:識記層級,包括基本史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原因過程結果等基本要素;理解層級,理解歷史事件和人物,並能解釋已經形成的歷史觀點;內化層級,在唯物史觀下,通過對史事的辨別審慎,運用科學的方法,形成自己的歷史態度與價值觀。三個層級的基本問題是遞進關系,學生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是歷史學科素養逐漸培育的過程。

15.教學特色:立意有高度,視野有寬度,思維有深度,教學有效度。

西周通過分封制度,天下歸姬;宗法制度,天下歸嫡;井田制度,天下歸王;禮樂制度,天下歸序;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歷史課應不斷地有力推動人類克服偏見。

歷史的當事人已經逝去,我們只能基於歷史意識,進行同情之理解和解釋。歷史意識,簡言之即遇任何事均須回到那個時代,回到那個時代背景里,回到那個時代背景里諸種事物之間的復雜關聯和這種關聯所導致的變化及其變化所導致的走向來審視歷史。構成歷史意識的證據意識,時代意識,背景意識,變遷意識,批判意識,價值意識等要素,不僅可以把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等所謂學科素養一網打盡,而且對避免類似時空觀念等概念給歷史教學實踐或多或少帶來的非專業困惑,興許會有幫助。歷史意識到位了,時間就不再是簡單的物理時間而是帶有文化變遷過程和方向感的時間,空間也不再是簡單的物理空間而是帶有人與自己,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等關系構成的復雜文化背景和價值取向的空間。歷史意識的這個鮮明特質是其他學科所沒有的,故而才說這是歷史學科的看家本領,必靠歷史教學來教給學生。

H. 歷史課堂教學設計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第一:歷史內容的趣味性,這樣才能吸引孩子們
第二:歷史事件的深遠影響及中間人物的奇聞異事,這樣增加生動性及重要性,強化了學生的記憶
第三:在一些重要的知識點和觀點上,可以讓學生從不同的出發點思考,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學習就是要思考和質疑。
第四:如果有精力,可以多提供幾種不同的歷史記錄來講給學生,學生的思路應該開闊而不是狹隘,更何況中國教科書上的歷史內容經常有不嚴謹或者不真實的地方,主動的做好准備,比被學生提出不同的歷史記載當場尷尬要強的多。

閱讀全文

與歷史教學設計及案例賞析課怎麼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2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8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10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8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6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5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9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9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3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1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8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