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長沙關門有什麼歷史文物

長沙關門有什麼歷史文物

發布時間:2023-01-13 07:08:03

1. 長沙有什麼名勝古跡

嶽麓山風景區

嶽麓山風景名勝區系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是南嶽衡山72峰之一。位於古城長沙湘江兩岸,由丘陵低山、江、河、湖泊、自然動植物以及文化古跡、近代名人墓葬、革命紀念遺址等組成,為城市山嶽型風景名勝區。

主要景點: 嶽麓書院、愛晚亭、麓山寺、雲麓宮等景點。

橘子洲頭

以嶽麓山為鄰,與湘江水作伴,風光美不勝收,形成了「一面青山一面城」的獨特景觀。她西望層巒聳翠的嶽麓山,與嶽麓書院、愛晚亭及建設中的嶽麓山大學城相鄰,公園以成片桔園為綠化主體,雜檀名貴花木,風景秀麗,環境清幽。

主要景點: 毛澤東詩詞碑、頌橘亭、枕江亭、攬岳亭等。

2. 長沙走馬樓簡牘是哪個時期的文物

1996年,湖南省平和堂商貿大廈在長沙市市中心五一廣場東南側走馬樓一帶的區域內開展了較大規模的建設工程,長沙市文物工作隊聞訊獲准於當年6月份開始介入該地區約1萬多平方米范圍建築工地內地下文物的保護監控和搶救發掘工作。從6月至10月中旬,考古工作者先後搶救發掘出約20多口古代井窖和共存文物。

10月17日,考古工作者在施工場的南部又發現了四口古井。當日上午8點30分左右,一位隊員正在仔細觀察前夜施工場地一台挖掘機附近散落的幾堆黑色淤泥,當他用手上的小木棍輕輕地撥開淤泥時,沒想到卻撥出了一塊長約20厘米的木板,拿起木板,揩去淤泥,木板上浮現出若隱若現的墨跡,經過小心的用水清洗,發現墨跡原來就是書寫在上面的墨書文字遺跡,墨書文字的意外發現令當事人頓時驚喜不已。在第一塊墨書文字木板遺物發現之後,不久考古隊員又發現了第二塊、第三塊……和更多的墨書文字竹、木板(這些墨書文字竹、木板後經確認均為竹簡、木牘)。之後,考古隊員又順著散落的淤泥和撿拾竹、木板的痕跡在施工場地的東南側,追尋到了出土這些墨書文字竹、木板的一口古井遺跡。但其井坑的上層已被夜間施工的挖掘機的反鏟掀開了半邊,現存古井的井坑內積滿了水,水下是黑黑的淤泥。而值得慶幸的是從被破壞的井中殘存裸露的黑泥地層斷面上,還明顯暴露出隱約可辨的竹、木板層疊的重要現象。

古井遭破壞,考古隊員利用現有條件實施了現場緊急保護措施,同時迅速上報有關部門。有關領導經過對竹木簡牘出土現場的進一步勘查,及時研究制定了對這口古井出土文物的應急搶救保護方案:①組織人力對工地殘留的有關黑色淤泥土進行收集裝袋,保護出土現場,責令建設單位停止施工,並對古井實施科學發掘;②組織人力沿著清淤運渣卡車行駛的路線,尋找收集散落在路上以及卸渣場中所有可能含有竹木簡版的淤泥。經過嚴格、艱苦的發掘工作,終於使一大批因商業建設行為險遭滅頂之災的珍貴歷史簡牘文物得到了及時的搶救保護,使其損失獲得了最大限度的挽回。

這一古井中共出土了約10萬枚孫吳時期簡牘。並以此碩果榮膺1996年度「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的稱號。

三國時代戰亂紛紜,文獻史料也因此多有散佚,傳世者罕見。長沙走馬樓簡牘的出土恰恰彌補了這方面的不足。其年代性質屬三國時期吳長沙郡府、臨湘縣及臨湘侯國的文書,且數量大都保存較好,記述翔實,內容豐富多彩,文字包括賦稅、戶籍、司法、錢糧出入、軍民屯田、往來書信等等重要內容,范圍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法律等等重要領域,加上簡牘出土具有地點集中,政區、時代相同等等特點,所以其史料價值極高,對深入研究和准確復原三世紀的長沙郡或吳國的歷史乃至我國中古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999年10月經過考古專家們的整理與編排,《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嘉禾吏民田家另》上、下卷正式出版問世。藉此契機,學術界對這批簡犢的考證及其與吳國賦稅、職官、倉廩制度、戶籍管理等等社會制度的研討也在不斷升溫和深化。

除其補史、證史的重要價值外,長沙走馬樓簡牘另一重要價值是為我國書法史的研究提供了一大批形象生動的珍貴資料。由於傳世和考古發現的三國書跡數量都非常少,而走馬樓簡牘不僅數量巨大而且書體有楷書、隸書、章書、行書、草書等。盡管其書寫皆出自中下層官曹、吏卒之手,與鍾繇等名家的書法有天壤之別,但它們卻代表了這一時期民間流行的書寫風格和水平,與傳世的三國碑刻和後世臨摹的書法相比,其更具大眾性和時代性。尤其是楷書,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恰為從鍾繇《薦季直表》到王羲之所臨鍾繇的《宣示表》的中間成長時期,可以作為論證中國書法史上楷書從創立到完全成熟的過程相當有利且直接的旁證。

長沙城自古流傳著一首工整巧妙的街名對聯;「東牌樓,西牌樓,紅牌樓,木牌樓,東西紅木四牌樓,樓前走馬;南正街,北正街,縣正街,府正街,南北縣府都正街,街上登龍」。其中的「樓前走馬」是指明代吉王(朱見浚)府的附屬建築走馬樓,位於今長沙市中心五一廣場東南側走馬樓街一帶。古井窖群的陸續發現和孫吳簡牘的大量出土,給那裡帶來了巨大的聲譽。最主要的是,約13萬三國孫吳簡牘的驚人發現,創下了20世紀中國考古簡牘發現的最偉大的世紀記錄。

3. 湖南省長沙市有什麼歷史遺跡

有嶽麓書院、天心閣、賈誼故居、開福寺、麓山寺等。

1、嶽麓書院

嶽麓書院是中國歷史上赫赫聞名的四大書院之一,坐落於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湖南長沙湘江西岸的嶽麓山腳下,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學府之一,其古代傳統的書院建築至今被完整保存。

每一組院落、每一塊石碑、每一枚磚瓦、每一支風荷,都閃爍著時光淬煉的人文精神。1988年,嶽麓書院建築群被國務院批准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嶽麓書院歷經千年而弦歌不絕,學脈延綿。北宋開寶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辦學的基礎上,由官府捐資興建,正式創立嶽麓書院。

北宋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宋真宗召見嶽麓山長周式,御筆賜書「嶽麓書院」四字門額。嗣後,歷經南宋、元、明、清各代,至清末光緒廿九年(公元1903年),嶽麓書院與湖南省城大學堂合並改制為湖南高等學堂,沿用書院舊址。

中華民國15年(公元1926年),湖南高等學堂正式定名湖南大學,仍就書院基址擴建至今。

2、天心閣

天心閣位於湖南省長沙市中心地區東南角上,城南路與天心路交會之處的古城牆上,是長沙古城的一座城樓。

天心閣有樓閣三層,建築面積846平方米,碧瓦飛檐,朱梁畫棟。

天心閣始建於明末,清乾隆年間重修天心閣。抗戰期間因文夕大火燒毀,1983年重建天心閣。

3、賈誼故居

賈誼故居現位於湖南省長沙市太平街(解放西路與太平街口交匯處)。

賈誼故居始建於西漢文帝年間,為長沙王太傅賈誼的府邸。公元前177年至公元前174年,西漢著名政論家、思想家和文學家賈誼住在這里,時任長沙王太傅。

4、開福寺

開福寺位於湖南省長沙市之城北新河,臨湘江,主體建築南北朝向,為佛教禪宗臨濟宗楊岐派寺院。

開福寺始建於五代時期,後歷經宋、元、明、清各朝。佔地面積4.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6萬平方米,有佛殿三進,即三聖殿(彌勒殿)、大佛殿(大雄寶殿)和毗盧殿。東廂有客堂、齋堂、庫房、方丈居室,西廂為說法堂、禪堂等。寺內有清康熙、光緒年間石碑各一道。

開福寺是中國佛教重點開放寺院之一,被列為湖南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湖南省佛教協會和長沙市佛教協會均設在寺內。

5、麓山寺

麓山寺又名慧光寺、萬壽禪寺,位於湖南省長沙市湘江西岸嶽麓山山腰,由敦煌菩薩笠法護的弟子笠法崇創建於西晉武帝泰始四年(公元268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是佛教入湘最早的遺跡,現為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湖南省佛教協會駐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嶽麓書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天心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賈誼故居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開福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麓山寺

4. 長沙市博物館里有些什麼沒時間去看了,可是寒假作業有要求寫,哪位好心人告訴我一下!謝謝!

是長沙市博物館是吧,不是湖南省博物館哈。
它承擔著收藏、保管和展示長沙市以及周邊地區各類文物、照片、圖書、文獻資料的重任。為國家徵集收藏了各級各類文物、照片、圖書、文獻資料共85000餘件。其中出土文物10500餘件,流散文物28000餘件,字畫和近現代文物6500餘件;各種歷史圖書文獻資料20000餘件,各類照片20000餘張。經專家鑒定,共有一級文物87件套,二級文物101件套,三級文物2750件套。
有這些:
稀世之珍:商代青銅大鐃、青銅編鐃、錯金銀龍鳳紋銅盒、蜻蜓眼琉璃珠、帶鞘銅劍、曹僎瑪璃印。
還有一些,你可以去網路裡面看一下、。

5. 「長沙古墓、十墓九空」,為何馬王堆漢墓能倖免於難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是一個風雲變幻的時代,全世界都充滿著太多的不確定,在美蘇冷戰的兩極格局下,多地都發生了不同規模的戰爭。具體到中國,中蘇矛盾日益加劇,中美關系尚未真正緩和,歐美列強同樣不懷好意……。

面對這樣嚴峻和惡劣的國際形勢,毛主席在1972年提出了九字方針的最高指示:

從此,中國開始進行長期的戰略備戰,到處都在大搞工程基建。這年的7月30日,距離湖南省長沙附近的一所部隊醫院正在開挖防空洞,突然就挖出了一處古墓,由此拉開了馬王堆漢墓的考古和發掘工作。

初步判斷,這是西漢時期長沙國丞相利蒼的陵墓。隨著出土文物的越來越多,這里儼然已經成為了中華文明的地下寶庫,甚至被西方世界稱為「東方的龐貝城」。在當時的意義,遠勝過最近這些天三星堆考古挖掘的轟動性。

尤其是,其中的一具千年古屍更是轟動了全世界,為研究漢初的方方面面都提供了最強有力的實物依據,也創造了世界屍體保存記錄中的一項奇跡。

這具女屍下葬時大約50歲,身高在1.54米左右,保存得簡直堪稱完美。剛出土時,她就和剛睡著一樣,皮膚尚有彈性和潤澤,用「栩栩如生」這四個字來形容毫不誇張,完全看不出已經過世兩千多年了。

在進一步的解剖中,考古學家發現這具女屍的防腐技術完全不同於其它國家,先進了不止一星半點。比如,埃及最負盛名的木乃伊,其利用的防腐手段就是掏空內臟以後進行風化後密封保存,所以都是干屍。

而馬王堆漢墓出土的這具女屍,體內的內臟和器官幾乎還百分百存在著。通過顯微鏡的觀察,內臟和器官不僅輪廓明晰,而且還有些許的脂肪組織存在。

盡管當時正處在那個大運動期間,各方面的條件都很不成熟。但是,周總理還是頂著壓力下令進行搶救性挖掘,而且多次親自過問挖掘的進展情況。

為了保存這具極為稀見和難得的古屍,國家有關部門還專門撥款進行建館保護。通過給女屍血管內注入防腐劑,又模擬了古屍地下保存的溫度和濕度,將古屍轉移到了水晶棺內保證恆溫恆濕的狀態。

長久以來,湖南一帶的盜墓活動非常猖獗,甚至還有「長沙古墓,十墓九空」的說法。

據參與此次挖掘的考古專家回憶,在發掘馬王堆一號墓時發現了三處盜洞,而且這些盜洞有唐代的,還有民國的,幾乎已經觸及到了墓室。馬王堆的二號墓也在唐代被盜過,棺槨和大量文物都被毀壞。而三號墓雖顯得相對完整,但很大程度上也是出於幸運罷了。

2002年,湖南省政府特意為馬王堆遺址修建了新館。在將這具千年女屍搬遷到新館時,特意召集了湖南省公安廳、湖南省博物館和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等單位召開了協調會,決定對女屍進行一次全面的科學評估。

檢測結果非常令人滿意,這具馬王堆女屍依然具備繼續長期保存的可能。通過科學儀器鑒定,古屍的骨質並無明顯變化,只是鈣和磷的濃度有所增高,而且還有一定含量的氨基酸。

換句話說,古屍出現了「脫鈣」現象,但經過對保存條件和保存液體的改進,很快就遏制住了這種趨勢。

專家們表示,在越來越理想的環境中,如果沒有不可抗力的發生,馬王堆女屍應該可以再長期保存,最起碼幾十年是沒有問題的。@文史不假

首先,從結構上分析,馬王堆墓葬的結構宏偉復雜,三座都是北側有墓道的長方形豎穴墓結構,槨室構築在墓坑底部,墓底和槨室周圍,都塞滿木炭和白膏泥,然後層層填土,夯實封固。墓室可謂是非常堅固,且具有很好的防盜設計。

其次,據當年參與漢墓發掘的湖南博物館專家熊傳薪的回憶,在發掘一號墓時,發現了三處盜洞。其中一個長方形的盜洞距離地表只有兩三米,而且是從留下的腳印分析,盜洞應該在民國時期開鑿;另外,在一個不規則的圓形盜洞里發現了唐代的油燈,還有「開元通寶」的古錢幣,這個盜洞距離地表有五六米,說明唐代盜墓者就曾試圖進入該墓;第三個盜洞是在墓葬的中央,那是一個直徑兩米左右、很不規則的盜洞,這個盜洞是一直往下挖的,但在最後放棄了。說明這三個盜洞最後都未觸及到墓室。

再次,經過對發掘成果研究發現,馬王堆漢墓二號墓在唐代就已被盜(也印證了一號墓上的唐代盜洞的真實性),後又經多次盜掘,破壞極為嚴重,棺槨倒塌,大量文物被毀,墓主人的遺骸散亂不堪。

所以,馬王堆一號門,三號墓之所以保存較完整,更大程度上是比較幸運,當初多位盜墓者始終沒有在准確的位置上開鑿盜洞。#古墓#

自古漢墓,十墓九空,在所有朝代的古墓中,漢朝古墓是被盜的最多的,而且也是盜墓賊最為喜歡的,因為在所有朝代的古墓中,漢朝古墓的陪葬品是最為豐厚的。

在考古界有這樣一句話:漢朝整個朝代三分之一的財富,全部都放在了墓中。其實這句話所言一點都不虛,我們最為熟知的金縷玉衣,就是只有漢朝才有的東西。

為什麼漢朝的古墓如此奢華?這也和當時的時代背景是分不開的。別的朝代做官,看的是才華還有學識,無論是科舉制,還是九品中正制,都是看的這兩點。

但是唯獨漢朝不同,漢朝的叫做舉孝廉,就是一個人要想做官,必須由鄉裡面推薦,而鄉裡面看的最主要的就是這個人孝不孝順,只有孝順的人才能做官。

但是對待父母是否孝順,要從哪裡看呢,最為直觀的,就是給父母建造的墓穴的大小,所以許多人為了體現自己的孝順,恨不能將自己整個家埋進去。

長沙河西從天馬山往北,經嶽麓山到望月公園(原王陵公園)至望城玫瑰園的狹長地帶,有一連串低矮的山丘,高在幾十米到數百米不等,它們俯瞰著湘江,如今多數辟成公園或景區,在遠古的時候,它們都是城西的荒郊野外,是飛禽走獸出沒、人跡罕至的地方。

兩千多年前的漢代,每當一位長沙王的家族成員尤其是王與王後去世,都有盛大的入葬儀式。渡船載著巨大的棺槨,從河東城區出發,將逝世者葬入這些山谷中。而後世也有一些貴族或平民墓葬在這里,形成了連片的墓葬區。

漢代長沙國前後有兩系。吳氏長沙國共傳5代歷46年,如今王陵公園附近的象鼻嘴山、陡壁山、望城坡古墳垸等地,都發現了吳氏長沙王的陵墓,是吳氏家族的地下宮殿所在。劉氏長沙王陵在今河西嶽麓山、谷山一帶,共發現20餘座劉氏家族墓。

1971年年底,長沙市區東郊瀏陽河旁的馬王堆鄉意外發現古墓,根據考古專家侯良先生的判斷,這極有可能是一座深埋地下、恆溫恆濕並且密封良好的火坑墓,而火坑墓中的物品一般都會保存得相當完好。懷抱著無限想像與期待,侯良率領一支考古隊,正式進駐馬王堆。

經過仔細的勘探,侯良發現馬王堆一共有三座墓。一號墓和二號墓呈東西向排列,三號墓在一號墓的南側,緊靠著一號墓。其中,位於東北方向的1號墓,規模最為龐大。

經過討論,侯良決定首先發掘1號墓。十幾天的功夫,一號墓的封土就已經被全部推掉。一個南北長20米,東西寬17.9米的長方形墓室顯露出來。如此巨大的墓室,不僅讓年輕的挖掘者感到驚奇,就連有著多年考古經驗的侯良都感到十分震撼。

當發掘到墓穴東側第二層台階的時候,一位正在挖土的女同志突然大聲叫了起來,「快來看,我掘出一個大洞!」大家聽後立即跑了過去,還沒等大家看明白,不遠處另一個同志不緊不慢地喊道:「這有什麼稀奇的,我也挖到了一個。」當大家看完這幾個地方以後,猶如冷水潑頭。很明顯,這些是盜洞。

當時發現的盜洞一共有三個,兩個呈方形,一個呈圓形。根據一些老技工介紹,古代的盜洞一般都是圓的,而現代的盜洞則是方的。也就是說,這座古墓從古至今已經有好幾批盜墓賊光顧過了。隨後,大家在下挖到七八米的時候,發現了一個膠鞋底。根據百貨商店的商業專家鑒定,這是1948年上海出的膠鞋底。由此可以判斷出,最近的一批盜墓賊在24年前還光顧過!

自古以來,長沙一帶的盜墓者就相當猖獗。因此在業內,有著「長沙古墓、十墓九空」的說法。很顯然,這座古墓也沒有逃過盜墓者的黑手。面對接連出現的盜洞,侯良的心情十分復雜。這座古墓很可能還有發掘的價值嗎?會不會大家費盡千辛萬苦,最後挖開的只是一座空墓呢?隊員們紛紛打起了退堂鼓。

馬王堆漢墓古屍是指1972年湖南省長沙市東郊一座漢朝下葬墓地中發現的一具女屍。是長沙國丞相利蒼的妻子,有人把它譽為中華民族的地下文化寶庫,西方人稱之為東方的「龐貝城」。

盡管地下文物不斷面世,但馬王堆的文化光芒依然絲毫不減,它在諸多領域的「獨一無二」使它成為當之無愧的國之瑰寶 !

提起馬王堆漢墓,總有說不完的話,因為這里蘊藏著太多神奇的傳說與動人的故事。「馬王堆」坐落在長沙市東郊。清嘉慶年間所修《長沙縣志》認為,馬王堆與唐末五代時楚王馬殷父子有關。古稱「馬王堆」。1972年至1974年,通過發掘並考證,其實這是西漢初期軑侯家族的墓地,墓中共出土了3000多件珍貴文物和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屍。

馬王堆三座漢墓中出土的漆器,其數量至多,保存之完好,器形之多樣,工藝之精巧,都是前所未有的。這里展示了雲紋漆鼎、雲紋漆案、雲紋漆具杯盒、粉彩長方漆奩、錐畫紋漆奩等一系列文物。

馬王堆漢墓的保存環境極其苛刻,盜墓賊打開墓穴之後發現氧氣稀少,所以他們放棄了。再就是目當中都有很多的水,所有的文物幾乎都是浸泡在水中得以保存,所以沒有被盜掘,重要的原因就是有水。

文化領域創作者雲龍

大家應該都聽說過,在考古界有著"長沙古墓,十墓九空"的說法,這也說明了在湖南長沙地區的盜墓行為非常的嚴重,基本上不管發現和沒有發現的墓葬都被盜墓賊給光顧了,但是雖然如此,在1971年發現的長沙馬王堆漢墓卻是幾乎完完整整地保存了下來,這難道是盜墓賊沒有發現嗎?也不是,因為在馬王堆的附近發現了很多的盜洞,但是最終馬王堆也沒有被盜。

1972年,湖南長沙一家部隊醫院在湖南長沙市芙蓉區馬王堆附近鑽孔探測開挖防空洞時,地下冒出一股不明氣體,施工人員用火去實驗該氣體,結果竟然能點燃,並且還產生了藍色火焰。

工作人員把這一發現報告湖南省博物館,考古人員馬上趕到現場,通過挖掘很快驚呆了,在地底下發現一層白膏泥,取出白膏泥後,又發掘出了大量的木炭,足有一萬斤,拉了整整四卡車。然後發現了碩大墓穴,最終確定這是一座古墓——馬王堆古墓。

考古人員隨後對馬王堆一號墓地宮進行了發掘,打開墓裡面的棺材時,在場的所有人都驚呆了:棺材裡躺著的竟然是一個「活死人」。要知道這「死人」的皮膚光澤有彈性,部分關節仍然可以活動,除了眼睛和舌頭有些突出,完全就如剛去世一樣,當真是栩栩如生的「活人」啊。

也正是因為這樣,長沙馬王堆漢墓女屍的出土轟動世界,專家考證後發現,她就是漢初丞相的妻子辛追夫人。

辛追在 歷史 上並沒有完整記載。而她的丈夫利蒼生於戰國末年漢初任長沙的分封王。據考證,這座漢墓正是西漢初期長沙丞相鈦侯利蒼及親人的陵墓,該陵墓群有三座大墓,分別葬的是利蒼本人以及妻子辛追和其子。

也就是說這具女屍已經去世並且在地下躺了2100多年,歷經2000年風雨而不腐敗的 「濕屍」僅此一例。

據現場解剖學專家說:「用手觸摸了辛追的皮膚,依然很有彈性。」這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濕屍。

在馬王堆墓葬出土的文物成功三千多件,其中絕大多數保存完好無損,而且出土了非常珍貴的2件素紗禪衣,每件重量不足50克,是目前世界上現存年代最早,保存的最為完整,同時也是製作工藝最精,最為輕薄的衣服,其精妙工藝令所有人嘆絕。

另外伴隨「睡美人」出土的有彩帛畫、竹簡、漆器、樂器、棺槨等數千件極為珍貴的文物。

1971年年底,長沙市區東郊瀏陽河旁的馬王堆鄉意外發現古墓,根據考古專家侯良先生的判斷,這極有可能是一座深埋地下、恆溫恆濕並且密封良好的火坑墓,而火坑墓中的物品一般都會保存得相當完好。

比較隱秘

因為馬王堆漢墓是特別的屏蔽的他蓋的時候在很多部的中間,所以說是不會被發現的,那麼到部者一般情況下他們都比較著急,所以說看的也比較匆忙,那麼這么隱秘的地方,一般情況下都是找不到的。不然的話早都被發覺了,也不會被保存到現在。所以說漢墓當時蓋的時候也是費了一些苦心的。

盜墓者太過著急

盜墓者在去附近盜墓的時候,因為還有兩座墓,所以在弄那兩座墓的時候是特別著急的,沒有顧上看這個墓碑,所以說沒有發現,如果當時他們再細心一點的話,肯定就發現了裡面是有不少的文物的,所以說漢墓的保留對於我們來說也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墓洞比較深

漢王墓的漢墓霧洞是特別深的,那麼盜墓者並不是沒有去過,去過之後他們挖了十幾米之後發現沒有通,所以說沒有了耐性也沒有了精力,直接選擇了放棄,後來考古學家去了之後,經過努力,終於把他挖了出來。不所使用的木炭超過了5000公斤,那麼裝滿了整整4輛卡車,清理完木炭之後就可以看到真正的墓穴了。

也可以說見到漢墓的人,他的心思是特別細膩的。不是見得這么深的話,那麼肯定已經被盜墓者給盜走了。所以說古代人的智慧也是特別強大的。那麼同時盜墓者也是特別可恥的。如果不是他們的話,那麼古代的文物現在應該會有更多可以展現我們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

結語:

馬王堆漢墓的保存環境極其苛刻,盜墓賊打開墓穴之後發現氧氣稀少,所以他們放棄了。再就是目當中都有很多的水,所有的文物幾乎都是浸泡在水中得以保存,所以沒有被盜掘,重要的原因就是有水。

自古以來,長沙一帶的盜墓者就相當猖獗。因此在業內,就有著「長沙古墓、十墓九空」的說法。

長沙是楚國時期的「東南之會」,而作為西漢時期的諸侯國,長沙國歷時兩百餘年,王公大臣的墓陵一直為後世盜墓賊覬覦。

1972年,考古學家在挖掘馬王堆1號墓時,在墓內發現3個盜洞。為何盜墓人員沒有繼續往下挖呢?據過去長沙的土夫子(盜墓賊)透露,當時他們倆個人在盜掘1號墓時,一直挖到天亮都沒有看到棺木;此時他們心灰意冷,以為是古人設下的疑冢,就放棄了。結果,1972年的發掘,使得千年不腐女屍以及眾多珍貴文物出土,成為考古奇跡。

一名長沙土夫子的後代吳邪意外獲得記載古墓秘密的戰國帛書,他揣著爺爺傳下的盜墓筆記,踏上了驚險的尋寶之旅。這是南派三叔的小說中描寫的關於長沙老九門盜墓的故事,雖然故事是虛構的, 歷史 上也沒有關於九個盜墓世家的相關記載,不過在民國時期,長沙一代的盜墓賊確實非常猖獗。俗稱:土夫子。

根據《瀟湘絮語》一書記載,土夫子是民國時期長沙一帶對賣黃泥土為生的人的俗稱。在當時的長沙,老百姓都是以燒炭為主,不過煤炭不算便宜,為了增加它的耐燒度,需要摻著黃泥,所以就有了這種以賣黃泥土為生的人。因為最好的黃泥土以古墓墓坑的回填土為最佳,所以許多土夫子就去古墓附近挖土,有時還會挖出墓主的隨葬物,時間長了就有土夫子專門以盜墓為生。

如今,當年的土夫子們大多老去,回歸他們熟悉的地下世界。他們的身手和爭議,他們曾經的盜墓江湖已隨風逝去。而他們留給後人的傳說,仍印記在從地下面世的一塊銅器、一罐陶瓷、一片帛書…

但是,長沙這樣一座小城,哪來的那麼多出土文物呢?原來,長沙的文物有兩個主要的出土地:城區和郊外。說長沙小,其實是指它的平面空間。如果從立體空間來看,它卻擁有足夠的深度。從深度上講,最底部的文化層在8米左右。但它跨越的時間長度則超過了2000年。兩千年的 歷史 堆積在如此狹小的空間里。也難怪有人說長沙老城區只要向下挖掘,就一定會有文物。

從戰國時期的楚墓開始,一直到明清。密密麻麻的古墓幾乎覆蓋了長沙 歷史 上的所有郊區。也正因此,長沙自古以來的盜墓現象非常嚴重,可以說是十墓九空。那麼,馬王堆漢墓這個 歷史 奇跡為什麼能在盜墓現象如此猖獗的環境下完好保存下來了呢?

20世紀70年代初,是「深挖洞,廣積糧」的備戰時期。這一年的7月30日,離馬王堆不遠的一家部隊醫院選擇了地勢高的兩座土冢開挖防空洞。醫務人員在打孔探測作業時,突然從孔里冒出一股涼氣,有人用水灌孔,結果灌入的水竟被反濺出來。於是,各種不同版本的猜疑評說在當地傳開了。面對不可思議的奇怪現象,部隊醫院將此情況報告了湖南省博物館,由此拉開了馬王堆漢墓考古發掘的帷幕。揭開墓葬的神秘面紗,考古研究人員做了大量、復雜的前期准備工作。

1972年初,中國科學院考古所和湖南省博物館考古人員開始了東邊土冢的挖掘,當人們懷著期待的心情堅持繁重的工作時,一個壞消息傳來:發現了一個圓形的盜洞!盜洞筆直的朝著墓葬的下方插去,總是跟著考古隊,沒完沒了。一直向下延伸了17米,盜洞終於消失了。考古隊員在盜洞里找到了一枚唐朝的錢幣,由此得知,盜墓者是唐朝人。後來考古人員又發現了兩處盜洞,其中還有一雙回力鞋。所幸,盜洞都沒有挖到最後就停止了。可見,深埋大葬是馬王堆漢墓躲過盜墓賊盜掘的一個最重要的原因。長沙當地一直有傳說,馬王堆是一座疑冢,而且《湖南通志》也明確記載,「馬王疑冢,在縣東南五里,楚王馬殷築,相傳三千三百六十七冢」。這些盜墓賊向下挖了這么深也沒有見到一點古墓的痕跡,就認為這里是古人設下的疑冢,所以就放棄了!馬王堆漢墓才可以完好的呈現在世人面前。

就在盜洞消失後不久,人們挖到了一種黏糊糊的泥土。它的俗名叫:白膏泥。這時一個工人喊道:「大家快來看」。人們跑過去一看,只見一片綠油油的樹葉靜靜地躺在白膏泥之中,難道這時一千多年前的樹葉嗎?大家都不相信,這太不可思議了,一定是剛剛從樹上掉落到泥土裡的。後來在一兩百雙眼睛的注視下,有工人又拿著鐵鍬一鏟鏟的把白膏泥鏟到簸箕里,鏟了幾鍬之後,當這個工人再次把鐵鍬鏟下去再拔上來時,所有人震驚的看到簸箕里的白膏泥上赫然躺著一半樹葉,而另一半還在剛才的土裡。大家激動地喊:「綠的」。

這真是太神奇了,所有人都預感到這個墓葬帶給大家的將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巨大驚喜。當把墓葬里的白膏泥和木炭清理干凈之後,露出了一張很大的竹席,把竹席揭開之後,一座巨大的槨室就完整的展現在人們面前。整個槨室由厚重的松木板料構築而成,長6.73米、寬4.9米、高2.8米,四塊隔板以「井」字形把槨室分為四個部分,內外繪制著吉祥圖案,以朱漆為內黑漆為外輔之,居中為殮屍的內棺。以兩道質地精良的帛束纏蓋棺,考古隊中不乏一些經驗豐富的老工人,他們驚訝的說:挖了一輩子的墓,還從來沒見過保存這么完好的。

馬王堆漢墓的發現,充分展示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原來馬王堆地勢較高,造墓時先在山丘上挖出墓坑的下半部,墓底長7.6米、寬6.7米,下置墊木與兩層底板;在龐大的槨室和四層套棺上部覆蓋頂板和兩層蓋板,再用版築法夯築出墓坑的上半部和墓道,墓底和槨室周圍塞滿厚達0.4~0.5米、總重量約5000公斤的木炭,木炭具吸水、防潮以保持墓穴內乾燥的功效;在木炭外圍堆積了厚達1.3米左右的白膏泥,白膏泥粘性強,滲透性低,對墓穴密封起了決定性作用;然後層層填土,夯實密固,堆積成高約16米的土冢,使深埋地下的槨室形成恆溫、恆濕、缺氧、無菌的安全環境。正是因為這些操作,使馬王堆漢墓在十墓九空的長沙城躲過了盜墓賊一次一次的侵襲,將辛追夫人和她的棺槨、隨葬品都完好地保存了下來。為我們的 歷史 文化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中國有著世界上連續不斷、獨一無二、絕無僅有的優秀文化。我們要有 歷史 自信,文化自信,更要有民族自信。如今,讓我們從自己做起,把中華民族燦爛悠久的文化發揚光大,代代傳承!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我是博觀文化傳媒人,讓我們一起守護 歷史 ,守護華夏文明。

馬王堆漢墓的保存環境極其苛刻,盜墓賊打開墓穴之後發現氧氣稀少,所以他們放棄了。再就是目當中都有很多的水,所有的文物幾乎都是浸泡在水中得以保存,所以沒有被盜掘,重要的原因就是有水。

躲過了千年,逃不過現代

6. 長沙市博物館的館藏文物

長沙博物館作為一座中型綜合性的地方誌博物館,它承擔著收藏、保管和展示長沙市以及周邊地區各類文物、照片、圖書、文獻資料的重任。為國家徵集收藏了各級各類文物、照片、圖書、文獻資料共85000餘件。其中出土文物10500餘件,流散文物28000餘件,字畫和近現代文物6500餘件;各種歷史圖書文獻資料20000餘件,各類照片20000餘張。經專家鑒定,共有一級文物87件套,二級文物101件套,三級文物2750件套(截至2012年統計)。 青銅器象紋大銅鐃:商代文物,高103厘米,重221.5公斤,鐃呈褐綠色,甬呈圓管狀,鉦部作合瓦形,主紋為粗線條組成的獸面紋,兩眼為半浮雕的粗勾紋,上刻雲雷紋,鼓部飾一組相向站立、鼻子相連的象紋,象身、鉦之周邊、甬部均滿飾雲雷紋。 乳釘雲雷紋編鐃:商代文物,高53.5~36.5厘米,重28.5~9.5公斤。編鐃共9件,由小到大造型一致,紋飾大體相同。甬呈圓管狀與鉦腔相通,甬中部一旋,鉦部飾乳釘紋兩組十八枚,乳釘突出,基部肥實。其中編號為7的鐃在鼓部兩側各飾半浮雕虎紋。鐃以組的形式出現,全國罕見。根據取樣測音,該組編鐃每件各能發出 1~2個不同的樂音,編合起來古代的五音俱全,可以演奏古代各種樂曲,是已知中國最早能成組演奏的樂器。 草葉紋四山字銅鏡:戰國時期文物,直徑15.8厘米,緣厚0.6厘米。該鏡為青銅質,圓形,三弦紐,雙重方紐座,以羽狀紋為地紋,映襯主紋山字紋和配列在山字之間的花瓣紋、葉紋等。山字紋鏡是楚國鏡中的一個重要類型,該鏡花紋清晰、光潔可鑒,是四山紋鏡中的代表。 獸面紋提梁銅卣:商代文物,高27.8厘米,口徑11.6厘米,底徑13.9厘米。卣呈橢圓形。蓋頂鑄有六瓣蕾形捉手,蓋沿兩側有實心角狀突出。鼓腹,圈足,缺提梁。蓋、腹部、圈足各飾四道扉棱。全器以細密的陰線雲雷紋作地,蓋面飾兩獸面,蓋沿、頸、足飾夔龍紋,腹部飾由夔龍紋組合的饕饕紋。 雲雷紋尖足越式銅鼎:春秋時期文物,高12.8厘米,腹徑11厘米,口徑11.5厘米,足高6厘米。鼎為敝口,方耳直立於口沿,腹上部飾渦紋、雲雷紋,部分已不甚清晰,底腹有三范合鑄的痕跡。圈底,底部殘存煙炱,足部上粗下尖,足內側空槽,足尖實心,外撇成錐狀。此鼎造型別異,其鑄造風格與紋飾特徵同中原的同期器物迥異,具有明顯的南方土著文化——越族青銅文化的風格。 陶瓷器青釉褐綠彩繪獸座枕:唐代文物,高9厘米,長18厘米,寬12.8厘米。荷葉形枕面,中部微凹,枕面以褐、綠、蘭彩飾滿雲山紋。灰黃胎,通體施釉不及底。 「七賢」人物詩文罐:唐代文物,高17厘米,腹徑18厘米,口徑13.5厘米。該罐外侈口,翻沿,直頸,圓肩,平底。肩兩側各立一環耳,肩部飾二周褐色點彩。腹部一側用褐彩繪兩人,褒衣博帶,高冠長袖,須髯飄拂,相向而坐,另一側以褐彩題銘「七賢第一組」,旁書七言詩一首「餉(暢)飲三杯萬士(事)休 眼前花撥(發)四枝葉 不知酒是龍泉劍 吃入傷(腸)中」。 白釉綠彩山水紋壺:唐代文物,高18厘米,腹徑12.2厘米,口徑8.4厘米。敞口短頸,溜肩,橢圓形長腹,曲形柄,多棱短流,平底假圈足。曲柄上有兩道凹槽,施釉近底部,有淚痕,綠彩暈散成寫意山水紋圖案。 醬釉子母狗俑:唐代文物,高3厘米,長4.7厘米,寬4.2厘米。子母狗靜卧於橢圓形底座上,母側首顧盼,尾上翹緊貼臀部,腹處作一穿系。小狗卧伏於母狗一側,張嘴側望其母,上尾拖地,一副安詳狀。灰黃胎,通體施青釉,多處以醬釉斑彩點綴。長沙窯動物雕塑。 冬青釉瓶:清乾隆時期文物,高43.9厘米,腹寬11.5厘米。瓶體呈方形,腹微鼓,通體施冬青釉,印花,釉色青中閃綠,呈現出如脂似玉的玻璃質感。瓶四壁紋飾相同,主體紋飾落在腹部,即中間一朵纏枝荷蓮,四周被雙龍戲珠的連續規矩紋層層纏繞,採用粗細相隨的線條法,線條圓柔。瓶口呈立體、空心的 字形,唇外卷,並描上金彩,同時底邊也描金,使瓶體在青麗中閃現兩道對稱的金色線圈。 洪憲元年五彩瓶:洪憲元年文物,殘高40厘米,腹徑18.3厘米。該瓶系湖南醴陵窯釉下五彩瓷。瓶以藍地梅竹為地紋,前後兩面開窗。一面窗內為松菊雙雞圖。另一面為詩文,是少黃夫子的兩個學生寫的。詩文落款為洪憲元年一月,底款為「湖南瓷業公司製造」。該瓶製作精美,年號稀貴,窯址確切,為曠世難得之品。 金銀玉石器雙面透雕龍紋青玉佩:戰國時期文物。高5.7厘米,長15.5厘米。玉佩扁平半圓狀,用青玉琢成。佩的邊沿為弧形龍身,身飾谷紋,兩端雕刻龍首次,弧中心有一小圓孔,用以系繩佩帶,是楚國玉器中的精品。 羊脂白玉翠蓋鼻煙壺:清代文物。高7.4厘米,寬1.5厘米,壺身白如雪,造型簡練,線條流暢。

7. 長沙名勝古跡有哪些

1、浯溪摩崖石刻,位於湖南祁陽西南約2公里湘江西岸與浯溪交匯處的唐至清的摩崖石刻。浯溪摩崖石刻,是我國古代有名的摩岩石刻之一。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8. 長沙簡牘博物館的館藏文物

典型藏品圖
... 1996年10月,長沙出土了14萬余枚三國孫吳時期(公元222年—公元280年)的簡牘,數量超過了中國歷年來出土簡牘的總和。它的內容涉及三國時期吳國的司法、財政、賦稅、戶籍等多個方面,對深入研究三國孫吳時期的經濟關系、階級關系、賦稅制度、書法藝術以及社會生活等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序廳] 現在所在的位置是陳列館的序廳,大家看到的背景板是四塊木牘,它們是以長沙吳簡中的木牘放大而成,目的是使大家對長沙吳簡的形制、文字、內容、書法等有一個直觀的印象。展台上擺放的是木簡和簡冊,是按1:1的大小復制而成的。 走馬樓出土的長沙吳簡,總數量約14萬余枚,內容大致可分為符券類、簿籍類、書檄類和信札及其它雜類等。是二十世紀中國古代地下文獻的重大發現,被評為1996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並列入二十世紀中國一百項重大考古發現。
第一組 組圖及文物陳列
長沙,素有「楚漢名城,屈賈之鄉」的美譽,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全國二十四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1987年為配合位於五一廣場的地下商場的建設,長沙市文物部門清理出戰國至明代古井19口,灰坑3處,出土一大批戰國至明清時期的文物首次以科學的地層關系及大量的考古材料證明了長沙古城的2000餘年的城建歷史,為進一步探討長沙城在各個歷史時期的地理位置及發展變化提供了極有價值的資料。
1996年7—12月,長沙市文物工作隊配合湖南平和堂商業大廈的建設,清理出戰國至明清時期的古井窖57座,出土銅、鐵、陶瓷、竹木等文物3000餘套,在編號為22號古井窖中發現了14萬余枚三國吳紀年簡牘。
展櫃里陳列的是從古井窖中出土的文物,均為原件。包括:陶瓦當、錢幣、簡牘、陶罐。
第二組 長沙吳簡內容
長沙吳簡的內容大致可分為符券類、簿籍類、書檄類和信札及其它雜類等,涉及紀年、職官司人物、軍事地理、賦稅、人口和司法等方面。這批簡牘是吳國孫權時期長沙郡及所屬縣(臨湘候國)的文書檔案,是目前研究三國史尤其是孫吳歷史最重要的出土文獻。其中賦稅簡出土最多。
賦稅簡 是長沙吳簡最為重要的內容。當時賦稅主要徵收錢、布、米、豆、皮,其中,米類有很多名目,有稅種之分、有品質之分、有產地之分等。一般說來,米、豆入倉,錢、布、皮則入庫。這批賦稅簡為我們提供了當時孫吳吏民繳納賦稅的詳細資料。
賦稅簡中有大量關於當時度量衡內容的記錄,容量制有斛、斗、升、合、勺,長度制有匹、丈、尺、寸,田畝面積制有町、頃、畝、步等。
精品陳列櫃。為什麼這批簡牘能完整的保存1700餘年呢?主要是這批簡牘以竹笥裝置,上面以粘性黃泥密封,加之深藏,地下水位高,使簡牘與空氣隔絕,細菌不能繁衍,所以能保存下來。長沙吳簡中竹簡由竹類中的剛竹製作而成。由於長期浸泡在黑色潮濕的泥土中,其飽含水分,竹質嚴重腐朽,纖維分離,竹簡顏色為深褐色,字跡散淡,因此,長沙吳簡的保護整理工作十分復雜,一般需要以下程序:剝離、揭取、清洗、檢對、登記、存庫、換水、施葯、防霉、防腐、脫色、脫水、照相、釋文、建檔、保管、出版等。
第三組 吳簡形制
長沙吳簡形制有簡、牘、簽牌、封檢、封泥匣等,其中竹簡數量最多。
竹簡 長沙吳簡主要為竹簡,其形制有兩種,一種長25—29、寬1.2—1.5、厚0.15—0.18厘米,另一種長22.2—23.5、寬0.5—1.2、厚0.05—0.1厘米,用上下兩道編繩編連好後再行書寫。
牘 《說文》:「牘,書板也。」即用於書寫的木板。其寬度比簡寬,可以書寫數行。長沙吳簡所見之牘多系木板,杉木質地,但也極少數用竹板做成,長與簡略同,寬窄不一,厚度均超過竹簡。
檢 《說文》:「檢,書署也。」《釋名·釋書契》:「檢,禁也,禁閉諸物使不得露也。」封檢用於封緘和標識各種物品和文書,大多署有文字以說明封緘的目的,如傳送、封存等。有些封檢雖無墨書文字,但其封泥上必有印章文,使之具有信用功能。長沙吳簡所見封簡均為長方形,木質,下端有縛強的繩槽和填泥的方孔,方端則是書寫標題的題板。類似於現在的封條或印戳。
楬 《說文》:「楬,楬桀也」。即標簽、簽牌,屬於標識文書,是特殊的簡牘形式,實物所見皆為器物楬和文書楬兩種。長沙吳簡所見之楬均為文書楬,木質,楬上書有標題。
名刺 刺是用以謁見稟報的實錄文文書。長沙吳簡中不少是名刺簡,涉及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問安、謁見、薦舉、贈物等內容。如展板所示:「弟子黃朝再拜問起居 長沙益陽字元寶」。意為:一個叫黃朝的弟子再次來拜見他的老師,目的是向老師問安,他是長沙益陽人,元寶是其字型大小。
第四組 簡牘的製作書寫
簡牘的製作一般包括備料、片解、刮削、殺青(或上膠液)、編聯諸程序。這里展示的是簡牘製作過程的工藝流程。 簡牘,作為中國古代文字的載體,始於春秋戰國或更早,盛於秦漢、衰於魏晉,先後使用了三千餘年,因而留下了輝煌的文獻資料,成為中國文物寶庫中極為珍貴的寶藏。在紙張發明和推廣之前,簡牘是中華民族文化傳播和承載的重要工具。在中國封建文化的奠基時期起著重大作用,對中華文明的發展和壯大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第一組 戰國時期簡牘(公元前476—公元前221年)
商周時代的簡牘在現代考古中尚未發現。春秋戰國時期簡牘的使用已十分廣泛。戰國時期的簡牘是中國目前所見到的最早的簡牘實物。這一時期的簡牘集中發現於長江流域的湖北、湖南以及河南省。
第二組 秦代簡牘(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
秦王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第一個統一王朝。由於秦始皇採取焚書坑儒的政策,使秦代保存下來的簡牘顯得尤為珍貴。這一時期的簡牘集中發現在湖北、湖南以及秦腹地甘肅。
第三組 漢代簡牘(公元前206—公元220年)
漢代是簡牘使用的鼎盛時期。這一時期的簡牘發現的地域更廣泛,數量更龐大,內容更豐富,影響更深遠。
以1900年新疆於闐、樓蘭遺址發現的漢晉簡牘為先聲,至1949年,中國簡牘發現的地點集中在西北地區,其數量較多,保存也較完善,客觀上為國際漢學的發展提供了資料。但由於當時國家處於貧窮落後戰亂的局面,這一時期簡牘的發現大多和國外探險家活動密切相關,所發現的簡牘也大多留存在海外。
22號古井復原井剖面
22號古井窖位於湖南平和堂商業大廈工地東側,是不規則的圓形袋狀豎井,井口距地表深約800厘米,直徑310—350厘米,簡牘層厚約20-50厘米,簡牘以竹笥盛裝,上以黃泥覆蓋,簡牘層上距殘井口約150厘米,下距井底約360厘米。簡牘層下出有大量的青瓷器。井底有一方形木構井圈,以吸存地下水。該井窖是一座建於東漢晚期、廢棄於三國時期的倉窖儲藏井。 文字是文明起源的重要標志之一。人類自有了文字,便有了書(刻)寫文字的載體。世界最初的文字載體,與本國的環境資源密切相關,既豐富多彩,又具一定的共性。隨著文明的發展和各國文明的相互影響,世界書寫材料逐步趨向統一。尤其是中國造紙術的發明,紙大量使用並廣泛推廣,使紙成為全人類共享的精神和物質財富。
第一組 泥 版
大約在公元前3300年,在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之間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今伊拉克境內)蘇美爾人用兩河流域沼澤地盛產的粘土製成泥版,用蘆葦桿削成切面呈三角形的筆,在泥版上印刻成文字。由於這種文字呈楔形,後來便被人們稱為「楔形文字」。泥版作為最初的文字載體,具有取用方便、造價低廉、堅固耐用、保存持久的特點。泥版在兩河流域使用時間長達3000餘年,為兩河流域古代文明留下了大量見證。
第二組 紙 草
埃及尼羅河三角洲的沼澤地生長一種植物「紙莎草」。古埃及人用它的纖維桿製成「紙草」作書寫材料。英文的paper和德文、法文的papier,都源於「紙草」(papyrus)這一名稱。在古埃及,紙草的生產由國家壟斷。從公元前3000年起,埃及的紙草就出口到全地中海地區。
第三組 羊 皮
公元前2世紀,埃及拒絕供應紙草給敵對的帕加馬(今土耳其境內),小亞細亞的抄寫員只好用羊皮製成羊皮紙用於書寫。
第四組 石料、樹皮和樹葉
古代使用石料做文字載體的民族部落比較多,而最具特色的是聚落在印度河流域最早發明印度河銘文的人們和美洲大陸上最早在石柱上刻寫文字的瑪雅人。
第五組 甲骨、青銅、竹木、帛、紙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在她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我們能較清晰地看到甲骨、青銅、竹木、帛、紙等文字載體的發展過程及其特色以及她對世界文明進程所作出的巨大貢獻。 《長沙文物精華展》所展出的部分珍寶,如瑰麗凝重的青銅器,精美絕倫的玉石器,絢麗奪目的漆木器以及華麗多彩巧奪天工的長沙窯釉下彩瓷,濃縮和再現了長沙這片神奇土地上古代文明的發展歷程,並以其獨特的魅力展示了這一文明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
中國古代青銅器,是世界古代文明發展史上的一個劃時代創造,是中國文物寶庫中的瑰寶。而商周時期是中國青銅時代的鼎盛期。近百年來,以長沙寧鄉為中心,相繼出土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四羊方尊、人面紋方鼎、獸面紋提梁卣等一大批精美絕倫、件件是國寶的商周青銅器。長沙成為和四川廣漢、江西新干齊名的中國南方三大出土商周青銅器群的重要地域。 您現在看見的這是一幅商代統治者祭祀的場景復原。商周時期是統治者權力至高無上、神權被充分利用的時期。他們認為神靈是有先知的,統治者無論是大事小事都會以祭祀的方式求助於神,希望獲得神靈的智慧,得到神靈的保護。商人祭祀不僅隆重,而且十分虔誠,他們會不惜花費大量的牛、馬、羊等作祭品。說到祭祀我們就不得不提到禮器,禮器是中國先秦時期用來別等級,明身份的器物,是奴隸主貴族在重要的祭祀和宴享中使用的青銅器,一般包括酒器、樂器、食器、水器等。這邊陳列的就是一組祭祀中使用的酒器。我們先來看這件獸面紋提梁卣,它的腹部裝飾有一獸面紋,又稱饕餮紋,古代傳說饕餮是一種生性貪婪的凶獸,獸爪鋒利,粗眉大眼,給人以恐怖的感覺,這正代表著奴隸主階級至高無上的權威。下面陳列的是人面紋方鼎、獸面紋銅觚、獸夔龍紋提梁卣。
接著讓我們一同走入展覽的第二部分湘楚瑰寶。在春秋戰國時期,中央集權力量逐漸衰微,各諸侯國互相爭霸。楚國到了楚莊王時已經發展成「飲馬黃河、問鼎中原」的泱泱大國,當時爭霸稱王必不可少的先進裝備是青銅兵器,長沙是楚國南疆的軍事重鎮,所以遺留下來的兵器有很多。首先我們看到的這是青銅劍,發掘它時就已經是這么鋒利無比了,可見當時鑄兵工藝是十分先進的。在這里陳列的有青銅戈、尊、矛、弩機等。我們來看這件弩機,它是戰國時期最先進的武器,戰國時期楚國已能製造出連發20支箭的弩機了,楚國的強大與其能生產和擁有先進的武器有密切關系。 兩漢時期,長沙為郡國首善之地。馬王堆漢墓、河西咸家湖古墳垸西漢王室墓等一批大型墓葬中出土的大量稀世珍寶:玲瓏剔透的玉器、繁華亮麗的漆器、精美絕倫的樂器、巧奪天工的絲帛,為今人構築了一個二千年前五彩繽紛的世界,真實地再現了當時長沙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盛況。
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保存完好的最早的絲弦樂器—築。築身十分修長,一端呈長盒狀(這是它的共鳴箱)一端如棒槌,長117厘米,寬11厘米,高6厘米,這是建國50年來中國文物考古的首次重大發現。築是先秦時代的古樂器,有研究者認為,它發源於中國的南方,戰國時期在民間廣為流傳。本來築上是有五根絲弦的,但歷經2000多年,絲弦已被腐蝕掉了。據考證,它是古箏的前身。「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返」,燕趙名士荊軻刺秦王便是在悲壯的築聲中踏向三秦大地。
湖南雖然不出產玉石原料,但由於長沙是江南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歷代玉器也出土不少,尤其以西漢長沙國時期為多。長沙出土的玉器多為禮器玉和裝飾玉。玉璧是禮玉中的一種。有三種用途:一是為祭祀物;二是兩國邦交饋贈的禮物;三是財富和權力的象徵。持璧人的身份由璧的紋飾和執璧數量的多寡表示出來。
相信大家都喜歡看歌舞表演吧,那漢代的宴飲場景一定會吸引你的眼球。請大家隨我一起前往吧。場景中有三位演奏家,中間的在鼓瑟,左邊的在擊築,而右邊的則在吹笙。漢武帝建立樂府,目的是改革傳統的郊廟音樂。樂府大規模地採集、整理和改編了大量民歌,樂府民歌繼承了《詩經》「飢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的優良傳統,它大膽反映現實的精神在詩歌發展史上影響深遠。漢樂府的建立,對中國文學、音樂發展都起到決定性作用,更使民樂得以進入宮廷。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天然漆的國家,西漢後期漆器工藝在中國十分普及。漆器輕便、美觀、不易摔破,是較好的生活日用品。 長沙簡牘博物館於2007年11月8日起實施對公眾永久性免費開放,歡迎您和您的家人、朋友前來參觀。
星期三——星期一上午9:00至下午5:00(下午4:30停止領票進館)開館,每周二、除夕、正月初一、初二閉館。 持有效身份證件,到長沙簡牘博物館領票處領取參觀券;
團體參觀須提前一天電話預約憑單位介紹信或旅行社任務派遣書在領票處領票。
領票後請排隊依次通過安全檢察進入展覽大廳。 (1)為給您提供一個雅靜的參觀環境,確保文物安全,每天上午限定參觀觀眾為2500人次,下午為1500人次,請您入館後自覺接受管理人員的引導。
(2) 您隨身攜帶的物品通過安檢後,方可進館參觀,較重的物品攜帶不便可在服務台免費寄存,貴重物品自己保管,寄存處不承擔責任。請您在16:30前取回您的物品。
(3) 衣冠不整者、精神病患者、醉酒者、攜帶寵物者禁止入內。
(4) 展廳內禁止吸煙,不隨地吐痰、亂扔雜物。
(5)學齡前兒童,小學生須有監護人陪伴參觀;高齡老人、心血管病患者、行動不便者須有人陪伴參觀,在館內出現問題館方不負責任。
(6)請愛護公共設施,花草樹木,如有損壞須照價賠償。
(7) 為保護館內環境衛生的整潔,請不要隨地吐痰、飲食、吸煙、喧嘩、玩耍嬉鬧、口香糖切勿隨地亂吐、隨手亂扔廢棄物、請不要在展區做與參觀無關的事情。
(8)請不要在展廳內使用閃光燈拍照,這樣對文物有損害,謝謝您的配合和理解,保護文物人人有責。
(9)下雨下雪天您進館參觀請在入口處將雨具套進塑料袋,以免弄濕地面。
(10)本館停車場僅供團隊參觀停放,入館的非機動車輛由工作人員引導至指定地點有序停放,確保為觀眾提供良好的參觀秩序。
地址:長沙市天心區白沙路92號

9. 長沙會戰的抗戰遺址

會戰遺址概況
為紀念中國抗戰勝利60周年,再現當年長沙會戰的歷史,長沙市決定在2005年7月底前修建好嶽麓山上的6大抗戰遺址。
長沙市有關部門負責人對兩份全面修復整理嶽麓山抗戰文物的提案進行了督辦。「嶽麓山保存了大批抗戰遺跡。」長沙市政協文教衛體和文史委員會的負責人說,抗戰期間,中國軍隊與侵華日軍在長沙進行了四次大規模會戰,史稱「長沙三次會戰」和「長衡會戰」,有力地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阻擊了日軍的侵華步驟,產生了很大的國際影響。在這幾次會戰中,嶽麓山曾是中國第九戰區司令部戰時所在地。自上世紀30年代起,這里相繼建成岳王亭、忠烈祠、陸軍第七十三軍抗戰陣亡將士墓、長沙會戰紀念亭等紀念性建築物,山中保存了當時的戰壕、彈坑、炮台及九戰區戰時指揮所等遺址,並出土有當年抗日將士遺留的槍支、彈殼、電話筒等文物。
抗戰遺址不同程度破損
折戩沉沙鐵未銷!但的嶽麓山已難以感受當年金戈鐵馬的激情。因種種原因,除七十三軍抗日陣亡將士公墓和忠烈祠(含岳王亭)在得到修復整理外,嶽麓山上的這批抗戰文物很多沒得到保護和利用,或坍塌荒廢,或被風雨剝蝕。
其中長沙會戰紀念亭於上世紀50年代被拆毀後,其亭內「長沙會戰紀念碑」廢置路旁;記錄了九戰區各參戰部隊士兵(名錄)的紀念碑石,成了雲麓宮前坪圍欄的欄板;九戰區戰時指揮所(地處清風峽內山洞)長期關閉;曾作為指揮所的警察紀念堂(1935年建)則成了一棟危房;73軍抗日陣亡將士公墓原來規模宏大,忠烈祠至紀念碑中軸線的兩側,曾分別建有長明燈、紀念亭(分別稱歸宿亭、紀念亭),現中軸線雖已修復,但兩側仍處殘破狀態。至於那些戰壕、彈坑、炮台等,則更是無人管理,已逐漸被人淡忘。
六大遺址再顯崢嶸歲月
嶽麓山風景名勝區麓山景區管理處主任劉祖建說,在保持原樣、不破壞周邊環境、不違背歷史事實的基礎上,計劃修繕6處抗戰歷史遺跡:七十三軍抗戰陣亡將士公墓、清風峽作戰指揮部、湖南省會警察紀念堂、長沙會戰碑、陣亡將士名錄碑、炮台、戰壕遺址。

閱讀全文

與長沙關門有什麼歷史文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2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8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10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8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6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5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9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9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3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1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8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