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內蒙古自治區成立時間是什麼時候
01⑵ 內蒙古文化有多少歷史
多元化的蒙古文化
根據歷史記載,蒙古人大約於公元7世紀登上歷史舞台。然而,在此很早以前,蒙古人的先民就活躍於蒙古草原。《敕勒歌》說:「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它質朴地描寫了他們對大自然的認識,是游牧民族文化寫照的一個側影。從地理環境來看,南抵中國長城,東達大興安嶺,北與西伯利亞草原連成一片,向西與廣大中亞草原相通。在這地域極其遼闊的草原上,從匈奴、鮮卑、突厥到契丹、女真諸族,其社會發展都已達到了一定的水平,有的還建立了顯赫一時的帝國。雖然作為統治者的民族成分不同,文化也各異,但這些文化彼此是有一定繼承性的。蒙古文化在相當程度上可以說是在上述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多元文化。同時,也可以說游牧文化發展到蒙古民族也臻於成熟和完善。
中國人認為,他們的農業文明比游牧文明要先進,而且,游牧民族是落後的。從來很少有人對此表示懷疑。其實游牧民族開放式的「流動性」,比古代農業民族保守的「安土重遷」,有其進步性。游牧文化根植於廣闊無邊的大草原之中,人們的視野極其開闊,加之「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產方式,春夏秋冬輾轉於不同的牧場和營地,因而多以流動、變化的角度去觀察自然界,所以人們的思考方式,也就越具有辯證的思維方式。游牧民族長期同大自然搏鬥,生活於艱苦的環境之中,因此具有充分的冒險精神和勇敢進取的民族性格。另一方面,由於游牧經濟的脆弱性,以及對生活用品的需求,迫切需要與農業民族進行交易,有時甚至以戰爭的方式進行掠奪。所以說游牧民族文化還具有一定的開放性。蒙古民族的文化具有鮮明的草原特色,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游牧文化。
公元1206年大蒙古國建立後,在蒙古人的歷史上,曾發生過兩件大事:其一是西征中亞、東歐;其二是南下入侵中國。這兩件事對蒙古民族的傳統文化產生了不可估量的意義。西征和南下,使蒙古人開闊了眼界,廣泛接觸和吸收了東西方各民族的文化,尤其是與突厥民族和中國文化的接觸。如西征中,蒙古軍隊就俘獲了大批中亞工匠,並將他們帶回蒙古,隨著這些人的到來,一些中亞伊斯蘭文明也相繼傳入蒙古地區,使蒙古文化增添了新的內容。又如元朝的建立,使蒙古人與當時高度發展的中國文化產生了密切的關系。其版圖有所謂「北逾陰山,西極流沙,東盡遼左,南越海表」。蒙古元朝,實為游牧民族文化與農業民族文化沖突與融合的結果。一時間出現了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和薩滿教五教並存的局面,頗有相互影響、兼收各家所長之處,溝通了東西文化的交流和各民族之間的聯系。蒙古民族游牧生產方式與中國農業生產方式的文化沖突與融合,使蒙古民族傳統的文化產生了飛躍,顯示出新的更強的活力。
蒙古文化思想史表明,一個封閉的民族是難有出路的。每一種文明都包含它獨有的智慧和知識,多種文明對一個民族的啟迪作用,不是相加,而是相乘。異質文化沖撞的結果,是成倍的增長。成吉思汗的偉大的一面,是他對異族文化的學習、借鑒和包容並蓄。正因為如此,
蒙古民族傳統文化才在中世紀世界文化史上顯示出頑強的生命力,並佔有一定的地位。
因此,在對蒙古民族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的反思中,我們主張文化發展的多元化,強調多樣性。
⑶ 呼市的有多少年的歷史
「呼和浩特」是蒙古語,意為「青色的城」,因其歷史上召廟較多,故又稱「召城」。簡稱呼市,位於內蒙古自治區的中部,是自治區的首府,也是自治區的政治、經濟、科技、文化中心。呼和浩特是國務院確定的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具有兩千多年文學記載、四百多年建城的歷史,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早在七八十萬年前就出現了「大窯文化」的人類文明的曙光。呼和浩特地處陰山南麓,地勢北高南低。中部和南部為沖積和洪積平原,俗稱土默川平原;北部有大青山,最高海拔2228米。黃河流經市南部,境內還有大黑河,槍盤河等。陰山山脈橫貫市轄境。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市區平均海拔1050米,年平均氣溫8℃左右,年降雨量350-500毫米,日照時數3000多小時,屬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夏無酷暑,冬無嚴寒,特別是每年的7、8、9月,綠樹成蔭,氣候涼爽,更是旅遊避暑的黃金季節.
⑷ 內蒙古的發展史
內蒙古的發展史
---------------------------------------------------------------
額爾古納河畔是蒙古族的歷史搖籃。「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諸部落中的一個部落的名稱,逐漸統一各部落後才演變成了這些部落的共同名稱。大約在公元7世紀,蒙古部從額爾古納河流域開始向西部蒙古草原遷移。12世紀時,這部分人繁衍子孫氏族分出了乞顏、扎答蘭、泰赤烏等許多部落,散布在今鄂嫩河、克魯倫河、土拉河的上游和肯特山以東一帶。當時在蒙古草原和貝加爾湖周圍的森林地帶,還有塔塔兒、翁吉刺、蔑兒乞、斡亦刺、克烈、汪古諸部。13世紀初,蒙古部首領鐵木真征服統一了蒙古地區的諸部後,逐漸融合為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1206年鐵木真稱汗,號成吉思,建立了蒙古貴族政權——蒙古國。從此,中國北方第一次出現了統一各部落而強大、穩定和不斷發展的民族——蒙古族。蒙古族首領成吉思汗建立政權後,展開了大規模的軍事活動。1211—1260年先後滅西夏和金,版圖擴展到中亞、南俄。忽必烈繼汗位後,遷都至燕京(今北京市),並於1271年改國號為元。1279年滅南宋,統一了全國,基本上奠定了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版圖,加強了各民族之間的聯系,1368年元朝滅亡。後來明朝在遼東西部、漠南南部、甘肅北部和哈密一帶先後設置了蒙古衛所20多處,各衛所長官都是由蒙古封建領主擔任。15世紀初,漠西蒙古瓦刺部和東部蒙古的韃靼部先後向明朝稱臣納貢,建立了臣屬關系。明未,女真建立後金政權。636年後金改為清,漠南蒙古各部封建主,也先後被清朝征服。1644年明朝滅亡後,清人關統一全國,直到1757年平定準噶爾部落。至此蒙古族完全置於清朝的統治之下。清朝為了加強對蒙古族的統治,在重新調整蒙古原來的大小封建領主的基礎上,參照滿族的八旗制度,在蒙古族地區建立了盟旗制度。頒布了以盟旗制度為核心的一系列詔令,強化和發展了蒙古的封建制度。清朝對蒙古族統治的加強,有效地制止了封建割據和戰爭,使蒙古族社會獲得了近200年的穩定,畜牧業經濟得到了很大發展。元代以來,蒙古族在祖國許多科學文化領域做出了貢獻。如13世紀中葉寫成的蒙古族重要歷史、文學名著《蒙古秘史》和清代的著名文學作品《一層樓》等。在醫學、歷算、數學等方面蒙古族也有重要貢獻。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後,蒙古族人民積極投入了反帝反封建的斗爭。那時駐防在東南沿海蒙古八旗官兵與各族軍民奮起抗敵。1841年10月蒙古族愛國將領裕謙指揮三鎮將士在浙江定海奮戰六晝夜,以身殉國。次年4月英軍進犯乍浦,守軍7000人英勇反擊,其中有蒙古八旗官兵800餘人參戰,蒙古官兵犧牲200餘人。第一次鴉片戰爭中當英軍入侵渤海灣時,內蒙古東三盟和察哈爾旗蒙古士兵5000人,奉調天津海口防守。蒙古各地捐獻大量馬匹、銀兩支援前線。1856年,英、法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1860年英法聯軍攻佔天津、北京,僧格林沁親王奉命從內蒙古各盟征調蒙古騎兵參戰。在大沽口的三次保衛戰和八里橋之戰中英勇抗擊侵略者,其中有4000餘名蒙古騎兵參戰的第二次大沽口保衛戰中,打沉敵艦5艘,擊傷6艘,打死打傷英法侵略軍592人,獲得勝利。 在第三次大沽口保衛戰中,蒙古族愛國將領樂善率千餘官兵堅守炮台,拚死抵抗,全部為國捐軀。在保衛北京的八里橋之戰中;從卓素圖盟、昭烏達盟、哲里木盟和察哈爾調集4000蒙古騎兵穿插奮戰,斃傷敵軍1000餘人。蒙古騎兵也有很大犧牲;在兩次鴉片戰爭中,蒙古騎兵以弓箭、馬刀抗擊了敵方的洋槍洋炮,在中國近代史上寫出了愛國愛民的悲壯詩篇。1900年前後與義和團運動相呼應的遍布東西部各盟旗的反教斗爭,從1858年伊克昭盟的「獨貴龍」運動起到辛亥革命前夕規模較大的反封建賦役、反墾、奪地的斗爭共有10多次。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蒙古族的知識分子和上層人士,積極參加了辛亥革命,以謀求蒙古族的自由解放。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後,蒙古族的革命斗爭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以烏蘭夫等同志為代表的蒙古族先進分子加人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了內蒙古的革命,同國民黨反動派、日本帝國主義和民族分裂主義勢力進行了堅決的斗爭。在解放戰爭中蒙古族騎兵英勇作戰,殲滅敵軍2萬餘人,繳獲戰馬2萬多匹和槍支l萬多件,為民族解放事業和新中國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1947年5月1日成立了中國第一個少數民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實現了蒙古民族的新的歷史轉折。內蒙古是實行區域自治的省一級民族自治地方,是我國成立最早的一個自治區。
⑸ 內蒙古歷史
春秋戰國之前,一些北方的游牧民族,如匈奴和東胡人在今天的內蒙古地區游牧生活。戰國後期,燕國、趙國、秦國的領土已經拓展到今天的內蒙古地區,中原的華夏民族開始在內蒙古南部定居。如趙武靈王在今呼和浩特托克托縣境內始建雲中城。"趙長城"經過呼和浩特北面的大青山。燕將秦開擊敗東胡之後,構築"燕北長城",在今內蒙古赤峰市南建右北平部,治所在寧城。秦朝、漢朝在今天的內蒙古地區設立郡縣。秦朝修築萬里長城,連接從前各國的長城,以防禦匈奴。內蒙古南部,如雲中郡,是邊防重鎮。而北部塞外主要是匈奴人和烏桓、鮮卑等東胡人的領地。西漢王朝建立後,匈奴是漢民族和平生活的重大威脅:幾十次入侵邊境,攻城屠邑,掠奪財物和大量人口,給西漢北方地區民眾帶來沉重的災難。西漢前期對匈奴和親,但匈奴仍然大舉入侵,西漢皇帝和人民對匈奴的屢屢犯境,被迫出軍還擊。西漢時漢武帝對匈奴的戰爭取勝,匈奴勢力北遷、西遷。在整個漢朝及其後的五胡十六國、南北朝時期,南匈奴人和東胡人逐漸和華夏民族融和,形成今天的漢族的前身。公元前129年2月, 匈奴入上谷郡,殺略吏民。以太中大夫衛青為車騎將軍出上谷郡,太中大夫公孫敖為騎將軍出代郡,太僕公孫賀為輕車將軍出雲中郡,衛尉李廣為驍騎將軍出雁門郡,各萬騎,咸擊匈奴。衛青至龍城。公元前一一九年,衛青從定襄,霍去病從代郡,向匈奴總攻。衛青兵團深入匈奴汗國五百公里,伊稚斜單於大敗。衛青追擊到寅顏山的(外蒙古哈爾和林西南)趙信城。霍去病兵團深入沙漠一千餘公里,滅七萬餘人,霍去病追擊到狼居胥山(蒙古肯特山)。 漢朝在今天的內蒙古地區設立郡縣。如西漢(前127年)設置五原郡,轄境相當於今巴彥淖爾盟東部、包頭市和鄂爾多斯市(伊克昭盟)達拉特旗、准格爾旗等地。三國時期著名將領呂布就出生於此。後內蒙古南部大部為從北朝北魏直到隋朝是中國領土。
民國初分屬熱河、察哈爾、綏遠等特別 區,後均改省;新中國建國前中共以今內蒙古中部設內蒙古自治區,區名至今未變。1978年後內蒙古擴大管轄范圍,把原來的甘肅北部,吉林西部,黑龍江西部劃給內蒙古。全區現設呼和浩特、包頭、烏海、赤峰、通遼、鄂爾多斯、呼倫貝爾、烏蘭察布、巴彥淖爾9個地級市;興安、阿拉善、錫林郭勒3個盟;另外有滿洲里、二連浩特2個計劃單列市;下轄11個縣級市、17個縣,52個旗,其中包括鄂倫春、鄂溫克、莫力達瓦達斡爾3個少數民族自治旗。
內蒙古區域內的人類文明史雖然至少已有數千年,但這片土地被稱為「內蒙古」卻只有不到四百年的歷史。
在蒙古語中,內蒙古被稱為öbür monggol(斡布里蒙古),這里öbür的意思是「南部、內部、前方」等,而滿語與此相同。這和蒙古人、女真人面向南方中原的傳統地理觀相關。漢語的內、外蒙古的名稱來自滿語或蒙古語。在蒙古,當「內、外蒙古」被翻譯時,有時翻譯成「內、外蒙古」,有時是「南、北蒙古」。
清朝通過聯姻或征服的方式逐步將整個蒙古收入版圖,並將蒙古分為設官治理的「內屬蒙古」和由札薩克世襲統治的「外藩蒙古」。外藩蒙古又分為「內札薩克蒙古(漠南蒙古)」和「外札薩克蒙古(漠北蒙古、漠西蒙古)」。其中「內札薩克蒙古(漠南蒙古)」成為今內蒙古自治區的主體部分。清代後期的官方文書中出現了「內蒙古」和「外蒙古」的概念,「內蒙古」一詞指內札薩克(漠南)蒙古49旗,這一名稱沿用至今,並且將原本不屬於「內札薩克蒙古」的呼倫貝爾等地也納入其中。
⑹ 呼和浩特有幾個淇縣,有多大,幾個區內蒙古自治區有多少年的歷史
呼和浩特市現行政區劃共轄9個旗縣區,20個街道辦事處,96個鄉鎮,412個居委會和1 095個村委會,土地面積17 224千方公里
行政區劃
2005年,呼和浩特市轄4個市轄區、4個縣、1個旗。即玉泉區、新城區、回民區、賽罕區、土默特左旗、托克托縣、清水河縣、和林格爾縣和武川縣。
呼和浩特市 面積17271平方千米,人口214萬(2004年)。
回民區面積 175平方千米,人口22萬。郵政編碼010030。區人民政府駐新華西街。
新城區面積 700平方千米,人口32萬。郵政編碼010010。區人民政府駐新城西街。
玉泉區面積 213平方千米,人口19萬。郵政編碼010031。
賽罕區面積1013平方千米,人口36萬。郵政編碼010020。區人民政府駐巧報鎮。
托克托縣面積1313平方千米,人口20萬。郵政編碼010200。縣人民政府駐雙河鎮。
武川縣面積4885平方千米,人口17萬。郵政編碼011700。縣人民政府駐可可以力更鎮。
和林格爾縣面積3401平方千米,人口19萬。郵政編碼011500。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清水河縣面積2859平方千米,人口14萬。郵政編碼011600。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土默特左旗面積2712平方千米,人口35萬。郵政編碼010100。旗人民政府駐察素齊鎮。
但是還有如意 金川 金山三個開發區,如意在東頭,金川和金山在西頭。
⑺ 內蒙古的歷史
西漢時期的內蒙古
秦、漢時期,漢、匈關系一方面表現為雙方的和平交往,另一方面是雙方通過戰爭爭奪包括今內蒙古大部分地區在內的土地。最後,以西漢王朝確立對內蒙古大部分地區的統治而告一段落,西漢的郡縣制在秦朝的基礎上有所發展和創新。今天內蒙古的大部分地區都被西漢設置的張掖郡、朔方郡、五原郡、雲中郡、定襄郡、西河郡、上郡、雁門郡、上谷郡、漁陽郡、右北平郡所管轄。
西漢政府於元狩二年(前121年)在隴西(今甘肅臨洮縣)、北地(今甘肅慶陽縣)、上郡、朔方和雲中五郡設置5個屬國,以安置附漢的匈奴人。屬國制是西漢王朝創立的具有民族特色的行政建置,在屬國管轄地域內,匈奴人保留官號和部落組織,在指定的地域內,從事游牧生產;行政人歸西漢政府任命的屬國都尉管理。
西漢時期,內蒙古地區除分布於郡縣轄地上的漢人以外,還有烏桓和鮮卑人。烏桓駐牧於烏桓山周圍(今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西北140里之地),烏桓原居地赤山。在額爾古納河東南,烏桓人大概是戰國以前遷徙到西拉木倫河流域的東胡人。此後,烏桓一直在這一地區活動,霍去病擊敗匈奴左賢王,奪取匈奴左部地區。之後,把烏桓遷徙到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和遼東五郡塞外。
鮮卑駐牧於鮮卑山周圍,烏桓南遷五郡塞外後,鮮卑遷徙到西拉木倫河流域。西漢時期,另一部分鮮卑人在「大澤」(即今呼倫湖)地區活動,他們是從大興安嶺北段呼盟鄂倫春旗一帶遷來的。鮮卑人初遷呼倫湖地區大約是在西漢成帝在位(公元前32——公元前6年)時期。
東漢時期的內蒙古
東漢繼承西漢郡縣制,仍分全國為十三刺史部,但刺史的地位,職能和權力已不同西漢。西漢十三州長官既無固定場所,轄境又不分明,並不是行政區。東漢十三州長官則有了固定治所,可以長期駐守地方,掌握了升降地方官吏的大權,逐步成為地方行政長官。靈帝中平五年(188年),刺史(亦稱州牧)已直接掌握一州的軍事、行政和民政大權,位在郡守之上。從此,十三州成為郡以上的一級行政區劃,即由郡縣二級制變成州、郡、縣三級。
東漢統治的大部分時間,大體上沿襲了西漢在內蒙古西部設置的郡縣名稱、治所和轄區。直至靈帝(168——189年在位)年間,雲中、五原、朔方、定襄等郡因戰亂不休而廢棄省罷,郡縣所轄民眾也流徙逃亡,一些邊郡,實際上名存實亡。東漢政府於獻帝建安十年(213年)省免並州,合入翼州。二十年,曹操罷省雲中、定襄、朔方、五原等郡,以塞外荒地置新興郡,領一縣以統舊民。實際上,東漢政府失去了對今內蒙古西部大部分地區的控制權和管轄權。在今內蒙古東部,東漢時期的右北平和遼西等郡的轄境也發生變化。右北平郡治所已由平剛遷至土垠,不再轄有今內蒙古英金河以南地區,東漢的郡縣已與今天內蒙古東部地區沒有太大聯系。
東漢時期,內蒙古地區除分布於郡縣轄地上的漢人以外,還有匈奴人、烏桓人和鮮卑人。
東漢初年,匈奴占據了今內蒙古西部部分地區,後因匈奴國內發生嚴重的自然災害,貴族爭權奪利,發生分裂。原駐牧於漠南地區的八部匈奴南下附漢,稱為「南匈奴」。東漢政府允許南匈奴入居今內蒙古河套地區,南單於庭設在五原西部塞80里處。後來相繼遷至雲中郡內和西河郡的美稷縣,南匈奴部眾則分布在北地、朔方、五原、雲中、定襄、雁門、代郡和上谷各郡,包括今天內蒙古的河套地區、鄂爾多斯高原、呼和浩特平原和烏蘭察布高原的部分地區,一引起降附漢朝的北匈奴部眾也在上述地區游牧。
建武二十五年,塞外烏桓首領81人率領部眾移居到遼西、右北平、漁陽、上谷、代郡、雁門、朔方等十郡障塞之內,服屬於漢。在東漢的雲中郡、西河郡、上郡等地,也有烏桓人活動。在戰國燕和秦朝長城內側也就是今天的內蒙古科爾沁草原南部,老哈河流域上游以西,烏蘭察布丘陵南,呼和浩特平原和河套地區,都有烏桓人駐牧其間。
北匈奴西遷,南匈奴、烏桓入塞,為鮮卑在大漠南北擴充地盤提供了條件。鮮卑向南占據西拉木倫河、老哈河流域以後,向西面的蒙古高原擴張。東漢桓帝時,鮮卑統一了大漠南北,建立游牧民事政權。鮮卑統治者把所轄地區劃分為東、中、西三部。東部轄地從東漢右北平郡塞外,東至遼東郡塞外,與夫余、穢貊接壤,包括今西拉木淪河、老哈河流域、科爾沁草原和呼倫貝爾草原、中部轄地從右北平郡塞外,西至上谷郡塞外,包括今錫林郭勒草原、巴彥淖爾高原、阿拉善盟境內的沙漠地區和額濟納河流域等地。鮮卑的統治中心——牙帳,設在高柳(今山西陽高縣)以北300餘里的彈汗山啜仇水邊,約在今烏盟化德縣境內。東漢靈帝光和(178——184年)年間,鮮卑政權瓦解,各部鮮卑「割地統御,各有分界」,直至東漢滅亡。
清朝時期的內屬蒙古、外藩蒙古
內屬蒙古是清朝總管旗和都統旗的總稱。蒙古地區除札薩克旗外,清廷又編設很多總管旗,也有都統旗,稱為游牧八旗。總管旗(游牧八旗)曾反抗過或者無功於清朝,故不授札薩克,不設盟,也無世襲封爵(除附牧該旗的個別世襲佐領外)。這些旗直屬於該地區的都統、大臣、將軍,並統於理藩院。蒙古地區總管旗、都統旗始於漠南蒙古的歸化城土默特和察哈爾部。後在唐努烏梁海、阿爾泰烏梁海、阿爾泰諾爾烏梁海、准噶爾等地區,也相繼編設總管旗和都統旗。
外藩蒙古是清朝札薩克旗的總稱。有內札薩克和外札薩克之別。漠南科爾沁等49旗為內札薩克蒙古。漠北喀爾喀地區的86旗,科布多19旗,新疆伊犁將軍所轄的13旗,青海29旗以及阿拉善、額濟納為外札薩克蒙古。內外札薩克的主要區別在於,前者有兵權,並直統於理藩院;後者無兵權,並受當地所設將軍、辦事大臣及參贊大臣指揮,再統於理藩院。內札薩克設哲里木、卓索圖、昭烏達、錫林郭勒、烏蘭察布、伊克昭等49個旗,分6個盟。外札薩克的情況比較復雜。情況如下:1.喀爾喀札薩克編成86個旗,分4個盟。2.青海29個薩克旗初不設盟,若需盟議,由西寧辦事大臣召集,於察罕托羅海會盟。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改為每年會盟一次。3.阿拉善、額濟納2旗不設盟。4.科布多地區共分19個札薩克旗和3個盟。5.新疆土爾扈特、和碩特共分13個札薩克旗和5個盟。
⑻ 內蒙古的歷史
內蒙古地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歷史搖籃之一,也是古代中國北方少數民族生息繁衍的地方。據文獻記載,古代曾在這里活動過的游牧部族有10多個,其中維系時間較長、影響較大的有匈奴、鮮卑、突厥、契丹、女真等。額爾古納河畔是蒙古族的歷史搖籃。
「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諸部落中的一個部落的名稱,逐漸統一各部落後才演變成了這些部落的共同名稱。大約在公元7世紀,蒙古部從額爾古納河流域開始向西部蒙古草原遷移。回紇建立起了一個新汗國,創立了自己的文字並成為如今蒙文的先鋒。
12世紀時,這部分人繁衍子孫氏族分出了乞顏、扎答蘭、泰赤烏等許多部落,散布在今鄂嫩河、克魯倫河、土拉河的上游和肯特山以東一帶。當時在蒙古草原和貝加爾湖周圍的森林地帶,還有塔塔兒、翁吉刺、蔑兒乞、斡亦刺、克烈、汪古諸部。
近代內蒙古:
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內蒙古地區的革命也成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一個組成部分。內蒙古的各族人民為民族解放事業作出了不朽的貢獻。這正是能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建立第一個民族區域自治地方的深刻歷史原因。
1947年4月23日至5月3日,內蒙古人民代表會議在王爺廟(今烏蘭浩特市) 召開,會議決定5月1日為內蒙古自治區成立紀念日,民族區域自治在全國第一個得以實現,時轄呼倫貝爾、納文慕仁、興安、錫林郭勒、察哈爾盟,計32個旗、1個縣、3個縣級市,面積54萬平方公里。自治政府駐王爺廟。
⑼ 內蒙古有多少年的歷史
內蒙古自治區是1947年成立的。你要是蒙古,或者蒙古地區,那麼告訴你:今年是蒙古,the Great Mongol Empire建立800周年紀念日。成吉思汗在公園1206年統一了蒙古部落,建立了蒙古國。
⑽ 內蒙古歷史的介紹
內蒙古以漠南蒙古得名。唐為突厥地;宋時出現蒙古部落;後建元朝,其地直屬中書省及嶺北行省;明分達靼韃及瓦剌;清統一蒙古,以漠南蒙古居內地稱內蒙古,漠北蒙古居邊外稱外蒙古,並屬理藩院。民國初分屬熱河、察哈爾、綏遠等特別區,後均改省;建國前中共以今內蒙古東部設內蒙古自治區,區名至今未變。內蒙古自治區成立於1947年,比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早兩年多。因此,內蒙古是中國最早成立的第一個少數民族自治區。統一區域自治的實現,結束了幾百年來內蒙古地區被分割統治的局面,結束了這個地區長期以來民族紛爭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