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目錄題型怎麼做

歷史目錄題型怎麼做

發布時間:2023-01-13 20:06:29

① 高中歷史的12種題型解題方法

歷史想拿高分其實很簡單,只要掌握對的 學習 方法 就好了,下面是我整理的高中歷史的12種題型解題方法,希望大家喜歡。

基本方法:

一要字跡端正、排列整齊、疏密得當;

二要文句通順、平實、語言准確;

三要在形式上「三化」,

即段落化,一問一段,簡明直觀;

要點化,一個得分點一句話;

序號化,不同的段和不同的句上標出不同的序號,做到條理分明,一目瞭然。

1、如何分析變法或改革成敗的原因

基本方法:

一是看當時歷史發展的潮流和趨勢,改革或變法是否符合歷史潮流和趨勢。

二看改革的政策與 措施 是否正確,是否得以有效貫徹。

三看新舊勢力的力量對比。

四看改革者的素質如何。

2、外顯比較式問答題的解題思路

基本方法:外顯比較式問答題的特點是比較的范圍具有確定性。解答時要認真審清比較對象比較項、限制條件,分析問答題要求與課本知識的關系,然後按設定的項目之間的邏輯關系。

3、內隱比較式問答題的解題方法

基本方法:解答此類內隱式比較問答題,關鍵是根據題意,比較對象做具體分析,自己設法確定比較項。

如果是歷史事件、歷史現象的比較,比較項一般從背景、原因、過程、特點、結果、影響和性質等方面確定;

如果是歷史人物,比較項一般從所處時代、所處階級、主要功績、局限性、歷史地位、影響評價等方面確定。

4、比較項的確定方法

基本方法:

屬於歷史人物概念的可分為國籍、時代、稱謂、主要活動、評價等要素。

屬於歷史事件概念的可分解為背景、時間、空間、主體、經過、意義等要素。

屬於歷史現象概念的歷史在諸因素與歷史事件的諸因素基本相同,但要把經過改為主要內容或主要表現。

屬於歷史制度概念的可分解為背景、時間、制定者、主要內容、評價等因素。

屬於歷史革命的知識可分解為革命任務、組織與領導、斗爭綱領、主力、方式、性質結果等因素。

屬於歷史革命結果及影響的知識結構有包括進步性、局限性等。

5、分析、評價中國古代社會經濟發展原因的解題思路

基本方法:分析社會經濟發展的原因,一般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是生產力因素,包括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的改進,水利的興修,天文歷法的進步,勞動力的投入等;

二是生產關系因素,包括新的生產方式的確立,土地政策的調整,農民起義對地主階級的打擊;

三是上層建築的因素,包括中央集權制度,重農抑商政策的保護與鼓勵,宗教、 文化 制度對經濟發展的反作用等;

四是看對外關系與民族關系是否有利於經濟的發展;

五是看社會環境因素,國家是否統一與安定;六是地理條件的因素等。

6、分析經濟特徵型問答題的解題方法

基本方法:分析經濟特徵要注意三點:

其一,從復雜的經濟現象中去揭示基本特徵;

其二,分析其特徵形成的原因及影響;

其三,揭示特徵語言要精闢,高度概括,要源於教材、高於教材。

7、歷史問答題表述中的歸納概括方法

基本方法:歸納和概括歷史知識的能力是兩種不同的歷史思維能力。

歸納指將眾多或零散的或反復出現的歷史史實,按其同類梳理,使之由繁雜到簡約、由紛亂到條理、有個性到共性的認識;

概括是把具有相同屬性的歷史事物聯合起來,形成帶有規律性的、普遍性的道理。歸納是概括的前提。

8、開放性問答題的答題方法

基本方法:解答開放性問答題必須明確:重要的不是持何種觀點,而是能有理有據的論證自己的觀點,即論證是否符合邏輯,是否嚴密,材料與觀點是否統一,理由是否充足。

因此,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確定觀點。

其次,要通過對史實的概括提煉,來充分支持觀點,盡量少漏觀點支持點。

第三,要做到史論結合,有論有據。

第四,論述要全面,如該題在肯定積極作用的同時,要指出消極作用,切忌絕對化。

9、如何解答主觀題中「說明了什麼」類型的問題

基本方法:回答說明了什麼,實際上是考查把握歷史本質,揭示歷史發展規律的能力。回答是可以按照這樣的思路進行。

(1)這種斗爭的目的是什麼?有何進步或倒退的作用?

(2)這種斗爭的失敗是一種歷史的必然還是一種偶然?

(3)如果是偶然,說明斗爭的曲折復雜,而且要進一步創造條件;如果是必然則說明這種斗爭的根本無法實現,是空想。

10、分析歷史事物、歷史現象的背景

基本方法:歷史背景是影響、預示事物發展趨向的客觀條件,是對導致歷史事件發生的各個方面的因素進行概括 總結 ,這些因素可能是顯現的,隱現的。

可以從三個方面著手:

歷史因素方面:是否是歷史發展的需要。

現實因素:是否符合現實情況的需要。

主觀因素方面:是否是當事人主觀願望能夠的需要。

11、論述題的解答和史論結合的方法

基本方法:回答論述題一般有三個步驟。

第一、判斷是非,表明自己的餓觀點。

第二,列舉史實,說明自己的觀點。在這一步當中有注意將母觀點(即總的觀點)分解成若干個子觀點,用所掌握的史實進行論證。觀點的展開要有層次性,做到由表及裡,有淺入深,環環相扣,邏輯嚴密。而每個觀點都要有史實的支撐,做到史論嚴密結合。

第三,要適當小結,升華觀點。解題中的史論結合,主要是指要有適當的史實作為立論的基礎,要有鮮明的觀點作為立論的導向;堅持「從歷史中來,到歷史中去」的原則。「從歷史在中來」,就是從史實中提煉觀點,「到歷史中去」就是由觀點駕馭史實,做到觀點與史實的統一。

12、怎樣評價歷史人物

基本方法:評價歷史人物,實際上就是要評價其一生的功過是非。

要正確評價一個歷史人物,首先,必須全面把握其歷史活動;

其次,要按一定的標准和原則把這些活動分為積極(或進步、功績)和消極(或反動、過錯)兩方面,對於有些歷史人物,其活動呈現明顯階段性,所以還要分階段評價;

第三,評價的標准和原則有:

(1)生產力標准

(2)人民群眾和英雄人物對歷史發展的不同作用的唯物主義原則,不要誇大英雄人物的作用

(3)階級的觀點

(4)時代的觀點,即要把歷史人物放到特定的歷史條件下評價,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則肯定,反之則否定,同時注意不要用現代人的標准評價古人

(5)不要以偏概全

(6)客觀公正,不要帶感情色彩

(7)注意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

高中歷史的12種題型解題方法相關 文章 :

1. 2020高考歷史12種題型的解題方法

2. 高考歷史各種題型答題技巧與模板

3. 高考12種歷史問答題的解題思路

4. 高中歷史綜合題解題技巧和思路

5. 高考歷史的題型的解題方法介紹

6. 高中物理12種解題方法與技巧與操作

7. 高考歷史大綱題型的類型及解題技巧介紹

8. 高考歷史十大類試題解題方法指導

9. 高中歷史綜合題與選擇題的解題技巧大全

10. 高中歷史解題思路與復習方法

② 做歷史大題技巧及思路

歷史是高考文綜卷的重要部分,高考歷史大題則是高考文綜的重要得分點,那麼,歷史大題怎麼答呢?有哪些答題技巧呢?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做歷史大題技巧及思路,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做歷史大題技巧及思路

1、答題的文字表達方式

基本 方法 :文字表達一要字跡端正、排列整齊、疏密得當;二要文句通順、平實、語言准確;三要在形式上「三化」,即段落化,一問一段,簡明直觀;要點化,一個得分點一句話;序號化,不同的段和不同的句上標出不同的序號,做到條理分明,一目瞭然。

2、比較項的確定方法

基本方法:屬於歷史人物概念的可分為國籍、時代、稱謂、主要活動、評價等要素。屬於歷史事件概念的可分解為背景、時間、空間、主體、經過、意義等要素。屬於歷史現象概念的歷史在諸因素與歷史事件的諸因素基本相同,但要把經過改為主要內容或主要表現。屬於歷史制度概念的可分解為背景、時間、制定者、主要內容、評價等因素。屬於歷史革命的知識可分解為革命任務、組織與領導、斗爭綱領、主力、方式、性質結果等因素。屬於歷史革命結果及影響的知識結構有包括進步性、局限性等。

3、如何分析變法或改革成敗的原因

基本方法:一是看當時歷史發展的潮流和趨勢,改革或變法是否符合歷史潮流和趨勢。二看改革的政策與 措施 是否正確,是否得以有效貫徹。三看新舊勢力的力量對比。四看改革者的素質如何。

4、外顯比較式問答題的解題思路

基本方法:外顯比較式問答題的特點是比較的范圍具有確定性。解答時要認真審清比較對象比較項、限制條件,分析問答題要求與課本知識的關系,然後按設定的項目之間的邏輯關系。

5、內隱比較式問答題的解題方法

基本方法:解答此類內隱式比較問答題,關鍵是根據題意,比較對象做具體分析,自己設法確定比較項。如果是歷史事件、歷史現象的比較,比較項一般從背景、原因、過程、特點、結果、影響和性質等方面確定;如果是歷史人物,比較項一般從所處時代、所處階級、主要功績、局限性、歷史地位、影響評價等方面確定。

高中歷史大題怎麼答

首先是扣題,最好把題目材料中你做認為的關鍵詞都劃下來,然後根據這些關鍵詞逐一篩選作答。在答題的時候注意有序性,先答最本質的(得分關鍵),再答次要的(可遍地撒網,注意廣度為先,再追求深度)記得結合材料。

另外還要注意題目分值→此項適用所有文科大題。兩分少答,點到本質即可;四分略微擴充;六分、八分、十二分,盡量多答

再者就是掌握一些語料,就像萬能金句這類的,實在不知道答什麼也不要空著,把 句子 搬一點上去,說不定能踩點給分。

問答題,則更需要你的思考與分析能力。不要指望考卷上的題目是你曾經見過的,更不必費心去背某道題,只要掌握了方法,問答題也是很好解決的。首先是分析。通過回想老師在講這部分內容時的介紹,盡量從更多的角度去思考這個問題。不要擔心想太多,只要你覺得有道理的,都有可能是正確的。更何況現在的考試一再強調「要鼓勵學生自由發揮,要有創新,有自己的觀點」,所以你就要盡可能地多想一些。

其次是表達。最好是分條闡述,一點寫一兩行,不必太嗦,關鍵是把要點寫出,因為評卷時也是按點給分的,寫得太多,一個要點繞了好幾個彎才講完,不僅會喧賓奪主,使老師因找不到要點而扣分,還會浪費許多時間,以致來不及做完考卷。在分條時也有一個技巧,即根據所給的分數決定要分幾條。一般一個要點是兩到三分,如果一道題是八分,那麼很可能它的要點就有四個。

歷史大題題型

在高考試題中,材料解析題通常以下列六種題型出現:敘述型、綜合型、說明型、比較型、評述型和開放型。

1、敘述型。敘述型是從歷史的角度歸納和綜合歷史事件(或歷史現象)的過程(原因、經過、結果)或歷史人物主要的活動。設問往往要求學弟學妹根據材料並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或者是直接從材料中提煉論點回答。題目中一般含有「簡述」、「敘述」、「概述」、「試述」等 提示語 ,回答時要緊緊圍繞事件或者人物的主要活動,把散見於教材中的內容根據要求進行整理,注重考查對教材知識的再認再現和歸納 總結 。

2、綜合型。綜合型是把分散在教材不同章節、不同國度、不同歷史時期但又有某種聯系的歷史內容融合在一起進行綜合考查,它既便於考查學科知識之間的系統聯系,又注重考查多層次、多角度分析、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從解答方法上看,多運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解答方法解題,是敘述、論證、分析、比較等的綜合體。這種題型的突出特點是內容跨度大,能力要求高。

3、說明型。說明型非選擇題是對事物的本質或者對事物(事件)進行分析說明。設問中往往包含有「試分析、試說明、表明、體現了、反映出」等詞語。這種題型主要考查學弟學妹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並作出正確闡釋的能力和多層次、多角度分析、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

4、比較型。比較型是將有某種關聯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歷史事件(現象、人物)放在一起進行對比分析。按照不同的標准,可以劃分為單項比較與綜合比較、橫向比較與縱向比較、求同比較與求異比較、定性比較與定量比較四大類。這種題型主要考查學弟學妹多層次、多角度分析、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

5、評述型。評述型是對歷史事件(現象)和歷史人物,依據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進行闡釋、評判和估價,得出符合實際的理性認識。這種題型的一般要求是對歷史事件(現象)和歷史人物的活動,進行綜合歸納,概要敘述,再依據當時的具體條件,給予歷史唯物主義的評價。把不同要求的評述結合在一起,又可以分為:評價與敘述相結合成為評述型題;與論證相結合成為評論型題;與分析相結合形成評析型題。題目的提示語一般有「評述」、「試評」、「評價」、「評論」、「評析」等。評述時要注意結合時代背景,實事求是。

6、開放型。開放型試題的答案是開放的,學弟學妹可以根據自己的知識結構、認知水平、 興趣 愛好 、價值取向做出自己的選擇。試題中一般有「你同意哪種觀點(看法)」、「試談談……」、「你的認識(體會)是……」「你的認識」等。


做歷史大題技巧及思路相關 文章 :

★ 做歷史題大題的思路實例講解

★ 高考歷史答題技巧及思路

★ 做歷史題大題的方法

★ 歷史考試答題技巧主觀題

★ 歷史答題思路方法總結

★ 高中歷史綜合題解題技巧和思路

★ 高中歷史大題答題思路

★ 做歷史題材料題的方法分析

★ 高考歷史十大類試題解題方法指導

③ 高考文綜歷史41題題型

開放性思路探討(形成觀點的兩種形式)
1、從材料中獲取信息形成觀點(2011、2012、2013)
A、「運用判斷、比較、歸納的方法論證歷史問題」
B、 「使用批判、借鑒、引用的方式評論歷史觀點 」
2、獨立地提出觀點(2010、2014)C、「獨立地對歷史問題和歷史觀點提出不同看法」 兩種可能:
1→ 從材料中歸納觀點,如2011、2012和2013的41題
2→ 獨立地提出觀點,如2010和2014的41題
三種變化
1、設問關鍵詞的變化(「評」和「說明」都已用了兩年,今年?)
2、層級考查目標的變化(三個層級目標都有涉及,以實現較為全面的備考)
3、層級目標下考查角度的變化
(就上面的第二種可能,後面列舉4個角度:編寫目錄;重構歷史;再認歷史;鑒別歷史)
1、從材料中獲取信息形成觀點(改造題)
例一: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漢、唐、兩宋南方海上絲綢之路比較表)
從材料中歸納兩個關於南方海上絲綢之路的觀點,並結合所學知識予以論證
命題思路:1、模擬2013年41題,考查層級目標1,即「運用判斷、比較、歸納的方法論證歷史問題」;2、可從材料中提取信息; 3、注意設問關鍵詞的變化; 4、結合時政和學術熱點「一帶一路」。
例二:依據材料,回答問題
1、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報》在社論中正式宣布恢復高考。
2、198271.9℅,其中包產到戶的佔67℅.
3、1986.10,全國人大通過民法通則,使民事審判活動有了較為系統的法律依據。
4、 1993年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提出建立適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現代企業制度,同時提出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改革科技體制和教育體制。
5、1994年,APEC《茂物宣言》要求各成員國在15—20年內完成貿易投資自由化。
6、 1995門,財政花了不少錢,物價也平抑不下去,既打擊了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又保護不了城鎮居民的利益。
7、1996年,伊朗生產出身穿長袍,頭戴面紗的莎拉娃娃,旨在擊敗德黑蘭商店櫥窗里的美國芭比娃娃。
8、1999年底,中國有股份制企業40多萬家,其中股份有限公司6200家。
9、2001面發展,豐富了市場供應,活躍了整個城市經濟。
10、2005年,中國與歐盟雙邊貿易額逾2000億美元,中國是歐盟的第二大貿易夥伴。 請選取上表中至少三條信息,概括出一個歷史主題,結合所學知識進行簡要的闡釋
命題思路:1、模擬2011和2012的41題,考查層級目標2,即「使用批判、借鑒、引用的方式評論歷史觀點」2、可從材料中提取信息; 3、注意設問關鍵詞的變化; 4、結合學術熱點「改革與全球化」。
2、獨立地提出觀點(原創題—編寫目錄)
例一: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如何做「世界史」)
由於對「世界史」的理解不同,人們做「世界史」的路徑也不同。西方史學傳統中一直有「世界史」,而寫史的方法基本上採取疊加的手段,具體可以歸納為幾種:1、地域的疊加,即把一個個地區或國家的歷史分開寫作,然後拼在一起,形成「世界」歷史。2、事件的疊加,把世界上發生的事件一件件寫出來,放在一起,就組合成一個「世界」史。3、時間的疊加,按時間順序編排內容,也就是編年史手段。4、主題的疊加,這種疊加的方式可以說是一種創新。20世紀以來人們認為人類的一切活動都是歷史的關注對象,而有些作品就把世界上的各種歷史現象加在一起而寫成「世界」歷史。 以上所有的疊加其實都是用縱向的視野觀察歷史,這是一種層疊的結構,表達的是縱向的因果關系。但新的「世界史」即「全球史」卻對歷史進行橫向的觀察,表達橫向的因果關系,強調橫向的關系與互動,所以它在對歷史進行詮釋時往往以橫向素材為依據,這是新「世界史」最大的特點。 -----摘自錢乘旦《「世界史的理論、方法和內容」》

④ 做歷史選擇題的技巧套路

做歷史選擇題的時候可以運用一些答題技巧,提高准確率。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做歷史選擇題的技巧套路,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選擇題的分類

選擇題試題組成一般由題干(主幹語、中心詞語、條件限定語)和備選項組成。

高考歷史選擇題的常考題型可以分為以下幾類:文字材料型、圖畫型、表格數據型、概念型、因果型、結論型、比較型、探究型、逆向型、組合型、程度型。

不同類型的題目有相對獨特的特徵,同時,可以採用相對不同的解題技法來作答。

但做題的第一步是審好題。如何審題?

(1)審題干:要做到「四審」,有的放矢。

第一,要明確題目結構,找出關鍵詞語,確定答題方向;第二,要界定題目涉及的時空范圍,以明晰答題范圍;第三,要弄清題目的基本類型,結合相應的答題 方法 進行思考和把握;第四,要明確涉題概念、理論和觀念的內涵和外延。

(2)審備選項:要「四推敲」備選項,對症下葯。

第一,推敲備選項是否符合史實、基本常識;第二,推敲備選項是否符合題干要求;第三,推敲備選項是否與題干有必然的邏輯聯系;第四,推敲備選項之間是否存在並列、從屬、對立、因果關系。

高考歷史六類選擇題技巧

組合類選擇題

考查能力:考查考生對多個歷史事件的甄別、判斷、解讀能力。

命題特點:容量大、考查的知識點多,可以是知識歸類,可以是評價分析,也可以是異同比較。

典題例證:

(廣東省梅縣2013屆高三歷學期期中測試.T16) 順口溜 是民間流行的一種口頭韻文,承載著時代氣息。以下是某地曾流傳的順口溜,出現的先後順序是:

①「踢得好,砸得對,一村一個革委會」②「深挖二尺五,麥秸能打鼓,深挖三尺三,麥秸做扁擔」③「吃有油,穿有綢,住有樓,還有餘錢去旅遊」④「騎著摩托滿街跑,樂壞王莊小大嫂,聯產計酬發了家,多賣糧食買手錶」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④①②③D.②①④③

試題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教材內容的識記能力,難度較低,①「革委會」是「」時期的特有產物,②是「大躍進」時期農業產量浮誇的具體體現,③應出現在20世紀90年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確立之後,④反映了改革開放初期家庭聯產承包制確立後農村的巨大變化,所以按照時間先後順序排列應該是②①④③,故答案選D。

此類題型解題技巧:

1.排序型選擇題。確定首尾法。在已有知識的前提下,確定哪一個排在首位或末尾,可降低難度;也可以通過確定某兩個或幾個小項的位置關系,來提高解題效率。

2.排除型選擇題。將正確或錯誤的選項固定或排除,只要排除某一個小項,答案即可得出,即使對其他選項的知識沒有完全掌握也能答對。

敘述型選擇題

敘述型是從歷史的角度歸納和綜合歷史事件(或歷史現象)的過程(原因、經過、結果)或歷史人物主要的活動。設問往往要求考生根據材料並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或者是直接從材料中提煉論點回答。題目中一般含有「簡述」、「敘述」、「概述」、「試述」等 提示語 ,回答時要緊緊圍繞事件或者人物的主要活動,把散見於教材中的內容根據要求進行整理,注重考查對教材知識的再認再現和歸納 總結 。

說明型選擇題

說明型非選擇題是對事物的本質或者對事物(事件)進行分析說明。設問中往往包含有「試分析、試說明、表明、體現了、反映出」等詞語。這種題型主要考查考生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並作出正確闡釋的能力和多層次、多角度分析、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

比較型選擇題

比較型是將有某種關聯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歷史事件(現象、人物)放在一起進行對比分析。按照不同的標准,可以劃分為單項比較與綜合比較、橫向比較與縱向比較、求同比較與求異比較、定性比較與定量比較四大類。這種題型主要考查考生多層次、多角度分析、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

評述型選擇題

評述型是對歷史事件(現象)和歷史人物,依據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進行闡釋、評判和估價,得出符合實際的理性認識。這種題型的一般要求是對歷史事件(現象)和歷史人物的活動,進行綜合歸納,概要敘述,再依據當時的具體條件,給予歷史唯物主義的評價。把不同要求的評述結合在一起,又可以分為:評價與敘述相結合成為評述型題;與論證相結合成為評論型題;與分析相結合形成評析型題。題目的提示語一般有「評述」、「試評」、「評價」、「評論」、「評析」等。評述時要注意結合時代背景,實事求是。

開放型選擇題

開放型試題的答案是開放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知識結構、認知水平、 興趣 愛好 、價值取向做出自己的選擇。試題中一般有「你同意哪種觀點(看法)」、「試談談……」、「你的認識(體會)是……」等。

根據設問做答的「五字訣」──述、論、析、比、評

「述」,即敘述。答題時一般按時間順序和因果關系表達,但要注意的是:(1)題目要求的知識點一定要涉及,不必展開,更不可遺漏。(2)對於概括性較強、時間跨度較大的,要先劃分歷史階段,再按階段回答問題。

「論」,即論證。論證首先應該判斷觀點和論題的正誤,標准有兩個:一是實踐的標准,二是理論的標准。論證要擺事實,講道理,首先要用充分的事實證明觀點和命題的正確或錯誤,然後要做出相應的說明、結論或總結。答題強調列舉史實要充分和全面,說服力強。

「析」,即分析。一般先要回答「是什麼」,在此基礎上回答「為什麼」。要求考生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把歷史現象、時間、歷史人物放在特定的歷史環境和條件下去分析其原因、背景,揭示事物的本質,認識歷史發展的規律,總結歷史作用、影響和歷史地位,從而吸取歷史的 經驗 和教訓。

「比」,即比較。對於有比較項目的問題,可以按照要求進行比較;對於沒有給出明確比較項目的問題,很多考生往往不知道比什麼、怎樣比,答題無從下手。掌握下列方法和原則就可以比較完整的進行比較。

方法:以一個事件或者人物為中心,列出相關的項目;然後與另一個對比。

原則:(1)比較歷史現象發生的原因、背景、歷史條件和目的。(2)比較歷史現象的內容、特點、特徵、性質、實質。(3)比較事物成敗的原因、歷史作用、地位、影響、經驗和教訓等。

「評」,即評論、評價、評析等。要想評論正確,要做到以下幾點:(1)用辯證唯物主義的方法看問題。(2)評論問題的觀點立場要正確。(3)評論要以事實做論據。


做歷史選擇題的技巧套路相關 文章 :

★ 高考歷史答題小技巧,這三個答題套路要知道

★ 高考歷史選擇題答題技巧有哪些

★ 歷史考試的萬能答題套路,趕緊收藏吧!

★ 歷史大題套路模板大全

★ 高考歷史各種題型答題技巧與模板

★ 高考歷史答題技巧

★ 高中歷史大題的答題技巧

★ 高中歷史學習方法及考試技巧與36個高中歷史答題規律

★ 高三歷史材料類選擇題的解題方法

★ 高中歷史材料題答題思路與歷史學習方法

⑤ 各題型歷史答題步驟

一、讀——是解題的前提

閱讀理解材料是解題的必要前提,讀懂、讀透、弄清材料,是解好題的第一步。

1. 先讀設問,後讀材料。不少人認為要先讀材料,後看題目設問。事實上這樣做有很大的局限性,先讀材料比較陌生,如遇到難懂的古文和外來材料易產生懼怕心理,影響答題,且在不了解答題要求和方向的情況下閱讀材料,針對性不強,效率不高,茫茫然需多讀幾遍方可。所以,先讀題目設問,給材料內容定位,明確答題方向、目標,帶著問題閱讀材料更顯思路清晰明確。

2. 閱讀材料的基本原則:①看兩頭,找信息。材料的首尾兩頭,一般是命題者對材料的出處和內容作簡要介紹的地方,內容一般包括材料的背景、時間、國別和作用,甚至材料的中心等一個或多個信息。這些說明性文字,往往給解題者以某種暗示和引導,有可能埋伏著解題所需的信息,有一定的啟發作用,不可漏讀。如1995年「三大發明題」開頭的《韓非子·有度》所載對回答第一問「司南至遲發明於什麼時候」就至關重要。②讀懂、讀透材料。對材料的閱讀,一般情況下應讀三遍:第一遍粗讀,找到材料敘述的核心內容。第二遍細讀,正確理解材料的觀點,獲取有效信息。要防止似是而非,一知半解就匆忙答題的毛病。第三遍重點讀,帶著設問有重點地閱讀,提取有效信息,擱置無效信息,並確定材料與相關知識的聯系,破解命題能力的考查方向。③閱讀材料時,還應注意從省略號兩邊獲取有效信息。省略號刪去的是與答題無關的內容,省略號兩邊保留的內容必定是重要的,肯定隱含著重要信息。

二、找——是解題的關鍵

在實際解題過程中,「找」與「讀」往往是一致的,不需要將兩者截然分開。

1. 從材料中找出有助於解題的信息。

具體做法是:先分析材料,長材料分成幾段,分別找出每段的信息;短材料分句,找出各句的含義;如果材料只是一句話,就找出它的字詞,如時間、地點、人物、對事件的評價等要素。這樣層層剖析,找出材料所包含的所有信息。

2. 找出材料與教材的相似點。

盡管材料解析題具有「新材料、新情況、新問題」的特點,但必定與課本有不可分割的聯系。把材料中的重點信息與課本中的重要史實和觀點相對照,確定材料所述與教材具體章節的關聯,這樣材料便與課本聯系在一起;再深入讀材料,解析的大方向就有了,回答問題就不難了。

3. 找材料與設問的相關點。

讀材料是為了回答設問,回答設問離不開材料。因為,「論從史出」,結論要從對材料的發掘、升華中得出。所以,讀材料時要處處想著設問,把設問放到材料中互相對照;或從材料中找出回答設問的信息;或從設問行文的信息中重新獲得讀材料時忽略了的重要之處;然後,通過推測判斷得出答案。這樣,從設問到材料,再從材料到設問,問題就容易解決了。

三、思——是解題的核心

考生完成上述兩個步驟後,要再次對設問要求仔細推敲,理清問題的解答思路。許多問題認真歸納總結,對「原因」、「評價」、「體會」等類問題的解答是有一定規律性的。

「原因」。分析原因無論從什麼角度入手,都必須明確找出歷史的承擔者,題中所述歷史現象或所涉及的社會團體、個人。逐個分析它們在社會上的政治、經濟地位,它們的政治經濟要求,它們與題目中所涉及的事物的聯系。由此,就不難找出它們對題中所述歷史現象的發生所產生的作用,也就是上述歷史現象發生的原因。

「評價」。一般應從「消極」和「積極」兩方面進行分析。消極方面,應從「危害」、「局限」、「不足」等幾個角度思考。積極方面,往往分成以下三部分來回答:第一,用簡練的語言概括所考查歷史現象的本質特徵。第二,指出所考查歷史現象產生的直接的、近期的、較小范圍的作用和影響。第三,指出所考查歷史現象已經產生或將要產生的深刻的、長期的、大范圍的影響。

「體會」(啟發、啟示、反映出等等)這類問題一般不外乎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第一,題中現象所反映出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基本觀點等。第二,題中所述現象驗證了哪些現行政策的正確性或是驗證了哪些事物的危害性。第三,我們能從題中現象中得出哪些經驗教訓。第四,吸取相應的經驗教訓後,我們的工作要朝什麼方向努力。

四、答——是解題的落腳點

材料解析題的讀、找、思,只為最後的解題做准備,答才是最終的落點。這個落點是否准確、恰當、完美,是否能夠充分體現命題的意圖,還要做到「六個注意」:

1. 審准設問。在設問中,往往有限制性詞語對問題回答做出限制要求,如:「不得照抄材料原句」,「依據材料概括提煉」等等。

2. 答好第一問。除了材料小論文外,材料題一般有多個設問,設問之間常常互相聯系,第一問的回答是否准確,直接影響到下一問題的回答。

3. 解答要完整而有層次。解答的完整和層次性,直接影響得分。

4. 注意運用史觀。用史觀分析材料,是歷史闡述的最高要求。用史觀分析材料,可以有效辨別觀點錯誤的材料,提高判斷能力。

5. 答題要簡明。要言簡意賅、條理清楚、邏輯嚴謹,問什麼答什麼,不必展開。語言要規范,准確使用「歷史語言」,不濫用文學語言。

6. 注意分值。每個設問都有一定的分值,分值大,要詳盡回答;分值小,則要簡答。

總之,要解答好材料解析題,只要掌握解題技巧,認真落實好這四個步驟,無論命題者從哪個角度、哪個層面上提出問題,都能應付自如,事半功倍,取得較好的成績。

⑥ 高中歷史各種題型解題技巧

(一)單選題應試策略和技巧:

1、審題方法:

(1)明確題目結構;(2)搞清時空范圍;(3)搞清基本題型;(4)推敲備選項;(5)明確理論觀點。

2、解題方法:

(1)最佳選擇題;(2)因果選擇題;(3)否定選擇題(逆向選擇題);(4)推理選擇題;(5)排序選擇題;(6)組合選擇題;(7)比較選擇題;(8)材料選擇題;(9)概念選擇題。

(二)各種類型材料解析題的具體答法:

1、題型:

(1)遞進式材料題。

(2)歸納式材料題。

(3)小論文式成文式材料解析題。

2、答法:

(1)要表述成文;(2)要有史有論,史論結合;(3)文章應體現論說文的三要素;(4)對文字的組織要更加註意抓住關鍵,高度概括,文字簡明准確。

(三)問答題解題技巧:

1、歷史問答題的.基本類型分析:

(1)敘述型問答題:

「簡述」、「敘述」、「概述」、「試述」等;

(2)分析型問答題:

「分析」、「試析」、「簡析」、「淺析」等;

(3)論證型問答題:

「試論」、「論證」、「說明」、「談談你的看法(觀點)」等;

(4)比較型(也稱對比型)問答題:

「比較」「對比」、「與……對比」、「與……比較」、「與……相比」等;

(5)評價型問答題:

「評述」、「試評」、「評價」、「評論」、「評析」等;

(6)綜合型問答題:

2、問答題的審題技巧和解題技巧:

(1)審題:

①審題目成分。②審題型。③審限定語。④審答項語。⑤審主幹語。⑥審代詞含義。⑦審材料觀點。⑧審分值大小。

(2)答題步驟:

第一步是草擬提綱;第二步是篩選要點,史論結合,對題作答;第三步是理論分析。

(3)答題中注意的幾個問題:

①答題的文字表達方式:基本方法:第一要字跡端正、排列整齊、疏密得當;第二要文句通順、平實、語言准確;第三要在形式上「三化」:段落化、要點化、序號化。

②全面准確;

③適時檢查。

(小結)

萬變不離其宗,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我們要熟悉課本,只有熟悉課本中的知識點,才能更好地學習歷史知識。

⑦ 歷史大題應該怎樣去做

一、審准題目.
准確審題是正確解答的前提.題目的類型雖然多種
多樣,但其基本結構卻大致相同,因此,審題也就有一定的規律可循,大致可分三步:
第一,分析試題結構.
歷史問答題一般包括四部分:主幹語、答項語、提
示語、限定語.例如:"評述民主革命時期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歷史作用."一題中,"中國民族資產階級"是主幹語,"歷史作用"是答項語,"民主革命時期"是限定語,"評述"是提示語.
主幹語又稱"中心語".一般位於試題的中間,由專用歷史名詞構成(材料問答題的主幹語一般以歷史材料的形式出現).它告訴考生,試題是針對哪一歷史事件或歷史現象進行提問的.這是問題的主體,是試題的核心,試題的其餘各成分都圍繞它展開.只有正確理解中心語的內涵,才能把握住審題的大方向.不然,准確審題則無從談起.找出主幹語應作為審題的起點.
答項語就是求答項目,往往位於試題的最後.它具體規定應回答哪些方面的內容.是審題的最終落腳點.找准答項語就把握住了問題的關鍵,就明確了思維的方向、找到了解題的著力點,收集材料、組織答案就有了目標.審定答項語是審題過程中最重要的一步.
提示語常常出現在試題的最前面(個別試題的提示語融合的答項語之中).規定用何種方式解答,也就是解決怎麼答的問題.常用的詞語有:"述"、"評"、"論"、"比較"、"說明"等等.這些詞語能夠清楚地告訴我們試題的類型,提示我們應對的方法.把握准提示語,就能夠確定答案的基本結構,確定試題的基本解答方式.
限定語是對主幹語、答項語、提示語在范圍、程度、角度等方面的限定.規定答案要限定在什麼范圍內,基本上都是位於主幹語、答項語、提示語的前面(個別試題的限定語融合在主幹語之中).如:"簡要評述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主要政治活動."一題中帶著重號的詞語就屬於限定語.其中"簡要"是對提示語從程度方面進行的限定,"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是對主幹語從時間范圍上進行限定,"主要、政治"是對答項語從程度、角度方面的限定.准確理解了限定語就可以少做許多無用功,從而保證把非常寶貴的考試時間用在最需要用的地方,並且還可以減少閱卷老師的勞動量,避免惹老師討厭.
當然,近幾年高考問答題的提問方式一般不是那麼直截了當.有的是一題多問.有的雖然是只有一問,但問題的各組成部分卻不是一目瞭然.如98年高考試題第49題:"美國獨立戰爭和拉丁美洲獨立戰爭相繼取得勝利後,英屬北美13個殖民地成立了統一的美利堅合眾國,而西班牙屬拉美殖民地卻建立起一系列獨立國家.試從兩個獨立戰爭的背景和進程說明這種現象的原因."題中的主幹語是"這種現象"即"美國獨立戰爭和拉丁美洲獨立戰爭相繼取得勝利後,英屬北美13個殖民地成立了統一的美利堅合眾國,而西班牙屬拉美殖民地卻建立起一系列獨立國家",答項語是"原因",提示語是"說明",限定語是"從兩個獨立戰爭的背景和進程".雖然這幾種成分的分布不是那麼清楚,但只要稍做深入分析,並不難找出.一題多問的,則需要逐個找出它們的主幹語、答項語、提示語和限定語.把一個題目看作是幾個題目分別解答.
第二,推敲關鍵詞語.
弄清試題結構,找出試題的四個組成部分,只是為准確審題創造了便利條件.理解了上述四部分的內涵才能算得上明確了題目要求.主幹語、答項語、提示語、限定語都是由若干詞或片語組成的,能否正確認識上述各成分,取決於對這些詞語,特別是關鍵詞語的理解.由此看來,弄清關鍵詞語的含義是審題的基礎,推敲關鍵詞語便成為審題過程中具有決定意義的一個步驟.
審題中最易於出錯的是限定語.對組成限定語的各詞語的推敲,往往決定著考生能否按照命題者限定的范圍答題.如果把題審"小",就會導致答案要點不全.如果把題審"大",就會多做許多無用功,浪費大量寶貴的考試時間,並且還會沖淡問題的主題,影響考試的得分.因此,我們在考試中應不惜投入大量精力進行這項重要工作.
在有多個問項的問答題中,審清每一問的主幹語並非易事.除第一問以外的各個問項的主幹語大多是代詞,如:"其"、"此"等等.這些代詞的含義都是由它前面的一句或幾句話決定的,有些語句往往還相當復雜.在審題過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會出現理解的偏差,導致不能正確認識這些代詞的含義.這樣,就必然出現答非所問的現象,自然也就得不到本來應得的分數.
第三,推測命題意圖.

閱讀全文

與歷史目錄題型怎麼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2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8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10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8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6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5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9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9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3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1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8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