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北京的建都歷史說明了什麼

北京的建都歷史說明了什麼

發布時間:2023-01-14 01:39:44

1. 北京建城歷史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中央直轄市,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簡稱京。位於中國北部偏東,華北平原西北邊緣,與河北省和天津市毗鄰。面積1.68萬平方千米。轄16區2縣。中國歷史悠久的城市和七大古都之一。古代稱薊,春秋、戰國為燕國都。唐屬幽州。遼時稱燕京。金時稱中都。元為大都。明清稱京師,通稱北京。1928年稱北平。1949年改設北京市。地處平原和山地交接地帶,永定河沖積平原上。北部、西部分別為燕山、太行山山脈,北連內蒙古高原;東南部為華北平原。東北部山地統稱軍都山,屬燕山山脈,大海坨山海拔2,334米,為北京最高峰。礦產資源豐富,包括京西煤礦、密雲鐵礦。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河流屬海河水系,較大的有永定河、潮白河、北運河、拒馬河等。密雲水庫為北京主要生活和工業用水的來源。地帶性土壤以褐土為主。農業以小麥、玉米、水稻、蔬菜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山區。工業以煤炭、冶金、機械、化學、紡織、食品等為主。交通高度發達,鐵路、公路、航空線縱橫交錯呈放射狀分布。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多所高校,以及中國科學院一系列研究機構等。名勝古跡有故宮、頤和園、圓明園、天壇、香山、長城、天安門等。

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也是世界歷史文化名城和古都之一,有3000多年建城史,800多年建都史,曾為遼、金、元、明、清五朝帝都。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北京從此成為新中國的首都。

公元前1045年,周武王滅商後將燕地封與召公。由於召公留在西周王朝輔佐王室,召公長子克到燕地就封。克是事實上第一代燕侯。燕侯管轄六個部族,在燕地建立統治機構,西周燕國建立。近年考古發現,西周燕國都城建立在北京房山區琉璃河鎮東的董家林村。這是北京地區迄今發現的最早的古城址,距今已有三千多年歷史。燕都薊城春秋戰國,大國爭霸,許多小國被吞並。戰國時,出現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個諸侯國並立的局面,即所謂戰國「七雄」。燕國是最北的一個諸侯國,它東臨朝鮮、遼東,南與齊國交界,西與趙國為鄰,北與狄戎雜處,即今日的河北省北部,山西省東北部以及遼寧、內蒙古部分地區。燕國的都城在薊,即今日北京城區西南部。除薊之外,還有「中都」和「下都」。據考證,燕中都在北京房山區竇店以西,為漢代良鄉縣城。燕下都位於河北省易縣東南。秦王政十七年(前230年)至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先後滅六國,結束了諸侯割據稱雄的分裂局面,建立起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的封建統一國家,而薊城也從燕國國都轉變為統一封建國家的北方軍事重鎮和交通樞紐。

明清北京城的前身為1264年營建的元大都城。大都城設計時曾參照《周禮·考工記》中「九經九軌」、「前朝後市」、「左祖右社」的記載,規模宏偉,規劃嚴整,設施完善。

1368年(洪武元年)八月,明朝將軍徐達攻陷元大都。由於元順帝不戰而逃,城市未受到破壞,完整地保留了下來。但是由於城池過大,不利於防守,於是徐達決定將北城牆向南移2.8公里,放棄城北的城市建設預留用地。同時用城磚將城牆外側包砌起來,以提高其防守能力。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封四子朱棣為燕王,就藩於北平。1379年燕王府竣工,1380年朱棣之國。

1399年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於1402年奪得帝位,於1403年改北平為北京。1406年(永樂四年),開始籌劃遷都北京,並在燕王府基址上營建西內。次年西內落成。1409年在昌平天壽山營建壽陵。1416年(永樂十四年)起,開始摹仿南京皇宮營建北京宮殿。1420年,建成紫禁城宮殿、太廟、太社稷、萬歲山、太液池、十王府、皇太孫府、五府六部衙門、鍾鼓樓,同時將南城牆南移0.8公里,以修建皇城。1421年(永樂十九年)正式遷都北京。此後又在北京南郊修建了天地壇和山川先農壇。

1436年至1445年,明英宗又對北京城進行了第二次增建,主要工程包括:將城牆內側用磚包砌;開挖太液池南海;建九門城樓、瓮城和箭樓;城池四角建角樓;城門外各立牌坊一座;護城河上的木橋全部改為石橋,橋下設水閘,河岸用磚石建造駁岸。整修之後的京城周長45里,形成了極其堅固的城防體系。在京城遠郊建設了皇陵以及昌平城、拱極城和內長城等防禦設施。

清代北京城基本沿襲明朝北京城的格局,但裁撤了皇城的設置,將明代皇城內的大量內廷供奉機構改為民居,同時將內城的大量衙署、府第、倉庫、草廠也改為民居。同時將內城改為八旗居住區,令漢人遷往外城居住。清朝還在北京城內修建了大量黃教寺廟、王府,並在西郊修建了三山五園等皇家園林區。

2. 北京在歷史上成為古都的原因

西安、南京、洛陽和北京並稱為中國四大古都。西安古稱長安,位於黃河流域關中平原中部秦嶺北麓,地跨渭河南北兩岸。南京古稱金陵,襟江帶河,依山傍水,鍾山龍蟠,石頭虎踞,山川秀美,古跡眾多。洛陽古稱洛邑,洛陽地處中原,居天下之中,山川縱橫,地跨黃河南北兩岸。北京古稱燕都,地處華北平原西北邊緣與太行山脈燕山山脈的交接部位。境內貫穿五大河,東部的潮白河、北運河,西部的永定河和拒馬河。北京的地勢是西北高、東南低。西部是太行山余脈的西山,北部是燕山山脈的軍都山,兩山在南口關溝相交,形成一個向東南展開的半圓形大山彎,人們稱之為北京彎。

3. 北京城有著怎樣的歷史背景

北京,元代稱大都;明初朱元璋建都南京(原稱應天府),則稱此地為北平。後來明成祖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攻佔南京,廢除建文帝,奪得帝位,於永樂元年(1403)正月,決定改北平為北京,並建設都城,城成遷都。永樂四年(1406)正式下詔,宣布次年開始營建北京。永樂十八年(1420)都城建設基本完成。翌年,明成祖在北京稱帝。崇禎十七年(1644),清兵入關,入主中原,是為清朝,也建都北京,而且把明代北京城及宮廷殿宇幾乎原封不動地保留下來,僅改建築的名字及一些細部。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滿清皇朝,建立中華民國,也未有多大破壞。1949年1月,北京和平解放,又原封不動地保留下來,這是值得欣幸的。今天,北京故宮仍如故,可以說已有580年的歷史了。如此長久、如此完好地保留如此大規模的古建築,為世界歷史所罕見。

如今的北海公園,還是金中都時的皇家園林呢!而元大都時城北的大片土地,在明代建都時劃出城外,一片荒蕪。如今北京城牆雖已拆除了許多(城市建設的需要),但有的仍留有城門、城樓,有的尚保留古地名。

北京這座城市,明清時期分外城、內城、皇城三重;而皇城之中還有紫禁城(宮城)。讓我們先從外城說起。

4. 北京古都的歷史簡介

北京是我們偉大的社會主義祖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北京的歷史悠久。20世紀20年代,古生物學家和古人類學家根據中葯店裡收購「龍骨」提供的線索,在北京市西南房山區的周口店,發現了「北京人」及其遺址。經研究,北京人生活在距今70萬一2()萬年以前。北京的建城歷史也已經達到了3040年。20世紀7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北京房山區琉璃河董家林等地發現了一處規模宏大、內涵豐富的商周遺址。遺址內出土了幾件帶銘文的青銅禮器。研究銘文,並結合文獻,再考以周武王伐封時有慧星出現,初步確定周武王分封召公於燕在公元前1045年;燕國之都就在北京境內。從公元前1045年到1995年,北京建都的歷史已達3040年。



北京由最初的一個居民點,發展到全國的政治、文化、經濟的中心.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北京不但在現今的改革開放中佔有重要地位,而且在封建社會後期都城建設史上也佔有重要地位。、同時在世界史上,也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每個熱愛北京的人,自然而然地都希望了解它那悠久的歷史.關心北京的過去。我們在這里就從都城的興衰出發,來介紹北京歷史、傳統和文化。



北京位於華北平原的北部,它的西、北、東三面環山.北京西部有西山,屬太行山脈的余支;北面有軍都山,屬燕山山脈的一支。北京三面都環著,那麼另外一面呢?另外一面在南,它向著平坦開闊的華北平原 北京三面環山,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是兩道山系像天然屏障,護翼著北京,可以防禦來自北方的威脅。壞處是三面都環山,交通很不方便,古代居民只能通過兩個關口—南口和古北口,才能實現南北交通。



北京的南面,向著平坦廣闊的華北平原,這是北京得天獨厚的地方。由於交通便利,人們可以通過這一面,向中原汲取大量的先進文化;通過這一面,北京古都可以得到源源不斷的物資補充。


北京的山系是這樣,那麼它的水系又是怎樣的呢?北京境內共有4條稍大的河流,它們是:水定河、潮白河、北運河和拒馬河,永定河是北京境內最大的河流,它發源於北京西南部的崇山峻嶺,流過北京,然後東南經天津匯入海河。潮白河是北京東部的一條小河.它對於灌溉北京的農田起著重大作用。北運河是後來修建的一條人工河.它在北京作為都城時,為溥運糧草出過大力。



除此之外,北京的土地肥沃、平坦,很適宜於農業生產;北京的雨水充足,年平均降雨量達到了640毫米,其中70%都集中在特別需要雨水的夏季,這對植物生長很有利。


北京的地理條件,對於建立都城來說是很理想的:北面有屏障,便於防禦,無慮城市受到北方政權的騷擾;南面是平原,可以得到大量來自中原的物資補充;境內多河流,地又平阜,雨水又足,對農業發展很有保證。



北京最初作為一座都城,大概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或者更早一些。西周初年,北京這里有兩個封國:一個名叫薊國;一個名叫燕國。燕國吞並了薊國,將國都從燕搬到了薊,從此薊就成為燕國的都城。薊城的相對位置,大概就在現今的北京市廣安門一帶。近些年來。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琉璃河隊與北京市的考古工作者,在此附近發現了相當於西周時期的大型遺址,出土了包括克操、伯矩A和董鼎在內的珍貴青銅禮器。通過這些青銅禮器上的銘文,我們知道:文獻記載是正確的,這里就是西周初年燕國的都城所在地。克罄上的銘文有43字,大意是:周武王說,太保啊(音shi,指召公),我們剛剛舉行過盟誓,也舉行過獻酒的儀式,您還請我吃了豐盛的宴席,現在我要回報您的盛情了,任命您的兒子克到燕國去做侯,並賞給他六個部族的奴隸。克到燕之後,接管了當地的機構和土地,遂作此寶器。



周初的燕國都城薊是什麼樣子,文獻沒有記載,也沒有發現相應的古ft城址,詳情我們現在無法知道。據文獻記載,到了戰國前後,薊城城內己經有規模宏大的宮殿,比如元英宮、歷時宮、宗廟、大宅等。近年考古發現的燕國青銅禮器是極為精美的.說明了燕國經濟文化發展的程度。

5. 北京的建都歷史表明了什麼

通常我們說北京是我國歷史上最近五個朝代建都之地,這五朝指的是遼(916~1125)、金(1115~1234)、元(1279~1368)、明(1369~1644)、清(1645~1911)。但是遼朝只把北京作為陪都,並沒有真正在這里建都。真正在這里建都的,不始於遼而始於金。《金史》海陵紀有如下的記載說:

「貞元元年三月辛亥,上至燕京……乙卯以遷都詔中外,改燕京為中都。」 這是北京正式建都的開始,燕京就是北京在當時的名稱,正式建都之後,改稱中都。貞元元年合公歷為1153年;三月乙卯合陽歷為4月21日。

公元916年,即五代時期後梁貞明二年,世代生活於遼河上游地區的游牧民族契丹族部落首領耶律阿保機,統一了契丹族各部落,建立了契丹國(後改稱遼國),定都於今內蒙古巴林左旗東南,命名為「皇都」,自稱皇帝,即遼太祖。

公元926年,即五代時期後唐同光四年,遼太祖去世,其次子耶律德光於公元927年即位為皇帝,即遼太宗。

地處今北京城西南廣安門一帶的幽州,被升格為遼國的陪都公元936年,即五代時期後唐清泰三年,後唐軍閥石敬瑭為篡奪後唐政權,以許諾割讓國土為條件,換取遼太宗發兵協助。得逞之後,石敬瑭做了後晉皇帝,他割讓北方國土幽、薊、雲、朔等十六個州(史稱「燕雲十六州」),送給遼國作為回報,並尊稱遼太宗為「父皇帝」,石敬瑭自己則做了千載罵名的「兒皇帝」。當時割讓給遼國的幽州,即在今天北京城西南部的廣安門一帶。

公元938年,即後晉天福三年,遼太宗將國都「皇都」改名為「上京臨潢府」,定幽州為「南京析津府」,定遼陽(今遼寧省遼陽)為「東京遼陽府」,加上後來於公元1007年定今內蒙古寧城西南為「中京大定府」,公元1044年定雲州(今山西省大同)為「西京大同府」,遼國共建有一個國都、四個陪都,號為「五京」。

由此,自公元938年起,地處今北京城西南廣安門一帶的幽州,被升格為遼國的陪都,被稱為「南京析津府」,也稱「燕京」。北京城的別稱「燕京」,即始於這時。

在遼國統治期間,世居松花江流域一帶的女真族逐漸崛起。為削弱女真族實力,遼國把一部分女真部落遷居到遼陽以南,由遼國官員直接統治,史稱「熟女真」。沒有遷居,不受遼國直接統治的那些女真部落,史稱「生女真」。

公元1112年,遼國天祚帝到混同江(即松花江)漁獵,按慣例,「生女真」各部落首領都必須前來朝拜。在宴會上,天祚帝命令各部落首領依次起舞祝酒,「生女真」完顏部落的首領完顏阿骨打不肯屈尊獻媚,險些被天祚帝殺掉。自此,完顏阿骨打決心積蓄力量,起兵反遼。

公元1113元,完顏阿骨打率久受遼國欺凌的「生女真」各部落起兵攻遼,連獲勝仗。

公元1115,完顏阿骨打創建金國,定都於今黑龍江省阿城東南,命名為「上京會寧府」,自稱皇帝,並改名為完顏旻,即金太祖。

完顏亮沒有說出的另一個遷都動機,是由於他系政變篡位

公元1123元,金太祖在奪取了遼國的「南京析津府」即「燕京」之後,於歸途中去世。其弟完顏晟即位為皇帝,即金太宗。

公元1125元,金太宗俘獲了遼國皇帝天祚帝,遼國滅亡。金國兵鋒,指向北宋。

公元1126年,即北宋靖康元年,金軍攻陷北宋國都開封。

金國在燕京設立了「中書樞密院」和「行尚書省」,以就近統治管理新征服的北方(對金國而言是南方)廣大地區。

公元1135元,即南宋紹興五年,金太宗去世,由金太祖的孫子完顏亶即位為皇帝,即金熙宗。南宋的岳飛主戰抗金及秦檜的主和投降均發生在金太宗及金熙宗在位期間。

公元1149年,即南宋紹興十九年,金太祖的另一個孫子、時任丞相的完顏亮發動政變,殺死了酗酒嗜殺、殘暴成性的金熙宗,即位為皇帝。

公元1151年陰歷四月,完顏亮即位的第三年,下詔預備遷都燕京。他在詔書中說明了遷都的理由,他說:以前新征服的南部地區(指北宋失去的北方半壁江山),統治未穩,邊防未寧,法令未具,所以設臨時機構加以鎮守,但那不是長久之計。現在北方民清而事簡,南方地遠而事繁,地方官員要向上京會寧府請示工作,往返一次費時半年,不如遷都燕京,位置居中,地勢沖要,便於控制四方。完顏亮沒有說出的另一個遷都動機,是由於他系政變篡位,很多豪門勢族不擁護他,他想換個環境,以擺脫敵對勢力的牽制。由於抗金名將岳飛已於公元1142年被秦檜害死,多年來南宋君臣偏安江南,求和納貢,也給了完顏亮實現遷都大計的外部環境條件。

金中都大興府轄區面積大於今北京市

為了貫徹遷都的意圖,完顏亮還親自向官員們做說服工作。他對一個叫梁漢臣的官員說,我栽了200棵蓮花,都沒有成活,這是什麼原因?梁漢臣心領神會地回答說:「自古江南為桔,江北為枳,非種者不能栽,蓋地勢也。上京(指會寧府)地寒,惟燕京地暖,可栽蓮。」梁漢臣還說:「燕京自古霸國,虎視中原,為萬世之基。」完顏亮遷都燕京之後,在蓮花池栽種了大量的蓮花,今天北京還有蓮花池這個地名和遺跡。

完顏亮派官員梁漢臣、張浩、蔡松年等征調軍隊40萬人、工匠民夫80萬人去燕京營建宮殿城池。還派畫工去北宋故都開封,測量描繪北宋宮殿,呈完顏亮審閱批准,依樣仿建。營建宮殿的木材取自真定府(今河北省正定),營建城牆的黃土取自涿州(今河北省涿州市)。史載當時自涿州至燕京運土的方式,是用大批民夫排成人牆,「人置一筐,左右手排立定,自涿州至燕京傳遞,空筐出,實筐入,人止土一畚,不日成之」(見《順天府志·金故城考》)。史載完顏亮為加快建都進度,曾多次賞賜工匠民夫,其中公元1151年陰歷八月那次,賜每人帛一匹,合銀一兩。工匠民夫們因勞、瘟疫死亡的也為數甚多。

在完顏亮的嚴厲督催下,上百萬軍民工匠奮力勞作,只用三年時間,燕京新都的宮殿城池基本完工(後期工程仍在續建)。

公元1153年陰歷三月乙卯日,完顏亮下詔正式遷都燕京。為此,他特意改元,建新年號為「貞元」元年,升內外文武官員皆進官一等。為促使留戀故土的貴族們盡快搬遷,也為了防止敵對勢力盤踞故都危害自己,完顏亮還下令徹底搗毀舊都上京會寧府的宮殿宅第,夷為平地。

完顏亮模仿遼國的「五京」制度,宣布燕京新都為「中都大興府」,另外立四個陪都:今內蒙古寧城西南為「北京大定府」,北宋故都開封為「南京開封府」,今遼寧省遼陽為「東京遼陽府」,今山西省大同為「西京大同府」。金中都大興府下轄十縣一鎮,十縣是大興、宛平、安次、漷陰(今通州)、永清、寶坻、香河、昌平、武清、良鄉,一鎮是廣陽鎮(今豐台區)。轄區面積大於今北京市。

大安殿基址在今白紙坊立交橋北端東側,於10年前建設「西廂道路工程」時被發現

遼國時期的燕京城(南京析津府)是遼國「五京」之中規模最大和最為繁華的一個城。遼燕京城中心位置在今廣安門一帶,城牆平面呈正方形,周圍27里,共開有8個城門,東面是安東門、迎春門,南面是開陽門、丹鳳門,西面是顯西門、清晉門,北面是通天門、拱辰門。現在北京僅存的遼代建築,也是北京現有年代最古老的地上建築物,就是當年矗立在遼燕京城內的密檐式十三層八角磚塔,位於今北京廣安門北濱河路西側天寧寺院內,距今已有上千年。

金中都城是環繞著遼燕京城擴建而成的。城牆平面基本呈正方形,北城牆與遼燕京城北牆重疊,東、南、西三面向外擴展,周圍36里,面積約為遼燕京城的1.8倍。共開有13個城門,東面是施仁門、宣曜門、陽春門,南面是景風門、豐宜門、端禮門,西面是麗澤門、顥華門、彰儀門,北面是會城門、通玄門、崇智門、光泰門。

中都城中心的皇城東西向窄,南北向長,其基址重疊在今廣安門南濱河路一線,平面呈長方形,周圍9里,共開有4個城門,東面是宣華門,南面是宣陽門,西面是玉華門,北面是拱辰門。

皇城之內是宮城,有宮殿36所,排列九重,正殿是大安殿,是皇帝上朝和典禮的地方。大安殿基址在今白紙坊立交橋北端東側,於10年前建設「西廂道路工程」時被發現。

皇城之內還建有太後壽康宮、太子東宮、妃嬪十六宮、文樓、武樓、來寧館、會
同館等宮殿樓閣。

金中都的皇宮完全仿照北宋故都開封皇宮的樣式,承襲北宋末年奢華浮艷的風格。

其部分建築構件,大部珍寶陳設,也是當年從開封掠來的原物。

清代官書《日下舊聞考·宮室》中說,金中都的皇宮「其宮闕壯麗,延亘阡陌,上切霄漢,雖秦阿房(宮)、漢建章(宮),不過如是。」

皇城西門玉華門外,是皇家園林同樂園,建有柳庄、杏庄、瑤池殿、魚藻池等勝境。魚藻池又名太液池,在今白紙坊立交橋西側鴨子橋路西端,解放後經過疏挖,命名「青年湖」,現已無水,池底生滿野草。

公元1153年底,金朝的社稷壇落成,用以祭祀土神和穀神。金朝的太廟名「衍慶宮」,用以供奉先帝的神主牌位。

完顏亮還將先帝的皇陵也遷移到金中都來。新建的皇陵在西郊大房山雲峰寺,並設置萬寧縣負責保護和管理,後改名奉先縣,元朝時改名房山縣,即今北京市房山區。

大房山下建有謁陵行宮,名為「磐寧宮」。

今天的釣魚台、玉淵潭、香山、玉泉山、北海、陶然亭,都是當年金代皇家的離宮
別館

公元1155年陰歷十月,金太祖、太宗、德宗(完顏亮之父,被追尊為德宗皇帝)靈柩運至中都,停放在皇宮正殿大安殿。陰歷十一月,先帝靈柩入葬新建的大房山皇陵。這件事標志著完顏亮遷都程序至此完成。

自金貞元元年(1153年)完顏亮建立中都,至金貞佑二年(1214年)金宣宗迫於後起之雄蒙古成吉思汗的頻繁進攻,遷往北宋故都「南京開封府」,至金貞佑三年(1215年)中都城陷落,被蒙古軍徹底搗毀,金中都共存在63年。在這63年中,金代為北京地區留下大量名勝古跡。今天的釣魚台、玉淵潭、香山、玉泉山、北海、陶然亭,都是當年金代皇家的離宮別館。1990年在右安門外玉林小區工地發現的城牆水關遺址(已辟為博物館),現存於昌平區鐵壁銀山的法華禪寺塔林,都是金代遺存。舉世聞名的永定河盧溝橋,更是金章宗明昌三年(1192年)建成的,當時叫廣利橋。

6. 北京三千餘年的建城史被證實,關於北京這座城市你了解多少

北京三千餘年的建城史被證實,關於北京這座城市你了解多少?

悠悠燕趙地,千年北京城。上天絕不是偶然地把歷史的大舞台擺放在這里,她必是人傑地靈,鍾靈毓秀。從此這里上演著皇權爭霸。800年前元世祖忽必烈命漢人劉秉忠建設元大都開始,這里儼然拉開了世界中心的序曲。強大的大元帝國從這里發出著指令,左右著世界的進程。百年後隨著帝國的腐朽沒落,大明王朝的興起,強大的蒙古人被趕回了漠北老家。而又200多年過去,風水輪流轉,東北的女真人又揮兵入關,建立了大清王朝。又一個200多年,大清王朝也同樣灰飛煙滅。從此中國歷史結束了王朝時代。

7. 歷代為何定都北京

歷代為何定都北京的原因:
一、地理位置險要
北京坐落在華北平原的北部,位於平原與山地奇絕的交會處和交通要沖,集山脈之險峻、河流之幽靜、平原之肥沃於一身,以藏風蓄水之吉地形成古都。北京的西邊是太行山山脈、西山拱衛,北邊是太行山、軍都山形成一處半圓形山灣,東北部就是著名的北龍燕山山脈構成的天然屏障。
二、資源豐富
北京坐落在華北平原的北部,位於平原與山地奇絕的交會處和交通要沖,集山脈之險峻、河流之幽靜、平原之肥沃於一身,在藏風蓄水之吉地形成古都。太行山巍峨雄渾,自北向南,氣勢磅礴,奔騰而來。燕山莽莽蒼蒼,蜿蜒曲折,像兩條巨龍守衛著京師。森林密布,山色青蒼,東邊是潮白河、溫榆河,西邊是永定河、小清河,自西北向東南,繞城蜿蜒流淌。雄渾的桑乾河夾雜著大量的黃土高原的泥沙呼嘯而來,與來自蒙古草原的洋河匯合,在北京地區形成浩浩盪盪的永定河,如入無人之境地穿梭在青山密林之間。
北京就建築在這太行山和燕山兩條山脈交會之地,永定河與潮白河之間的永定河沖積扇平原的頂端,跨越山麓和平原、丘陵之地,在滄海之畔的永定河古渡口之上,南臨大河。這里是龍脈之地,是藏風蓄水、聚氣蓄勢的龍虎奔騰之都會,更是三大地理區域和文化區域的交匯之區。
三、地處經濟、文化區域
華北大平原、東北大平原、蒙古高原,在北京地區交會。華北大平原是以農耕種植業為主,是中原農業經濟文化區域。東北大平原是以林業和種植相結合,是北方型的經濟文化區域。蒙古高原是以游牧業為主,是沙漠高原的經濟文化區域。三種地理形態,三種經濟類型,三種文化形式,在這里交會、融合、沖撞和吸收,將一座古渡口演化為一座文化古都,進而成為政治、文化中心,巍然聳立數百年,依舊風華正茂。
北京是一座古老的城市,歷史悠久,文明源遠流長。先後有燕、前燕、大燕、遼、金、元、明、清8個朝代建都在這里。

8. 北京三千餘年的建城史被證實,這意味著什麼

據相關報道,我們了解到北京三千年建城歷史被證實,更加進一步證明北京是一座歷史古城了。北京的建城歷史悠久,已有3000年建城史,西周燕都遺址博物館就記載過。這里出土的文物證明了三千多年前北京就已經形成城市。遼金城垣博物館也證實北京建都歷史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實例。我們了解到了北京是一座有歷史的城市,那其三千年的建城歷史又意味著什麼呢?今天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

9. 北京的歷史背景有什麼

早在西周初年,周武王即封召公於北京及附近地區,稱燕,都城在今北京房山區的琉璃河鎮,遺址尚存。又封黃帝之後人於薊,在今北京西南。後燕國滅薊國,遷都於薊,統稱為燕都或燕京。

明朝初年,以應天府(今南京)為京師,大都路於洪武元年八月改稱為北平府,同年十月應軍事需要劃歸山東行省。洪武九年,改為北平承宣布政使司駐地。

燕王朱棣經靖難之變後奪得皇位後,於永樂元年改北平為北京,是為「行在」(天子行鑾駐蹕的所在,就稱「行在」)且常駐於此,如今的北京也從此得名。

永樂十九年正月,明朝中央政府正式遷都北京,以順天府北京為京師,應天府則作為留都稱南京。明仁宗、英宗的部分時期,北京還曾一度降為行在,京師復為南京應天府。

(9)北京的建都歷史說明了什麼擴展閱讀

北京是一座有著三千多年歷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有著不同的稱謂,大致算起來有二十多個別稱。

燕都,據史書記載,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滅商以後,在燕封召公。燕都因古時為燕國都城而得名。戰國七雄中有燕國,據說是因臨近燕山而得國名,其國都稱為「燕都」。

幽州,遠古時代的九州之一。幽州之名,最早見於《尚書·舜典》:「燕曰幽州。」兩漢、魏、晉、唐代都曾設置過幽州,所治均在今天的北京一帶。

京城,京城泛指國都,北京成為國都後,也多將其稱為京城。

南京,遼太宗會同元年(938年),將原來的幽州升為幽都府,建號南京,又稱燕京,作為遼的陪都。當時遼的首都在上京。

大都,元代以金的離宮今北海公園為中心重建新城,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年)改稱大都,俗稱元大都。

北平,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滅掉元朝後,為了記載平定北方的功績,將元大都改稱北平。

北京,明永樂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永樂皇帝取得皇位後,將他做燕王時的封地北平府改為順天府,建北京城,並准備遷都城於此,這是正式命名為北京的開始,至今已有600餘年的歷史。

京師,明成祖於永樂十八年(1420年)遷都北京,改稱京師,直至清代。

京兆,民國二年(1913年)廢順天府,翌年置京兆地方,直隸中央,其范圍包括今天的北京大部分地區,民國十七年(1928年)廢京兆地方,改北京為北平。

閱讀全文

與北京的建都歷史說明了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8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1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5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7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0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0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0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6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6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3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