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歷史上的民國,為啥在思想領域如此「野蠻生長」
到底是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這就好比雞生蛋和蛋生雞的問題,永久輪回,永遠找不到你想要的源頭。
民國時期和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思想發展最燦爛最輝煌的兩個時期。
這兩個時期,思想和文化得到了空前的發展,涌現出很多代表人物。
而離我們更近的民國時期,更是涌現了一大批至今為人津津樂道的大師:辜鴻銘、蔡元培、傅斯年……他們把這個中國歷史最暗黑的時期,變得熠熠生輝、星光燦爛。
那為什麼在那樣一個亂世,會成批地涌現如此多的大師?
而當下,不論是中國還是世界,團隊和協作更為重要,榮譽多歸於集體和團隊,淡化了個人的作用,如果個人能力不是非常突出,貢獻不是獨一無二,想取得和民國大師一樣的聲譽非常難。
所以,在現代,不是沒有大師,而是大師常常隱沒在團隊中而已。
時代締造了大師:是時代讓他們奮發、讓他們努力、讓他們擔起更多責任和道義;大師創造了一個時代:是大師卓越的貢獻,讓那個時代熠熠生輝、彪炳史冊。
時代和大師,彼此溫暖、互相成就,就恰如最好的愛情:在彼此需要的時候相遇,又美好了彼此。
② 推薦一本書——《歷史深處的民國(重生)》
歷史真的很有趣嗎?充滿明爭暗鬥和血腥暴力的歷史,看起來怎麼也不像一件有趣的事?但在這本書當中,歷史真的是一件有趣的事情!這么好看的書是由江城所著,華文出版社出版。
《歷史深處的民國(重生)》這本書,一個插圖也沒有,但講述了1931年到1945年,14年英勇抗戰抵禦外辱的歷史風雲,以激越悲壯的語講述了黃埔軍人地方熱血軍閥為主題的鐵血軍人們的英雄豪情,和幽默深沉的筆法還原了蔣介石、汪精衛、胡漢民、吳佩孚,等人之間的恩怨情仇。猶如一部恢宏的畫卷,再現了中華民族兒女在民族危急存亡關頭奮起自救的精彩往事。
這當中講述了「九一八家仇國恨」、「馬日事變」「一二八碧血長流驅倭寇」等許多好看的事件。
「九一八事件」1931年9月18日晚十點左右,是一個悲壯的時刻,沈陽城北大本營,一聲槍響,喚起了中華民族的血性與醒覺,偉大的抗日戰爭一由此拉開序幕!
「一二八事變」1932年一月下旬,以「能登呂號」航空母艦為主力的日本艦隊是入黃浦江,最終「一二八淞滬抗戰」爆發!
這本書講述了許多有趣的事!從1840一直講到1945!我強烈推薦大家有空看一看這三本書。會讓你深有感觸的!
③ 求《歷史深處的民國》這本書的電子版txt格式
歷史深處的民國:晚清+共和+重生
作者:江城
簡介:這是一套關於1840~1925年正史的彪悍史書。是中國歷史上一套全面解讀晚清、共和、抗戰的長篇歷史力作。從來沒有一本關於民國的書籍,能像《歷史深處的民國》這樣,全面、真實、透徹、有趣地將民國這段歷史講明白說清楚。因此,《歷史深處的民國》是當下中國數千萬「民國迷」了解民國、認識民國的不二選擇。
④ 歷史深處的民國的讀者鑒賞
●改朝換代,道法自然。這個過程,像極了種子萌芽、生長、茂盛、枯萎、腐敗、重歸泥土的過程。而晚清,腐爛的比任何一個朝代都要徹底,內憂外患,千瘡百孔。讀《歷史深處的民國》,最讓人振奮的是,讀到的不是晚清的黑暗和絕望,而是一種希望,一種中華民族從來就沒有喪失過的鬥志,一種不甘於被奴役被壓迫的反抗精神。
●用輕松的行文,將我們這個民族苦難的一百年做了全景客觀的展現。
●把復雜的事簡單的說出來,才是好的歷史。
●語言幽默,但是內容不失嚴謹。當你發現書里的事件錯綜復雜而且很細致,你就不會再認為它僅僅是一本悠閑食品。這本書里的事件包涵非常多,但是有不會亂,同時幽默的語言也讓讀者放鬆 。
●新中國成立都65周年了,還沒有人敢於站出來正視民國歷史的話,是應該羞煞不少中華兒女的!《歷史深處的民國》終於應運而生了。
●一本讀起來不那麼憤懣的近代史,較為通俗,適合入門,可以匡正一下教科書帶來偏激的看法。
●把近代史能寫得淺顯易懂、鞭辟入裡,確實不錯。
●好讀是根本,趣味是關鍵,《歷史深處的民國》的最大亮點當然是有趣了,讀起來好像在看《百家講壇》,侃侃而談,生動活潑,聲情並茂——閱讀中經常能夠感受到作者激昂的情緒,比如在對人物進行評價時,作者或敬仰、或惋惜、或贊嘆、或褒貶都是深入了解後的真情評價。
⑤ 歷史深處的民國讀書筆記
我們總說腦子不好使,即使看書也什麼都記不住,這真是給自己不讀書找了一個天大的理由。成功是百分之一的運氣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堅持。讀書也一樣,哪一個才子,文學巨匠,大儒不是廢寢忘食,孜孜不倦,學而時習呢。康熙大帝的學習方法是誦讀120遍,背誦120遍,即使耄耋之年,談古論今依然信手拈來。聰明,智慧,過目不忘如蘇東坡,讀皇皇巨著《漢書》還抄寫了三遍呢,何況平庸我輩?總結下來,就兩個字「多讀」。蘇東坡讀書的方法很值得借鑒-「各個擊破」,一本書內容是很豐富的,知識點眾多,人的精力有限,我們也沒有天才的記憶,所以每次我們去理解和消化一個問題就夠了,下次換個角度再去讀,又會有所收獲。
《歷史深處的民國》三部曲第一次是聽喜馬拉雅,聽來有趣,這次借來紙質本,眼睛看著,嘴裡讀著,腦子想著,才真正有了讀書的感覺。再次重溫這本書,倒是對袁世凱有了興趣。
袁世凱,從小也是個頑劣的孩子,對四書五經沒有興趣,科考無望,倚仗著家族關系,投靠到淮軍將領吳長慶門下,在朝鮮發跡,清末新政期間積極推動近代化改革,辛亥革命期間逼清帝溥儀退位,推翻清朝,成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5年,自稱皇帝,改國號為中華帝國,建元洪憲,此舉遭各方反對而引發護國運動,做了83天皇帝後取消帝制,不久後離世。
不了解這段歷史之前,一直以為袁世凱就是一個賣國賊,勾結外敵,簽訂不平等條約,奪權篡位,挾天子以令諸侯,做夢都想做皇帝,其實除去他後來稱帝這個飽受世人詬病的事實,袁世凱確實為中華民國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其最大的貢獻,就是推翻了清王朝,結束君主專制制度。廢除科舉、興辦學校、督辦新軍、發展實業、獎勵開辦工商業,進行新政改革。當時社會動亂,軍閥割據,也只有袁世凱才有能力穩住全國局勢,不至於讓國家分崩離析。而袁世凱也成功地將一個完整的國家交給了中華民國。
大多數名人都集謗譽於一身,袁世凱為不例外,一方面是有人將他罵的體無完膚,一方面也有人肯定他的功績,將他誇上了天。歷史也要辯證的去看,回首歷史的進程里,如果沒有袁世凱,大清不會那麼快退出舞台,革命成功的步伐或許也會姍姍來遲。
讀了這本書,不只了解了袁世凱,也對晚清到民國有了一些初步認識,其實讀書不一定能給我們帶來多少經濟價值,但書籍帶給我們的好奇,欣喜和滿足,它對心靈的浸潤和滋養卻是其他東西所無法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