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戰國之後就沒有「韓國」了為何沒有以韓作為國號的政權
戰國七雄我們都已經可以說是非常熟悉的了,但是對於這七個國家各自的國號,卻可以說一直都有著很大的疑惑。在七個國家當中,有六個國號其實在後世還是有出現的,比如齊國,後世有「北齊」,秦國,後世有「前秦」,魏國,後世也有「北魏」等等,當然這里的北、前、南等等都還是後世人為了更方便的區分他們而加上去的,但是有一點是可以確認的,那就是這些國家的國號在後世一直都有被使用。然而這裡面有一個國家卻是一個例外,那就是韓國。自從戰國時期之後,就再也沒有一個政權給自己的國號起名為韓,歷史上也從來沒有「北韓」「南韓」之類的政權,這究竟是為什麼呢?為何大家選定國號的時候從來不使用韓呢?
如果我們回顧下中國自漢朝之後的國號,我們發現大量的政權與春秋戰國時期的古國名是同名的,統計如下:
周:北周、武周、後周
齊:南朝齊、北齊、黃巢齊
楚:劉豫齊楚、桓楚、馬殷楚國
燕:前燕、後燕、南燕、北燕、西燕
趙:前趙、後趙
魏:曹魏、北魏、東魏、西魏、冉魏、李密西魏
梁:南朝梁、西梁、後梁
晉:西晉、東晉、後晉
秦:前秦、後秦、西秦
宋:南朝宋、北宋、南宋
吳:孫吳、南吳、張士誠吳、朱元璋吳,還有以吳越為國號的
蜀:前蜀、後蜀(蜀漢的國號為漢)
唐:唐朝、後唐、南唐
鄭:王世充鄭
我們可以看出,基本上所有的先秦國號都被用過,卻唯獨不見有用過「韓」的,這是為何呢?
我們知道,古代的國號,要麼是建國前的已經有的爵位名,比如漢、唐、曹魏,劉邦被封為漢王、李淵被封為唐國公、曹操被封為魏王,如此沿襲下來。
要麼是和發跡之地相關的地名,比如源自宋州的歸德軍節度使趙匡胤、郡望蘭陵的蕭道成、郡望渤海的高洋都在齊地,國號都叫齊。
那麼,為何沒有國號叫「韓」呢?
有人說,可能是戰國時期的韓國太弱小了。的確,韓國在戰國七雄中,第一個被秦國而滅,可是韓國相對於其他國家,比如宋國可是先被齊國給滅掉了,但仍然有人用「宋」為國號。
還有人說,大多數建國的人是前朝冊封的王公起兵建立的新朝,而四十多個以韓為封號的王公,沒出過一個有謀反實力的,趙普和曹彬都是死後追封的。歷代韓王不給力,所以就沒有韓朝了,這個似乎也有點牽強,畢竟很多國號是以地域定國名,並不都是以建立者的封王名稱來命名的。
再有人說,韓國地域狹小,堪稱人不傑地不靈,自古就沒有出過什麼傑出的人物,更別提建國了。這個說法也有點道理,但是似乎也沒說到點子上。
最後,這個問題往往變成了民間玩笑,今天不是有國名叫韓的了嘛。當然,這只是巧合。
所以,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戰國時代的版圖基本上確定了中國各大地域的稱謂,一直到今天,有的地方都留下了帶有春秋戰國國名的稱謂,比如陝西叫秦地、山西叫晉地,山東叫做齊魯大地,這就是從國名衍變來的地域名,因此國名與地域存在某種聯系。
我們下圍棋的都知道一句話「金角銀邊草肚皮」,邊角不僅戰略地位重要,而且有著極強的辨識度,幾乎不可能被其他地區取代,比如秦地在陝西,燕地在遼東,不可能定都陝西的人取「燕」作為國號名,這就是辨識度的作用。假如中國變成一個九宮格,那麼戰國七雄在邊界的國家地域名就十分明確了。
西北角是秦。歷代只要建國在陝西、甘肅便是秦地。苻堅、姚萇的國號「秦」便因此而來。
東北角是燕。歷代只要建國在遼東的便是燕地,慕容氏的國號「燕」便因此而來。
西南角是蜀。歷代建國在巴蜀的多用此國號。
東南角是吳。只要建國在南京的大多用這個國號,朱元璋也不例外,稱帝後才取了「明」作為國號。
西邊的是漢,漢中之地。南邊的是楚,江漢之地。東邊的是齊,齊魯大地。北邊的是趙,三晉大地,一般也多用這些作為國號。
因此,在亂世的十六國、五代十國時期,大量以地域命名的國家,國號來歷便是此。
接下來只剩下了中間的「天元」了,中間的是魏國。「魏」是戰國早期霸主,早期稱霸中原,後期信陵君竊符救趙,也多次擊敗秦國,鄴城便是魏國之地,因此後來得名「魏郡」,曹操被封為魏王,封於此地,因此曹魏的國號叫做「魏」。鮮卑拓跋氏自稱黃帝後代,入主中原後崔浩建議取得國號就是「魏」,因為「魏」的意思是「大名」,而且魏也象徵著中原大地,鮮卑拓跋氏迫切想要進取中原,擁有中原正統的身份,所以鮮卑拓跋氏的國號也叫做魏。唐朝時期的魏州、魏博軍鎮、北宋的北京大名府,地名全部來自於魏。
魏國都城開封倒是例外,又叫做「大梁城」,所以「魏」又稱為「梁」,歷代定都開封的大多國號叫做「梁」,其實也是「魏」的同名。
由此,我們得知了,天下九宮格已經定好了,沒有了韓的位置,中原的韓被魏所取代了。而且韓國地域狹小,擁有的地名大多已經有了固定的稱呼,比如滅掉的鄭國,保留了「鄭」的地名,今天河南的新鄭、鄭州地名皆來源於此。秦趙長平之戰的起因在於對韓國土地上黨郡的爭奪,上黨郡後來在隋朝被設置了「潞州」,因為古代這里住著潞族,後來此地也就叫做「潞」,而不是「韓」了,盡管此地還是唐明皇曾經的封地。
因此,後世如果有在韓地興起的,往往就歸到宋魏梁等稱號之下,尤其是魏,與韓的地域重合,歷代定都中原的,大多叫「魏」。因此,歷代沒有國號叫「韓」,很明顯被同樣代表中原的「魏」所取代了。
Ⅱ 為什麼在戰國之後沒有用「韓」作為國號的朝代了
中國歷史上朝代更迭頻繁,一百年、幾十年,甚至幾年就能更換個朝代。這樣來說,那國號就應該多了去了,不過算下來也沒多少。再仔細看看,基本都是那麼幾個來回用。什麼趙、前趙、後趙,什麼前燕、後燕、南燕、西燕,什麼齊、秦、魏也是用過好多回。但是有個奇怪的現象,韓國從戰國之後,就不再有朝代再用了。
還有一點就是韓國這一地區改名易號非常嚴重。明朝時倒是有王爺封在了這里,按理說該叫韓王了吧?不過可惜的是,這一地區早就改名潞州了,最終叫潞王。還有很多次改名,最終這一地區該叫什麼真的亂了,自然也就不會有人想起「韓」這一軟弱的國號來。沒有封地叫韓,自然也就不會再有韓朝。
中國朝代的命名總結起來一般有三條,根據發跡地來定國號,比如趙宋。根據君主的爵名來定國號,比如李唐。根據纖語或文義來定國號,比如蒙元。韓國是一條都不沾。韓國作為國號威望不足,割據形勢又不夠好,還有上黨豫中地區從漢朝後就沒有再使用,再加上齊楚燕趙魏秦名號都比韓國響亮。這么多因素綜合在一起,韓國從戰國之後,不再有朝代用也就不奇怪了。
Ⅲ 中國古代政權不斷重復戰國國號,為何卻沒有一個用韓的
戰國時期的韓國名為“戰國七雄”之一,可一直是個受氣包,如果你當了皇帝會為自己的國號起個受氣包的名字嗎?
雖然中國政權都很厭棄“韓國”,但是對於朝鮮半島來說,“韓”還是很親切的,從歷史上的“三韓”(馬韓、辰韓、弁韓 ),到朝鮮王國的末代國號大韓帝國 (1897年到1910年),一直到今天的韓國。甚至今天的朝鮮半島人都稱呼自己為“三韓子孫”,並引以為豪。
Ⅳ 中國古代為什麼沒打朝韓
漢滅朝鮮之戰
漢滅朝鮮之戰是一場由漢帝國對衛滿朝鮮在公元前109年至前108年發動的戰爭,戰爭以漢朝勝利,古朝鮮滅亡告終。戰爭起因為衛滿朝鮮國王衛右渠阻止朝鮮半島南方的辰國前往漢朝與漢朝取得聯系並進行朝貢,漢武帝於前109年派軍隊,最終將古朝鮮外國消滅。[1]古朝鮮被滅後,漢在遼東半島及朝鮮設立了漢四郡:樂浪郡、玄菟郡、真番郡及臨屯郡。
曹魏與高句麗的戰爭
曹魏與高句麗的戰爭,是由中國北方的曹魏於公元244年至245年攻打高句麗的一系列戰爭。
《三國志》第二十八卷正史記載:正始七年(246年),毌丘儉帶步騎兵萬人出玄菟討伐高句麗,先後在沸流水、梁口兩度大敗高句麗東川王,將號稱有二萬人的高句麗軍誅滅一萬八千餘人,東川王偕同妻子及千餘騎逃竄往東沃沮(又稱南沃沮)。毌丘儉又屠殺丸都內官員數千人,之後退兵。不久又再次進攻,東川王逃到買溝,隨後,毌丘儉自在丸都一帶坐鎮,毌丘儉又派玄菟太守王頎追擊到沃沮,另一路由樂浪太守劉茂、帶方太守弓遵攻打曾依附於高句麗的不耐等濊貊種落。
王頎的軍隊追至竹嶺,再度大破東川王余部。隨後,魏軍殺至沃沮境內,將協助高句麗的邑落一並攻破,斬殺三千餘人。東川王再逃入北沃沮境內,魏軍進一步追討。但高句麗王終於在部下的忠誠保衛下擊殺一小隊魏軍而得以隱匿。王頎軍主力則進一步向東北行,一直抵達北沃沮與肅慎的邊境地帶。而劉茂、弓遵也成功擊潰了濊貊各邑,逼迫不耐濊侯舉邑降。
整個征剿行動至公元245年初基本結束,最終毌丘儉等刻石紀功並於245年5月回師凱旋。
三征高句麗
三征高句麗是指隋煬帝時,三次都御駕親征高句麗。612年二月,隋煬帝以高句麗國王高元不肯朝見為由,一征高句麗,御駕親征第二年正月,隋煬帝就開始籌劃二征高句麗,613年四月,隋煬帝親統六十萬右路軍開到遼東城614年二月,隋煬帝第三次發動戰爭,高句麗國王遣使請降,並將去年叛隋投奔高句麗的兵部侍郎斛斯政送還,煬帝見已挽回兩敗之辱,遂班師還朝。高句麗多次抵禦,隋軍損失慘重。經過這三次大規模的征戰,大大的消耗的隋朝的國力,激起了階級矛盾。最終導致隋末農民起義的爆發。
唐滅百濟之戰
唐滅百濟之戰,是660年發生在百濟和唐朝、新羅之間的戰爭。原因是百濟聯合高句麗,阻礙新羅和唐朝交通與進貢事宜。唐高宗屢次下詔威嚇百濟無果,在新羅的一再請求下,唐朝派左武衛大將軍蘇定方為神丘道行軍大總管,帥左驍衛將軍劉伯英等水陸十萬討伐百濟。新羅武烈王金春秋為嵎夷道行軍總管,蘇定方率兵從成山渡海,百濟據守熊津江口拒敵。蘇定方進擊,百濟軍隊死數千人。蘇定方水陸並進,直取其都城泗沘。城外二十餘里,百濟傾國來戰,唐軍大勝,殺百濟軍一萬餘人,唐軍入泗沘外郭。同時,新羅大將金庾信在黃山大勝百濟大將階伯,百濟義慈王及太子扶余隆逃入北境,蘇定方進圍泗沘城;義慈次子扶余泰自立為王,帥眾固守。扶余隆子扶余文思說:「王與太子皆在,而叔遽擁兵自王,借使能卻唐兵,我父子必不全矣。」率領左右逾城降唐,許多百姓也跟從,扶余泰不能制止。蘇定方命軍士登城立旗幟,扶余泰窘迫,開門降唐。於是扶余義慈、扶余隆及諸城主都投降了。
唐滅高句麗之戰
唐與高句麗的戰爭是7世紀發生在高句麗和唐與新羅聯軍之間的戰爭。由於唐與新羅聯軍的長年征戰,加之高句麗內部發生紛爭與長年飢荒,高句麗最終被唐與新羅的聯軍擊敗。[1][2][3]高句麗被滅後,羅唐戰爭爆發。新羅將唐驅出朝鮮半島並統一大同江以南地區。大同江以北則由唐和自稱高句麗繼承者的渤海國控制。
唐朝新羅戰爭
唐朝新羅戰爭(670~676年),是唐朝聯合新羅先後滅亡百濟和高句麗後,兩國為爭奪對百濟和高句麗故地的統治權而爆發的戰爭。
660年和668年,在唐朝聯合新羅滅亡百濟與高句麗之後,唐朝在百濟故地設立熊津都督府,在高句麗故地設立安東都護府,並以新羅其地為雞林州都督府。
唐朝意圖在高句麗和百濟故地實行羈縻統治政策,新羅則意圖爭奪百濟和高句麗故地由其直接統治。為爭奪對百濟和高句麗故地的統治權,唐朝新羅戰爭爆發。唐朝由於受西北吐蕃局勢的影響而對朝鮮半島採取退守政策,唐朝新羅最終以大同江為界劃分勢力范圍。唐朝鞏固了大同江以北、特別是遼東地區的統治;新羅實現對朝鮮半島大同江以南地區的統治,進入統一新羅時代,東北亞也進入了和平穩定發展的新時期。
高麗蒙古戰爭
高麗蒙古戰爭發生於1231年至1273年,蒙古對高麗發動了9次戰爭。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後,1273年蒙古軍隊佔領濟州島,高麗蒙古戰爭最終結束。高麗最終成為元朝的藩屬國,一度受到元征東行省的控制;而濟州島也長期成為元朝政府的直接管轄地「耽羅軍民總管府」負責防倭和高麗海外僑民事務。
紅巾軍侵略高麗
紅巾軍侵略高麗發生在14世紀高麗王朝與中國紅巾軍之間的戰爭。
高麗蒙古戰爭後,高麗成為元朝屬國。14世紀中葉,高麗恭愍王當政,與元朝產生矛盾。由於元順帝驕奢淫逸,中國各地農民起義不斷。紅巾軍聲勢浩大,1354年高麗平康府院君蔡河中到元朝,元朝丞相脫脫表示:「吾受命南征,王宜遺勇銳以助之。」8月丞相脫脫奉詔討張士誠,徵兵高麗,恭愍王為緩和與元朝的矛盾,派柳翟,李權等率兩萬三千人助戰,並將紅巾稱為紅巾賊。十一月,攻高郵不克,李權等六人戰死。元軍高郵大敗後,柳翟等繼續在黃淮一帶征討紅巾,紅巾對此不滿。1359年(元順帝至正19年,高麗恭愍王8年,小明王龍鳳5年)元順帝提出到高麗耽羅(濟州島)修建行宮,欲避難於此,紅巾將高麗也當作敵人。
雖然高麗驅除了紅巾,但其經濟被嚴重破壞,人口大量死亡。在此前後,倭寇也不斷騷擾其南部。崔瑩、李成桂等武將藉此機會擴大了勢力及權力。尤其是李成桂,後來創立朝鮮王朝。
1388年李成桂違反高麗禑王和崔瑩的命令,回首都開京掌握了高麗政權。1392年建立朝鮮王朝並成為國王。
Ⅳ 韓國和朝鮮古代是屬於中國的
韓國和朝鮮古代只有唐朝和西漢是中國的領土,其他朝代如元、明、清,只是中國的屬國。
1、西漢。西漢漢武帝在公元前108年平定衛氏朝鮮後,在今朝鮮半島設置的漢四郡樂浪郡、玄菟郡、臨屯郡、真番郡四郡,屬於幽州,此時朝鮮成為漢朝的郡縣之一。
2、唐朝。繼隋朝隋煬帝三征高麗之後,唐朝也發動了對朝鮮的戰爭,並吞並朝鮮,設立安東都護府,此時朝鮮正式列入唐帝國的版圖。
3、唐朝之後,朝鮮王朝就成了中國的附屬國,但不屬於中國,跟琉球王國一樣,每年給中國朝貢。
(5)中國歷史上為什麼沒有韓朝擴展閱讀:
漢四郡(公元前108年~公元313年)漢武帝在公元前109年至公元前108年間剿滅衛滿朝鮮後在朝鮮半島北部和中部設立的樂浪郡、玄菟郡、真番郡、臨屯郡四個郡的總稱,漢四郡對朝鮮半島北部有很大的影響力。
公元前82年,漢朝將臨屯、真番二郡並入樂浪、玄菟二郡。樂浪郡治所仍在今朝鮮平壤;玄菟郡治所則初在夫租(今朝鮮咸興),後因受貊所反抗而遷往遼東高句麗(今遼寧新賓),統治夫余、高句麗等族。
東漢、曹魏和西晉皆保留了樂浪郡和玄菟郡。東漢末割據遼東的公孫氏分出樂浪郡南部設立帶方郡,並為魏晉所承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