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南京古城牆有哪些歷史
南京古城牆是南京明城牆的一部分,指南京城內的古城牆。
南京明城牆1366年始建,1386年建造完成,歷時21年之久。明城牆是明太祖朱元璋下令修建的,是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的產物和象徵。
南京明城牆不遵循古代都城取方形或者矩形的舊制,設計思想獨特、建造工藝精湛、規模恢弘雄壯。它東連石頭城,南貫秦淮區,北帶玄武湖,將歷代都城都囊括其中。
從內到外由宮城、皇城、京城、外廓四重城牆構成。京城牆在南京城內,蜿蜒盤桓達33千米,而外廓城周長超過60千米。
為了建造南京城牆,朱元璋曾下令5個行省、20州、118縣燒制城磚。為了保證質量,每塊磚上都要打上燒制的州、府、縣及工匠和監造官員的姓名,如不合格一律退回重做,再不合格就將治罪。
這些城磚長四五十厘米,寬20厘米左右,厚度不少於10厘米,其總數約為3.5億塊。
南京京城牆依山就水,彎曲盤繞著城池。其中尤以獅子山的一帶最為特別,城牆築到這里,為了將獅子山納入城內,於是城牆繞著山而建,使得城池在這里突出了窄窄的一塊。
南京京城牆垣頂均用磚鋪道,城以花崗石為基,巨磚為牆。城牆所用的石灰岩和花崗岩采自南京附近諸山,磚和磚、磚和石之間連接用的灰漿是用石灰、桐油和糯米汁等原料合成。
城牆牆頂用磚砌成「雉堞」。雉堞就是城牆頂部靠外一側的鋸齒狀矮牆,作用是掩護人體。
城牆填層上部,採用桐油、石灰、黃土拌和的灰漿封頂夯實,厚約一兩米,在其上面和沿牆體兩側直至牆根用灰漿砌築5至10層城磚。
城牆牆體頂面設置了石質排水明溝,在其明溝約50米距離設置石質出水槽將水排出牆體。城區的防、排水系統,主要利用城牆底部設置的水關、涵閘來完成。
南京城內的古城牆有城門13座,水關兩座。城牆上有垛口13000多個,窩鋪200座,在城的中央還建有鍾樓和鼓樓。13座城門的上部,都建有高聳的城樓。
城門是城牆的重中之重,在設置時,設計者不拘泥於方位對稱、距離對等的傳統古制,而是從實地和實戰要求出發進行設置的。
在城東設朝陽門,城南設正陽門、通濟門、聚寶門,城西設三山門、石城門、清涼門、定淮門、儀鳳門,城北設了鍾阜門、金川門、神策門、太平門。
清代作家吳敬梓在他的《儒林外史》中,把南京的13座城門,按逆時針方向編成了順口溜:
三山聚寶臨通濟,正陽朝陽定太平,
神策金川近鍾阜,儀鳳定淮清石城。
這13座城門中,在軍事上佔有險要位置的城門都建有數道不等的瓮城。聚寶、通濟、三山三門各有3道,石城門為兩道,神策門為一道。
在13座城門中,聚寶門最為雄偉。聚寶、三山和通濟3座城門各有城牆4道,每兩道之間的空間即為「瓮城」,可作為戰時的防守之用。
聚寶門是這些城門中最堅固的一個,有「藏軍洞」的特殊設施。藏軍洞實際上就是里端封閉的磚券門洞,在戰時可供兵士休息和用來存放軍事物資。
聚寶門共有這種藏軍洞27個,第一道城門左、右各3個,城門上的樓基共設7個,均坐南朝北,以城基中洞為最大,面積達310平方米;東西礓下面各設坐西向東和坐東向西的藏兵洞7個。
這些藏兵洞平時用作儲藏守城器械和軍用物資,戰時藏兵。每洞可容納兵士100人以上,共可藏兵達3000人以上。
聚寶門後改為中華門,是南京古城牆中最雄偉、最重要的一個城門,也是與秦淮關系最緊密的一個城門,因與聚寶山相鄰而得名。因形似陶瓮,又稱「瓮城」。
聚寶門是在原南唐都城正南門的基礎上擴建而成,它前臨外秦淮,後倚內秦淮,兩水夾之。城門前後正中各有古長干橋和鎮淮橋通之,成為古城的要隘。
聚寶門由4扇城門、3座瓮城組成。聚寶門東西寬118米,縱深129米,高達21米,佔地總面積約16500平方米。聚寶門的門洞為拱式門洞,是用岩石砌疊而成的。砌疊整齊,彎曲如虹。
每座城門都有內外兩道門,外面一道是從城頭上放下來的「千斤閘」,具有堅固的防禦作用,裡面一道則是木質再加鐵皮做成的兩扇大門。在平時,行人車馬都從城門洞里通過。
在秦淮河出入口處分別建有東水關和西水關,水關設有閘門3道,前後兩道為木閘門,中間設鐵柵門以防潛水入城之敵。東水關內側還設有33座瓮洞,分為3層,上面兩層為藏兵洞,下層通水,中洞可通船。
此外,在玄武湖、前湖、琵琶湖、秦淮河中段出入口處設有涵閘。閘一般為銅或鐵質,正方形,五孔,邊長約一米,內接銅或鐵質涵管,直徑約一米,閘口還設有銅或鐵質柵欞。這些涵閘只能進水不可進人,設計巧妙、結構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