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武漢的歷史介紹
一、先秦至南北朝
武漢市古有夏汭、鄂渚之名。武漢地區考古發現的歷史可以上溯距今6000年的新石器時代,1956年,湖北省博物館對東湖之濱的放鷹台進行考古發掘,發現了石斧、石錛以及魚叉等新石器時代遺存,經認定屬於屈家嶺文化。武漢最早的傳說是關於大禹曾在此治水成功的故事,至今武漢漢陽江邊的禹功磯上建有禹王廟。在黃陂區發現的距今約3500年前的盤龍城遺址,是迄今中國極少數已發現並保存完整的商朝古城之一,被認為是「武漢城市之根」,也是目前武漢擁有著比北京、西安等更為悠久的建城歷史的考古依據。
春秋戰國時代,武漢屬於楚國范疇,留下了一些遺跡傳說。《列子·湯問》所記載的俞伯牙與鍾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典故就發生在這里。鍾子期,名徽,楚國漢陽(今武漢蔡甸)人。至今,漢陽仍存有古代留下的古琴台、鍾子期墓等建築遺跡和「琴斷口」等歷史地名,武漢也因此被稱為「知音」故里。
春秋戰國至西漢時期,武漢新洲地區文化昌盛,成為儒家重地之一。《論語》載:「孔子周遊列國至楚國時,使『子路問津』於長沮、桀溺」。西漢時期有庶民在邾縣(即新洲區)孔子山掘出一塊石碑,上刻「孔子使子路問津處」八個秦隸大字,淮南王劉安遂就地建廟徵召學士講學,是為「問津書院」,被喻為「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大學」,史上曾與嶽麓書院、東林書院等齊名。
現代武漢的起源,是東漢末年軍閥劉表命江夏太守黃祖在今漢陽月湖附近所建的「卻月城」和東吳孫權於223年在今武昌蛇山所築的「夏口城」。卻月城是武漢市區內已知的最早城址。孫權築夏口城時,在蛇山附近的城牆上修築了一座瞭望塔,這便是後來舉世聞名的黃鶴樓。
公元208年,在武昌附近的赤壁(今咸寧赤壁,一說在江夏區赤磯山)爆發了著名的赤壁之戰,這是中國史上第一次在長江流域發生的大規模江河作戰,也是武漢及其周邊第一次發生了改變中國政治格局的事件。三國時期,當時的武昌(今鄂州)成為東吳政權的都城,孫權在此稱帝,使武昌及其周邊第一次成為中國割據政權的政治中心。南朝時,夏口城擴建為郢州城,成為郢州的治所。
二、隋至清中期
隋置江夏縣和漢陽縣,分別以武昌,漢陽為治所。唐時江夏和漢陽分別升為鄂州和沔州的州治,成為長江沿岸的商業重鎮。期間,武漢經濟文化逐步繁榮,成為文人墨客的匯聚之地,其中,位於武昌長江之濱黃鵠山巔的黃鶴樓被崔顥、李白、白居易、王維、劉禹錫、蘇軾、陸游、黃庭堅等無數唐代乃至後代著名詩人吟詩頌贊,一時之間,使武昌成為中國南方的文化重鎮之一,其中,崔顥所作「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和李白的「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使黃鶴樓名揚天下,而李白的另外一首「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更是使武漢從此擁有了「江城」的別稱。
兩宋時武昌屬鄂州,漢陽漢口屬漢陽郡。南宋時期,武昌再次成為中國僅次於首都地區之外的第二大政治軍事據點,抗金英雄岳飛駐防鄂州(今武昌)8年,在此興師伐金,因此岳飛也被朝廷封為「鄂王」,武漢也曾遍布「岳王廟」的遺跡。南宋詩人陸游在經過武昌時,寫下「市邑雄富,列肆繁錯,城外南市亦數里,雖錢塘、建康不能過,隱然一大都會也」來描寫武昌的繁華。宋代武漢的制瓷業極為發達,經過發掘,在武昌城區馬房山和岳家咀出土了灰陶四神磚以及灰陶十二生肖俑等,在市郊江夏區湖泗、梁子湖等地發現了宋代大型瓷窯群100多座。
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年),武昌成為湖廣行省的省治。湖廣行省為全國10個行中書省之一,轄境包括今長江以南、湖南大部、湖北部分、廣西、海南全省及貴州大部、廣東雷州半島、重慶東南部。這是武漢第一次成為一級行政單位的治所,也是武漢正式成為中國中南地區政治、軍事、經濟中心的開始。
明太祖朱元璋起兵攻克武昌時,第六子朱楨出生,因而在朱楨長大後被明太祖分封到武昌做楚王,武昌因此得到擴建,成為南方最大的城池之一。武昌一地繼續成為湖北乃至中部地區的政治中心,明楚王之布政使司衙門駐武昌府。明代中後期,武漢的漢口崛起。
由於明成化年間漢水改道從龜山以北匯入長江,到嘉靖年間在漢水新河道北岸形成新興的漢口鎮,來自徽州、山西、陝西、江西等各幫商人紛紛前來經營,以鹽、典當、米、木材、棉布、葯材為六大行業,發展到上下二十里的規模,主要街道漢正街上起硚口,下到堤口(四官殿)。明末清前期,漢口與朱仙鎮、景德鎮、佛山鎮同稱天下「四大名鎮」,被世人稱為「楚中第一繁盛」,成為全中國水陸交通樞紐,享有「九省通衢」美譽,也因漢口扼長江、漢水兩大水道咽喉,成為天下商賈聚集之地,歷史上也被稱為三大茶市和天下四聚之一。
三、晚清
具有「東方芝加哥」之稱的老漢口
清代後期直至二十世紀初的武漢享有「東方芝加哥」的美譽,是中國第二大城市,也是中國主要幾個經濟、金融、工業、交通、文化中心之一。
19世紀中葉,中俄萬里茶道源於漢口。從18世紀至20世紀初中葉,漢口一直是中國三大茶市之一。1900年漢口僅出口俄國就達39萬擔,佔中國輸出俄國茶葉的80.9%。由於茶葉貿易的帶動,漢口也成為中國近代最大的農業輕工產品加工出口中心,被中外茶商稱為「東方茶港」。
1862年英國人修建的江漢關大樓,現已改建為江漢關博物館
1858年清朝與列強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天津條約》中增闢的11個通商口岸,包括漢口。1861年3月漢口正式開埠。由此,漢口開始了由傳統商業市鎮向近代國際大都市的轉型。此後,漢口先後開辟了英、俄、法、德和日五國租界,40餘個歐美國家在漢設立領事館。
外國各路商人先後來漢通商,從此武漢的對外貿易大幅增長,貿易量穩居全國前四,成為全國四大港口之一,其中有40年對外貿易總額佔全國外貿總額的10%左右,居全國第二位,呈現出了「駕乎津門,直逼滬上」的態勢。隨著漢口在商貿更趨國際化,大批外商在此興修碼頭,設立銀行,成立公司,極大提升了漢口的國際輻射能力。至清末,外商在漢開辦的經營土洋貨銷售、金融、航運、房地產的洋行劇增。到1911年,漢口外國公司增至125家。就具體的實業經濟而言,制茶是當時漢口最大的工業,出口佔全國6成。
1889年,張之洞擔任湖廣總督。其執政期間,大力推行洋務運動,特別是興建漢陽鐵廠、湖北槍炮廠,使漢陽造成為聞名東亞的品牌,進一步刺激了武漢近代工業興起和城市商品經濟的發展,使武漢在原有以商貿金融為主要經濟支柱的基礎上拓展為近現代中國的工業發源地。他主持修建了京漢鐵路,使武漢成為中國的南北交通樞紐,成為名副其實的九省通衢。他還興辦西式現代教育,創建了「兩湖書院」、「自強學堂」等新式學堂,進一步推動武漢成為了中國的教育文化重鎮。
1905年,張之洞修築了後湖長堤,建成後堤內乾涸土地10萬畝,基本奠定了現代漢口作為國際大都市的城市輪廓。1907年,張之洞將後城城牆拆除,修建了上起硚口、下至江漢路的後城馬路並成為漢口第一條近代馬路,這條路也是民國時期中國各方政治勢力在武漢地區角逐的主要舞台。
甲午戰爭後,中國開展「實業救國」運動。民族資本主義勢力紛紛進駐中國最大經濟、交通中心之一的漢口,大力發展民族經濟,並進一步推動漢口等中國大城市向現代城市轉型。1906年,宋煒臣等人在漢口創立了「既濟水電股份有限公司」,是當時全國最大的民營公用水電企業。1909年,該公司為調節供水,在中山大道與江漢路交匯處修建了漢口水塔,成為當時武漢最高的建築。
四、中華民國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首義於武昌爆發,革命成功後,起義軍宣布脫離清朝,建立軍政府,成立中華民國,隨後中國各省響應,清朝被推翻,中國2000多年的封建時代宣告結束,武漢成為改變中國命運的地方,於是每年十月十日的武昌起義紀念日,定為中華民國的國慶節。1912年1月,黎元洪成為臨時總統兼湖北都督。
北洋軍閥統治時期,武漢經濟繼續迅速發展,尤其是民族資本主義迅速崛起,民族資本勢力在武漢興建、擴建約600家工業企業。武漢持續作為中國主要的工業中心之一存在,但是工業的迅速崛起也帶來工人階級的迅速壯大和階級矛盾的不斷擴大,1923年2月,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爆發,這是中國工人運動第一次高潮中最有影響的事件。
隨著中國北伐戰爭的推進,1926年9月,北伐軍攻佔漢口。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於1926年10月7日成立漢口市政府,劉文島為漢口市第一任市長。1926年11月21日,國民政府遷都武漢,並決定將漢口、漢陽、武昌合並為一個城市,設為京兆區(首都),定名武漢,這也是武漢三鎮首次在行政上統一於一個城市之內。次年3月24日,中華民國武漢國民政府正式成立。
同年,中國共產黨中央機關也一起搬到武漢,武漢隨即成為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焦點所在,也成為了中國政治、軍事中心。然而到了1927年7月15日,武漢國民政府頭目汪精衛默許寧漢合流並發動七一五事變宣布制裁中國共產黨後,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武漢召開,8月7日共產黨在漢口召開會議,提出槍桿子裡面出政權,確立了武裝暴動反抗國民黨統治的方針,第一次國共合作宣告失敗。11月起,桂系軍閥建立了在武漢的統治,直到1929年被蔣介石軍攻克。
20世紀20年代直至抗日戰爭前夜,武漢城市規模急速擴大,到1936年末有民營近代工廠516家,人口超過120萬。
1930年日本人繪制的武漢三鎮地圖
抗日戰爭初期,南京國民政府將武漢作為戰時首都據此抵抗日軍入侵,為國民政府內遷爭取時間。1937年11月,國民政府行政院軍事委員會等部門陸續遷至武漢,蔣介石來到武漢指揮全國抗戰,中國共產黨有關方面力量也陸續來到武漢,國共兩黨在武漢展開了第二次國共合作。武漢作為國民政府和國民黨中央各重要機關的臨時辦公地點,成為中國政治、軍事、文化中心。1938年6月,武漢會戰打響,國民革命軍經歷大小戰斗數百次,大大消耗了日軍的有生力量,粉碎了日本三個月亡華的圖謀,此戰也是抗日戰爭戰略防禦階段規模最大、時間最長、殲敵最多的一次戰役,武漢也因此成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焦點城市。
1938年6月,國民政府決定將武漢的各類工業、軍事設施或內遷或破壞,武漢工業的損失達到70%。10月27日,武漢全境被日軍佔領,中國抗日戰爭全面進入戰略相持階段。1940年9月,日本扶植的汪精衛政府將武漢特別市改為漢口特別市,期間,武漢人口銳減,常有騷亂發生。1944年11月,美軍為報復日軍,對武漢進行輪番轟炸,武漢市區遭到嚴重破壞。
1949年5月1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入城部隊進入漢口中山大道。
1945年9月,國民政府收復武漢後,將武昌和漢陽組建武昌市,漢口仍為直轄市。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成立武漢行營,白崇禧坐鎮。1946年10月,僅管轄武昌地區的武昌市政府成立,漢陽市區劃為漢陽縣,1947年8月漢口成為中華民國行政院院轄市。1948年秋,白崇禧在武漢謀求劃江而治,同時向武漢工商業募捐以備戰。1949年5月16日至1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入了漢口市區、武昌市區和漢陽縣,接管了武漢三鎮。
五、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年5月24日,武漢市人民政府成立。直到1954年6月以前,武漢是中央直轄市,並且是中南地區黨政軍機關所在地。1954年6月,武漢市被並入湖北省,並被改為湖北省省會。一五計劃時期,武漢被確定為「重點城市」進行建設。根據中央「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指導思想,國家在武漢地區投資新建大型國營企業32個,奠定了武漢引以為傲的工業基礎。
自此,武漢由「工商金融和近代工業中心」迅速的轉變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工業基地,成為「共和國」的「長子」之一。到1956年,公有制經濟在武漢取得了統治地位。1957年,武漢長江大橋建成通車。大橋聯通京漢、粵漢鐵路組成中國最重要的南北鐵路干線——京廣鐵路,極大地促進了中國南北交流,也使武漢三鎮從陸上連成一體,成為完整統一的武漢城區。
1965年開始的「三線建設」,武漢收獲了一批國家級大項目,使武漢的經濟地位更加穩固。從建國初期到改革開放初期,武漢經濟規模長期位居全國第四位,僅次於北京、上海、天津,位居廣州等市之前,武漢也成為計劃經濟時代全國三大工業中心、三大交通商業中心、三大教育中心之一。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至1974年,毛澤東曾48次下榻武漢東湖賓館並主持國家政務,使武漢成為他自1949年以後除了中南海以外居住時間最長的地方,也使武漢成為北京之外的另一個國家政治中心。期間,在武漢召開了中國共產黨八屆六中全會等多次中央會議。
1975年,武昌縣、漢陽縣劃歸武漢市。1983年,新洲縣、黃陂縣劃歸武漢市。1984年5月2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批准武漢市為經濟體制綜合改革試點城市,實行計劃單列。
1992年,鄧小平同志「南巡談話」的第一站來到武昌,指示武漢在原有的基礎上,建成新的全國三大製造業中心、三大科技開發中心、三大金融貿易中心,在全國經濟中起龍腰的作用,隨後幾年,武漢發展速度連年突破16%,經濟總量一直保持全國前三甲,城市規模始終排名全國城市前列。
然而自20世紀80年代末以來的20年間,由於國家奉行「非均衡發展戰略」,中部、湖北和武漢成為「政策窪地」被不斷邊緣化。同時,武漢還是一個「重稅區域」,自身結余極為有限,嚴重影響了武漢城市建設。至此,武漢逐漸被上海、廣州、深圳等地區拋在了身後。此外,當時的湖北省委省政府對省內武漢「一城獨大」的現狀,提出「削峰填谷」政策,即平抑武漢的發展並將行政資源全部用於發展湖北其他城市,造成武漢經濟進一步下滑,這種情況直至2001年湖北省委領導班子調整後才有改變。
隨著中國經濟由出口拉動向內需拉動轉型,武漢的區位及科教優勢被重新認定。2007年12月7日,國務院正式批准武漢城市圈為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2010年3月12日,國務院正式批復《武漢市城市總體規劃》,重新確立了武漢市為中部地區中心城市。
2008年前後開始,湖北及武漢兩級政府抓住國家經濟環境變化的大勢,全市經濟大幅增長,並被認為是國內「唯一能夠實現製造產業升級換代的城市」和中國發展速度最快的極少數城市之一,目前全市高新技術製造業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僅次於深圳等極少數城市,城市創新能力在全國排名第二,創業環境在中國大陸排名前十強。
武漢初步改變了傳統印象中「重工業基地」的形象,變成一座新型經濟城市。武漢城市功能日趨完善,硬體建設突飛猛進,城市面貌顯著改善,對外來人口的吸附作用日漸增強,特別是備受年輕人青睞,年輕人口凈增率現僅次於深圳排名全國第二,是近年來全國吸引外來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亦是除北上廣之外高級專業技術人才、海外留學生主要求職目的地之一,城市活力排名全球第七[26]。
2016年8月,中央正式批復同意武漢設立「自由貿易區」,武漢自貿區主要是落實中央關於中部地區有序承接產業轉移、建設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產業基地的要求,發揮其在實施中部崛起戰略和推進長江經濟帶建設中的示範作用。2016年9月,中央正式印發《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武漢被列為超大城市,提出發揮武漢核心作用,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內河經濟帶。2017年1月25日,國家發改委公布《關於支持武漢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復函》指出,武漢要加快建成「以全國經濟中心、高水平科技創新中心、商貿物流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四大功能為支撐的國家中心城市」。
(1)盤龍城歷史多少年擴展閱讀:
武漢,簡稱「漢」,別稱「江城」,是湖北省省會、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級市和特大城市,中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也是中央軍委武漢聯勤保障基地駐所。全市下轄13個市轄區,總面積8494.41平方公里,2017年常住人口1091.4萬人。
武漢地處江漢平原東部、長江中游。世界第三大河長江及其最大支流漢江橫貫市境中央,將武漢中心城區一分為三,形成武漢三鎮(武昌、漢口、漢陽)隔江鼎立的格局,市內江河縱橫、湖港交織,水域面積佔全市總面積的四分之一,構成了武漢濱江濱湖的水域生態環境。武漢有「九省通衢」之稱,是中國內陸最大的水陸空交通樞紐、長江中游航運中心,其高鐵網輻射大半個中國,是華中地區唯一可直航全球五大洲的城市。
武漢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楚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境內盤龍城遺址有3500年歷史。春秋戰國以來,武漢地區一直是中國南方的軍事和商業重鎮。清末洋務運動促進了武漢工業興起和經濟發展,使其成為近代中國重要的經濟中心,被譽為"東方芝加哥"。武漢是中國民主革命的發祥地,武昌起義作為辛亥革命的開端,具有重要歷史意義。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發布的《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將武漢列為超大城市;同年12月,國家發改委明確要求武漢加快建成以全國經濟中心、高水平科技創新中心、商貿物流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四大功能為支撐的國家中心城市。
⑵ 武漢這座城市有什麼特點
武漢這座城市的特點是歷史悠久,人文氣息濃厚。
武漢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楚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境內盤龍城遺址有3500年歷史。春秋戰國以來,武漢一直是中國南方的軍事和商業重鎮,明清時期成為「楚中第一繁盛處」、天下四聚之一。
清末漢口開埠和洋務運動開啟武漢現代化進程,使其成為近代中國重要的經濟中心,被譽為「東方芝加哥」。武漢是辛亥革命首義之地,近代史上數度成為全國政治、軍事、文化中心。
武漢的地勢特點:
武漢市地貌屬鄂東南丘陵經漢江平原東緣向大別山南麓低山丘陵過渡地區,中間低平,南北丘陵、崗壟環抱,北部低山林立。全市低山、丘陵、壟崗平原與平坦平原的面積分別占土地總面積的5.8%、12.3%、42.6%和39.3%,海拔高度在19.2米至873.7米之間,大部分在50米以下。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