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讀後感該如何寫

歷史讀後感該如何寫

發布時間:2023-01-14 20:54:13

❶ 歷史書籍的讀後感

歷史書籍的讀後感1

中國,做為四大文明古國中碩果僅存的國度,它有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也飽受著世間最多的苦難。迄今,它依然屹立在這片神州大地,養育並祝福著後世的子孫們。讀了袁xx的這本書後,我再一次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而深感自豪!在書中,讓我們看到的中國是什麼樣的呢?是盤古開天,女媧造人那樣悠遠的傳奇;是皇帝怒伐蚩尤,神農甘嘗百草的仁義;是西周征討朝歌那劍鋒所指,兵戈如潮;是春秋戰國燦若群星的百家爭鳴;是始皇一統天下後那撫劍背影 的山河永寂,是漢武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征途中冷月寒洲下的漠漠廣寒;是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那烽火連天的長江水;是商女不知亡國恨,隔岸猶唱後庭花那流金的秦淮河。書中為我們呈現的中華民族的歷史,彷彿是一匹素雅綿長的蜀錦,編織著它的瑰麗榮華,又好似一卷緩緩鋪開的水墨丹青,訴說著它的含蓄和深邃。歷史有趣嗎?

有人說,歷史就像一個小姑娘,任人打扮粉飾;也有人說歷史永遠是成功者的自傳,失敗者的真相早已湮滅在塵煙中。但是我想,真實永遠不會被謊言所遮掩,歷史的車轍碾過,總有些蛛絲馬跡讓我們去發掘。在《歷史是個什麼玩意兒》一書中,作者把深刻的思考用幽默的語言表達了出來,告訴我們其實歷史並不枯燥,發掘歷史本身就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不但能了解那些繁華盛世背後的仁君英主,解讀那些黑暗年代以死報國的濟世名臣,還讓我們明白是什麼讓他們變得睿智而又無畏,同時也讓我們不禁想到如果是自己,在這一幕幕波瀾壯闊的舞台劇中,又會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歷史已經成為過眼雲煙,那些英雄的血脈和精神卻一代代地傳承下來,正如書中所說,曾經強大的民族,將永遠不會沉淪。那麼,今天我們將如何繼承過去,又如何開創未來呢?

同學們,讀書是為了什麼?古人告訴我們,讀書是要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也許這樣的宏圖偉業離我們還有些遙遠,但是為往聖繼絕學,是我們現在就能做到的。當我們學習托福雅思的時候,也不要忘記看看四書五經;學鋼琴素描的時候,也別忘了我們的古箏和國畫。這樣,當你和同學、同事聊天時,別人才會感到你是一個有素養有內涵的人;而在和外國人交談的時候,也不會為對自己國家認知的匱乏而感到窘迫。歷史的車輪還在滾滾向前。讀史才能明今,修身才能證道,讓我們做一個能夠繼往開來的人,一個內心強大的人,一個值得驕傲的中國人吧!也許有一天,你也會青史留名,讓你的子子孫孫也會在書中看到你的名字。

歷史書籍的讀後感2

「話說,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句話出自《三國演義》這本書,《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在書中的故事也是久久流傳,不僅是這樣,它的每一個故事中如果你細細的讀,你會發現好多的道理。那麼《三國演義》一書中到底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呢?在這個寒假,我就借著這個理由,勾起了我對三國演義的興趣。

三顧茅廬不僅是個成語,還是一個很有名的故事,這個故事發生在《三國演義》一書中:諸葛亮是一個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的能人,劉備便帶上張飛、關羽去請諸葛亮出山協助自己。結果第一次沒遇見;第二次不顧張、關二人的阻攔冒著大雪去的,還是沒見著;第三次等諸葛亮睡醒了才見到。故事的過程,說明了劉備是誠心誠意邀請諸葛亮出山,來輔佐他完成統一國家大業的。而且第二次還下著大雪,張飛還阻攔道:「現在就是軍隊在打仗,這時也會停下來的。」第三次關羽等人見劉備又要去拜見諸葛亮,怒氣沖沖聲稱要用一條麻麻繩把諸葛亮捆過來,劉備狠狠地斥責他們,這表明劉備以誠待人。

三顧茅廬的故事告訴我們:管理者要禮賢下士、知人善用。比如:商湯任用伊尹等人作為大臣,商朝很快強大起來。還有周文王任用賢人姜尚,國力才逐步強大。這都是禮賢下士、知人善用的表現。

不僅是這個道理,三顧茅廬的故事還告訴我們,做什麼事都要有耐心。劉備就是這樣,一次去了沒有找到諸葛亮,第二次去還是沒有,可他的心向著國家富強,又第三次去了諸葛亮家,在第三次終於請到了。這種不怕困難,堅持不懈,一心想著蜀國的未來的精神,不就是我們在學習上所缺少的嗎?如果我們在學習上再用一點耐心和努力,我相信沒有我們不能面對的學習難關,就沒有在學習上的那一聲聲嘆氣。

在這個寒假,讀的歷史書籍使我受益匪淺,也使我有了讀書的興趣,我會繼續從書籍中發現在生活中發現不了的東西。

歷史書籍的讀後感3

這個寒假 我 讀了《史記》。 這是一本能豐富頭腦,補充知識的神奇的書。 《史記》是我國最早的紀傳體通史。這部書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多字。此書也開創了紀傳體史書的形式,對後來歷朝歷代的正史,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一個個耐人尋味的小故事 編織成了世世代代流傳的史記。 司馬遷筆下的人物 個個栩栩如生,有著鮮明的個性 。生動的語言,優美 的文字 讓讀者讀起來彷彿置身於一個個優美的意境中。隨著情節的起伏,我的心情 也在為之而改變 。喜著主人公的喜,憂著主人公的憂,感受著主人公的感受。輕松幽默 的語言,緊張刺激的情節,彷彿把我帶到了那個

遙遠的時代。各個時代的背景特色;各個國家的風土人情;各個民族的風俗習慣 ,在《史記》中表現得淋漓盡致,繪聲繪色。 看《史記》就彷彿在作一次足不出戶的歷史旅行,領略了那個時代的一切,回顧了各種令人難以忘懷的歷史事件。體會了當時人們的思想感情 。 看《史記》就彷彿在讀一本有趣的故事書。生動形象的歷史人物有聲有色的為你講述他們身上發生的有趣的故事,帶領你進入他們的世界 。 看《史記》就彷彿在和一個歷史學家面對面的談話。深深的被他那准確到位的語言所打動。在不知不覺中也增長了必要的歷史知識,豐富了頭腦。

歷史,套用宋神宗的一句名言 :「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歷史的意義便是在此了。然而,歷史又是一個極不易說破的詞。就算歷史學家,觸及歷史的本源時也是相當謹慎的。那麼現在我來說歷史的'意義,是不是屬於尋找海市蜃樓的根基那種的無知行徑呢?我想,歷史都列為過往的陳跡餘音了,當下的我們循跡辯音追索漸漸被流光掩蓋的遺蹤,從歷史廢墟的蛛絲馬跡里探求當代的意義,可以說是不能被偏廢。歷史的車輪從來不為任何一個君王、一個黨派,一個民族而停留過,一個君王有多麼大的功績,多麼的文成武德;一個黨派有何等優越的制度;一個民族有何等優良的血統,多麼的文明燦爛,歷史都是如公證的無私的,並沒有給予他們更多的寬容 和庇護。因而不斷思索歷史的意義作為一個永久的命題和課題值得所有有知的人去探求與解決。

大唐盛世時魏徵直諫太宗說「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歷史不說話,她的沉默 正是她的價值 。善於反思的人或民族在歷史的興亡更替當中領悟中興的規則 ,使國家與民族以後的歷史朝良性發展,避免使之步入危亡的境地,而納入自我的掌握之中。大唐的開元盛世離不開對大隋煬帝的借鑒與批判的深入。歷史的重演的特性似乎是一個揮之不去的夢魘,持久地困擾並困惑著後來人。無數的史書歷數當朝或前朝得失 ,一為記載一個國度的發生史,第二恐怕就是要為後來的執政者和人民留存一個參照的完整線索。有時歷史正當被人所淡忘,聰明而執著 的人跳出來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的確橫向比照中外歷史以及對當國的縱線考察,發現 歷史居然有驚人的相似。

羅慣中說「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君不見,一個朝代的興衰總是相互更替,盛世之後必是亂世,亂世久之必有大治。冥冥之中,切合著中國的陰陽學說。歷史可以作為當政者的參考,然而也只能是參考而已。歷史的車輪是不會停下的,我們所能做的也就是盡量吧!盡量延緩那天的到來……

當然歷史的意義並不僅僅在於避免和借鑒,而我今天便是老生常談地重復這樣的論調,目的在於樹立歷史的這層意義在我們心中的標桿。從歷史中找尋相關的意義,不論我們何種角度去看待歷史,得出怎麼樣的結論,哪怕是膚淺甚至的錯漏屢現的結論亦不能阻擋我們初衷。廣視角多—維度地去把握歷史,應該也是我們作為一個社會 人責任 所在吧?

歷史書籍的讀後感4

浩瀚的宇宙空間,神秘的微觀世界都是散放著那麼迷人的色彩,是那麼的引人入勝,使我不得不遐思,若干世紀後的人類科技到了何種程度,生物進化到了何種地步,時空旅行者能否從漫畫中一躍而出?

這些好奇使我不得不想要一探究竟,無意之中,在書店遇到了一本書,其貌不揚,但湊近一看,黑底上赫然寫著四個字「時間簡史」!我如獲至寶,它的鼎鼎大名早已耳聞,只是一直沒有中文版本出版,只能苦苦嘆息,但不知何時這本書悄悄走上了書架,我趕緊買來讀了讀。

初讀此書,不得不贊嘆史蒂芬教授那如絲般縝密的邏輯性,你會發現字里行間無不顯示出他過人的才智,他可以把相對論當做孩子手中的乒乓球來形象地描述相對論中時間與空間是無法分離的這一物理規則。

其中,我最感興趣的章節莫過於時間旅行。比如這一段:

再重復一下,由於時間和空間是相關的,一個和逆時旅行緊密相關的問題是你能否進行得比光還快,這一點也許不會使你驚訝。很容易看出,時間旅行意味著超光速旅行,在你旅程的最後階段做逆時旅行,就能夠使你的整個旅行,在你希望的時間內完成,而這樣你就能以不受限制的速度行進!但是,正如我們將要看到的,倒過來也是成立的,如果你能以不受限制的速度前進,你也就能夠逆時旅行。其中一者成立而另一種不成立是不可能的。

無可挑剔的邏輯在字里行間展露鋒芒,無死角的思維在史蒂芬的筆下盡情躍動,讓人無法相信這本書竟然是由只有三根手指能活動的殘疾人霍金教授寫出的呢?

沒錯,作者雖然幾乎全身殘疾,但在思想和學的領域上,著實是一名偉人!

一本好書不僅能交給別人知識,更重要的是能讓讀者有所思有所感。《時間簡史》就是這樣一本的書。

我深深地了解到了科學上有許多重大的進展都是許多偉大的科學家們不盲目地追求權威,而是有自己的思想和見解,有時甚至冒著生命危險,提出自己的理論,種種事例不勝枚舉。

當今社會,為我們創造了良好的學習條件,無論是對開闊自己的知識,拓展自己的眼界,活躍自己的思維,培養自己的能力都大有裨益,但是,我們絕不因此滿足,讓這些好處成為絆住我們探索發現的腳步的鎖鏈,而是要仍要保持前人對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見解,不盲目相信現有知識的品質,在此基礎上繼續發展科技事業,為人類的發展作出的貢獻!

❷ 歷史讀後感怎樣寫

讀後感要點:
(1)讀後感:就是通過某一書籍、文章、故事或其它文字材料後,表述 自己心得、體會由此引發的感受、思考的文章。

(2)讀後感屬於議論文的范疇,是讀書筆記的一種形式。

(3)讀後感的議論對象比較集中、單一,篇幅較為短小,不一定非要有較高的文學性或學術性,易於為初學者掌握。

(這就是說,大家的水平寫讀後感應該不成問題)

例如:《歷史時刻》讀後感

第一張照片是看見周總理眼中的淚,這里要結合當時的年代認真分析:總理為什麼要流淚?

其餘七張是總理逝世後,全國各族人民悲痛萬分。這要考慮:在當時動亂的年代,總理的重要性。

提綱:1.通過總理眼中的淚,我們思考到什麼?

2.人民痛失總理,苦難的國家將走向哪裡?

3.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中國步入改革開放後的變化?(結合鄧論所學的知識)

4.現在的中國怎麼樣?(政治、經濟、綜合國力、在世界的地位)

讀後感的主要要求:

(1)細讀精思、全面把握。

(2)由此及彼、生發感受。

(3)剖析原文、闡明觀點。

(4)敘議結合、情理交融。

❸ 歷史書籍讀後感怎麼寫

寫作思路:不要平鋪直敘地進行,要注意及時地、不斷地變化描寫的角度,使描寫更加具體,給讀者主體化之感。做到條理清楚、自然、明白,不雜亂,要傾注自己的思想感情。

正文內容:

這幾天我看了《中國通史》,這本連環畫版講了中國整整五千年的歷史,向我們介紹了大禹治水、周王伐紂、武丁求賢,及春秋五霸、戰國七雄等等生動有趣的故事。

讀了這些故事,我懂得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道理。統一的朝代過了不久還是要分裂,分裂的地區不久也要被統一起來。例如,這就好比秦國統一了七國,過了十五年又分成了楚漢相爭,不久又被劉邦統一,建立了漢朝。

我還在這本書里學習了不少知識,比如雞鳴狗盜這個典故。秦昭王想殺掉孟嘗君。孟嘗君向秦昭王的寵妃求救,寵妃卻說想要天下無雙的白狐狸皮衣。孟嘗君的一個門客,最善於裝狗偷東西,便幫他偷來了白狐狸皮衣,獻給寵妃,孟嘗君得救了。

可是,怎麼才能在雞叫之前讓城門打開得以逃走呢?有個門客會裝雞鳴,雞鳴聲響後,守城的士兵以為日出了,便開了城門,孟嘗君於是成功逃走了。

不過,我也發現這本《中國通史》裡面有些錯別字哦!

這本書很好看,你們要去看哦!

❹ 關於歷史故事的讀後感怎麼寫

讀後感,還是歷史故事啊,嗯......
應該有個獨特的開頭,比如
【這個寒假我讀了《史記》。
這是一本能豐富頭腦,補充知識的神奇的書。
《史記》是我國最早的紀傳體通史。這部書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多字。此書也開創了紀傳體史書的形式,對後來歷朝歷代的正史,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一個個耐人尋味的小故事編織成了世世代代流傳的史記。
司馬遷筆下的人物個個栩栩如生,有著鮮明的個性。生動的語言,優美的文字讓讀者讀起來彷彿置身於一個個優美的意境中。隨著情節的起伏,我的心情也在為之而改變。喜著主人公的喜,憂著主人公的憂,感受著主人公的感受。輕松幽默的語言,緊張刺激的情節,彷彿把我帶到了那個遙遠的時代。各個時代的背景特色;各個國家的風土人情;各個民族的風俗習慣,在《史記》中表現得淋漓盡致,繪聲繪色。】
要有精華在裡面,但不要過度用好詞好句,使文章死板生硬。
首先要講清楚故事的背景和內容,讀後感一類的文章,不分故事內容的,所以,讀後感結
構都差不多。故事內容可以簡略帶過。
下面就是感受,可以以排比句的詩歌形式,那是抒情的類型;還可以以短文的形式,簡單介紹故事給你的啟迪,或是人物的特點。
結尾,也要有內涵,有內涵的結尾會給你的文章升華。結尾不能一帶而過,可以用排比,或者是提倡的形式呈現。
就這么簡單,再加上自己獨特的思想,就OK

❺ 關於歷史的讀後感怎麼寫

1,歷史書上的該歷史事件的意義作用影響必須要有,可根據不同情況分為不同的幾點,若是要求以作文的形式,就分別闡述分析;
2,聯系當代社會現實,該歷史事件對現實的影響,比如鴉片戰爭,香港回歸,即可表現中國國力的逐漸增強;
3,聯系自己,通過歷史事件、歷史故事的閱讀,自己得到了怎樣的收獲,對自己的內心和思想有怎樣的影響,帶著這樣的影響、收獲,將會對自己未來的生活與學習或者工作產生怎樣的積極影響。

❻ 歷史書籍的讀後感300字

《中國人史綱》讀後感
以前,我總是洋洋得意的對人說,如果我家財萬貫的話,我一定會報考歷史專業的.這樣說的原因是一方面表明自己其實是有理想的,另一方面表明自己其實很酷.

歷史是酷的,我卻是淺薄的.歷史並非全是鮮衣怒馬繁華似錦,它事實上如此殘酷,戰爭和暴政將它塗抹得血跡斑斑.這斑斑血跡又迷惘了眾生的眼睛,在穿越歷史重重迷霧之後卻對猙獰的暴徒流露出頂禮膜拜的眼神.原來顛倒眾生的,並非只有傾國傾城的美女.

我一直無法理解為何明孝陵甬道上的牌匾會將朱元璋這個熱愛殺人的混蛋描述成恩澤天下的聖主,就像我一直無法理解為何人們會賦予項羽這個徒有武力的莽夫以英雄的地位並崇拜了幽幽數千年.項羽一把大火燒掉了咸陽,不但給後世的暴徒們開了一個以焚燒故都來章顯自己蓋世武功的惡劣先例,而且燒盡了保存在咸陽的記錄著春秋戰國以來璀璨學術思想的珍貴典籍.而同樣是因焚燒羅馬城而聞名的尼羅,卻遺臭千古.相形之下的差別和痛心,我不知怎樣才能言語.

不要說造成黃金時代學術典籍遺失的罪魁應是焚書坑儒的始皇贏政,那本是另一片迷茫的眼神.焚書的原因上儒生建議贏政崇古分封子弟和功臣,這本是儒家阿諛奉承的的手段,但不幸碰上始皇這個一切都向前看的人政治硬漢.法家的李斯作出細致分析之後建議」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所不去者,醫葯卜筮種樹之書……」是為焚書.可見焚書焚的多是民間非科學方面的書籍,而秦朝所設為數眾多的博士官,仍然存有大量諸子百家的典籍.事實上,按當時的條件,民間就真的能存有很多的書么?藏書在很大程度上還只是政府行為.

而坑儒的原因則是兩個道士為贏政尋仙葯不得,怕上面怪罪,便毀謗贏政後逃之夭夭.始皇勃然大怒,坑殺相關四百六十於人.這其中大抵是些方術之士,不過因為贏政也提到了儒生在咸陽言論蠱惑人心,大概也有一些儒家人士混跡於被坑殺之列.

因為這兩個原因,儒者們窮盡所有能夠想到的惡毒詞彙加諸於始皇贏政的身上.古人說三人成虎.儒者們一代接一代孜孜不倦的毀謗始皇,毀了兩千年,終是迷惘住了後人的眼睛,把贏政變成集天下惡毒為一身的大妖怪.

暴政是有的,但暴政是每個朝代都有,而贏政所做的開創性的事業卻只在於秦朝.不用螯述從小學課本就介紹的統一度量衡統一貨幣統一文字,光算贏政所建立的政治體制這一項,其後兩千年的中國帝王便從未有能超越,統統因襲下來.」始皇帝」這一稱謂,真的是名副其實.

我到是覺得,相對於項羽,贏政到是更能擔當英雄這一稱號,更應該獲得國人的尊敬.戲劇中的霸王,演義中的關羽趙雲,都只能當作文藝形象來欣賞,萬不該將其與歷史真實人物混為一談.只可惜大多數人眼中的世界只是建立在別人的臆想之上.怎能冀望用迷茫的眼睛看見一個真實的世界?

和科學一樣,讀史讓我們接近世界本來的樣子.
而我呢,喜歡事物本來的面貌.不論它是好是丑.
因為啊,我總堅信,真正的完美,總是包含了殘缺於其中.

ps:<中國人史綱>,柏楊著。書已讀完一月有餘,感觸頗多。一直想寫篇書評,然面對浩浩五千年的歷史,縱有柏楊先生的妙筆解讀,依然惶惶不知從何落筆。沒有顧湘的文采,沒有了悠閑的時間,萬千感慨困於胸腔,著實難受。完不成書評,終是咬咬牙,擠出一篇讀後感,算是給自己一個慰藉,給讀過此書一個證明。茫然不知所雲,貽笑於諸前輩之前了

❼ 歷史讀後感500字。

《中國歷史故事》是我的啟蒙書,是我「不說話的老師」,是它幫助我打開了知識的大門,是它讓我知道了中國的悠久歷史。
這本書的內容很吸引人,裡面有許多歷史故事,比如說:晏子相齊、風流才子司馬相如、周武王伐紂等故事。這些故事有的充分體現了古代人民的足智多謀,有的表現了友誼的珍貴,還有的是講一些爾虞我詐的故事。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要數《女紡織家黃道婆》這個故事了。
黃道婆善良、好學、誠實的品格,讓我欽佩。她家境貧窮,父母養不活她,就把她賣給別人當童養媳。黃道婆整天都要幹活,還要被公婆打罵,過著生不如死的生活。因為她的勇敢,她終於逃出了公婆家,到處去流浪。有一天,黃道婆偷偷地上了一條船,跟著船一起來到了海口市。她和當地居民一起學紡織。但她時刻不忘自己的家鄉,過了三十多年,黃道婆回到了自己的家鄉烏泥涇鎮。她把自己學到的紡織技術傳給了鎮上的婦女,從而生產出了大批的「烏泥涇被」。當時,「烏泥涇被」聞名全國。
這個故事讓我有很大的感觸。從書中,我知道了黃道婆,了解了黃道婆為了家鄉的發展,她無私奉獻、自強不息。她真是我學習的好榜樣。
歷史,套用宋神宗的一句名言:「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歷史的意義便是在此了。然而,歷史又是一個極不易說破的詞。就算歷史學家,觸及歷史的本源時也是相當謹慎的。那麼現在我來說歷史的意義,是不是屬於尋找海市蜃樓的根基那種的無知行徑呢?我想,歷史都列為過往的陳跡餘音了,當下的我們循跡辯音追索漸漸被流光掩蓋的遺蹤,從歷史廢墟的蛛絲馬跡里探求當代的意義,可以說是不能被偏廢。歷史的車輪從來不為任何一個君王、一個黨派,一個民族而停留過,一個君王有多麼大的功績,多麼的文成武德;一個黨派有何等優越的制度;一個民族有何等優良的血統,多麼的文明燦爛,歷史都是如公證的無私的,並沒有給予他們更多的寬容和庇護。因而不斷思索歷史的意義作為一個永久的命題和課題值得所有有知的人去探求與解決。
大唐盛世時魏徵直諫太宗說「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歷史不說話,她的沉默正是她的價值。善於反思的人或民族在歷史的興亡更替當中領悟中興的規則,使國家與民族以後的歷史朝良性發展,避免使之步入危亡的境地,而納入自我的掌握之中。大唐的開元盛世離不開對大隋煬帝的借鑒與批判的深入。歷史的重演的特性似乎是一個揮之不去的夢魘,持久地困擾並困惑著後來人。無數的史書歷數當朝或前朝得失,一為記載一個國度的發生史,第二恐怕就是要為後來的執政者和人民留存一個參照的完整線索。有時歷史正當被人所淡忘,聰明而執著的人跳出來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的確橫向比照中外歷史以及對當國的縱線考察,發現歷史居然有驚人的相似。
羅慣中說「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君不見,一個朝代的興衰總是相互更替,盛世之後必是亂世,亂世久之必有大治。冥冥之中,切合著中國的陰陽學說。歷史可以作為當政者的參考,然而也只能是參考而已。歷史的車輪是不會停下的,我們所能做的也就是盡量吧!盡量延緩那天的到來……
當然歷史的意義並不僅僅在於避免和借鑒,而我今天便是老生常談地重復這樣的論調,目的在於樹立歷史的這層意義在我們心中的標桿。從歷史中找尋相關的意義,不論我們何種角度去看待歷史,得出怎麼樣的結論,哪怕是膚淺甚至的錯漏屢現的結論亦不能阻擋我們初衷。廣視角多維度地去把握歷史,應該也是我們作為一個社會人責任所在吧?

閱讀全文

與歷史讀後感該如何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8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1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5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7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0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0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0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6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6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3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