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祖籍山東掖縣是現今什麼地方
掖縣一般指萊州,現在山東省縣級市。
萊州市位於山東省東北部,煙台市西部,西臨渤海萊州灣。
萊州市地處山東半島西北部,屬膠東丘陵,地勢東南高、西北低。主要河流有王河等15條。
古為萊夷地。掖縣一名最早見於《戰國策》:「(齊襄王)益封安平君(田單)夜邑萬戶」。《說苑》作掖邑。以掖水(今南陽河)得名。
萊州市因古萊州府駐地而得名,舊稱掖縣。
古為萊夷地。掖縣一名最早見於《戰國策》:「(齊襄王)益封安平君(田單)夜邑萬戶」。《說苑》作掖邑。以掖水(今南陽河)得名。
萊州之名始於隋朝,582年改光州為萊州,為萊州地名之始。夏稱萊夷地,有過國。商為萊侯國。周屬萊子國。
戰國時,齊置夜邑。秦屬齊郡東境。
西漢置掖縣,為青州東萊郡治。《元和郡縣志》:「掖水出縣南三十五里寒同山,故縣取為名。」《前漢書·地理志》註:掖水北流入渤海,其所入處,正當萊州灣之南岸。實渤海之右掖。」晉為東萊國治。
南北朝時,北魏分青州東部置光州,轄東萊、長廣、東牟三郡,掖為州、郡治。隋廢郡改光州為萊州,領縣九;後又廢州復東萊郡。
唐復改東萊郡為萊州。宋、元皆沿唐制。
明升萊州為府,轄二州五縣。清因之。
民國初年廢萊州府設掖縣。1938年3月,成立抗日民主政府,屬膠東行署北海區。1941年1月,析掖縣南部置掖南行署。1956年3月,復並入掖縣。
1988年2月24日,撤銷掖縣,設立萊州市。
名土特產:
海產品
1.梭子蟹俗稱大蟹子。因背甲隆起三個疣瘤,整體似梭子形,故學名為三疣梭子蟹。萊州灣灘緩波穩,適合蟹子的潛沙習性。
2.大竹蟶竹蟶屬貝類,萊州沿海的膠萊河至過西的淺海區出產頗多。皮薄肉嫩,味道鮮美,是很受人們歡迎的營養珍品。
3.西施舌以我國古代美人西施命名的西施舌,屬貝類,是一種雙殼軟體動物,個大、殼薄而光滑,殼頂泛紫紅色艷光,象西施紅潤的面頰,分外俏麗。
月季
萊州被稱為月季之鄉。明朝洪武(一說永樂)年間,四川有一對年輕夫妻遷到萊州城北定居下來。他倆酷愛養花,把離鄉時所帶的月季栽種在這里,從此,這個村便得名花園。後來,這庄的月季繁衍到周圍村莊。萊州市栽培月季的村莊有100多個,幾乎家家戶戶都有栽植,萊州成為月季生產基地,每年向全國各地提供月季數百萬株,因而有「萊州月季遍天下」之說。現有300多個品種,其中古銅妝、羽士妝、虢國淡妝、飛燕新妝為傳統名品「四妝月季」。
毛筆
萊州毛筆有400多個品種。為出口免檢產品,銷往20多個國家和地區。筆頭的形狀,有葉鋒形、壯筍形、寶塔形的。按筆頭的材料分類,有狼毫、羊毫、兼毫、紫毫(山兔毛)、金雞毫、石獾筆以及胎毛筆等。按筆頭的長度分,有大楷、中楷、小楷。按用途分有字筆、畫筆、眉筆等。
草藝品
草藝品最原始的雛形是草辮,在萊州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先民受發辮的啟示,用靈巧的雙手將一根根的麥桿,經過不同的挑壓交叉,編掐出了各種紋理結構的花樣草辮。以後品種漸增,用它們制的生活用品也越來越多,至明朝,通過直隸、豫州等地,在國內外傳播開來。
『貳』 請教山東省煙台市萊州市的歷史沿革
【歷史沿革】 夏稱萊夷地,有過國。商為萊侯國。周屬萊子國。戰國時,齊置夜邑。秦屬齊郡東境。西漢置掖縣,為青州東萊郡治。晉為東萊國治。南北朝時,北魏分青州東部置光州,轄東萊、長廣、東牟三郡,掖為州、郡治隋廢郡改光州為萊州,領縣九;後又廢州復東萊郡。唐復改東萊郡為萊州。宋、元皆沿唐制。明升萊州為府,轄二州五縣。清因之。中華民國廢府留縣,由省直轄。1938年3月,成立抗日民主政府,屬膠東行署北海區。1941年1月,析掖縣南部置掖南行署。1956年3月,復並入掖縣。1988年2月24日,撤銷掖縣建立萊州市,為省轄縣級市,由煙台市代管;同年,被國務院列為沿海對外開放城市之一。 萊州市舊稱掖縣。掖縣一名最早見於《戰國策》:「(齊襄王)益封安平君(田單)夜邑萬戶」。《說苑》作掖邑。以掖水(今南陽河)得名。萊州之名始於隋朝。 1987年10月27日,設立掖縣三山島鎮,以掖縣西由鎮的三山島和向陽嶺兩村的行政區域為三山島鎮的行政區域。 1988年12月23日,撤銷萊州市路旺、神堂、珍珠、過西4個鄉,分別以原鄉的行政區域設立路旺、神堂、珍珠、過西4個鎮。 1992年4月13日,撤銷柞村鄉,設立柞村鎮。 1993年5月12日,撤銷三元鄉,設立三元鎮。 1995年9月19日,撤銷程郭鄉、曲家鄉、寨里徐家鄉,設立程郭鎮、曲家鎮、寨里徐家鎮。 1997年1月14日,撤銷柴棚鄉、南十里堡鄉、仲院鄉、店子鄉,分別設立柴棚鎮、南十里堡鎮、仲院鎮、店子鎮(魯政函民字[1997]3號)。 1998年12月24日,撤銷萊州鎮,設立文昌路、永安路2個街道辦事處,將南十里堡鎮的陽關村、小吉林頭村劃歸永安路街道辦事處管轄;撤銷三山島鎮,設立三山島街道辦事處(魯政函民字[1998]39號)。 2000年12月19日,撤銷路旺鎮、珍珠鎮,將其行政區域並入沙河鎮;撤銷寨里徐家鎮,將其行政區域並入土山鎮;撤銷東宋鎮、神堂鎮,以原東宋鎮、神堂鎮的行政區域設立虎頭崖鎮,鎮人民政府駐原神堂鎮人民政府駐地;撤銷三元鎮,將其行政區域並入驛道鎮;撤銷曲家鎮,將其行政區域並入程郭鎮;撤銷梁郭鎮、苗家鎮,將原梁郭鎮的行政區域和苗家鎮的大尹家、保旺王家、保旺朱家、保旺秦家、趙官莊、苗家、呼雷於家、大張家、前李家、紫羅劉家、小張家、後李家、作陽、由家、大矯家、西李、鐔家、季家、桑家、辛庄等20個村劃歸朱橋鎮管轄;撤銷仲院鎮、柴棚鎮、店子鎮,將仲院鎮、柴棚鎮的行政區域和店子鎮的姬家、東楊家、山前宋家、吳家4個村劃歸郭家店鎮管轄;將原苗家鎮的河北孟家、呂村、羅家、龍冢家、南李、前徐、郭於、匡家、後庄頭、小蘭埠、小蘭埠高家、城子埠、後屯、東羅台、西羅台、溝北王、西尹、保旺姜家、王河莊子、前單家、艾坡趙家、艾坡孫家、後單家、小矯家等24個村劃歸平里店鎮管轄;將原店子鎮的新村、大台頭、小台頭、東王莊、窩洛子、下張家、東關門、西關門、仙夼、馬家夼、盟格庄等11個村劃歸柞村鎮管轄;將原店子鎮的東尹家、徐家疃、十里庄、大嵐張、東窪子、崖上、後河、後店子、前店子、付家橋等10個村劃歸文昌路街道辦事處管轄;撤銷西由鎮、過西鎮,將行政區域並入三山島街道辦事處;撤銷大原鎮、朱由鎮,以原大原鎮、朱由鎮的行政區域設立城港街道辦事處,辦事處機關駐城港南路1187號;撤銷南十里堡鎮,設立文峰路街道辦事處,將原南十里堡鎮的行政區域和永安路街道辦事處的陽關、小吉林2個村劃歸文峰路街道辦事處管轄,文峰路街道辦事處機關駐原南十里堡鎮人民政府駐地(魯政函民字[2000]81號)。 2001年,全市總面積1878平方千米。轄11個鎮,5個街道辦事處,1018個行政村,24個居委會。年底全市總人口87.0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4.4萬人。 2002年,全市總面積1878平方千米。轄11個鎮、5個辦事處,1018個行政村(居委會)。總人口86.5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4.6萬人。 2003年,全市總面積1878平方千米。轄16個鎮(辦事處),1018個行政村(居委會)。年底全市總人口85.9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4.9萬人。 萊州市轄5個街道(文昌路、永安路、三山島、城港路、文峰路)、11個鎮(沙河、朱橋、郭家店、金城、平里店、驛道、程郭、虎頭崖、柞村、夏邱、土山),24個居委會、1002個村委會,1067個自然村。
『叄』 山東省萊州市有幾個區
萊州市不設區,截至2019年8月,萊州市轄6個街道、11個鎮。
1、6個街道:文昌路街道、永安路街道、三山島街道、城港路街道、文峰路街道、金倉街道。
2、11個鎮:沙河鎮、朱橋鎮、郭家店鎮、金城鎮、平里店鎮、驛道鎮、程郭鎮、虎頭崖鎮、柞村鎮、夏邱鎮、土山鎮。
萊州市是山東省轄縣級市,由煙台市代管,介於東經119°33′-120°18′,北緯36°59′-37°28′之間,煙台市西部,西臨渤海萊州灣。東臨招遠市,東南與萊西市接壤,南連平度市,西南與昌邑市相望。全市陸域面積1928平方公里,總人口88萬人(2018年)。
(3)萊州歷史屬於哪個市擴展閱讀:
民國時期,1913年裁撤萊州府,1914年掖縣屬膠東道(治煙台)。1925年改屬萊膠道(治膠縣)。1928年廢道,以縣為自治單位,掖縣直屬山東省。
1938年2月,日軍侵佔掖城,國民黨縣政府遷到消水庄村後解體。3月,中共掖縣縣委領導玉皇頂抗日武裝起義,推翻日偽政權,建立掖縣抗日民主政府。
8月,以掖、黃、蓬萊三縣抗日民主政權為基礎,成立膠東北海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專署駐黃縣。1939年12月,掖、黃、蓬萊三縣行政聯合辦事處在掖縣周官莊成立。
1940年11月,膠東區黨委在掖縣成立西海地區行政專員公署,並以掖城大十字口為界將掖縣南部劃出成立掖南縣。掖縣、掖南縣,均隸西海地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仍為掖縣、掖南縣,縣政府分別駐掖城和灣頭村。1950年5月,改屬萊陽專區。1952年掖南縣政府遷沙河鎮。
1956年3月,掖南縣全境並入掖縣,恢復掖縣境域。1958年11月,改屬煙台專區。1983年11月,屬煙台市。1988年4月,撤銷掖縣,建立萊州市(因古萊州府駐地得名),為山東省轄縣級市,煙台市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