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如何答好高考歷史41題

如何答好高考歷史41題

發布時間:2023-01-17 09:52:28

『壹』 2011 河南卷高考 歷史 41題 答案詳解

◆答題思路解析:
第一步:明確答題要求——「評論」
第二步:解讀「觀點」的內涵(如:時間界定、包含因子等)
觀點梳理:歸納材料中的觀點(是什麼);
有幾種觀點?
觀點1:近代歐洲崛起是歐洲文明自身發展的結果(歐洲中心論):第一段材料;
觀點2:近代歐洲崛起是其它地區文明影響的結果(反歐洲中心論):第二段材料。
第三步:結合所學知識,列舉與內涵相關的史實。
評論和闡述自己的觀點:①判斷觀點(是否同意)
②多角度舉出理由(為什麼)
歐洲崛起的時間定位:16—19世紀末
歐洲中心論:政治:資產階級代議制建立
經濟:世界市場發展過程
思想:人文主義興起發展
反歐洲中心論:四大發明對歐洲的影響;亞非拉地區為歐提供了市場、原料和勞動力;文明之間的聯系和影響。
第四步:思考所列舉史實與「觀點」的聯系或者影響——所列舉「因素」在「觀點」中是如何實現的?

範文(答案僅供參考)
觀點:我認為西方的崛起主要是西方歷史發展的結果,但也受到其他文明成就的影響。
史實:西方的崛起的開端是新航路開辟、資本主義興起。經過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資產階級人文主義和理性主義成為思想核心,民主科學思想逐漸深入人心。通過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運動,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內確立。工業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水平,又通過殖民擴張促使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形成。所以西方的崛起是西方歷史發展的結果。
中國古代文明長期世界領先,對西方產生巨大影響。比如:
經濟上:中國古代農耕經濟發達,綜合國力在清前期以前一直世界領先。
政治上:古代的中央集權制度影響到歐洲,尤其是科舉選官制度影響近代西方文官制度。
科技上: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傳到歐洲,對西方新航路的開辟、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為西方資產階級戰勝封建勢力創造了條件,促進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封建制度的衰落。
貿易上:中國古代陸上絲綢之路連接歐洲和中國,以及鄭和下西洋,都促進對外貿易的發展。中國是世界貿易的中心,傳播了中國先進的技術和文明。

『貳』 如何作答高中歷史41題有關"解讀"的題型

歷史高考觀點評論題專題輔導
目錄
1.高考例題:關於西崛起觀點
2.練習:關於西傳教士觀點
3.練習二:關於全球化觀點
4.練習三:海權與興衰觀點
5.練習四:關於科舉制觀點
6.練習五:評論關於傳統政治觀點
7.練習六:評論關於20世紀悖論觀點

例題:評材料關於西崛起觀點
2011寧夏卷41.(12)閱讀材料答問題
材料 西崛起曾視世界歷史引入勝歷程進程始於民主與哲古希臘古羅馬現繼世紀歐洲君主制騎士制度經文藝復興航海代結束於西歐北美全世界軍事、經濟政治控制非洲、拉丁美洲亞洲遭遇歐洲探險或殖民才提歷史歐洲接觸征服才始
十些歷史家述概括提顛覆性認識認1500前經濟、科技術、航海、貿易及探索拓面亞洲與東家都全世界引領者歐洲剛走世紀進入文藝復興期些歷史家認歐洲要遠遠落於世界其許文明直1800才趕並超些領先亞洲家西崛起比較晚近才突發程度都要歸功於其文明僅僅取決於歐洲本土發事情
——摘編自傑克·戈德斯通《歐洲—世界史視角西崛起(1500~1850)》
評材料關於西崛起觀點(12)
(要求:圍繞材料種或兩種觀點展評論;觀點明確史論結合)
、審題基本要領:
1.題型:評評論題
2.范圍要求:材料種或兩種觀點建議選擇種觀點
3.答題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表述文
4.間空間范圍:1500-1800;歐洲亞洲(非洲、拉美、東典型)
二、評標准:
等(12~10)①緊扣評論象觀點明確;②合理引用史實進行角度評論;③論證充邏輯嚴密表述清楚
二等(9~5)①能夠結合評論象觀點較明確;②引用史實評論角度單;③論證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4~0)①偏離評論象觀點明確;②未引用史實;③論證欠缺說服力表述清楚
評標准看核觀點明確、角度評論
三、本題解析:
1.本題考察能力要求:獲取解讀信息調運用知識論證探討問題
2.命題者意圖:原歐洲崛起歷史本面目評論關歐洲崛起觀點
3.本題涉及課標、教材知識:新航路辟、殖民擴張與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發展;歐美資產階級代議制確立與發展;西文精神起源及其發展;近代世界科技術歷史足跡
4.審題關鍵:命題者明顯傾向於傑克·戈德斯通觀點即西崛起比較晚近才突發要觀點展論述
四、材料所觀點:
1.西崛起世界歷史引入勝歷程
2.非、拉、亞歷史歐洲接觸才始
3.1500前亞洲與東家全世界引領者
4.1500前歐洲落於世界其許文明
5.1800歐洲才趕並超亞洲家
6.西崛起比較晚近才突發
7.西崛起程度歸功於其文明
觀點任選論證即
五、評論示例——
1】亮自觀點(總論點):西崛起比較晚且程度歸功於其文明
2】(論點):西早期殖民擴張代落於東家16-18世紀能侵略非洲、美洲能搖等農耕文明高度發達家
3】(論點二):19世紀前期西才崛起工業革命使英實力迅速增強1840鴉片戰爭英勝利標志西崛起
4】(論點三):西崛起文明源於東家唐朝明朝傳播西科技、思想、文化說明論點
5】結論(呼應總論點):西1800前才真崛起並且文明源於等東家
六、結:類試題答題基本要領:
1】概括材料觀點標明觀點自哪則材料
2】選擇觀點並作判斷確定立論駁論
3】段論述——
第段:觀點表述;
第二段:論點(必須總觀點部)表述及其論證;
第三段:論點二(必須總觀點另外部)表述及其論證;
第四段:論點三(必須總觀點另外部)表述及其論證;
第五段:結論(能簡單重復總觀點必須作內涵表述升規律、本質、實質、確做)

練習:評價關於西傳教士觀點
41.(12)閱讀列材料答問題
材料 隨著教華勢力斷惡性膨脹更惡霸賴籍著入教名逃避官府管轄教特權掩護非作歹倡導西鄭觀應奏摺提莠民教護符嘗聞作姦犯科訛詐鄉愚欺凌孤弱占妻侵產負租項欠錢糧包攬官事擊斃平民……;毓賢奏摺說……邇彼教見鴟張經投教即倚護符橫行鄉魚肉良民甚至挾制官輒欺……每教民肆虐太甚鄉民積怨平……;義團堅決鎮壓袁世凱奏摺認……東省民教積相能推原其故固由教民強橫亦由官未能持平辦理……教民氣焰益張良民激怒愈甚旦發作勢同決川由看清廷官員並非知事情緣由鄭、毓、袁三政治立場同都認教平民欺壓官吏袒教抑民激進民變終釀義團民變
材料二 培養醫才滿足醫院需求1866嘉約翰設博濟醫校始招收男改名南華醫科校始招收孫山曾該校習博濟醫校設解剖、理、內科、外科、化、葯等嘉約翰親自教課1898嘉約翰花灣建造第所精神病院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傳教士先創辦廣東醫堂及其附屬柔濟醫院護士校、韜美醫院等培養首批護士
評材料關於近代西傳教士觀點
指導:第步:概括材料觀點材料:傳教士列強侵華代表材料二:傳教士傳播西先進文明第二步:觀點析選擇1.觀點析:傳教士列強侵華代表近代列強侵華核控制市場核服務政治、經濟、文化等面要求傳教士打著傳播基督教旗號實質經濟侵略服務觀點確2.觀點析二:傳教士傳播先進文明論傳教士傳播福音創辦校、醫院、報刊雜志都侵略服務否認部傳播先進文明願望改變整西家侵略性質能說客觀傳播西先進文明3.選擇:傳教士列強侵華代表第三步:列寫作框架
【示例】1.(總觀點)材料說傳教士列強侵華代表觀點反映傳教士本質2.(觀點)傳教士列強侵華急先鋒3.(觀點二)傳教士加速近代半殖民化進程論證——政治破壞文化主權條約內容;干涉內政材料內容;經濟巧奪豪取材料內容;社面破壞傳統道德材料內容4.(觀點三)傳教士文化能改變列強侵華本質肯定客觀積極作用;辨析列強文化侵略5.(總結)近代傳教士華主要作用加深華民族危機更深捲入資本主義世界體系

練習二:關於全球化觀點閱讀材料答問題
全球化今頗髦詞全球范圍內接受運用全球化改變著世界影響著全球60億全球化浪潮認同反歷史潮流沖擊著社每角落、每面全字包括類賴存藍色星球整體涉及經濟、政治、文化各層面問題歷史新階段特徵
格蕾厄姆·湯普森指:全球化思想種言其實思想近30所經歷許相互依存體化情況並新東西某種程度我重溫具『金本位』極盛期特點些題——格蕾厄姆·湯普森:《全球化與內經濟政策能性》
羅蘭·羅伯特全球化解釋世界壓縮意思:我完全滑用『全球化』名詞指自1870世界已經迅速向整體性移條件(盡管展示供選擇道路及反趨勢)我意圖直論證全球化總程(逆全球化)至少像所謂世界宗教兩千前興起持久
——羅蘭·羅伯特:《全球化:社理論全球文化》
評述材料關於全球化觀點(12)
(要求:能夠依據題目要求觀點突史論結合文字通順流暢)
【指導】全球化影響深遠能觀點要點:利於資源產要素全球優化配置;加速世界產業結構調整;便;促使際關系協調主;解決類社發展面臨些共同問題提供利條件貧富差距進步加;世界經濟發展波性增強;進步引發全球性態危機;加世界發展矛盾性;加劇世界發展安定性;全球文化性面臨挑戰

練習三:海權與興衰觀點評論
材料 世界海權興衰交替500餘歷史進程式控制制利用海洋直世界追求目標其追求海權歷史命運則截同家通發展海權實現家久強盛(英、美);家則慘遭失敗乃至運衰落(、德);家海權保持久存(英、美)則快完崛起衰落蛻變(葡萄牙、西班牙、荷蘭);家海權追求面促進家崛起度追求埋家衰落根源(俄-蘇)同海權追求導致運盛衰久暫壤別其根源疑值進行深刻反思——劉民《海權與興衰歷史反思》
評材料關於海權與興衰觀點(12)(要求:圍繞材料觀點展評論觀點明確史論結合)
指導:
【總觀點:】海權興衰關系命運
【觀點:】發展海權能夠促進運興盛英、美等
【觀點二:】喪失海權導致運衰落葡萄牙、西班牙、荷蘭等
【觀點三:】武力挑戰海權霸主容易使力受損、德等
【觀點四:】度發展海權損傷民經濟英、蘇聯等
【總結:】適度發展海權能夠促進運興盛能保持家世界利益

練習四:評論關於科舉制觀點
41.(12)閱讀材料答問題
材料 美普林斯頓歷史系東亞系雙聘教授本傑明.艾爾曼(Benjamin Elman)說:雖科 舉制度1905廢除種傳統卻另種式傳承今各家普遍設立考試制度前科舉制度轉變盡管其內容改變技術、規制都延續面看我贊同科舉制度落種觀點我認進步清朝末家都與清政府聯系起清政府腐敗所與關東西都要廢除現我看科舉考試廢除考試制度繼承孫山期考試院實際科舉制度現代化科舉主考試制度實際非意義
結合所知識評論材料關於科舉制觀點(要求:觀點明確層清晰史論結合)(12)
指導:第步提煉材料關於科舉制或兩觀點;第二步觀點進行簡要評判;第三步結合作者所處代特徵析其看問題視角意圖;第四步結合相關史實論證自觀點

練習五:評論關於傳統政治觀點
41.(12)閱瀆材料答問題
材料華帝神權政治專制家家制政體其基礎;首父親控制著思想暴君通許等級領導著組織系統政府……精神沒性歷史本質看沒歷史;君主覆滅再重復已任何進步都能產——黑格爾(1822)
材料二伏爾泰贊賞政府組織結構:類肯定想像比更政府:切都由級屬級衙門裁決官員必須經幾嚴格考試才錄用些衙門治理切機構……說曾經家民命、名譽財產受律保護華帝……盡管君主濫用職權加害於所熟悉少數濫用職權加害於所認識、律保護數百姓……類智慧能想比政治要優良政治組織——摘編自伏爾泰《風俗論》
評材料關於傳統政治觀點(12)(要求:圍繞材料種或兩種觀點展評論;觀點明確史論結合)
指導:第步提煉材料關於古代政治或兩觀點;第二步觀點進行簡要評判;第三步結合作者所處代特徵析其看問題視角意圖;第四步結合相關史實論證自觀點

練習六:評論關於20世紀悖論觀點
41.(12)閱讀材料答問題
材料 變革加快代傳統必須苦苦掙扎才存使其社關系政治關系既讓未幾代難辨別讓親身經歷些變革茫科推變革激勵新技術重新改變認識世界式全球口情增連戰爭都沒使斷世界資源造壓力相比於口增盤旋升慾望即所謂消費主義渴望豐富物質急於享受經濟增報——更使 球發愈發狠手辣
禁住認20世紀悖論世紀挫敗希望伴隨著前所未進步未受控制變革致使世界部區陷入停滯前狀態烏托邦滋道德淪喪、自殺犯罪民主世紀獨裁者世紀戰爭世紀平主義世紀輕比前獲更財富影響力世界卻現龐群體需要照顧雖賦權於輕掌權卻全球化打破些家社框框卻鼓勵其家社恢復歷史認同科技世俗主義興起恢復宗教信仰我章看20世紀叫做態世紀自界卻極具破壞性
——摘自[美]菲利普?費爾南德茲阿邁斯托(Felipe Fernandez—Armesto)著《世界:部歷史》(第2版)(The World:A History)(北京版社20115月第版20111月第3印刷)
評材料關於20世紀悖論觀點(12)(要求:圍繞材料種或兩種觀點展評論;觀點明確史論結合)
指導:第步提煉材料或兩觀點;第二步觀點進行簡要評判;第三步結合作者所處代特徵析其看問題視角意圖;第四步結合相關史實論證自觀點

練習七:【另類41題】
41.(13)1911清華前身——清華堂帶著民族屈辱印記誕華建校伊始清華便始終同家興衰民族命運緊密聯系起閱讀材料答問題
材料:美伊諾校詹姆士1906給羅斯福份備忘錄聲稱:哪家能夠做教育代青哪家能由於面所支付努力精神商業影響取收獲190712月3美總統羅斯福式宣布:我宜實力援助厲行教育使繁眾能漸漸融洽於近世文化援助宜庚賠款退贈半俾政府遣美留
190810月28美兩政府草擬派遣留美規程:……()應80%農業、機械工程、礦業、物理、化、鐵路工程、銀行等其餘20%律、政治、財經、師范等1909清政府式設立游美務處專司選考留美並籌建游美肄業館……19112月游美務處籌建游美肄業館遷入清華園式肄業館定名清華堂
由退款辦建立清華堂曾稱作賠款校早清華稱清華恥紀念碑清華幸產於恥更幸於恥……幸清華獨幸獲受恥賜既享特別權利自負特別義務
——《清華於恥:清華建校與美庚退款》
材料二 清華近百發展歷程秉承自強息、厚德載物校訓形行勝於言純朴校風嚴謹、勤奮、求實、創新優良風
根據材料所知識校創建背景、校風形原恥紀念碑留影響等面談談清華堂創辦認識(13)
【參考答案】
41.八聯軍侵華戰敗簽訂屈辱《辛丑條約》民族危機加深;(2)美退庚賠款創辦清華堂試圖通向美派留獲取收獲清華堂帶著民族恥辱誕(3)
由於數留習內容理工科、經濟容易形行勝於言淳樸校風(3)(答校訓風給)
清華稱恥紀念碑使留形強烈救精神責任意識自命運家民族命運緊密聯系起鑄光榮傳統(3)清華雖身負恥印記終發展所具革命傳統、家興盛科技文化發展做重貢獻校(2)
總吧求採納

『叄』 高考歷史選擇題9個技巧是什麼

高考中,快速的答完歷史選擇題非常重要,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成績,我整理了高考歷史選擇的技巧,來看一下!

答高考歷史選擇題有什麼技巧

1.優先關注「阿拉伯數字」(關注歷史年代和數據)

2.「穿衣戴帽」是重點(關注標點符號括弧引號書名號的作用)

3.絕對化的選項一般錯誤

4.省略號後有答案,否則也會被省略

5.抓大放小抓主流,有全集時不選子集

6.矛盾的互補選項中必有一個是答案

7.答案一般是主流,陌生選項不靠譜

8.看見什麼選什麼(題目考察的是歷史現象)

9.看見什麼不選什麼(題目考察歷史本質、規律、特點)

答高中歷史題需要注意什麼

選擇題解題技巧 「三看三思」的方法

審題干「三看」:看時間、空間,界定答題范圍;看否定、肯定,確定答題方向;看關鍵詞語,明確內涵外延。特別要注意提取隱性時間信息,明確時限。搞清歷史現象的橫向、縱向的歷史空間和階段特徵,明確題目的時間范圍和空間。

三思:思是否符合史實;思是否符合題干要求;思是否與題干有必然的邏輯聯系。特別要注意學會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諸如生產力觀點、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觀點、階級斗爭觀點、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以這些理論觀點為指導,再進行論證和分析。

非選擇題解題的「五步法」

1.先仔細研究問題,准確把握問題的要求。

2.帶著每一個問題認真閱讀題目所給的相關材料,正確、全面理解材料含義,邊閱讀材料,邊把與該問題有關的關鍵字、詞、句,甚至標點符號,分值都勾畫出來。

3.分層,材料越長,越要處亂不驚,要一層一層來找層意,就是找段句號的關聯句,每個段句號就是一個意思,每個關聯詞的轉折和並列就是另外一層意思或者兩個意思的構成,這樣就會清楚,有很大的得分效應。

4.回憶所學過的有關史實,觀點及方法,根據問題的要求,分析材料,提煉觀點。

5.歸納整理,以簡煉准確的文字去表述。

『肆』 求高考新課標歷史41題這種創新題型如何解答能得高分,包括提煉主題,提出論據,歸納,得出結論等等。

文章三段法,背景 原因 過程 結果 解決方法

『伍』 歷史:如何做好第41題

1、上課的時候認真聽講,了解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包括背景、原因、過程、結果、影響);
2、找到一定歷史時期的主要線索。如1840年至1949年中國近代百年歷史其主要線索就是侵略與反抗,結合著主要線索有利於你了解這段時期主要歷史;
3、找到重點知識。歷史知識雖然很多,但是重點知識(考點)很少,找到便記住他。
4、多做練習,提高自己的做題能力及及時的鞏固學過的知識點。

『陸』 高考文綜第41題的答題技巧

政治、歷史、地理答題技巧:
一、政治篇
結合多年教學實踐經驗,在研究近幾年高考文綜政治主觀題得分技巧的基礎上,筆者認為,要沖關高考文綜政治主觀題,考生要做到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必須過好基礎關,即要熟練掌握政治學科的基礎知識,對課本中的知識要做到細、熟、通。
其次,要過好能力關,即要在平時的訓練中提高自己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描述和闡釋事物的能力、論證和探究問題的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最後,要過好技巧關,即根據政治非選擇題相應的設問類型,採用相應的解題方法。
1.體現、說明類主觀題沖關
解答體現、說明類試題可分四步。第一步「定」,即確定所要運用的觀點、原理。第二步「分」,即對觀點、原理進行分解。第三步「篩」,即篩選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第四步「聯」,即把保留的觀點、原理與相應材料進行有機結合。
2.原因類主觀題沖關
解答此類試題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我們不僅要解釋某種現象產生的原因,還要說明其影響和意義。對於原因類試題的解答,可以分為三步。
第一步,分析其必然性,即分析這樣做的重要現實意義。
第二步,分析為什麼要(能)這樣做。分析時一定要緊扣題意且聯系教材知識,分析得越充分越全面越好,同時還要分析能夠這樣做的條件和社會環境。
第三步,聯系政治生活、經濟生活、文化生活、生活與哲學等相關知識,結合材料進行分析。當然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除了回答"這樣說""這樣做"的依據、意義(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之外,有時還需要回答不這樣做的危害。
3.措施類主觀大題沖關
解答措施類試題,首先要讀懂設問,確定答題范圍;其次要明確措施的實施者,有幾個措施實施者答案就有幾個角度;最後將材料信息和教材知識結合起來作答。
4.意義類主觀題沖關

『柒』 歷史大題、每次都是答不出重點、概括不好、哪裡問題

一、熟練掌握解答歷史問答題的步驟 1、審題。
認真審題、審清楚題,是做好歷史問答題的前提。要使這個前提具備,就必須要弄清楚歷史問答題的組成結構。一道完整的高考歷史問答題,通常具備如下四個組成部分:
一是要解答的對象(或要解答的內容),即「要解答什麼」,也可以簡稱為「解答對象」(或「解答內容」)。這一部分的關鍵詞往往是「狀況」(或「表現」、「內容」)、「原因」(或「背景」、「條件」)、「影響」(或「作用」、「意義」)、「評價」(或「看法」)、「異同」等等,一般比較容易判斷出來。
二是要解答對象的主體,即要解答的對象歸屬於誰。譬如「××」的內容、「××」的原因、「××」的影響、「你」對„„的看法、「××」和「××」的異同,等等。在問答題中,它與要解答對象的關系是最密切的。
三是限制條件,通常是時間、空間或方面的限制。因為歷史學科涉及古今中外,幾乎無所不包,一道高考問答題不可能將古今中外的所有事情都囊括進去,而必須是某一歷史階段(或幾個階段)、某一地區(或幾個地區)、某一方面(或幾個方面)的具體史實,否則的話,就不可能有一個明確的評分標准,從而無法對學生作出明確的評估。
四是解答方式,即對解答問題的方式的明確規定。往往表述為「簡述」、「分析」、「結合史實說明」、「結合史實論證」,等等。
組成問答題的前三部分,只要有任何一個審錯,都會導致答非所問,嚴重影響問答題的得分。而且,一道高考歷史問答題所包含的問題往往不止一個,不同的問,解答對象往往不同,解答對象的主體以及限制條件則有可能相同也有可能不同,審題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審清楚。至於第四個部分,如果被違背,則會被視為不按要求答題,也會影響問答題的得分。
下面試以兩道高考題為例作詳細的說明。
【例1】2004年廣東卷第30題:概括指出1949~1952年底、1956~1978年以及1978年以後三個階段我國所有制結構的基本狀況,並分析其對當時國民經濟發展所起的作用。
該題共有兩問。第一問的解答對象是「基本狀況」;第二問是「作用」;二者不相同。

第一問解答對象的主體是「所有制結構」;第二問是「其」,實際上就是指「所有制結構」;二者相同。第一問的限制條件包括:空間限制——「我國」、時間限制——「1949~1952年底、1956~1978年以及1978年以後」三個階段;第二問包括:省略了的空間限制——「我國」;時間限制——「當時」(仍然是指「1949~1952年底、1956~1978年、1978年以後」這三個階段)、方面限制——「對國民經濟發展所起的」;兩問的時空限制相同,只是第二問比第一問多了一個「方面限制」。第一問的解題方式是「概括指出」;第二問是「分析」;後者要求的能力層次比前者要高。
【例2】2005年廣東卷第29題: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為參知政事主持變法,以擺脫嚴重的社會危機。請問當時的社會危機有哪些表現?王安石變法涉及財政、軍事、教育等多方面,請概述其中有關教育改革的措施,你如何看待這些教育改革的措施?
該題共有三問。第一問的解答對象是「表現」;第二問是「措施」;第三問是「如何看待」;三者各不相同。第一問解答對象的主體是「社會危機」;第二問是「教育改革」;第三問是「你」;三者也各不相同。第一問的限制條件是時間限制——「當時」(即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變法時期);第二問也是時間限制,同第一問;第三問是方面限制——「教育改革」方面的;一、二問相同,第三問不同。第二問還規定了解題方式為「概述」;一、三問沒有作出明確規定,事實上是第一、二問只要列出相關史實即可,第三問要答答題者的個人認識,其能力要求層次要高於前兩問。
2、回憶、思考,列要點提綱。
審明題意後,即可根據題目的要求回憶教材相關內容(已知),從大腦儲存的記憶中提取答案要點。如果教材中的知識掌握得不扎實,大腦中沒有儲存下相關的內容,則要開動腦筋,積極思考,憑借對題意的理解自行組織答案要點。或者是該題的某些問題並不是教材中直接能夠尋找得到答案的,那也需要答題者憑自己的理解來思考答案。
在回憶或思考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在緊張回憶或思考下一個答案要點的時候,剛剛回憶或思考出來的前一個(或前幾個)要點突然忘記了,即抓住了後者又忘記了前者,或好不容易想起了前者,後者又變得很模糊。這樣不但心裡會變得非常緊張,還會白白地浪費時間,嚴重影響答題。所以最好是邊頭腦中回憶或思考答案要點,邊手頭上記錄每一點的關鍵詞,並且將其標明序號。這樣手腦並用,等到頭腦中回憶或思考完了,手頭上也就列出了一個初步的要點提綱。發現要點不夠全面時,還可以及時補充,而且不用花時間再去想一遍已經想出來了的要點,這又節省了答題時間。因此,手腦齊動,邊回憶思考邊列提綱,是答好歷史問答題非常有效的一個步驟。
3、按照邏輯關系,調整要點順序作答。
歷史問答題不但各問之間經常會存在邏輯關系,就是同一小問的要點之間有時也會有明顯的邏輯關系。或者是時間方面要求由古至今,或者是范圍方面要由小及大,或者
是要先整體再部分,或者是要先原因後結果,或者是由表及裡、由淺入深,或者是先內後外、先主觀後客觀,或是由重到輕、由主要到次要等等,不一而足。如果答題時邏輯混亂、因果倒置,或者順序反轉、顛三倒四,都會讓人對你的邏輯思維能力產生懷疑,從而影響得分。所以在做好了上述兩個准備性質的步驟後,在最後正式答題、呈現答案的這一步驟中,一定要注意先調整好要點之間的邏輯關系,然後按照這種關系寫出答案來。如:

【例3】2001年全國「3+2」卷第36題:結合德意志完成統一建立帝國時的歷史特點和20世紀二三十年代德國的政治經濟狀況,說明納粹黨上台執政的原因,並指出法西斯統治的具體表現。
該題的第一問「納粹黨上台執政的原因」,符合其限制條件「德意志完成統一建立帝國時的歷史特點和20世紀二三十年代德國的政治經濟狀況」的多個要點,如以時間為依據,比較好的順序應該是:①德意志帝國繼承了普魯士專制主義和軍國主義傳統,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②德國在一戰中戰敗,受到戰勝國的嚴厲制裁,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銳;③當時執政的魏瑪政府軟弱無力;④受到1929~1933年世界經濟危機的嚴重打擊,統治階級傾向於建立獨裁統治。
【例4】2005年江蘇卷第29題:唐太宗說:「漢武窮兵三十餘年,疲弊中國,所就(成就)無幾。「他又說:」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據此回答:⑴就漢武帝對匈奴的用兵而言,唐太宗的評價是否符合歷史事實?請具體說明。⑵簡述唐太宗推行較為開明的民族政策的主要表現,並指出唐太宗與漢武帝在處理民族關系方式上的主要不同之處。⑶概括唐太宗推行這一民族政策所產生的歷史影響。
該題的第三問「歷史影響」,如果按照由先因後果、由小及大的邏輯關系來排列,比較好的順序應該是:①加強了中央政府對邊疆地區的管轄;②有利於漢族與少數民族之間經濟文化的交流;③促進了邊疆地區的開發和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④有利於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即由管轄和交流推動了發展(因果關系),由邊疆地區、漢族地區彼此的交流、發展促進了整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由小及大)。

二、深刻理解和全面准確把握教材內容
對教材內容的深刻理解和全面准確把握是答好歷史問答題的基礎,為此要特別注意下列三個方面的內容。
1、注重對知識點全方位的剖析和把握。
這是全面提高問答題答題水平的關鍵,高考題中對某一個知識點各方面具體知識的考察是非常普遍的。如:
【例5】1994年全國卷第41題:墨子說:「欲天下之富而惡其貧,欲天下之治而惡
其亂,當兼相愛、交相利。」又說:「(戰爭)春則廢民耕稼樹藝,秋則廢民獲斂,……百姓飢寒凍餒而死者,不可勝數。」就上引言論,指出其思想核心,說明其社會根源,並分析其積極意義。(墨子的思想核心、社會根源和積極意義。)

【例6】1995年全國卷第42題:建國以來,我國農村生產關系的變革或調整經歷了哪幾個步驟?每一步變革或調整的主要原因、核心內容以及結果如何?據此,你認為在制定經濟政策時應遵循什麼原則?(建國以來我國農村生產關系四次變革各自的主要原因、核心內容以及結果。)
【例7】2005年廣東卷第30題:中國共產黨在1953年、1958年和1987年提出和確立過不同的基本路線(或稱總路線),請分別敘述其基本內容,並說明各自的主要作用或影響。(建國後中共三條基本路線、總路線各自的基本內容、主要作用或影響。)
2、注意教材中原因、影響、評價的論述。
這些在高考問答題中也是經常出現的,如上述【例3】中「納粹黨上台執政的原因」、【例4】中「唐太宗推行這一民族政策所產生的歷史影響」、【例5】中墨子思想的「社會根源」和「積極意義」、【例6】中我國農村生產關系變革的「主要原因」、【例7】中基本路線的「影響」等。還可能出成難度較大的觀點評論題,如:
【例8】1992年全國卷48題:清代史學家趙翼在《唐女媧》中說:「開元之始,幾於家給人足,而一楊貴妃足以敗之。」結合你對唐由盛轉衰原因的認識,分析評論趙翼上的這一觀點。
該題是圍繞唐由盛轉衰的原因而展開論述。唐由盛轉衰的原因是唐玄宗統治後期政治腐敗,地方節度使擁兵自重。如若對此不甚了解,此題便無從判斷;或是自知趙翼的觀點不對,但又因拿不出有力的證據而不知如何反駁。
3、適當的注重理論滲入。
例如【例8】就涉及到歷史發展的根本原因和個人在歷史發展中所起的作用以及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等理論。如果忽視了這些理論,就失去了評析問題的最有力的武器,答案顯得蒼白無力。但也不能因此而大談特談理論,輕視相關的史實,否則就不是解答歷史題而變成政治題了,答案也會變得空洞乏味。

三、注重答題規范化和培養書面表達能力
答題規范是高考的基本要求,也是平時應該逐漸培養起來的一種基本技能。歷史問答題的答題規范,主要表現為「段落化、要點化、序列化」。段落化就是將答案分成幾個段落,一般情況下該題有幾問就分成幾段,通常每一段落的開頭由序號和每一問的解答對象的關鍵詞來引導,有的時候也會由序號和限制條件的關鍵詞來引導,各個段落要採用同一級別、逐漸增大的序號。如果一問之中有多個小問題,則可以將該問分成多段,
但序號只標在第一段關鍵詞的前面,後面列段的關鍵詞與第一段關鍵詞左對齊即可。要點化就是將每一問的答案分解成幾個要點,按一定的邏輯關系答出來,每一要點前通常也要標上同一級別、逐漸遞增的序號,為了與各段的序號區分開來,要點序號的級別要比段落的序號低。段落化和要點化結合起來,就成了序列化。如【例4】中有三問,答案的格式就可以是:

⑴唐太宗的評價不符合歷史事實。因為:漢武帝北擊匈奴,解除了邊患,有利於北方邊疆地區的開發,有利於中原與北方邊疆地區的交往和聯系。
⑵主要表現:①打敗東突厥後,不改變原有的部落組織、風俗,設都督府管轄;②任回紇首領為瀚海都督府都督;③唐蕃聯姻。
不同之處:漢武帝以戰爭政策為主;唐太宗以安撫(收服民心)為主。 ⑶歷史影響:①加強了中央政府對邊疆地區的管轄;②有利於漢族與少數民族之間經濟文化的交流;③促進了邊疆地區的開發和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④有利於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
書面表達能力差是思路不清晰的表現,而培養書面表達能力,恰恰又是提高思維能力的重要手段。平時做題時就要用正確的概括、簡練的語言做答,真正做到答題時得心應手、思路順暢。

總之,答好問答題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只要真正讀懂了教材、熟練掌握了正確的答題步驟、注意好答題的格式和文字表達,相信是一定能夠達到理想的境界的。

『捌』 做高考歷史簡答題有何技巧

高中歷史解題技巧指導

總體概述

成績的取得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一抓書本知識,二抓解題策略即應試能力。

1、是細心審題:

不管是客觀題還是主觀題,都必須先看清時間、限定詞和求答項,尤其是在關鍵詞上不能犯低級錯誤

2、是規范答題:

格式規范:不同題型有不同的格式要求,如果格式一錯就可能全盤皆輸,如評論式的問答題就要注意三要素,比較式問答題要先答比較項再展開具體內容。

語言規范:也就是語言表達要用學科語言,我們應盡可能用書本語言去答題。要點表述規范:一是強調答案不能「猶抱琵琶半遮面」,只抓了要點而丟了得分點;二是表述必須條理化,不能雜亂無章,不知所雲。

3、是遷移知識:

這種遷移能力對考生來說至關重要,很多學生看到一個題目往往不聯系書本知識,不知道用書本語言來表達,結果造成不能得分。我們要重視知識的遷移:

(1)、做選擇題時,不少題目在確定選項時很難判斷,但如果結合書本知識的相關內容就很容易判斷;

(2)、做材料題時,有的材料很難理解,只要聯系書本相關知識就會迎刃而解,看到問題中要求「結合所學知識」就必須回歸書本找答案。

(3)、做問答題時,這點更重要,遇到比較靈活的題目也是最容易丟分的地方,做這類題目時,要求學生先必須學會解剖題目,理解題意,不能雲里霧里,然後在腦子中過濾這段時期的有關內容,從中挑出題目需要的內容組合答案,如果能養成習慣的話,解答這樣的問答題就很簡單了。

4、是掌握技巧:

(1)、採用一題多解的方法,主要是講選擇題時一般至少用兩種解題思路幫助學生開闊思路,訓練發散思維。

(2)、抓住一般規律,切忌滿天撒網。例如,比較改革運動一般都是要從背景、目的、性質、內容、結果、影響等方面去找比較項,同時注意抓住參照項來思考。

(3)、不同題型有不同的思維方法:如材料式選擇題,所選答案就要注意全面、准確的反映材料原則。程度式選擇題就要學會推理,如根本原因就是原因的原因。再如材料分析題,方法很多,但至少要養成一個習慣:先看問題,帶著問題抓有效信息,並且將找到的信息予以標注,然後再組織答案。

分例解說

一、關於選擇題的解題方法

一、高考歷史選擇題常見類型簡介

根據近幾年選擇題的命題特點和常考題型,選擇題的題型主要分七類:

1.排列選擇題(組合選擇題)

近幾年排列選擇題的排列一般分三種:(1)按某一類事件的時間順序排列。(2)按歷史地理知識的排列。(3)按因果關系順序排列。

例如:王安石認為「公私常以困窮為患者,殆以理財未得其道」,下列變法措施中,與解決這一問題有關的是:①青苗法 ②募役法 ③將兵法 ④市易法 (2004年江蘇高考題)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因果關系型選擇題

這類選擇題考查的角度主要有兩種情況:(1)由結果推斷出原因,其結構形式是題干為果,備選項為因。在考查原因時常用的概念有: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根源;內因、外因;主觀原因、客觀原因、政治原因、經濟原因、思想原因等。(2)由原因推斷出結果或影響,其結構形式為題干是因,備選項是果。

例如:東晉南朝時期江南農業迅速發展,其主要原因是:(2004年廣東高考題)

A.商品經濟水平較高,起到推動作用 B.北方人口南遷並帶動先進生產技術

C.江南越人開始從事農耕生產 D.江南的氣候、土壤對農業發展有利

3.程度型選擇題

程度型選擇題中的四個備選項有部分符合、有的基本符合、有的全部符合題干要求的標准,但這些備選擇的內容與題干要求的標准之間,「不同於一般選擇題的正、誤關系」,而是一種「質、量關系,或者說是程度關系」。這種題型的題干往往設置一個程度的副詞或形容詞,如「主要」、「重要」或者「最主要」、「最重大」等等,其考查往往側重於因果關系,考查范圍往往注重於歷史結論。

例如:五四愛國運動後新文化運動陣營發生分化,主要原因在於其成員:(2004年廣東題)

A.對文學革命的理解不同 B.對中國傳統禮教的認識不同

C.對科學與民主觀念的宣傳方式不同 D.對在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的態度不同

4.材料型選擇題

材料型選擇題中引用的材料分為兩種類型:一類是文字材料,材料往往出自歷史文獻、考古報告、文學作品等;另一類是圖表材料,材料往往出自各種地圖、圖畫、照片、統計圖表等。

例如:19世紀中期一位英國經濟學家說:「大洋洲有我們的牧羊場,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們的牛群,秘魯送來它的白銀,南非和澳大利亞的黃金流向倫敦;印度人和中國人為我們種茶,而且我們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種植園遍布東印度群島。」這段話表明:(2004年廣東)

A.英國在歐洲沒有殖民地或自治領 B.各國經濟都依賴對英貿易

C.世界經濟聯系加強 D.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確立

5.否定型選擇題

否定型選擇題有一個很突出的特徵,就是在題干中往往用「不正確」、「錯誤」等否定式的詞語予以提示。

例如:下列關於拉丁美洲獨立運動背景的敘述,不正確的是:(2004年廣東高考題)

A.拉丁美洲資本主義工商業發達 B.拉美人民受啟蒙學說影響,民主意識增長

C.法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西班牙、葡萄牙不斷衰落

D.美國的獨立鼓舞人民的鬥志

6.比較型選擇題

比較型選擇題考查分析、比較歷史的能力,其特點是在題干中把具有可比性的歷史事件或幾個相同點及不同點,其表述一般都是教材中沒有敘述過的新的結論,要求應試者通過比較後選出正確答案。

例如:以下關於國際聯盟和聯合國的表述,正確的是:(2004江蘇高考題)

A.都是帝國主義戰爭的產物 B.總部都設在美國

C.都曾經受到大國操縱 D.都一貫致力於維護世界和平

7.填空式選擇題(單純識記題)

填空型選擇題,其特點是題干表述不完整,用選項補充完整,其實是填空題的變形。這類選擇題主要是考查學生對知識的記憶是否准確。

例如:唐代中日交通的主要港口城市是:(2004年廣東高考題)

A.明州 B.揚州 C.泉州 D.廣州

二、高考歷史選擇題解題方法

1、做好選擇題的關鍵——審題

一選擇題知識覆蓋面廣,要求考生要踏實、牢固、全面地掌握所學基礎知識。同時要培養概括、分析、評價等能力,提高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認識問題的水平。這是做好選擇題的基礎和前提條件,在具備這些前提條件之後,再輔之以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才能真正答好選擇題。

二認真審題,對選擇題尤其關鍵。要根據選擇題的特點,採用立體式的審題方法,仔細閱讀題乾和選項,領會題意和要求。在此前提下注意以下兩點:

第一,正確解讀命題用語;

第二,妙用解題技巧。

三、審題的鑰匙—— 正確解讀「命題用語」

(1)明確題目結構,注意題干中的各要素。要仔細推敲題干,搞清題干中主幹語和條件限定語、答題項,搞清時空范圍。

(2)注意題干中的關鍵詞

(3)注意題干中敘述的轉義

(4)注意題干中的特殊要求,如「不正確」、「不包括」、「無關」、「都屬於」、「共同點」、「相同之處」等。

(5)注意區別題目中的比較固定的各種用語

近幾年的歷史高考,由於強調了歷史思維能力的考查,所以試題中要求學生回答歷史事件的過程、內容即回答「是什麼?」的相對減少,而要求學生分析歷史事件、現象產生的背景要素(含原因、條件等),即回答「為什麼?」以及「如何評價?」(含性質、特徵、作用、影響等)的試題則大量增加,這種命題特點不僅體現在材料解析題和問答題上,還突出表現在選擇題上。

二、關於材料分析題的解題方法

1、通讀材料、明確主題

在命制一道材料題時,命題者往往是先確立一個主題,再圍繞這個主題去尋找材料、構思設問,所以,一般來說,每道材料解析題都會有一個主題。在解答材料題時,首先要通過瀏覽材料,盡可能的抓住作者的命題意圖或材料的主題,這樣就能迅速調動所學知識點,從而使解題明確方向,集中思維,為下一步解答奠定基礎。

2、分析問題、細讀材料(很重要的環節)

在明確材料的主題後,接下來應該認真分析命題者提出的問題,通過分析設問句中的關鍵字、詞,明確作者問的是什麼,需要回答什麼。再根據這些問題,仔細地閱讀材料,力爭把每段材料的意思都弄明白,大致形成答題思路。閱讀的過程中,要逐字逐句地分析和研究,不要放過材料的任何一個部分,包括題頭、摘引等,尤其是材料中有關時間、地點、人物之類的信息,往往是解題的突破口。

3、提取信息、加工整理

材料分析題所提出的問題絕大部分答案應該從材料中得出,因此這時應根據仔細閱讀材料後的思路,再次結合問題到材料中去尋找信息,把與問題相關的信息都提取出來,寫在草稿紙上備用。能否把材料中的所有相關信息都找出來,取決於答題者的閱讀理解能力和歷史知識的掌握程度。然後把找到的信息進行篩選,剔除不需要的和重復的信息,根據所學知識,把這些信息進行歸納整理,列好提綱,准備答題。

4、審查提綱、流暢表達

在上述步驟進行完畢後,還要最後瀏覽一遍材料及其設問,審查自己列出的提綱是否正確或有無遺漏,最後就可以在試卷上動筆答題了。答題時一定要做到依據提綱,一氣呵成,言簡意賅,擊中要害,不可羅里羅嗦,言之無物,塗塗改改,答非所問。

例題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永樂二年,禁民下海。時福建瀕海居民,私載海舡,交通外國,因以為寇,郡縣以聞。遂下令禁民間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為平頭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

——《永樂實錄》卷二十七

材料二 順治元年,清政府頒發「遷海令」,將北起山東南至廣東的沿海居民內遷三十四華里,並且將所有沿海船隻悉行燒毀,寸板不許下水。凡溪河裝柵,貨物不許越界,時刻瞭望,違者死無赦。
——《台灣外紀》卷十二

材料三 夷貨非衣食所需,可謂中國不缺耶。絕之則內外隔而構之釁無由生矣,夷雖欲窺伺我也,何可得哉!
——《海防纂要》卷七

①根據材料概括明清兩朝海外貿易政策的相似之處。

②根據以上材料,比較兩朝海外貿易政策目的有何區別。

③結合所學知識,請你對上述政策進行客觀的評價。

步驟分析

第一步:瀏覽材料、明確主題。

從材料中的「永樂二年」、「順治元年」等有關時間和內容的表述,可以看出,本題所考查的是「明清時期的海外政策」——這就是本道題的主題。這時,應該馬上從腦海里調出有關這一主題的相關知識,如鄭和下西洋、華僑開發南洋、戚繼光抗擊倭寇、葡萄牙占據澳門、鄭成功收復台灣、抗擊沙俄的斗爭、鴉片走私和禁煙運動等知識點和「閉關鎖國」這一外交政策,從而為進一步閱讀材料打下基礎。

第二步:分析問題、細讀材料。

顯然,本題是要求比較明清兩個時期海外貿易政策的異同點,並歸納出其歷史影響。帶著這個問題,仔細的閱讀材料,明白每段材料的具體意思,這是解答本題的關鍵。比如材料二的摘引「台灣」就很重要,它隱含著當時清政府制定政策時的心態和目的,即「害怕反清勢力的增長,維護滿清的長久統治。」

第三步:提取信息、加工整理。

先帶著問題到材料中尋找有效信息,如第①問,材料一的「禁民下海」,材料二的「不許下水」、「不許越界」,材料三的「內外隔」等;第②問,材料一的「因以為寇」,材料三的「構之釁無由生矣,夷雖欲窺伺我也,何可得哉」等,就是本題重要的材料信息。

再根據材料意思和所學知識,對這些信息進行整理,第①問的「相似之處」很好概括,就是「禁海」;第②問的「不同」,應具體從材料中的意思出發,結合所學,得出「海患」、「固統」這一關鍵區別。第③問,應該從對外貿易的角度去理解其歷史影響。

這樣,已經初步形成本題的答題提綱。

第四步:審查提綱、流暢表達。

根據上述提綱,在試卷上寫出自己的答案。注意要用簡潔規范的語言文字進行恰當的概括說明,不要照抄材料或簡單翻譯材料,避免「泛泛而談」,要有針對性地回答問題。

參考答案

①都不允許民間船隻出海,禁止海外貿易。

②明朝是為了防止居民與外敵聯系,形成海患;清朝是為了防止居民與沿海反清勢力聯系,威脅其統治。

③明清的海禁政策,不利於中外經濟、文化交流和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是導致中國近代貧窮挨打的重要原因。

解答材料解析題時,要特別注意以下兩點:

1、解答材料題一定得緊扣材料,上述四個步驟始終沒有離開材料,其中關鍵步驟應該放在第二、三步上,這兩個步驟做好了,動筆書寫答案應該是非常迅速、非常准確的。而考生們恰恰容易忽視這兩個環節,不少考生害怕時間不濟,往往是材料都沒有讀完,意思也沒有完全明白,就匆匆下筆,結果是離題千里,答非所問,命中率低下。因此解答材料題(包括問答題),一定要養成「明題意、列提綱」的良好審題習慣。

2、下筆作答時,應該根據材料的語言環境和提取的有效信息,盡量用自己的語言表述,不可把教材中的表述、老師授課的講述和材料中的原話照搬照抄,同時做到語言精煉、流暢,書寫清晰、規范。

由此可見,解答材料題是有其特殊規律和方法的,考生們如果能很好的落實解答材料解析題的「四步法」,一定會在高考中取得滿意的成績。

三、關於問答題的解題方法

一、問答題的種類

問答題按照題的性質和要求,可分為敘述、綜合、分析、比較、評述、材料式問答題等不同種類。

1.敘述題:將歷史事件、歷史現象或歷史人物活動的原因(或背景)、經過、意義(或性質、影響、作用、評價)按一定順序直接敘述出來。

2.綜合題:將分散在不同章節、不同國度、不同歷史時期但又有某種聯系的歷史內容系統歸納,貫穿融會,進行表述,並得出適當結論。難度較大。

3.分析題:將復雜的歷史事件、現象或內容分解成幾個方面:背景、原因、性質、特點、結果、意義、作用、經驗教訓等,揭示其本質並得出結論。如說明了什麼?有什麼啟示等等。

4.比較題: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進行歸納,找出它們之間的可比點加以比較,求同析異,以加深對歷史事件本質的理解。這是認識和分析歷史問題的常用方法。

5.評述題:先將歷史事件、歷史現象和人物的活動,給以綜合歸納,概要敘述,再依據當時的具體條件,給予歷史唯物主義的評價。評價歷史人物還要注意結合時代背景,實事求是地評述。可先敘後評或邊述邊評,夾敘夾議。

6.材料式問答題:即材料解析題(含圖表、圖片)和問答題的融合,從形式上看它由兩部內容構成:一是材料;二是設問。近幾年高考主觀試題幾乎全部採用了這種形式。

二、問答題的結構及其作用

1.問答題的結構。任何一道題意明確、表述完整的問題都有四項基本構題成分,即:提示項、限定項、中心項、求答項。

2.問答題結構的作用。

(1)提示項:限定解答的方式,包括考生答題的思維方式和表述方式。

(2)限定項:指定解答的已知條件,例如:時間、空間、史實、觀點、引語等。

(3)中心項:規定解答所依據的內容。中心項千變萬化,無一相同。它涉及到政治、經濟、制度、人物、國際關系等各種知識領域。中心項是構題的核心部分,其他三項都從屬於中心項。

(4)求答項:指定解答的「未知」項目。常見的求答詞語有原因、經過、結果、性質、特點、意義、影響、相同點、不同點等。還有「哪些」、「如何」、「什麼」、「怎樣」、「為什麼」等,既是求答詞,又是提示詞。這四項結構共存於題目之中,它們出現的次數不一,先後位置多變。但四者互相依存,合理統一,共同發揮考查能力的作用。

三、解問答題的讀、審、答

1、讀題:對題目要全讀、細讀、多讀,領會材料題意。

2、審題是解答問答題的至關重要的一步。在高考中有許多考生答題情況很不理想,究其原因,除了知識和思維能力上的缺陷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沒有審明題意和抓住思路,答題亂了套,甚至答非所問,即使掌握了充分的知識也起不了作用,如何審好題應注意以下幾點:考生臨試審題是科學知識和思維能力在短時間內綜合、靈活的運用。考生能不能很快了解題目要問什麼,要你回答什麼,能不能對試題進行深入地發掘,實際上也是一種信息處理能力。審題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審要求。審題首先明確試題的具體要求,要學會分析試題的結構成分。一道完整的、題意明確的歷史問答題在一般情況下由提示語、限定語、主幹語(也叫中心項)、答項語四種成分構成。分析清楚試題的結構成分,就可完整准確把握題意。

第二,深入發掘題意,突破重點難點。

第三,審題型。審題時還應判定該題屬於何種題型。如前所述,歷史問答題大致分為敘述題、綜合題、分析題、比較題、評述題、材料式問答題五種題型。不同類型的試題,各有不同的特殊要求,答題形式和方法也不盡相同。因此,判定題型對加強答題的針對性是有幫助的。另外,一道試題如有幾問,那就要注意這幾問是否屬於同一題型。因為一道有幾問的試題,不同問屬於不同題型的情況並不鮮見。

第四,審求答重點。試題的問法,提問的方式、角度不同,答題的重點也就不同。確定答題的重點,有利於詳略得當地組織材料,科學分配答題時間。

3、答案規范化。
第一,觀點正確,史論結合:觀點正確,史論結合是解答問題最基本的要求。「史」是指具體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論」是指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概念或觀點。史論結合,就是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去分析史實,得出正確的評價或結論,做到材料(史實)和觀點相統一。敘述史實是答題的基礎,好比「畫龍」;簡要的分析、評論是答題的靈魂(即考生的立場和政治方向),猶如「點晴」。答題既要反對缺乏分析的材料堆砌,也要反對缺乏史實的泛泛空論。

第二,敘事有序,論證有力:歷史問答題各種類型題雖然各有其特徵和能力考查的側重點,但解答時都離不開史實的敘述和對歷史問題的分析、評論、論證。敘述史實要有序,或按時間順序,或按空間順序,或按邏輯順序,切忌雜亂無章,顛三倒四。分析史實,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論證某種觀點正確與否,要抓住要點、切中要害,要言之成理、論證有力。

第三,詳略得當,要點全面:試題要求的重點,應該多寫詳答,將各要點,諸要素交待清楚;非重點部分就須少寫略答,以繁中求簡,雜中取精。這就是要答題「要點化」。當試題涉及到很多時,答案的每個要點就要簡明扼要;試題要求的內容較少,答案則應相對比較詳細具體。

第四,文字准確,條理清楚:有些考生答題時文字表達能力差,語無倫次,詞不達意,不會概括,羅羅嗦嗦寫了一大篇,不得要領,看不懂他究竟說什麼。有些考生採用「多答戰術」,不管與題意有關無關,讓閱卷老師去「揀破爛兒」。這都是不可取的。好的答案在表達上應力求文字准確、簡煉。這就要學會提煉和概括。另外,在答案編寫形式上,要根據題意和答案內容分段,每段之中的每個要點前面必須有數碼序號,做到「段落化、要點化、條理化、序號化」,以求層次清楚,使人一目瞭然。

第五、認真檢查,及時更正:對題目和答案要認真而嚴格地檢查一遍。看審題是否偏差,題意是否抓准,要點是否齊全,答案是否完整。通過檢查,應及時更正,做到對題作答,要點分明,書寫規范,亦無錯別字。

『玖』 高考文綜第41題怎麼答結合實際解釋。

評材料中關於西方崛起的觀點

我認為,西方的崛起首先歸功於自身的創造,但同時在一定程度是受惠於其他文明的成果。故此,材料中關於西方崛起原因的表述不完全准確。論據及說明如下:
西方的政治文明傳統和思想文化成功為後來的崛起產生了積極的影響,西方不是「突然崛起」 的。如古希臘的民主制度、完備的羅馬法體系,為後世資產階級民主代議制度提供了借鑒來源。再如中古基督教文化傳統奠定了後世西方思想文化的基調。
近代西方通過自身的全方位社會革命而加速了崛起的過程,最終實現了全球霸權的建立。通過大航海和一系列殖民擴張,形成了以西方為中心的世界體系。通過資產階級革命和民主制度的建立,實現了政治文明的現代化。通過兩次工業革命,實現了生產力質的飛躍。通過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實現了思想解放和文化繁榮。
肯定西方文明的同時,也不應否定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傳統文明的成果,尤其是其對於西方崛起的貢獻。東西方文明交流自古有之。尤其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指南針、火葯、印刷術和造紙術,分別為近代西方的大航海事業、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和近代思想的傳播,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西方在近代崛起的過程中同樣離不開非西方國家。通過殖民擴張,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從亞非拉獲得了大量的廉價勞動力、原料和市場,可以說,沒有上述支持,就沒有西方的繁榮。
綜上所述,強調西方完全以自身力量實現崛起,是一種狹隘的「西方中心論」,而將西方崛起納入到更廣闊的世界背景來看,重視亞非拉文明對西方的影響,則體現了「全球史觀」。因此可以說材料中的觀點有片面性,應當具體分析。

歷史觀點評價型問答題的解題步驟大概是:
(1)提煉觀點。主要是弄清幾個問題:評論的客觀對象是什麼?評論者的主觀認識是什麼?有幾個觀點?各觀點之間是什麼關系?
(2)判斷表態。這又分四種情況:正確的,錯誤的,對中有錯的,錯中有對的。
(3)揭示真相。客觀對象的真相是什麼?用事實說話,最有說服力。
(4)認識升華。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主觀認識?上升到理論層次。歷史觀點是指人們對歷史事件、歷史現象、歷史人物的評價。它是人們對客觀對象的主觀認識。由於歷史觀點是人們主觀思維活動的產物,必然會受到階級、時代、環境和個人素質等方面的限制,從而導致與客觀事實有所偏差。從歷史觀點產生的根源來講,大致可以歸結為社會偏見、態度傾向、階級立場、方法論等幾個方面,甚至還會可能混淆事實,顛倒黑白。

『拾』 2016高考歷史全國1卷41題怎麼答

因為是盧梭的,所以主要答歐洲啟蒙思想→制度(民主共和)
由於法國的封建制度,加之其阻礙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啟蒙思想家出現。資產階級有要求掌握政治權利的願望,在此基礎上提出人民主權的構想。在建立制度以前做好思想輿論准備。。。。(要加具體史實)
ps:可以扯到中國的三民主義
滿意記得採納

閱讀全文

與如何答好高考歷史41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8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0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4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7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0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0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5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3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