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成都和武漢哪個城市大些
武漢的總面積是8569。15平方千米,而成都的總面積是14335平方千米,因此成都比武漢大!截至2016年底,成都市轄11個市轄區、4個縣。成都地處中國西南地區、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境內地勢平坦、河網縱橫、物產豐富、農業發達,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自古有「天府之國」的美譽。
另外有代管5個縣級市,共259個鄉鎮(205個鎮、54個鄉),116個街道。其中個鎮、1個鄉增掛街道辦事處牌子,五城區(含成都高新區)共有83個街道。
(1)武漢市和成都哪個歷史長擴展閱讀:
新中國建立後,成都市行政區域幾經調整,由29.9平方千米擴大到14335平方千米。
1950年7月,將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設置的14個區調整為8個區,以序數命名;翌年8月,成都縣、華陽縣部分區域劃入後,又調整為6個區; 1953年5月,又調整為東城區、西城區、望江區、龍潭區、萬年區5個區。
1955年,龍潭區、萬年區合並為郊區(1960年更名金牛區), 望江區並入東城區。此後又相繼建立了青白江區、龍泉驛區和黃田壩辦事處(區級)。
『貳』 武漢和成都哪個城市發展水平較高
武漢與成都這兩座城市,可謂是棋逢對手;在各方面比較都是旗鼓相當,分不出誰更勝一籌。
在中國,除了北上廣深,就是15個新一線城市經濟最發達,最有發展潛力。而在新一線城市裡面,以武漢、成都最有突出。
武漢,地處中部,中國中部地區最大都市及唯一的副省級城市;中國內陸地區最繁華都市及國家區域中心城市;中國長江中下游特大城市,中國內陸最大的水陸空交通樞紐,有九省通衢之稱,內陸地區的金融、商業、貿易、物流、文化中心,具有承東啟西、接南轉北、吸引四面、輻射八方的區位優勢。
成都,西南第一大城市,中國中西部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六大國家區域中心城市之一及副省級城市。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1993年成都被國務院確立為西南地區的科技、商貿、金融中心,交通、通信樞紐。2010年,《福布斯》發布未來10年全球發展最快城市,成都名列第一。
(2)武漢市和成都哪個歷史長擴展閱讀
衡量一座城市未來發展潛力,應該從土地、人口、經濟基礎、科技創新、幸福指數等方面可以看出一二。
一、土地
武漢土地面積:8569平方公里;
成都土地面積:14355平方公里。
二、人口
武漢人口:1121萬;
成都人口:1658萬。
三、經濟基礎
武漢GDP總量16233萬元,人均GDP14.5萬;
成都GDP總量17012萬元,人均GDP10.3萬。
四、科技創新
武漢擁有國家級重點實驗室35個、高新技術企業5000多家;
成都擁有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4個、高新技術企業4000多家。
五、幸福指數
武漢幸福指數:一般。
成都幸福指數:高。
『叄』 成都和武漢哪個城市更好
其實各有特色,也互有長短,要全方位評比,很難,文化歷史來說是成都、經濟方面武漢! 成都市,簡稱「蓉」,別稱「錦城」、「錦官城」,自古被譽為「天府之國」,位於四川省中部,是中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成都市還是西南地區科技中心、商貿中心、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樞紐,全國率先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試點城市、金融對外開放城市、行政副省級城市。2003年《中國城市發展報告》成都綜合實力位列第九位。 先後榮獲「國家園林城市」「中國最佳旅遊城市」「國家森林城市」稱號;並被《財富》(中文版)雜志評為「中國最佳商務城市」。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漢語名稱 成都(拼音:Chéngdū)。別稱「蓉城」、「錦城」、「錦官城」、「天府之國」。 英語名稱 Cheng(英文舊譯:chengtu)行政區類別 副省級經緯度 市中心位於北緯30.67度,東經104.06度。 所屬地區 中國西南
轄區 19個。成都市共轄9個區、6個縣、4個市,一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主要領導 現任市委書記李春城,現任市長葛紅林。 政府駐地 成都市青羊區人民西路2號
城市面積 12390平方公里(中國直轄市和副省級城市第8名)。中心城區面積598平方公里。市轄區面積1418平方公里。
海拔高度 平均海拔500米。全市海拔最高處為大雪塘峰,海拔5364米。
人口 2008年末全市戶籍人口1125.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2.7萬人。常住人口1270.6萬人,增加12.7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1%。
民族 成都市擁有中國56個民族中的54個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為漢族。少數民族總人口60538人。2/3的人居住在市區。時間 北京時間(中國標准時間,UTC+8)。成都市所在的時區為UTC+7郵政編碼 610000電話區號 028(+86) 汽車號牌 川A
市花 芙蓉 市標 太陽神鳥,從金沙出土的太陽神鳥金箔圖樣代表成都。 市樹 銀杏 國民經濟 成都的奮斗目標是成為中國中西部創業環境最優、人居環境最佳、綜合實力最強的現代特大中心城市。並致力於構建中國中西部 的金融中心,欲執中西部「總部經濟」之牛耳,目前共有130家世界500強在這里投資興業,有上百家全球研發中心在這里為世界的改變和科技的進步做著貢獻。成都目前在電子信息產業,生物醫葯產業,化學化工產業,傢具和鞋業製造產業,動漫和傳媒產業,會展產業,航空航天產業,旅遊業等取得巨大成就,穩步奠定了成都作為我國十大城市的地位和西部中心城市的地位。國民經濟快速增長。2009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502.6億元,增長14.7%;人均可支配收入18659元,2009年全年完成全市財政總收997億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87.5億元,同口徑增長22.3%;固定資產投資4025.9億元,增長3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50億元,增長20.3%;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18659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129元,分別增長10.1%和10%。民營經濟發展勢頭迅猛。全市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1691.9億元,增長21.2%,佔GDP的比重為50.9%,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66.7%,拉動GDP增長10.2個百分點。 武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北省省會,華中及中部地區最大的城市,中國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也是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級城市。長江中下游特大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中部中心城市及中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因地理位置和交通優勢,被譽為「九省通衢」。因長江和漢江橫貫市區,又有「江城」的別稱。 截止2009年,全市常住人口910萬人,其中市區人口540餘萬! 行政介紹 截止2009年,全市常住人口910萬人,其中市區人口540餘萬。世界第三大河長江及其最長支流漢水橫貫市區,將武漢一分為三,形成了武昌、漢口、漢陽三鎮隔江鼎立的格局,唐朝詩人李白在此寫下「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漢自古又稱「江城」。在清末、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初期,武漢經濟繁榮,一度是中國內陸最大城市,位居亞洲前列,曾有「東方芝加哥」的美譽。武漢更是中華民國的誕生地,著名的辛亥革命便首義於此(武昌起義)。
武漢行政區劃的沿革極具歷史特色,可以說是從明代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一個歷史縮影。武漢可以看作兩市(漢口、武昌)一縣(漢陽)的融合(故有「武漢三鎮」之說)。其中漢口和武昌從明朝後期起就分別發展成相當規模的城市。在1927年到1949年,這三地分別對應著漢口特別市(過去的直轄市)、武昌市(湖北省省會)和漢陽縣。1927年,國民政府遷都武漢, 首次將漢口、武昌、漢陽合並為京兆區,總稱武漢,開三鎮合並先河。因此,武漢可以說是一個直轄市、一個省會城市和一個縣的緊密聯合體。武漢水資源豐富,長江及漢水在城中交匯,此外武漢城區還有41個淡水湖(算上郊區共有170個,故譽為「百湖之市」)。在武漢城區面積中,水域面積佔了約四分之一,而武漢東湖是中國最大的城中湖。 經貿工商 概況
武漢是華中地區最大的工商業城市,擁有鋼鐵、汽車、光電子、化工、冶金、紡織、造船、製造、醫葯等完整的工業體系。清末及民國時期,武漢經濟位居亞洲前列。新中國成立後,武漢是國家重點建設的工業基地,武鋼、武重、武鍋、武船、肉聯等一大批「武」字頭企業陸續建成,極大地提升了武漢的經濟地位和城市實力。1959年,武漢的工業總產值僅次於上海、北京、天津,位居全國第四位,這一位次一直保持到改革開放初期。但自1980年代以來,武漢未能跟上改革開放的步伐,逐漸被沿海地區拋在了身後,這種情況在進入21世紀後開始轉變。20世紀90年代,武漢建立了位於漢陽沌口的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位於武昌的武漢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位於漢口東西湖的吳家山台商投資區,以及位於新洲陽邏的陽邏開發區。中國三大鋼鐵集團公司之一的武漢鋼鐵(集團)公司、中國三大汽車製造廠之一的東風汽車公司總部都位於武漢。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聚集著以東風汽車公司總部、東風汽車有限公司總部、東風本田汽車有限公司總部、神龍汽車有限公司總部等一批知名的汽車企業總部和以東 風汽車技術中心。康明斯東亞研發中心等一批頂尖汽車研發機構以及神龍汽車、東風本田、東風自主品牌和東風渝安等整車企業,已經成為中國最集中的汽車產業基地之一。武漢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即是享譽海內外的「武漢·中國光谷」。這里是中國最大最具實力的的光電子產業生產和研發基地。2007年,區內科工貿總收入達1300億人民幣。高新區內有著名的光谷軟體園,聚集著微軟(武漢)創新技術中心、IBM全球服務中心、EDS全球服務中心、法國電信軟體研發中心、交通銀行信用卡中心、招商銀行運營中心及世界五百強和國內知名軟體服務外包中心、金融後台服務中心。2009年,國務院批准東湖高新區適用中關村的有關政策措施以便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繼中關村之後的第2個)。2009年的武漢GDP達4560億元,接近全省4成,內地副省級城市列第五,人均GDP逾6400美元,穩居中國內陸特大城市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