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拱手禮起源於我國歷史的哪個時期
應該是周朝以前。拱手禮又叫作揖、揖禮, 是古時漢民族的相見禮, 其歷史非常悠久。中國古代的禮儀大多數都源自西周初年周公開創的「 周禮」 。《左傳· 文公十八年》記載「 先君周公制周禮」 ,而周公所「 作」 的禮涵蓋了社會的各個方面,且非常的細致。周代禮樂文化的主要內容都保存在到《周禮》、《儀禮》和《禮記》這三本書中, 即通常所說的「 三禮「 。其中《儀禮》一書對當時人所要遵守的日常禮儀細則記載的十分詳細, 有興趣的人可以參閱這本書, 以窺見那個時代貴族生活的精神風貌。在《儀禮》中,規定士與士之間的交際禮儀的這一部分叫做相見禮, 而揖禮就是相見禮之一。
❷ 拱手禮的歷史
一說拱手禮始於上古,有模仿帶手枷奴隸的含義,意為願作對方奴僕。後來拱手逐漸成了相見的禮節。尤其是近現代,已基本成為本地區人民群眾主要的交往禮節之一。
拱手禮歷史悠久,《論語》中有「子路拱而立」的記載。
中國人改行握手禮有一個非常蹊蹺之處。握手禮取代拱手禮多少有些違背當時的風氣。在這一時期,中國的價值取向是崇美的,唯美國馬首是瞻。在此時期,中國的醫學、教育、社會學、經濟學、哲學、物理學、化學、建築學、工程學、政治學等領域都深受美國影響。有人將這種現象稱作「文化帝國主義」。惟獨最基本的見面寒暄的禮儀風俗,中國沒有學習美國,而是引進了握手這一不倫不類的外交禮節。
❸ 握手禮,擁抱禮起源於歐洲和拱手禮和合十禮起源於東方,其區別是什麼
西方握手是將各自手心面向對方,坦誠相見;擁抱更是敞開胸懷。表明西方文化中的直爽和開放。
東方的拱手合十則是將手背面向對方,手心向里。表現出東方的內斂和保守。
❹ 拱手禮起源於我國哪個朝代
據說中國古代的禮儀大多數都源自西周初年周公開創的" 周禮" 。《左傳• 文公十八年》記載" 先君周公制周禮" ,而周公所" 作" 的禮涵蓋了社會的各個方面,且非常的細致。周代禮樂文化的主要內容都保存在到《周禮》、《儀禮》和《禮記》這三本書中, 即通常所說的" 三禮" 。其中《儀禮》一書對當時人所要遵守的日常禮儀細則記載的十分詳細, 有興趣的人可以參閱這本書, 以窺見那個時代貴族生活的精神風貌。在《儀禮》中,規定士與士之間的交際禮儀的這一部分叫做相見禮, 而揖禮就是相見禮之一。
拱手禮,又稱作揖,是古時漢民族的相見禮。行禮時,雙手互握合於胸前。當代一般右手握拳在內,左手在外;若為喪事行拱手禮,則正好相反。一說古人以左為敬,又有人在攻擊別人時,通常用右手,所以拱手時,左手在外,以左示人,表示真誠與尊敬。
形式
手位
拱手禮之核心動作便是"拱手"。 《爾雅•釋詁》郭璞注曰:"兩手合持為拱。 " 即雙手相交而握。 具體如何握;十指是否互有交叉;哪只手在外;男子和女子行拱手禮手型是否相同;中國古禮有吉凶之別,拱手禮又以何為吉凶之別。 這些細節在中國傳統社會都有較為嚴格的規范。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手部》曰:"謂沓其手,右手在內,左手在外。男之吉拜尚左,女之吉拜尚右。 凶拜反是。 九拜必皆拱手"。 據此記載可以得知,行拱手禮時,一般右手在內,左手在外;中國古人以左為敬,所以行拱手禮時,左手在外,以左示人,表示真誠與尊重。 若遇喪事行拱手禮,則正好相反。 女子行拱手禮時,左手在內,右手在外,若遇喪事行禮,反之。
兩手相握置於何位? 有拱手齊眉; 有拱手置前胸。前者兩手相握,雙臂前伸如環抱,舉手過額,此乃"帝揖"。在中國傳統社會用於祭祀,後被用來向皇室行禮。 後者雙手正對胸口,不高於顎不低於胸,平臂行禮。兩者共通之處在於皆是兩手相合,向上舉。
《現代漢語詞典》釋義:"拱,兩手相合,臂的前部上舉。 " 並未對具體拱手位作統一的約定,但日常行拱手禮置胸前居多。
手型
拱手禮可有捧手、抱拳等基本手型。
捧手。捧是拱手禮的基本手型。《辭源》釋義:"捧手,猶拱手,表示敬佩。 "這就是說捧手的動作應為兩手相拱。 基本動作是雙手在胸前疊合,手型如拱,立而不俯。
抱拳。一手虛握,用另一隻手抱住。
身形
行拱手禮時,身姿有直立和向前躬身兩種。直立拱手在傳統典籍可見到相關記載。如《禮記•曲禮上》載:"遭先生於道,趨而進,正立拱手。 "又如《論語•微子》載:"子路拱而立。 "即行拱手禮時,身形直立,不仰不俯。古之拱手禮還可拱手至額,俯身向前。此論在本文"拱手禮與鞠躬"段落已有引證,此不再述。
注意要點
拱手禮是最具中國特色的見面問候禮儀。
拱手禮的正確做法是,行禮時,雙腿站直,上身直立或微俯,左手在前、右手握拳在後,兩手合抱於胸前,有節奏地晃動兩三下,並微笑著說出您的問候。
拜年時最好避免在著裝和行禮上的中西結合的方式。如穿西服拜年時最好行鞠躬禮,而不行抱拳拱手禮或作揖,否則反差過大讓人覺得別扭。
禮儀姿態
古代行拱手禮,身體和手都不動。現代行拱手禮,身體立正,兩臂如抱鼓伸出,雙手在胸前抱舉或疊合,自上而下,或內而外,有節奏的晃動。 左手掌心平張,向下壓住右拳,正對胸口,不高於顎不低於胸,平臂行禮此乃"王者對揖""時揖""平揖"。
平輩行禮,左手手心向內貼於低於胸口,直身行禮,此乃"土揖 ""下揖"。
上位者還禮,雙手平伸指間交錯,左手在外,兩掌心向內,雙臂前伸如抱一環,舉手至顎,欠身行禮,此乃"天揖""上揖",最適合向長輩行禮。以此手勢直身舉手過額,此乃"帝揖"。過去為祭祀用禮 後來被用來向皇室和宰相行禮。
雙手抱拳(注意只有這個才是兩手抱拳)左手抱住右手,平身行禮,此乃"武揖"為周朝軍禮,後為武者專用。
常見的手法就這五種,當然還有"側揖""旁三揖""旅揖"。
適用場合
民間見面或約會朋友,雙方告別等,拱手錶示寒暄、打招呼、恭喜等。
❺ 拱手禮源於哪個朝代
宋 朱熹
❻ 作揖的歷史起源
「揖」據考證大約起源於周代以前,有3000年以上的歷史了。揖禮屬於相見禮,周武王死後,其子周成王年幼即位,由叔叔周公旦攝政,採取了許多措施來鞏固政權,其中就包括建立起了周朝的各項典章制和禮樂制度。自此,揖禮開始大行於天下。
據《周禮·秋官司儀》記載,根據雙方的地位和關系,作揖有土揖、時揖、天揖、特揖、旅揖、旁三揖之分。土揖是拱手前伸而稍向下;時揖是拱手向前平伸;天揖是拱手前伸而稍上舉;特揖是一個一個地作揖;旅揖是按等級分別作揖;旁三揖是對眾人一次作揖三下。此外,還有長揖,即拱手高舉,自上而下向人行禮。這些作揖的方法仍然不免要區分許多等級,盡可以不去管它,現代人只要吸取最簡便的作揖方法就行了。
從許多種作揖的方式中,要找出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舉手。宋代陸游的《老學庵筆記》說:「古所謂揖,但舉手而已。」清代的閻若璩,在《論語·述而》的注釋中說:「古之揖,今之拱手。」這兩人的解說可以認為基本一致。如果我們吸取這種作揖的方法,去代替握手,再加上大家常見的點頭或輕微的鞠躬,那末,這在一般的場合下,應該是行得通的吧。
向人作揖雖然恭敬,但相比於跪拜,它又不是最恭敬的,有時能表示倨傲,《漢書·高帝紀》就有「酈生不拜,長揖」的描述,顯出狂徒酈生對劉邦的不服氣。
左手手掌在上挺直,是武人常用的抱拳禮。
古代婦女行禮方式與男子有很大區別,唐宋時期漢族民間白話小說有相關記載,婦女相見行禮,往往是口稱「萬福」。這種禮節要求兩手鬆松抱拳重疊(右手覆左手)在胸前右下側上下移動,同時略作鞠躬的姿勢。這種禮在京津地區,直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依然保存,在年節、祝壽等莊重場合使用。
清代學者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說,古代女子也行作揖禮,即「左手在內,右手在外,是謂尚右手。女拜如是,女之吉拜如是,喪拜反是。」
但是,根據唐宋以後白話小說,並不支持此種說法。以宋代小說《錯斬崔寧》為例,男女相見,男方「深深作揖」,女方則「還了萬福」。這說明,當時男女已各行其禮。
古代是男權社會,記錄了作揖禮的古畫、古文字等,幾乎都是關於男性的,為左手在外、右手在內(如唐代吳道子畫的孔子像)。在講究男女有別、陰陽和合的時代,段玉裁這段話把女士作揖中左右手的順序描述成與男士正相反,是合情合理的。
❼ 拱手禮起源時間
拱手禮已經有兩三千年的歷史了,從西周起就開始在同輩人見面、交往時採用了。古人通過程式化的禮儀,以自謙的方式表達對他人的敬意。
拱手禮是最具中國特色的見面問候禮儀。
拱手禮的正確做法是,行禮時,雙腿站直,上身直立或微俯,左手在前、右手握拳在後,兩手合抱於胸前,有節奏地晃動兩三下,並微笑著說出您的問候。
拜年時最好避免在著裝和行禮上的中西結合的方式。如穿西服拜年時最好行鞠躬禮,而不行抱拳拱手禮或作揖,否則反差過大讓人覺得別扭。
❽ 拱手禮的歷史記載
拱手禮歷史悠久。從人類學、社會學、民俗學、倫理學的角度考察,良風美俗既是一種傳統文化資源,又是穩定社會秩序、增強民族認同的一種機制,利用得好,可以降低犯罪,融洽人際關系,從而大大降低「人際成本」(社會為協調人際關系而必須的付出)。
❾ 供手禮起源於我國歷史的哪個時期
拱手禮也叫作揖禮,屬相見或感謝時常用的一種禮節,是咱們中華傳統的見面禮儀,有著濃濃的中國特色和人情味兒。行禮時,雙腿站直,上身直立或微俯,雙手互握合於胸前,上下振動三次。一般情況男子應右手握拳在內,左手在外,女子相反.但現在可以進一步簡化,男女一樣,都是左手握拳在內,右手貼於左拳外(南洋、新加坡一帶華人).
拱手禮已經有兩三千年的歷史了,從西周起就開始在同輩人見面、交往時採用了。古人通過程式化的禮儀,以自謙的方式表達對他人的敬意。國人是講究以人和人之間的距離來表現出「敬」的,而不像西方人那樣喜歡肉體親近。這種距離不僅散發著典雅氣息,而且也比較符合現代衛生要求。所以很多禮學專家都認為,拱手禮不僅是最體現中國人文精神的見面禮節,而且也是最恰當的一種交往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