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上的4月16日發生了什麼事

歷史上的4月16日發生了什麼事

發布時間:2023-01-18 07:08:35

『壹』 歷史上有哪些必敗的戰役,將領卻義無反顧的參戰

中國的是抗日戰爭!這個就不用多說了!基本上前期每場戰爭都明知必敗,還是義無反顧的參加!
如果從世界范圍來看的話,二戰最後一場終極決戰,柏林戰役,就是一場明知必敗可仍然義無反顧參戰的戰役。
柏林戰役

蘇德戰爭末期,蘇軍為攻佔法西斯德國首都並給德軍以最後殲滅性打擊,於1945年4月16日~5月8日進行的進攻戰役。

戰前態勢

1945年春,蘇、美、英等盟國軍隊分別從東西兩面進入德國本土作戰。蘇軍進抵奧得河、尼斯河一線,距柏林僅60公里;盟軍先頭部隊也前出到易北河附近,距柏林100~120公里。東西兩線都為最後殲滅法西斯德軍進行積極准備。軍事上陷於腹背受敵的德國,政治局勢面臨絕境,人力物力資源完全枯竭,士氣低落,敗局已定。但A.希特勒困獸猶斗,竭力拖延戰爭,指望反法西斯同盟內部發生分裂而使戰爭出現轉機。德軍統帥部把阻止蘇軍向柏林進攻作為主要目標,用於防守該方向的是"維斯瓦"集團軍群(司令為G.海因里齊大將,4月28日起為K.施圖登特大將)和中央集團軍群(司令為F.舍爾納元帥),總計48個步兵師、9個摩托化師、6個裝甲師,以及其他許多獨立兵團,共約100萬人、火炮和迫擊炮10400門、坦克和強擊火炮1500餘輛、作戰飛機3300架;此外,還有陸軍總預備隊8個師,以及柏林市內國民突擊隊200多個營。德軍建立了堅固的縱深梯次防禦,包括奧得河-尼斯河防禦地區和柏林防禦地域。奧得河-尼斯河防禦地區由三道防禦地帶組成,縱深20~40公里,主力配置在第二防禦地帶。柏林防禦地域由外層、內層、市區三道圍廓組成,外層圍廓距市中心25~40公里。

蘇軍最高統帥部為徹底消滅法西斯德軍,結束歐洲戰爭,且鑒於英國首相W.L.S.丘吉爾力促英美軍隊先於蘇軍攻佔柏林,決心快速實施攻克柏林的戰役。參加戰役的有:白俄羅斯第1、第2方面軍,烏克蘭第1方面軍,波羅的海艦隊一部,空軍遠程航空兵和國土防空軍各一部,第聶伯河區艦隊,以及波蘭的2個集團軍、1個坦克軍和1個航空兵軍,總計162個步兵師和騎兵師、2個坦克軍和機械化軍、4個空軍集團軍,共250萬人、火炮4.2萬門、 坦克和自行火炮6250餘 輛、作戰飛機7500架。 由於擁有兵力兵器的絕對優 勢,蘇軍統帥部決定在寬大正面同時實施數個猛烈突擊,合圍柏林德軍集團,爾後將其分割並逐一消滅。

戰役經過

柏林戰役依其任務性質和發展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4.16~19):突破德軍奧得河-尼斯河防禦地區。4月16日,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 (司令為蘇聯元帥G.K.朱可夫)和烏克蘭第1方面軍(司令為蘇聯元帥I.S.科涅夫)同時發動進攻,經激烈戰斗,分別於19日和18日突破奧得河-尼斯河防禦地區。18~19日,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司令為蘇聯元帥K.K.羅科索夫斯基)在北面強渡東奧得河,搶占強渡西奧得河的出發陣地。第二階段(4.19~25):完成對德軍集團的合圍與分割。4月19、20日,烏克蘭第1方面軍的坦克部隊從南面進抵柏林接近地,21日突入柏林南郊;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的突擊部隊於20日率先炮擊柏林市區,21日從東面突入柏林,開始市區交戰。24日,兩個方面軍的部隊在柏林東南會合,合圍德軍法蘭克福-古本集團約20萬人;25日又在柏林以西會合,封閉對柏林的包圍圈,使柏林守軍20萬人成為瓮中之鱉。同日,烏克蘭第1方面軍的部隊在易北河畔的托爾高與美軍會師。此時,位於北部的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於20日發動進攻並順利西進,強渡西奧得河,連續突破德軍防線,牽制了德第3裝甲集團軍和相當一部分預備隊,保障了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右翼在柏林北面的有效攻擊。第三階段(4.24~5.8):殲滅德軍被圍集團並攻克柏林。蘇軍對被圍集團採取多路向心突擊和分割圍殲的戰法,對企圖突圍的德軍集群有效地實施戰役迂迴和分割包圍,於4月26日~5月1日消滅柏林南面的法蘭克福-古本集團。與此同時,對柏林城區的強攻則採用割裂防禦和各個殲滅的戰術,逐街逐屋強攻佔領。

戰役結局

此役,蘇軍消滅德軍70個步兵師、23個裝甲師和摩托化師,俘虜其官兵約48萬人,繳獲火炮和迫擊炮8600門、坦克和強擊火炮1500餘輛、飛機 4500架。蘇軍損失30.4萬人、 坦克和自行火炮 2156 輛、火炮和迫擊炮1220門、飛機527架。這次戰役的結束,標志著法西斯德國的滅亡。此役,蘇軍在作戰上的顯著特點是:以絕對優勢的兵力兵器在寬大正面上實施多路進攻和迅猛突擊,連續突破堅固的縱深梯次防禦;使用大量的坦克軍和機械化軍參加突破與遠距離突擊;對敵軍集團採取先分割而後各個殲滅的戰法;市區戰斗中,廣泛組織強擊支隊和強擊群實施激烈的巷戰和夜戰。

『貳』 那些歷史名人是因為重壓而自殺的(具體事例)

1、海明威,美國著名作家。在和高血壓、糖尿病等痼疾「搏鬥」後於1961年7月用用雙管獵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2、亞里士多德,希臘著名哲學家。於公元前322年在厄里帕海峽跳海自殺,終年62歲.據說他自殺時說道:「願厄里帕的水吞沒我吧,因為我無法理解它。」

3、川端康成,日本著名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於1972年4月16日深夜自殺身亡。

4、梵高,著名印象派畫家。一生窮困,槍擊腹部自殺身亡。

5、馬雅科夫斯基,前蘇聯著名詩人。自殺身亡。

6、安東尼、古羅馬統帥。用羅馬方式拔劍自殺。

7、克麗奧佩特拉、著名的古埃及艷後。傳自殺身亡。

8、希特勒,戰爭狂人,第三帝國領袖,第二次世界大戰發起者之一,因為戰爭失敗,與情婦在蘇軍攻入柏林前夕服毒自盡。

9、瑪麗蓮·夢露,美國好萊塢著名艷星。被人發現自殺身亡。

10、庫爾特.科班,涅盤樂隊前主唱,因不堪忍受葯物及成功帶來的壓力,拔槍自殺。

11、奧地利皇子克隆普林茨·魯道夫,著名「茜茜公主」的兒子。於1889年1月30日上午8時10分,被人發現其與情人在住所自殺。

12、陳佈雷,蔣介石的秘書,自殺身亡成為一時之轟動新聞。

13、翁美玲,香港著名影星。代表作有《射鵰英雄傳》。因感情問題自殺身亡。

14、三毛,台灣著名女作家,劇作家。自殺身亡。

15、陳寶蓮,香港著名艷星。因產後抑鬱症於2002年在上海跳樓自盡。

16、張國榮,香港著名歌星,影星。因抑鬱症等原因於2003年4月1日跳樓自盡,成為當月最大新聞。

17、伍子胥,吳五夫差手下著名謀士。因夫差聽信讒言,賜其自殺。

18、呂不韋,秦王贏政時期任秦相,因罪免職,飲鴆自殺。

19、吳王夫差,被越王勾踐亡國,自盡身亡。

20、項羽,西楚霸王。因與劉邦在垓下交戰失利四面楚歌,自認無顏見江東父老而撥劍自絕。

21、關天培,清末抗英名將,著名愛國將領。死時年僅五十九歲。

22、聞天祥,明末著名愛國人士。因拒不投降元朝而自殺身亡。

23、陳天華,中國近代著名革命家。為革命理想而自盡身亡。

24、丁汝昌、清朝北洋水師著名將領,官居提督,因「甲午海戰」失敗,服毒自盡。

25、明朝崇禎皇帝,自盡於煤山歪脖子樹。

26、樊於期,春秋戰國將領。因立志刺殺秦王而甘願自盡獻上自己的頭顱。

27、老舍,中國著名小說家、劇作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駱駝祥子》、話劇《茶館》等。於1966年8月24日因不堪迫害投北京太平湖自殺。

28、海子,現代著名詩人。於山海關卧軌自盡。

29、顧城,現代著名詩人,後移居紐西蘭某島。後砍死其妻並自盡。

30、王國維,近代著名國學大師,著有《人間詞話》。於1927年6月2日自沉頤和園。

31、傅雷,1908年生,上海南匯縣人。著名翻譯家。自縊身亡。

32、屈原,楚國著名文人,愛國者。以楚辭聞名,代表作有《離騷》。受讒言被逐懷石投江。

33、言慧珠,1919年生,北京人,蒙族。著名京、昆劇表演藝術家。言菊朋之女,梅蘭芳之徒,俞振飛之妻。文革中自殺身亡。

34、李立三、中國工人運動傑出領導人之一。1967年6月22日,服安眠葯自殺。

35、阮玲玉、中國早期著名影星。因感情問題自殺身亡,死前留言「人言可畏」。

36、葉塞寧、前蘇聯著名文學家,詩人。

37、容國團,1937年生,廣東中山縣人。著名乒乓球運動員。自幼居香港,1957年回大陸,曾多次獲世界冠軍稱號。1968年6月自縊身亡。

38、小白玉霜,中國著名曲藝表演藝術家,

39、嚴鳳英,安徽桐城人。著名表演藝術家,以主演黃梅戲《天仙配》聞名。1968年4月7日夜自殺身亡。

40、鄧拓,著名文學家,前《人民日報》總編輯和社長。於1966年5月5月18日自縊身亡,成為在那段非常的歲月里,第一個以死抗爭的殉道者。

41、田家英,毛澤東前秘書。自縊而死。

42、趙樹理,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小二黑結婚》等。

43、周瘦鵑、

44、范長江,著名新聞記者、新聞學家。自殺身亡。

45、趙丹,中國早期著名表演藝術家。代表作有《馬路天使》、《林則徐》等。自殺身亡。

46、吳晗,浙江義烏縣人。著名歷史學家。1969年自殺身亡。

47、顧而已,江蘇南通人。著名電影藝術家。執導過《小二黑結婚》、《天仙配》等影片。

48、翦伯贊,湖南桃源人。維吾爾族。著名歷史學家。有《中國史綱》等18部著作行世。

49、上官雲珠,1920年生,江蘇蘇州人。著名電影演員,曾在《烏鴉與麻雀》、《早春二月》等片中飾演角色,跳樓自殺。

50、楊朔,1913年生,山東蓬萊人。著名作家。服安眠葯自殺。

『叄』 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對法國的迫害的小故事

決定人類命運與前途的大搏鬥

1939—1945年,德國、義大利、日本法西斯國家發動了一場人類歷史上空前規模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軍民死亡5120餘萬人,最後以德、意、日三個法西斯國家的徹底失敗而告結束。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有一系列政治、經濟、軍事和歷史的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帝國主義時代所固有的各種基本矛盾一個也未解決,而又增加了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矛盾,戰勝國與戰敗國的矛盾以及帝國主義戰勝國之間的矛盾。隨著帝國主義國家間經濟、政治和軍事發展不平衡的加劇,軍事實力發展較快的德、意、日三國要求重新劃分世界勢力范圍,使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進一步尖銳起來。

1929—1933年的世界經濟危機,又使這一矛盾進一步加劇。

為擺脫危機而走上軍國主義道路的德、意、日三國,相繼發動了局部侵略戰爭,最後終於導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首先揭開這次戰爭序幕的是日本帝國主義。1931年9月18日,盤踞在中國沈陽地區的日本關東軍向當地中國駐軍發起進攻。1933年1月,日軍開始向華北進犯。1937年7月7日,日軍又向駐守北平西南郊蘆溝橋的中國軍隊發起進攻,中國人民從此全面開展了歷時8年的抗日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開始是德軍入侵波蘭以至西歐各國。戰爭分五個階段。

戰爭第一階段(1939年9月1日至1941年6月21日),1939年9月1日,法西斯德國進犯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從此全面爆發。9月3日,英、法對德國宣戰,不列顛帝國的自治領和殖民地加入了英、法同盟(9月3日,澳大利亞、紐西蘭、印度加入;9月6日,南非聯邦加入;9月10日,加拿大等加入)。由於波蘭幾乎沒有戰爭准備,雙方實力又極為懸殊,波蘭很快就被德軍佔領,國家滅亡。9月17日,蘇聯軍隊開進了波蘭,佔領了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等地區。9月28日,德蘇簽訂了「定界」條約,確定了雙方各自在波蘭的佔領地區。

從戰爭爆發到1940年5月前,英法推行戰前外交方針,企圖將德國侵略禍水引向蘇聯。而法西斯德國則利用戰略間歇,積極准備進攻西歐各國。

1940年4月9日,法西斯德軍兵團未經宣戰即侵入丹麥並佔領該國領土。同時,開始入侵挪威。在以吉斯林為首的親法西斯分子(所謂「第五縱隊」)的協助下,法西斯德軍在挪威的戰斗行動經兩個月便以佔領全境而告結束。

法西斯德國軍政頭目早在結束挪威戰役之前,就已著手實施「黃色計劃」,這計劃規定經盧森堡、比利時、荷蘭對法國實施閃電突擊。進攻於1940年5月10日拂曉開始,首先對機場進行了密集的空中突擊,並實施了空降。法西斯德軍的主要突擊經阿登山從北面迂迴「馬奇諾防線」,橫貫法國北部,抱定防禦戰略的法軍統帥部將重兵配置在「馬奇諾防線」,而未在縱深建立戰略預備隊。法西斯德軍坦克兵團在突破色當地區的防禦之後,於5月20日進抵英吉利海峽。5月14日,荷蘭武裝力量投降。比軍、英國遠征軍和一部法軍,在弗蘭德平原被分割。5月28日,比軍投降。英軍和一部法軍被封鎖於敦刻爾克地區,在丟棄全部重型軍事技術裝備後,撤至英國。6月初,法西斯德軍突破了法軍在索姆河、埃納河倉促建立的防線。6月10日,法國政府放棄巴黎。1940年6月22日,軍事行動以簽署法國投降書即所謂《貢比涅停戰協定(1940年)》而告結束。

1940年6月10日,義大利加入反對英、法的戰爭。8月,意軍侵佔英屬索馬里和肯亞、蘇丹各一部,9月中,又從利比亞侵入埃及,企圖進逼蘇伊士。希臘軍隊打破了意軍由阿爾巴尼亞向希臘發展進攻的企圖。1941年1—5月,不列顛帝國軍隊將意軍逐出英屬索馬里、肯亞、蘇丹、衣索比亞、意屬索馬里、厄利垂亞,義大利艦隊在地中海遭受很大損失。1941年初,德軍組成一個「非洲軍」,由隆美爾將軍指揮開到北非。德、意聯軍於3月31日轉入進攻,4月下半月進抵利比亞、埃及邊界。

在歐戰同時,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也進一步擴大了。日軍向中國內地進攻,開始佔領華南地區,侵佔了法屬印度支那北部。

1940年7月16日,希特勒發出了關於入侵英國的訓令(「海獅」戰役)。1940年8月,德國航空兵開始對英國城市進行密集突擊。

德在侵英的同時,注意力已轉向東方。與進犯蘇聯的計劃密切相關的是德、意、日侵略同盟的加強。法西斯德國在准備侵蘇戰爭過程中,先後入侵巴爾干半島、保加利亞、南斯拉夫和希臘,奪佔了克里特島。

法西斯德國在戰爭第一階段的軍事勝利,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的對手未能聯合自己的力量,建立統一的軍事領導體系。到戰爭第一階段末,幾乎全部西歐和中歐國家都已被法西斯德國和義大利佔領或淪為附庸,其經濟和資源被用於准備侵蘇戰爭。

戰爭第二階段(1941年6月22日至1942年11月18日),1941年6月22日,法西斯德國背信棄義地進犯蘇聯。22日、24日,丘吉爾、羅斯福分別代表英國和美國政府發表聲明和通過締結協定,支持蘇聯反對法西斯侵略的斗爭。

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主戰場的蘇德戰場,從軍事行動一開始就異常激烈。頭幾個月里德軍侵佔了大片俄國領土。蘇軍在莫斯科附近的反攻和1941—1942年間的冬季總攻的結果,使法西斯的「閃擊戰」計劃遭到了徹底破產。

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然襲擊美國在太平洋的軍事基地珍珠港,挑起了對美戰爭。
12月8日,美、英等一系列國家對日宣戰;12月11日,法西斯德國和義大利對美宣戰。

法西斯德軍統帥部經過廣泛的准備,於1942年7月中,開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大的會戰之一斯大林格勒會戰(1942—1943年)。在太平洋,日本奪取了制海權,佔領了香港、緬甸、馬來西亞連同新加坡要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各重要島嶼及其他地區。重創英、美、荷聯合艦隊,日本在太平洋戰區的地位得到了加強,使美、英失去了太平洋西部所有海、空軍事基地。從1942年上半年起,美國在太平洋的力量開始增加,日本艦隊在珊瑚海海戰(5月7—8日)和中途島海戰(6月)中受到了相當大的損失,於1942年底在太平洋轉入防禦。日本帝國主義者被迫放棄了對蘇作戰的打算。

戰爭第三階段(1942年11月19日至1943年12月31日),1942年11月19日,蘇軍在斯大林格勒附近開始反攻,合圍和粉碎了敵軍33萬人的集團。蘇軍奪取主動權後,於1942年冬、1943年春在北高加索、頓巴斯、列寧格勒附近和戰場其他地區對敵實施了毀滅性突擊,將敵人打退500—1300公里,解放了戰前居住過4000餘萬人口的大片國土。敵軍218個師被擊潰,約5000門火炮、7000輛坦克、1.4萬余架飛機被擊毀,法西斯德國已無力補充這些慘重損失。這些勝利,從根本上破壞了德國的軍事實力,改變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所有戰場的軍事政治形勢。從1941年6月至1943年12月,對德宣戰的國家由15個增加到36個。

從1942年秋開始,英、美的戰斗行動積極了一些。盟國較大兵力的戰略航空兵被調整來轟炸德國的城市、工業目標和軍事目標。在大西洋交通線上與德國潛艇斗爭的效率也有提高。盟軍統帥部在艾森豪威爾將軍統一指揮下,在北非的軍事行動表現了相當大的積極性。1943年7月10日,美英軍(13個師)在西西里島登陸,並攻佔該島,9月初又派登陸兵在亞平寧半島登陸,均未遭意軍重大抵抗。英美軍在義大利的進攻,適逢墨索里尼制度由於以意共為首的廣大人民群眾的反法西斯斗爭而陷於嚴重危機。7月25日,墨索里尼政府被推翻。巴多格里奧元帥成為新政府首腦,於9月3日與美、英簽訂了停戰協定。法西斯集團開始瓦解。

戰爭第四階段(1944年1月1日至1945年5月9日),美英武裝力量在太平洋和亞洲的較大范圍內展開了進攻。1944年夏秋蘇軍進行了數個較大的進攻戰役。芬蘭政府於1944年9月19日與蘇聯簽訂停戰協定,退出法西斯集團,並於1945年3月4日對德宣戰。由於進行了白俄羅斯戰役(1944年),白俄羅斯全境、立陶宛大部獲得解放。蘇軍以及波蘭第一集團軍部隊7月下旬解放波蘭。1944年中,摩爾達維亞全境、羅馬尼亞大部獲得解放。蘇軍進入保加利亞加速了該國正在醞釀的人民起義,9月9日,起義爆發,推翻了君主法西斯制度,成立了祖國陣線政府,也對德宣戰。8月29日,斯洛伐克武裝起義爆發。與此同時,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部隊在蘇軍參加下,解放了貝爾格萊德。1944年10月,法西斯德軍在巴拉頓湖地區的反攻被擊退後,布達佩斯獲得了解放。蘇軍援助了挪威人民,從法西斯德國侵略者手中解放了挪威東北地區。

蘇軍最高統帥部大本營於1945年1月12—14日在維斯瓦河及東普魯士發起進攻,粉碎了維斯瓦河、奧得河之間的法西斯德軍集團,解放了波蘭大部領土。強攻奪取了柯尼斯堡,消滅了敵軍澤姆蘭德集團。4月上半月,德軍在東波美拉尼亞和西里西亞的重兵集團相繼被殲,但澤至奧得河之間的波羅的海沿岸獲得解放。為了協調反法西斯德國的行動和解決戰後歐洲安排問題,2月4—11日在雅爾塔舉行了蘇、美、英三國首腦會議。4月初,盟軍在魯爾合圍法西斯德軍約20個師。西線德軍實際上停止了抵抗。4月下半月至5月初,盟軍進抵易北河,佔領了埃爾富特、紐倫堡,進入捷克斯洛伐克和奧地利西部。英軍進抵什未林、呂貝克、漢堡。5月2日,駐義大利的德軍C集團軍群投降。4月16日,蘇軍3個方面軍發動了規模巨大而極其緊張的柏林戰役,德軍柏林集團在這一戰役中遭到圍殲。

柏林被攻克後,西線出現了成批的投降。希特勒自殺(4月30日)後拼湊的鄧尼茨政府,在不停止對蘇作戰的情況下與美、英締結局部投降協定。5月8日午夜,凱特爾元帥為首的德軍最高統帥部代表,在蘇軍佔領的柏林近郊卡爾斯霍斯特簽署了法西斯德國武裝力量無條件投降書。蘇聯元帥朱可夫受蘇聯政府委託,同美、英、法代表一起接受了無條件投降。

戰爭第五階段(1945年5月9日至9月2日),1944、1945年間,盟國武裝力量在太平洋戰區進行了粉碎日本艦隊和解放日佔島嶼的海上戰役和登陸戰役。1945年5月,在發動戰爭的侵略國家同盟中,只剩下日本還在繼續作戰。8月9日,蘇聯武裝力量開始對集結於滿洲的日本關東軍採取軍事行動。8月10日,蒙古人民共和國參加對日作戰。關東軍在短時間內即被完全擊潰。中國東北、朝鮮北部、南薩哈林島(南庫頁島)和千島群島均獲得解放。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在各戰場對日作戰中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大意義的勝利。美國於8月6日和9日對廣島、長崎投下了兩顆原子彈,加速了日本侵略戰爭的失敗。1945年9月2日,舉行了日本投降書的簽字儀式。第二次世界大戰宣告結束。

第二次世界大戰對人類的命運產生了巨大影響,是人類歷史的重大轉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是由德、日、意法西斯國家集團發動的,它們的目的,不僅在於爭奪殖民地,而且在於確立自己的世界霸權,奴役世界各國人民。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拯救了各國免於法西斯的奴役,挽救了世界文明的毀滅。這是不幸中的幸事。

國際法西斯力量的潰敗,從根本上改變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分布,決定了世界的整個戰後發展。許多民族和國家贏得了獨立和解放,阿爾巴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德意志民主共和國、越南民主共和國、中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波蘭、羅馬尼亞、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等國人民,在共產黨和工人黨領導下,推翻了資產階級和地主的統治,完成了本國生活中深刻的社會政治變革和經濟變革,走上了社會主義發展道路。世界社會主義體系的建立,成了偉大十月革命勝利後最大的、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事件。

第二次世界大戰作為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武裝斗爭,具有軍事行動規模巨大、軍事生產空前發展、人員物資損失慘重的特點。全面戰爭持續了2194天(6年);軍事行動遍及歐、亞、非洲陸地和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廣闊水域;

被征入伍者達1.1億人。在戰爭年代,僅反希特勒同盟各國就生產飛機58.8萬架,坦克23.6萬輛,火炮147.6萬門;

德國生產飛機約10.9萬架,坦克4.6萬輛,火炮和迫擊炮43.5萬余門以及其他武器。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歷史上破壞性最大的一次戰爭。僅在歐洲,戰爭破壞造成的物資損失(據不完全統計)即達2600億美元(按1938年價值);各交戰國的直接軍費支出占其國民總收入的60—70%。軍隊死亡1690餘萬人,居民死亡3430餘萬人,合計死亡5120餘萬人,僅蘇聯就達2000餘萬人。這對人類物質文明是一次巨大摧殘。

第二次世界大戰首次使用了雷達和其他無線電電子器材、火箭炮、第一批噴氣式飛機、飛航式導彈和彈道火箭,在戰爭的最後階段使用了核武器和雷達等。空軍、國土防空軍、潛水艦隊、空降兵兵團、工程兵和技術兵的作用增大了。這些對戰後各國的軍事思想、戰爭思想和軍隊建設都產生了深遠而重大的影響。
回答者: sz2891qqq - 見習魔法師 二級 4-1 22:01
揭開阿拉伯「辛德勒」之謎
《正義之士:阿拉伯土地上被遺忘的猶太大屠殺故事》(Among the Righteous: Lost Stories from the Holocaust's Long Reach into Arab Lands)羅伯特·薩特洛夫(Robert Satloff)著,公共事務出版社(Public Affairs)2006年10月30日出版,精裝本252頁,定價26美元。

幾百年來,甚至可以說幾千年來,猶太人一直是仇恨和殺戮的最主要對象之一,也是沖突和戰爭最主要的借口之一。這在今日也不例外--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以色列建國以來,猶太人就成為阿拉伯人心目中最大的仇敵;雙方之間先後爆發了五次大規模戰爭,小型的流血沖突更是不計其數。稍有不同的是,這次還加上了美國--但實質上仍然是一回事,因為美國的「罪名」就是庇護和縱容以色列。美國之所以攻打伊拉克,在阿拉伯人眼中正是為了「搶奪石油和維護以色列」。因此,在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後,阿拉伯人對以色列和美國--乃至整個西方的仇恨再次加劇。很多學者因此擔心預言中的「文明沖突」噩夢正在變成現實,甚至認為「新一場世界大戰」正在中東地區逐漸醞釀。

對於這一危機,有人在憂慮之餘開始嘗試探索新的解決辦法。華盛頓近東政策研究所(Washington Institute for Near East Policy)常務所長(Executive Director)羅伯特·薩特洛夫就是其中之一。他認為,拋開更遙遠的歷史不論,在二戰結束前,也就是以色列建國之前,猶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間並沒有什麼特別的仇恨,實際上,與人們現在想像的相反,在二戰期間,阿拉伯人對猶太人的態度甚至比很多西方國家--比如法國人對猶太人還更仗義!只不過,這一切在後來無休止的流血沖突中逐漸被遺忘了。薩特洛夫認為,還原這一段歷史,有助於實現兩個民族的和解,至少可以緩和兩者之間的緊張關系,改變阿拉伯人強烈的否定大屠殺和反猶的傾向。

出於這一目的--有評論家從問題的艱巨和迫切出發甚至以「使命」相稱--薩特洛夫特意前往摩洛哥定居了兩年,並不時地趕赴其他十幾個在二戰期間曾被納粹勢力染指的阿拉伯國家進行探訪。這番心血凝結而成的正是《正義之士》一書,一部旨在發掘納粹德國對猶太人迫害期間阿拉伯人與猶太人的關系,尤其是那些敢於在納粹及其同黨的勢力下冒著生命危險,解救猶太人的阿拉伯「辛德勒」(Oskar Schindler)們的故事。

一般而言,兩個關系正常的民族,在大災難面前,一方總會願意在其能力范圍之內向另一方提供一些善意的救助--最低限度總不至於落井下石。須知,所謂唇亡齒寒,一個民族的不幸很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即成為另一民族的遭遇。反過來說,援助的存在,亦可作為兩者關系正常的一個佐證。薩特洛夫的考察正是基於此一認識。

薩特洛夫的努力沒有白費。他發現,二戰期間在納粹德國、維希法國和法西斯義大利屬北非和中東土地上--當時這些地方共居住了50多萬名猶太人--也同樣發生了由她們的歐洲宗主國傳來的排猶潮,但與後者不同的是,這里的猶太人只是被剝奪了公民權、沒收了財產,然後被帶到修建在撒哈拉沙漠中的集中營里進行勞役,而始終沒有出現過象歐洲的奧斯威辛集中營(Auschwitz Concentration Camp)那樣的死亡集中營。同樣,也和在歐洲發生的情況相似,一些阿拉伯人主動地以充任士兵、警察、集中營守衛、監工和獄卒的形式參與了對猶太人的迫害,有些人甚至因為與納粹過分合作,在盟軍登陸北非後,選擇逃往德國;但同時,也有很多人在威逼利誘之下表現出勇敢、可貴和無私的情操,比如維希政權曾對阿爾及利亞人許諾,只要他們占、奪猶太人的財產,就可以得到豐厚的獎賞--這種手段在法國獲得了成功,但是在阿爾及利亞卻沒有一個人響應。再比如,阿爾及爾(阿爾及利亞首都)的宗教領袖們於1941年向各自區域的穆斯林發布了不準參與掠奪猶太人財產行動、不準接受維希政權獎賞的道令。

薩特洛夫在探訪中甚至還發現了許多像辛德勒一樣勇敢

『肆』 歷史上四月份發生了什麼事

4月1日 蘋果公司成立 4月2日 唐朝拔河比賽 4月3日 黃巾起義 4月6日 人類首次徒步到達北極
4月8日 下令編撰《康熙字典》 4月9日 美國內戰結束 4月15日 達·芬奇出生 4月16日 中國第一位女飛行員出生 4月20日 希特勒出生 4月25日 中國宣布發現最早的哺乳動物化石 4月26日 清華大學建校
4月30日 華盛頓就任美國第一任總統

『伍』 四月10日到16日在歷史上有什麼重要事情發生

1998年4月10日 北愛沖突各方達成和平協議
1993年4月10日 南非黑人領袖哈尼遇刺
1974年4月10日 果爾達·梅厄辭去以色列總理職務
1970年4月10日 麥卡特尼離去,甲殼蟲樂隊分裂

1899年4月11日 美國佔領菲律賓
1955年4月11日 「克什米爾公主號」客機失事
1968年4月11日 約翰遜簽署民權法案,呼籲結束動亂

1927年4月12日 蔣介石發動上海「四·一二」政變
1945年4月12日 羅斯福總統在勝利前夕去世
1945年4月12日 杜魯門就任美國第33任總統
1961年4月12日 人類首次邀游太空

1949年4月13日 國共兩黨就國內和平協定舉行談判
1987年4月13日 中葡簽署《關於澳門問題的聯合聲明》
1988年4月13日 海南成為中國第31個省

1931年4月14日 西班牙第二共和國建立
1988年4月14日 政治解決阿富汗問題協議在日內瓦簽署

1452年4月15日 義大利著名畫家達·芬奇誕生
1865年4月15日 林肯遇刺逝世
1912年4月15日 皇家郵輪泰坦尼克號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
1986年4月15日 美國對利比亞發動大規模空襲

1889年4月16日 喜劇大師卓別林誕辰
1948年4月16日 歐洲經濟合作組織建立
1961年4月16日 古巴反政府武裝豬灣登陸失敗
1972年4月16日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自殺
1996年4月16日 日美簽署《日美安保聯合宣言》

好評啊親~~~~

『陸』 歷史上四月份發生了什麼大事 和船有關

不是鄭和下西洋
第一次下西洋永樂三年(一四零五年)六月,鄭和第一次下西洋,順風南下,到達爪哇島上的麻喏八歇國。爪哇古名闍婆,今印度尼西亞爪哇島,為南洋要沖,人口稠密,物產豐富,商業發達。
鄭和下西洋
當時,這個國家的東王、西王正在打內戰。東王戰敗,其屬地被西王的軍隊佔領。鄭和船隊的人員上岸到集市上做生意,被佔領軍誤認為是來援助東王的,被西王麻喏八歇王誤殺,計一百七十人。鄭和部下的軍官紛紛請戰,說將士的血不能白流,急於向麻喏八歇國進行宣戰,給以報復。「爪哇事件」發生後,西王十分懼怕,派使者謝罪,要賠償六萬兩黃金以贖罪。鄭和第一次下西洋就出師不利,而且又無辜損失了一百七十名將士,按常情必然會引發一場大規模戰斗。然而,鄭和身負永樂皇帝的秘密使命,怕一旦大開殺戒,沿路西洋各國恐懼明朝前來
鄭和下西洋路線
侵略,之後又得知這是一場誤殺,鑒於西王誠惶誠恐,請罪受罰,於是稟明皇朝,化干戈為玉帛,和平處理這一事件。明王朝決定放棄對麻喏八歇國的賠償要求,西王知道這件事後,十分感動,兩國從此和睦相處。爪哇島三寶壟紀念鄭和六百周年活動組委會成員向記者談及此事,都十分敬佩,說鄭和對各國不論強弱親疏,平等對待,一視同仁,即時兩國發生沖突,仍能保持極大的剋制,委曲求全,以理服人,表現出對鄰國的和平共處,睦鄰友好,使中國和印尼兩國人民的傳統友誼源遠流長,我們定居在這里也感到臉上有光,我們以鄭和為驕傲。印尼的學者認為,鄭和艦隊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海上特混艦隊。而鄭和七下西洋的二十八年中,真正意義上的對外戰爭僅有錫蘭(今斯里蘭卡)一次,而且是在被迫無奈的情況下的防衛性作戰。鄭和在處理「爪哇事件」中,不但不動用武力,而且不要賠償,充分體現了鄭和是傳播和平的使者,他傳播的是「以和為貴」的中國傳統禮儀,以及「四海一家」、「天下為公」的中華文明。第二次下西洋永樂五年九月十三日(1407年10月13日)。鄭和回國後,立即進行第二次遠航准備,主要是送外國使
鄭和下西洋地圖
節回國。這次出訪所到國家有占城(今越南中南部)、渤尼(今汶萊)、暹羅(今泰國)、真臘(今柬埔寨)、爪哇、滿刺加、錫蘭、柯枝、古里等。到錫蘭時鄭和船隊向有關佛寺布施了金、銀、絲絹、香油等。永樂七年二月初一(1409年2月15日),鄭和、王景弘立《布施錫蘭山佛寺碑》,記述了所施之物。此碑現存科倫坡博物館。鄭和船隊於永樂七年(1409年)夏回國。第二次下西洋人數據載有27000多人。第三次下西洋永樂七年九月(1409年10月)皇上命正使太監鄭和、副使王景弘、候顯率領官兵二萬七千餘人,駕駛海舶四十八艘,從太倉劉家港啟航,敕使占城,賓童龍,真臘,暹羅,假里馬丁,交闌山,爪哇,重迦羅,吉里悶地,古里,滿剌加,彭亨,東西竺,龍牙迦邈,淡洋,蘇門答剌,花面,龍涎嶼,翠蘭嶼,阿魯,錫蘭,小葛蘭,柯枝,榜葛剌,卜剌哇,竹步,木骨都束,蘇祿等國。費信、馬歡等人會同前往。滿剌加當時是暹羅屬國,正使鄭和奉帝命招敕,賜雙台銀印,冠帶袍服,建碑封域為滿剌加國,暹羅不敢擾。滿剌加九洲山盛產沉香,黃熟香;太監鄭和等差官兵入山采香,得直徑八九尺,長八九丈的標本6株。永樂七年,皇上命正使太監鄭和等齎捧詔敕金銀供器等到錫蘭山寺布施,並建立《布施錫蘭山佛寺碑》此碑現存於科倫坡博物館。鄭和訪問錫蘭山國時,錫蘭山國王亞烈苦奈兒「負固不恭,謀害舟師」,被鄭和覺察,離開錫蘭山前往他國。回程時再次訪問錫蘭山國,亞烈苦奈兒誘騙鄭和到國中,發兵五萬圍攻鄭和船隊,又伐木阻斷鄭和歸路。鄭和趁賊兵傾巢而出,國中空虛,帶領隨從二千官兵,取小道出其不意突襲亞烈苦奈兒王城,破城而入,生擒亞烈苦奈兒並家屬。永樂九年六月十六(1411年7月6日)回國獻亞烈苦奈兒與永樂帝,朝臣齊奏誅殺,永樂帝憐憫亞烈苦奈兒無知,釋放亞烈苦奈兒和妻子,給予衣食,命禮部商議,選其國人中賢者為王。選賢者邪把乃耶,遣使齎引,誥封為錫蘭山國王,並遣返亞烈苦奈兒。永樂九年(1411年)滿剌加國王拜里米蘇剌,率領妻子陪臣540多人來朝,朝廷賜海船回國守衛疆土。從此「海外諸番,益服天子威德」。八月禮部、兵部議奏,對錫蘭戰役有功將士754人,按奇功,奇功次等,頭功,頭功次等,各有升職,並賞賜鈔銀,彩幣錦布等。21條航線[21]:航線起點晝夜終點1太倉劉家港
福建長樂太平港2福建五虎門10占城國3占城3真臘國4占城10暹羅國5占城10交欄山6占城20爪哇國7滿剌加9蘇門答剌8滿剌加3阿魯9蘇門答剌1龍涎嶼10蘇門答剌12錫蘭山國11蘇門答剌20榜葛剌國12龍涎嶼5翠蘭嶼13錫蘭山國10古里國14錫蘭山國7溜洋國15錫蘭山國21卜剌瓦國16古里國10忽魯謨斯17古里國20剌撒國18古里國22阿丹國19古里國20佐法兒國20小葛蘭國20木骨都束國21忽魯謨斯國4天方國第四次下西洋永樂十一年十一月(1413年11月)正使太監鄭和,副使王景弘等奉命統軍二萬七千餘人,駕海舶四十,出使滿剌加,爪哇,占城,蘇門答剌,柯枝,古里,南渤里,彭亨,吉蘭丹,加異勒,勿魯謨斯,比剌,溜山,孫剌等國。鄭和使團中包括官員868人,兵26800人,指揮93人,都指揮2人,書手140人,百戶430人,戶部郎中1人,陰陽官1人,教諭1人,舍人2人,醫官醫士180人,正使太監7人,監丞5人,少監10人,內官內使53人其中包括翻譯官馬歡,陝西西安羊市大街清真寺掌教哈三,指揮唐敬,王衡,林子宣,胡俊,哈同等。鄭和先到占城,奉帝命賜占城王冠帶。1413年鄭和船隊到蘇門答剌,當時偽王蘇干剌竊國,鄭和奉帝命統率官兵追剿,生擒蘇干剌送京伏誅。1413年鄭和艦隊在三寶壟停留一個月整休,鄭和費信常在當地華人回教堂祈禱。鄭和命哈芝黃達京掌管占婆華人回教徒。首次繞過阿拉伯半島,航行東非麻林迪(肯亞),永樂十三年七月初八(1415年8月12日)回國。同年11月,榜葛剌特使來中國進獻「麒麟」(即長頸鹿)。
榜葛剌進麒麟圖
第五次下西洋永樂十五年五月十六日(1417年6月)總兵太監鄭和,在泉州回教先賢墓行香,往西洋忽魯謨斯等國公幹,永樂十五年五月(1417年6月)出發,護送古里、爪哇、滿剌加、占城、錫蘭山、木骨都束、溜山、喃渤里、卜剌哇、蘇門答剌、麻林、剌撒、忽魯謨斯、柯枝、南巫里、沙里灣泥、彭亨各國使者及舊港宣慰使歸國。隨行有僧人慧信,將領朱真、唐敬等。鄭和奉命在柯枝詔賜國王印誥,封國中大山為鎮國山,並立碑銘文。忽魯謨斯進貢獅子,金錢豹,西馬;阿丹國進貢麒麟,祖法爾進貢長角馬,木骨都束進貢花福鹿、獅子;卜剌哇進貢千里駱駝、鴕雞;爪哇、古里進貢麾里羔獸。永樂十七年七月十七(1419年8月8日)回國。宋末泉州市舶司提舉蒲壽庚之侄蒲日和,也與太監鄭和,奉敕往西洋尋玉璽,有功,加封泉州衛鎮撫。第六次下西洋永樂十九年正月三十日(1421年3月3日),明成祖命令鄭和送十六國使臣回國。為趕東北季風,鄭和率船隊很快出發,到達國家及地區有占城、暹羅、忽魯謨斯、阿丹、祖法兒、刺撒、不刺哇、木骨都束、竹步(今索馬里朱巴河)、麻林、古里、柯枝、加異勒、錫蘭山、溜山、南巫里、蘇門答刺、阿魯、滿刺加、甘巴里、幔八薩(今肯亞的蒙巴薩)。永樂二十年八月十八日(1422年9月3日)鄭和船隊回國,隨船來訪的有暹羅、蘇門答刺和阿丹等國使節。永樂二十二年,明成祖去世,仁宗朱高熾即位,以經濟空虛,下令停止下西洋的行動。第七次下西洋宣德五年(1430年)宣德帝以外番多不來朝貢,命鄭和往西洋忽魯謨斯等國公幹,隨行有太監王景弘、李興、朱良、楊真,右少保洪保等人。第七次下西洋人數,根據明代祝允明《前聞記下西洋》記載,有官校、旗軍、火長、舵工、班碇手、通事、辦事、書弄手、醫士、鐵錨搭材等匠、水手、民梢等共27550人。宣德五年閏十二月初六(1430年1月),鄭和率領二萬七千餘官兵,駕駛寶船61艘,從龍江關(今南京下關)啟航,經徐山、十日到江蘇太倉,二十日出太倉附子門、二十一日到劉家港,駐留約一個月,在此期間,鄭和在劉家港北漕口修建天妃宮,宣德六年(1431年)春天,天妃宮修建完畢,鄭和立《通番事跡記》碑:「……和等自永樂初,奉使諸番,今經七次,每統官兵數萬人,海船數百艘,自太倉開洋,由占城國,暹羅國,爪哇國,柯枝國,古里國,抵西域忽魯謨斯等三十餘國,涉蒼溟十萬余里……明宣德六年,正使太監鄭和、王景弘,副使太監朱良、周滿、洪保、楊真,左少監張達等立」。宣德六年(1431年)二月二十六日抵達福建長樂港。鄭和船隊在長樂停留約半年,在此期間,鄭和曾率領興平三衛指揮千百戶和州府官員,到福建湄州嶼,賣辦木石,重修湄州天妃宮[38]。又在長樂縣南山三峰塔寺之旁,修建長樂天妃宮,十一月建成,樹立《天妃靈驗之記》碑[39],並鑄造銅鍾一口,銘文:「永遠長生供養,祈保西洋往回平安,吉祥如意者,大明宣德六年歲次辛亥仲夏吉日,太監鄭和,王景弘同官軍人等,發心鑄造銅鍾一口」。十二月九日出五虎門,二十四日到占城。七年正月從占城起航,二月六日抵達爪哇。六月十六日起航,二十七日抵達舊港。七月一日啟航,八日抵達滿剌加。八月八日啟航,十八日抵達蘇門答剌。十月十日啟航,十一月六日抵達錫蘭山。十日啟航,十八日抵達古里國。二十二日啟航,十二月二十六日抵達忽魯謨斯。八年二月十八日開船回洋,三月十一日到古里國。返航途中,鄭和因勞累過度於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船隊由太監王景弘率領返航。二十日大船回洋。四月六日到蘇門答臘。十二日開船,二十日到滿剌加。五月十日回昆侖洋,二十六日到占城。六月一日啟航,經南澳山,望郎回山,碗碟嶼,二十一日進太倉,七月六日到南京。第1次下西洋第2次下西洋第3次下西洋第4次下西洋第5次下西洋第6次下西洋第7次下西洋1405年6月(永樂三年)1407年10月13日(永樂五年)1409年10月(永樂七年)1412年12月18日(永樂十年)1416年12月28日(永樂十四年)1421年3月3日(永樂十九年)1430年6月29日(宣德五年)編輯本段菩薩保佑鄭和七次下西洋,不僅和技術環境有關。據其本人所述,因為修摩利支天法,得到摩利支天菩薩幫助才能平安的出遊。
1403年(明成祖永樂元年 癸未)「鄭和「32歲正月朔,上御奉天殿受朝賀,大宴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明成祖實錄》卷十六)五月,命福建都司造海船百三十七艘。(《明成祖實錄》卷十九)八月,命京衛及浙江,湖廣,江西,蘇州等府衛造海運船二百艘。(《明成祖實錄》卷二十一)八月二十三日,姚廣孝題記鄭和刊印《摩利支天經》雲:「今菩薩戒弟子鄭和法名福善,施財命工,刊印流通,其所得勝報,非言可能盡矣。福善一日懷香過余、請題,故告以此。(永樂元年歲在癸未秋八月二十又三日,僧錄司左善世沙門道衍」。(《摩利支天經跋尾》)1406年(明成祖永樂四年 丙戌)「鄭和「35歲鄭和等第一次出使西洋諸國途中,歷經占城,爪哇,蘇門答臘,滿刺加,錫蘭等國

『柒』 歷史上1871年發生什麼大事

1月18日——德意志帝國建立,德國統一。 2月17日——梯也爾出任法國政府首腦。 2月28日——法德和約簽訂,法國割讓阿爾薩斯、洛林大片領土給德國,並賠款50億法郎。 3月18日——巴黎公社革命爆發。 3月26日——巴黎進行選舉。 3月28日——巴黎公社正式成立,巴黎公社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 4月2日——巴黎公社戰士與凡爾賽政府軍在巴黎近郊展開激戰。 4月16日——德意志帝國憲法頒布。 5月8日——凡爾賽軍開始炮擊巴黎城防工事。 5月10日——法、德正式簽署《法蘭克福條約》。 5月15日——德國頒布第175條,開始了德國迫害同性戀者的歷史。直至1994年條例廢除之前,因此條例而受害或被殺的同性戀者數以萬計。 5月28日——巴黎公社失敗。 9月13日——《中日通商章程》在天津簽訂。 11月27日——牡丹社事件。一艘琉球漁船遇颶風,飄到台灣南部高山族聚居的牡丹社地方,一些水手因同台灣高山族居民發生沖突而被殺,其餘由清政府送回琉球。 12月24日——朱塞佩·威爾第的著名歌劇《阿依達》在埃及開羅的歌劇院(Khedivial Opera House)首演。
麻煩採納,謝謝!

閱讀全文

與歷史上的4月16日發生了什麼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8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0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4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7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0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0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5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3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