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戊戌變法的積極作用
變法有利於資產階級參加政權
有利於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有利於資產階級思想文化的傳播
在社會上起到了思想啟蒙的作用
『貳』 戊戌變法對歷史上起到了什麼作用
一.戊戌變法的歷史意義
(1)資產階級改良運動,符合中國歷史發展趨勢,具有進步意義.
(2)愛國救亡運動,激發了人民的愛國思想和民族意識.
(3)近代中國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作用,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
二.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
主要是由於
1.資產階級維新派的軟弱性和妥協性,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氣,只採取改良的辦法,並對封建反動勢力和列強寄於幻想,遠離了民眾,又害怕民眾,因而也就得不到人民群眾的支持,歸於失敗.
2.同時頑固派非常強大,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不希望中國走上獨立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於是,中外反動勢力共同絞殺了維新運動.
3.歸根到底是由中國資本主義發展水平決定,中國資本主義發展水平很低,經濟基礎還很薄弱,資產階級力量弱小.資產階級力量不足以同封建勢力相抗衡,這是戊戌變法失敗的根本原因.
事實證明,在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國,資產階級改良道路行不通.
三.戊戌變法的結果
康有為等維新派早有以「尊君權」、「去太後」為目的的軍事政變計劃,看到後黨頑固派加緊政變准備,亦多方努力促成軍事政變計劃之實施.他們拉攏袁世凱,企圖藉助其兵力誅殺榮祿,包圍頤和園,劫持西太後,保護光緒帝,捍衛變法新政.光緒帝不知維新派計謀,但召見袁世凱,破格賞其侍郎頭銜,以備緩急可恃;且孤注一擲,大量提拔維新人士,擬開懋勤殿以議制度;又定於八月初五召見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維新派和帝黨官員亦頻頻接觸伊藤,上折請聘其為新政顧問官.這兩件事更引起後黨集團極大疑忌,他們最害怕帝黨掌握武裝,最擔心維新派與外國勢力結合,促使帝國主義扶植光緒帝從慈禧手中奪權.於是慈禧決定搶先在光緒接見伊藤之前發動政變.八月初三,後黨御史楊崇伊向慈禧上密折,請太後「即日訓政」.後黨主將榮祿於同日調兵遣將,為發動政變預作軍事部署.維新派亦加緊行動,譚嗣同於當日夜訪袁世凱,策動袁執行「殺(榮)祿錮後」計劃.袁佯作應允,但借詞延緩執行.初四,慈禧突然從頤和園回宮,發動政變,幽禁光緒.初五,光緒在慈禧嚴密監視下,處理了兩件原先預定的政務,一是召見袁世凱「請訓」,二是召見伊藤博文.初六,慈禧假光緒帝名義,發布吁請太後訓政的詔書,宣布第三次臨朝訓政,下令逮捕康有為和康廣仁.袁世凱於初五「請訓」後回津,立即向榮祿告密,榮沉吟良久,得悉政變「已自內先發」的訊息後,始將袁告密內容密報慈禧.初九,慈禧下令逮捕譚嗣同、楊銳、劉光第、林旭、楊深秀.十三日此五人與康廣仁一起被殺於北京菜市口,史稱「戊戌六君子」.康有為、梁啟超逃亡日本.支持變法維新的官員陳寶箴、江標、黃遵憲、李端?、張蔭桓等數十人或被捕系獄,或罷官,或遣成邊陲.除京師大學堂和通商、惠工、重農、育才等洋務項目外,廢除全部新政,戊戌變法失敗。
『叄』 戊戌維新運動的重大歷史意義
戊戌維新運動是一次具有愛國救亡意義的變法維新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啟蒙運動,促進了思想解放,對中國近代社會的進步起了重要推動作用,有著重大的歷史意義。
1、戊戌維新運動是一次愛國救亡運動。維新派在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掀起了變法圖存、維護民族獨立和發展資本主義的救國運動,反映了時代的要求。
2、戊戌維新運動是一場資產階級性質的政治改革運動。維新派鼓吹民權,開議院,要用君主立憲製取代君主專制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了封建制度。
3、戊戌維新運動是一場思想啟蒙運動。維新派大力傳播西方資產階級的社會政治學說和自然科學知識,宣傳天賦人權、自由平等、社會進化觀念,批判封建君權和封建綱常倫理,有利於民主思想在中國的傳播,有利於人們的思想解放。對近代教育發展起了積極作用。
4、維新派在改革社會風氣方面也有不可低估的意義。維新派主張革除吸食鴉片及婦女纏足等惡俗陋習,提出「剪辮易服」的主張,倡導講文明、重衛生、反跪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