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美國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政治丑聞
1、水門事件:在1972年的總統大選中,為了取得民主黨內部競選策略的情報,1972年6月17日,以美國共和黨尼克松競選班子的首席安全問題顧問詹姆斯·麥科德為首的5人潛入位於華盛頓水門大廈的民主黨全國委員會辦公室,在安裝竊聽器並偷拍有關文件時,當場被捕。
2、棱鏡門:英國《衛報》和美國《華盛頓郵報》2013年6月6日報道,美國國家安全局和聯邦調查局於2007年啟動了一個代號為「棱鏡」的秘密監控項目,直接進入美國網際網路公司的中心伺服器里挖掘數據、收集情報,包括微軟、雅虎、谷歌、蘋果等在內的9家國際網路巨頭皆參與其中。
3、伊朗門事件:美國向伊朗秘密出售武器一事被揭露,從而造成里根政府嚴重政治危機的事件,因人們把它與尼克松水門事件相比,故名伊朗門事件。
4、蒂波特山油田丑聞:是美國20世紀初最大的一起腐敗丑聞,在哈定總統神秘死去六個月後被揭發出來,導致美國第一個在職的部長級高官被關進監獄。
5、拉鏈門:又稱拉鏈門事件,是指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和白宮實習生萊溫斯基的性丑聞事件。
❷ 為什麼一些丑聞事件都叫什麼「門」
只要是一沾XX「門」,就是「xx丑聞」or「XX風波」的意思。 這個「門」起源於上世紀70年代導致美國總統尼克松(與中國開始建立外交關系的首次訪華的美國總統)被彈劾而下台的「水門事件」。(所謂「水門」是指美國民主黨總部所在地的「水門大廈」),從此開始,以後舉凡所有丑聞報道就在其後添加一個「門」字以示報道的性質----屬於丑聞。 水門事件- Wikipedia回放: 民主黨全國總部當時的所在地是水門大廈,水門事件由此得名。 民主黨全國總部當時的所在地水門大廈. 水門事件(Watergate scandal,或譯水門丑聞)是美國歷史上最不光彩的政治丑聞之一。 其對美國本國歷史以及整個國際新聞界都有著長遠的影響。 水門事件簡介: 30多年前,《華盛頓郵報》兩位記者鮑勃·伍德沃德與卡爾·伯恩斯坦率先披露了「水門事件」丑聞,舉世震驚。最終導致美國總統尼克松黯然離職。而當時的白宮法律顧問迪安向參議院的作供,則協助揭發尼克松總妨礙司法公正隱瞞涉事,終導致尼克松在1974年8月8日下台,迪安亦因事件入獄127天。《華盛頓郵報》一直拒絕透露告密者身份,但總編輯西蒙斯引用了當時一出色情電影《深喉》的片名,作為告密者的化名。30多年後,兩位記者決意公開當時的文件,讓「水門事件」的真相與細節大白於天下。2月3日,這些珍貴的歷史文件正式與公眾見面。
❸ 美國歷史上的「水門事件」「伊朗事件」是什麼
水門事件或者水門丑聞,是美國歷史上最不光彩的政治丑聞事件之一,是關於總統競選的政治丑聞。
伊朗門事件是,美國向伊朗秘密出售武器一事被揭露,從而造成里根政府嚴重政治危機的事件,因人們把它與尼克松水門事件相比,故名伊朗門事件。
水門事件:
在1972年的總統大選中,為了取得民主黨內部競選策略的情報,1972年6月17日,以美國共和黨尼克松競選班子的首席安全問題顧問詹姆斯·麥科德(James W. McCord, Jr.)為首的5人闖入位於華盛頓水門大廈的民主黨全國委員會辦公室,在安裝竊聽器並偷拍有關文件時,當場被捕。由於此事,尼克松於1974年8月8日宣布將於次日辭職,從而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辭職的總統。有相關影視作品與此相關。
伊朗門事件:
1986年11月4日,出席慶祝德黑蘭青年學生佔領美國使館7周年集會的伊朗議長拉夫桑賈尼突然宣布,麥克法蘭曾秘訪伊朗,時間是1986年5月28日。當時,麥克法蘭帶著4個人,裝扮成機組人員,手持偽造的愛爾蘭護照,乘一架裝有武器零件的飛機抵達德黑蘭國際機場。他帶來了里根總統給伊朗領導人的親筆信,信中要求改善美伊關系,要求伊朗幫助釋放在黎巴嫩的美國人質。此外,他還帶來了幾件禮物,其中有一本里根親筆簽名的聖經,一塊象徵美伊打開良好關系的鑰匙形蛋糕和准備贈給伊朗官員的象徵美國可以向伊朗提供武器的幾把科特式手槍。拉夫桑賈尼聲稱,他下令將麥克法蘭及其隨從軟禁在旅館達5天,此後,他們被驅逐出境。
猶如平地里颳起了一陣狂風,整個世界都被震驚了。 目瞪口呆,興高采烈,驚慌失措……這就是各種人聽到這兩條消息後的最初表情。當然,反應最靈敏,行動最快的要數那些「唯恐天下不熱鬧」的西方記者了,他們立即施出渾身解數,連篇累犢地追蹤采訪報道。多次的新聞大曝光,使這股狂風越吹越大,終成暴風驟雨之勢。
阿拉伯國家對此的反應有的強烈,有的溫和,有的沉默。最感惱火的是伊拉克,「感到被出賣了」,但是,一貫強硬的薩達姆·海珊總統又不準備「同美國斷交」,認為這是以色列「不惜採取任何手段破壞美國同阿拉伯國家關系」的陰謀。埃及總統穆巴拉克和約旦國王海珊·伊本·塔拉勒則表示震驚和失望,批評美國的作法「使華盛頓喪失了在這個地區的信譽。」更多的阿拉伯國家則默不作聲,各懷心思。
美國的西歐盟國也在埋怨,一些官員認為:「我們有種受到愚弄的感覺。」他們批評美國違背了它曾經要求它國恪守的信條,表面上振振有詞地宣稱決不向恐怖主義分子妥協,並不遺餘力地反對向伊朗出售武器,暗地裡卻另行其是,這損害了美國在其盟國中的信譽。
美國國內的反應,猶如一場強烈的政治地震。 美國雖然是世界頭號軍事和經濟強國,但是越南戰爭的失敗,經濟實力的削弱,水門事件和1979年伊朗人質危機,使美國人感到國家實力的衰落,對國家的信心也隨之動搖。前總統卡特的私人民意調查專家卡特爾寫道:「美國正處在深刻的危機中,這場近乎無形的危機不同於南北戰爭或大蕭條。它與其說是物質危機,毋寧說是心理危機,信任危機,它表現為人們對未來失去信心。」但是,進入80年代以來,雄心勃勃的里根總統似乎給美國注入了活力,美國的經濟和軍事實力有所恢復,外交較為活躍,美國的對手蘇聯則面臨許多困難,不得不從世界各地收縮。這些「重振美國」的努力,重塑了公眾對國家力量的自信,恢復了「美國第一」的優越感。美國人的心理「越來越平衡」了。里根的聲望在執政6年來也達到了高峰。
然而,此時此刻,從黎巴嫩和伊朗傳來的消息又使美國人的心理難以平衡了。新聞界和國會就象炸了窩似的,鬧得滿城風雨,批評和指責如同狂潮般席捲而來:政府同關押人質者談判,違反了政府宣布的一貫政策,即決不同恐怖主義組織做交易,決不同伊朗,利比亞之類的「邪惡國家」談判;向伊朗運送武器破壞了美國國會通過的禁止向伊朗運送武器的法律和在兩伊戰爭中嚴守中立的法律;秘密外交活動背著國會進行,違反了行政當局應定期向國會通報秘密活動的法律。激動的批評者們最後集中於一個聲音:「里根總統必須出來向美國人民澄清事情真相!
❹ 為什麼很多事件都叫什麼「門」
什麼什麼「門」的說法,源自七十年代初尼克松總統的「水門事件」。
水門事件的最終結果,是迫使尼克松下台。這是美國歷史上最不光彩的政治丑聞之一。水門事件的英文是Watergate scandal。水門事件後不久,英語里便多了一個後綴詞「—gate」,中文直譯為「門」。意思是:類似水門事件的大丑聞。
以後,國際新聞界每當國家領導人(尤其是針對美國)遭遇執政危機或執政丑聞的時候,往往在事件後冠以gate這個詞。中國最近幾年對類似報道也往往直接譯成「門」。譬如「伊朗門」、「白宮秘書門」、「情報門」、「翻譯門」、「虐囚門」等等。
❺ 美國有水門事件 拉鏈門事件等,我想問這里的「門」指的是什麼
門並沒什麼意思
1974年8月8日,理查德·尼克松成為第一位辭職的美國總統。尼克松的辭職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水門」丑聞。
1972年6月18日凌晨2點半,有五個人因潛入位於華盛頓特區的美國民主黨總部——水門大廈而被捕,這似乎是一次一般意義上的入室行竊。兩名實習記者被派往現場進行報道。在隨後的傳奇事件中,卡爾·伯恩斯坦和鮑伯·伍德沃德創造了一個新的詞彙——水門。
兩位高官,E·霍華德·亨特和G·高登·利迪也因不法行為受到指控。利迪是「爭取尼克松連任」委員會的總指揮,他拒絕回答聯邦調查局提出的有關水門事件的問題,並因此被解僱。這七個人被指控有盜竊和安裝竊聽器的行為,被判入獄。起初,尼克松似乎沒有隱瞞什麼。他在電視講話中說:「今晚,在這間辦公室,我向你們保證,我將盡職權所能確保有罪之人受到審判。」然而,事實上,這一事件的真相是作為共和黨主席的理查德·尼克松授權部下,在競爭對手民主黨的總部內安插竊聽裝置,為的是竊聽競選對手的備戰情況,確保自己連任總統。
受到指控並被判入獄的七個人,由於與尼克松有不同尋常的關系,引起了包括民主黨總統候選人麥克文在內的許多人的懷疑,他們認為尼克松有所隱瞞。麥克文希望水門事件能成為他獲勝的籌碼,為此他對尼克松提出指控:「我指控尼克松政府命令司法部和大陪審團掩蓋民主黨被竊聽案。我指控……」
尼克松繼續否認他曾參與這起事件,並且在11月的大選中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
連任之後,這位自作聰明的總統開始麻煩纏身。1973年2月,新聞界開始不厭其煩將地他的醜行公諸於眾。水門大廈侵入案被掩蓋的真實情況開始浮出水面。競選連任總統委員會的副指揮開口告訴聯邦檢察官,尼克松的親信與此事有關,他說他們毀掉了罪證並做了假口供。1973年初,美國參議院成立了調查委員會,由參議員歐文領導。尼克松的前任競選連任總統委員會指揮約翰·迪恩告訴委員會,尼克松對被掩蓋的事件真相十分清楚。1973年7月,一名白宮前官員證實尼克松對他的談話進行了秘密錄音,但尼克松利用行政特權拒絕向法庭交出錄音帶。1974年3月1日,聯邦大陪審團指控了七個人,包括尼克松最親近的兩個顧問,海德曼和厄利徹曼,還有前任總代理律師約翰·密歇爾。他們被指控陰謀妨礙司法公正。
4月30日,在這些人的指證下,尼克松不得不拿出了編輯過的文字資料。但聯邦法官斯利卡傳喚附加錄音帶,尼克松則拒絕交出,案件轉到最高法院。最高法院全體通過對尼克松的裁決。眾議院司法委員會通過了三項對尼克松的彈劾:妨礙司法公正、濫用總統職權、試圖反抗委員會的傳喚以妨礙彈劾程序。尼克松終於在1974年8月5日交出了三盤錄音帶,其中一盤清晰地記錄了尼克松曾經積極參與掩蓋事件。面對不可避免的彈劾,理查德·尼克松辭去了總統職務。
面對公眾,尼克松無奈地作出了如下演講:「我希望我的這個舉動能加速美國急需治療的進程。我對這些日子所發生的事件可能給人們帶來的傷害深表遺憾。我要說的是,如果我的一些判斷錯了,有些的確是錯了,我的初衷也是認為它們對國家有利才這么做的……明天中午,我將正式辭去美國總統的職務。到那時,副總統福特將在這間辦公室宣誓就任總統。在回想起我們對美國再次升起的高度希望時,我感到極大的悲傷。」
1974年8月8日,尼克松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辭職的總統,美國民眾對公共生活領域的道德構造大為失望。美國歷史上最大的政治丑聞到此結束。雖然公眾為尼克松政府的魯莽行為深感憂慮,但大多數美國人還是為聯邦制度的確有效而感到安慰。
後有柯林頓的性丑聞事件,被喻為「拉鏈門事件」。以後性丑聞就成了「拉鏈門事件」。近期的安琦事件也是拉鏈門事件
❻ 美國的重大歷史事件-----水門事件-----是怎麼回事對當時有什麼影響
水門事件(Watergatescandal,或譯水門丑聞)是美國歷史上最不光彩的政治丑聞之一。其對美國以及整個國際新聞界都有著長遠的影響。水門事件之後,每當美國國家領導人遭遇執政危機或執政丑聞,便通常會被國際新聞界冠之以「門」(gate)的名稱,如「伊朗門」、「情報門」、「虐囚門」等。
1968年11月55歲的副總統尼克松(RichardMilhousNixon)擊敗民主黨總統候選人休伯特·漢弗萊(HubertHumphrey),當選美國總統
1970年7月23日尼克松批准一項計劃,同意美國聯邦調查局、中央情報局以及其他一些情報機構大量擴大在國內的情報收集工作。後來經過重新考慮,他取消了該計劃
1971年6月13日《紐約時報》開始登載來自美國國防部的文件——國防部在越南戰爭中的秘史。《華盛頓郵報》很快也跟進報道
1971年9月9日專事竊聽與盜取政敵文件的白宮「鉛管工人小組」(PlumbersUnit),從丹尼爾·埃爾斯伯格(DanielEllsberg)的精神病醫生處盜竊資料。埃爾斯伯格是國防部前官員,正是他將國防部的秘密文件透露給媒體
1972年6月17日以美國共和黨尼克松競選班子的首席安全問題顧問詹姆斯·麥科德為首的5人闖入位於華盛頓水門大廈的民主黨全國委員會辦公室,在安裝竊聽器並偷拍有關文件時,凌晨2點30分在當場遭警方逮捕
1972年6月19日《華盛頓郵報》消息,一名共和黨安全官員涉嫌水門大廈事件。但美國前司法部部長約翰·米歇爾(JohnMitchell)否認與此次水門大廈竊聽有任何瓜葛,尼克松連任成功,此人功不可沒
1972年8月1日《華盛頓郵報》報道,參與水門大廈事件的一名案犯的銀行賬號上,有一筆2.5萬馬克的現金款項,很顯然來自尼克松的競選團隊
1972年9月29日《華盛頓郵報》報道,約翰·米歇爾在擔任美國司法部部長期間,掌握一筆秘密的共和黨助選基金,廣泛收集對民主黨不利的情報
1972年10月10日《華盛頓郵報》消息,FBI承認,水門大廈強行潛入事件,實際上來自於一次大規模的政治間諜以及破壞行動,背後的操縱方就是為了讓尼克松再次當選的勢力
1972年11月11日尼克松以壓倒性優勢連任美國總統,他贏得了大約60%的支持選票
1973年1月30日尼克松的前助手李迪(G.GordonLiddy)和詹姆斯·麥考特(JamesW.McCordJr),被控策劃水門事件、盜竊以及竊聽罪名成立。其他人也被不同定罪
1973年4月30日尼克松的主要助手霍爾德曼(H.R.Halde-man)和埃爾利·希曼(JohnEhrlichman),以及司法部長克萊因·戴恩斯特(RichardKleindienst)因為涉嫌丑聞辭職。白宮顧問約翰·迪恩(JohnDean)被解僱
1973年5月18日參議院水門事件委員會開始舉行電視聽證。新司法部部長埃利奧特·李察德森(ElliotRichardson)任命考克斯(ArchibaldCox)為司法部水門事件特別檢察官
1973年6月3日《華盛頓郵報》報道,約翰·迪恩告知「水門事件」調查委員會,尼克松總統與他就如何掩蓋水門一事,討論過不下35次
1973年6月13日《華盛頓郵報》消息,「水門事件」檢察官發現一份埃爾利·希曼的講話備忘錄,其中記載有潛入埃爾斯伯格的精神醫生診所的計劃細節
1973年7月13日總統辦公室前主任亞歷山大·布特菲爾德(AlexanderButterfield)在國會作證時說,自1971年開始,尼克松就要求他將辦公室內進行的所有對話以及電話進行錄音
1973年7月23日尼克松拒絕將錄音記錄交給「水門事件」調查委員會,或特別檢察官
1973年10月20日「星期六的屠殺」:尼克松剔除了考克斯,而且清洗了特別檢察官辦公室。司法部長李察德森和副部長威廉·魯克爾斯豪斯(WilliamD.Ruckelshaus)辭職。國會方面也遭遇壓力1973年11月17日尼克松宣布,「我並非惡棍,」他堅持稱自己在「水門事件」中是清白的
1973年12月7日一份提交調查機構的磁帶中出現長18.5分鍾的空白,白宮對此無法解釋。辦公室主任AlexanderHaig的解釋是,有「惡勢力」強制抹去了這部分內容
1974年4月30日白宮將1200多頁的錄音編輯稿交給了眾議院司法委員會,但該委員會堅持,錄音帶原件必須交出
1974年7月24日最高法院以不記名方式裁決,尼克松總統必須交出錄音記錄,其中應包括64次對話錄音。此外,高院還拒絕了總統申請特權的要求
1974年7月27日眾議院司法委員會通過第一次彈劾,指責總統妨礙司法公正
1974年8月8日尼克松成為第一位在任上辭職的美國總統。副總統福特宣誓接任美國總統。隨後福特發表書面報告,就「水門事件」中針對尼克松的全部指控道歉
❼ 誰能告訴我美國那些什麼什麼門的如水門特工門等,都有那些門啊也說說都是怎麼回事
呵呵,看來樓主對政治還不是很了解,其實在美國.所謂的什麼什麼"門事件",並不是說有什麼門存在,而是,在1972年發生水門事件後,在美國政界形成的一個相當於政治術語的習慣性說法,以後發生的一些事件,都冠之以"*門"的稱謂.叫做"*門事件",或"**門事件".
再說說水門事件的前因後果.在水門事件的前一年,尼克松的政敵為了打擊尼克松,開始把政府秘密文件披露給報界.白宮為了反擊,設立了"特別調查組"調查真相.這個調查組成員同時也是尼克松競選班子成員,他們為了偷聽民主黨的信息,於1972年6月17日在華盛頓水門大廈民產黨競選總部進行竊聽而被發現.此前尼克松並不知道此事.但法院開始介入此事後,尼克松及其下屬曾極力阻止法院調查事件真相,法院認為尼克松等人的做法違反了美國憲法,對民權構成了威脅.參議院很快彈劾了尼克松,使他在1974年8月9日被迫辭職.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二位被彈劾的總統.這就是著名的水門事件.
❽ 美國高中的課程都是哪些
一、課程設置
美國的高中為9至12年級的中學生提供服務。高中的評分是以考試結果為根據,並且隨著畢業臨近,大學錄取變得至關重要,因此高中非常重視學業表現。
這使得教師可以為認真對待學業的大學生教授具有挑戰性的高水平課程。同時,還為有各種能力和興趣的學生提供種類繁多的課程。
二、課程內容
1、常見的必修高中課程包括以下內容:
數學: 四年——通常包括代數、幾何和三角學。
Chinese : 四年——涵蓋時代文學、戲劇、研究和寫作。
科學: 三門課——通常涉及生物、化學和物理。
歷史: 三門課——美國歷史、世界歷史和公民是共同要求。
外語: 兩年(有時可選)——西班牙語、法語和德語是長期的課程,但日語、漢語和俄語越來越受歡迎。
體育: 兩年——通常可以被批準的課外活動取代。
2、這些核心課程只是高中課程的皮毛。還包含藝術、戲劇、公開演講和學術選修課,如海洋生物學、地質學、統計學、詩歌和心理學,以及駕駛培訓和木工車間等實踐課程。
❾ 美國過去有「伊朗門」事件,「拉鏈門」事件,這個「門」是什麼意思
在1972年的總統大選中,為了取得民主黨內部競選策略的情報,1972年6月17日,以美國共和黨尼克松競選班子的首席安全問題顧問詹姆斯·麥科德為首的5人闖入位於華盛頓水門大廈的民主黨全國委員會辦公室,在安裝竊聽器並偷拍有關文件時,當場被捕。事件發生後尼克松曾一度竭力掩蓋開脫,但在隨後對這一案件的繼續調查中,尼克松政府班子里的許多人被陸續揭發出來,並直接涉及到尼克松本人,從而引發了嚴重的憲法危機。1973年10月23日,美國眾議院決定由該院司法委員會負責調查、搜集尼克松的罪證,為彈劾尼克松作準備。1974年6月25日,司法委員會決定公布與彈劾尼克松有關的全部證據。7月底,司法委員會陸續通過了三項彈劾尼克松的條款。尼克松迫於各方面的壓力,於8月8日宣布將於次日辭職,從而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辭職的總統。
水門事件(Watergate scandal,或譯水門丑聞)是美國歷史上最不光彩的政治丑聞之一。其對美國本國歷史以及整個國際新聞界都有著長遠的影響。水門事件之後,每當國家領導人遭遇執政危機或執政丑聞,便通常會被國際新聞界冠之以「門」(gate)的名稱,如「伊朗門」、「情報門」、「虐囚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