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水龍是什麼原因

歷史水龍是什麼原因

發布時間:2023-01-22 01:18:52

1. 舞龍的歷史發展

舞龍運動是指舞龍者在龍珠的引導下,手持龍具,隨鼓樂伴奏,通過人體的運動和姿勢的變化完成龍的游,穿,騰,躍,翻,滾,戲,纏,組圖造型等動作和套路,充分展示龍的精,氣,神,韻等內容的一項傳統體育項目。中華民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世界上凡是有華人居住的地方都把「龍」作為吉祥之物,在節慶、賀喜、祝福、驅邪、祭神、廟會等期間,都有舞「龍」的習俗。
這是因為,「龍」是中國華夏民族世世代代所崇拜的圖騰。在古代,中國人就把「龍」看成能行雲布雨、消災降福的神奇之物。數千年來,炎黃子孫都把自己稱作是「龍的傳人」。
中國漢族民間舞蹈。因舞蹈者持中國傳說中的龍形道具而得名。龍的形象源於中國古代的圖騰,被視為中華民族的象徵,並把它看做能行雲布雨、消災降福的神物。因此有的地方久旱不雨時,便舞龍祈雨;有的地方插完秧,舞龍驅蟲。龍舞歷史悠久,漢代已有了形式比較完整的龍舞。據漢代董仲舒的《春秋繁露》記載,當時在四季的祈雨祭祀中,春舞青龍,夏舞赤龍和黃龍,秋舞白龍,冬舞黑龍;每條龍都有數丈長,每次5~9條龍同舞。經過勞動人民近2000年的創造發展,民間的龍舞不僅有很高的技巧性,而且表演形式越來越豐富多彩。其中流傳比較廣泛的有以下幾種。龍燈也稱火龍、金龍。用竹篾紮成龍頭、龍身和龍尾,3~10多節不等,節數多為單數。節與節之間以100~170厘米綢布相連,再用色彩繪成龍的形象。每節中都燃有燈燭,節下裝有木柄,供舞時握持。舞蹈時,一人手拿寶珠(球形的彩燈),在龍頭前領舞,表現龍搶寶珠。龍燈的動作有龍擺尾、金龍蟠玉柱等。龍燈多在節日之夜舞弄,有些地區還同時施放煙火、爆竹,在鼓、鑼、鈸、嗩吶等樂器的伴奏下,顯得氣勢更加雄偉、舞姿更加生動。布龍也稱打龍。它和龍燈稍有不同,節內不燃燭,一般長10多節。舞弄起來,左聳右伏,九曲十回,時緩時急,蜿蜒翻騰。布龍的特點是動作快、幅度大、舞姿輕捷矯健,多由兩條布龍一起表演二龍搶球。布龍的動作有金龍噴水、雪花蓋頂、白鶴展翅、雙跳龍門等。草龍主要流行於南方各地。龍用稻草、青或柳枝等紮成。有的地方還在龍身上插滿香火,所以也稱香花龍。一般於農歷五月和六月間的夜晚舞這種龍,舞起來星光閃閃。過去鬧蟲災時多舞草龍;有的地方在祈雨時舞弄,並向龍潑水,故又稱水龍。百葉龍主要流行在浙江省。舞蹈開始時,人們分別手持裝有木柄的荷花燈、荷葉燈和蝴蝶燈,穿插起舞。最後一隻大荷花燈變做龍頭,蝴蝶燈化做龍尾,其他燈結成龍身,猶如一條花龍騰空而起。段龍主要流行於江蘇省。龍頭、龍身和龍尾互相不用布相連,只在龍頭和每節龍身上扎230~300厘米紅綢。段龍多由婦女舞弄,輕盈優美,具有江南水鄉舞蹈特色。
早在漢代(公元前205——公元219),就有雜記記載了這樣的壯觀場面:為了祈雨,人們身穿各色綵衣,舞起各色大龍。漸漸地,舞「龍」成為了人們表達良好祝願、祈求人壽年豐必有的形式,尤其是在喜慶的節日里,人們更是手舞長「龍」,宣洩著歡快的情緒。
全國的舞龍有上百種,經過幾千年的流傳和發展,表現的形式更是多種多樣。舞龍能受到如此的喜愛,與它的群眾性、娛樂性是分不開的,民間傳說:「七八歲玩草龍,十五六歲耍小龍,青年壯年舞大龍」。耍龍的時候,少則一兩個人,多則上百人舞一條大龍。最為普遍的叫「火龍」,舞火龍的時候,常常伴有數十盞雲燈相隨,並常常在夜裡舞,所以「火龍」又有一個名稱叫「龍燈」。
耍龍燈的時候,有幾十個大漢舉著巨龍在雲燈里上下穿行,時而騰起,時而俯沖,變化萬千,間或還有鞭炮、焰火,大有騰雲駕霧之勢!下面簇擁著成百上千狂歡的人們,鑼鼓齊鳴,蔚為壯觀,好不熱鬧!
這種氣勢雄偉的場面,極大地刺激了人們的情緒,振奮和鼓舞了人心,因此,舞「龍」成為了維系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不可缺少的樂章,也體現了中國人民戰天斗地、無往不勝的豪邁氣概。
起源
龍乃中國四靈之首,(龍、鳳、麒麟、龜乃中國四靈)中國人對之敬而且畏。在我們的心目中,龍是祥瑞的靈物,是和風化雨的主宰,也是狂濤駭浪的破壞者;它的力量,就連最兇猛的野獸也不能匹敵。龍既是水中的主宰,在中國沿海一帶,漁民皆立廟祭祀,以求風調雨順,而龍在沿海一帶的神話亦特別多。
似因生似果,夜來滿身大舞龍是中國極富民族色彩的民間藝術之一。逢有大節日 ,大慶典,及出會巡遊等,必有舞龍助慶。至於舞龍始自何時,已無可稽考。但上古時代,如遇水旱瘟疫,妖孽凶災之時,舞龍祈雨的儀式風俗,是可以意想得到的。因為中國自古以來便相信龍是風雨的主宰,有呼風喚雨的無邊法力,故此逢旱便逢澇則求它開恩庇佑。
在儀式的巫師術士,模做龍的活動姿態,迴旋舞動,以「似因生似果」的法術原理,以求達至祈雨祈晴的效果,這就是舞龍的原始起源。由這種祭會上的儀式的玩藝,而演變成娛樂助慶式的玩藝,則是後事的事。由東京夢華錄紀宋時之宵百戲的起戲:「又於左右門上,各以草把轉成戲龍之狀,用青幕遮龍、草上密置燈燭萬盛,望之蜿蜓,如雙龍飛走」,便可知舞龍燈(舞火龍)之風俗,已於中古時代已盛行了。近世,中國南北各省,皆流行舞龍的風俗,新年春節,迎神賽會,皆少不了以金龍銀龍助陣,比舞獅更熱鬧和生色。
「龍」為圖騰的強大氏族,由西方(甘、峽)移向東方而入中原,這就是後來的「夏」。伏羲和女媧氏,是中國的先式里是有名的人物。傳說他們是兄妹,也有人說他們是夫婦。在漢代的石刻和磚畫中,常有人首蛇身的伏羲和女媧的畫像。這些畫像的伏羲和女媧,腰身以上成人形,穿袍,戴冠帽,腰身以下則是蛇軀(偶有作龍身),兩條尾巴緊緊地纏繞著;兩身的面孔或正向或背向,當時的人從傳說中竟認他們為始祖神,而且又成保護神,故此古人祠墓多刻有他的畫像,就是取其保護死者,以能安享地下快樂之意。
這強大的龍圖騰氏族,由甘、峽南入西川;巴蜀之地,亦因會為此氏族蟠據而得名(巴蜀之家形字為巴巴,亦即是蛇的象形字),其後由四川再順長江東下,武漢北上,到達中原的河南地區。後來與圖騰的殷族敵對,以到一部分移往北方,即後來的匈奴,故此,匈奴王祭天地的地方亦稱為「龍庭」,也表示與龍的關系。向南方遷移的,即周初時荊楚吳越各種民族及西南部的苗族。留在原地的一部分,雖為殷族所征服,但其文化勢力則始終存在,那時殷商銅器上乃有人面蛇身殷龍紋的圖案;所以雖在殷代,伏義仍有燎祭的資格。
「夏」朝是伏義的時代,所以夏代開國第一位君主-禹,與龍的關系的傳說就多了。據傳說禹本身就是龍,而他治水得成功亦是得龍的協助。就是禹的兒子啟,也是耳朵掛著兩條青龍,駕兩條龍的。夏朝的文化是我國真正文化本位,心致歷朝的皇帝都認是龍的化身,穿的衣服稱「龍袍」,睡的床稱「龍床」,皇後懷胎的胎亦叫「龍胎」,因此龍就成為中國一種神聖而尊貴的「生物」了。
龍在中國是極富民族色彩和神秘的神物;當然,這里所指的龍是「中國式龍」,而不是原始時代是恐龍。「中國式龍」是否存在或者曾經存在?這是一個「天曉得」的問題,這一種連化石也沒有的「動物」,能在圖畫中見到了!
但中國人確始終相信龍是真的神秘靈物,連上古時代精研變易哲理的玄學家,也深信宇宙間必然有神龍出歿於天地火三界。易經就時常講及龍,並且以龍出現的地方和蹤跡,來占卜吉凶貞祥。

2. 中國古代神話中龍的原形是什麼

龍的來歷》

龍的原型究竟是什麼動物一直眾說紛紜,要揭開這個謎團,須從華夏民族的悠久歷史中去追溯龍與揚子鱷的淵源關系。
當原始人類從採集野果和漁獵轉向以種植為生的時候,穀物成了主要食物,而收獲數量就決定了人們的生存質量。還處在幼年時期智慧尚不發達的古代人,面對自然界變化無常頻繁發生的各種災害,既無法理解也無力控制,又不甘心聽任自然擺布,於是就寄希望出現一些可以左右自然力以幫助抵禦災害的神靈,企圖通過祈禱和供奉這些神靈偶象以求得護佑。
在華夏民族的發祥地黃河流域,受溫帶季風氣候影響,洪澇災害對人威脅極大,所以渴求有一種能主宰雨水保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神靈便是古代先民的最大願望。處在不同地域和環境中的古代人類,由於受到身邊不同自然物的益處和害處,因此,人們心目中代表自然物精華和靈氣的對象各不相同,某種生活在身邊的動物就是最常用的造神素材,於是我們的祖先便創造出一種以我國特有的鼉屬鱷科爬行動物揚子鱷為原型的寓意性主水神靈形象——龍。
揚子鱷這種曾與恐龍共同生活了一億多年延續至今仍奇跡般保持了原始形態的「活化石」是如何被塑造成龍呢?夏商朝以前,黃河流域的環境像《水經注》記載的「雜樹交蔭,雲垂煙接」,曾是山清水秀植被豐富的地方,古氣象學表明氣候還相當溫暖潮濕,因此生活著大量的揚子鱷。由於揚子鱷猙獰的相貌,能在水中和陸地兩棲生活的奇特習性以及經常半潛水中似隱似現的詭秘行蹤,引發古人對它產生了既恐懼又敬畏的心理,所以在眾人眼中具有威嚴和神秘感的動物——揚子鱷便成了主水神靈形象的必然選擇對象。
盡管龍的形象在古人以言傳口授的形式相傳中融合、兼並其他動物的內容,人為扭曲變形,導致走失了原來的模樣,但仍然具有揚子鱷的全部基本形態特徵:1、披滿鱗甲的身軀;2、長顎大口和位於頭頂的翹鼻;3、鋒芒畢現的錐型尖牙;4大而圓的突起眼睛;5粗壯的長尾;6、強健的四肢和五指利爪;7、有橫條紋的腹部。
為了彌補揚子鱷禿頭尖尾有損神靈形象的缺陷,古人發揮了充分的想像力,給它添加了角、須、尾鰭以及把背部縱向排列的突起角質棘刺也變換成鋸齒狀背鰭,並拉長軀體以渲染氣勢,充實裝飾效果,於是揚子鱷就被塑造成了傳說中描繪的張牙舞爪、能騰雲駕霧的龍形象了。雖然經過藝術誇張後,幻化的龍與現實中的揚子鱷有了許多不同之處,但對比之下,仍可看到揚子鱷——長顎、尖牙、披鱗、利爪等主要特徵。
後來黃河流域由於人為破壞生態,刀耕火種,亂砍濫伐,造成水土流失,環境惡化,氣候變冷,適宜於暖濕環境的揚子鱷難以生存便逐漸絕跡了(現僅存於我國安徽省南部)。因為揚子鱷在現實生活中不復存在,人們記憶中的印象淡化消失,只留下祖先們創造的龍形象一代一代流傳下來,結果龍與揚子鱷成了兩種不同的概念,龍的來歷開始變得撲朔迷離。
早期的龍是無角的,1987年河南濮陽發掘出土的一個距今6000年前古墓葬中就曾發現用蚌殼擺的揚子鱷(龍)圖形。在仰韶文化彩陶上描繪的龍也是大頭長尾的爬行動物。四川大足南山的雲龍石刻雕塑則更是一個無角無須、蹩眉瞪目、活靈活現的揚子鱷形象。有角的龍最早見於商代甲骨文和青銅器上,山西省出土的一個商代青銅器龍紋觥的造型即出現雙角,器身紋飾則與揚子鱷的體紋完全相同。
漢字是象形文字,甲骨文中的龍字便是大口、曲體的動物形象。龍字的讀音則是鱷的叫聲的模擬音,鱷發出的吼叫是低沉的「隆隆」聲,因此,「隆」(龍)聲就成了古代時對鱷的稱謂,時至今日,揚子鱷在我國南方民間的俗稱仍是「土龍」、「豬婆龍」。
神靈的出現並非是盲目的有意編造,它是人類認識和經歷的真實記錄,古往今來,許多有關龍的記載、傳說、民俗都與揚子鱷的生活習性相關。
揚子鱷生活在河湖沼澤地帶,《左傳》中「深山大澤,實生龍蛇。」就是指龍(即揚子鱷)與蛇是同樣生活於類似環境之中,習性相近的兩種動物。
揚子鱷在水邊打造迷宮似的地下洞穴,洞深距地面2—3米,平時也多棲息水中,故人們想像出「龍王居住在水底龍宮」的神奇景象。而在看到每當發洪水時揚子鱷因洞穴被沖毀四處逃避,便認為「龍王在興風作浪」,豈不知揚子鱷也是洪水的受害者。
揚子鱷以魚、蛙、蚌等為食,蚌殼內多有珍珠,鱷生性兇殘,長期飢餓時還會自相殘殺。當有人看到揚子鱷爭食蚌類時,嘴裡吐出珍珠,便有了「二龍戲珠」之說。
揚子鱷是六月交配,七月產蛋,雄鱷是通過叫聲尋找雌鱷的(鱷是唯一會叫的爬行動物),而每年六月正是黃河流域多雨夏季的開始,於是人們把揚子鱷響亮的叫聲與風雨的來臨聯系在一起,每當風雨欲來時的電閃雷鳴也啟發了古人,以為風雨雷電與龍有密切的關系,於是古人視龍為雷雨之神,《山海經》中就有「雷澤有神,龍身而人頭。」的記載,認定「龍可以呼風喚雨」。
《說文解字》中描述「龍……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世界上僅有揚子鱷與密西西比鱷兩種生活在溫帶需要冬眠的鱷。因氣候原因每到初冬時它們便進入冬眠期,當春天(農歷二月)大地解凍時,蟄伏了一冬天的它們開始外出活動,同時也到了黃河流域開始下雨的季節,先民們把二者也聯系在一起,於是就有了祭祀「二月二,龍抬頭」的風俗。
諸如此類很多,就不一一列舉了。至於龍與其它實有動物一起出現在十二生肖中也很自然,因為在夏商以前,古人所指的龍就是現實中的揚子鱷,而鱷是全球范圍人們普遍關注崇拜的動物之一,在埃及以及希臘的十二生肖中也都有鱷。
龍是祭神文化的特定產物,古籍中說:「水以龍。」可見龍是作為主水神靈被創造出來的(傳說中的龍王),關於龍與古代氏族社會的圖騰崇拜有關的說法,沒有充分的依據。有文字記載以來,遠古華夏民族的各氏族都是以漢字姓氏作標志的,沒有用動物圖形作標志的記載。遠古人類的抽象思維能力很低,還不能用邏輯的方法思考問題,只能用類比、表象的方法認識事物,要創造一種綜合各種動物特徵的虛擬動物形象,是古代先民難以做到的,人的想像力總會受某種制約,無論多麼奇怪的神靈,只能以真實性為背景創造出來,多麼離奇的神話,最終都能在現實中找到構成它的原始素材,因此,龍不是虛擬的動物。《爾雅·翼》中談到龍有「九似」(角似鹿、頸似蛇、爪似鷹……)是指龍的局部形態與一些動物相似而已,並沒有具體指龍是綜合九種動物特點創造的。即使是古代外國民族的崇拜標志也都是實有動物(鷹、虎等)或人獸結合(獅身人面)的形象。

3. 水龍節的節日起源

水龍節其實是客家水龍節,而傳說前期來洛帶的客家移民備受乾旱煎熬,他們在盼雨望水的苦熬中,歷盡滄桑。後得知洛帶歷史上曾有這樣一個傳說:三國蜀太子劉阿斗遊玩甑子場時,不慎將手中玉帶滑落井中,阿斗急令太監淘井撈帶,不料一淘井便風雨大作,一停止便風平浪靜,再一淘又風雨大作,無法將玉帶撈起,從此甑子場更名落帶。又得知八角井為東海的海眼,其水甘甜,取之不盡。受此啟發,客家人便自發地將老祖宗的舞水龍配合以淘井祈雨,既得雨水,龍王又不發怒,甚是靈驗。之後即使不再天旱,每年端午節洛帶客家人均以舞水龍感謝上蒼風調雨順,(元宵節則舞彩龍、火龍),並慶賀豐年。舞火龍和水龍遂成為客家獨特的漢族傳統文化習俗。

4. 龍吸水形成原因是什麼

龍吸水是一種偶爾出現在溫暖水面上空的龍卷風,龍卷風移動經過水面,龍卷風中心就像注射器一樣把水吸上天。它的上端與雷雨雲相接,下端直接延伸到水面,一邊旋轉,一邊移動。

連日來的高溫暴曬天氣後,北海市當天風雲突變,迎來了一陣涼爽的雨天。

5. 中國傳統的水龍和火龍的區別不是游戲中的

中國古代傳說中沒有火龍這一說,中國的龍平時住在江河大川,汪洋大海中,需要向玉帝匯報工作或者下雨時,會「騰雲駕霧於九天之外,以鼻息吐之,落地而成雨」,中國的龍五爪,無翅,善騰雲,是神聖祥瑞的象徵。火龍是西方神話傳說中的動物,大多是邪惡的,主要的能力是吐出火球,是邪惡,殺戮的象徵。因此,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時曾有人提議使用龍作為吉祥物,因為我們都是龍的傳人。但是最後被否決的原因就是龍在西方是邪惡的象徵(dragon),用龍做吉祥物會導致文化沖突。

閱讀全文

與歷史水龍是什麼原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2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8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10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8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6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5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9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9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3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1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8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