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清朝末年武狀元和武舉人的名單有嗎
武國棟、張三甲、張鴻翥、卞賡、張憲周等。
1、武國棟
武國棟,男,光緒二十一年武狀元,也是中國倒數第二個武狀元,直隸天津人。
2、張三甲
張三甲,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武狀元,是中國科舉史上最後一位武狀元。
清光緒丙子年(1876年)十月五日生於開州戶部寨村,一個清貧而又尚武世家。自幼因受父輩熏陶學到不少招數,及長武藝日精,不管是槍、刀、劍、戟,還是弓箭、軟鞭等各有獨至之處,尤以大刀起舞稱著鄉里。
3、張鴻翥
張鴻翥(1868—1931)字長河,號高騰,江西饒州鄱陽東湖裡(今波陽縣)人,及第日期不詳,首任安德參將。
張鴻翥出身農民,自幼隨父母在農田勞動,練得一副好身體,身材魁偉,臂力過人,又拜師學習武藝,參加鄉試中武舉人,參加會試時,因家庭貧困而無路費,老師贈他白銀一錠,銀元二百塊,以備途中使用。
經過騎射、演刀、博虎、拋練共四場比武,鴻翥奪得一甲第一名,由皇帝親點為武狀元,初授頭等侍衛。
4、卞賡
卞賡(1850~1906年),字虞卿,東海郡(現江蘇省連雲港市海州區板浦鎮中正社區)人,因排行第三,又稱卞三,清光緒十八年壬辰武科狀元。
5、張憲周
張憲周(1862-1914),字道東,山東曹州鄆城(今山東菏澤市鄆城縣張魯集鎮狀元張樓人),因張憲周中狀元,其村後人更名狀元張樓,清末武狀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武國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張三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張鴻翥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卞賡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張憲周
『貳』 甘肅有哪些著名歷史人物
1、秦非子
秦國的先祖非子生活於公元前900年左右,居西垂宮(後稱犬丘,今天水市秦城區西南邊),是秦的開國君主,他因擅長養馬,在水、渭水間替周王室主持牧馬,馬群得到了大量繁殖,為周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
2、秦始皇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名政,秦始皇是甘肅隴西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13歲即位,在位35年,建都咸陽。
公元前221年,歷十年之久征滅六國後,建立了大一統秦國。其推行車同軌、書同文、實行郡縣制等一系列措施,確立了歷代大一統王朝的統一範本,是當之無愧的「千古一帝」。
3、賈詡
賈詡(147-223),字文和,武威姑臧(今甘肅武威)人。三國時期魏國著名謀士。官至太尉,謚曰肅侯。
4、李白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祖籍隴西郡成紀縣(今甘肅省平涼市靜寧縣南),中國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是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
5、李廣
李廣(?—前119),漢族,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人,西漢名將。
『叄』 大長隴的族內名人
陳仕傑:明萬曆十二年(1588年)戊子科舉人。
陳國器:字鼎弼,明熹宗天啟二年(1622年)壬戌科進士,官至刑部主事。
陳玉齋:清朝紅頂商人,官進士,蘇州廣東商會會長,玉齋公中年就成了蘇州的富商,當上蘇州廣東會館的會長,小說《乾隆下江南》開頭保護方世玉的那位廣東會館值事師爺陳玉書就有玉齋公的身影。為大長隴分支普寧占隴華林村陳氏,大長隴陳秋月第十四世孫。
陳娘康:(一1854)洋烏都大長隴鄉(今屬普寧)人。據考證,他是清代後期廣東天地會東路潮州府屬農民起義洪兵的首領。自嘉(慶)、道(光)以來清朝政治腐敗內外交困,農民起義此起彼伏當時義軍所到之處,毀衙署開獄於囚開倉濟貧懲治貪官酷吏劣紳。咸豐四年(1854)陳娘康與梅花鄉鄭油春聚眾陳店墟揭竿起義舉「忠義安良」旗號。3月22日凌晨義軍數百人乘著濃霧突入潮陽縣城西門直闖游擊署。知縣汪政令緊閉城門守備李從龍率官兵抵抗並發射噴筒煙火。激烈巷戰後義軍墜城退出於郊外活動人數越來越多。4月潮州知府吳均聞報約會惠州協副將膺保、?城司巡撿章坤同至潮陽鎮壓。膺保悍戰、章善帶兵官軍進駐潮陽吳均屯兵峽山膺保、章坤先驅清剿。4月14日陳娘康率眾於司馬浦之大布上、下村一帶迎擊誘敵陷入爛泥田中然後伏兵四起挫敗官兵膺保、章坤及外委、千總、把總等近10名頭目被殺吳均退守潮陽縣城。陳娘康乘勝追擊並分兵占據大長隴、峽山、司馬浦、石井、桑田、梅花、沙隴等地。4月27日陳娘康進軍縣城激戰於雙望官兵潰敗退入城內。29日義軍駐城西南。5月初三夜義軍在南門橋置放火葯遇雨不能引爆,再架雲梯登城被官軍用抬槍射退。初四日早義軍分兩路攻城東路跨越紅橋殺死嶺東鄉兵蔡鴨逼近八公池,北路占據望樓嶺再進軍北壇。東路於八公池守棚兵燃放百子炮和惠州抬槍隊射擊攻城未遂,北路軍也因受後溪鄉兵和抬槍隊阻擊攻城未遂而撤退。數日後義軍於石港山聚眾萬餘人再次圍攻潮陽城並分兵進攻惠來。5月12日義軍攻克惠來縣城活捉知縣孫廷英、游擊孫鼎甲、教諭彭瑞龍等並就地處死。義軍開倉濟貧懲治劣紳,為民解決怨案。義軍路過惠來華湖見一大漢押一再嫁少婦以為她違犯族規而處死,於是阻住並宣傳三從四德違背天道好生之德應當廢除當眾釋放少婦大快人心。繼而普寧北山許阿梅起義響應,天地會潮州東路義軍風起雲涌。6月,陳娘康卒於軍中。吳均官軍趁勢出擊攻破梅花寨鄭油春逃亡海外,義軍潰散。
陳克威、陳克光:法國華人首富,祖籍普寧大長隴村人,1934年出生在寮國的一個華人家庭。1975年,到法國尋求發展。1976年6月的一天,「陳氏兄弟公司」在巴黎12區的街道上開業,到1987年,公司營業額已經達到2.7億法郎,到2000年,公司的營業額已超過10億法郎。陳克威分別被法國具有權威性的經濟雜志《新經濟學人》和《擴張》列為法國商位排名第152位,大巴黎地區各行業排行第359 位,從而躋身法國著名大企業家的行列。被列入法國大型商業企業行列,成為被列入法國企業名單的首家華人企業。
陳偉:1930年出生,祖籍普寧市軍埠鎮大長隴管區。現旅居香港,任香港普寧同鄉聯誼會創會第一副會長、香港沙田區首屆議員、香港汕頭商會永遠名譽會長、香港新界工商業總會永遠名譽會長、香港陳偉企業公司董事長、汕頭市政協委員、汕頭經濟特區顧問。1940年到香港,1950年轉赴越南,1968年舉家回香港,創立陳偉企業有限公司和統權貿易有限公司,從事經營發展物業以及金融和出入口業務。 熱愛祖國,執心支持家鄉社會福利事業,在國內各地興辦公益事業60多項,捐資達3000多萬元,在普寧居首位。市政府首次頒發「鐵山蘭花獎後,他曾多次獲此殊榮,並榮獲揭陽市政府首屆頒發「榮譽市民稱號,2008年榮獲汕頭市榮譽市民稱號。
陳漢松:2004年以來連續兩屆被評為珠海市人大代表 ,CCTV-7《致富經》(2011年1月4日人物)人們叫他「孖指」是因為他的右手跟一般人長得不一樣,有兩根拇指。在珠三角地區,把這種情況就叫「孖指」。1980年,陳漢松剛剛高中畢業,來到珠海辦了個小場,孵化鴨苗、雞苗賣給周圍的養殖戶,然而辛苦做了10年,一個月的銷量也就是一兩千隻。1997年,香港爆發禽流感,島內活雞被大量捕殺,所有供港活雞全部停止運輸。當時香港的雞苗多數產自廣東,禽流感一來,廣東很多種雞廠都縮小了規模。就在這一年,陳漢松卻一腳踏進了財富大門。預測到了市場空白,陳漢松反其道而行,擴大雞苗孵化量,果然,在禽流感風波過去後,馬上有十幾個香港農場到內地尋找雞苗,價格內地是2元一隻,而香港客商出價4元一隻。這時,陳漢松一個月能賣10萬只雞苗,達到10萬元純利潤。陳漢松後來又雜交出一種麻雞,大受歡迎,又用毛色亮黃的公雞跟麻雞雜交,產出的雞苗母的是麻色,而公的就變成了亮黃色,公雞苗供應雲貴川市場,母雞苗供應珠三角地區和港澳市場,正好形成互補,現在陳漢松每年的雞苗產量一年達到1100萬羽。
陳田:深圳市潮泰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田原在老家普寧市大長隴鄉務農,1985年到深圳創業,1992年成立深圳市潮泰實業有限公司,下轄的「潮泰牛肉店」餐飲連鎖品牌,是專營全牛系列火鍋為主的綠色食品餐飲品牌,是深圳市飲食服務行業協會常務理事單位,多次被中國餐飲行業協會、政府部門、新聞媒介評為文明單位、優秀餐飲企業、全國綠色餐飲企業等榮譽稱號。
陳克齊:先生祖籍廣東普寧大長隴,其父陳仲卿少年時代到泰國謀生。經過幾十年的拼搏,陳家企業成為世界著名的華人企業。陳克齊在泰國的企業已形成多元經營的局面,公司主業是罐頭和米業,均居泰國前三位之內,產品以出口為主,行銷世界五大洲七十餘個國家。由於經營有方,陳先生獲得泰國「模範企業家」稱號,並榮獲企業界的最高獎--「金帆船獎」。受其父親熱愛家鄉思想的影響,陳氏兄弟長期以來,關心中國內地的發展和民族振興偉業。不僅在內地投資、發展經貿合作,而且在中國兩次申辦奧運的活動中,開展了許多相關工作,頗獲各界好評。
陳楚生:籍貫廣東普寧大長隴,1981年7月25日出生於海南,中國當紅原創歌手,因參加2001年上海電視台「亞洲新人大獎賽」獲得「亞洲最具潛質新人獎」而出名,之後又參加了2007年「快樂男聲」,奪得全國總冠軍。陳楚生的父親陳合池是普寧大長隴人,1970年從汕頭乘船赴海南當知青。 1976年,陳合池在海南和潮汕老鄉方玉卿結婚,方玉卿是潮南區隴田鎮人,1981年生下了陳楚生。
陳秀珠:籍貫廣東普寧大長隴,1979年參選香港小姐,雖然三甲不入,但清麗脫俗的她很快在娛樂圈闖出了名堂,與TVB簽約並受力捧。曾主持「K—100」,並是「體育世界」第一代主持人。主演時裝劇《風雨晴》、《痴情劫》、《假日風情》、《超越愛情線》;民初劇《戲班小子》、《蘇乞兒》;古裝劇《射鵰英雄傳》、《歡樂長安》、《鍾無艷》、《碧血劍》、《雪山飛狐》等。80年代中期更作為女一號主演兩部廣受歡迎的大型金庸古龍劇——《笑傲江湖》和《陸小鳳之鳳舞九天》。《笑傲江湖》中陳秀珠飾演任盈盈與周潤發合作。後來又因翁美玲的去世,代替她出演《陸小鳳之鳳舞九天》,與萬梓良合作。
陳楚蕙:女,潮劇小生,1958年參加香港新天彩潮劇團,師承香港名教戲張木津先生。後又向京劇老師周文偉先生學習小生表演程式,向關正良、李少華學習北派武功,成為該團擔綱小生。1960年由她主演的《掃窗會》、《後母心》、《雌雄劍》等拍攝成潮劇藝術影片,一舉成名,有香港「任劍輝」的贊譽。唱聲寬亮明澈,吐字清晰,講究平仄,行腔平中有奇,情發於中而寄於聲,自如流暢,形成剛中有柔的演唱風格。陳楚蕙不管文戲武打,皆能勝任。由她主演的角色有《掃窗會》的高文舉,《天仙配》的董永,《孟麗君》的元成宗,《紅鬃烈馬》的薛平貴,《黑海丹心》的范天鵬,《嚴蘭貞打破玉花瓶》的曾榮,《三看御妹》的封加進,《弟婦告姐夫》(《恩仇記》)的施子章,以及《碧玉簪》、《皇姑嫁何人》、《王金龍》、《桃園冤屍》、《秦原闖道》、《紅書寶劍》、《井邊會》等生角。主演並拍攝成潮劇藝術影片的有《天仙配》、《釵頭鳳》、《牡丹亭》、《嚴蘭貞》、《辭郎洲》、《孔雀東南飛》、《紅鬃烈馬》、《劉璋下山》、《紅梅記》、《碧玉簪》、《恩仇記》、《穆桂英》、《孟麗君》等50多部,由她演唱錄灌唱片和卡式帶的劇目有《一門三進士》、《瀟湘秋雨》、《秦原闖道》、《紅書寶劍》、《怒斬楊廷芳》、《貂蟬》、《五子掛帥》、《桃園冤屍》、《皇姑嫁何人》、《雙月華》、《三家福》、《義重如山》、《荊柯》、《碧海丹心》、《孫安動本》、《三代闖婚》、《雙貴子》等。1966年起,隨新天彩潮劇團到泰國演出。1971年婚後息演,但新加坡潮劇觀眾對她感情殊深,有30 多位潮劇愛好者聯名請她復出,她又重新披掛粉墨登場,成為東南亞最受觀眾喜愛的潮劇演員。1984年和1985年兩度受泰國泰中潮劇團聘請,參加港泰名伶大會演。在《碧海丹心》中飾范天鵬,為此而半年苦練「舞大旗」和「踢銅錘」功夫,演出獲得成功。1990年她已近50歲,在演出《曹翠娥》的長連戲出時,從晚八時開始,演至次日凌晨三時還能從人物激烈情緒需要,連續甩發40多次,贏得台下觀眾熱烈掌聲。
陳開芹:農民家庭出身。幼年在家鄉讀小學。1924年,入汕頭商業學校。求學期間受革命潮流影響,思想進度很快。次年參加共產主義青年團。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4月,汕頭的反動派大肆捕殺共產黨員,黨組織安排他回鄉進行隱蔽活動。他深入到大南山東部的一些鄉村發動群眾,組織農會和農民自衛軍,成為潮陽早期農民運動領導人之一。1928年初,他被選為中共潮陽縣委常委,同澎湃一起在金溪、潘岱一帶活動。是年秋,因特委機關被敵人破壞,仍在大南山一帶堅持斗爭,晝伏夜出地開展工作。1929年初,任中共潮陽縣委書記。帶領縣委的同志,深入鄉村,發展黨組織和農會領導抗租抗債斗爭。這期間,他在潮陽建立黨支部21個,建立了許多農民組織,還積極做營救被捕革命同志的工作。同年7月,擔任潮普農民武裝改編的中國工農紅軍第六軍第四十七團政委。1930年4月,敵軍2000多人進犯,他指揮部隊從大南山林招右側兩面夾攻,斃敵百多人,繳獲大批槍支和軍用物資。5月,攻陷普寧縣城流沙鎮。11月,任新成立的中共潮普惠縣委組織部長。創辦了《潮普惠紅旗》,並寫了創刊詞。此後,先後擔任東江紅軍獨立師紅二團、紅一團政委。1933年1月,任新改選的中共東江特委軍委委員,帶領紅一團第三營留在激石溪保護海陸紫縣委機關。4月,敵軍發動進攻。他命部隊迅速掩護機關轉移,自己帶傳令兵殿後阻擊。戰斗中,不幸英勇犧牲。逝年28歲。
陳財燕:泰國盤古銀行原總經理兼香港分行經理。上世紀八十年代,獨資捐建大長隴燕營學校。
陳少波:廣東省委政法委副秘書長、省綜治辦主任。
陳奕和:廣東省糧食廳副廳長。
陳烏縱:揭陽市防空辦主任,處級幹部。
陳振治:泰國金業工會主席、泰國中華總商會新第25屆主席。
陳克敏:中國建築科學研究室主任、高級工程師、研究員。
陳克平:曾任普寧市人民醫院院長,普寧市政協原副主席。
陳陽生:普寧市人民醫院院長,普寧市政協副主席。與陳克平為普寧市的醫療衛生事業,特別是為普寧市人民醫院成為三級甲等醫院,做出了巨大貢獻。
『肆』 唐朝時期考中進士的名人
1、顏真卿
顏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羨門子,別號應方,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祖籍琅玡臨沂(今山東臨沂)。唐朝名臣、書法家,秘書監顏師古五世從孫、司徒顏杲卿從弟。
開元二十二年(734年),顏真卿登進士第,歷任監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後因得罪權臣楊國忠,被貶為平原太守,世稱「顏平原」。
安史之亂時,顏真卿率義軍對抗叛軍。後至鳳翔,被授為憲部尚書。唐代宗時官至吏部尚書、太子太師,封魯郡公,人稱「顏魯公」。
興元元年(784年),被派遣曉諭叛將李希烈,凜然拒賊,終被縊殺。他遇害後,嗣曹王李皋及三軍將士皆為之痛哭。追贈司徒,謚號「文忠」。
顏真卿書法精妙,擅長行、楷。初學褚遂良,後師從張旭,得其筆法。其正楷端莊雄偉,行書氣勢遒勁,創「顏體」楷書,對後世影響很大。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並稱為「楷書四大家」。
又與柳公權並稱「顏柳」,被稱為「顏筋柳骨」。又善詩文,有《韻海鏡源》、《禮樂集》、《吳興集》、《廬陵集》、《臨川集》,均佚。
2、許遠
許遠(709年—757年),字令威,杭州新城(今杭州市富陽區新登鎮上)人,一說杭州鹽官(今浙江海寧西南)人。唐代名臣,右相許敬宗玄孫(許敬宗孫子許彥伯的孫子)。
許遠為開元末年進士,曾入劍南節度使府為從事,因得罪節度使章仇兼瓊,貶為高要尉。安史之亂時,被唐玄宗召為睢陽太守。
至德二載(757年)正月,遭安慶緒部將尹子琦合兵十餘萬圍攻,他與真源令張巡以數千兵卒協力固守睢陽。堅持至十月,糧盡,羅雀掘鼠充飢。
終因外援不至,城破被執,送至洛陽,在安慶緒兵敗渡河北走時,遭殺害。後詔贈荊州大都督,圖像於凌煙閣,並敕建雙忠廟於睢陽,歲時致祭。
3、張九齡
張九齡(678年—740年)字子壽,一名博物,謚文獻。漢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廣東省韶關市)人,世稱「張曲江」或「文獻公」。唐朝開元年間名相,詩人。
西漢留侯張良之後,西晉壯武郡公張華十四世孫。七歲知屬文,唐中宗景龍初年進士,始調校書郎。玄宗即位,遷右補闕。唐玄宗開元時歷官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中書令。
母喪奪哀,拜同平章事。是唐代有名的賢相;舉止優雅,風度不凡。自張九齡去世後,唐玄宗對宰相推薦之士,總要問「風度得如九齡否?」因此,張九齡一直為後世人所崇敬、仰慕。
張九齡是一位有膽識、有遠見的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詩人、名相。他忠耿盡職,秉公守則,直言敢諫,選賢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趨炎附勢,敢與惡勢力作斗爭,為「開元之治」作出了積極貢獻。
他的五言古詩,詩風清淡,以素練質朴的語言,寄託深遠的人生慨望,對掃除唐初所沿習的六朝綺靡詩風,貢獻尤大。有《曲江集》。譽為「嶺南第一人」。
張九齡為張說所獎掖和拔擢,張說去世後,他又於開元二十一年輔佐玄宗為宰相。作為開元盛世的最後一個名相,他深為時人所敬仰,王維、杜甫都作有頌美他的詩篇。
他曾辟孟浩然為荊州府幕僚,提拔王維為右拾遺;杜甫早年也曾想把作品呈獻給他,未能如願,晚年追憶,猶覺得可惜(見《八哀詩》)。
4、宋璟
宋璟(663年—737年),字廣平,邢州南和(今河北邢台市南和縣閻里鄉宋台)人 。唐朝名相,北魏吏部尚書宋弁七世孫。
博學多才,擅長文學。考中進士,授上黨縣尉,遷中書舍人、御史中丞、吏部侍郎,官至吏部尚書、刑部尚書。
開元十七年(729年),拜尚書右丞相、上柱國、開府儀同三司,進爵廣平郡公。開元二十五年(737年),卒於洛陽,享年七十五,追贈太尉,謚號文貞。
先後歷仕武後、唐中宗、唐睿宗、唐殤帝、唐玄宗五朝,一生為振興大唐勵精圖治,與姚崇同心協力,輔佐唐玄宗開創「開元盛世」,與房玄齡、杜如晦、姚崇並稱唐朝四大賢相。
5、婁師德
婁師德(630年-699年),字宗仁,鄭州原武(今河南原陽)人,唐朝宰相、名將。
婁師德進士出身,由江都縣尉累遷至監察御史。後以文官應募從軍,西征吐蕃,立有戰功,被任命為殿中侍御史兼河源軍司馬,主持屯田。又升任左金吾將軍、檢校豐州都督。
長壽元年(692年),婁師德回朝,任夏官侍郎,次年拜相,不久又任河源等軍檢校營田大使,內遷秋官尚書。後因征討吐蕃兵敗,被貶為原州員外司馬。
萬歲通天二年(697年),婁師德再次拜相,改任納言,次年出任隴右諸軍大使。699年(聖歷二年),婁師德病逝,追贈涼州都督,謚號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顏真卿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許遠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張九齡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宋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婁師德
『伍』 高隴鎮的介紹
高隴鎮地處高阜,依田壠走向,故名高壠,後演化為高隴。位於茶陵縣東北部,省道S320貫穿全境,距縣城34公里,東鄰秩堂鄉,西南毗火田鎮、八團鄉,東北接江西蓮花、永新兩縣。集鎮有公安、工商、稅務、電信、廣電、電力等28個行政事業單位分支機構。全鎮全鎮下轄:光明、星高、石床、荔市、松江、光泉、龍集、星豐、古城、莊田、仁源、石沖、馬渡、白隴、水頭、長興、九渡17個村,1個居委會,154個村(居)民小組,19500人。耕地22241畝,林地15萬多畝。 按田壠走向,此地處高阜而得名高攏,後「壠」演變為「隴」。1949年屬三區,1959年設高隴公杜,1984年建鎮。原湘東鄉1949年屬二區、三區,1956年屬高隴鄉,1958年屬建蘇公社,1961年析置湘東公社,1984年復置鄉。2001年撤銷湘東鄉,並入高隴鎮。2005年底,總人口24181人(包括漢背辦事處4077人),其中非農業人口5356人(包括漢背辦事處4069人)。蘊藏豐富的鉭鈮、鎢、銅、錫、煤、鐵礦石、螢石等礦產資源和水電資源,其中鉭鈮儲量4885萬噸,煤炭595萬噸,鐵礦石150萬噸,螢石礦100萬噸。2014年7月1日吉衡鐵路茶陵南站建成通車,從茶陵南站坐火車去西部107公里處的衡陽只要16.5元,90分鍾。
『陸』 湖廣填四川
湖廣填四川是指發生在中國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的兩次大規模的湖南、湖北(即湖廣行省)、廣東(主要是客家人)等省的居民遷居到四川各地的移民潮。根據考證表明,還有江西、福建、廣西等十幾個省份的居民遷入。 清康熙初年,四川巡撫張德地經重慶到瀘州,沿途巡查,乘船走了好多天,張德地都沒有看到幾個人,為此感到好生奇怪:當地的人都到哪裡去了呢?隨從回答:都死了。 原來,明末清初的30多年間,四川境內戰亂頻發,加上災荒、瘟疫不斷,造成四川人口銳減。據考證,清初四川人口只剩下50來萬,重慶城(現朝天門到七星崗通遠門一帶)只剩下數百家人,重慶所轄的州縣內,有的只剩下十幾家人! 張德地趕緊把這一情況報告給朝廷。康熙下旨,鼓勵向四川(包括重慶)大規模移民,清政府還為此頒布了一系列移民優惠政策。湖南、湖北、廣東、河南等省的移民,浩浩盪盪往四川涌來,長達數十年的「湖廣填四川」移民活動由此拉開序幕。 《四川通志》:「蜀自漢唐以來,生齒頗繁,煙火相望。及明末兵燹之後,丁口稀若晨星。」據康熙二十四年人口統計,經歷過大規模戰事的四川省僅餘人口9萬餘人,清朝康熙年間,經歷過兵荒馬亂、刀光劍影的四川盆地終於平息下來,一批批新任地方官員也開始走馬上任了。在這些躊躇滿志的官員眼中,四川不知是怎樣的豐肥沃土。然而當他們騎馬、坐轎趕到新的官邸以後,才發現傳說中的天府之國竟然是這般的荒涼殘破、千瘡百孔。 湖廣填四川
康熙七年,四川巡撫張德地憂心忡忡地向康熙皇帝上了一道奏摺,表露出強烈的憂患意識。他說:「我被皇上榮幸地任命為四川的最高地方官員,來到這片飽受戰火摧殘的地方一展宏圖。但現在當我站在滿目瘡痍的昔日天府,增賦無策,稅款難征,使我感到局促不安、寢食俱廢。我等下官受皇上差遣,惟有精忠報國效忠朝廷。經過幾日思索,我覺得要重振四川天府之美名,惟有招徠移民開墾土地,重建家園,除此似無別的良方上策。」《明清史料·戶部題本》。 張巡撫還在奏摺中提及了一些移民辦法。比如,可以命令與四川相鄰各省的地方官清查那些因戰爭而背井離鄉的四川原籍人口,加以登記注冊,然後由四川「差官接來安插」。或者直接由政府出台一項移民政策,通過行政手段把人口密集省份的人民移來四川。康熙皇帝坐在紫禁城的龍椅上也正為全國的稅收和重建問題焦頭爛額。他接二連三地接到四川地方官的奏摺,召集相關部門聽取有關匯報,正式頒布了一份名為《康熙三十三年招民填川詔》的詔書,下令從湖南、湖北、廣東等地大舉向四川移民
『柒』 天津清朝武舉人名錄
從制度上看,基本沿襲明末,考試程序、辦法等並無多少變化,但重視程度大大超過明代。清代武官雖然仍以行伍出身為「正途」,科舉次之,但科舉出身者數量不斷增大,在軍中佔有很大比例。加上封建國家大力提倡,制度日益嚴密,錄取相對公正,因此,民間習武者對武舉考試趨之若鶩。清代武舉為國家提供了大批人材,其中產生了不少傑出人物。
清代武舉一依文榜程序,考試大致分四個等級進行。
一:童試,在縣、府進行,考中者為武秀才。二:鄉試,在省城進行,考中者為武舉人。三:會試,在京城進行,考中者為武進士。四:殿試,會試後已取得武進士資格者,再通過殿試(也稱廷試)分出等次,共分三等,稱為「三甲」。一甲是前三名,頭名是武狀元;二名是武榜眼;三名是武探花。前三名世稱為「鼎甲」,獲「賜武堤及第」資格。二甲十多名,獲「賜武進士出身」資格。二甲以下的都屬三甲,獲「賜同武進士出身」資格。殿試的規格很高,一般由皇帝親自主考。考試揭曉後,在太和殿唱名,西長安門外掛榜,並賜給武狀元盔甲。然後由巡捕營護送武狀元歸第,炫耀恩榮。第二天,在兵部舉行盛大的「會試宴」,又賞給武狀元盔甲、腰刀等,賞給眾進士銀兩等。清代科甲等級差別甚大,同樣是武進士,一、二、三甲的等級和榮譽卻大不相同。自然狀元是出盡了風頭的,登第後的三天內,可以披紅掛彩,上街誇官,真所謂春風得意、風光十足了。
殿試以後,通常立即由兵部授予官職。順治三年(1646)丙戌科是清朝武舉第一科,當時規定武狀元授正三品的參將,武榜眼授從三品的游擊,武探花授正四品的都司。二甲授正五品的守備,三甲授從五品的署守備。康熙年間又有變動,改為一半授營職,是直接帶兵的官,另一半授衛職,是皇帝的宮廷侍衛。雍正五年(1727)規定,武狀元授御前一等侍衛,武榜眼、探花授二等侍衛。再從二甲中選頭十名,授三等侍衛。其餘全在兵部注冊授於守備等營職。雍正以後各朝武進士的授官情況還有一些變化,不過所授品階基本上以康熙朝定製為准,沒有太大的變更。
清朝武舉各級考試,通常每三年舉行一次,每科錄取人數也有定額。但常科以外,還時常增設所謂「恩科」,常額以外,也增加一點「恩額」。
這類「恩科」、「恩額」都由皇帝直接掌握。無非籠絡人心,吸收更多的武勇人士為統治者效命。考試辦法差不多與明代一樣,分一、二、三場進行。一、二場試了弓馬技勇,稱為「外場」;三場試策論武經,稱「內場」。一場試馬上箭法,馳馬三趟,發箭九枝,三箭中靶為合格,達不到三箭者不準參加二場。乾隆年間,一場又增加了馬射「地球」,俗稱「拾帽子」,專為考察伏射能力。二場考步射、技勇。步射九發三中為合格。所謂「技勇」,實際上主要測膂力。一共三項。頭項拉硬弓,弓分十二力、十力、八力三號,另備有十二力以上的出號弓。應試者弓號自選,限拉三次,每次以拉滿為准。二項舞大刀,刀分一百二十斤、一百斤、八十斤三號,試刀者應先成左右闖刀過頂、前後胸舞花等動作。刀號自選,一次完成為准。第三項是拿石礩子,即專為考試而備的石塊,長方型,兩邊各有可以用手指頭摳住的地方,但並不深。也分為三號,頭號三百斤,二號二百五十斤,三號二百斤。考場還備有三百斤以上的出號石礩。應試者石號自選,要求將石礩提至胸腹之間,再藉助腹力將石礩底部左右各翻露一次,叫做「獻印」,一次完成為合格。凡應試者,弓、刀、石三項必有兩項為頭號和二號成績,三號成績超過兩項者為不合格,取消三場考試資格。⑤
三場是考文,當時叫「程文」,也稱「內場」,相當於文化課考試。內場考試對大多數武人來說,比外場考試更難應付,所以考試辦法不得不屢有變動。最初是考策、論文章,「策」相當於問答題,「論」是按試題寫一篇議論文。順治時定為策二篇、論二篇,題目選自四書和兵書。康熙年間改為策一篇、論二篇。策題出自《孫子》、《吳子》、《司馬法》三部兵書,論題只從《論語》、《孟子》中出,考試難度有所降低。乾隆時,又改為策一題,論一題,題目都選自《武經七書》。到嘉慶年間,考慮到武人多不能文,所考策、論多不合格,而不少外場成績突出者又往往敗於內場,於是乾脆廢除策、論,改為按要求默寫《武經七書》中一段,通常只一百字左右。這樣一味遷就,使內場考試的水平越來越低,最後差不多隻是形式上的存在了。當時社會上歧視武人之風很盛,經此一改,武人更加被文士們看成纖纖武夫,武舉的社會地位大不比清代前期了。清代著名學者趙翼有一段記述,最能反映武舉內場考試的實情,也反映了當時文人對武人的輕蔑:
「武闈但以弓馬技藝為主,內場文策不論工拙也。余嘗主順天乙酉科武鄉試,其策有極可笑者。如『一旦』二字多作『亘』字,『丕』字又作『不一』字,蓋緣夾帶小本字畫甚密,不能分晰,故抄謄訛錯耳。又如『國家』字應抬高一字,則凡論古今地名處,如『國家四郊多壘』、『社稷危亡』之類,亦無不抬頭。武生自稱『生』,則應於行內稍偏,乃又將『生人』、『生物』、『生機殺機』之生字,一概偏在側邊。如此者不一而足。然外場已挑好『雙好』字型大小,則不得不取中。幸武闈無磨勘之例,可不深求耳。」⑥
實際上康熙注意到了科舉文武分途不利於造就兼備人材的問題,他曾要求打破考試中的傳統界線,允許文武生員舉人交叉考試,武科舉人可以改考文科進士,文科舉人可以改考武科進士。康熙認為:「如此則各得展其所學,文武兩途,皆得真才矣。」⑦然而,整個清代,文武交叉考試者寥寥無幾。文武各成畛域而壁壘森嚴的現象越來越嚴重,文人不武,武人不文,文武兼長的人材也就越來越少。文武分途的考試制度培養了大批專門人材,卻很難造就出雲文雲武的博通人材,應該說這是科舉制度的弊端之一,也是清朝中後期政壇上出將入相人材日見匱乏的原因之一。
上面所講考試辦法,是會試一級的,鄉試、童試的考試辦法與會試大致相同,只二場弓、刀、石的份量相應降低,馬步射降為九發二中為合格。
清朝對武科鄉試、會試的錄取額有具體規定。康熙二十六年(1687)規定,武鄉試錄取名額約為文鄉試的一半,全國共八百四十名左右。其中河北省(直隸),一百零八名,其他各省六十名以下不等。會試錄取名額康熙初年以前,大致在每次錄取二百名到一百名之間。康熙十八年定額一百名,後來又規定不拘定額,特別是不拘各省分配的定額,只按考試成績,奏報皇帝,由皇帝和主考大臣臨時酌定錄取人數。酌定時也要考慮到各省都有名額,但一甲、二甲只依據成績圈定,排除其他因素的影響。每科參加會試的武舉人,一般在千人左右,有時多到兩千人左右,進士錄取額如果平均以一百二十人計,那麼錄取比例差不多是在十人或十幾人中取一名,顯然,考取武進士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落第的武舉人,雍正年間曾規定按路程遠近發給回家路費,多則十兩,少則四、五兩。而大部分武舉人,按規定可到兵部注冊,由兵部依據個人成績分三等授予武職,也可以到本省軍營中效力。總之,只要有一個武舉人資格,就算有了進身之機,同樣也有逐步升遷的機會。
清代武舉制度與大清帝國相始終。鴉片戰爭以後,頻繁的禦侮戰爭中,早就顯露出武舉人材不能適應新的戰爭,除了長矛大刀與堅船利炮之間的差距外,更重要的還是基本素質和軍事思想上的差距。然而朝野上下株守陳規,玩歲愒日,武舉考試竟一直被延續下去。光緒二十一年,榮祿首先提出廢止武舉考試,他說:「自火器盛行,弓矢已失其利,習非所用,與八比試帖之弊略同。積弱之端,未始不由於此。」⑧他主張各省創設武備學堂,以西洋軍事課程培養新式軍人。然而榮祿的倡議並沒有得到大多數朝臣的響應。一拖便是幾年,光緒二十四年照例舉行武舉會試——這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次武會試。不久,要求改革的呼聲又一次響起來,「內外臣工請變更武科舊制,廢弓、矢、刀、石,試槍炮。」然而依舊未能實行改革。⑨直到光緒二十七年(1901),武舉制度才終於被宣布廢止。可惜這已經太晚了,僅僅十年後,大清帝國便宣告滅亡了。
二
清朝以鐵騎勁弓得天下,所以前期幾個皇帝都很重視講習武藝,時時強調「文武並重」,力圖保持滿族勁悍尚武的傳統。然而,由於受到漢文化的不斷浸潤和持續執行「右文」政策,使朝野上下重文輕武之風日益濃烈。於是,不但在觀念上,就是實際待遇上,武科地位也比文科低得多。文科殿試揭曉後,新科進士的姓名、籍貫及名次都要鄭重其事地刻在「進士題名碑」上,這些碑至今還完整無損的保存在北京國子監舊址。此外,官私刊印的《館選錄》、《鼎甲錄》和《明清進士題名碑錄》一類書籍很多,差不多隨處可見,因此清代文科進士的情況非常清楚。武科就大不相同了,既沒有「題名碑」制度,也很少有專載其事的書籍,對整個清代武科概況,包括武科鼎甲情況,不要說後代,就是當時人也往往不能言其詳。
幸好近人朱彭壽曾做過一番統計,留給我們一份珍貴材料。⑩加上還有其它方面的材料,使我們對清代武舉鼎甲情況大致有所了解。
清代的武會試,自順治三年(丙戌)開科,到光緒二十四年(戊戌)截止,一共進行了一百一十二次。也就是說一共產生了一百一十二個武狀元,還有一百一十二名榜眼和探花,總計武科前三名(鼎甲)是三百三十六名。一百一十二年武狀元的姓名都有記載,但目前能確知其籍貫者只九十二人,其餘二十一人還有待於考求。這九十二個武狀元,河北省出的最多,共三十二名。以下山東十三名,浙江八名,江蘇六名,河南、山西各五名,廣東四名,甘肅、福建各三名,江西二名,四川、陝西各一名。此外,漢軍旗六名,滿軍旗三名。
這個統計不完備,也不是很准確的,不過大略可見各省武舉基礎的差別。所謂武舉基礎,可從兩個方面認識,一是尚武風氣,二是文教水平。河北省武狀元最多,武榜眼、探花也比別的省多,這與河北省武風素盛分不開。正因為河北省武風基礎好,所以清朝對河北省特別重視,鄉試名額總比他省給得多。陝、甘二省古多名將,尤其是甘肅,雖然經濟、文化都比較落後,但自來「人材健壯,強勇者多,騎射嫻熟,勝於他省。」⑾康熙年間平定「三藩之亂」中的名將張勇、趙良棟、王進寶、孫思克都出在隴右,所以清朝對陝、甘二省總是另眼相待。武鄉試名額,順治朝規定陝、甘各二十名,後經康、雍、乾三朝追加,兩省都增至五十名,這比許多大省的名額都多。有清一代,甘肅出了三名武狀元,一名榜眼,四名探花,以甘肅的經濟文化和人口而言,這個數字不能算小了。需要指出的是,當時的甘肅包括寧夏,三名武狀元張文煥、馬會伯、李如柏都出在寧夏,五名榜眼、探花中,也有三人出在寧夏。人口不及江南一個大縣的寧夏,居然出了六名武科鼎甲進士,這不能不是一個引人注意的現象。
我們把清代文武兩科狀元的籍貫對照一下,能發現一些有趣的方化差異。
清朝文科會試也是一百一十二科,狀元一百一十二名。其中江蘇四十九名,浙江二十人,安徽九名,山東六名,河北、廣西各四名,江西、福建、湖北、廣東各三名,湖南二名,江南、四川、陝西各一名,山西、甘肅、雲南沒有。顯而易見,從整個比例來看,武狀元是北方多,文狀元則南方領先。河北省武狀元三十二,文狀元僅四名,與此相對,江蘇省是文狀元四十九,武狀元六名,南北文武各有偏長,至少在清代科舉考試中確實存在這個問題。應該說山東、浙江兩省發展相對平衡,這兩省文武基礎都比較好,兩科狀元的比例顯得合理一些。
從武鼎甲的民族比例上看,無疑漢族佔了絕大多數,而少數民族中回族顯得突出一些。回族是以尚武勇健著稱的民族,乾隆曾說:「中土回人。性多拳勇,哈其大姓,每出將種。」⑿所以清朝歷來注意從回族中選拔武備人材。武狀元中目前能確知是回族的是:江都楊謙,先獲康壬午武鄉試第一名(解元),又獲康熙丙戌科武狀元;乾隆丁巳科狀元河北任邱哈攀龍;壬申科狀元河北獻縣哈廷梁;丙戌科狀元河北河間白成龍;丁未科狀元山東臨清馬兆瑞;嘉慶丙辰科狀元河南鄧縣馬殿甲;甲戌科狀元山東益都丁殿寧;咸豐壬子科狀元河北撫寧馬鳴圖;同治甲戍科狀元河南西平張鳳嗚等,至少是九個,或者還要多一些,尚待繼續考索。榜眼、探花也有一批。如雍正丁未科榜眼安徽懷寧馬大用;嘉靖已丑科控花河南杞縣張萬清,丁丑科武榜眼甘肅固原馬維衍;光緒丙子科榜眼河南西平張忠祥等。楊謙家族是南方回族中的望族,其弟楊凱也是武進士出身,官至湖廣提督。哈攀龍之父哈元生,其子哈國興,都是武進士出身,哈廷梁則是哈攀龍的族弟,諸哈都做到提督職務,是善戰的將領,「三世擁旄,時人榮之。」⒀乾隆所謂「哈其大姓,每多將種」就是在誇獎哈國興時所言。
清朝武科出現過不少著名人物和軼聞,有些是值得介紹一下的。
古代科場的最高榮譽是「獨佔三元」,即一個人得了三個第一名:鄉試第一解元,會試第一會元,殿試第一狀元。清朝二百多年中,文科得三元者僅兩人,一個是乾隆時代江蘇常州的錢棨;另一個是嘉慶時代廣西臨桂的陳繼昌。武科得三元者只有一位,此人是清初浙江仁和的王玉。說來王玉不止是三元,而是獨占「四元」。他本來是明朝崇禎十二年(1639)浙江武鄉試的解元。入清以後,又參加新王朝的武舉,獲順治八年(1651武鄉試解元,接著順治九年武會試會元,殿試又得狀元,是名符其實的「連捷三元」。王玉體貌偉岸,武力絕倫,甚得順治賞識,曾任天津鎮總兵等職。
武狀元馬全,本名馬瑔,山西陽曲人,是一位性格耿直,武勇超群的英雄人物。乾隆十七年壬申(1752)他考中一甲第三名進士,即武探花,授官福建游擊。他與同僚某人語言失歡,發生斗毆。某人敵不住馬全,由衙門逃到城門外,馬全騎馬追到城濠的橋上,兩人再次奮拳搏鬥,後來竟一起落入城濠。因為這件事,他被參劾罷官,只好流落北京。過了幾年,他改名馬全,重新參加乾隆二十四年的武鄉試,取得武舉人資格。第二年(庚辰科)參加武會試、殿試,居然以優異成績獲取一甲一名武狀元。殿試外場的時候,乾隆認出了這位技勇出眾新科狀元馬全,其實就是幾年前的武探花馬瑔。馬全不勝惶恐,乾隆愛才心切,居然不咎既往,使馬全重新獲得為國效力的機會。後來,他參加了平定金川叛亂的戰爭,在木果木之役中,率部殿後,英勇殉職。馬全的經歷成為清代武科膾炙人口的佳話。⒁
江蘇泰州人劉榮慶,是乾隆四十九年甲辰科(1784)武狀元。只隔了三年,他的弟弟劉國慶又獲乾隆五十二年丁未科武狀元。兄弟兩人都是武狀元,這在清朝是唯一一例。
清代的天津武風很盛,武科出人亦多。武狀元出了三位,但都在晚清,即咸豐三年癸丑科(1853)溫常涌;光緒三年丁丑科(1877)佟在棠;光緒二十一年乙未科(1895)武國棟。另外還出了兩位名聲顯赫的武榜眼:韓琦,「猿臂善射,射無虛發。」武鄉試第一,武會試又第一,後中乾隆丙辰科武榜眼。李經世字槐圃,「任俠尚義,孔武多力。」也是鄉試、會試均為第一,後中乾隆乙丑科榜眼。二人事跡如出一輒,是過去天津的老人們喜歡講述的人文掌故。⒂
清代文科考生不拘年齡,老於場屋而終身無尺寸進取者大有人在,八十以上還下考場的事情並不罕見。清政府對這種人通常都要給予褒獎,無非吸引更多的士人把畢生精力用在八股文上。但武科是有年齡限制的,規定武生、武舉年齡超過六十,地方不許發給參加鄉試和會試的手續。道光二十六年(1846),安徽有個叫符成梅的武童生,以八十四歲高齡參加武鄉試,居然三場都應付下來。主持鄉試的官員奏請皇帝授予職銜,道光以「違例妄請」的罪名將報請官員革職,並下令將送考、收考的學政、巡撫等一律「嚴加議處」。從保證武舉的質量來看,道光的處理不無道理。
上面談到,武科鼎甲統計為三百三十六名,而實際上狀元是足額的,榜眼、探花有缺額者,大抵在遇到確實不得其人的時候,便留下空缺。當然這種情況並不多,主要發生在道光朝。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1847)只取狀元河北晉州李信、榜眼四川越雋姜國仲,探花虛缺。道光三十年庚戌科(1850)只取狀元四川華陽彭陽春、榜眼河北靜海岳汝忠,探花虛缺。因特殊原因而丟失了鼎甲榮譽的只有一例。清代制度,殿試後由皇帝親自宣布登第進士名次,稱為「傳臚」,嘉慶二十四年己卯科(1819)狀元徐開業、探花梅萬青均以傳臚未到而被除名,榜眼陝西神木秦鍾英被推補為狀元。
『捌』 陝西歷史上曾經出現過那些有影響的歷史人物他們做過什麼事至少5個,謝了!
周秦時期
1崇侯虎:商代末期諸侯,崇國國君。封地在今西安西郊灃河西。與周文王同時期。曾對殷紂王進讒言使殷紂王將周文王囚禁於幽里。後被周滅。
2姬旦:既周公,武王之弟。因采邑在周,也就是今天的岐山縣,故稱周公。武王死後輔佐成王。制禮作樂,為西周制定官制和其他各種典章制度。
3姬發:既周武王,西周開國君主。周文王之子。滅殷商建西周。
4姬鮮:管叔姬鮮,周武王弟。為周初三監之一。初封於管,即現在的鄭州。成王繼位後周公旦攝政。管叔不服,發動叛亂。周公東征殺管叔。
5伯禽:周公單張子。周公被封於魯,因輔佐成王,故由伯禽代為治理魯地。
6尹喜:周大夫。函谷關令。愛好天文星象之術。在終南山結草為樓,觀星望氣,其地遂得名為樓觀,既今樓觀台。
7贏渠梁:既秦孝公,戰國時秦國國君。頒布法定的度量衡器,統一度量衡。
8贏駟:秦惠文王。孝公之子。繼位之初殺商鞅,但未能廢除商鞅之法。
9贏政:秦莊襄王之子。公元前247年十三歲時繼秦王位。後免呂不韋相國職,開始親政。重用李斯,王翦等人。滅六國,於公元前221年統一全國並建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帝國,秦。
10蒙恬:秦名將。祖先為齊國人,祖父,父親皆為秦將。秦統一後率30萬人北擊匈奴,築長城,修直道。後胡亥與趙高矯詔殺扶蘇,並逼蒙恬自殺。相傳蒙恬發明了毛筆,但可能應為毛筆的改良者。
11扶蘇:秦始皇長子。因不同意焚書坑儒,被始皇派往蒙恬部去監軍。後被胡亥等人設計害死。葬於今綏德縣。
兩晉南北朝時期
1杜預:西晉將領,學者。他認為忘戰必危,勤於講武,又博學多能。當時被稱為「杜武庫」。
2僧肇:俗姓張,京兆人。既今西安。東晉佛學哲學家。鳩摩羅什弟子之一。
3智猛:新豐人。既今臨潼區新豐鎮。後秦時期曾到天竺取經。
4王子直:南北朝時西魏著名將領。任車騎將軍,平涼州叛亂。廢帝元年拜使持節大都督行瓜州事。
5韋孝寬:南北朝時京兆杜陵人。今西安市東南。西魏及北周著名將領。
6宇文沂:本為朔方人,後徒京兆。北周及隋著名將領。因隋文帝多疑罷其官,隨心懷不滿,圖謀反隋,事泄被殺。
7王述:京兆霸城人。今西安市東郊。北周時任廣州刺史。隋開皇初,獻平陳之計,修造戰艦,為上流之師。後以行軍總管擊南寧,未至而卒。
兩漢時期
1田何:西漢經學大使。孔子授[易],五傳至田何。始皇焚書,[易]賴田何口授,始得傳於後世。漢代[易]學宗師,漢初因年事已高,惠帝曾至其家授業。
2宣曲任氏:長安宣曲人,西漢大富商。其祖原為秦督道糧倉的管理人員。秦亡時,人們爭搶金銀珠寶。只有任氏儲存大量糧食。後因此起家。但家風優良。
3劉徹:西漢武帝,景帝之子。實行推恩制。分全國為十三州。禁止私人鑄錢,統一幣制,制五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設五經博士。放棄和親政策,和匈奴之間連年作戰,擊潰匈奴主力。派張褰出使西域。興修水利。推行代田法。創建太學。為史上一代明君。
4竇嬰:西漢大臣,文帝竇皇後從兄子。因與武帝丞相田汾爭地等原因被殺。
5蘇建:西漢將軍,蘇武之父。建朔方。因與趙信共率部三千多騎與匈奴數萬騎相遇,激戰一天多,趙信投敵,蘇建逃回,按律當斬,武帝赦其死罪但貶為庶人。後又代郡太守,死於任所。
6張湯:西漢杜縣{今西安東南}人。審理陳皇後巫蠱案和淮南王,衡山王謀反案,羅織株連,處死數萬人。建一武帝改革幣制,鑄五銖錢。後被迫自殺。死後家產不過五百金,且都是俸祿和皇帝賞賜所得,足見其廉潔。
隋時期
1虞慶則:隋京兆人。隋代大臣。封魯國公,後任右武侯大將軍。討平嶺南人李賢反叛回程途中被誣謀反而被殺。
2於仲文:北周至隋時期京兆人。北周及隋代大臣。著有[漢書刊繁]等書。
3韋師:隋京兆杜陵人。隋代任吏部侍郎,山東河南十八州安撫大使。一生為官清廉。
4史萬歲:京兆杜陵人。隋朝名將。突厥可汗入侵,但聞其名後不戰而退。史追擊百餘里,殺敵數千。後因遭楊素妒嫉被誣陷而死。
5張定和:萬年人,今西安東。隋朝著名將領。後從煬帝征伐吐谷渾,挺身登山,被亂箭射死。
6宇文愷:原籍朔方夏州,今陝西靖邊人。主持修建宗廟,宮殿,陵墓,廣通渠等,並策劃修建隋新都大興城。後又奉命修建東都洛陽城。其設計理念對當時及後世周邊國家都城的設計都有相當大的影響。
7李密:京兆長安人。隋末瓦崗軍領袖。後投唐,公元618年被以謀反罪擊殺。
8王世充:隋新豐縣,今臨潼區人。隋代將領。唐武德四年,兵敗降唐,後被仇人獨孤修德所殺。
唐時期1
1李世民:公元559年生649年卒,公元626年至649年在位。唐高祖李淵次子。隋末,李源為太原留守,李世民勸其反隋。李淵稱帝將李世民封為秦王。武德九年即公元626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事變,殺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不久即皇帝位。為史上一代明君。
2殷開山:京兆府,今戶縣人。唐初大將。從征王世充,病死於途中。
3杜如晦:京兆杜陵人。史有[房謀杜斷]之美稱。世稱唐之賢相。貞觀四年病逝。
4韋仁壽:京兆萬年人。為官廉潔能幹。
5長孫皇後:唐太宗皇後。長安人。遺命不厚葬不起山陵。與太宗合葬於今禮泉縣之昭陵。
6姚思廉:京兆萬年人。唐代史學家。
7法順:雍州萬年人。隋唐時僧人,俗姓杜,又稱「杜順和尚」。華嚴宗初祖。
8顏師古:京兆萬年人。博覽群書,學識廣博,是著名的訓詁學家。
9唐臨:長安人。歷任大理卿,刑部尚書等職。凡唐臨審理案件犯人無一有異議。
10張儉:京兆新豐人。唐初為右衛郎將,代州都督,營州都督,後封皖城郡公。
11李泰:唐太宗第四子。初封宜都王,徒封越旺,魏王。後因謀為太子,貶為順陽王。
12閻立德:京兆萬年生人。唐代著名建築學家兼工藝家。唐著名離宮別館基本均出自他手。在中國建築史上有重要地位。
13閻立本:京兆高陵生人。閻立德之弟。主持修訂多種醫書,對中國醫葯學有相當影響。
14窺基:京兆長安人。唐右金吾衛將軍尉遲敬宗之子,開國將軍鄂國公尉遲敬德之侄。唐代高僧,師從於玄奘法師。為法相宗創始人之一。窺基舍利塔在今長安縣興教寺。
15韋待價:京兆萬年人。官至蘭州刺史。多次同吐蕃作戰,升任涼州都督。
16李賢:唐高宗子,武則天所生。上元二年{公元675年}立為太子。後被武則天流放巴州,被迫自殺。
17周興:長安人。唐酷吏。後被來俊臣所逼流放於嶺南,路上被仇家所殺。
18李昭德:京兆長安人。官拜鳳閣侍郎。因來俊臣誣告下獄,後來俊臣也被下獄,兩人同天被殺。
19來俊臣:唐雍州萬年人。酷吏。後被武則天所殺。
20懷素:京兆府人。律宗三派東塔宗創始人。
21王孝傑:京兆新豐人。為唐時大將,後戰死於討伐契丹之作戰中。
22李重潤:中宗李顯長子。因有人誣告其餘其妹永泰公主及妹婿武延基議論張易之兄弟與武則天之事,被武則天棒殺。
23韋安石:京兆萬年人。因不苟言笑吏民皆敬畏。官至尚書右僕射。後被太常卿姜皎所陷害,憂郁而死。
24韋皇後:長安人。唐中宗李顯皇後。中宗復位後,聽信上官婉兒誘勸預效法武則天之所作所為。後被李隆基所殺。
25法藏:原籍西域康居,後隨祖父遷來長安。華嚴宗實際創始人,被尊為三祖。
26太平公主;唐高宗李治之女,武則天所生。初嫁薛紹,後嫁武攸暨。
27韓思復:京兆長安人。任吏部侍郎,襄州刺史。一生為官清廉。
28韋景駿:京兆萬年人。任房州刺史。
29李隆基:又稱唐明皇。睿宗之子。他統治時期為中國封建社會的一個鼎盛時期。後因安史之亂,返回長安後被肅宗遷居於西內太極宮最終抑鬱而死。
30韓休:京兆長安人。任禮部侍郎虢洲刺史。
31李尚隱:原籍趙郡,徒京兆萬年。曾任桂州都督,廣州都督,五府經略史。
32韓朝宗:京兆長安人。任荊州長史,高平太守。
33王昌齡:京兆人。唐時詩人。
34韓干:京兆藍田人。盛唐時著名畫家。被譽為畫馬神手。
35張萱:京兆人。盛唐時畫家。現存世的{唐後行從圖}是他的作品。其{搗練圖}現存於美國波士頓博物館。
唐時期2
1韋述:京兆杜陵人。唐代史學家。並著有[高宗實錄][御史台記][兩京新記]等二百餘卷
2於休烈:京兆高陵人。擅寫文章,開元初進士及第。後升至工部尚書。卒年八十一歲。
3懷素:原籍長沙,徒京兆。俗姓錢。擅草書,以「狂草」出名。今西安碑林藏有懷素草書名碑[千字文]及[東陵聖母帖]
4顏真卿:京兆萬年人。開元進士。曾任監察御史,次史,刑部尚書等職。為官剛直不阿,直言敢諫。後官至太子太師封魯國公。唐德宗時李西列叛亂,他奉命前去勸諭李西列,後被李殺害。顏真卿以書法聞名。存世碑刻有[顏氏家廟碑][顏勤禮碑]行書有[爭坐位帖]書跡有[自書告身][祭侄季明文稿]等。
5韓晃:京兆長安人。歷任吏部外侍郎,鎮海軍節度使,後封晉國公。好古琴,喜書法。作品流傳至今的有[文苑圖][五牛圖]今存於故宮博物院。
6第五琦:京兆長安人。著名理財家。封扶風郡公。
7韋皋:京兆萬年人。任隴州刺史,奉義軍節度使,南康郡王,檢校太尉。多次擊敗吐蕃,使西南少數民族多數內附。
8惠果:京兆萬年人。唐代名僧。後常住青龍寺,向來唐求法的僧侶授密宗教義,日本僧人空海在此學成後歸國創立了日本真言宗。
9杜黃裳:京兆萬年人。唐名臣。封河中節度使。曾勸憲宗整頓綱紀,削平藩鎮。
10程異:京兆長安人。一生為官清廉,死後家無余錢。
11韋丹:京兆萬年人。顏真卿外孫。任容州刺史。造福一方。死後老幼思之不忘,皇帝刻石記功。
12薛濤:京兆長安人。唐代著名女詩人。
13杜牧:京兆萬年人。唐代著名詩人。歷任黃州,池州,湖州,睦洲等地刺史。與李商隱齊名,合稱「小李杜」。
14韋正貫:京兆萬年人。任太子校書郎,調華原尉。一生為官清廉。
15魚玄機:京兆長安人。唐代著名女詩人。
16韋庄:京兆杜陵人。唐末文學家。寫[秦婦吟]長達1366字,是現存唐代最長的一首七言古詩。但其筆跡傳世少見。
17杜光庭:京兆長安人。唐末五代時期道士。晚年隱居青城山。今存世著作有二十餘種。
18衛賢:京兆人。五代南唐著名畫家。有[雪宮圖][蜀道圖][盤車水墨圖]等傳於世。今藏於故宮博物院的[高士圖]和上海博物館的[閘口盤車圖卷]也均出自他手,為稀世珍寶。
宋元明清時期[1840年前]
1杜漢徽:京兆長安人。宋初名將。善騎射。後晉,後漢,後周時期戍守邊州,屢破遼兵。任天長軍使,雄武軍使。後因病而卒。
2王意見:京兆萬年人。宋代詩人。任御史中丞,吏部侍郎,刑部尚書等官職。七十九歲無疾而終。
3李成:京兆長安人。宋初畫家。先世為唐宗室。[宣和畫譜]推他的山水畫為古今第一。
4許道寧:京兆長安人。五代,宋初畫家。今存世作品有[松山行旅圖][秋山蕭寺圖]。
5劉謙:京兆長安人。宋史學家兼詩人。曾任榮州刺史,後奉詔修撰[五代史]著有詩集一卷。
6楊礪:京兆戶縣人。官至翰林學士。但一生清苦。死後真宗冒雨致祭。
7李建中:京兆人。宋代大書法家。後居蜀地官至太府寺。自稱崖夫民伯。
8史序:京兆長安人。宋代天文學家。任翰林院主簿,監丞。
9種世衡:京兆長安人。宋朝名將。開清澗縣城。深得當地軍民愛戴,死後軍民畫像苦祭。
10石蒼書:京兆人。宋代書法家。曾任承事郎等官職。
11薛紹彭:京兆長安人。宋代書法家。今西安市周至縣樓觀台藏有薛紹彭題詩石刻。
12呂大鈞:京兆藍田[今西安市藍田縣五里頭村人]人。北宋學者。著有[鄉約][四書注][成德集]等書。
13趙瞻:鳳翔周至[今西安市周至縣]人。任侍御史等官職。著有[春秋論][奏議][文集][西山別錄]等書。
14呂大防:京兆藍田[今西安市藍田縣五里頭村]人。任鹽鐵判官,太長博士,後官至宰相。
15呂大忠:京兆藍田[今西安市藍田縣五里頭村]人。任縣令,知州,河北轉運判官,陝西轉運副使等職。任陝西轉運副使之職時,將[石台孝經][開成石經]以及當時長安一代遭受破壞的歷代石碑細心收集。移置到府學北邊[今陝西碑林博物館]地址。並選擇乾燥堅固地基穩固排放,且修建了房屋,廊亭,安排了放置次序,使得這些珍貴文物得以保存至今。為今之碑林博物館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其功流芳千古。
16呂大臨:京兆藍田[今西安市藍田縣五里頭村]人。北宋學者。曾任太學博士,秘書省正字。著有[禮記解][程門問答][易章][論語解][孟子講儀][考古圖]等書。所著[考古圖]為我國最早的較為系統的古器物圖錄。
17種師道:京兆長安人。北宋末年名將。官至侍衛親軍馬軍副都指揮使,保靜軍節度使,京畿兩河宣撫使,統領各路勤王兵。宋軍兵威始振。金兵聞其名而退兵。
18成宗道:京兆長安人。宋代名畫家。工畫人物,兼擅長刻石。
19揚恭懿:京兆高陵人。元代學者。元世祖曾派耶律郎申敬來召,以疾辭。後又數次召用,皆不赴。為元代關學復起的重要人物。
20紅字李二:京兆人。失卻原名,以藝名稱世。元雜劇家,秦腔藝人。與元曲四大家之一的馬致遠合作編寫雜居[開壇闡教黃粱夢][岳陽樓]等劇。
21王真:陝西咸寧[今西安市]人。明代大將。因屢戰有功,被提升為都指揮使。後在對敵作戰中身受重傷但仍殺敵數十人,環顧左右說:「我義不死於敵手」。遂自殺。後成祖繼位,追封金鄉侯。
22王通:陝西咸寧[今西安市]人。明代大將軍。金鄉侯王真之子。任武義伯加太子太保。
23李錦:陝西咸寧[今西安市]人。明代學者。當時關中許多學者均出自他門下。
24雍泰:陝西咸寧[今西安市]人。官至戶部尚書。一生為官剛正清廉。
25呂楠:高陵人。理學家。歷任翰林院修撰,吏部考功郎中,太常少卿,禮部右侍郎。畢生著述甚豐,有[四書因向][周易說翼][尚書說要][毛詩說序][春秋說志][禮問內篇外篇][史館獻納][南省奏稿][詩樂圖譜][史約][高陵志][解州志][涇野文集]等。
26王九思:陝西咸寧[今西安市]人。明代著名學者。傳世刻印書籍有[呂氏春秋][國語][左傳][六子全書][太白山人集][玉坡奏議]等。為明代陝西私人刻書中的一位著名人物。
27馮從吾:西安府長安[今西安市]人。明代著名學者。歷任尚寶卿,副都御史,工部尚書,創立關中書院。著有[元儒考略][馮子節要][關學編][古文集選]等書。
28梁化鳳:長安[今西安市長安縣]人。清代將領。順治三年武進士。因戰功卓越,升江南提督,封三等男。
29張勇:陝西洋縣人後徒居長安。清朝將領。歷任雲南提督,加少傅,兼太子太傅,升太子太師一等候。死後贈太師。
30趙宏印:陝西神木人。清朝將領。因戰功卓越授左都督,在蘇州十二年,盜賊斂跡,官民安寧。死後,郡人祀於名宦寺。
『玖』 「關隴集團」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它存在了多久
關隴集團的形成,最早要從北魏開始說起。
大家知道,北魏的都城,最開始是在平城,也就現在的山西大同市,從地圖上看,屬於是比較靠近長城以北的地方。而當時北魏在北方,又有個非常強大的敵人,叫做柔然,雙方經常爆發大規模的戰爭。
因為北魏的都城距離柔軟的勢力范圍太近,為拱衛都城的安全,防禦柔然南下入侵,北魏統治者拓跋燾就在都城的附近設置了六個軍事要塞,分別是沃野、懷朔、武川、撫冥、柔玄、懷荒,合稱“六鎮”。
因為這六鎮是保衛北魏都城的屏障,所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這六鎮的將領,其身份都非常高貴。並且,這六鎮的軍人,其福利待遇和武器裝備也都是最好的,當時北魏士兵都以當六鎮軍人為榮。
但後來,北魏孝文帝改革後,北魏將都城遷到洛陽,由於平城不再作為國都,六鎮也就失去軍事上的意義,其將領和士兵的地位也就隨之一落千丈。
同時,由於六鎮的將領遠在漠北,少有接觸漢文化的可能。於是久而久之,他們與南遷的鮮卑貴族在文化上形成差距,心理上形成隔膜,經濟地位上也處於劣勢。
不過,正是源於關隴集團的實力太過強大,所以從李淵奪取天下開始,就不斷在削弱關隴集團的實力。尤其是唐高宗上台後,作為關隴集團領銜人物的長孫無忌處處對其施壓,唐高宗為擺脫關隴集團的控制,於是開始與關東地區的豪門大族聯手。
這時候武則天的武氏家族,恰好是關東地區首屈一指的豪門大族,於是武則天自然水到渠成的稱為李治的皇後。
對此,以長孫無忌為首的關隴集團自然會表示強烈的反對,而這也會他們後來的滅亡埋下了隱患。至於後來的事情大家也知道,長孫無忌很快被殺,武則天的權力則是越來越大。
再後來,等到武則天上台後,她直接將都城搬遷到洛陽,降低關隴集團對朝廷的影響;接著她又特意開設武科舉來取士,打破軍功的世襲制度,讓廣大底層百姓也能在軍中擔任較高職位,從而瓦解關隴集團賴以生存的軍權。
其後,在關隴集團失去軍權之後,武則天又重用酷吏對他們進行殘酷清洗。最終,在武則天的強擼之下,歷時150餘年的關隴貴族集團終於退出了歷史舞台。
對此,史書上曾這樣評價:“武曌則以關隴集團外之山東寒族,一旦攫取政權,久居洛陽,轉移全國重心於山東,中進士詞科之選舉,拔取人才,遂破南北朝之貴族階級。”
『拾』 潮州出現過什麼偉大的歷史名人
1、林大春
林大春生於1523年12月9日(明嘉靖二年十一月三日),字井丹、邦陽,號石洲,潮州府潮陽縣縣廓都(今汕頭市潮陽區)人。 [1-2] 1550年(明嘉靖二十九年)中嘉靖庚戌科進士,歷任行人司行人、戶部主事、浙江提學。晚年歸老,於1588年(明隆慶二十二年)2月12日離世。
林大春官不顯赫但文名頗著。為人操守高潔,為官廉潔剛正,晚年作為潮州府最為著名的鄉賢之一,積極參與鄉梓事務,對當地社會具有很大的貢獻。代表作品有《井丹集》、《潮陽縣志》等。《明史》「藝文四」收有《井丹集》目。
2、翁萬達
翁萬達(1498年-1552年),字仁夫,號東涯。明朝中期名將、詩人。潮州府揭陽縣(今汕頭市金平區鮀浦一帶)人。翁萬達出身寒門,為嘉靖五年(1526年)進士。
歷任廣西梧州府知府,陝西布政使,右副都御史銜巡撫陝西,兵部右侍郎總督宣(府)、大(同)、山西、保定軍務兼莉糧餉,左副都御史、兵部尚書,右都御史、左都御史等職,曾參與平定安南莫登庸叛亂,後期統理北方邊防,抗擊蒙古俺答汗侵擾,統邊五六年間,屢立戰功。
又修築大同宣府間長城800餘里,烽堠300餘座,使邊境得以安定。後三罷三起,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逝於回鄉途中。明穆宗時追贈太子少保,謚號「襄敏」。
3、王大寶
王大寶(1094年-1170年),又名王元龜、二龜、二王,海陽縣湯頭村人(今廣東省潮安縣歸湖鎮),宋朝名臣 。早年被選入太學讀書,1128年(南宋建炎二年)中進士 ,廷試第二,成為宋代嶺南唯一的榜眼。
歷任南雄州教授,樞密院計議 ,差監登聞鼓院(接受士民向皇帝申訴奏稟的衙門)等職。王大寶對儒學頗有研究,尤長於易學,著有《諫垣秦議》、《周易證義》、《毛詩國風證義》、《詩解》、《王元龜遺文》等。後人將他與崔與之、李昴英等同尊為「嶺南六先生」,並被推為「潮州八賢」之首。
4、丁日昌
丁日昌(1823—1882),字持靜,小名雨生,別名禹生,廣東省豐順縣人。歷任廣東瓊州府儒學訓導,江西萬安、廬陵縣令,蘇松太道,兩淮鹽運使,江蘇布政使,江蘇巡撫,福州船政大臣,福建巡撫,總督銜會辦海防、節制沿海水師兼理各國事務大臣。是中國近代洋務運動的風雲人物和中國近代四大藏書家之一。
5、鄭大進
鄭大進(1709(己丑年)~1782),清代人,又名譽捷,號謙基,退谷。生於廣東潮州府揭陽縣梅崗都山美村(今屬揭陽市揭東區玉滘鎮),少時有神童之稱。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舉人,乾隆元年(1736年)進士,歷任大名府、河間府同知,正定知府,按察使布政使,兩淮鹽運使,浙江按察使,貴州布政使,河南、湖北巡撫,兼署湖廣總督,官至直隸總督。任政期間,草除積弊,關心民生,所至頗具政績。
後加授太子少傅銜。二十二年任正定同知時,纂修了《正定府志》50卷,四十七年十月十九日病卒,乾隆帝御制墓碑,親撰碑文,賜祭賜葬,追謚勤恪。主要著作有《愛日堂詩文集》和《鄭勤恪公奏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