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是個什麼東西

歷史是個什麼東西

發布時間:2023-01-23 17:03:53

⑴ 歷史是個什麼東西

歷史是記載一個國家、一個文明、一個時代或者一段時期發生的事情、經歷以及人物。。。歷史是一個國家和民族都要銘記的,無論榮耀亦或恥辱,都應該正視它,要以史為鑒。

⑵ 歷史是什麼歷史是一門科學還是一門學科

歷史是文化的傳承,積累和擴展,是人類文明的軌跡。歷史作為反映過去事實的工具,其本身必須具有一定的科學依據,從而為人類整個階段的發展進程奠定基礎。

歷史學是一門整合型的社會科學,是歷史研究主體在馬克思主義哲學所提供的一般規律指導下,運用一定的思維認識方式和手段,在與歷史客體發生互動作用的過程中,通過對歷史客體的分析研究,以理解其特殊規律和特點的一種精神生產實踐及其創造出來的產品——歷史知識。

⑶ 歷史的含義是什麼

歷史是延伸的。歷史是文化的傳承,積累和擴展,是人類文明的軌跡。

歷史,簡稱史,一般指人類社會歷史,它是記載和解釋一系列人類活動進程的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多數時候也是對當下時代的映射。如果僅僅只是總結和映射,那麼,歷史作為一個存在,就應該消失。歷史的問題在於不斷發現真的過去,在於用材料說話,讓人如何在現實中可能成為可以討論的問題。

廣義上,「歷史」可以指過去發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類社會發生聯系。在哲學上,這種含義下的歷史稱為歷史本體,例如宇宙歷史、地球歷史、鳥類歷史等等。

(3)歷史是個什麼東西擴展閱讀

「歷史」的含義在中文中最早僅用「史」一字代表。

甲骨文中「史」字與「事」相似,指事件。許慎《說文解字》說:「史,記事者也;從又持中,中,正也。」便指出「史」的本意即記事者,也就是「史官」。由此引申,則代表被史官被紀錄的事,換句話說,即所有被文字紀錄的過去事情。

「歷史」一詞出現較晚,《三國志·吳書·吳主傳》注引《吳書》,吳主孫權「博覽書傳歷史,藉采奇異」。「史」前加「歷」字是指經歷、歷法,也就是人類經歷的一段時間。在事件中加入時間的概念,「歷史」一詞就具有了當今的含義。近代日本學者為翻譯英文「history」,便以歷史二字附會之,使其成為對應詞。

廣義上指客觀世界運動發展的過程,可分為自然史和人類社會史兩方面。歷史是研究人類變化,社會興替的重要的人文學科。

⑷ 什麼是歷史,怎麼才能了解歷史

那麼歷史就是過去的事情,想要去了解歷史,那麼就應該要了解過去的事情,特別是中國上下五千年,可以好好去看看。

⑸ 歷史是什麼

提要:所謂「歷史」,它包含有三層意思:人類社會過去的發展過程;對過去的事的記載;人的歷史認識。本文論述了歷史理論和史學理論的區別,並闡述了歷史科學概論課程的結構。我們在學習和研究歷史。「歷史」這個詞,在我們口裡和筆下不知出現過多少遍。但是,我們真的清楚「歷史」這個詞的意思嗎?我們清楚地想過「歷史」是什麼嗎?什麼是歷史?我們常說、常寫、常想的「歷史」這個詞,實際上不止一種意思,但我們常常不大注意它們之間的區別。隨手舉幾個詞典上的例子:英文的History,《牛津大詞典》有九種解釋;中文的「歷史」,《漢語大詞典》、《現代漢語詞典》有四種解釋;《辭海》和台灣的《中文大詞典》、日本的《大漢和辭典》均有二種,我們不去一一列舉了。我們通常的用法中,「歷史」一詞大致有三種意思,第一種是指過去的事,第二種指對過去的事的記載,第三種是人們意識中的過去。(1) 先說第一種,歷史是過去的事。這種用法,例如: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歷史——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佔有一段時間,也就是說都有其歷史。不僅限於人類,大至宇宙(現在認為它有120—150億年),小至基本粒子(10-6—10-23秒),都佔有一段或長或短的時間,也就是說都有其歷史。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這就是人類的歷史了(個人、群體、地區、民族、國家、世界)。僱傭勞動在中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這里說的不是一個事件,或事物,而是一種現象,一種關系。這座房子的歷史不長——物體。醫生要了解病人的病史——某個人某些方面的狀況。歷史的經驗——從人們對某些歷史事實的認識中總結出來的東西。總之,大大小小,方方面面,各色各樣的事物都在時間中佔有一段或長或短的地位,在時間已經逝去的那一段,就是它的歷史。歷史是過去的事,這是一種簡單的直觀的表述形式,也是一種對「歷史」的最早解釋。在中國古代文字中,甲骨文中「史」作「」是象形字,象一隻手拿著一個東西,和「事」 或不分或略有區別()。史、事相連。甲骨文中有「歷」字,作「」,指經歷、歷法,表示經歷的一段時間,下面是一個人腳印,似乎是指人的經歷,即今天繁體字的「歷」。歷、史連用,事再注入時間觀念,成了一個詞「歷史」,指經過的事。歷、史合為一辭,似乎晚出。《三國志·吳書·吳主傳》注引《吳書》,吳主孫權「博覽書傳歷史,藉采奇異」。史和歷史,意思一樣,但史的意思更寬一些,還包括了寫史的人。甲骨文的史,是人名,是記事的官。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史,記事者也。」這個記事者,也是人,即史官、史家。說歷史是過去的事,這是一種簡單的直觀的表述形式,不錯,但並沒有完全表述「歷史」的內涵。「事」通常被看成是「事件」(event),那是歷史中有頭有尾,輪廓清楚而且是顯眼的東西。但歷史中的有些東西不好說是事件,例如關系、現象、心態、過程等等。所以說歷史是過去的事,應該包括了過去的事件、事物(物體現象)、事態(形態、結構、過程)、事情(包括非物質的心理現象)等等。但是,這樣講也許還不夠,盡管歷史的「歷」已經顯示了時間的因素,但人們往往注意的是「過去的它是什麼」,而不一定注意到「過去的它是什麼」,即在某一個時間段內它是什麼。換句話說,我們常是從靜態的角度如同看照片那樣看歷史事物,而不是從動態的角度如同看電影那樣看歷史事物。換言之,歷史的事物是在某一個時間段內活動,而不僅是 在某一個時間點上存在著。因此,我想,比較更確切的提法是:歷史是過去的事物活動的過程。一切事物都有它的歷史,但我們通常說的歷史是人的歷史,因此,也許更應當說:歷史是人類社會過去的發展過程。

⑹ 歷史是什麼

歷史是什麼,唯物辯證法認為,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一切物質都是運動的。這個客觀物質世界運動發展的過程,便是歷史。歷史是一種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當然,歷史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從廣義上理解,歷史包括自然史和人類史;從狹義上理解,歷史單指人類社會的「歷史」。歷史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過去形態,這是與人類社會活動的現實形態相對而言的。

歷史的發展具有明顯的特殊性,主要表現有三。首先,人的存在是歷史的前提。只有有了人才有了人類社會,才有了人類創造歷史的實踐活動,才有了人類社會的歷史。其次,歷史具有「一度性」。人類社會歷史現象不同於自然界其他方面的現象,任何人類社會歷史現象都是一過即逝,無論使用何種方法也不能使之重現。再次,歷史具有綜合性。這是因為人類社會的歷史,是由人類的各種社會活動構成的,主要包括政治、經濟、文化、教育、民族關系、對外關系、戰爭、宗教等等。

1.原始資料

歷史是世代的依次交替

歷史不外是各個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遺留下來的材料、資金和生產力;由於這個緣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變了的條件下繼續從事先輩的活動,另一方面又通過完全改變了的活動來改變舊的條件。

──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識形態》(1845—1846年)。參見《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1頁。

歷史是整個的人類生活

什麼是活的歷史,真的歷史呢?簡明一句話,歷史就是人類的生活並為其產物的文化。因為人類的生活並為其產物的文化,是進步的,發展的,常常變動的;所以換一句話,亦可以說歷史就是社會的變革。這樣說來,把人類的生活整個的縱著去看,便是歷史;橫著去看,便是社會。歷史與社會,同其內容,同其實質,只是觀察的方面不同罷了。

……

依上所述,歷史既是整個的人類生活,既是整個的社會的變革;那麼凡是社會生活所表現的各體相,均為歷史的內容所涵括。因為文化是一個整個的,不容片片段段的割裂。文化生活的各體態,各方面,都有相互結附的關系;不得一部分一部分的割裂著看,亦不得以一部分的生活為歷史內容的全體。普通一說歷史,便令人想是說社會上的政治,法律,和經濟;其實道德,學術,宗教,倫理,等等,所謂文化的理想,亦莫不應包含在歷史以內。

──李守常著:《史學要論》,商務印書館,1999年,第76、77頁。

歷史是客觀世界的發展過程

什麼是歷史?語言中的「歷史」有多重含義。因為歷史既有客觀存在的,又有經人們記錄反映出來的;既有包括一切方面的,又有個別方面的;既有全過程的,又有個別階段的。日常語言中的「歷史」一詞綜合地反映了歷史的多種形式的存在。但我們是史學工作者,以歷史為研究對象,必須給它以明確的說明。

歷史,就其本身而言,是客觀世界的發展過程。馬克思和恩格斯說:「我們僅僅知道一門唯一的科學,即歷史科學。歷史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考察,可以把它劃分為自然史和人類史。但這兩方面是密切相聯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類史就彼此相互制約(《德意志意識形態》。見《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0頁注)。

自然史是自然界永遠不停止地發展的客觀存在。宇宙中一切天體處於不斷運動變化之中,在空間和時間上都是無限的,因而宇宙本身有著無限的歷史。但是宇宙間每一個具體的天體都有它發生、發展到衰亡的過程,在空間和時間上都是有限的,因而它們有著有限的歷史。空間和時間無限的宇宙,正是由無數的空間和時間有限的天體所構成,宇宙的歷史也就是無限和有限的辯證統一。

地球,是人類居住的地方。地球上的生命是從地球上的非生命物質發展來的,生命是物質發展到高級階段的表現。從非生命的物質發展成為具有新陳代謝機能的原始生命,需要許多億年的時間。再經過三十多億年由低級到高級的發展和分化,到距今約三百萬年前,地球上出現了能製造工具的人類。

有了人類就有了人類的歷史。史學以人類歷史為研究對象,當然跟自然史也有密切的關系。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進程中,人與自然的關系和人與人的關系是始終存在著的。人的勞動和自然界一起是一切財富的源泉。自然界為勞動提供材料,勞動把材料變成財富。生產活動是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人的認識,主要地依賴於物質生產活動。人們經過生產活動逐漸地了解自然現象、自然的規律性及人和自然的關系;而且經過生產活動,也在不同程度上逐漸地認識了人與人的一定的相互關系。

作為在時間中發展的過程,自然史和人類史都有其一度性,即一去不返的性質。但是,自然史和人類史也表現出巨大的差別。首先,自然界(如天體、地質、物種、氣候等)的變化,比起人類歷史來,速度很慢,在短時期里甚至難以為人們所發現。再則,自然是沒有意識的存在,自然界中的矛盾運動,相對於有意識的人類社會來說,後者比前者無疑要更加復雜些。自然科學家可以在實驗室里使自然史上的現象相當准確地重現出來。例如,化學家每次使兩份氫和一份氧發生化學反應,結果都會生成水,並據此寫出2H2+O2=2H2O的方程式。而歷史學家在人類歷史上卻看不到這樣簡單而又確定的重現現象。當然,人們可以說,赤眉起義是陳勝起義的重現,黃巾起義是赤眉起義的重現,只要有封建主義的剝削制度存在,就會有農民戰爭的重現。這是說,人類歷史和自然史同樣是有規律的。但是,封建社會里的各次農民起義,總有其時代性或區域性的不同。就起義的背景、動機、過程、結局等方面而言,每一次都是一個具體的獨特的歷史事件。這跟每次氫氧化合生成水不同,也不能找出一個類似2H2+O2=2H2O的簡單公式到處可用。因此,史學工作者研究人類歷史,必須從社會發展客觀過程的實事中研究其各種復雜的具體聯系,以求得歷史發展的規律。

──白壽彝主編:《史學概論》,寧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4頁。

客觀的歷史和書寫的歷史

「歷史」一詞是有歧義的。我們經常聽到有人說古代史、中世紀史、近代史,這指的是古代、中世紀、近代各個時期社會發展的過程。這些發展過程是客觀存在的。不管你是否把它們寫成專書,也不管你是否知道它們,它們總是存在的。歷史工作者寫了書,或叫古代史,或叫中世紀史,或叫近代史,意思是說,他們寫的是這些時期的歷史,並不是說他們寫的這些歷史的書就是歷史的本身。但在習慣上,也有經常稱歷史記載為歷史的。如說,戲劇中的某某人,在歷史上沒有。這里說的「歷史」,就指的是歷史記載。

李大釗同志特別重視「歷史」一詞的這種不同的用法,而申述他所認為正確的理解。他說:「歷史這樣東西是人類生活的行程,是人類生活的聯續,是人類生活的變遷,是人類生活的傳演,是有生命的東西,是活的東西,是進步的東西,是發展的東西,是周流變動的東西;他不是些陳編,不是些故紙,不是僵石,不是枯骨,不是死的東西,不是印成呆板的東西。……不錯,我們若想研究中國的歷史,像那《史記》咧,《二十四史》咧,紫陽《綱目》咧,《資治通鑒》咧,乃至其他種種歷史的記錄,都是很豐富、很重要的材料,必須要廣搜,要精選,要確考,要整理。但是它們無論怎樣重要,只能說是歷史的記錄,是研究歷史必要的材料;不能說他們就是歷史。這些卷帙,冊案,圖表,典籍,全是這活的歷史一部分的縮影,而不是這活的歷史的本體。這活的歷史,固屹然存在於這些故紙陳編的堆積以外,而有他的永續的生命。譬如我們要想研究中國,或是日本,固然要盡量搜集許多關於中國或日本的記載與著作,供我們研究的材料;但不能指某人所作的《現代中國》,說這就是中國;指某人所作的《現代日本》,說這就是日本。我們要想研究列寧,或是羅素,固然要盡量搜集許多關於列寧或羅素的記載與著作,供我們研究的資料;但不能指某人所作的列寧傳,說這就是列寧;某人所作的羅素傳,說這就是羅素。那記載中國或日本的事物的編冊以外,儼然有個活的中國、活的日本在;那列寧或是羅素的傳記以外,儼然有個活的列寧、活的羅素在。准此以推,許多死的記錄、典籍、表冊、檔案以外,亦儼然有個活的歷史在。」我們研究歷史,盡管研究歷史要充分利用歷史記錄,但研究歷史的目的究竟是人類歷史活動的本身。李大釗把客觀歷史跟寫的歷史區別開來,這對歷史研究的發展是有利的,也是符合實際的。

──白壽彝著:《中國史學史》第1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3頁。

2.課文注釋

中國文明發展的連續性

在世界各文明古國中,中國文明發展的連續性是十分突出的。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中國作為一個政治實體在其發展過程中未曾為外來因素所中斷。其二,中國文明在文化發展史上也未曾有斷裂現象。以下讓我們分別地作一些比較的考察。

文明在歷史上是和國家同時發生的。在人類歷史的上古時期,在東亞的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在南亞的印度河流域和恆河流域,在西亞的伊朗高原、幼發拉底和底格里斯兩河流域、地中海東岸,在北非的尼羅河流域,在南歐的克里特島、希臘半島、義大利半島,出現了許多古老的文明國家。其中第一批出現於公元前四千年代後期至公元前三千年代後期。這就是埃及文明,兩河流域文明(均發生於公元前四千年代後期),印度河流域文明(發生於公元前三千年代中期),中國古代文明和克里特島上的愛琴文明(約發生於公元前三千年代後期)。

公元前二千年代,在埃及和兩河流域文明的影響下,敘利亞、小亞細亞一帶出現了腓尼基文明和赫梯文明。在克里特文明的影響下,希臘半島上的邁錫尼等地又形成了邁錫尼文明。邁錫尼文明成為愛琴文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公元前二千年代是青銅時代的盛世,也是埃及(中王國和新王國)和兩河流域(古巴比倫王國)文明繁盛時期。但是就在這一時期,印度河流域文明滅亡了(約公元前1750年),克里特·邁錫尼文明也先後滅亡了(約公元前15世紀,公元前12世紀)。

公元前一千年代,鐵器時代開始,文明也在更廣闊的天地中展開了。公元前一千年代前半期,在印度河流域和恆河流域重新出現了雅利安人的國家,在伊朗高原出現了波斯國家,在愛琴地區出現了希臘諸邦,在義大利出現了羅馬國家。在人類上古史上起過重要歷史作用的國家這時都出現了。也正是在這個時期,最古老的埃及和兩河流域的文明開始失去政治上的獨立,從屬於波斯帝國的統治之下。在埃及文明和兩河流域文明影響下發生的小亞細亞(赫梯)、敘利亞(腓尼基)、巴勒斯坦諸文明也經歷了同樣的命運。世界歷史表明,金石並用時代和青銅時代產生的古老文明,除了中國以外,到了鐵器時代的早期就都已經不再作為獨立的政治實體而存在了。

在公元前一千年代產生的古國,大多數也沒有能直接存留到現在,它們作為政治實體的連續性遭到了外力的中斷。波斯征服了整個西亞、北非的最古老的文明地區,以至印度河流域,以祆教(拜火教)為其特徵的古波斯文明成了更古老的文明的繼承者和代替者。但是,公元前4世紀後期,波斯為馬其頓的亞歷山大所滅亡。在遼闊的波斯帝國故土上後來建立起許多「希臘化」的國家。

公元前3世紀中葉至公元3世紀初期,安息(帕提亞)統治了伊朗和兩河流域。公元3世紀中葉至7世紀中葉,薩珊王朝的波斯一度復興。但是它在7世紀中葉為阿拉伯人所征服。從此,伊朗和西亞、北非其他古老文明地區一樣,成為伊斯蘭文明的地區。

公元前8至6世紀間,在希臘地區重新形成了很多城邦,經過公元前5世紀的繁榮,到公元前4世紀後期落入馬其頓勢力的支配之下。到公元前2世紀,馬其頓和希臘又先後落入羅馬人統治之下。羅馬於公元前1世紀後期擴展成為一個龐大的帝國,埃及、敘利亞、巴勒斯坦、小亞細亞、希臘等古老的文明地區都屬於它的統治之下。但是,到公元3世紀,羅馬帝國發生危機。4世紀後期日耳曼人大舉侵入,帝國分裂。5世紀西羅馬滅亡。作為上古時期在地中海地區出現最晚、影響最大的古羅馬文明,也在歷史上中斷了。

在中古時期,日耳曼人、斯拉夫人、阿拉伯人、突厥人曾運動於廣大的歐、亞、非地區,引起了傳統文明的巨大變化。當時存在於這一廣大地區里的很多國家,都是在這些運動之中或其後逐漸產生的。因此,它們與當地的上古文明的聯系不是直接的。

與其他古代文明相比,中國古代文明的連續性就十分引人注目了。中國文明產生於金石並用時代和青銅時代。經過夏、商、周三代的連續發展,到春秋時期進入鐵器時代。與埃及文明、兩河流域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愛琴文明不同,中國古文明沒有為外力所中斷。中國古代國家經過春秋、戰國之後,繼續向秦漢時期的更高階段發展著。

公元四五世紀,中原地區也發生過民族的移動,還建立過不少由少數民族為最高統治者的政權。但是這些變化在本質上都是朝代的分合或更替的問題。以後,在元代和清代,兩度出現過以少數民族成為全國最高統治者的皇朝,但這些皇朝和以漢族為最高統治者的皇朝一樣,在本質上都是各族上層統治者的聯合政權,只不過是具體結構有所不同而已。所以,中國作為政治實體在歷史上從未被外力所中斷。

中國文明在文化史上的發展連續性,在整個世界史上尤其顯得突出。這里需要說明的是,文化史上發展的連續性與文化遺產的流傳是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兩回事。在文化連續發展的文明中,前代文化自然地作為遺產流傳給後代,所以有文化史發展的連續即有文化遺產的流傳;但是,有文化遺產的流傳卻未必有文化史發展的連續。例如,現在世界流行的陽歷,其淵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埃及的歷法。日、月、火、水、木、金、土七曜日為一星期,圓周分為三百六十度,可以溯源於巴比倫。現代許多國家都使用的拉丁字母,源出於希臘字母,希臘字母源出於腓尼基字母,腓尼基字母又可以上溯於上古埃及和兩河流域文字中的表音符號。諸如此類的事例很多,可以說明現在許多國家都在繼承和沿襲上古埃及文明和兩河流域文明的文化遺產;但是,人們絕對不能由此得出結論說:這些現代國家都與上古埃及文明和兩河流域文明有文化發展史上的連續性。因為,現代很多國家雖然接受了上古埃及文明和兩河流域文明的文化遺產,但是它們的作為一個系統的文化,卻是自身先前的文化系統的發展和繼承,而上古埃及文明和兩河流域文明的那些文化遺產只是作為某些因素(而並非有機的系統)被繼承下來的。

所以,一個文明在文化史上的連續性必須有以下兩個方面的體現:一方面是,語言文字發展的連續性,這是一種文化賴以流傳的工具或形式的連續性;另一方面是,學術傳統(其中尤其是直接反映歷史連續性的史學傳統)的連續性,這是一種文化的精神內容的連續性。如果我們以這兩個標准來衡量世界上的各文明古國,其中大多數在文化發展史上不是已經中斷了連續性,就是只有不完全意義上的連續性。

3.學術觀點

歷史是人類生活經驗的回憶

持這種看法的西方學者很多,雖然其具體內容不太相同,但主要意思是一致的。法國學者亨利·伊雷內、馬魯給歷史下的定義是:「歷史是人類過去的知識」、「歷史是由歷史學家的主動性在人類的兩個畫面──從前的人所生活過的過去和人類為了有利於人與以後的那些人而展開的回復過去的努力的現在──建立的關系、連結。」美國史學家康尼爾·李德的定義與馬魯的定義相似:「歷史是指記錄下來的或未記錄下來的對人類往昔經驗的記憶。」他自己解釋說:「我之所以把歷史稱為記憶,是為了把那些從未被記載下來但對我們個人生活卻往往有深刻影響的過去經驗,特別是我們自身的過去經驗,包括在它的范圍之內。」與馬魯的定義相類似的,還有美國史學家卡爾·貝克爾的定義:「歷史是說過和做過事情的回憶。」他認為「每個普通人,同你我一樣,記憶種種說過做過的事情,並且只要沒有睡著,也一定是這樣做的。假定這位『普通先生』早晨醒來而記不起任何說過做過的事情,那他真要成為一個失去心靈的人了。」英國史學家柯林武德也說過,「歷史是過去的經驗的再現實化」,「歷史如同過去的經驗的再現。」可以看出他們把視角伸向了歷史的最後一層意義,即人們生活的經驗及對這種經驗的回憶。

「歷史」是歷史、歷史學和史學史的三位一體

從一個歷史工作者的專業角度來說,歷史、歷史學和史學史三者組成了一個三位一體,這實際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或所理解的「歷史」。歷史本來是指過去所發生過的(思想上與行動上的)事件,但這些事情要能傳達給我們,則必須要靠一個載體,這個載體就是歷史學(通常所採用的形式是歷史著作)。沒有它,我們就不知道歷史。人們的思想與活動構成為歷史,人們對歷史的研究和認識則構成為歷史學。也可以說,沒有歷史學,我們就不知道有歷史;或者說,對於我們的歷史認識而言,歷史和歷史學以及歷史學本身的歷史(史學史)乃是一個不可分的整體。我們不了解歷史學和史學史,也就不可能真正理解歷史。我們所知道的歷史都是歷史學告訴我們的,所以我們不可以得魚而忘筌。

歷史是現在以前(人類社會)的客觀實在及其反映

歷史是現在以前(人類社會)的客觀實在及其反映。應該說這個說法比較簡明,而且對歷史的兩層含義(客觀歷史本身和人們──歷史認識主體對歷史的認識)及其屬性(客觀實在性和可知性,前者為根本屬性)作了概括,並區分了「歷史」的廣狹二義,即「廣義的歷史是現在以前的客觀實在及其反映」,而「狹義的歷史是現在以前人類社會的客觀實在及其反映」,使「歷史」的廣狹二義不致混用。現再闡釋如下:

第一,之所以說「現在以前」而不用「過去」一詞,是為了強調指出歷史與現實的聯系。「人們不能自由地選擇自己的生產力──這是他們的全部歷史的基礎,因為任何生產力都是一種既得的力量,以往的活動的產物。所以生產力是人們的實踐能力的結果,但是這種能力本身決定於人們所處的條件,決定於先前已經獲得的生產力,決定於在他們以前已經存在、不是由他們創造而是由前一代人創立的社會形式。單是由於後來的每一代人得到的生產力都是前一代人已經取得而被他們當作原料來為新生產服務這一事實,就形成人們的歷史中的聯系,就形成人類的歷史。」馬克思的這段話,實際上從人類社會生產力基礎的角度對歷史與現實的聯系作出了深刻闡述。

從最廣義上來說,凡已經過去的,都應屬於歷史的范疇,雖然有時候我們認為某些活動還沒結束或完成,故應該屬於現實活動而非歷史活動,但它畢竟已經「客觀存在」過,它同樣具有歷史的以下特點:時間上已經過去,事實上只有一次性。人們在「現在」有可能改變「現在以前」的某些活動的結果和影響,但已無法改變這些活動本身。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凡「現在以前」都應屬於歷史范疇。

更明確地說,「現在以前」究竟是什麼時候?一秒鍾以前是不是歷史?回答是肯定的。

「現在以前」是不是等同於「過去」?眾所周知,在史學理論研究中,「過去」是一個非常模糊的概念,一般是指完整的歷史事件或過程結束之後,才算是「歷史」的范疇,否則就是現實,但這樣一來,帶來了一系列問題:歷史與現實的界線究竟在哪裡? 10年以前的歷史事件,其過程也許還沒有完成,結局還沒有完全顯現出來,而剛剛才完成的事件,已經全部結束。對於極度復雜的歷史與現實,對於歷史與現實的連續不斷的長河,怎樣合乎邏輯地從理論上界定它們?我們認為,「現在以前」不等同於「過去」。考慮到「現在以前」的事實已經「客觀存在」過,人們在「現在」已無法改變這些事實本身這一特點,則現在以前——即一秒鍾以前的都是歷史。

由於歷史與現實的分割不斷的聯系,人們「現在」的實踐活動有可能改變歷史的結局和影響,改變其自身對歷史的認識,相應地,人們不斷改變著的歷史認識會隨時影響他們對「現在」的定位和對未來的預測及把握,影響他們的下一步行動。人們的歷史認識(包括史學家的歷史研究)就是在不斷重新認識歷史與現實關系的辯證運動中前進的。所以我們認為,將歷史表述成「現在以前的客觀實在」,可以說清楚史學理論中的許多復雜問題。而且這樣表述,歷史和現實才不會被割裂,歷史對現實和未來的影響、歷史學的功能和作用才能凸現出來。

第二,「客觀實在」表述的是歷史的根本屬性──客觀實在性。對於歷史的根本屬性這一問題,龐卓恆先生論述得較為明確。具有客觀實在的研究內容可以說是歷史學之所以能成為一門科學的前提和基礎,因為任何一門科學都必須具有實實在在的研究內容,否則就將成為「玄學」而不是科學。在這里,歷史的根本屬性即客觀實在性是與辯證唯物主義哲學物質概念(物質是不依賴於人的意識,並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相吻合的。歷史上發生的一切事物、現象及其發展過程固然是極為復雜的,但都是實實在在存在過的,絕不會因為任何人對它們加以肯定或否定而改變其存在。總之,歷史是客觀存在的,歷史的根本屬性即客觀實在性,對此必須肯定,不能含糊或模稜兩可,因為這還涉及到歷史學是不是科學這個大問題。

第三,「反映」表達的是歷史的另一層含義,即「人們對歷史的認識」,強調的是歷史的另一屬性──可知性。該屬性是與歷史的根本屬性密切相關的,即「客觀存在」的歷史是可以被認識的,是可知的。這樣表述,才能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可知論,反對歷史不可知論。如果歷史是不可知的,那麼歷史學和歷史研究要麼就是毫無意義的,要麼就會走向唯心主義。歷史的可知性是由其根本屬性,即客觀實在性決定的:因為歷史是「客觀存在」過的,人們(歷史認識的主體)才有可能對其進行認識(反映),否則歷史認識(反映)就將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是「玄學」。「歷史是現在以前(人類社會)的客觀實在及其反映」這個表述,同樣與「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可以能動地反映物質」這一辯證唯物主義哲學原理相吻合。人們對歷史的認識(反映)即可看作意識對物質(現在以前的客觀實在)的一種能動反映,人們的歷史認識同樣具有能動性。這應該說是符合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而且,在史學理論教學中對學生闡釋清楚這一問題,可以為後面的許多教學內容,尤其是分析評述歷史相對主義和歷史客觀主義,以及歷史認識過程理論的有關內容,如歷史認識的特點等打下較好的基礎。

總之,我們認為,將歷史表述為「現在以前(人類社會)的客觀實在及其反映」,既簡明,又概括了歷史的兩層含義及其屬性,並區分了歷史的廣狹二義。

4.參考資料目錄

白壽彝主編:《史學概論》,寧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英]卡爾:《歷史是什麼?》商務印書館,1997年版。

李守常:《史學要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何兆武:《歷史學家、歷史學和歷史》,《史學理論研究》1998年第3期。

彭剛:《自由與歷史》,《史學理論研究》1998年第3期。

劉俐娜:《20世紀20年代中國史學界對歷史的認識》,《史學理論研究》2003年第1期。

向玉成:《歷史與歷史學新理解論綱》,《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科版)2004年第1期。

吳漢全:《歷史·歷史學·歷史哲學》,《江海學刊》2004年第2期。

⑺ 歷史是什麼

歷史,或簡稱史,指對人類社會過去的事件和行動,以及對這些事件行為有系統的記錄、詮釋和研究。

歷史可提供今人理解過去,作為未來行事的參考依據,與倫理、哲學和藝術同屬人類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歷史的第二個含義,即對過去事件的記錄和研究,又稱為「歷史學」,或簡稱「史學」。

隸屬於歷史學或與其密切相關的學科有年代學、編纂學、家譜學、古文字學、計量歷史學、考古學、社會學和新聞學等,參見歷史學。

記錄和研究歷史的人稱為歷史學家,簡稱「史學家」,中國古代稱為史官。記錄歷史的書籍稱為史書,如《史記》、《漢書》等,粗分為「官修」與「民載」兩類。

(7)歷史是個什麼東西擴展閱讀

史書共分為七種類型:

(1)編年體:以時間為順序編撰和記述歷史 ;例如北宋司馬光主持編纂的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

(2)紀傳體:以人物傳記的方式記敘歷史 ;例如西漢史學家司馬遷編纂的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

(3)紀事本末體:以事件為中心,每事各詳記起止,自為標題,每篇各編年月,自為首尾,前後連貫,又不重復。把人物在歷史上活動的年代和所起的具體作用結合具體的歷史事件加以敘述,使讀者既詳其事件的原委,又了解人物在事件過程中所起的作用;

(4)政書體:記載歷代典章制度的體例,起源於「三禮」。按時間分為貫通歷代和斷代的;按體例分為典志體和會要體。

(5)國別體:以國家為單位分別記敘的歷史。例如西漢劉向整理的第一部國別體史書《戰國策》。

(6)斷代史:記錄某一時期或某一朝代的歷史,例如東漢史學家班固編撰的第一部斷代史《漢書》。

(7)通史:不間斷地記敘自古及今的歷史事件,如《史記》。

⑻ 什麼叫歷史

⑼ 歷史是什麼東西

歷史,是客觀存在的事實,真相只有一個。然而記載歷史、研究歷史的學問卻往往隨著人類的主觀意識而變化、發展完善,甚至也有歪曲、捏造。

基本解釋
1. 記載和解釋作為一系列人類活動進程的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 2. 沿革,來歷 3. 過去而不能改變的事情,而且具有一定的價值 4.於事件的載體


歷史,或簡稱史,指對人類社會過去的事件和行動,以及對這些事件行為有系統的記錄、詮釋和研究。歷史可提供今人理解過去,作為未來行事的參考依據,與倫理、哲學和藝術同屬人類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歷史的第二個含義,即對過去事件的記錄和研究,又稱為「歷史學」,或簡稱「史學」。隸屬於歷史學或與其密切相關的學科有年代學、編纂學、家譜學、古文字學、計量歷史學、考古學、社會學和新聞學等,參見歷史學。記錄和研究歷史的人稱為歷史學家,簡稱「史學家」,中國古代稱為史官。記錄歷史的書籍稱為史書,如《史記》《漢書》等,粗分為「官修」與「民載」兩類。 廣義上,「歷史」可以指過去發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類社會發生聯系。在哲學上,這種含義下的歷史稱為歷史本體,例如宇宙歷史、地球歷史、鳥類歷史等等。而狹義的歷史則必須以文字記錄為基礎,即文字出現之後的歷史才算歷史,在此之前的歷史被稱為史前史。與人類社會相關的歷史,又可以稱為人類史或社會史,而脫離人類社會的過去事件稱為自然史。一般來說,歷史學僅僅研究前者,即社會史。

閱讀全文

與歷史是個什麼東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8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0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4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7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0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0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5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3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