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世界三大宗教的發展歷史是什麼
世界上有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
佛教 釋迦牟尼創教及其弟子相繼傳承時期的佛教。約為公元前6一前5世紀。佛陀的說教最初是口傳的,為了便於記憶,採取偈頌的形式,後來編集為由經、律、論組成的「三藏」。在經藏中近代學者認為真正屬於佛陀的教說和最早的經典是《經集》、《如是語經》和《無問自說經》,其中也包括一些戒律條文。原始佛教的基本教義是「四諦」、「八正道」和「十二因緣」,其核心內容是講現實世界的苦難和解決苦難的方法。其次,又從緣起思想出發,提出了「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和「涅盤寂靜」的學說。後入把原始佛教的修持,概括為戒、定、慧三學,慈悲喜舍四無量心以及四念處、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等三十七菩提分法。佛陀在世時反對婆羅門教四種姓的不平等制度,因此,在他所創立的僧團中允許各個種姓和賤民參加。另外,還容許教團中包括過在家生活的男女信徒,稱為優婆塞、優婆夷或在家二眾。
基督教是當今世界上傳播最廣,信徒人數最多的宗教。公元一世紀中葉,基督教產生於地中海沿岸的巴勒斯坦,135年從猶太教中分裂出來成為獨立的宗教。392年,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並逐漸成為中世紀歐洲封建社會的主要精神支柱。1054年,基督教分裂為羅馬公教(天主教)和希臘正教(東正教)。十六世紀中葉,公教又發生了宗教改革運動,陸續派生出一些脫離羅馬公教的新教派,統稱"新教",又稱"抗羅宗"或"抗議宗",在中國稱為"耶穌教"。所以,基督教是公教、東正教和新教三大教派的總稱。
基督教的創始人是耶穌(Jesus)。耶穌是上帝耶和華之子,他出生在巴勒斯坦北部的加利利的拿撒勒,母親名叫瑪利亞,父親叫約瑟。瑪利亞未被迎娶前,聖靈降臨在她身上,使她懷孕。約瑟一度想休了瑪利亞,但受了天使的指示,仍把她娶了過來。耶穌三十歲時受了約翰的洗禮,又在曠野中經受了魔鬼撒旦的誘惑,這一切堅定了他對上帝的信念。此後,耶穌就率領彼得、約翰等門徒四處宣傳福音。耶穌的傳道引起了猶太貴族和祭司的恐慌,他們收買了耶穌的門徒猶大,把耶穌釘死在了十字架上。但三天以後,耶穌復活,向門徒和群眾顯現神跡,要求他們在更廣泛的范圍內宣講福音。從此,信奉基督教的人越來越多,他們把基督教傳播到世界各地。
基督教的經典是《聖經》。《聖經》中記述的都是上帝的啟示,是基督教徒信仰的總綱和處世的規范,是永恆的真理。《聖經》分為《新約全書》和《舊約全書》兩部分。《舊約》原是猶太教的經典,耶穌對他的某些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不同於猶太教的看法,並做出了解釋說明,作為自己信仰的一個重要依據。《舊約》包括律法書、先知書、歷史書和雜集四類,共39卷,其中記錄了天地起源、猶太人的來源和歷史以及古代猶太人的文學作品。《新約》包括福音書(即《馬太福音》、《馬可福音》、《路加福音》和《約翰福音》)、歷史書、使徒書信和啟示錄四類,共27卷,其中主要記述了耶穌及其門徒的言行,在《啟示錄》中,還記述了基督教對末日審判的預言。
伊斯蘭教是與佛教和基督教並列的世界三大宗教。公元七世紀初誕生於阿拉伯半島。它是由伊斯蘭教的先知穆罕默德所創,目前世界上有10億多信徒,他們大多分布在阿拉伯國家,以及中非、北非、中亞、西亞、東南亞和印度、巴基斯坦、中國;有些國家還以伊斯蘭教為國教。
伊斯蘭教誕生於阿拉伯半島的社會大變動時期。四方割據,戰亂頻繁。內憂外患,危機重重。在宗教信仰上,原始宗教盛行,人們崇拜自然物體,並且各個部落都有自己的神,同時,猶太教和基督教也開始向半島傳播,但它們的學說並不適合這種形勢。因此實現半島的和平統一和社會安寧是阿拉伯社會的出路。這時候先知穆罕默德出現了,他以"安拉是唯一的真神"為口號,提出禁止高利貸,"施捨濟貧""和平安寧"等主張,反映了當時社會的要求。伊斯蘭教就是在這樣一個轉折的時刻誕生的。
伊斯蘭教認為除了安拉再沒有神,反對信多神、拜偶像,伊斯蘭,是阿拉伯語的音譯,本意「順從」。順從安拉旨意的人,即「順從者」,阿拉伯語叫「穆斯林」,是伊斯蘭教徒的通稱。在中國,穆斯林也稱安拉為「胡大」或「真主」。穆斯林都相信穆罕默德是「先知」,是「安拉的使者」,是奉安拉之命向人類傳布伊斯蘭教的。伊斯蘭教的歷史,從穆罕默德開始傳教之年算起,至今已有近一千四百多年歷史,全世界的伊斯蘭教徒,分布在九十多個國家和地區,但不論在什麼地方,穆斯林之間都互稱兄弟,或叫「朵斯梯」,彼此見面出「色倆目」,或簡稱道「色蘭」,以示問候。色倆目或色蘭,阿拉伯語意作「安色倆目爾來庫姆」,即「願安拉賜給你平安」,回答時說「瓦爾來庫姆色倆目」,意思是「願安拉也賜給你安寧」。
從公元七世紀初直到十七世紀,在伊斯蘭的名義下,以阿拉伯半島為中心,曾經建立了伍麥葉王朝、阿拔斯王朝、印度莫沃爾王朝、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等一系列大大小小的王朝帝國;隨著時代變遷,這些盛極一時的王朝都已成為歷史陳跡,但是,作為世界性宗教的「伊斯蘭教」卻始終沒有隕落;它從一個民族的宗教成為一個帝國的精神源泉,爾後又成為一種宗教、文化、政治的力量,一種人們的生活方式,並且在世界范圍內不斷的發展著。
我也是初二的。
㈡ 請問世界上哪個宗教歷史最長文化最深呢
舊約——新約的宗教是歷史最長、文化最深的宗教。
宗教反映了人們對神和終極關懷的探求,具有倫理價值。宇宙萬物是有起源和規律的,自古以來,人們把導致宇宙萬物產生的原因(因緣)叫做上帝,神,天,道或造物主。在古代,中國人就相信有一位造物主或至上神存在,商朝和商朝以前的人稱之為上帝,周朝人稱之為天,老子和莊子稱之為道。雖名稱有異,實則指同一位造物主。在儒家經典《五經》中有造物主和至上神——天,上帝,神的觀念,在《道德經》中還有道的觀念。這些觀念被認為與聖經中的神的觀念相同,所以人們把聖經翻譯成中文時,用上帝,神,道來翻譯基督教的神。
《詩經·烝民》雲:「天生烝民,有物有則。」意思是上天(上帝)造化產生了萬民,又為他們創造了萬物,制定了自然法則和道德法則;《道德經》第25章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意思是說,有一個東西混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經存在。他無聲無形,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獨立長存永不改變,循環運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為萬物的根本。我不知道他的名字,所以勉強把他叫做「道」。我們的祖先還相信上帝是賞善罰惡者,《書經·伊訓》說:「惟上帝不常(非同尋常,絕對公義),(人)作善,(上帝)降之百祥;(人)作不善,(上帝)降之百殃。」另一方面,注重現實社會,注重倫理道德也構成了我國傳統文化的特色。在人與人關繫上,孔子認為:「己所不欲,勿施與人」,「和為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形成了相互尊重,尋求共識,求同存異,多元互補的傳統。這對於我們今天構建和諧社會具有深刻地啟迪性。在道德修養上和理想抱負上孔子主張:「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用之有益」,「不義而富貴,於我如浮雲」。在教學方面孔子提出:「教學相長,因材施教;循循善誘,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對我們基督徒學習主道,傳揚主道同樣具有啟迪性。中國現代文化除了注重現代社會倫理道德之外,還強調理性、科學、技術、經濟的發展。
㈢ 娑羅門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組織 和佛教是什麼關系呀
「娑羅門」?如果是「所羅門」,上面已有很好的講解了。如果是「婆羅門」,請看下面——
1
所謂「婆羅門」,是雅利安人的宗教。它在古印度產生較早,影響最大。
這個宗教的形成,約在公元前16世紀雅利安人進入印度。據專家研究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大約公元前2000多年前,也就是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了。
部分專家對比「婆羅門教」和歐洲基督教出現之前的古老信仰,推測古婆羅門教與歐洲史前信仰似乎有一定的關系。
2
直到約公元前5世紀後,印度婆羅門教的土壤里變異脫胎出佛教。
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及其最初的信徒,都對婆羅門教的形式理論是非常熟悉的。
佛教教主「釋迦牟尼」自幼就受傳統的婆羅門教文化的教育。
佛教的許多思想就是在佛教的創始人吸收、包納、貶低、變異、改造「婆羅門教」思想的基礎上形成的,諸如:燒香,拜佛,轉世,輪回,天堂,地獄,這些概念,都是婆羅門式佛教的表現。
3
佛教從「婆羅門」既有的材料,逐步添加、聯想、變異、推演、改造而成各種「經書」和多量神祗、一整套說教理論。例如將「婆羅門」至尊的高層神祇,加以改造變異,據說統統都乖乖地被說服成為「佛」的「脅侍」、「護法」地位。騰出最高層給「佛」這個新的神上神。
4
但,印度人並不這樣認為,他們說,「釋迦牟尼」 只是「婆羅門」高神「毗濕奴」的第九個化身,而且是把人引入歧路的化身。
8世紀,印度出了個商羯羅,被認為是大神「濕婆」的化身,據說他的使命否定了終極真理是空的佛教信條,重新解立《韋陀經》的權威性。
而在他的有生之年,他也的確做到了這點,把佛教逐出了印度……
(更詳細可閱讀:
《佛學概論》宗教出版社2002年版 姚衛群 著
《印度佛教史概說》 復旦大學出版社 佐佐木教悟、高崎直道等著,楊曾文、姚長壽譯 )
㈣ 婆羅門教是怎麼一回事
婆羅門教是印度古代宗教之一,起源於公元前2千年的吠陀教,形成於公元前7世紀。目前是世界5大宗教之一,信徒主要位於印度。
公元前6世紀至公元4世紀是婆羅門教的鼎盛時期,公元4世紀以後,由於佛教和耆那教的發展,婆羅門教開始衰弱。
公元8、9世紀,婆羅門教吸收了佛教和耆那教的一些教義,結合印度民間的信仰,經商羯羅改革,逐漸發展成為印度教。印度教與婆羅門教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其教義基本相同,都信奉梵天、毗濕奴、濕婆三大神,主張善惡有報,人生輪回,輪回的形態取決於現世的行為,只有達到「梵我同一」方可獲得解脫,修成正果。因此,印度教也稱為「新婆羅門教」,前期婆羅門教則稱為「古婆羅門教」。
關於婆羅門教和印度教傳入緬甸和東南亞各國的時間問題,中外學者們各執己見,爭論不休,眾說紛紜,至今莫衷一是。中國學者段立生認為婆羅門教大約於公元前1、2世紀首先傳入柬埔寨然後遍及東南亞各國;中國學者黃心川認為婆羅門教大約於公元前後由印度的阿薩姆進入上緬甸,再由緬甸傳入湄公河流域;緬甸學者敏悉都認為婆羅門教大約於公元3世紀以後首先傳入緬甸然後傳入東南亞地區;但是根據緬甸最新考古挖掘出來的文物來看,認為婆羅門教大約於公元前3世紀至少同佛教一起或者公元前3世紀以前早於佛教傳入緬甸,然後由緬甸傳入東南亞泰國、柬埔寨等其它國家。
佛教是緬甸人的國教,自古以來緬甸人虔誠地崇信佛教,把佛教的教義看作為倫理道德的標准和處世行為的准則,佛教深入緬甸人的思想深處,深入到緬甸文化的各個層面,深入到緬甸社會的各個角落,對緬甸人的人生價值、道德標准、政治、經濟、文化、風俗習慣、文學藝術等各個方面都有很深的影響,緬甸是一個徹頭徹尾的佛教社會,充滿了濃厚的佛教色彩。
但是,自古以來,緬甸人就信奉婆羅門教,信奉婆羅門教神明,信奉自然神和民族神,先後發展成為內37神和外37神。內37神中,就有婆羅門教神濕婆、象鼻天和都拉薩迪智慧女神。在外37神中有婆羅門教神天帝釋作為第一位神明,也就是眾神之主。因此,早期緬甸人信奉的宗教是佛教與婆羅門教的混合體。關於婆羅門教在緬甸的傳播與發展,緬甸文獻記載的很少,我們只能根據緬甸考古挖掘出來的文物來判斷早期緬甸人的宗教信仰。緬甸考古局發現的太公國時期、毗濕奴時期、漢林時期、室利差旦羅時期的骨灰瓮和古錢幣上,有法螺、水波紋、吉祥威薩圖案,三叉矛圖形,說明緬甸自太公王朝開始婆羅門教就從印度傳入緬甸,因為法螺是婆羅門教毗濕奴大神的手持物,水波紋是毗濕奴大神休息時坐騎龍戲水的象徵,三叉矛是濕婆的手持物,吉祥威薩圖案是毗濕奴大神妻子吉祥天女的象徵。
婆羅門教自從傳入緬甸以後,在緬甸得到了較快地發展,到公元後驃國的毗濕奴時期、漢林時期、室利差旦羅時期時,婆羅門教在緬甸已經發展到了鼎盛階段。但是從公元1044年建立的緬甸蒲甘王朝開始,由於佛教被定為國教,婆羅門教的發展受到了限制,開始逐漸衰退,但至今仍然存在於緬甸現代社會當中。
縱觀緬甸歷史發展的整個時期,緬甸人都信奉過婆羅門教,換句話說,婆羅門教的影響貫穿緬甸歷史發展的各個階段,甚至在緬甸當今社會里仍然可以找到婆羅門教影響的影子。緬甸首都仰光至今仍然有印度教友誼協商會,有斯利斯利濕婆克里斯納寺和斯利斯利都爾伽寺,人們仍然信奉婆羅門教的神明,婆羅門教占卜術至今盛行於緬甸民間。
從婆羅門教在緬甸的發展與傳播,我們可以大致將其歸納為4個時期,第一時期是傳入階段。大約在公元前3世紀或者更早一些時間由印度伴隨雅利安商人到緬甸做生意傳入緬甸太公國。第二時期是發展階段。大約從太公國經過毗濕奴城、漢林城、室利差旦羅城驃國發展的3個城邦國家以後,婆羅門教在緬甸已經發展到鼎盛時期。第三時期是衰落階段。從蒲甘王朝到貢榜王朝時期,婆羅門教在緬甸開始逐漸衰弱。第四時期是殘留階段,從貢榜王朝到現在,婆羅門在緬甸只有印度移民還信仰,緬甸人已經不在信仰了,但是婆羅門教在緬甸人中的影響仍然存在。
婆羅門教對緬甸文化影響較大。首先婆羅門教是緬甸人最早信奉的宗教,婆羅門教神被作為佛教的保護神而引入佛教的范疇,帝釋天作為緬甸至今仍然信仰的37位傳統神的第一位大神而備受崇拜;其次,婆羅門教的宗教儀式被廣泛吸收和應用在緬甸封建王朝的各種儀式中,緬甸歷代封建王朝宮廷中都聘用婆羅門祭司,用婆羅門教禮儀主持宮廷大典和國家大典;再其次,婆羅門教的花紋圖案普遍被應用在緬甸的佛教和民用建築藝術上;第四,婆羅門教的占星術傳入緬甸,至今流行於緬甸社會;第五,婆羅門教的神話故事傳入緬甸,形成了傳統節日;最後,婆羅門教的故事對緬甸文學也有較大的影響,羅摩衍那戲劇至今長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