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結合我國國防歷史 談我國國防建設成就的偉大意義
1、政治工作生命線作用充分彰顯:
政治工作是我軍的生命線,是保持我軍性質、宗旨、本色的重要保障。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同志把政治工作擺在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重要位置,領導制定了建設優良的現代化革命軍隊的總方針。
黨的十八大後,習近平同志親自決策和領導召開全軍政治工作會議,對強軍興軍作出新的政治擘畫,開啟了新形勢下政治建軍創新發展新征程。人民軍隊重塑思想、重塑作風、重塑政治生態,立起政治建軍新方略、立起革命軍人新標准、立起人民軍隊新樣子。
2、構建中國特色軍事力量體系邁出歷史性步伐: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提出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作出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的重大決策,建立適應信息化戰爭要求的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的新格局,軍隊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改革壓茬推進,實現了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轉變,在中國特色強軍之路上邁出歷史性步伐。
3、武器裝備體系建設和現代化水平實現歷史性跨越:
改革開放後,我軍把武器裝備建設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走具有我軍特色的武器裝備現代化建設道路。新世紀新階段,我軍加快信息化武器裝備建設步伐,有力推動了武器裝備的自主式發展、跨越式發展、可持續發展。
經過多年堅持不懈地自力更生、艱苦攻關,我軍武器裝備現代化水平實現歷史性跨越,建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武器裝備體系,裝備現代化建設不斷實現新突破。
4、國防和軍隊建設法治化水平不斷提高:
依法治軍從嚴治軍是強軍之基,是我們黨建軍治軍的基本方略。2015年2月,中央軍委印發《關於新形勢下深入推進依法治軍從嚴治軍的決定》,人民軍隊法治化建設進入快車道。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軍改革完善軍事立法體制機制,加強立法頂層設計,抓好重點立法項目落實,一大批改革急需、備戰急用的法律法規陸續制定頒布或修訂實施,中國特色軍事法規制度體系不斷發展完善。
5、有效履行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使命任務:
改革開放新時期,人民軍隊著眼維護和平、遏制危機和打贏戰爭,加強戰備工作和實戰化演習演練,隨時應對和堅決制止一切危害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挑釁行為,堅決維護國家核心利益;
堅決響應黨中央、中央軍委號召,積極完成重大工程建設、搶險救災等最緊急、最艱難、最危險的任務,在抗擊特大地震、森林火災、特大洪水、非典疫情等重大災害中為保衛人民生命財產不怕犧牲;
完成依法履行香港、澳門防務職責,有效應對國家安全面臨的各種威脅,堅決打擊一切形式的分裂破壞活動,積極參與對外軍事交流合作和聯合國維和行動等重大任務,有效履行自身職能使命。
Ⅱ 中國國防的發展歷史給我們帶來哪些啟示
1、國家的統一和民族的團結是國防強大的關鍵
凡是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的時期,國防就是鞏固、就強大;凡是國家分裂、民族矛盾尖銳的時期,國防就虛弱、就頹敗。
晚清時期,在西方列強的進攻面前,不僅不敢發動反侵略戰爭,不依靠、不支持人民群眾進行戰爭。對人民群眾自發組織的反侵略斗爭實行殘酷的鎮壓,最終造成對外作戰中屢戰屢敗,割地賠款,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經濟發展是國防強大的基礎
經濟是國防的物質基礎,國防的強大有賴於經濟的發展。早在春秋時期齊國的政治家管仲就提出「富國強兵」的思想,這一觀點抓住了國防強大的根本所在。我國古代凡是有作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王朝,無不強調富國強兵。
3、加強國防和軍隊建設必須走自主創新的發展道路。
中國是發展中大國,軍費有限,加強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必須走自主創新的發展道路,必須有自己的「撒手鐧」。
(2)發展國防工業有什麼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國防建設的基本內容主要包括:
1、武裝力量建設。
2、戰場建設,人力物力的多種動員准備。
3、邊防、海防,空防和人防建設,戰略物資的儲備,國防工業建設和國防科學技術研究。
4、對人民群眾和學生進行國防教育和軍事訓練,發展國防體育事業,建立,健全國防法規體系。
5、軍事理論研究,發展軍事科學,制定並完善符合實際的戰略戰術原則。
6、後備力量的建設,以及與國防相關的鐵路、公路、水運、民航、郵電、能源、水利、造林、氣象、衛生、航天等方面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