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西安事變的背景及歷史意義!
國際背景
1935年7、8月間,共產國際在莫斯科召開第七次代表會議,著重討論有關建立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問題。
1936年8月15日,共產國際致電中國共產黨中共中央,指出中國共產黨中共中央「把蔣介石和日本侵略者等量齊觀是不對的」,「不能同時順利地既反對日本侵略者,又反對蔣介石的斗爭」,「我們(指國際)覺得,你們(指中共)號召西南集團反蔣行動的聲明是錯誤的」,要求中共與蔣介石就共同抗日進行和談。
國內背景
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發動九一八事變,中國東北三省全部被日本關東軍佔領,並利用前清廢帝溥儀在東北建立滿洲國傀儡政權,導致中國的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中日民族矛盾逐漸成為中國社會主要矛盾,中國進入抗日戰爭的局部戰爭階段。
1935年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經過被毛澤東命名為兩萬五千里長征的轉移,抵達陝北革命根據地保安縣吳起鎮會師。
1935年8月1日,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王明等人根據共產國際會議精神的要求,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政府和中共中央名義發表了《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提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基本內容。
1935年10月1日,東北軍在勞山戰役中,王以哲的67軍110師2個團和師部被殲,師長何立中戰死,團長裴煥彩被俘。
1935年11月22日,東北軍在直羅鎮戰役中,紅軍僅以800多人的傷亡就殺、傷、俘6000多東北軍精銳109師的士兵。張學良部隊的戰局失利以及後來面對共產黨的停戰對峙,導致蔣介石親自前往西安督戰。
1935年12月9日中共在北平舉行了大規模的大學生示威遊行,呼籲「停止內戰,一致對外」、「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獲得全國民眾積極響應,全國人民抗日熱情高漲,給實行「攘外必先安內「政策的國民政府巨大壓力。
1935年12月17日,中國共產黨瓦窯堡會議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
1936年1月,毛澤東、周恩來、彭德懷等聯名發出《紅軍為願意同東北軍聯合抗日致東北軍全體將士書》。
1936年2月,中共宣布開始東征抗日。
1936年4月9日,張學良駕機飛抵延安會見周恩來。
1936年6月1日,陳濟棠、李宗仁在廣州發出通電。痛斥九一八事變後日本軍對中國土地的踐踏,決定率所部北上抗日,收復失地。然而不久後廣東將領紛紛向南京政府投誠,陳濟棠垮台,李宗仁也不得不對蔣介石表態歸順。
由於兩廣事變和平解決,蔣介石便將預備征討兩廣的中央師悉數北調,用來剿共,並准備將張學良的部隊調離。然而也因蔣介石的過分自信,僅帶少數文武飛往西安,結果西安事變時所有人都被扣留。1935年9月20日,蔣介石在西安設立西北剿匪總司令部,調東北軍入陝甘剿共。
1936年8月15日,共產國際致電中共,要求中共與蔣介石就共同抗日進行和談。
1936年9月,中國共產黨與東北軍正式簽訂了《抗日救國協定》。
1936年12月4日,蔣介石抵達西安,12月9日,蔣介石寫信給陝西省政府主席邵力子,密囑《大公報》發表剝奪張學良、楊虎城「剿共」兵權由蔣鼎文取代的消息。
歷史意義
西安事變為中國社會的發展起到了無可替代的作用。它的發生及和平解決,基本結束了長達十年的內戰,開始了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一致抗日的新階段,促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極大地鼓舞了中國人民的抗日熱情,奠定了全民族抗戰的基礎,成為由國內戰爭走向抗日民族戰爭的轉折點,成為時局轉換的樞紐。
B. 1951年中國歷史上發生了什麼大事
1951年中國歷史上發生的事件:
1月15日:全國掀起向志願軍和朝鮮捐款捐物的高潮。
1月1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在南京成立。
1月21日:中國人民志願軍空軍在朝鮮戰場上首次參加實戰。
1月25日:中華全國世界語協會成立。
2月18日:中央提出「三年恢復,十年建設」的思想。
2月21日: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懲治反革命條例》。
2月21日:中央政府發布嚴厲鎮壓反革命的指示。
4月27日:中國青年報創刊。
5月21日:我國與巴基斯坦建交。
5月23日:西藏和平解放。
6月4日:台灣實行公地放領。
7月20日:毛澤東表述「毛澤東思想」。
8月15日:周恩來重申中國對南沙的主權。
9月9日:中共中央決定穩步發展農業合作社運動。
C. 歷史上最早和最晚的春節是什麼時候
最早春節時間:1966年春節 1月21日
最晚春節時間:1985年春節 2月20日
春節最早會出現在公歷1月21日,1966年出現過。最晚的春節會出現在公歷2月20日,曾在1985年出現,之間相差一個月,但不會再多了。」春節這個日子就在1月21日到2月20日這個幅度內有規律的跳來跳去。
在中國,春節是依據農歷編排的,農歷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成果,按照太陽和月亮的運行規律編制的,很適於農業活動的安排。相傳起源夏代。其科學性、實用性都很強,因此流傳至今。
(3)歷史上的2月21日發生了什麼擴展閱讀
春節,即農歷新年,是一年之歲首,亦為傳統意義上的「年節」。俗稱新春、新歲、新年、新禧、年禧、大年等,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歲、過年、過大年。
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年祭祀演變而來。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年祭祀、敬天法祖,報本反始也。春節的起源蘊含著深邃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慶賀新春活動,熱鬧喜慶的氣氛洋溢;這些活動以除舊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各地域特色,凝聚著中華傳統文化精華。
在古代民間,人們從歲末的廿三或廿四的祭灶便開始「忙年」了,新年到正月十九日才結束。在現代,人們把春節定於農歷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新年才算結束。
春節是個歡樂祥和、親朋好友歡聚的節日,是人們增深感情的紐帶。節日交流問候傳遞著親朋鄉里之間的親情倫理,它是維系春節得以持存發展的重要要義。
百節年為首,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它不僅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願望、生活娛樂和文化心理,而且還是祈福、飲食和娛樂活動的狂歡式展示。
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也有慶賀新春的習俗。據不完全統計,已有近20個國家和地區把中國春節定為整體或者所轄部分城市的法定節假日。
春節與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春節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D. 1856年中國歷史上發生了什麼大事
1856年
1856年中國傳統紀年年號:清文宗咸豐六年;丙辰年(龍年)。
1856年「亞羅號事件」山西蝗災。山西有太行山之屏蔽,從無蝗災,古諺:「蝗蟲不吃山西。」
2月29日——西林教案發生,法國傳教士馬賴被處死。
6月——太平軍首次攻破江南大營。
6月10日——重慶黔江後壩鄉發生震級6.3級,烈度達8度的重慶市范圍內最大的大地震,形成一個融山、水、島、峽等風光於一體的高山淡水湮塞湖泊景區——小南海。
9月2日——天京事變發生,東王楊秀清被殺。
10月8日——「亞羅號事件」
10月23日——英軍海軍借口「亞羅號事件」悍然發動進攻,正式挑起了第二次鴉片戰爭。
11月2日——洪秀全下詔處死韋昌輝,削其封號。
E. 歷史上的2月23日都發生了哪些大事件
歷史上的2月23日都發生了哪些大事件
1873年2月23日,梁啟超誕辰
1899年2月23日,德國兒童文學作家凱斯特納誕辰
1903年2月23日,捷克斯洛伐克民族英雄伏契克誕辰
1918年2月23日,蘇聯紅軍節
1926年2月23日,國共兩黨發動民眾討伐吳佩孚
1934年2月23日,英國音樂偉人愛德華·埃爾加爵士去世
1940年2月23日,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殉國
1947年2月23日 國際標准化組織正式成立
1951年2月23日,近代著名教育家張伯苓逝世
1972年2月23日,抗議者燒毀都柏林的英國大使館
1987年2月23日,超新星1987A爆發
1988年2月23日,《紅高粱》獲金熊大獎
1991年2月23日,泰國軍人接管政權
1992年2月23日,我國首次在國際冬奧會獲獎
(5)歷史上的2月21日發生了什麼擴展閱讀:
梁啟超簡介:
梁啟超(1873年~1929年),字卓如,一字任甫,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飲冰子、哀時客、中國之新民、自由齋主人,漢族,廣東新會人,清光緒舉人,和其師康有為一起,倡導變法維新,並稱「康梁」。是戊戌變法(百日維新)領袖之一、中國近代維新派代表人物,曾倡導文體改良的「詩界革命」和「小說界革命」。其著作合編為《飲冰室合集》。
F. 1972年歷史上發生過什麼大事
1972年是20世紀70年代的第二年,這是一個閏年,也是中國農歷壬子年(鼠年)。
本年度發生的世界性大事有: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水門事件、第20屆奧運會召開和慕尼黑"黑九月事件"、中日邦交正常化等等。
大事記
1月6日-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兼外交部長陳毅同志在北京逝世。10日,舉行追悼會,毛澤東參加,周恩來致悼詞。
1月7日-中國第一枚實用氫彈試驗成功。中國民航首航紐約成功航程15800公里。title
1月24日-日本士兵橫井庄一在關島的一片叢林被發現,他已獨自在這里生活了28年。
1月31日-中國與馬爾他共和國建交。馬爾他位於歐洲地中海中部,首都瓦萊塔。
2月4日-美國水手9號探測器沿著火星軌道飛行,發回7329張照片。
2月14日-中國與墨西哥合眾國建交。墨西哥位於北美洲的西南部,首都墨西哥城。
2月19日-中國與阿根廷建交。
2月21日至28日-美國總統尼克松應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邀請,來中國訪問。21日,尼克松總統及其夫人一行到達北京。當天,毛澤東會見了尼克松。28日,在上海發表中美雙方聯合公報(即上海公報)。聯合公報說:尼克松總統和周恩來總理就中美關系正常化以及雙方關心的其他問題進行了廣泛、認真和坦率的討論,闡明了各自的立場和態度。中國政府堅決反對任何旨在製造"一中一台"、"一個中國、兩個政府"、"台灣獨立"和鼓吹"台灣地位未定"的活動。聯合公報又說:中美兩國的社會制度和對外政策有著本質的區別。但是,雙方同意,各國不論社會制度如何,都應根據尊重各國主權和領土完整、不侵犯別國、不幹涉別國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的原則來處理國與國之間的關系。中美雙方聯合公報的發表,為中美關系正常化和日後不斷擴大交往開辟了新的前景,它標志著中美兩國在對抗了20多年之後,開始走向關系正常化。28日,尼克松一行離開上海回國。
2月29日-中國與迦納復交。
3月13日-中國與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英國)外交關繫上升為大使級。
4月15日-中國與模里西斯建交。
5月18日-中國與荷蘭兩國外交關系由代辦處升格為大使館。
5月30日-日本赤軍的三名成員在以色列特拉維夫的機場對旅客發動襲擊,共造成26人死亡。
6月5日-中國和希臘建交。
6月17日-水門事件發生。李小龍6月24日出席
6月18日-香港因為連日暴雨而引發泥石流。泥石流不僅沖垮了秀茂坪木屋區的多間木屋,甚至還把旭和大廈給沖毀,造成67人死亡。這就是令港人難忘的"六一八"雨災(也稱六一八水災)。
6月18日-第四屆歐洲杯的決賽階段於1972年6月14日至6月18日在比利時舉行。半決賽中,蘇聯以1-0戰勝匈牙利,西德以2-1取勝比利時。比利時2-1戰勝匈牙利獲得了第三名。最後的決賽中,西德3-0戰勝蘇聯,第一次捧得了德勞內杯。
6月27日-中國和蓋亞那建交。
7月4日-朝鮮和韓國共同發表"南北聯合聲明"(即七·四聯合聲明、朝鮮聯合聲明),肯定了金日成此前提出的自主、和平統一、民族大團結的祖國統一三項原則。
7月30日-新華社報道:距今2100多年的西漢早期墓葬在湖南長沙市郊的馬王堆出土。在這座古墓葬里,埋葬的是一具女屍.屍體、官槨及大批的隨葬物,都保存得比較完整,是我國考古發掘工作中一項極為罕見的重要發現。這對研究西漢初期的歷史、文化、手工業生產、工農業生產以及醫葯、防腐等方面都有極重要的價值。
8月2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發表聲明。聲明對美國飛機於8月22日炸毀停泊在越南義安省宇島附近海面的中國商船"紅旗151號"所屬的一艘救生艇,炸死5名中國船員的嚴重挑釁行動,提出強烈抗議。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新聞司發言人奉命發表談話,對美國企圖抵賴炸毀中國救生艇的罪責進行駁斥。
8月26日至9月11日-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第20屆奧運會)召開。
9月5日-慕尼黑慘案發生。
9月19日-中國與多哥建交。
9月25日-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問中國。
9月29日-中日兩國政府聯合聲明在北京簽字,宣布了中日邦交正常化。
10月1日-山東北鎮黃河大橋建成,正式通車。
10月11日-中國和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建交。
10月13日-湘黔鐵路全部完工通車。
10月14日-中國和馬爾地夫建交。
11月6日-中國和馬爾加什(今馬達加斯加)建交。
11月8日-兩個德國代表在波恩簽訂《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之間關於兩國關系基礎的條約》,這標志著雙方關系由對抗走向共處。
11月16日-中國和盧森堡建交。
11月21日-中國和牙買加建交。
11月24日-中國和扎伊爾共和國(今剛果民主共和國)關系正常化的聯合公報簽字。
11月28日-中國和查德建交。
12月7日-美國阿波羅計劃中的最後一次任務阿波羅17號發射。
12月14日-我國選派16名留學生赴英國學習英語,連同是年派赴法國的留學生20人,共派出留學生36人。這是自1966年停止派出留學生以來,首批派出的留學生。
12月21日-中國和澳大利亞建交。
12月22日-中國和紐西蘭建交。
12月26日--美國第33任總統哈里.S.杜魯門病逝,享年88歲
12月29日-中國和達荷美共和國恢復外交關系。
慕尼黑"黑九月事件"
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開始一周里,運動員的成績驕人,人們都沉浸在奧運盛會的祥和與歡樂之中。然而,在這場和平盛會的背後,卻有巨大的隱憂:有關決策官員為滿足購買先進體育器材的巨大投資需要,縮減了警衛人員和安全設施的開支。對於嘔心瀝血主辦這屆奧運會的西德官員來說,他們希望這次運動會能讓世人相信,西德已恢復了一個文明國家的形象,人們應抹去二戰和希特勒時代1936年柏林奧運會所留下的陰影。西德的邊防人員和重要的運輸站口都普遍放鬆了對進出人員的檢查,這給了恐怖分子一個可乘之機。
"黑九月"發起恐怖行動
9月4日,以色列隊沒有賽事,大多數運動員在奧運村休息,晚上出去看電影。電影看完了,以色列選手陸續回到了奧運村。5日凌晨約4時,他們還在沉睡,奧運村外面忽然出現了8個模糊的身影,他們拎著沉重的運動包,悄然走向25A門旁邊的一段柵欄。
這8個人是一個名叫"黑九月"的恐怖組織的成員。他們帶著沖鋒槍、手榴彈,越過柵欄,直奔既定目標---奧運村中以色列選手居住的31號建築物。他們選擇從這里進去,是因為他們先前察看過,而且知道,一些運動員在外面喝醉了,回來時常常攀越這段2米高的柵欄,保安根本不會阻攔。這8名恐怖分子穿上田徑服作為偽裝。拿今天的標准看,慕尼黑奧運會的安全工作實在是一個笑話:整個奧運村僅用一層薄薄的鐵絲網攔住,當運動員回來晚了,他們都願意翻越鐵絲網,抄近路回家。此外,奧運村內沒有攝像機、探測器,也沒有路障,門口有幾個保安,但居然沒配武器!這些恐怖分子事前也做了周密准備:一名恐怖分子曾在建設奧運村時當過建築工,對奧運村了如指掌,另一人事發前一天還潛入了奧運村,詳細偵察了以色列運動員居住的樓層。
他們在幾個以色列人住的一號公寓套房外站好位置,然後用事先准備好的鑰匙打開門。他們的行動被屋內一名以色列運動員察覺。隨後,恐怖分子與以色列運動員們展開搏鬥。25分鍾後,兩名以色列運動員被打死,其餘9人被劫為人質。
在雙方搏鬥中,奧運村治安當局接到過一些路人打來的電話,但沒引起足夠的重視。搏鬥時斷時續,幾聲槍響和撕心裂肺的呼叫過後,一切又重歸平靜。剛從睡夢中醒來的人,也鬧不清出了什麼亂子,因為在奧運村,幾乎夜夜都有各種慶祝活動,經常有人放爆竹焰火,喧鬧取樂。
4時55分左右,一名沒帶武器的西德治安警察來察看情況。他打開步話機,朝站在康那利大街31號前纏著頭巾的一名恐怖分子咕噥了一句:"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那人沒吱聲,從公寓門後溜了。
拯救人質行動失敗
凌晨5點,慕尼黑警察局長曼弗雷德-施賴伯在睡夢中被報警電話驚醒,於是慌忙組織人力處理危情。
5時10分,西德當局開始了拯救人質的行動。在雙方對峙當中,"黑九月"下達了最後通牒,他們要求釋放被關押在以色列的234名囚徒和西德監獄中的兩名囚犯;最後期限為5日上午9時,過時開始殺人。不過隨後,"黑九月"分子一再修改了最後期限的時間。
9時,國際奧委會主席基拉寧和本屆奧運會組委會主席道默發表聯合公告,宣布從9月5日下午起暫停全部比賽。
西德政府對"最後通牒"作出了反應,表示可以同意他們的要求,但必須就細節問題作進一步談判。西德警方欲爭取時間,為沖進31號大樓營救人質做好准備。
晚上18時35分,雙方進行了第一次直接接觸。西德內政部長、慕尼黑警察總監和奧運村村長進入31號樓,親眼目睹了劫持者孤注一擲的決心,於是決定改變原定沖入大樓營救人質的計劃。
警方於是答應歹徒提出的要求,用飛機把他們和人質轉送到埃及,並決定在慕尼黑機場實施營救行動。
20時30分-21時,西德方面派出3架直升機。
當"黑九月"分子走過柏油碎石鋪成的停機坪時,負責這次行動的指揮官下令開火。兩名狙擊手射出兩發子彈,監視直升機駕駛員的兩名歹徒應聲倒地。機場霎時間亂作一團。隨後雙方展開激戰。
槍戰持續了一個多小時才結束。警察在清點屍體時,有5名歹徒被擊斃,西德警官1人死亡,幾名警察受傷。9名以色列人質則全部被恐怖分子殺害。
9月6日,奧林匹克運動場里,一片肅穆。當貝多芬的《英雄交響曲》第二樂章奏響時,許多運動員禁不住放聲痛哭。
為了悼念11名死難者,11個座位被空著。倖存的以色列人在這個追悼儀式上,幾乎控制不住自己。
9月7日,奧運會恢復比賽。
營救行動失敗後,世界輿論為之嘩然,紛紛指責西德警察無能,抨擊西德政府"視人質生命如兒戲"。這次恐怖事件,讓西德蒙受了奇恥大辱,也使西德政府對日益增加的國際恐怖活動產生了危機感。
從此以後,賽事安全問題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盡管恐怖襲擊事件中也有5名恐怖分子被打死,但是,沒有人會懷疑,慕尼黑事件是恐怖分子的一次"成功",而且會誘使其他恐怖組織把奧運會作為襲擊目標。
另一方面,慕尼黑奧運會的血腥一幕也喚醒了主辦者的安全保衛意識,使他們看到反對恐怖主義也是舉辦奧運會舉足輕重的一環。在隨後的歷屆奧運會和其他重大賽事中,組織者都提高了安全措施的投資力度。
中日邦交正常化
日本國內閣總理大臣田中角榮應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的邀請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周恩來和田中角榮以中日兩國邦交正常化問題為中心,就兩國間的各項問題,以及雙方關心的其他問題先後舉行多次會談。27日,毛澤東會見了田中角榮。29日,中日兩國政府聯合聲明在北京簽字。聯合聲明宣布:自本聲明公布之日起,中國和日本國之間迄今為止的不正常狀態宣告結束;兩國政府決定自1972年9月29日起建立外交關系,並盡快互換大使;日本國政府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中國政府重申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國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國政府的這一立場,並堅持遵循波茨坦公告第八條的立場;中國政府宣布為了中日兩國人民的友好,放棄對日本國的戰爭賠償要求;中日兩國政府同意在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幹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各項原則基礎上,建立兩國間持久的和平友好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