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馬克思主義產生的經濟、社會歷史條件是什麼
1、經濟基礎:
工業革命的完成促進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同時資本主義經濟的矛盾日益暴露,階級矛盾激化。
2、社會歷史條件:
①階級基礎:
19世紀三四十年代,三大工人運動(英國憲章運動、法國里昂工人起義、德意志西里西亞紡織工人起義)標志無產階級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
②思想基礎:
三大理論(德意志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英法空想社會主義)提供思想來源。
拓展資料:
馬克思主義(Marxism)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簡稱,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覆蓋了馬克思本人關於未來社會形態——科學社會主義的全部觀點和全部學說。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包含兩個組成部分,即為現代唯物主義和現代科學社會主義。
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中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包含兩部分內容,科學社會主義革命理論(即政權理論部分),科學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
科學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包含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內容,科學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結構設計;第二部分內容,科學社會主義商品經濟運行原理設計。
B.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理論基礎和社會歷史條件是什麼
黨的十六大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一道,確立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並提出了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這揭開了黨的指導思想史上的新篇章,是十六大對黨的指導思想發展的歷史性貢獻。
一、指導思想的發展:從一大到十六大
在中國共產黨前進的80多年的征途上,黨的正確指導思想的確立,都有一個歷史的發展過程。在黨的歷史上,對確立正確指導思想發生重大影響的有這樣幾次代表大會。
首先是1922年的二大,對黨的一大綱領作了重要修改。新誕生的中國共產黨,在一大制定的綱領是要直接進行推翻資產階級的社會主義革命。一年後,黨的二大即將黨的奮斗目標區分為兩個部分,認為黨在現階段的奮斗目標是打倒軍閥,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達到中華民族完全獨立,建立民主共和國。黨的最終奮斗目標是「漸次達到一個共產主義的社會」。它第一次明確地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為新生的黨確定了駕駛革命航船的正確航向。
二是1945年的七大。從三大到六大,都沒有涉及指導思想問題。到抗日戰爭時期,對中國的國情和革命規律的認識深化了。經過延安整風,在制定第一個歷史決議之後,黨的七大第一次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和中國革命實踐經驗馬克思主義化了的理論——毛澤東思想,確立為全黨的指導思想。這是我們黨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而開始實現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的偉大理論成果。在毛澤東思想的指引下,中國人民不僅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任務,建立了新中國。
三是1956年的八大,是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次黨代表大會。它正確地分析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後的國內形勢,提出國內主要矛盾已經是人民對於經濟文化快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狀況之間的矛盾;黨和全國人民的主要任務,是要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把我國盡快地從落後的農業國轉變為先進的工業國。鄧小平後來將此稱為「八大路線」。它實際上是黨的正確的指導思想,為後來黨領導的第二次偉大革命奠定了理論基礎。
四是從黨的十二大到十五大。十一屆三中全會開辟了新中國歷史發展的新時期。在十二大,鄧小平首次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理念,確定了黨在新時期的總任務和從1981年到20世紀末的奮斗目標。它也起到了正確的指導思想的作用。在十三大,第一次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踐相結合的歷程概括為經歷了兩次歷史性飛躍。第一次飛躍是找到了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第二次飛躍是開始找到一條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而對探索到這條道路的經驗的總結,已初步地「構成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的輪廓」。十四大以鄧小平南方談話為基礎,經過對改革開放的新鮮經驗和過去的歷史經驗的進一步總結,初步地概括了「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的體系和主要內容;十四大黨章指出,這個理論「是引導我國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前進的指針」。十五大對鄧小平思想理論的認識又有進一步升華,正式使用「鄧小平理論」這個更加鮮明簡潔的科學稱謂,在黨章上明確地將它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這說明鄧小平理論指導思想地位的確立,實際上經歷了4次黨代表大會。如果從十一屆三中全會算起,是整整20個年頭。
五是十六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2000年春天提出的。它主要是回答「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這樣一個根本性問題,而這個問題在1997年的十五大就提出來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為對黨80年歷史經驗的科學總結,在實踐上不僅是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的行動綱領,而且是加快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推進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的強大思想武器;在理論上則是既堅持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堅持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又反映了當代世界和中國的發展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的新要求,以新的思想、觀點、論斷繼承、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執政黨建設理論,是馬克思主義在當代中國的最新發展。十六大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正式明確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既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必然要求,也是當今馬克思主義理論發展的必然結論。
從黨的歷史發展看,十六大是黨的指導思想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二、黨的性質:從「一個先鋒隊」到「三個先鋒隊」
十六大通過的新黨章,開宗明義寫道: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這是對黨的階級性質和群眾基礎、民族基礎的新表述。
從黨章發展史來看,這是一個非常重大的變化。
講黨的階級性質,是從二大開始的。黨的二大通過了11個文件,有3個文件講到這個問題。《關於共產黨的組織章程決議案》寫道:共產黨「為無產階級做革命運動的急先鋒」。《關於議會行動的決案》講到黨的性質說:「中國共產黨為代表中國無產階級及貧苦農人群眾的利益而奮斗的先鋒軍」。《關於「工會運動與共產黨」的議決案》說:「共產黨是所有階級覺悟的無產階級分子的組合,是無產階級的先鋒軍」;又說「共產黨為實際率領工會和實際為無產階級的先鋒」;「只有共產黨是工人的先鋒,是工人的政黨」。這幾個文件的表述不盡相同,但基本表達了共產黨是工人階級先鋒隊的意思,
到黨的七大,黨章對這個問題的表述既將二大的思想吸收了,又比較明確。它說:「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進的有組織的部隊,是它的階級組織的最高形式。」還說,它「代表中國民族與中國人民的利益」。八大黨章講先鋒隊性質基本上是七大的說法,只是將「先進的有組織的部隊」簡化為「先進部隊」。1969年黨的九大和1973年黨的十大是在「文化大革命」時期,黨章上講的是「五十字」建黨綱領,即「中國共產黨是由無產階級先進分子所組成,領導無產階級和革命群眾對於階級敵人進行戰斗的朝氣蓬勃的先鋒隊組織。」1977年的十一大黨章,在文字表述上有所改變,但基本上還是「五十字」建黨綱領的意思。
到1982年的黨的十二大,改變「五十字」建黨綱領的說法,對黨的階級性質有了比較規范的表述。即「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十三大、十四大,直到十五大,都沿用十二大的表述。
那麼,「七一」講話和十六大新增的「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從哪裡來的呢?最早見諸於1935年12月瓦窯堡會議決議。它指出: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無產階級的先鋒隊」,同時「又是全民族的先鋒隊,因此一切願意為著共產黨的主張而奮斗的,不問他們的階級出身如何,都可以加入共產黨」。決議還講了中國共產黨是「無堅不破的最活潑有生氣的中國革命的先鋒隊」。在黨的七大,劉少奇作關於修改黨章的報告,又指出「我們黨——中國人民的先鋒隊」,並作了展開論述。他說:人民群眾必須有自己的先鋒隊,而且必須有如我們黨這種性質的先鋒隊,人民群眾的徹底解放,才是可能的。當然,「中國人民的先鋒隊」和「全民族的先鋒隊」這兩個先鋒隊的說法,都沒有上黨章。
為什麼十六大黨章要增加這兩個先鋒隊的說法,從而成為「三個先鋒隊」的新表述呢?
——這是對中國共產黨的先鋒隊性質的全面、完整的認定。中國共產黨從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是為中國工人階級、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幸福生活和美好未來而奮斗的政黨。這三者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首先,中國工人階級與中國人民的利益在各個時期都是一致的。如果不能解放全體人民,它自身也不能得到解放。如果全中國人民沒有過上美好生活,它自身更不能過上美好生活。其次,中國工人階級與勞動人民是中華民族的主體。前者的利益構成後者利益的基礎。中國共產黨既代表前者的利益,也代表後者的利益。因而,中國共產黨作為三者利益的代表者,表述為「三個先鋒隊」,比較准確、全面、完整地說明了中國共產黨的先鋒隊性質。
——這是對中國共產黨80多年來所起的歷史作用和今後要發揮的歷史作用的充分肯定。中華民族自鴉片戰爭後就面對著求得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共同富裕的歷史任務。中國共產黨就是為肩負這兩大歷史使命而誕生在這片東方熱土的。80多年來,我們黨一直為民族解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而不斷艱苦奮斗、發憤圖強;為完成肩負的歷史使命而不斷經受考驗、發展壯大。劉少奇說:「中國共產黨,是在中國工人運動的基礎上,在中國人民大眾力爭解放的基礎上,在反對外國帝國主義對於中國民族壓迫的革命斗爭中,在反對本國封建主義對於中國人民大眾壓迫的革命斗爭中發展起來的,是在向中國民族與中國人民大眾的一切敵人進行革命的斗爭中發展起來的。我們黨的歷史,乃是中國工人階級團結與領導中國人民大眾向壓迫中國民族的外國帝國主義、向壓迫人民大眾的國內封建主義及其走狗和暗害者進行革命斗爭的歷史。」(註:《劉少奇選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339頁。)黨領導民主革命斗爭的歷史是這樣。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將來為著共產主義而奮斗的歷史,也會始終充當「三個先鋒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