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用思維導圖構建歷史知識體系
構建歷史知識體系要應用華師大思維可視化教學實驗中心劉濯源主任提出的「學科思維導圖」,要按歷史學科的結構、規律、特點來繪制。發2張劉濯源主編的《思維導圖高效學習模板》中的初中和高中歷史學科思維導圖供您參考借鑒:
⑵ 如何構建學生歷史知識結構框架
所謂歷史知識體系,就是以歷史唯物史觀為指導,遵循整合歷史知識的若干基本原則,將紛繁復雜的歷史知識有機地貫穿在一起,加以系統化整理而構建的知識板塊或專題,進而構建出一個科學的知識整體。它反映著歷史發展的內在規律,同時從某種角度而言,它還是歷史科學能力的載體。對歷史知識體系的探討,實際上就是要求我們必須切實弄清各部分歷史知識之間隱含的內在關系,並注意升華到理性高度加以分析,最終得出規律性和本質性的認識。
歷史學科的基本規律是知識浩瀚、時間性強、階段特徵明顯、知識的橫縱聯系密切,總體可以說是繁而不亂。但也因此導致很多學生對歷史知識記憶和學習的抱怨。一是歷史知識信息量大不好記憶,二是歷史知識比較瑣碎不好聯系,
覺得學起來有些無從下手,且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總是找不到等等。究其原因是因為學生缺乏對歷史知識的系統性掌握,只停留在簡單的死記硬背階段,而沒有深入了解歷史學科的基本規律和知識構建。其實學習歷史是有方法的,
依據歷史規律,根據歷史知識的特點構建歷史知識的知識結構是學習歷史很有效的方法 。
它不僅可以把知識聯系起來便於儲存記憶,還可以像網路一樣還可以隨時調用,而且可以把歷史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便於培養歷史思維能力,正確地理解歷史事件 。
建構主義的提出者是皮亞傑認為,學習不是知識由教師向學生的傳遞,而是學生自己建構自己的知識結構的過程,學習者不是被動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是在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下,藉助於他人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主動建構信息意義的過程。其含義是指:學生對當前學習內容所反映的事物的內在結構(如性質、規律)及該事物的外部結構(即與其它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達到較深刻的理解。
⑶ 如何構建高中歷史知識體系
我是09年高考考生
我一直比較喜歡學習歷史。
我有幾個好的方法供你參考一下。
第一個:你先把書上每課的小標題依次列下來。然後把所有的按照書的編寫順序
去逐一抄寫。把它背下來,這樣你就會對書有個宏觀的了解。遇到題時
知道它是哪個標題下的。然後去想那個標題都講了什麼。這樣在答題的
過程中,你就會不自覺的把知識點串在了一起。在文綜時大題的分才會
更好的拿滿。
第二個:你把所有的書的編寫順序打亂,然後按照歷史時間這條線把每一年國內
國外的事情都寫在這個線上。這樣你就有一個很好的歷史年表。拿著這
年表,就往裡面添加一些所謂的「肉」這樣你的只是框架就有骨有肉了
在答題的時候也會拿滿的。
我建議你在一輪復習的時候跟住老師,把沒一節都在課堂上消化掉然後課下用一張小卷考一下自己這個的主要知識點,這樣對你後面的學習更有幫助。記住一點要堅持做下去。這種小卷你可以自己製作,也可以去買。我去年就買到過,很小32K,正反面有基礎題和難題,一共就10道左右的選擇題,題量很少。它還有一個單元練,這個也很好。在選擇和大題方面都不錯。我的老師也說好,而且有時還從上面摘題考我們。再一個,我建議你買《試題調研》這本書,它是月刊。很好,尤其前幾期對你一輪一定有幫助,它前幾期是知識框架搭建。最後一期也非常好,把歷年重要考點都列出來。有押題的趨向。我今年高考的時候,就在它的語文最後一本上看到了5分的默寫題。
最後,祝你可以在高三一年中歷史成績突飛猛進。在明年高考中取的好成績。
⑷ 歷史知識點雜亂,學生成績總落下,作為教師該如何幫助孩子建立知識體系呢
老師應該以時間線串聯整個歷史節點,然後幫助學生分析某個歷史節點什麼人做了什麼事情,有什麼影響,孩子就可以比較系統的梳理歷史知識,提高成績。
⑸ 高中歷史如何構建知識體系
由點及線,由線及面
比如,你取一個點,就叫做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那麼你就要把這些制度列出來,像分封制、宗法制、皇帝制度及二府三司制等,有了這些制度,你就可以把與他們相關的點找出來,再連起來,當你把這些都連得差不多了,就是一張網,那麼知識體系也就建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