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如何讓同學愛上歷史

如何讓同學愛上歷史

發布時間:2023-01-26 04:12:49

❶ 如何讓學生愛學歷史

深入一線的初中歷史教師都很困惑:歷史課是學生最不願學的科目之一。學生認為,歷史課屬常識課——既然是常識,不學也罷。究其原因,學生的回答無外乎兩點:一是「內容枯燥」;二是「聽天書一般,沒意思」。這兩個原因,前者是客觀的,問題在教材;後者則是主觀的,問題的關鍵在教師。 曾幾何時,學習歷史的目的似乎就是記住歷史事件的時間、地點和重大意義,記住祖宗的各項發明創造,難怪有學生感慨:歷史真枯燥,歷史真難學!還說,「背」歷史最難的是時間。這是本末倒置,不難才怪!學歷史干什麼?唐太宗早就告訴我們了:以「史」為「鏡」。要讓學生在歷史課堂上「活」起來,就應注重學生結合歷史與現實進行討論、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只有當學生明確了學習歷史的意義時,他們學習內驅力才能增強,才會對歷史產生濃厚的興趣。要讓歷史課成為學生在輕松愉快中獲得知識、培養能力又受思想教育的一門課,需要教師把握好上第一堂歷史課的時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在第一堂課中就要注意引導學生明白學習歷史課對自己成長的重要意義。比如講到學歷史可以使人明智,教師可以提問:大家都知道唐太宗是我國古代的明君,你知道他明智的原因嗎?就是他注重「以史為鏡」,注重吸取前人失敗的教訓和成功的經驗,使自己很少犯前人犯過的錯誤。由此,在輕松的氛圍中使學生明白為什麼要學歷史,認識到學習歷史的現實作用。 歷史教學中較為普遍地存在教師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把教材知識視為真理,奉為神聖,要求學生死背史實和結論,質疑意識缺失。 基本史實和歷史結論構成歷史的陳述性知識。歷史知識具有客觀性又有主觀性,即二重性。客觀性指史實的客觀性,主觀性是指結論的主觀性。歷史結論是教材編寫者對史實的解讀,具有時代性和主觀性。史實是雖然具有客觀性,但也不能說就是絕對的歷史真實,可能個別史實也是謬誤。歷史結論具有時代性和主觀性,我們更需質疑。例如,列寧指出帝國主義是垂死的、腐朽的資本主義,而今帝國主義是垂而不死,很多方面我們還要學習借鑒。再如,經濟危機在舊教材中認為是資本主義特有的現象,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造成的。而今年從美國爆發的金融危機席捲全球。在全球化的當今時代,哪個國家能逃脫經濟危機的厄運?還有,在舊教材中對國共兩黨在抗日戰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評價是否客觀、公正?

❷ 如何讓歷史課成為學生的最愛

如何讓學生愛上歷史課
歷史課內容龐雜,學生不易掌握,缺乏學習興致,長期以來,歷史課被看作是「死記硬背」「枯燥乏味」的代名詞,尤其是初中歷史課程,許多學生、家長更加不重視。如何改變人們對歷史課的偏見,真正讓學生喜歡歷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是當前擺在每個歷史教師面前急需解決的問題。我結合自己多年教學經驗,談談讓學生愛上歷史課的妙招。
一、活用、巧用歷史新教材
歷史教材是學生進行系統性學習最直接的工具。隨著歷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我認為新教材版面活潑,圖片清晰,主題鮮明,時代感強,且不再講究學科體系的完整性,善於精選學生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學習方式;為教師提供了適宜的教學素材和信息,提供了廣闊的平台和空間,益於教師打開思路、選擇方法,追求新理念下的課堂教學。但毋庸諱言,許多一線教師在使用新教材時,仍是照本宣科,認為只要把課本中要求掌握的知識無保留、無差錯地傳授給學生就完成了教學任務,這種理念與新課改是格格不入的,長此以往,我們的課改將流於形式,甚至夭折。教材不是法典,教材不是《聖經》,教材只是一種工具和中介,作為一線教師,我們要重新認識和理解教材,實現教材觀的轉變,真正樹立「教材是範例」的嶄新教材觀,即教材是引導學生認知發展、生活學習、人格建構的一種範例,是學生發展的「文化中介」,是師生對話的「話題」,旨在引起學生的認知、分析理解、反思、批判和意義建構,而不是學生必須完全接受的對象和內容。同時,教師使用新教材要有創造意識,把握好教材的彈性,能根據教學實際對教材進行合理的調整、重組、取捨、再創造,使教材更適合自己及學生。
二、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要想提高教學效率,必須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對老師的親切感,創造一個師生和諧的課堂環境,使老師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關心每一個學生,愛生如子,聽取學生合理的建議,尊重學生的感情和人格,維護學生的自尊,把學生看成和你一樣的需要人格尊嚴,需要維護感情的活生生的人;平等對待學生,與他們民主相處,即使他們犯有錯誤,進行教育,也必須尊重他們,創設一個比較寬裕、安全的心理環境,讓學生坐著與你談話;課堂上每天送給學生一句鼓勵的話語,每天送給學生一個善意的微笑,把真誠和鼓勵、關懷和愛護、尊重和依賴帶給學生,在學生心目中樹立起可親、可敬的老師形象,打造和諧課堂。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會使學生在一種愉悅、放鬆的精神狀態下學習,敢於質疑、敢於爭論,個性化的思維、情趣、愛好、特點有張揚的空間,自我滿足得以實現。有很多以前被認為是「差生」的,在別的課堂上不被搭理的學生,在我的歷史課上卻有出色的表現,他們的自尊心、自信心受到保護,像一株株不再害羞的幼苗迎著陽光茁壯成長。同時,教師的角色也要漸漸發生變化,從單純的教學傳授者轉變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以科學的方法訓練學生,這樣,學生的創新意識就會逐漸提高。身為新世紀的歷史教育者,我們有責任和義務,積極努力探索最佳方法和途徑,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為社會培養時代需要的有理想、有見解、有個性的人才。
三、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
新課改下,我們要更新教學觀念,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中學教師教育不需要「成品」,未來社會更不需要只會念經的「和尚」,封閉、正統、僵化的教學管理模式早已成為過去。更新教學觀念,發展學生的個性,對歷史教學來說更為重要。在學校教學活動中,教師不應該以學生的無知和被動來建立自己的權威,而要把學生當作具有無窮潛能的資源來開發,敢於把學習工具交給學生,將探究知識的心理歷史還給學生;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開發與引導,在教學中,教師不是做一個簡單的帶路人,而應融入其中,以自己的知識和道德修養,使學生都有自主學習的機會,都有自主學習的能力,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充滿創造的活力。首先,要更新教育觀念,要認識到歷史教育的目的不僅僅在於客觀事實基礎知識的掌握,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真正地理解、掌握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形成正確的歷史思維,從而使學生在情感、態度、價值觀上走上正確的人生道路。只有自覺地更新教育觀念,跟上時代要求,才可能在教育實踐中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實現創新和發展。其次,要不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專業素質。教師是學生學習時最直接,也是最大的和利用最方便,使用頻率最高的教育資源。教師應靠自己淵博的知識、豐富的經驗和良好的個性品質來吸引學生,影響學生,使學生由喜歡老師到喜歡課程,這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歷史是一門與自然、社會、人類活動聯系最為緊密的學科,歷史老師肩負著學生德育工作的重大責任,因此他的人格和行為都要力求做學生的榜樣,這就要求他們向著「完整型」的標准努力。
四、創設有效的課堂情境
教師要會營造歷史情境,培養學生情感體驗,激發探究興趣。在講授中國古代史,秦漢民族關系和對外關系的時候,我讓學生扮演羅馬商人,然後問他:「你要經絲綢之路到中國長安,沿途該怎麼走?」「為了能購買更多的絲綢,你要帶些什麼東西到中國出售?」通過讓學生融進角色,體驗歷史,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中國古代史的民族關系,對外關系和經濟史部分的教學,教師都可以藉助虛擬的歷史情景來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五、活用詩歌,活躍歷史課
詩歌,是傳遞情感中風情萬種的使者,是中國文化寶庫中魂麗的奇葩。歷來就有「文史不分家」之說。沒有詩的史是沉寂的,沒有史的詩是蒼白的;史賦予詩以內容,詩賦予史以活力。詩與史之間由於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使得彼此有血有肉,內涵豐富。既然史與詩之間有密不可分的聯系,那麼我們作為傳授歷史或者重現歷史過程中重要的一員——歷史教師,更應該做到史中有詩,並且讓詩注入歷史,使得歷史課增加耀眼的人文光環。
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江澤民同志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因此,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首先,我們要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求知。教師在授課中,要創設一些問題情境,調動學生自主參與。如在講授「西安事變」時,可以創設以下問題情境:假如你是當時的東北軍一員,你是否主張殺掉蔣介石?為什麼?把學生引入問題,引入當時的歷史情境中去,感悟歷史,抒發自己的看法。學生們感悟程度不一,看法不同,但都是發自內心的感觸,有效地培養了參與課堂教學的自主性,從而使創新能力不斷地得到了培養。其次,要逐步放手,不僅要教會學生如何去學習,而且要使學法滲透到教法之中,在引導學生質疑、思疑、追疑、釋疑的同時教會學生掌握歷史思維方法。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抓住疑點,巧妙運用設疑技巧,適時地點撥學生發現疑點,激發其思維興趣,培養其質疑的習慣。
總之,歷史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學生對歷史的不重視又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所以中學歷史老師要努力讓學生愛上歷史課。

❸ 如何讓孩子愛上歷史

    讓孩子多讀書,從小養成閱讀的習慣。這個觀念,似乎已經成了如今教育界的一個共識。家長也好,學校也好,包括教育專家,都在談閱讀對孩子學習的重要性。其實這也並不算是一個很新的觀念。若干年前,當我們自己在上學的時候,老師也經常跟我們說:「要多閱讀課外書,多積累,語文成績才能提高,寫作文時才不會無話可說。」

    積累,多麼關鍵的字眼啊,這兩個字在我們心中的位置,我想是不言而喻的。

    積累最好是從小做起,對嗎?所以我們的小孩,從一二年級開始,我們就希望他們開始養成讀書的習慣。一開始我們會買大堆大堆的書,給小朋友看。通常情況是這樣的。但是買了書,小朋友們就開始讀了嗎?我們從網上,從各種渠道,聽取專家的建議,買了「清單」上所有的書,效果又怎麼樣呢?有的小朋友確實開始慢慢養成了讀書的習慣,大部分的小朋友對買來的書「敬而遠之」。為什麼呢?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兩者之間的差別呢?

    原因應該是顯而易見的。如果小朋友在讀書的過程中找到了閱讀的樂趣,小朋友自己喜歡你給他選的書,那麼他自然會讀進去。最好的情況是他一本接一本,或快或慢,由淺入深地讀起來。樂趣從哪裡來?我的經驗告訴我,如果他讀懂了,而家長又適當的表揚了他,他就會有樂趣。他從中獲取了知識,所以他覺得快樂。

    能讀懂是關鍵。

    所以選書也很重要。選擇適合自己小孩知識結構的書。但這不是最關鍵的。我覺得最關鍵的是,家長要陪著孩子一起讀你們選的書,而且經常與孩子就書中的內容做交流。從簡單的問答開始,深入之後也可以討論,舉一反三,由此及彼。並且適當的時候,給予孩子適當的表揚和獎勵。物質上的獎勵也可以。這樣就慢慢地培養了孩子閱讀的興趣了。

    我的孩子愛讀歷史書。歷史如今是個很熱門的類別,這些年出版了大量關於歷史的書籍。我個人認為,歷史挺適合小學階段的孩子來讀的。

    語文是靠積累的。但是語文的知識就像山林里的樹葉那樣繁雜的。我們該如何學習和積累呢?是否今天摘一點,明天摘一點,然後把它們堆在一起,堆滿了像一座小山一樣。這樣積累是否有效呢?我覺得這樣積累效果是很差的,而且當我們需要一些具體的知識的時候,有可能一時半會又找不到它們了。

    如何積累好呢?

    上文說到「語文知識」就像是山林的樹葉一樣。假如我現在要來把這座山林畫下來,最好的辦法,應該是升高自己的高度,從天空中來俯看這座山林。(所謂用上帝的視角來觀看)。這樣的話,整座山林就一覽無余了。我先描繪出它的大體框架,然後再慢慢地畫一些大樹,大石頭,瀑布,湖泊水流,再往細處添加漂亮的花,往細微處添加樹葉,小草……

    那什麼是「語文知識」這座山林的框架呢?我覺得歷史就是一個很好的框架。先把歷史的框架搭建起來,其它的東西,都可以往歷史的這個大框架裡面填充,而且還能讓它們之間建立起聯系。這樣所有的知識都可以建立起一個時間和空間的邏輯關系。

    我們來舉個例子。我們讀李白的詩,我們如果了解唐朝的那段歷史,我們了解李白的整個人生經歷,了解他一生中的那些起起伏伏。這樣讀起李白的詩來,會不會理解得更深入更准確呢?當年李白被唐明皇請出山的時候,「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你能理解此時此刻李白的意氣飛揚,壯志凌雲嗎?後來「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多麼瀟灑,多麼飄逸。再到高力士,楊國忠等權奸當道,李白又是何等落寞,何等失意。「安史之亂」突然襲來,李白站錯了隊,被流放夜郎,晚景凄涼,何等悲傷。「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為何看不見長安會那麼痛苦呢?理解歷史自然會理解李白的痛苦。

    歷史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李白的詩,同樣反過來,李白的詩也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那段歷史,或者說豐富那段歷史,讓那段歷史在我們腦海中立體起來?

    假如我們讀了十首李白的詩,把每首都放到李白人生的各個階段來理解。那麼不僅理解了每首詩的內涵,同時也看清了詩之間的聯系,整個積累的過程就會立體起來,而不是簡單地把十首詩堆疊起來。我們再讀杜甫的詩,我們會把李白和杜甫作對比。他們倆生活的時代有什麼不同,有什麼聯系。為什麼李白總是那麼浪漫主義,為什麼杜甫總是那麼現實主義,那麼悲涼。「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到底經歷了什麼?老這么難過。

    也許你會說,我們知道歷史很重要,很有用。但是歷史那麼枯燥,那麼恢弘,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會不會太難了呀?

    首先是歷史枯燥的問題,然後是「學歷史難」的問題。兩個問題,我們一個一個來討論。

    歷史枯燥的問題現在應該不是問題。這些年出版了一大堆的歷史書,寫得都非常有趣味性,體現了現在歷史親民化的潮流。歷史寫得挺好看的,像《明朝那些事兒》,賣了五六百萬冊。如果不是因為有趣,寫明史的書能賣得這么好嗎?各朝各代的歷史都有人這么寫,這是一種潮流。

    再來講「學歷史難」的問題,這是本文主要想討論的問題。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學歷史是否真的很難,怎樣學不難,怎樣開始學不難,選擇什麼樣的書不難?我不是專家,我無法站在一個很高的高度來談這個問題。我只是想分享一下,我自己本人和孩子一起讀書的經歷。希望這個分享能給大家帶來一點參考。假如能給你和孩子的學習帶來哪怕一丁點兒的幫助,將是我莫大的榮幸。好了,廢話不多說,主題不繞遠。我直接把一些書推薦給大家。

    首先,最簡單的,也是最有趣的。《寫給孩子的趣味圖解中華上下五千年》,煤炭工業出版社的,共4本。   

    《上下五千年》是一本經典的歷史故事集,每個故事是分開獨立的,所以篇幅不長,很好理解。而且這個版本是為兒童設計的,圖文並茂又很卡通,所以孩子挺容易接受的。孩子都愛聽故事,讀故事,所以只要家長好好引導,通過各種手段,或獎或罰。(所謂恩威並施,金元和大棒,哈哈,歷史上經常有這些的)。我這么說大家應該能理解吧。陪著孩子把這4本兒童小書讀完。孩子自覺最好,不行的話家長可以想各種辦法,「逼」孩子讀完。(這里用詞都比較重)。我自己感覺這個不難,這個書挺好看的。學完這個兒童版的上下五千年,孩子就能對歷史上的一些人物和事件,有一個大概的認識。也慢慢會對歷史開始產生興趣。特別是家長適當給孩子一些表揚和獎勵,效果更突出。我的小孩是一年級讀的這套書,然後開始喜歡歷史。可能你的孩子也會從此對歷史感興趣,你不妨試試。

    嚴格來說,《上下五千年》只是一本故事書,它雖然講的是歷史故事,但是並沒有體現出歷史的脈絡來。故事與故事之間是獨立的,書里沒有講故事與故事之間的聯系,也不講人物與人物之間的關聯。所以嚴格來說這不是一本歷史,但我認為這是一套不錯的入門書,因為夠簡單。

    接著我們來推薦一部歷史書《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共14本。這是台灣陳衛平寫的,新世界出版社。這套書印刷質量好,圖文並茂,雖簡單但很嚴謹,是非常不錯的兒童歷史。強烈推薦。

    讀完這兩套兒童歷史書,算是入了歷史的門了吧。接著可以讀一些字數稍微多一點的,稍微深一點的書了。這些書市面上很多。但我提醒一點,家長在選這些書的時候一定要自己選,自己先讀。你自己覺得可以給孩子讀了,再給他讀。家長自己先過濾一遍。一個是你最清楚孩子的知識結構,你對孩子的理解能力有一定的了解,不要選艱澀難懂的,一定選好看有趣的。另外一個是,現在書籍出版魚龍混雜,有些書三觀不正的,不適合孩子讀的,一定要小心分辨。

《讓你愛不釋手的極簡清朝史》

《明朝那些事兒》

《這才是宋史》

《唐朝簡史》《武則天傳》

    這些書實在多如牛毛,您自己挑吧,挑孩子喜歡的。讀多點都沒有關系的,對吧,

    祝孩子學習進步,喜歡歷史。謝謝大家。

    巨蟹駿與您共勉。

❹ 如何讓學生喜歡上歷史課

歷史是小學科,很多同學不夠重視,但中考還是佔有一定分值的.如果教師總是枯燥無味地講,學生學起來就會索然無味。通過教學實踐,個人認為要讓學生喜歡自己上的歷史課,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上課要講的重難點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這樣,可以讓學生覺得在課堂上有所收獲,同時教師也要有親和力,這是每一個歷史教師必須要做到的.
二,上課講題不要就課論課,要多一些聯系,歷史本來就是可以談古論今的。只要給學生足夠的空間,就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讓課堂自然變得生氣勃勃,學生在課堂上自然會興致盎然.
三,上課要幽默。教師平時可以看看笑話,積累一些幽默素材,那麼根據平時上課的一些突發事件,用一些幽默語句或者笑話及時處理問題,可以減少學生上課開小差的幾率,同時可以讓課堂變得更有活力,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程度,進而可以提高課堂效率.
四、給學生一個開放的學習環境,也就是為學生提供一個自主學習的空間。因為有了多樣的選擇,可以使學生的學習狀態從「封閉式」學習環境下的消極等待轉為主動進取。作為起主導作用的教師可以通過開放性的設問、互動性交流等措施,幫助學生擴大自身的知識來源,提高學生的合作水平及每個學習個體的自我適應能力,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環境中綻放自己的精彩。
五、教師要注意在課堂教學中及時評價激勵。適時合理的評價有利於培養學生學習的競爭性、主動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對發言積極的、學有進步的、及時完成作業的、解題思維獨特的同學給予表揚。每一個老師必須明白:通過賞識教育可以克服學生自卑和怯懦,增強其自信心;通過賞識教育可以挖掘潛力,人盡其才。
總之,讓所有的學生都喜歡上歷史課並非易事,但我會繼續努力爭取不讓每一個學生在歷史課上掉隊.

❺ 淺談如何讓初中生愛上歷史課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每個學科所佔中考的分值比重不同。歷史學科由於所佔分值比重少等原因,很少受到學生及家長的重視,進而導致有些學生偏科,歷史成績極低。如何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讓學生愛上歷史課,是關繫到教學成敗的關鍵因素。為此,結合新課標和課改的要求及個人的經驗,簡單談一下我的看法。一、用心去賞識你的學生,用愛去呵護他們作為一名教師,不僅要學會有效地批評學生,還要經常表揚學生,關愛他們。(剩餘809字)

❻ 如何讓更多的年輕人喜歡歷史呢

歷史在很多年輕人看來都是一個很無聊的話題。沒有娛樂新聞八卦新聞那樣有趣。在我上學那會兒,找到一個喜歡歷史的朋友非常難得。

作為一個歷史作者,我總在想,如何讓那些快節奏的活的很累的年輕人去看自己寫的文章呢?如何讓他們覺得歷史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和興趣點呢?

在我看來,年輕人不喜歡歷史,一方面覺得歷史很枯燥,很乏味,很沒勁。這其實是課堂留下來的病灶吧。在大多數人的記憶當中,歷史老師講的都很無聊,都讓背背年代。要不就是枯燥的講講歷史那些大題如何解出來。其實這很讓學生會產生一些厭惡感。

讓年輕人喜歡歷史,就需要讓他們覺得歷史上的一些事情和現代結合的很緊密,比如大家都愛追劇,都愛追一些古裝劇。在那些古裝劇中,或多或少都會涉及歷史。比如我在寫《錦綉未央》系列電視劇的解讀,就在頭條和上非常火熱。因為大家在追劇的同時,會對電視劇的一些人物充滿了興趣。當你把那些電視劇中的人物結合歷史原型那麼一寫,他們還是很愛看的。

還有年輕人很愛玩兒手游,比如王者榮耀,比如吃雞。這些游戲當中也有歷史。王者榮耀就是一個很好的點,那些游戲人物中就有很多歷史人物,當然了游戲是游戲,歷史是歷史,別太較真兒。我在寫王者榮耀人物的時候,會把那些炙手可熱的游戲人物的歷史原型用很有趣的歷史段子寫出來,果然很多同事還有同學或者我的一些年輕朋友非常喜歡。吃雞呢,他所用的一些武器的知識同樣涉及歷史,槍械的歷史也同樣有趣。

說白了,就是結合現代的一些點,你會發現讓年輕人喜歡歷史並不是一件難事。歷史處處都在,吃有吃的歷史,穿有穿的歷史,就是需要歷史作者去結合年輕人的生活,興趣去挖掘。

還有呢,歷史對於年輕人很重要,比如南京大屠殺,比如慰安婦問題,這些國家都非常重視,年輕人應該知道以前人經歷的困苦,才會珍惜現在的生活,才會知道自己身上的擔子,歷史中存在很多中國的魂和精神。

那些古代存下的智慧都在歷史當中,當你生活中遇到一些坎坷,看看歷史書當中的人物,他們經歷的過往其實有很多和我們相似,這樣你或許會更加的從容面對。

還有在快節奏的時代,我們寫歷史也要結合,不要篇幅過長,不要只是羅列歷史年代,我們應該用較短的時間用風趣的語言去把歷史交代清楚。

而這讓很多微博體段子體的歷史非常受歡迎。

但是,當我們對歷史了解到一個程度的時候,還是多應該去看大部頭的歷史著作,畢竟這些才是有深度有厚度的歷史作品。而那些在自媒體的歷史文章更多像一個引子,像一個導購員讓你產生對歷史興趣。這就夠了。

這是我思考的一個過程,我相信會用我的筆讓更多的90,00後的年輕一代對歷史產生興趣。

❼ 如何讓學生把注意力留在歷史課堂上

一、教學藝術是激發學生的興趣的關鍵
教師在課堂中是引導學生進入知識殿堂的「導游」,是學生學習情緒的發動者,是感染學生情感的調適者,因此,一個教師的教學藝術越高,學生就越容易融入到知識的海洋中去。
一些教師在思想上不重視初中歷史,因此沒有對教材的思想深度進行深刻的挖掘,課堂中沒有激昂、抑揚頓挫的語言,也沒有生動的講解,只是簡簡單單地給學生一一列舉時間、地點、人物。有些教師不注意教學的基本鍛煉,說話乾巴,語無倫次,普通話不標准,神情呆板。這樣一來,教師昏昏,學生昏昏,焉能「激發學生的興趣」?
歷史是發生在過去的事情,看不見,摸不著,教師就要象一個導游、一個演員、一個指揮者,用自己聲情並茂的講述、豐富的閱歷學識,多樣的身體語言把學生帶入時光隧道,讓學生瀏覽歷史長河中無盡的風光,讓學生感悟「無盡風光在險峰」。教學藝術貫穿在整節課中,是教師綜合素質的體現。學生由尊敬崇拜老師到愛「學科」,又焉能不愛歷史?
二、歷史與現實結合,激發學習熱情
如果只是向學生傳授過去的知識,學生會不喜歡。歷史教學中適當穿插生活中的時事、時尚,讓歷史課也具現代氣息,我給這種教法命名為「現實參與法」,即在教學中聯系相關的現實事例進行比較和分析,達到認識歷史、進行思想教育之目的。讓歷史「活」起來,對學生來說,歷史不再是遙不可及、枯燥無味的往事。
歷史教學中要抓住時代脈搏,把學生關心的事情拉入到歷史課堂中來。
當然,並不是讓教師東拉西扯,漫無邊際、亂說一番,而是要使歷史與現實順理成章地結合起來。可結合當前發生的重大事件來講述。比如:在講到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時,我談到有人要重修圓明園,啟發學生思考:要不要重修?一些人要求重修反映了什麼問題?學生馬上表示反對,於是我歸納:被燒毀了的圓明園是近代中國屈辱的見證,它時刻警惕我們要不忘國恥,要關切民族的前途命運。歷史與現實這么接近,讓歷史走進學生,學生還會對歷史陌生嗎?
三、利用直觀教學,創設歷史情境
歷史的特點之一是過去性。人們認識規律,大都從感性認識開始,學生要認識遠離現實的歷史有一定的難度,初中生尤甚。而創造歷史情境,則可激發學生形象思維,拉近學生與歷史的距離,讓學生感知歷史,如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
學生的學習性往往來源於興趣,興趣可吸引學生注意力,使思維活躍。更要注重歷史的形象性。創設歷史情境的方法很多,如運用直觀教具圖案、照片、文物、投影、錄像等,或通過學生模擬教具、角色扮演、戲劇表演等手法,讓學生切身感受、體會歷史。但要注意,創設情境不是目的,而是教學手段,切忌喧賓奪主。通過對歷史的再現,加深學生對歷史的認識,達到思想素質教育之目的。直觀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輕松學習中受到思想教育。
四、組織歷史課外活動,培養學生興趣
歷史課外活動課不同於正規課堂的教學方式,它可由教師或同學自己組織,形式靈活多變,不拘一格。在課外活動課中,學生天真爛漫的天性得以回歸,氣氛輕松,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發揮學生主動性,給學生能力的培養提供了廣闊天地。
課外活動課形式多種多樣:可以結合重大歷史事件或歷史紀念活動舉辦故事會,讓學生將英雄故事,愛國壯舉繪聲繪色地展現在同學面前;可召開「鄉土歷史」講座,講述家鄉的歷史變遷,把愛國與愛家結合起來;可舉行歷史知識競賽,寓知識於娛樂中;可舉辦歷史辯論賽,如我校近期就舉辦了「項羽自刎——英雄?懦夫?」的辯論賽,反響熱烈,使廣大師生眼界大開。
歷史課外活動課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對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創造力、發散思維,拓寬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有著重要作用。
歷史教育對提高國民素質,推動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這已不容置疑。現在黨和國家領導人反復強調歷史的重要性,對我們歷史教師來說是一個鞭策。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學習動機中最現實、最活躍的成分是認識興趣。要使歷史的教育功能得到充分發揮,要取得初中歷史教學的良好效果,一切請從「激發學生的興趣」開始。

❽ 如何讓學生愛上初中歷史課

初中歷史教學是讓學生正確認識歷史,並積極吸取歷史經驗教學。歷史學科與其餘的課程相比,有很大的特殊性。對於初中生來說,學好歷史最大的動機就在於興趣,對於沒有興趣的學生而言,要想提升他們的歷史知識水平很難。因此,在初中歷史教學當中,教師應當採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營造一個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感受歷史的獨特文化氛圍,以達到歷史教育的目的。
一、現階段我國初中歷史教學的現狀分析
1.外部因素歪曲歷史
在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的過程中,人們的生活與工作都受到了現代科技的影響,手機、電腦等現代化產品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加上現代媒體的快速傳播,學生在接收各方傳來的信息。雖然學生在歷史學習當中獲取了一些歷史信息,但是對歷史的認識仍然不夠全面。有些影視作品為了增加收視率,對其中涉及的歷史知識肆意篡改,導致學生長期處在歪曲歷史信息的渲染下,難以正確、全面地認識我國的歷史,造成心理上的錯誤認識。這是我國現代歷史教學當中十分不好的現象。
2.學生學習歷史方法不恰當,死記硬背較普遍
經過長期的調查和分析,我國大多數學生在初中歷史學習中,不是因為對其有興趣,而是通過死記硬背的方法來應付考試。學生對歷史的學習,不是沒有興趣,而是教師在教學中,沒有激發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總是那麼枯燥無味,教師應該通過學生感興趣的方式進行教學,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正確的學習方法。出現這樣的狀況不但不能激發學生對初中歷史的學習興趣,還會導致學生不能正確理解和認識歷史,陷入厭學狀態。
二、如何在初中歷史教學當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經過實踐調查發現,很多的優秀教師,在課堂上和生活上都能跟學生成為很好的朋友關系。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狀態,直接影響到學生對於所學知識的興趣。以孔子為例,他在教學的過程中,與他的學生就是一種亦師亦友的關系,正是這種理念的影響,朱熹的學生陳淳才能作出《北溪字義》。由此可見,教師對於學生的引導不僅僅體現在教學上。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參與才能充分發揮「教學」的意義。要想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動作用,就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師生之間只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才能使得學生對教師教的內容產生興趣,教師才能對學生的學習產生信心。除此之外,教師在教授的過程當中,還要堅持師生平等的觀念,創建公平、民主、和諧的課堂環境。保障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才能促進學生對於知識的不斷探索。和諧的師生關系,不僅有利於學生的學習,也能讓教師成為影響學生一生的朋友。
2.教師要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作為一名初中歷史教師,要意識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造成影響,因此,教師不僅需要扎實的專業功底,還要具有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保持高尚的品質。初中歷史教師要通過不斷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讓學生由衷地喜歡教師的引導,喜歡教師的教學風格。任何一個學校都有許多教師。其中,有些教學的成績較理想,有些教學水平一般。但是,最終對學生影響較大的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都對學生較好,用心來教育學生。教師要多運用鼓勵性的話語來幫助學生建立信心,學生只有感覺到教師在重視自己,才有學習的動力。
3.教學內容故事化
在我國的教育制度下,初中學生正好處於敏感的青春期,此時他們的興趣愛好已經形成,個性特點突出。教師要充分抓住他們的這一特點。從學生的興趣愛好著手,將歷史教學與歷史典故相結合,還可以穿插歷史名人的事跡,來增加歷史課文的可讀性,營造一個故事性的歷史課堂。在輕松的環境當中,不知不覺地獲取歷史知識信息。例如,在講初中歷史當中「上古人類文明」內容時,教師可以查詢一些上古時期的神話,或者運用好萊塢電影《侏羅紀公園》來引出史前時代的故事,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必然能夠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歷史知識點的講解營造氛圍。
4.有效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
隨著我國電子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教育界已經引進了較為先進的教學設備,校園也已經成為數字化的校園。在多媒體教學下,不僅帶來了高效率的課堂,還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在初中歷史教學當中引進多媒體教學技術,讓學生充分調動聽覺、視覺等感官,充分參與課堂。例如,教師可以提前准備一些與教學內容相符合的影視作品、圖片、游戲等,在課堂上播放,或者帶領同學來做。例如,教師在講「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環節的內容時,可以搜集一些關於人民解放戰爭時期的紀錄片,或者較為真實的影視作品,如《狼牙山五壯士》等。在運用多媒體進行歷史教學時,教師要時刻注意,選取的材料不僅要緊扣主題,還要具有真實性,不然會給學生產生誤導。
總之,初中歷史教學是引導學生認識歷史、傳承歷史文化的重要工具。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課堂上的積極性。可以從學生的興趣著手,穿插歷史故事,建立一個輕松的課堂氛圍。達到初中歷史教學的真正目的。

❾ 什麼樣的歷史課學生才喜歡

——淺談我的歷史教學觀龍泉七中裴勝娟關健詞:教活歷史學習興趣學習習慣自主學習摘要: 「歷史」,光從字眼來理解,就給人以神秘、遙遠、深不可測的印象,這也恰好印證了這一學科的復雜性和可塑性。每次看著新踏入校門的初一學生對歷史是那樣的充滿興趣和期待,就覺得教這個學科是多麼榮幸、而又任重道遠。可是隨著教學的開展,一些學生的熱情開始大不如前,透出的眼神也從曾經的光彩明亮變成了暗淡木然。不得不說這是教學的莫大失敗。所以我在思考,到底什麼樣的歷史課才是學生喜歡的,或者說能夠讓學生不那麼快就陷入乏味枯燥之中。我認為老師除了要用心,耐心地研究教材,研究學生,研究教法以外,也要積極適應當今教育改革,嘗試著讓學生參與到歷史課堂中來。 正文:作為老師,學生喜歡上你的課就是最大的快樂,但這並不是一件易事。而對於歷史學科來說更是難上加難。教過歷史的老師都知道這是一門非常龐雜的學科,即使你已經教了很多年,你仍然會發現以前的備課中有很多不足,仍然有很多知識需要學習和更新。更何況我們面對的學生和社會要求也在不斷的發生變化。但是我認為不管時代怎樣變遷,學生發生怎樣的變化,只要我們所上的課是學生喜歡的,那就是成功的。不過怎樣教好這門課,怎樣讓學生喜歡歷史學科,是一個很值得大家去思考和研究的問題。雖然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自己也進行了不少嘗試和努力,但離我們的預期還有一定的差距。我認為要讓學生喜歡上歷史課還要從以下兩點多花功夫:第一,在教學中教師要教活歷史,使歷史課堂充滿情趣,充滿活力,而不是一些死板的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的推砌。第二,在教學中老師要懂得去放手,給學生思維的空間,自主學習的機會。當然要做到這兩點,並不是一件易事。下面我就這兩方面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和實際情況淺談一下我的看法和觀點。 第一:仔細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可以利用的一切資源。 歷史課從內容上來講,一般分為政治類,經濟類,文化類,科技類,人物類等等,那我們在上課的時候,就要去研究每種課學生的興趣點在那裡? 怎樣講學生才更願意去聽,效果才會更好。政治史初中學生一般會覺得比較僵硬,死板,如果老師不注意教學方式那就更加枯燥無趣,我的做法是首先讓學生掌握基本的學習方法,比如在講一個王朝的政治史時,知道建立,鞏固統治,影響等要素。時間久了學生自然就會學習。但光是這一點教學還是無趣的。我一般的做法是穿插相關人物,相關事件的故事來豐富內容,提升興趣。比如我們在學《開皇之治到貞觀之治》這一課的時候,如果只是講建立,治國措施,影響,教學任務是完成了,但學生肯定不喜歡聽,如果在教學過程中,講講隋文帝如何治國,隋煬帝如何奪取皇位及奢侈生活的故事,學生不僅聽得津津有味,還明白了不少治國的道理。還比如我們可以利用課本中的圖片,詩詞,史料等展開理解和講述,使教學的內容更加豐富。經濟類,文化類的教學教師就要在課外多收集資料,最好是圖片或者視頻介紹,學生不僅了解了課本知識,還能大大豐富課外知識,拓展他們的視野。這樣的歷史不僅生動,還充滿了詩情畫意。 第二:靈活教學,採用多種教學措施和手段。 針對不同的課型,不同的知識教師要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而不是一個模子,千篇一律,例如在課堂教學開始時的導入,我應運多種多樣的方法,復習式導入、問題式導入、圖片導入、故事導入、播放樂曲導入等等,由導入創設情境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拉近學生與歷史的距離,使學生盡快投入到歷史學習的情境中。在教學過程中要打破教師一講到底的教學模式,採用多種教學手段,比如我們在講初中歷史第一課《中國境內的遠古人類》時,可以設置一個環節讓學生發揮想像,以他們現有的認知水平,說說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樣度過的,他們穿什麼衣服,吃什麼,住什麼等,學生的興趣一下子就被激發起來了,比如在講《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這一課時,我們可以開展一個故事大比武活動。在講《宋代的社會生活》這一課時,把教學過程設計成「東京一日游」,讓學生來做小導游。在講有關明朝的歷史時,我下載了一段非常好的視頻資料,讓學生大開眼界,興趣大增。總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於動腦筋,也要多方面的去收集資料來充實你的教學知識。 第三:歷史與現實結實,使歷史課充滿現實意義,拉近與學生的距離。 學史以為鑒,學習歷史是為了更好地服務於現實生活,在教學中我們要善於去發現,去利用這樣的空間。比如我們講《商鞅變法》這一課時,聯系中國當今改革,使學生認識到改革是一個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推動力。我們在學習《孝文帝改革》時,與今天的少數民族聯系起來,有利於學生理解民族融合。我在講隋唐盛世時都讓學生去總結這種盛世局面出現的原因,也結合現代說說我們該怎麼做。其實我們現有教材中的大部分課程都有可以拓展和聯系現實的地方。關健是看老師如何去引導和理解。如果長期以往的堅持下來,學生就自然會明白學習歷史的意義到底在哪裡,也就不會再把歷史當作是過去了的陳年往事來學習了。貼近社會,貼近現實,貼近人生,貼近學生,這樣的歷史課才會更具有生命力。 第一:從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的培養開始。 從初一開始,要特別注意學生習慣的培養。這里的習慣我認為應該分為課堂紀律方面的習慣和學習歷史課程的學習習慣。從紀律上一定要嚴格要求學生,從坐姿到狀態,到動嘴、動手、動腦,老師都要進行教育。當然最重要的是學習習慣的培養,比如閱讀的習慣, 歷史課程的特點就是知識涵蓋量大,縱貫古今中外。所以閱讀能力是學習歷史最基本的能力。 教師要幫助學生對課本知識進行解讀,培養學生掌握行之有效的閱讀方法。 在這一基礎習慣形成以後,要注意學生記筆記的要求和訓練。在閱讀的基礎上對知識點進行標注,分解,必要的時候做補充。這些習慣的養成需要老師耐心地輔導,訓練。 其次,培養歷史思維的習慣在教學中也極其重要,老師應從初一開始教給學生這些思維方法。比如評價歷史人物或事件時要讓學生明白任何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都應放在特定的歷史時空下思考,才能客觀地認識和評價。脫離了時代,認識評判一個歷史人物或一個歷史事件,是不準確的,也是不公平的。只有走進特定的歷史時空,才能真切地認識一個歷史人物為何有這樣或那樣的選擇,亦或有這樣那樣的觀點。 就學習方法而言,老師要教給學生學習歷史的基本規律和方法,政治史,經濟史,應該從哪些方面學習,人物該怎樣評價?怎樣學習重大歷史事件?某一類型的課用什麼方式更容易弄清知識,比如列表格的方式,按時間列舉大事的方式,類似事件對比的方式等等。在每中不同類型課時的學習中不僅要讓學生了解某一歷史知識,還要讓學生掌握學習它的基本方法和規律。只有當學生形成了一定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以後的教和學才能越變越輕松。當學生已經掌握了對歷史學習的基本規律和方法以後,學生的自主學習也才有可能實現,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第二:嘗試讓學生自主學習。 在習慣培養起來以後,老師就可以放手大膽地讓學生來做課堂的主人了,比如很多課堂學生通過閱讀教材自己就可以理清本課的知識點,要點,並在書上做好相應的筆記。老師完全沒有必要再大講特講,而是將精力和時間放在重難點問題上。當然在這些問題的解決上我們也絕不能一手包辦,應該先把問題的思考權,話語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在小組里進行談論,交流,然後讓學生來發表看法,老師適當的點拔,引導,評價。但是這個效果的出現就需要老師做好前期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的培養。此外,為了讓學生更多地參與到課堂中,老師要發動學生參於資料的收集,比如故事,視頻,圖片,史料等等。有了充分的學習准備學生才能更加容易投入到課堂中來,學生講故事,開展小辨論才能有的放矢。這樣的課堂既生動活潑,又輕松自如,課堂真正地變成了學生的舞台。當然這一結果的出現並不容易,我們要在前期的教學中花大功夫。但是,學生的自主學習並不代表老師就可以放任自流,或者乾脆不講或少講。有些歷史課型老 師的講授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小學和初中學生的認知水平還停留在感性階段。我們要讓學生喜歡歷史課,除了就教學方面用心以外,還要從教師自身做起。加強自身師德修養,以人格魅力感化學生。教無定法,一樣的課題、一樣的課堂,不同的老師,影響力絕對不一樣。總之,作為一名老師,學生喜歡你,喜歡你的課堂,從而喜歡你所教的學科,並通過學習對他們的人生產生重要影響,不正是我們作為老師畢生所追求的嗎?

❿ 如何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學習興趣

我自己就對歷史很感興趣,說說我的看法吧:

  1. 孩子的興趣和他在比較小的時候接觸的東西有很大關系,在他四五歲到10歲之間是很重要的時間窗口,這段時間他接觸的東西可能影響他一生。我在這個時候讀了幾本書,有一本是上下五千年,我想和我後來一直很喜歡歷史有很大關系。如果能抓住這個窗口,讓他耳濡目染,多了解一些有趣的歷史故事,會非常有效

  2. 對於很多已經過了這個時期的學生,那就需要通過其他途徑了,可能要曲折一點,因為很多學生過了這個時期逆反心理就很強了。

    比較好的方法就是,從他喜歡的方面入手:比如我見過很多人喜歡玩三國游戲,進而他們慢慢也會去喜歡三國相關的東西,很多人會嘗試了解這段時間的歷史故事。

    可以從這一點出發,如果學生有喜歡的歷史相關的游戲,或者其他和歷史相關的電視啊,小說啊,可以先推薦他看同一個時期的有趣的歷史書籍,或者歷史節目,推薦他接觸歷史有趣的一面,然後進而再去喜歡其他時間的歷史。

  3. 其實適合學生,容易讓學生喜歡的優秀歷史相關的作品很多,根據我的經驗,《明朝那些事》,易中天品三國,還有很多電視劇,都很容易讓他們接受,而且很多男孩子天然的就有喜歡的三國等歷史相關的游戲,從這些方面入手,去了解他們,和他們交流,並告訴他他喜歡的那段歷史里他不知道又非常有趣的事,書,電視,讓他們自己去探索,效果會非常好。


都是原創啦,打字挺幸苦哦

閱讀全文

與如何讓同學愛上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8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0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4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7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0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0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5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3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