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潮汕英歌舞的由來
「英歌舞」由來的三種說法:
英歌舞的由來有三種說法,一種是「及時雨說」,一種是秧歌說,一種是儺舞說。
「及時雨說」就是在明末清初紹興名士張岱的《陶庵夢憶》這本書中「及時雨」一節就有這樣的說法。這一節里描寫的是求雨的場面。張岱認為,可能是因為水滸英雄的大哥宋江綽號就叫「及時雨」。
秧歌說就是說英歌舞是從山東魯北的「大鼓子秧歌」和魯西的「柳林秧歌」脫胎來的。因為英歌與「秧歌」在潮州話里的發音是比較相似的。還有一種說法是現在的英歌是從古代的儺舞進化而來的。儺舞是一種反映宗教意識和藝術特徵的形式。
(1)潮汕英歌有多久的歷史了擴展閱讀
英歌舞是潮汕地區廣泛流行、也是群眾基礎最為深厚的一種廣場舞蹈,極具陽剛之美,表現風格質朴、剛健,從節奏的張力中帶給人們的審美滿足,一直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可以說是潮汕民間舞之王。每逢重大節慶,如沒有英歌舞的參與來營造氣氛,那是不可想像的!
在全國乃至世界的范圍內,真的找不到另一種舞蹈語言象英歌舞這樣充滿豪邁、粗曠、激奮的言說。這是每一個觀者共同的感受。你看,節慶之日,鄉村曠野上,里三層、外三層黑壓壓的人群都在翹首等待。突然,一群狂飆一樣的舞者呼嘯而至。
幾十位彩繪各種臉譜、身著威武服飾的彪漢,一路樂舞,在急促、雄渾的鼓點節奏中,舞動雙槌,上下翻飛,忽而騰龍、忽而伏虎、騰挪閃躍、氣勢縱橫,還不時發出激越、豪雄的怒吼,匯合著雙槌清脆的擊打聲,響徹雲霄,剛勁、奔放、雄渾的舞姿,磅礴粗獷,氣勢矯健。
讓觀者熱血沸騰,聳然動容。這時,人們已不單單是在欣賞舞蹈。空氣中彌漫一種昂揚的氣氛,觀眾不自覺地受到感染,會情不自禁地跟著號嘯起來!
很多北方來的朋友感到不解,文章錦綉的南國潮汕,怎麼會誕生這么一種奪人魂魄、剛烈雄獷的舞蹈!這真是歷史的因緣際會。
從源流來看,英歌舞起源於百越部落原始的儺舞,意在驅鬼辟邪。其後,幾次大規模的北人南遷,把中原地區英雄傳奇的原型(比如水滸人物108將)融匯入南越固有的民俗中,千年流傳,沉積成一種風情獨具的藝術形式,即今天既有悠悠古風、又有時代精神的英歌舞。
舞蹈隊伍分為前棚和後棚,前棚為眾多舞者,雙手持短棍,由一「耍蛇人」領舞;後棚為打擊樂隊,配合舞蹈演奏鏗鏘、激越的樂曲。一般有36人、72人和108人三種組合,陣勢、舞姿和打擊方式則多種多樣,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特色、風格。
目前潮汕至少有二十個以上的「英歌舞之鄉」,正是證明了它強大的生命力。
作為我國民間藝術百花園的一株奇葩、一種稀有的舞種,英歌舞舞的是潮汕人不屈不撓的精神氣質,舞的是潮汕人勇往直前的時代風范,它與潮人的血脈貫通、神明維系。躬逢盛世,英歌舞將躍上一個新的台階,舞出一個空前的高潮!
『貳』 英歌的歷史沿革
英歌·普寧英歌
申報地區或單位:廣東省揭陽市
普寧英歌約有四百年的歷史。它起源於人民群眾勞動之餘喜習武(學拳頭),藉以消除疲勞、健身壯體,後又在習武的基礎上,根據宋朝梁山泊英雄攻打大名府的故事創編了「唱英歌」,後代代相傳,發展為南方漢民族優秀民間傳統舞蹈。(清乾隆年間旱塘人成技創編英歌舞,傳教於民。清咸豐年間鐵山許亞梅、大長隴陳娘康借唱英雄為名練習武藝,以備義師再起,也是普寧英歌較早的著名傳人)。
英歌·潮陽英歌
申報地區或單位:廣東省汕頭市
潮陽英歌以豪放、遒勁聞名遐邇,被譽為中國漢族男子漢典型舞蹈。關於潮陽英歌的淵源,學者專家早已作了許多探究,雖至今未有定論,但大致有一個比較統一的認識,即潮陽 英歌是流而不是源, 其形成可溯明代甚至更遠。至於直接的源頭,則有各種不同的說法,一 說來自山東魯北的大鼓子秧歌和魯西的柳林秧歌,一說來自河南花鼓的霸王鞭,一說來自福建莆田的花鼓舞,不一而足。南方漢民族民間舞蹈向以輕靈清秀為特色,然而,在粵東濱海一隅,卻繁衍著這樣一種只有雄渾、蒼勁、凝聚了黃土地厚重感的陝北腰鼓才能與之相媲美的英歌舞。其中有何原因呢?
首先,中原文化與海洋文化的交接衍化,使潮陽具有一個源於鄒魯又異於鄒魯、獨具嶺海又兼有舊邦的嶺海文化的氛圍。與祭祀驅邪相關。從出土的新石器、銅盂孤山晉墓文物看,本土越族文化與中原文化中的儺文化與祭祀為英歌淵源重要部分。
潮陽背山臨海,環境險劣,災害屢見,限於條件無力抗擊便產生拜物教,祭祀祈求消災弭禍。如唐元和十四年潮州刺史韓愈派人來今悔門鎮之大湖祭神,有吹擊管鼓侑香潔也,明嘉靖卅六年,鬼物(馬精)奔騰附行吾邑烽火不絕.炮鼓之聲相聞。今英歌表演者面臉譜應是祭祀儺舞面具簡化,南山英歌前棚有擊小鼓.至今英歌仍參加游神驅邪,說明英歌形成與祭祀驅邪有關。且潮陽也祭祀雙忠烈,邑城每年二會雙忠會有錦衣舞馬之歡.可見英歌遊行、英雄氣質與茲可算一脈相承。
再有儒家祭孔。方誌載:用舞生三十六人左手執簽右手秉翟。舞者用簇節二架朱竿龍首衍五色線九節舞長執之以綴兆疾徐行立追止之則以道舞焉者。耍蛇者指揮隊形變換是否受祭禮導舞啟發而形成,極有研究價值。
其次,從宋元開始,閩地文化西漸潮汕以至潮陽。宋元潮州、潮陽閩地它員最多.此後閩地又為種族大遷移中轉站,仕宦者與移民來此者將閩地文化帶來潮陽。稱為有唱的西臚尖山英歌(`97潮陽英歌藝術節該隊或許倉促未表演英歌唱的部分),在隊員執小鼓、碎步表演,據考來源於莆田花鼓舞。而莆田為潮陽好多姓氏發源地,甚至有的尋根至打鐵巷。可見閩地文化西漸是潮陽英歌形成的重要因素。
再有,明朝時,戲劇、民間舞蹈為英歌形成條件之一。潮陽俗尚戲劇,有舞台、土台,也有做塗戲,唱英歌前身應是說唱,後來為游神賽會適合行進形成英歌這樣情緒舞蹈。方誌載:正月十五日,有善歌者自為儕伍,妝演方陣跡,迎神衍巷,為賽神靈沸管笙簽,衣香簇影滿春城。今英歌之前列扮人物表演,後棚的潮劇片段如《桃花過渡》、《雙搖槽》《仙公仙母》、民間舞蹈《打鳥記》、武術表演等可謂熔舞蹈、戲曲、武術於一爐矣。
『叄』 普寧 泥溝英歌 的歷史
關於泥溝英歌舞的起源,據載,是先祖從福建南下定居後才有的,至今已有數百年歷史。
如普寧其他英歌一樣,泥溝英歌源於人民群眾勞動之餘喜習武(學拳頭),藉以消除疲勞、健身壯體,後又在習武的基礎上,根據宋朝梁山泊英雄攻打大名府的故事創編了「唱英歌」,後代代相傳,發展為南方漢民族優秀民間傳統舞蹈。(清乾隆年間旱塘人成技創編「英歌舞」,傳教於民。清咸豐年間鐵山許亞梅、大長隴陳娘康借唱英雄為名練習武藝,以備義師再起,也是普寧英歌較早的著名傳人)。最初先祖傳下來的泥溝英歌舞前棚是八槌八鼓一蛇,雖套路不多,卻極為精堪。經過一代代的相傳加工,形成自己獨有的風格,具有嚴謹的身法,步法,槌法,陣法。
風格特點
泥溝英歌的特點是:扣槌在下,從下而上,雙提臂,單踢腿,幅步大。雙槌起落,扣擊對舞,手腕轉動打普寧市泥溝鄉英歌舞頭槌
活槌,產生漂亮的槌花。上身和頭部左右自然晃動,極富舞蹈感。 套路有:觀音坐蓮,單鎖鏈,雙鎖鏈,鉤腳,飛鷹等。 槌法有:推槌,背槌,合槌,搓槌,釗槌等。 陣法有:8字雙金錢,雙龍擺尾,八卦螺旋等。 套路槌法陣法舞動時候,粗獷豪爽,氣勢磅礴,剛柔並濟,變化多端。環套環,圈套圈,層層交織,隊隊相應,有如猛虎下山,萬馬奔騰,讓觀眾百看不厭。
上世紀80年代,泥溝英歌隊組織前棚、後棚到惠來、陸豐、揭西、潮陽等地演出。使當地群眾大開眼界。 1989年9月,廣東省英歌研討會在普寧召開,泥溝英歌前棚組織32槌上縣城參加表演,收到與會的藝術家的好評。廣州舞蹈學校的楊美琦校長、北京舞蹈學院民族舞蹈系的潘志濤主任帶領一班人馬專程來到泥溝,選定泥溝作為廣州舞蹈學校的「實驗田」,雙方定下「合同」。 1990年元宵節,普寧舉行英歌大會演。泥溝英歌組織了64槌的前棚參加演出,在廣州舞蹈學校李永祥主任、黃汝麟副主任以及講師張小彰的指導下,泥溝英歌推陳出新,打出了新水平、新風格。參加表演的共有10個隊,9個稅單槌的,獨泥溝英歌是雙槌的。南山英歌安排第一出場,先聲奪人,而泥溝英歌安排最後出場,也起到了壓軸的效果。觀眾看完泥溝英歌五分鍾的表演,還依依不捨,不願離場。主席台上的領導和專家看後笑容滿面,頻頻點頭。同年秋,泥溝英歌被選定為省參加「90中國旅遊藝術節暨廣東歡樂節」表演,好評如潮。 1991年7月,應深圳市政府邀請,泥溝英歌在深圳「荔枝節」上大顯身手。英歌所到之處,便於許多潮汕老鄉圍觀。他們說,泥溝英歌為潮汕人在深圳爭了一口氣。 同年9月,泥溝英歌又代表汕頭地區參加「第一屆世界女子足球錦標賽抽簽儀式」開幕式的表演,在廣州天河體育館大顯身手。嶺南台(現廣東衛視)現場直播,為潮汕英歌走向世界打響了第一炮。中央電視台一位記者和長春電影製片廠的一位導演看後,握住總教練的手說:太棒了,這才是真正的民間廣場藝術,有 機會我們要拍成電影故事片。 同年12月,泥溝英歌又上省城,由中央電視台「東南西北中」製片組織天河體育館拍攝了路套,濃縮提煉,在中央電視台播了5分鍾。 1996年秋,泥溝英歌再次上羊城,參加「96中國旅遊藝術節暨廣東歡樂節」。再次為羊城觀眾和外國來賓獻藝,載譽而歸。 1999年歲末跨進新世紀之際,泥溝英歌再次應慎重市政府邀請,參加深圳市政府舉辦的跨世紀狂歡夜。當時真真正正的萬民同樂,幾十萬深圳市民從夜9點到凌晨2點,沉醉在歡樂之中。英歌所到之處,觀眾人山人海。
2002年春,泥溝英歌又被深圳市政府邀請到深圳「世界之窗」表演,收到各界人士贊揚。 2003年12月,泥溝英歌代表潮汕文化之一,參加在澳門舉行的世界旅遊節暨潮州美食節的表演,轟動澳門。2004年澳門慶回歸5周年,2005年12月澳門國際旅遊節。泥溝英歌又應邀參加表演。 2004年7月,泥溝組織一支20多人的少年英歌隊,創新了動作與路套,把廣場藝術搬上舞台表演,參加廣東省第六屆少兒藝術花會暨CIOFF第三屆亞洲兒童民間藝術節比賽,榮獲金獎。同年10月,少年英歌隊上北京慶祝建國55周年的游園活動,收到中央首長的親切接見。 泥溝英歌結果幾代藝術的努力,知名度不斷提高。2004年泥溝被評為「藝術之鄉」,泥溝編導兼總教練張伯琪老師,也被授予「廣東省優秀民間藝術師」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