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清時期的滿族史學是怎樣的
自1644年順治帝入關,清廷在全國的統治逐步確立,其政權是大一統的全國政權,因此其史學乃為清朝史學。但由於清朝是滿族建立的政權,統治者是滿洲貴族,所以,在清朝史學中,滿族史學佔有重要地位。其表現:一是實行文字獄,禁毀一切對滿族不利的史書、文字,甚至刪改古史書中的蠻夷戎狄等字詞。二是史館雖然漢、滿、蒙學者皆有,但總裁、提調等負責官員多以滿官為首,所撰史書都要送呈皇帝「聖裁」,保證了對修史的絕對控制。三是官修史書都有滿、漢文兩種文本,有的還有蒙文文本。四是特別重視滿族史的修撰和遼金元少數民族政權史的撰修。
他聲稱「《春秋》天子之事,是非萬世之公」,把史學看作應該是皇帝親自過問的大事。乾隆帝在位六十年,一直對清代官方史學給予高度關注,以至於對清代官修史書的體例、內容等等皆做裁決和審定。乾隆帝評析歷史的集大成之作《御批通鑒輯覽》,「以乾隆帝的有關諭旨、批語為核心,官方形成對歷代史事與政權興旺、正統承緒的系統性認識,劃出歷史評論之准繩,重要歷史人物和事件也幾乎都有了官方的定論」。乾隆帝還明確諭示:官修的重要史書皆由「總裁大臣共同商榷,朕復親為裁定」,儼然以主持官方史學活動為己任。清朝對官方史學完全壟斷。乾隆帝對官修史書進行了詳細的審閱,凡所成新史書都要親自過問審查。
❷ 入關前的滿族史學是怎樣的
滿族最高統治者十分重視史學及其功能。努爾哈赤自初創基業的時候就十分重視學習歷史,以了解歷代政權興亡的史事,特別是注意了解少數民族成就大業的史事。努爾哈赤對歷史知識非常渴求,還要求諸子亦應如此。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努爾哈赤曾向諸子說:「凡明國、朝鮮、倭子、蒙古等諸大國帝王,累是持善修德而得勢之例,或具信邪惡,重財賤德而失敗之例,以及各種道統我皆聞之也。雖聞之此良典善語,尚未覺慊,仍欲再問,再聞也!爾等諸子所聞所知,其多於為父我耶?志良典善語,爾等縱有聞知,亦應勤加聞之記之。」努爾哈赤學習歷史知識,最初是讓人講述漢文史籍,再後是由通曉滿、漢文字的文臣翻譯漢文史籍。
據記載,崇德元年(1636)十一月皇太極曾在翔鳳樓召集諸親王、郡王、貝勒、固山、額真、都察院諸臣,命內弘文院大臣讀《金世宗本紀》。而後皇太極訓示道:「爾等審聽之,世宗者,蒙古、漢人諸國聲名顯著之賢君也,故當時後世咸稱為小堯舜。朕披覽此書,悉其梗概,殊覺心往神馳,耳目倍加明快,不勝嘆賞。朕思金太祖、太宗,法度詳明,可垂久遠。至熙宗合喇及完顏亮之世盡廢之,耽於酒色,盤樂無度,效漢人之陋習。世宗即位,奮圖法祖,勤求治理,惟恐子孫仍效漢俗,預為禁約,屢以無忘祖宗為訓。衣服語言,悉遵舊制,時時練習騎射,以備武功。雖垂訓如此,後世之君漸至懈廢,忘其騎射。
❸ 滿族歷史是什麼
滿族的由來:滿族的歷史是很悠久的。據文獻記載,滿族的祖先肅慎人於公元前一千餘年即遣使向周天子進貢「楛矢石砮」。
到了漢代,肅慎被稱為挹婁,南北朝時稱勿吉,隋代稱為靺鞨。粟末靺鞨首領大祚榮受唐封為渤海郡王,建立渤海國,這是滿族歷史上的第一個地方政權。
公元12世紀,黑水靺鞨的後人完顏部落興起,公元1115年建立金國,這是滿族先人建立的第二個地方政權。到公元16世紀後期,建州女真的傑出領袖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以女真人為核心,吸收了其他族人,如鄂溫克人、鄂倫春人、錫伯人、赫哲人、達斡爾人等,形成了一個以滿族先人為主體的民族共同體。
早期八旗滿洲包括建州女真、海西女真、東海女真和黑龍江女真。女真人在氏族制時期「凡出兵圍獵……各隨族黨屯寨而行。」
這里說的族黨就是血緣關系,一個有血緣關系的家族;屯寨講的就是地緣關系,說白了就是一個寨子、一個屯子、一個村子或更大一些范圍的地方的族群。其基層組織叫牛錄,管理人叫牛錄章京,譯成漢語就是佐領。女真人編入旗藉後,工作生活永遠要歸佐領管理。
族黨、屯寨是自然形成的,而旗藉佐領是依政府法令編制而成的,帶有極大的強制性和約束力。清代滿族人嚴格固定在佐領之下。
住,則居於一處;行,則統一行動;打獵、出兵作戰都由佐領管理,調到新地仍聚居一處。公家的事聽佐領的,家庭的事婚喪嫁要聽族長的,哪支、哪輩、老姓是什麼都由族長管,生男育女都到族長處登記,不會近親結婚,也不會亂倫。
辛亥革命以後,廢棄了八旗制度。佐領和族長(滿語叫穆昆達)相繼逝去,典籍記載大多丟失燒掉,所以現在許多滿族人難以知道自己的老姓了。
努爾哈赤去世後,其第九子皇太極於1635年登基稱帝,將農歷10月13日定為頒金節,改後金為大清,把女真族改為滿珠或滿洲族,但滿族一詞仍未出現。辛亥革命前,孫中山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口號為號召推翻清朝。
民國建立後,孫中山改定五族共和制:漢滿蒙回藏,始有滿族一說,但仍為較含糊的說法,社會大多稱為旗族或旗人。人們聊天談話,問您在旗嗎?回答在或不在,並不問是滿、是蒙、是漢。至1949年新中國誕生,才開始正式稱為滿族。
清末民國初年時有過一次統計,北京作為滿族的第二故鄉有人口60餘萬人。張勛復辟時,一些上層親貴到攝政王府,動員載灃支持復辟,再度出山。遭到載灃嚴辭拒絕,說復辟是不得民心的,其結果或是人頭落地,或是60多萬人被驅逐回東北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