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治水先人
1、禹(約公元前21世紀),中國傳說中古代部落聯盟領袖,是中國最早治理大洪水的領袖人物。他改以前邊單純用堵的辦法為疏導的辦法,取得了成功。他治水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精神,至今為人所傳頌。他的治水思想至今仍值得借鑒。
B. 我國歷史上治水的人,除了大禹還有哪些人
還有李冰,戰國時代秦國著名的水利工程專家。公元前256年-前251年被秦昭王任為蜀郡(今成都一帶)太守。期間,李冰治水,創建了奇功,其建堰的指導思想,就是道家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他征發民工在岷江流域興辦許多水利工程,其中以他和其子一同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最為著名。幾千年來,該工程為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奠定堅實的基礎。後世為紀念李冰父子,在都江堰修有二王廟。都江堰也成為著名的風景名勝。
還有東漢王景,漢平帝時,黃河決口,在洋渠一帶泛濫了60餘年,究(今山東金鄉東北)豫(今安徽毫縣)多被水患。 69年(永平十二年)漢明帝擢用王景,發民卒數十萬治河。
王景測量地勢,開鑿山阜,建立水門,自萊陽五千乘口築堤長千餘里,使河、汴分流,黃河由東北入海,沐渠由東南入泅水。河水侵注。
C. 中國古代治水名人
中國古代治水名人有大禹、孫叔敖、西門豹、范仲淹、李冰等。D. 我國歷史上治水的名人有哪些
中國治水名人
1.禹(約公元前21世紀),中國傳說中古代部落聯盟領袖,是中國最早治理大洪水的領袖人
物。他改以前邊單純用堵的辦法為疏導的辦法,取得了成功。他治水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
精神,至今為人所傳頌。他的治水思想至今仍值得借鑒。
2.孫叔敖(公元前770-前476年) 楚國期思(今河南淮濱期期思)人,當時的政治家、軍事
家和水利家。公元前605年,主持興建了我國最早的大型引水灌溉工程——期思雩婁灌區。因該
灌區的兩條引水河總長為100餘里,公元前598-前591領導修建了淮河流域著名古陂塘灌溉工
程,以稱安豐塘,其周長120許里,灌田萬頃,迄今2500多年一直發揮著灌溉效益。
3.西門豹 河北人,戰國時期魏國人,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水利家。魏文侯時曾任鄴
令,主持修築引漳十二渠灌溉工程,在漳河上建無壩取水樞紐和12座低溢流堰,引出12條灌渠,
既減少了河水泛濫之禍,又肥沃了土壤。引漳十二渠經人們的不斷整治,灌溉效益一直延續到唐
代至德年間(756-758年),有1000多年。西門豹死後,鄴地百姓在他治水的地方興建了西門豹
大夫廟,宋、明、清三朝還為他樹立了碑碣。直到現在,河北臨漳地區還有一條渠道叫西門子
渠。
4.李冰,秦昭王滅周後(公元前256-前251),任蜀守,領導興修了一批水利工程,其中最主要的是都
江堰工程。都江堰工程至今仍發揮著巨大的灌溉效益。為紀念李冰,早在唐代就興建了李冰祠。
E. 原來蘇軾還干過水利工程歷史上還有哪些治過水的名人
第一批"歷史治水名人",一共12位。分別是大禹、孫叔敖、西門豹、李冰、王景、馬臻、姜師度、蘇軾、郭守敬、潘季馴、林則徐和李儀祉。網友們紛紛表示,入選的個別人物超出了我的知識范疇。那我們今天就來科普一下,除了大禹、西門豹、李冰、郭守敬、林則徐和近代著名的水利學家李儀祉(這幾位要麼太知名了,要麼就是近代人物,資料齊全,大傢具體可以網路)之外的幾位名人,他們是誰,以及他們是怎麼治水的。
孫叔敖:助力楚莊王爭霸的大功臣
孫叔敖是春秋時期的楚國人。公元前602-前593年間,孫叔敖擔任楚國令尹,在淮南修築了芍陂(quèbēi),大大改善了當地的農業灌溉條件,顯著提高了當時的糧食生產能力。
芍陂
蘇軾(1037-1101),宋朝人, 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是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散文家、詩人、詞人,豪放派詞人代表。作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其文學造詣向來為後人所仰慕。但是相比其文才,蘇軾的治水之才同樣為人景仰。
蘇軾治水足跡幾乎遍布他所任職的各地,多虧蘇軾,不然"人之眉目"的西湖今天可能已經不復存在了。蘇軾先後兩度出任杭州"地方官",都發現西湖雜草叢生,淤泥遍野,就快要消失了。如果西湖消失了,那麼西湖周邊的農田如何灌溉?漁民又該如何生活呢?為此他上書朝廷,要求整治西湖,最終得到了朝庭的支持。
當時的西湖"湖田葑田積二十五萬丈,而水無幾",清理淤泥的工程量巨大,蘇軾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將清理的淤泥在湖中築起一道長堤。為保持湖水連通,長堤上還築有六橋,後來稱為映波、鎖瀾、望山、壓堤、東浦和跨虹六橋。堤上兩旁種植芙蓉、楊柳,最終成為一條"橫絕天漢"的湖上通道。如果今天去游西湖,還可以見到的那座堤,就名叫"蘇堤"。
今日 蘇堤
潘季馴:以堤束水,以水攻沙,黃河不能分流!
潘季馴(1521—1595年),浙江湖州人。從明世宗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至神宗萬曆二十年(1592年)的27年間,他四次負責黃河、淮河和運河的治理,卓有成效。
明朝永樂年間的時候,遷都北京,為了保證南方的戊子能及時運到北京,所以疏浚了京杭大運河中的會通河段,這本來是一件好事。但是這樣一來就將黃河與大運河溝通,而黃河下游,歷來是主流遷徙不定,並常常泛濫成災的。這一溝通以後,黃沙的泥沙進入了大運河,淤塞了運河河道,經常引起漕運中斷。
為了保證運河暢通,朝廷採取了"分流殺勢"的治黃方略,將黃河的水從多處分流。我們都知道,黃河,一碗水,半碗沙,所以早就有人說過"水分則勢緩,勢緩則沙停,沙停則河塞"的道理。河道一旦淤積,河床抬高,要泛濫那就是一場雨的事。果不其然,黃河泛濫了。為了保護鳳陽、泗州的皇陵不被水淹,朝廷又採取了"北堵南疏"的方針,任憑黃河的水向南岸泛濫。到嘉靖晚期,黃河下游竟一度分岔13股南下,災情嚴重。6年間,朝廷換了6任治河的官員,災害依然如故。當初只顧著皇陵,做事時顧頭不顧腚,現在百姓遭殃了。
嘉靖四十四年七月,當黃河再次在沛縣決口,縱橫數百里一片汪洋,朝廷一片驚惶。同年11月,明廷任命了一向勤政有為、政績顯著的潘季馴為總理河道(明代主持治河的最高官員),協助工部尚書兼總理河漕朱衡開展工作。
潘季馴勞踏勘了黃河下游許多急流險段,又深入河工和黃河沿岸的百姓之中,傾聽治黃的看法和建議。他深深感到,開河分水是一種消極的治河方法,因此他提出了"開導上源,疏浚下流"的治黃方案,反對從前將洪水向南方分流的做法。希望經過"開上浚下",結束黃河漫流的現狀,實現"水歸一槽"的目標。但是朝廷拒絕了"開導上源"的建議,只同意"疏浚下流",你問為什麼?沒有錢嘛。嘉靖朝差點就破產了。但是潘季馴據理力爭,朝廷只能忍痛答應修復部分舊河。朱衡和潘季馴兩人帶領9萬多勞工,開始投入到緊張的施工之中。很快便開出新河140里,修復舊河52里,修築大堤3萬多丈,石堤30里。
隆慶三年七月,黃河自沛縣決口,九月淮河又決口。黃淮並溢,洪水橫流。朝廷再次任命潘季馴為總理河道兼提督軍務。通過上次治水的經驗,潘季馴深深感到不能把黃河問題同一般清水河流等同起來,也不能完全採用適於清水河流的方法來治黃。他說:"黃流最濁,以斗計之,沙居其六。若至伏秋,則水居其二矣。以二升之水,載八升之沙,非極汛溜,必致停滯。水之力大則沙隨水走,水之力微則水走沙積"這就是黃河的特性。於是"以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思想在其腦中形成,可惜朝廷的經費有限,潘季馴只能親督5萬民工堵塞了11處決口,在徐州至邳州西岸修築了縷堤3萬余丈,疏浚了匙頭灣以下淤河,並修復了舊堤。此次治水"束水攻沙"的成效大顯,河道深廣如前,漕運暢通。
潘季馴擔任總理河道期間,對舊有的27萬多丈堤防閘壩進行了整修加固。在黃河兩岸修築堤壩34.7萬丈,新建堰閘24座,土石月堤護壩51處,堵塞決口和疏浚淤河30萬余丈,使黃、淮、運河保持了多年的穩定,實現了運河暢通,黃河安瀾的宏偉目標。
"以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思想是潘季馴半生治水方略的核心,也是其後300年人類治理黃河的圭臬。我國古代治河思想的演變,大體經歷了"壅障-分疏-束水"這樣一個辯證的發展過程,而潘季馴的思想和實踐完成了從"分疏"到"束水"的第二個否定過程。他的治河理念不僅從根本上動搖了千餘年來人們在治河問題上的傳統觀念,而且對於此後300多年來人類治理黃河的工作產生了巨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