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歷史是什麼
【歷史的主觀性與客觀性】
1.歷史的概念
歷史是什麼呢?無論是初學者,還是搞深入研究的人,都無法迴避這個問題。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變遷,處在相異時空環境下的人會給出彼此不同的答案。對於歷史學家來說,歷史一詞本身概念界定的困難,似乎超過了其他任何語匯。直到今天,圍繞這一概念的討論,仍然處於錯綜復雜、眾說紛紜的狀況。從學理上講,這種現象實屬正常,恰如歌德所說,「人們只是在知識很少的時候才有明確的知識,知識會隨著懷疑一起增長。」
A.歷史一詞所包含的三層含義
國內比較權威的史學理論著作認為,歷史一詞包含著三層含義。
「第一,它指以往人類社會的客觀歷史過程,或過去發生過的事情的歷史,即作為歷史研習者認識對象的客觀存在的歷史;
第二,它指人們的歷史認識或作為歷史認識集中成果的歷史著作,即作為認識主體對客觀歷史過程進行重建的主體化的歷史;
第三,它指歷史學這門學科,從馬克思主義觀點來說,就是研究人類社會發生過的各種歷史現象並探尋其發生發展規律的科學。」(杜經國、龐卓恆、陳高華著:《歷史學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3頁。)
如果將這三個層次進行進一步的整理的話,可以認為,歷史包含著兩個基本要素,即過去發生的事情和人們對這些事情的理解。這也就牽涉到歷史的主觀性與客觀性的問題。
2.西方史家論歷史的主觀性與客觀性
A.修昔底德的史學認識古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是西方歷史上第一個以尊重歷史事實的客觀性著稱的人,他不輕信傳聞,力求使自己的敘述與事實相符合。但是,和其他古典歷史學家一樣,他也將歷史學的道德垂訓功能擺在歷史寫作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在《伯羅奔尼撒戰爭史》的開篇,修昔底德闡明了自己寫書的目的,「我的這部歷史著作很可能讀起來不引人入勝,因為書中缺少虛構的故事。但是如果那些想要清楚地了解過去所發生的事件和將來也會發生的類似的事件(因為人性總是人性)的人,認為我著作還有一點益處的話,那麼,我就心滿意足了。我的著作不是只想迎合群眾一時的嗜好,而是想垂諸永遠的。」(修昔底德著:《伯羅奔尼撒戰爭史》,謝德風譯,商務印書館1960年,第18頁。)看來,作者是想借記述雅典國家的興衰成敗來勸戒後人,以史為鑒。比如,他經常以當事者的口吻創作長篇演說辭,實則表達自己的政治追求,在膾炙人口的《伯里克利在陣亡將士國葬典禮上的演說》中,修昔底德極力贊頌了雅典的民主政治。
B.蘭克的史學認識19世紀,德國史學大師蘭克所創建的「蘭克學派」以客觀主義史學著稱。他們有一句名言:歷史是怎樣發生的,我們就怎樣去記述它。在蘭克所處的時代,歷史學的地位迅速提升,以至後人稱19世紀是「歷史學的世紀」。當時的歷史學家往往對自己的學科充滿了必勝的信念,受過嚴格歷史學專業訓練的學者認為,只要通過一端時間的整理過去遺留下來的史料的科學工作,歷史的原貌即可全面、徹底、真實地呈現在世人面前。在這一原則的指導下,蘭克和他的學生們花費了大量精力,留下《拉丁和條頓民族史》等傳世之作。表面上看,蘭克學派似乎作到了將個人的主觀因素完全排出了歷史寫作,而在實際上,他們的這種努力是無法完全實現的。蘭克一方面強調歷史的客觀性,但是另一方面卻歷史具有規律性。他以一種典型的精英史觀向世人宣稱,整個歷史都是上帝的手筆,在神意的導引下,帝王將相按照自己的意圖創造了歷史。所以,蘭克學派歷史學家使用是史料也大都關乎社會上層人物的一舉一動,底層人物則被排除於他們的歷史視野之外。盡管在形式上,蘭克學派遵循的是客觀的科學的制史方法,但從根本上講,這些全都是服務於其「精英史觀」、貫徹其主體意識的。
C.克羅奇的史學認識
義大利哲學家、歷史學家克羅奇是倡導歷史相對主義的代表人物,以強調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而聞名。他認為歷史學家應該「只聚精會神於與一個問題相適應和構成活生生的積極歷史、即當代史的某一點上」;相反,不依賴主體意識而獨立存在的客體歷史是不存在的。(克羅奇著:《歷史學的理論與實際》,傅任敢譯,商務印書館1982年,第37頁。)在克羅奇看來,認識者通過主觀感知和個人需要所掌握的歷史知識,才是真正的歷史。「歷史存在於我們每一個人身上,它的資料就在我們自己的胸中。」
(克羅奇著:《歷史學的理論與實際》,第14頁。)而其他多餘的、游離於其視野之外的歷史則是虛假的和完全不可靠的。在這里,相對於客觀歷史而言,人的主體意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強調。
D.柯林武德的史學認識
柯林武德是20世紀上半葉的英國哲學家和歷史學家。在歷史哲學上主張「一切歷史都是思想史」,是當事人的思想動機決定了他的行動、從而推動了歷史的運動。「對於歷史學家來說,所要發現的對象並不是單純的事件,而是其中所表現的思想。」(柯林武德著:《歷史的觀念》,何兆武等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年,第243頁。)所以,歷史學家必須研究人類行動背後是思想。繼克羅奇之後,柯林武德將歷史認識中的主觀因素的作用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
3.歷史是主觀性與客觀性的統一
總體來看,歷史研究離不開歷史認識的主觀性和歷史本身的客觀性。歷史學科在某種程度上要求二者的互動。對於過去發生的事件而言,其客觀性是不依人的意識而獨立存在的。而歷史科學的產生和發展,又必須依賴人們發揮主觀能動性,作出具體而深入的解釋。任何歷史研究都不可能絕對排斥人的主體活動,這在是人文社會科學的一大顯著特性。將歷史學科建設成類似純自然科學的模式,似乎是沒有可能的。因為歷史是不能重演的,其規律性只是在一定的具體條件下才有效。從另一個角度來講,我們也沒有必要那樣做,從現實的角度看,處在不同時代的人都會有各自不同的社會問題,而這些問題又會要求具有批判意識的歷史學家根據以往的所謂客觀史實重新作出與時俱進的精彩闡釋。
4.歷史認識的相對性
A.歷史認識的相對性的含義
歷史認識就本質而言是相對的,相對性的含義在於認識對象比其他科學認識對象具有更突出的自主選擇性、非重復性和非直觀性;歷史認識主體處於歷史普遍聯系的總過程中,對歷史客體的認識活動不能純客觀地超出自己具體的、時代的思想水平,傾向和價值觀念的制約
歷史認識的絕對性只存在於某些關於具體史實的單稱判斷,或者代表著人類歷史認識無限發展的承繼系列的只能逐步接近的方向。
在懂得歷史認識相對性的基礎上才可能深入探討歷史認識與其他科學認識的共性,客觀地謀求各門科學間的借鑒與結合。
B.對歷史研究者的要求
歷史研究者必須經常性地進行自我反思,注意自己的潛在意識、知識特性和其他思想觀念傾向在何種程度和意義上映射在自身的歷史認識的結果中,以及如何對待這種成分,進而,需以更大的關切注意史料中滲入的他人的主觀因素,以最大可能地消除其消極影響。在作出概括性的、普遍性的認識結論時,注重追尋其所以成立的前提、尤其是理論性前提本身的特設性和假設成分。最後,對於具有普遍性意義的歷史認識,放棄認識已經終結的意識,在現實的基點上隨時准備投入歷史的再認識。(以上參閱趙軼峰:《歷史認識的相對性》,《歷史研究》1998年第1期。)
B. 歷史是什麼歷史是一門科學還是一門學科
歷史是文化的傳承,積累和擴展,是人類文明的軌跡。歷史作為反映過去事實的工具,其本身必須具有一定的科學依據,從而為人類整個階段的發展進程奠定基礎。
歷史學是一門整合型的社會科學,是歷史研究主體在馬克思主義哲學所提供的一般規律指導下,運用一定的思維認識方式和手段,在與歷史客體發生互動作用的過程中,通過對歷史客體的分析研究,以理解其特殊規律和特點的一種精神生產實踐及其創造出來的產品——歷史知識。
C. 什麼叫歷史
D. 歷史是什麼
歷史,或簡稱史,指對人類社會過去的事件和行動,以及對這些事件行為有系統的記錄、詮釋和研究。
歷史可提供今人理解過去,作為未來行事的參考依據,與倫理、哲學和藝術同屬人類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歷史的第二個含義,即對過去事件的記錄和研究,又稱為「歷史學」,或簡稱「史學」。
隸屬於歷史學或與其密切相關的學科有年代學、編纂學、家譜學、古文字學、計量歷史學、考古學、社會學和新聞學等,參見歷史學。
記錄和研究歷史的人稱為歷史學家,簡稱「史學家」,中國古代稱為史官。記錄歷史的書籍稱為史書,如《史記》、《漢書》等,粗分為「官修」與「民載」兩類。
(4)關於歷史是什麼擴展閱讀
史書共分為七種類型:
(1)編年體:以時間為順序編撰和記述歷史 ;例如北宋司馬光主持編纂的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
(2)紀傳體:以人物傳記的方式記敘歷史 ;例如西漢史學家司馬遷編纂的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
(3)紀事本末體:以事件為中心,每事各詳記起止,自為標題,每篇各編年月,自為首尾,前後連貫,又不重復。把人物在歷史上活動的年代和所起的具體作用結合具體的歷史事件加以敘述,使讀者既詳其事件的原委,又了解人物在事件過程中所起的作用;
(4)政書體:記載歷代典章制度的體例,起源於「三禮」。按時間分為貫通歷代和斷代的;按體例分為典志體和會要體。
(5)國別體:以國家為單位分別記敘的歷史。例如西漢劉向整理的第一部國別體史書《戰國策》。
(6)斷代史:記錄某一時期或某一朝代的歷史,例如東漢史學家班固編撰的第一部斷代史《漢書》。
(7)通史:不間斷地記敘自古及今的歷史事件,如《史記》。
E. 什麼是歷史,歷史對於當代的意義
歷史,簡稱史,一般指人類社會歷史,它是記載和解釋一系列人類活動進程的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多數時候也是對當下時代的映射。如果僅僅只是總結和映射,那麼,歷史作為一個存在,就應該消失。歷史的問題在於不斷發現真的過去,在於用材料說話,讓人如何在現實中可能成為可以討論的問題。歷史是延伸的。歷史是文化的傳承,積累和擴展,是人類文明的軌跡。
歷史對當代的意義:
①以史為鑒,古為今用。這是史家治史的一條基本原則的根本目的。
②認識歷史的發展規律,設計發展社會的理想藍圖。
③歷史是現實的一面鏡子,研究歷史的目的更重要是在於揭示社會、歷史的發展規律,預見未來,為人類設計發展社會的理想方案。
④增強參與意識,參加社會決策。
⑤進行愛國主義、民族團結及道德教育。
F. 歷史是什麼
歷史,是客觀存在的事實,真相只有一個。然而記載歷史、研究歷史的學問卻往往隨著人類的主觀意識而變化、發展完善,甚至也有歪曲、捏造。
廣義
客觀世界運動發展的過程,可分為自然史和人類社會史兩方面。
狹義
人類社會發生、發展的過程。
歷史學:研究歷史的學問,簡稱史學。與歷史的概念相對應,歷史學也有廣義與狹義之分。 廣義上,「歷史」可以指過去發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類社會發生聯系。在哲學上,這種含義下的歷史稱為歷史本體,例如宇宙歷史、地球歷史、鳥類歷史等等。而狹義的歷史則必須以文字記錄為基礎,即文字出現之後的歷史才算歷史,在此之前的歷史被稱為史前史。與人類社會相關的歷史,又可以稱為人類史或社會史,而脫離人類社會的過去事件稱為自然史。一般來說,歷史學僅僅研究前者,即社會史。
眾說紛紜
對於歷史的含義和性質,有很多中不同的詮釋,以下列舉其中一些。
克羅齊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
毛主席說:「讀史可以明智,這是先人早就說過的。」
柯林伍德說:「一切歷史都是思想史。」
梁啟超:「史者何?記述人類社會賡續活動之體相,校其總成績,求得其因果關系,以為現代一般人活動之資鑒也。」
《大英網路全書》(1880年版):「歷史一詞在使用中有兩種完全不同的含義:第一,指構成人類往事的事件和行動;第二,指對此種往事的記述及其研究模式。前者是實際發生的事情,後者是對發生的事件進行的研究和描述。」
《蘇聯大網路全書》:「1、自然界和社會上任何事件的發展過程。宇宙史、地球史、各個學科史——物理史、數學史、法律史等均可列入這一含義。2、一門研究人類社會具體的和多樣性的過去之學科,以解釋人類社會具體的現在和未來遠景作為宗旨。」
(1)歷史學
廣義:世界上一切科學都可以稱為歷史學。 (「我們僅僅知道一門唯一的科學,即歷史科學。」——馬克思·恩格斯)
狹義:研究人類社會以往運動發展過程的學問。 即以歷史為認識對象的一門學問,叫史學或歷史學,也可以用「歷史」一詞代表。
(2)歷史學家
歷史學家:研究和記錄歷史的人。
(3)正史
即經過官方編修的歷史,一般較為權威可信。
(4)野史
正史之外帶有傳說性質的歷史。
(5)史書
史書共分為四種:
(1)編年體:以時間為順序編撰和記述歷史 ;
(2)紀傳體:以人物傳記的方式記敘歷史 ;
(3)紀事本末體:以事件為中心,每事各詳記起止,自為標題,每篇各編年月,自為首尾,前後連貫,又不重復。把人物在歷史上活動的年代和所起的具體作用結合具體的歷史事件加以敘述,使讀者既詳其事件的原委,又了解人物在事件過程中所起的作用;
(4)政書體:記載歷代典章制度的體例,起源於「三禮」。按時間分為貫通歷代和斷代的;按體例分為典志體和會要體。
「歷史」的含義在中文中最早僅用「史」一字代表。甲骨文中「史」字與「事」相似,指事件。許慎《說文解字》說:「史,記事者也;從又持中,中,正也。」便指出「史」的本意即記事者,也就是「史官」。由此引申,則代表被史官被紀錄的事,換句話說,即所有被文字紀錄的過去事情。「歷史」一詞出現較晚,《三國志·吳書·吳主傳》注引《吳書》,吳主孫權「博覽書傳歷史,藉采奇異」。「史」前加「歷」字是指經歷、歷法,也就是人類經歷的一段時間。在事件中加入時間的概念,「歷史」一詞就具有了當今的含義。也有人認為「歷」乃近代日本學者為翻譯英文「history」而附加之輔助義,其意味著人類所經歷過的事情,在意義上其概括范圍遠較「史」字為之大。
在西方,多數語言的「歷史」一詞源出自希臘語「historia」,原義為「調查、探究」,出自「歷史之父」古希臘作家希羅多德的《歷史》(Historia)一書。
歷史並不是歸類於人文科學或社會科學中,而是其間的橋梁,合並了兩大領域的研究方法。一般來說,史學家通過研究各種書面文字但並不局限與此,努力並嘗試解答和歷史有關的問題。歷史知識的原始資料分為三種:文字記載的、口頭流傳的、保留下來的歷史遺跡,通常歷史學家會綜合三種方法進行研究,而文字記載經常被作為強調的重點,因為它普遍紀錄了發展的時間。這種強調引申出了一個新領域,史前史,也可稱為史前學,研究的是沒有書面紀錄的那一個時期。由於世界各地文字出現的時間各不相同,所以史前史和歷史的主要區別是根據具體的論題而決定。學者們為了易於研究,根據過去人類的范圍將其劃分為不同的階段。劃分過去的方法繁多,包括按年代分類,按文化習俗分類,按不同主題分類。這三種分類經常會有重疊,比如「阿根廷的勞工運動的演變,1930-1945」。
盡管歷史研究傾向於一些專門的地點、時間和主題,歷史學家也同時會關心其他普通的一些內容。而對於其他人來說,歷史已經成為一個非常普通的詞語,就是研究過去人類的所有事情,甚至於現在更興起了一門所謂的廣義歷史。過去研究歷史都是為了應用或者理論的目的,而現在還多了一條:那就是對人類過往的好奇。
以歷史為認識對象所形成的一門學問,叫史學或歷史學,
歷史學的本質其實是把實際發生的事件轉換成以意念和文字形式存在的歷史的過程和方法。關於歷史學的目的和方法的研究探討,在西方屬於歷史哲學的范疇,歷史哲學的出現和發展,意味著歷史學從單純的歷史紀錄發展成為對歷史的解釋和對歷史規律的探求階段。
一開始,歷史哲學僅僅關心如何改進歷史研究的方法,但認為被研究和記錄的歷史就是真實的歷史。在新康德主義和新黑格爾主義的影響下,人們對自身的認識過程有了重新的理解,哲學家開始重新定義歷史學。義大利哲學家克羅齊提出「一切真歷史都是當代史」的命題,認為往事只有在當代人生活中發揮作用才成為歷史,否則是「死的歷史」,即編年史。因此,同樣的歷史在不同的時期會被不斷的改寫。英國哲學家柯林武德又進一步認為「一切歷史都是思想史」,即歷史是歷史學家思想的反映,不僅因時代而異,也因人而異。而唯物主義的歷史觀認為歷史事件是客觀存在的,歷史則是歷史學家主觀對客觀的歷史事件的認識。由於人主觀的局限性,對客觀的歷史事件的認識是有限的,主觀的認識不能完全符合客觀的歷史,因此只有不斷改進逐漸逼近,這一過程同自然科學的過程一致。這種歷史學稱為「歷史科學」。
G. 歷史是什麼意思
歷史是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也指某種事物的發展過程和個人的經歷,地球的,人類的,也是過去的事實記載,歷史」中的「史」在甲骨文上與「事」想像,故便理解為「事件」的意思。
俗話說:「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朝代更迭,通過研究其更迭規律,便可了解時代的變化,我們應該帶著虛心的態度去看歷史,去學習歷史。歷史真的很有趣,當你用心去讀時,你會真的愛上它的。
H. 什麼是歷史
歷史,簡稱史,一般指人類社會歷史,它是記載和解釋一系列人類活動進程的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多數時候也是對當下時代的映射。如果僅僅只是總結和映射,那麼,歷史作為一個存在,就應該消失。歷史的問題在於不斷發現真的過去,在於用材料說話,讓人如何在現實中可能成為可以討論的問題。
歷史(希臘語 ἱστορία,通過調查獲得的知識 」)是書面文件中描述的過去及其研究。在書面記錄之前發生的事件被視為史前史。「歷史」是一個總稱,涉及到過去的事件以及記憶,發現,收集,組織,介紹,以及關於這些事件的信息解讀。寫歷史的學者稱為歷史學家。
歷史還包括使用敘事來檢查和分析一系列過去事件並客觀地確定造成這些事件的因果關系的學科。歷史學家有時會通過討論該學科的研究本身,並以此作為對當前問題的「視角」,來討論歷史的本質及其有用性。
特定文化共有的故事,但沒有外部來源的支持(例如亞瑟王周圍的故事),通常被歸為文化遺產或傳說,因為它們沒有顯示出對歷史學科的「無私調查」。 Herodotus,公元前5世紀的希臘歷史學家,在西方傳統中通常被視為「歷史之父」,或者被某些人稱為「謊言之父」,以及他的當代修昔底德主義者,為現代人類歷史研究奠定了基礎。今天他們的作品繼續被閱讀,以文化為重點的希羅多德與以軍事為重點的修昔底德之間的差距仍然是現代歷史寫作中的一個爭論點或方法。在東亞,一個州紀事《春秋志》早在公元前722年就被編纂,盡管僅公元前2世紀的文本才得以保存。
古老的影響力促成人們對歷史本質的不同詮釋,這些詮釋在過去的幾個世紀中不斷演變,並在今天不斷變化。對歷史的現代研究是廣泛的,包括對特定地區的研究以及對歷史調查的某些主題或主題要素的研究。通常,歷史是小學和中學教育的一部分,歷史學研究是大學研究的一門主要學科。
I. 歷史是什麼把你對歷史的理解告訴我。
我自我認為歷史就是人們對於過去的看法和反思還有就是對於過去的總結 廣義歷史:物質變動的過程,可分為自然史和人類社會史兩方面。
狹義歷史:人類社會發生、發展的過程。
歷史學:研究物質變動的學科,簡稱史學。與歷史的概念相對應,歷史學也有廣義與狹義之分。
廣義歷史學:世界上一切科學都可以稱為歷史學。
(「我們僅僅知道一門唯一的科學,即歷史科學。」——馬克思、恩格斯)
狹義歷史學:研究人類社會以往運動發展過程的學問。
歷史科學:
通常我們將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學稱之為歷史科學,因為這是在唯物史觀科學理論指導下的歷史學,而以往的史學從根本上來說,很多都沒有超出歷史 唯心論的范疇。
歷史與歷史學的關系:
歷史,是客觀存在的事實,真相只有一個。然而記載歷史、研究歷史的學問卻往往隨著人類的主觀意識而變化、發展完善,甚至也有歪曲、捏造。正因為如此,當年胡適才說:「歷史就像一個小姑娘,你愛怎麼打扮就怎麼打扮。」這里的「歷史」一詞,嚴格說來,應該是狹義歷史學的含義。也因此,我國古代優秀的史學家們特別重視「史德」——「善惡必書」、「析理居正」,通俗地說,就是實事求是地記錄、公正客觀地分析論斷。
詞源
「史」字在中國古代指史官。篆文中寫為「 」(見圖),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史,記事者也。從又持中。中,正也。」
「歷史」一詞則出現於清末。
歷史這個詞在英語中為History,在法語中為Histoire,二者同出於希臘語的Histria,其本意為「征問」、「問而知之」。
J. 歷史是什麼
歷史是什麼,唯物辯證法認為,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一切物質都是運動的。這個客觀物質世界運動發展的過程,便是歷史。歷史是一種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當然,歷史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從廣義上理解,歷史包括自然史和人類史;從狹義上理解,歷史單指人類社會的「歷史」。歷史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過去形態,這是與人類社會活動的現實形態相對而言的。
歷史的發展具有明顯的特殊性,主要表現有三。首先,人的存在是歷史的前提。只有有了人才有了人類社會,才有了人類創造歷史的實踐活動,才有了人類社會的歷史。其次,歷史具有「一度性」。人類社會歷史現象不同於自然界其他方面的現象,任何人類社會歷史現象都是一過即逝,無論使用何種方法也不能使之重現。再次,歷史具有綜合性。這是因為人類社會的歷史,是由人類的各種社會活動構成的,主要包括政治、經濟、文化、教育、民族關系、對外關系、戰爭、宗教等等。
1.原始資料
歷史是世代的依次交替
歷史不外是各個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遺留下來的材料、資金和生產力;由於這個緣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變了的條件下繼續從事先輩的活動,另一方面又通過完全改變了的活動來改變舊的條件。
──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識形態》(1845—1846年)。參見《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1頁。
歷史是整個的人類生活
什麼是活的歷史,真的歷史呢?簡明一句話,歷史就是人類的生活並為其產物的文化。因為人類的生活並為其產物的文化,是進步的,發展的,常常變動的;所以換一句話,亦可以說歷史就是社會的變革。這樣說來,把人類的生活整個的縱著去看,便是歷史;橫著去看,便是社會。歷史與社會,同其內容,同其實質,只是觀察的方面不同罷了。
……
依上所述,歷史既是整個的人類生活,既是整個的社會的變革;那麼凡是社會生活所表現的各體相,均為歷史的內容所涵括。因為文化是一個整個的,不容片片段段的割裂。文化生活的各體態,各方面,都有相互結附的關系;不得一部分一部分的割裂著看,亦不得以一部分的生活為歷史內容的全體。普通一說歷史,便令人想是說社會上的政治,法律,和經濟;其實道德,學術,宗教,倫理,等等,所謂文化的理想,亦莫不應包含在歷史以內。
──李守常著:《史學要論》,商務印書館,1999年,第76、77頁。
歷史是客觀世界的發展過程
什麼是歷史?語言中的「歷史」有多重含義。因為歷史既有客觀存在的,又有經人們記錄反映出來的;既有包括一切方面的,又有個別方面的;既有全過程的,又有個別階段的。日常語言中的「歷史」一詞綜合地反映了歷史的多種形式的存在。但我們是史學工作者,以歷史為研究對象,必須給它以明確的說明。
歷史,就其本身而言,是客觀世界的發展過程。馬克思和恩格斯說:「我們僅僅知道一門唯一的科學,即歷史科學。歷史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考察,可以把它劃分為自然史和人類史。但這兩方面是密切相聯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類史就彼此相互制約(《德意志意識形態》。見《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0頁注)。
自然史是自然界永遠不停止地發展的客觀存在。宇宙中一切天體處於不斷運動變化之中,在空間和時間上都是無限的,因而宇宙本身有著無限的歷史。但是宇宙間每一個具體的天體都有它發生、發展到衰亡的過程,在空間和時間上都是有限的,因而它們有著有限的歷史。空間和時間無限的宇宙,正是由無數的空間和時間有限的天體所構成,宇宙的歷史也就是無限和有限的辯證統一。
地球,是人類居住的地方。地球上的生命是從地球上的非生命物質發展來的,生命是物質發展到高級階段的表現。從非生命的物質發展成為具有新陳代謝機能的原始生命,需要許多億年的時間。再經過三十多億年由低級到高級的發展和分化,到距今約三百萬年前,地球上出現了能製造工具的人類。
有了人類就有了人類的歷史。史學以人類歷史為研究對象,當然跟自然史也有密切的關系。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進程中,人與自然的關系和人與人的關系是始終存在著的。人的勞動和自然界一起是一切財富的源泉。自然界為勞動提供材料,勞動把材料變成財富。生產活動是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人的認識,主要地依賴於物質生產活動。人們經過生產活動逐漸地了解自然現象、自然的規律性及人和自然的關系;而且經過生產活動,也在不同程度上逐漸地認識了人與人的一定的相互關系。
作為在時間中發展的過程,自然史和人類史都有其一度性,即一去不返的性質。但是,自然史和人類史也表現出巨大的差別。首先,自然界(如天體、地質、物種、氣候等)的變化,比起人類歷史來,速度很慢,在短時期里甚至難以為人們所發現。再則,自然是沒有意識的存在,自然界中的矛盾運動,相對於有意識的人類社會來說,後者比前者無疑要更加復雜些。自然科學家可以在實驗室里使自然史上的現象相當准確地重現出來。例如,化學家每次使兩份氫和一份氧發生化學反應,結果都會生成水,並據此寫出2H2+O2=2H2O的方程式。而歷史學家在人類歷史上卻看不到這樣簡單而又確定的重現現象。當然,人們可以說,赤眉起義是陳勝起義的重現,黃巾起義是赤眉起義的重現,只要有封建主義的剝削制度存在,就會有農民戰爭的重現。這是說,人類歷史和自然史同樣是有規律的。但是,封建社會里的各次農民起義,總有其時代性或區域性的不同。就起義的背景、動機、過程、結局等方面而言,每一次都是一個具體的獨特的歷史事件。這跟每次氫氧化合生成水不同,也不能找出一個類似2H2+O2=2H2O的簡單公式到處可用。因此,史學工作者研究人類歷史,必須從社會發展客觀過程的實事中研究其各種復雜的具體聯系,以求得歷史發展的規律。
──白壽彝主編:《史學概論》,寧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4頁。
客觀的歷史和書寫的歷史
「歷史」一詞是有歧義的。我們經常聽到有人說古代史、中世紀史、近代史,這指的是古代、中世紀、近代各個時期社會發展的過程。這些發展過程是客觀存在的。不管你是否把它們寫成專書,也不管你是否知道它們,它們總是存在的。歷史工作者寫了書,或叫古代史,或叫中世紀史,或叫近代史,意思是說,他們寫的是這些時期的歷史,並不是說他們寫的這些歷史的書就是歷史的本身。但在習慣上,也有經常稱歷史記載為歷史的。如說,戲劇中的某某人,在歷史上沒有。這里說的「歷史」,就指的是歷史記載。
李大釗同志特別重視「歷史」一詞的這種不同的用法,而申述他所認為正確的理解。他說:「歷史這樣東西是人類生活的行程,是人類生活的聯續,是人類生活的變遷,是人類生活的傳演,是有生命的東西,是活的東西,是進步的東西,是發展的東西,是周流變動的東西;他不是些陳編,不是些故紙,不是僵石,不是枯骨,不是死的東西,不是印成呆板的東西。……不錯,我們若想研究中國的歷史,像那《史記》咧,《二十四史》咧,紫陽《綱目》咧,《資治通鑒》咧,乃至其他種種歷史的記錄,都是很豐富、很重要的材料,必須要廣搜,要精選,要確考,要整理。但是它們無論怎樣重要,只能說是歷史的記錄,是研究歷史必要的材料;不能說他們就是歷史。這些卷帙,冊案,圖表,典籍,全是這活的歷史一部分的縮影,而不是這活的歷史的本體。這活的歷史,固屹然存在於這些故紙陳編的堆積以外,而有他的永續的生命。譬如我們要想研究中國,或是日本,固然要盡量搜集許多關於中國或日本的記載與著作,供我們研究的材料;但不能指某人所作的《現代中國》,說這就是中國;指某人所作的《現代日本》,說這就是日本。我們要想研究列寧,或是羅素,固然要盡量搜集許多關於列寧或羅素的記載與著作,供我們研究的資料;但不能指某人所作的列寧傳,說這就是列寧;某人所作的羅素傳,說這就是羅素。那記載中國或日本的事物的編冊以外,儼然有個活的中國、活的日本在;那列寧或是羅素的傳記以外,儼然有個活的列寧、活的羅素在。准此以推,許多死的記錄、典籍、表冊、檔案以外,亦儼然有個活的歷史在。」我們研究歷史,盡管研究歷史要充分利用歷史記錄,但研究歷史的目的究竟是人類歷史活動的本身。李大釗把客觀歷史跟寫的歷史區別開來,這對歷史研究的發展是有利的,也是符合實際的。
──白壽彝著:《中國史學史》第1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3頁。
2.課文注釋
中國文明發展的連續性
在世界各文明古國中,中國文明發展的連續性是十分突出的。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中國作為一個政治實體在其發展過程中未曾為外來因素所中斷。其二,中國文明在文化發展史上也未曾有斷裂現象。以下讓我們分別地作一些比較的考察。
文明在歷史上是和國家同時發生的。在人類歷史的上古時期,在東亞的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在南亞的印度河流域和恆河流域,在西亞的伊朗高原、幼發拉底和底格里斯兩河流域、地中海東岸,在北非的尼羅河流域,在南歐的克里特島、希臘半島、義大利半島,出現了許多古老的文明國家。其中第一批出現於公元前四千年代後期至公元前三千年代後期。這就是埃及文明,兩河流域文明(均發生於公元前四千年代後期),印度河流域文明(發生於公元前三千年代中期),中國古代文明和克里特島上的愛琴文明(約發生於公元前三千年代後期)。
公元前二千年代,在埃及和兩河流域文明的影響下,敘利亞、小亞細亞一帶出現了腓尼基文明和赫梯文明。在克里特文明的影響下,希臘半島上的邁錫尼等地又形成了邁錫尼文明。邁錫尼文明成為愛琴文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公元前二千年代是青銅時代的盛世,也是埃及(中王國和新王國)和兩河流域(古巴比倫王國)文明繁盛時期。但是就在這一時期,印度河流域文明滅亡了(約公元前1750年),克里特·邁錫尼文明也先後滅亡了(約公元前15世紀,公元前12世紀)。
公元前一千年代,鐵器時代開始,文明也在更廣闊的天地中展開了。公元前一千年代前半期,在印度河流域和恆河流域重新出現了雅利安人的國家,在伊朗高原出現了波斯國家,在愛琴地區出現了希臘諸邦,在義大利出現了羅馬國家。在人類上古史上起過重要歷史作用的國家這時都出現了。也正是在這個時期,最古老的埃及和兩河流域的文明開始失去政治上的獨立,從屬於波斯帝國的統治之下。在埃及文明和兩河流域文明影響下發生的小亞細亞(赫梯)、敘利亞(腓尼基)、巴勒斯坦諸文明也經歷了同樣的命運。世界歷史表明,金石並用時代和青銅時代產生的古老文明,除了中國以外,到了鐵器時代的早期就都已經不再作為獨立的政治實體而存在了。
在公元前一千年代產生的古國,大多數也沒有能直接存留到現在,它們作為政治實體的連續性遭到了外力的中斷。波斯征服了整個西亞、北非的最古老的文明地區,以至印度河流域,以祆教(拜火教)為其特徵的古波斯文明成了更古老的文明的繼承者和代替者。但是,公元前4世紀後期,波斯為馬其頓的亞歷山大所滅亡。在遼闊的波斯帝國故土上後來建立起許多「希臘化」的國家。
公元前3世紀中葉至公元3世紀初期,安息(帕提亞)統治了伊朗和兩河流域。公元3世紀中葉至7世紀中葉,薩珊王朝的波斯一度復興。但是它在7世紀中葉為阿拉伯人所征服。從此,伊朗和西亞、北非其他古老文明地區一樣,成為伊斯蘭文明的地區。
公元前8至6世紀間,在希臘地區重新形成了很多城邦,經過公元前5世紀的繁榮,到公元前4世紀後期落入馬其頓勢力的支配之下。到公元前2世紀,馬其頓和希臘又先後落入羅馬人統治之下。羅馬於公元前1世紀後期擴展成為一個龐大的帝國,埃及、敘利亞、巴勒斯坦、小亞細亞、希臘等古老的文明地區都屬於它的統治之下。但是,到公元3世紀,羅馬帝國發生危機。4世紀後期日耳曼人大舉侵入,帝國分裂。5世紀西羅馬滅亡。作為上古時期在地中海地區出現最晚、影響最大的古羅馬文明,也在歷史上中斷了。
在中古時期,日耳曼人、斯拉夫人、阿拉伯人、突厥人曾運動於廣大的歐、亞、非地區,引起了傳統文明的巨大變化。當時存在於這一廣大地區里的很多國家,都是在這些運動之中或其後逐漸產生的。因此,它們與當地的上古文明的聯系不是直接的。
與其他古代文明相比,中國古代文明的連續性就十分引人注目了。中國文明產生於金石並用時代和青銅時代。經過夏、商、周三代的連續發展,到春秋時期進入鐵器時代。與埃及文明、兩河流域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愛琴文明不同,中國古文明沒有為外力所中斷。中國古代國家經過春秋、戰國之後,繼續向秦漢時期的更高階段發展著。
公元四五世紀,中原地區也發生過民族的移動,還建立過不少由少數民族為最高統治者的政權。但是這些變化在本質上都是朝代的分合或更替的問題。以後,在元代和清代,兩度出現過以少數民族成為全國最高統治者的皇朝,但這些皇朝和以漢族為最高統治者的皇朝一樣,在本質上都是各族上層統治者的聯合政權,只不過是具體結構有所不同而已。所以,中國作為政治實體在歷史上從未被外力所中斷。
中國文明在文化史上的發展連續性,在整個世界史上尤其顯得突出。這里需要說明的是,文化史上發展的連續性與文化遺產的流傳是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兩回事。在文化連續發展的文明中,前代文化自然地作為遺產流傳給後代,所以有文化史發展的連續即有文化遺產的流傳;但是,有文化遺產的流傳卻未必有文化史發展的連續。例如,現在世界流行的陽歷,其淵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埃及的歷法。日、月、火、水、木、金、土七曜日為一星期,圓周分為三百六十度,可以溯源於巴比倫。現代許多國家都使用的拉丁字母,源出於希臘字母,希臘字母源出於腓尼基字母,腓尼基字母又可以上溯於上古埃及和兩河流域文字中的表音符號。諸如此類的事例很多,可以說明現在許多國家都在繼承和沿襲上古埃及文明和兩河流域文明的文化遺產;但是,人們絕對不能由此得出結論說:這些現代國家都與上古埃及文明和兩河流域文明有文化發展史上的連續性。因為,現代很多國家雖然接受了上古埃及文明和兩河流域文明的文化遺產,但是它們的作為一個系統的文化,卻是自身先前的文化系統的發展和繼承,而上古埃及文明和兩河流域文明的那些文化遺產只是作為某些因素(而並非有機的系統)被繼承下來的。
所以,一個文明在文化史上的連續性必須有以下兩個方面的體現:一方面是,語言文字發展的連續性,這是一種文化賴以流傳的工具或形式的連續性;另一方面是,學術傳統(其中尤其是直接反映歷史連續性的史學傳統)的連續性,這是一種文化的精神內容的連續性。如果我們以這兩個標准來衡量世界上的各文明古國,其中大多數在文化發展史上不是已經中斷了連續性,就是只有不完全意義上的連續性。
3.學術觀點
歷史是人類生活經驗的回憶
持這種看法的西方學者很多,雖然其具體內容不太相同,但主要意思是一致的。法國學者亨利·伊雷內、馬魯給歷史下的定義是:「歷史是人類過去的知識」、「歷史是由歷史學家的主動性在人類的兩個畫面──從前的人所生活過的過去和人類為了有利於人與以後的那些人而展開的回復過去的努力的現在──建立的關系、連結。」美國史學家康尼爾·李德的定義與馬魯的定義相似:「歷史是指記錄下來的或未記錄下來的對人類往昔經驗的記憶。」他自己解釋說:「我之所以把歷史稱為記憶,是為了把那些從未被記載下來但對我們個人生活卻往往有深刻影響的過去經驗,特別是我們自身的過去經驗,包括在它的范圍之內。」與馬魯的定義相類似的,還有美國史學家卡爾·貝克爾的定義:「歷史是說過和做過事情的回憶。」他認為「每個普通人,同你我一樣,記憶種種說過做過的事情,並且只要沒有睡著,也一定是這樣做的。假定這位『普通先生』早晨醒來而記不起任何說過做過的事情,那他真要成為一個失去心靈的人了。」英國史學家柯林武德也說過,「歷史是過去的經驗的再現實化」,「歷史如同過去的經驗的再現。」可以看出他們把視角伸向了歷史的最後一層意義,即人們生活的經驗及對這種經驗的回憶。
「歷史」是歷史、歷史學和史學史的三位一體
從一個歷史工作者的專業角度來說,歷史、歷史學和史學史三者組成了一個三位一體,這實際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或所理解的「歷史」。歷史本來是指過去所發生過的(思想上與行動上的)事件,但這些事情要能傳達給我們,則必須要靠一個載體,這個載體就是歷史學(通常所採用的形式是歷史著作)。沒有它,我們就不知道歷史。人們的思想與活動構成為歷史,人們對歷史的研究和認識則構成為歷史學。也可以說,沒有歷史學,我們就不知道有歷史;或者說,對於我們的歷史認識而言,歷史和歷史學以及歷史學本身的歷史(史學史)乃是一個不可分的整體。我們不了解歷史學和史學史,也就不可能真正理解歷史。我們所知道的歷史都是歷史學告訴我們的,所以我們不可以得魚而忘筌。
歷史是現在以前(人類社會)的客觀實在及其反映
歷史是現在以前(人類社會)的客觀實在及其反映。應該說這個說法比較簡明,而且對歷史的兩層含義(客觀歷史本身和人們──歷史認識主體對歷史的認識)及其屬性(客觀實在性和可知性,前者為根本屬性)作了概括,並區分了「歷史」的廣狹二義,即「廣義的歷史是現在以前的客觀實在及其反映」,而「狹義的歷史是現在以前人類社會的客觀實在及其反映」,使「歷史」的廣狹二義不致混用。現再闡釋如下:
第一,之所以說「現在以前」而不用「過去」一詞,是為了強調指出歷史與現實的聯系。「人們不能自由地選擇自己的生產力──這是他們的全部歷史的基礎,因為任何生產力都是一種既得的力量,以往的活動的產物。所以生產力是人們的實踐能力的結果,但是這種能力本身決定於人們所處的條件,決定於先前已經獲得的生產力,決定於在他們以前已經存在、不是由他們創造而是由前一代人創立的社會形式。單是由於後來的每一代人得到的生產力都是前一代人已經取得而被他們當作原料來為新生產服務這一事實,就形成人們的歷史中的聯系,就形成人類的歷史。」馬克思的這段話,實際上從人類社會生產力基礎的角度對歷史與現實的聯系作出了深刻闡述。
從最廣義上來說,凡已經過去的,都應屬於歷史的范疇,雖然有時候我們認為某些活動還沒結束或完成,故應該屬於現實活動而非歷史活動,但它畢竟已經「客觀存在」過,它同樣具有歷史的以下特點:時間上已經過去,事實上只有一次性。人們在「現在」有可能改變「現在以前」的某些活動的結果和影響,但已無法改變這些活動本身。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凡「現在以前」都應屬於歷史范疇。
更明確地說,「現在以前」究竟是什麼時候?一秒鍾以前是不是歷史?回答是肯定的。
「現在以前」是不是等同於「過去」?眾所周知,在史學理論研究中,「過去」是一個非常模糊的概念,一般是指完整的歷史事件或過程結束之後,才算是「歷史」的范疇,否則就是現實,但這樣一來,帶來了一系列問題:歷史與現實的界線究竟在哪裡? 10年以前的歷史事件,其過程也許還沒有完成,結局還沒有完全顯現出來,而剛剛才完成的事件,已經全部結束。對於極度復雜的歷史與現實,對於歷史與現實的連續不斷的長河,怎樣合乎邏輯地從理論上界定它們?我們認為,「現在以前」不等同於「過去」。考慮到「現在以前」的事實已經「客觀存在」過,人們在「現在」已無法改變這些事實本身這一特點,則現在以前——即一秒鍾以前的都是歷史。
由於歷史與現實的分割不斷的聯系,人們「現在」的實踐活動有可能改變歷史的結局和影響,改變其自身對歷史的認識,相應地,人們不斷改變著的歷史認識會隨時影響他們對「現在」的定位和對未來的預測及把握,影響他們的下一步行動。人們的歷史認識(包括史學家的歷史研究)就是在不斷重新認識歷史與現實關系的辯證運動中前進的。所以我們認為,將歷史表述成「現在以前的客觀實在」,可以說清楚史學理論中的許多復雜問題。而且這樣表述,歷史和現實才不會被割裂,歷史對現實和未來的影響、歷史學的功能和作用才能凸現出來。
第二,「客觀實在」表述的是歷史的根本屬性──客觀實在性。對於歷史的根本屬性這一問題,龐卓恆先生論述得較為明確。具有客觀實在的研究內容可以說是歷史學之所以能成為一門科學的前提和基礎,因為任何一門科學都必須具有實實在在的研究內容,否則就將成為「玄學」而不是科學。在這里,歷史的根本屬性即客觀實在性是與辯證唯物主義哲學物質概念(物質是不依賴於人的意識,並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相吻合的。歷史上發生的一切事物、現象及其發展過程固然是極為復雜的,但都是實實在在存在過的,絕不會因為任何人對它們加以肯定或否定而改變其存在。總之,歷史是客觀存在的,歷史的根本屬性即客觀實在性,對此必須肯定,不能含糊或模稜兩可,因為這還涉及到歷史學是不是科學這個大問題。
第三,「反映」表達的是歷史的另一層含義,即「人們對歷史的認識」,強調的是歷史的另一屬性──可知性。該屬性是與歷史的根本屬性密切相關的,即「客觀存在」的歷史是可以被認識的,是可知的。這樣表述,才能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可知論,反對歷史不可知論。如果歷史是不可知的,那麼歷史學和歷史研究要麼就是毫無意義的,要麼就會走向唯心主義。歷史的可知性是由其根本屬性,即客觀實在性決定的:因為歷史是「客觀存在」過的,人們(歷史認識的主體)才有可能對其進行認識(反映),否則歷史認識(反映)就將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是「玄學」。「歷史是現在以前(人類社會)的客觀實在及其反映」這個表述,同樣與「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可以能動地反映物質」這一辯證唯物主義哲學原理相吻合。人們對歷史的認識(反映)即可看作意識對物質(現在以前的客觀實在)的一種能動反映,人們的歷史認識同樣具有能動性。這應該說是符合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而且,在史學理論教學中對學生闡釋清楚這一問題,可以為後面的許多教學內容,尤其是分析評述歷史相對主義和歷史客觀主義,以及歷史認識過程理論的有關內容,如歷史認識的特點等打下較好的基礎。
總之,我們認為,將歷史表述為「現在以前(人類社會)的客觀實在及其反映」,既簡明,又概括了歷史的兩層含義及其屬性,並區分了歷史的廣狹二義。
4.參考資料目錄
白壽彝主編:《史學概論》,寧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英]卡爾:《歷史是什麼?》商務印書館,1997年版。
李守常:《史學要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何兆武:《歷史學家、歷史學和歷史》,《史學理論研究》1998年第3期。
彭剛:《自由與歷史》,《史學理論研究》1998年第3期。
劉俐娜:《20世紀20年代中國史學界對歷史的認識》,《史學理論研究》2003年第1期。
向玉成:《歷史與歷史學新理解論綱》,《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科版)2004年第1期。
吳漢全:《歷史·歷史學·歷史哲學》,《江海學刊》2004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