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八年級下冊歷史有多少個單元

八年級下冊歷史有多少個單元

發布時間:2023-01-31 18:19:05

❶ 八年級下冊歷史書目錄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歷史書目錄:
第一單元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
第1課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第2課最可愛的人
第3課土地改革
第二單元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第4課工業化的起步
第5課三大改造
第6課探索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
第7課「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第三單元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第8課偉大的歷史轉折
第9課改革開放
第10課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活動課一社會調研──家鄉的昨天和今天
第四單元民族團結與祖國統一
第11課民族團結
第12課香港和澳門的回歸
第13課海峽兩岸的交往
第五單元國防建設與外交成就
第14課鋼鐵長城
第15課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第16課外交事業的發展
活動課二歷史紀實大家談──新中國的外交
第六單元科技教育與文化
第17課科學技術的成就(一)
第18課科學技術成就(二)
第19課改革發展中的教育
第20課百花齊放推陳出新
活動課三20世紀歌曲中的「歷史」
第七單元社會生活
第21課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
活動課四家庭的照片

北師大版八年級歷史下冊目錄:
第一單元 走向社會主義之路
第1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第2課 為鞏固新中國而斗爭
第3課 新中國的內政與外交
第4課 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
第5課 新中國民族區域自治
第二單元 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第6課 艱難曲折的探索歷程
第7課 「文化大革命」十年內亂 37 第8課 築起共和國鋼鐵長城
第9課 新中國走向世界舞台
第10課 「走向創業年代的英雄」
第三單元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第11課 偉大的歷史轉折
第12課 欣欣向榮的科教文體事業
第13課 祖國統一的歷史大潮
第14課 邁向社會主義現代化
第15課:展示五彩繽紛的社會生活
第四單元 人類祖先的基業——古代世界
第16課 當人類還是野蠻人的時候
第17課 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
第18課 藍色的地中海文明
第19課 「日出之國」與「新月之鄉」
第20課 西歐的基督教文明
第21課 古老帝國的悲劇
第22課 人類三大人種的基本特徵
第五單元 古代文明的沖撞與文化成就
第23課 文明的沖撞與交融
第24課 昔日的輝煌
第25課 世界古代科學魅力的報告會
附錄:
中國現代史大事年表(1949——200)
世界上古中古史大事年表(約500萬年前至15世紀)

❷ 八下歷史前兩個單元有幾課

八年級下冊歷史前兩個單元一共是有六課這樣子的一個內容。在第一單元主要講解的就是國家的成立與鞏固,在第二單元講的就是制度的建立跟相關的建設探索,然後在八年級下冊的歷史,這樣子的一個內容的話,主要就是基於人教版這樣子的一個教材,並且是部編版的歷史教材。


在前兩個單元是一共有六克這樣子的一個內容,並且在其他版本的教材可能是不一樣的,但是全國運用最廣泛的就是人教版的教材,所以最後的結論就是八年級下冊歷史前兩個單元,一共有六課。

而且初中的歷史課程,相對來說還是算比較簡單的,在課程的單元設置上設置的一些內容,也是比較基礎的,只要認真學就基本能夠拿到一個不錯的分數。

❸ 初中三年歷史總共有多少個單元

不同版本的教材可能單元數略有差異,河人版每冊六個單元,這樣一共是三十六個單元,其他的版本大約也是三十多個單元,其中中國古代史,世界古代史都不作為中考考查的范圍。

❹ 人教版初二歷史知識點

學習這件事不在乎有沒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於你自己有沒有覺悟和恆心。任何科目 學習 方法 其實都是一樣的,不斷的記憶與練習,使知識刻在腦海里。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二歷史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八年級 上歷史知識點歸納

第一課:第一次鴉片戰爭

1、第一次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為了開辟中國市場,推銷工業品,掠奪廉價的工業原料。

2、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直接原因:虎門銷煙(1839.6.3;道光帝、林則徐—義律;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對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

3、向中國鴉片的直接原因:為了扭轉貿易逆差,牟取暴利。

4、鴉片的危害:①大量白銀流入英國,加劇了中國的貧弱;②嚴重摧損了吸食者的體質,使之家破人亡。

5、第一次鴉片戰爭的過程:①1840年6月爆發;②1841年初佔領香港島;③1842年,中英議和,簽訂《南京條約》(性質:中國歷第一個不平等的條約;內容:①賠款2100萬元;②割香港島給英國;③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通商口岸;④英商進出口商品所繳納的稅款,需從英國商定)。

6、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影響: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7、太平天國起義:

原因:第一次鴉片戰爭加重農民負擔,人民奮起反抗。過程:

①1851年,洪秀全在廣西桂平金田村起義,建號太平天國;

②1853年,佔領南京,改天京,建都,後開始北伐、西征;

③1860年,逼近上海,列強組建洋槍隊,美國人華爾統領;

④1862年9月,在清溪擊斃華爾。

第二課:第二次鴉片戰爭

1、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

2、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直接原因:修約失敗。

3、第二次鴉片戰爭的過程:1856.10-1860.10,英法聯軍為主凶,美俄為幫凶,1860年,先後佔領天津、北京,咸豐帝逃到承德,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八年級下冊歷史知識點 總結 人教版

第一單元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

一、成立1949.10.1

1、籌備:第一屆中國人民政協內容:(通過-選舉-決定-建立)①通過「共同綱領」

②選舉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及其主席③決定國旗、代國歌、首都、紀年④建立人民英雄紀念碑

2、標志:開國大典1949.10.13、意義

(1)國內: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注意理解)

①對國家的影響:中國結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歷史,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②對人民的影響: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

(2)國外(國際):

①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

②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人民爭取民族解放的斗爭。

二、鞏固

1、西藏和平解放

(1)時間、代表:1951、阿沛阿旺晉美

(2)意義:鞏固了新中國政權,大陸統一,民族團結。

2、抗美援朝

(1)必要性(原因):美國入侵朝鮮和對中國的侵略活動威脅到中國安全

(2)時間:1950.10——1953.7

(3)司令員和軍隊:彭德懷和中國人民志願軍

(4)意義:

①鞏固了新中國政權

②志願軍戰士發揚了高度的愛國主義精神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被譽為「最可愛的人」,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③沉重打擊了美帝國主義的囂張氣焰,極大地鼓舞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④為我國的經濟建設創造了和平安定的周邊環境;

3、土地改革

(1)必要性(原因):封建土地制度嚴重阻礙了農村經濟和中國社會的發展

(2)時間:1950——1952底(1952年底,除部分少數民族地區外,基本完成土改)

(3)內容: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

(4)意義(祥見課本13頁)

①對地主和農民的影響:消滅地主,農民成為土地主人;

②鞏固人民政權

③推動了農村和農業發展,為國家工業化建設准備了條件。

初二歷史簡單卻也需要學習方法

一、要學會使用好課本

初中的歷史比較簡單,但要想學好卻也不容易。目前使用的歷史新教材,課本知識容量不大。首先要了解課本的基本結構。一般說歷史課本的每一課通常分為幾部分內容,大字部分是該課的主要內容,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識點都在這一部分,因此同學們應該對該部分進行精讀,著重掌握這一部分的內容,要學會分析這一部分哪些是重點,那些不是重點,哪些內容是要求一定要記住的,哪些內容屬於了解就行的,只有把握了重點,才能在學習中做到有的放矢,對知識的掌握才能更加牢固。此外,課本有些內容是用小字印刷的,這部分內容不是課本的主要內容,編排的目的是為了增大同學們的知識面,不一定要記的,但是同學們可以閱讀,結合課本的大字不分來看。

二、要學會「閱讀」

要學好歷史,就要學會 快速閱讀 教材,才能取得課堂的主動權。做到這一點,同學們就能學得輕松自如,並逐漸掌握閱讀技巧。上課時,老師帶領大家讀書學習,通常老師已經有層次性、針對性地設計了問題來啟發我們大家什麼內容須詳讀精思,什麼內容要略看了解,什麼問題要邊讀邊想,什麼問題要讀後再想。因此同學們要跟著老師給你啟示,尋找知識的縱橫聯系、前因後果等,同時大家也要養成圈點批註,做簡要 讀書筆記 等良好的閱讀習慣。比如,課文中絕大部分針對歷史名詞、概念、人物等所作的小字或資料補充,部分不帶星號的引言或插圖等,只要快速掃描略看即可,而諸如歷史事件的起因、進程、影響,重要的歷史概念、歷史人物,重要的歷史資料、歷史插圖等重難點知識,就要求大家詳細閱讀、認真思考。

三、要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做到「善思」和「樂思」

《論語》里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就是要我們在學習中做到學思結合。愛思考、會思考是獲取知識的源泉,同學們要在課堂上利用老師給的思考的機會,培養多種思維能力。

層次一。要會在課堂上精心設計問題,逐層深入,學會順著歷史線索尋找事情的前因後果,以此訓練嚴密的 邏輯思維 能力。如:在學「美國的冷戰決策」時,可以將其設計成如下幾個問題:什麼是美國的「冷戰」政策?(2)美國為什麼要(1)實行「冷戰」政策?為什麼能夠實行「冷戰」政策?(3)「冷戰」政策的實質是什麼?對世界格局產生了哪些影響?通過環環相扣的設問,層層深入的剖析,從中得到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徹悟,更是思維的啟迪。長期如此的訓練,同學們的邏輯思維能力會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層次二。要鼓勵自己標新立異,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以此訓練我們的求異思維和創新意識。

創新是社會發展的靈魂,外國的 教育 家曾提出:「只要學生能提問題,就有利於形成學生對學習的內部誘因。」因為發問是一個人從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觸角,是創新意識的體現。老師在教學中會鼓勵大家質疑,要求大家從不同角度去思考、評價、定位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學生從中可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比如在討論美國南北戰爭時有同學就提出「如果當時有其他的辦法能緩解當時美國的狀況,林肯會怎麼做?那麼美國的今天又會是什麼樣子?」

四、學會掌握鞏固知識的技巧———「巧學」

1、及時鞏固訓練。學完新課後的集中練習是能鞏固強化記憶,提高分析能力。孔子說「溫故而知新」,所以學完的知識要及時復習,根據記憶的規律,以往總是先快後慢,及時復習鞏固,有利於知識的掌握。

2、總體復習。歷史學科是一張規律性強,線索脈絡清晰的知識網,把握住歷史知識的縱橫聯系,抓住關鍵以點帶面,歷史課的學習及總復習便會化難為易。

橫向聯系的學習方法既要體現在總復習中,也應貫穿於每一節課的學習訓練過程中。老師每講到一個可以類比的歷史知識時,大家可以跟著老師的提示回憶所學的相同、類似的歷史知識,然後加以分析對比,把類似的歷史知識歸納到同一條記憶鏈條中去。如講英、美、法資產階級革命時,就可以表格的方式把各國革命爆發的原因、經過、影響加以對比,分析出異同,在分析對比中,悟出掌握知識的要領,這樣多次訓練、引導,學生就會掌握聯系對比的 記憶方法 。


人教版初二歷史知識點相關 文章 :

★ 初二人教版歷史知識點

★ 人教版八年級上歷史知識點梳理

★ 人教版八年級上歷史知識點總結

★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歷史知識點整理歸納

★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歷史知識點梳理

★ 八年級上冊歷史知識點人教版

★ 初二下人教版歷史知識點整理

★ 人教版初中歷史核心知識點歸納

★ 人教版歷史初二下冊知識點

★ 人教版初二下冊歷史知識點歸納總結

❺ 歷史八年級下冊知識點

求學將以致用;學習 八年級 歷史知識先在虛心。為大家整理了人教版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知識點歸納,歡迎大家閱讀!

第一單元

▲1、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內容:

1949年9月,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在北平隆重舉行,會議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選舉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選舉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大會決定以五星紅旗為國旗,以《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以北平為首都並改名為北京,採用公元紀年。大會還決定在首都天安門廣場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紀念碑,以表示對革命先烈的無限崇敬和緬懷。

2、10月1日下午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在中南海勤政殿舉行首次會議,政府領導人宣布就職,會議決定以「共同綱領」為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針,任命周恩來為政務院(國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長。

▲4、新中國成立的歷史意義?

國內意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新紀元。從此,中國結束了一百多年

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麗花絲,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

世界意義:新中國的成立,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壓

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戰爭。

5、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晉美為首席代表的代表團到達

北京,與中央人民政府談判,雙方達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協議,西藏獲得和平解放。至此,祖國大陸獲得了統一,各族人民實現了大團結。

第2課 最可愛的人

1、 抗美援朝的原因:⑴以美軍為主的所謂「聯合國軍」越過「三八線」一直打到中國邊境鴨綠江邊;美軍飛機入侵中國領空,轟炸掃射中國東北邊境城市;美國第七艦隊入侵中國台灣海峽,組織人民解放軍解放台灣。美國的侵略活動嚴重威脅中國的安全。⑵鮮請求中國政府派兵援助。

2、 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1950年10月,以彭德懷為司令員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開赴朝鮮前線,同朝鮮軍民一起抗擊美國侵略者。1953年7月,美國被迫在停戰協定上簽字。

3、 中國人名志願軍同朝鮮軍民並肩作戰,連續發動五次大規模戰役。五戰五捷,把美國侵略軍趕回到「三八線」附近。

4、 黃繼光:上甘嶺戰役中的一位戰斗英雄。他在一次戰斗中,用身軀堵住敵人的機槍射口,掩護戰友奪回陣地。

5、 邱少雲:在上甘嶺戰役同時, 邱少雲為了保證戰斗的勝利和潛伏部隊的安全,他嚴守潛伏紀律,紋絲不動,直至被大火吞噬,壯烈犧牲。

6、 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抗美援朝戰斗中,發揚高度的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被譽為「最可愛的人」。

第3課 土地改革

1、 土地改革的原因、 措施 、意義▲

土地改革的原因:⑴解放前這種封建土地制度嚴重阻礙農村經濟和中國社會的發展。⑵新中國成立後,佔全國三億多人口的新解放區還沒有進行土地改革,廣大農民迫切 要求進行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的措施:⑴1950年,中央任命政府頒布《中華任命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它規定配出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⑵1950年,全國分皮進行土地改革,沒收地主的土地,分給無地和少地的農民耕種,同時也分給地主應得的一份,讓他們自己耕種,自食其力,到1952年底,全國大陸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的意義:土地改革的完成,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階級也被消滅;農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為土地的主人。這時人民政權更加鞏固,也大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農業生產獲得迅速恢復和發展,為國家的工業化結社准備了條件。

第二單元

第4課 工業化的起步

1、 第一個五年計劃制定的背景:⑴新中國成立以後,經過三年的經濟恢復,國民經濟得到根本好轉,工業生產也超過歷史最高水平⑵但是,我國工業水平還遠遠落後於發達國家,也不如印度。

2、 為了有計劃地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我國政府編制了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

3、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基本任務: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初步基礎;相應地發展交通運輸業、輕工業、農業和商業;相應地培養建設人才。時間:1953年---1957年

3、 ▲第一個五年 計劃的成就:

一 工業方面:1953年底,鞍山鋼鐵公司大型軋鋼廠等單打工程建成投產。到1956年,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生產出第一輛汽車;中國第一個飛機製造廠試製成功第一架噴氣式飛機;中國第一個製造機床的工廠——沈陽第一機床廠建成投產。

二交通方面:1957年,武漢長江大橋建成,連接了長江南北的交通。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密切了祖國內地同邊疆的聯系,也便利了經濟 文化 的交流。三工業基地方面:東北工業基地形成;沿海地區原有的工業基地得到發展;華北和西北也建立了一批工業基地。從此,我國開始改變了工業落後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

4、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頒布: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全國人民代表聚集一堂,共商國家大事。大會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憲法規定我國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社會主義道路,一切權力屬於人民。這時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也是我國有史以來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憲法。

第5課 三大改造

1、 ▲什麼是三大改造?實質是什麼?怎樣完成的?有什麼意義?

⑴三大改造是指:國家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⑵完成:農業:國家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個體農民組織起來,引導他們參加農業生產合作社,走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道路。

手工業合作化:1956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個體手工業者參加了手工業生產合作社。

資本主義工商業:國家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逐步發展企業的公私合營,對資本家佔有的生產資料,實行贖買政策。

⑶三大改造的意義:到1956年底,國家基本上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實現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任務。我國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社會主義改造工作的後期,也存在要求過急,工作過粗,改變過快等缺點。

第6課 探索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

1、 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良好開端:1956年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明確指出,當前黨和人民主要的任務是,其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工業化,逐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

2、 ▲探索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出現了哪些失誤?為什麼?有什麼教訓?後來怎樣糾正錯誤的?

失誤:⑴1958年,黨中央提出了「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⑵「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

原因:⑴黨和人民對我國社會主義所處的發展階段認識不足,⑵對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缺少 經驗 ,⑶又急於求成,⑷忽視了可觀的經濟規律

教訓:要尊重客觀經濟規律,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

糾正:1961年對國民經濟進行調整,恢復發展生產,取得一定成效;1978 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停止使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 口號 ,作出把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

3、 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就:石油工業尤為突出,大慶油田的建成結束了中國靠「洋油」的時代,實現原油和石油產品全部自給。新興的電子工業、原子能工業、航天工業發展起來。

4、 模範人物:王進喜:大慶石油工人,「鐵人」 鄧稼先:兩彈元勛 焦裕祿:「黨的好乾部「 雷峰 人民的好戰士 精神:艱苦創業、密切聯系群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5造成我國1959---1961年經濟困難的原因是什麼?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以及三年的自然災害。

第9課 改革開放

1、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黨和政府實行改革開放政策。改革先從農村開始,以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安徽鳳陽小崗村首先實行分田包產到戶,自負盈虧。隨後,在中央指導下,農村逐步實行以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農業生產得到大發展,農村開始富裕起來了。隨著農業生產向專業化、商品化、社會化發展,農村鄉鎮企業也迅速發展起來,為農村致富和實現現代化開辟了一條新路。

3、 ▲我國開放的格局是什麼樣的?怎樣形成的?▲

格局: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這樣一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

形成過程:⑴1980年,我國在廣東的深圳、珠海、汕頭和福建的廈門建立四個經濟特區。

⑵後來,開放了廣州、上海等14個沿海城市,增設了海南經濟特區,設立上海浦東開發區。浦東開發區已發展成為國際化的經濟重心和金融中心。⑶隨後,又開放了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環渤海地區等經濟開放區⑷現在,對外開放區已從沿海城市向內地發展。

4、國有企業的改革:從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開,重點是國有企業的改革。分三個方面進行:(1)把原來單一的公有制經濟發展為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2)對國有企業適應政企分來,逐步擴大企業的生產經營自主權,實行經營責任制;(3)實行按勞分配為主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制度。

4、 1992年,黨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後,國有企業改革加快了步伐,在大中型企業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邁進;對小型企業採取改組、聯合等多種形式,加快企業的改革步伐。

5、 ▲列舉建國以後,在農村採取的措施有哪些?從中得到什麼啟發?

⑴1950年----1952年土地改革廢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農民分得了土地,使農業迅速發展。⑵1953---1956年,廣大農民踴躍參加農業生產合作社,走上社會主義道路。⑶1958年,農村掀起人民公社運動,出現了浮誇風等左的錯誤,嚴重破壞了農業生產。1961年,黨和政府調整國民經濟,恢復發展生產。⑷1978年至今,在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使農業迅速發展。⑸啟發:制定政策要符合中國國情,生產關系要適合生產力的發展。

第10課 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1、 為什麼把鄧小平成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

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前,鄧小平提出要實行改革開放.⑵鄧小平針對改革開放中出現的資產階級自由化問題,又提出「在中國實現四個現代化,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⑶中共「十二大」:1982年,鄧小平又明確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⑷中共「十三大」:1987年,他闡明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提出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即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黨的十三大根據他的設想,作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發展分三步走的戰略部署。

在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鄧小平解決了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等一些列基本問題,他是我國實行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

2、 中共「十四大」:1992年,中國共產黨高度評價了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確立了它在全黨的指導地位。這次大會形成了以江澤民為核心的第三代領導集體。

3、 中共「十五大」:1997年,鄧小平逝世後,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江澤民作了《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21世紀》的 報告 。大會通過的黨章規定: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把鄧小平理論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這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重要意義。

4、 ▲1992年南巡講話的內容、意義?

內容:⑴黨的基本路線要管一百年,動搖不得。⑵特區姓社不姓資;⑶改革開放膽子要大一些,敢於嘗試。⑷抓住機會發展自己,關鍵是發展經濟,發展才是硬道理。

意義:鄧小平視察南方的講話,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5、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堅持四項基本原則,自立更生,艱苦奮斗,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

6、 判斷姓社姓資的三個標准:

⑴是否有利於發展社會生產力 ;⑵是否有利於提高綜合國力;⑶是否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第四單元

第11課 民族團結

1、 民族區域自治的實行:我國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經濟、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離的關系,並逐漸形成了以漢族為主體的各民族大雜居、小聚居的格局。在籌建新中國的時候,中國共產黨提 出國 內各民族一律平等,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應實行民族的區域自治的建議。這個建議,體現了各民族的共同心願,受到革命組的熱烈歡迎。全國已建立五個省級民族自治區(內蒙古、新疆維吾爾、廣西壯族、寧夏回族)和許多自治州、自治縣等。民族區域自治對祖國統一、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地區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成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2、 各民族共同發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央人民政府實行各民族共同發展的政策,少數民族地區得到迅速發展。

3、 如今,少數民族地區經濟已經成為全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這些地區經濟的發展,少數民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都有很大提高。中央提出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以來,少數民族人口較多的西部地區出現了大開發、大發展的新氣象。

第12課 香港和澳門的回歸

1、 一國兩制: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期後,鄧小平從維護祖國和中華民族根本利益出發,創造性地提出了「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 「一國兩制」就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 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台灣、香港和澳門實行資本主義制度。「一國兩制」,為實現祖國統一大業指明了前景,贏得海內外人士的好評。

2、 香港回歸:1984年中英談判完成

1997年7月1日,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設立直轄於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別行政區

3、 澳門回歸:1987年中葡談判完成。1999年12月20日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

4、 回歸的意義:香港、澳門的回歸洗雪了百年的國恥,標志我國在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道路上買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第13課 海峽兩岸的交往

1、 ▲我國對台的基本方針是什麼?怎樣形成的?

方針是:「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形成:⑴新中國成立以後,明確提出要解放台灣。⑵20世紀50年代中期,又確立了爭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灣的思想。⑶改革開放以後,黨和政府確立了和平統一祖國的大政方針。⑷不久,在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的科學構想基礎上,形成了「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對台基本方針,並採取了一系列措施,緩和海峽兩岸關系,推進祖國統一大業。

2、 1987年,台灣當局開始被迫調整「三不」政策(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開放台灣居民赴大陸探親,並在經濟、文化交流等方面,逐步採取了一些開放措施。海峽兩岸同胞近三十八年的隔絕狀態終於被打破。兩岸關系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

3、 1990年台灣成立了海峽交流基金會,次年祖國大陸成立了海峽兩岸關系協會。兩岸授權這兩個民間團體開始進行經濟性、事務性商談和政治對話。1992年,兩會就「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達成共識。第二年,海協會會長汪道涵和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在新加坡舉行會談,將「加強兩岸經濟交流,互補互利」寫入協議,並就開展兩岸經濟、科技、文化交流達成共識。海峽兩岸關系得發展邁出了歷史性的重要一步。

4、 1995年初, 江澤民針對兩岸關系等新情況,提出現階段發展兩岸關系, 促進和平統一進程的八項主張。其中包括:「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是實現和平統一的基礎和前提」;「海峽海岸和平統一談判可以分步驟進行」;「努力爭取和平統一, 但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不以政治分歧去影響,干擾兩岸經濟合作」;「兩岸同胞要共同繼承和發揚中華文化的優秀傳統」;「雙方領導人以適當身份互訪」等。這八項主張是新時期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指導思想。

5、 日益密切的交往:海峽兩岸經濟上相互促進、互補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

6、 港、澳問題和台灣問題的不同:

香港、澳門是被外國侵略者侵佔,它們的回歸屬於維護國家主權,反抗外來侵略的斗爭;台灣是被中國的其他黨派控制,它的問題屬於民主內部的矛盾。

歷史八年級下冊知識點相關 文章 :

1. 八年級下冊歷史重點知識點

2. 八年級歷史下冊知識點筆記

3. 初中歷史知識點總結八年級下冊

4. 初中歷史八年級下冊知識點優質總結

5. 人教版八年級歷史下冊知識點總結整理

6. 八年級下冊歷史書知識點整理

7. 八年級下冊歷史三大知識點

8. 初二歷史下冊全部必背知識點,搞定它搞定期末考試!

9. 初中歷史知識點總結八年級(下冊)

10. 歷史八年級下冊義務教育知識點整理

❻ 人教版八年級歷史下冊有幾單元,每單元有幾課

第一單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
第1課《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第2課《最可愛的人》
3課《土地改革》
第二單元 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第4課工業化的起步
第5課三大改造
第6課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
第7課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第三單元 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第8課《偉大的歷史轉折》
第9課改革開放
第10課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活動課一社會調研
第四單元 民族團結與祖國統一
第11課民族團結
第12課《香港和澳門的回歸》
第13課《海峽兩岸的交往》
第五單元 國防建設與外交成就
第14課鋼鐵長城
第15課 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第16課外交事業的發展
活動課二歷史紀實大家談
第六單元 科技教育與文化
八下第17課《科學技術的成就(一)》
第18課科學技術的成就(二)
第19課改革發展中的教育
第20課百花齊放推陳出新
活動課三20世紀歌曲中的歷史
第七單元 社會生活
第21課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
活動課四家庭的照片

❼ 歷史八上到八下是幾單元

歷史八上到八下是16單元
歷史是記載和解釋一系列人類活動進程的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它對過去的事件和行為有系統的記錄、詮釋和研究,並作為未來行事的參考依據。

閱讀全文

與八年級下冊歷史有多少個單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9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7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0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3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6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0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9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5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2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