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襄陽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襄陽縣始建於西漢初年,距今約2000多年了
周朝分封同姓及有盟部族建國,境內主要有鄧、谷、羅、隨、唐、厲、盧戎等國。春秋戰國時期,楚滅上述諸國設置縣、邑,見史載者有隨縣、鄧縣和鄀、酇、盧等邑,又於今襄陽城置北津戍。 秦時為鄧、築陽、山都、酇、隨、鄀、鄢、邔等縣地。
襄陽縣始建於西漢初年,以縣治位於襄水(今南渠)之陽而得名,轄漢水以南、中廬縣以東、以北的地區。 武帝時屬荊州刺史部南郡。 王莽時曾一度改稱「相陽」,東漢光武帝時恢復原名,仍屬荊州南郡。獻帝初平年間,荊州刺史劉表移州治於襄陽城內。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控制了南郡北部,置襄陽郡,郡治在襄陽城內。 曹魏、西晉時,仍屬荊州襄陽郡。東晉時,因雍州(今陝西一帶)人避難流入襄陽等地,為安置流民,孝武帝於太元十四年(389年)以襄陽為中心僑置雍州。
襄陽古韻(20張)南北朝時期,宋元嘉二十六年(449年),劃出荊州的襄陽、南陽、順陽、新野、隨等五郡為僑置雍州的實土,州治在襄陽城內。南齊沿仍。梁朝時蕭祭以襄陽降西魏,西魏改稱襄州,置總管府。本縣屬襄州總管府襄陽郡。北周沿用。 隋文帝時屬襄州。隋煬帝時屬襄陽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改郡為州。貞觀初年置山南道,治所在襄陽城內,本縣屬山南道襄州。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屬山南東道(治所仍在襄陽城內)襄州(天寶時改州為郡,乾元時復稱襄州)。 五代時,屬山南道(實即山南東道)襄州。 北宋時,屬京西南路襄州。宣和元年(1119年)屬京西南路襄陽府。南宋紹興五年(1135年),「省鄧城,入襄陽」,本縣轄境遂擴展到漢水以北,仍屬襄陽府。 元二十九年(1292年),屬江北河南行中書省襄陽路。 明洪武初年,屬湖廣行中書省襄陽府。洪武九年(1376年),屬湖廣承宣布政使司襄陽府。 1643年1月(崇禎十五年十二月),李自成一度改稱襄陽為襄京。 清朝時期屬湖北布政使司襄陽府。 中華民國2年,直屬湖北省政府。3年,屬湖北省襄陽道。16年廢道,縣直屬於省。17年,屬鄂北行政公署。21年,屬湖北省第八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25年,屬湖北省第五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其間,1930年7月至1932年6月,中國共產黨在黃龍一帶(縣內其它地方為國民黨統治)建立襄陽縣蘇維埃政權,屬鄂豫邊蘇區領導。 1948年1月,襄陽縣愛國民主政府成立,屬桐柏行政公署第三專署及漢南辦事處。1949年2月,屬湖北省襄陽行政區專員公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為湖北省襄陽行政區專員公署(1950年5月,復以襄陽縣之襄陽、樊城兩鎮組建襄樊市,隸屬襄陽專署)。1952年改稱湖北省人民政府襄陽區專員公署,1955年改稱湖北省襄陽專員公署,1979年改稱湖北省襄陽地區行政公署(同年襄樊市省轄)。1983年8月撤銷襄陽地區,其行政區域並入襄樊市(地級市)。2010年12月9日正式改為湖北省襄陽市(地級市)。[
㈡ 襄陽歷史名城到底是有3000多年還是2800年的歷史呢
襄陽市區有三個古城遺址,它們是漢江北岸的鄧城、樊城和漢江南岸的襄陽城。若論襄陽城建史,當以鄧城為始,迄今已逾3000年。過去通常以“仲山甫封於樊”計算,只有2800餘年,這個說法其實是錯誤的。
再說襄陽城。其歷史最早為楚之北津戍,原在真武山下。漢高帝年間始設襄陽縣,築襄陽城(因位於襄水今南渠之陽而得名),因漢水北去有一個不斷東擴的過程,明洪武年間改成磚城保存至今。根據在真武山、襄城新街的考古發掘來看,因有鮮明的中原姬周風格的文化遺存甚至有卜骨出土(周初楚器多蠻式),我們推斷襄陽縣實原鄧國南境,是被立都於沮漳流域(丹陽在南漳荊山下夷屯,楚武王的免郢、楚文王的湫郢皆在今宜城楚皇城)的早期楚國北進逐步呑並的。
因此,襄陽是鄧國事實上的繼承者,作為歷史文化名城,襄陽的城建史以鄧城歷史為起點,已有3000多年,這是學界的共識。2800年之說已成昨日黃歷。
這里有個河南鄧州在打攪。隋朝廢南陽郡為鄧州,治於穰縣;原郡治宛縣改稱南陽縣。元後鄧州升為南陽府,明朝穰縣專稱鄧州;民國廢州一律稱縣,始有“鄧縣”之名。也就是說,河南鄧州實則楚之穰邑、秦漢之穰縣,是鄧縣省入襄陽後才用上“鄧”之名的。當然,穰邑始於戰國,應是楚在鄧縣北境設置的重邑,以加強宛邑(戰國時申邑改名,具體時間史料不詳)方城道防禦的,所以與鄧縣是大有淵源的。但是鄧州稱鄧國則缺乏文獻、考古支持。
河南南陽不僅地處漢江流域,而且本屬楚文化區。自楚文王“外甥不認舅”,北出漢江滅鄧置縣,接著滅呂、申置申邑後,即成為楚國角逐中原的重邑“申息之門”。齊桓公率八國聯軍南犯楚境,楚成王親統全國之軍針鋒相對,屈原之祖大夫屈完奉命出使講開,豪言“楚國以方城為城、漢水為池,無所用之”,已見南陽、襄陽對於江漢平原的重要地位。歷史上南陽在秦、西漢、東漢的輝煌時期,無不因為實楚之鹽鐵要邑,且背後有富庶江漢平原的支撐。
三千里漢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依託襄陽“七省通衢”的交通區位優勢,藉助國家重視漢江綠色經濟帶的東風,加強“襄南二陽”合作做好經濟互補,對漢江流域數省人民都是功德無量的!
㈢ 襄陽城的歷史
襄陽城起源最遲在春秋初期,即已存在的北津戍。是楚國北方的一個大型軍事渡口,位於襄陽城西南三里余的真武山、琵琶山北麓。
唐以前通過湖東與漢江相貫通的北渠——檀溪水河道可方便出入漢江,江斜對岸是地勢高爽的鐵窗口,可與北津戍對置往來回返的碼頭,具備作大型軍事渡口的優越天然條件。
成為春秋戰國期間楚國北進、東擴、西拓時楚軍尤其是楚王師出入的聚散地,是一處有相當基礎設施和舟楫糧秣之備的軍事要塞,逐步發展成為有相當規模和戍卒守衛的城邑。
襄陽城自東漢劉表蒞襄作荊州牧治始,歷為州、郡、府、縣治。舊城作為軍壘一直使用到唐代。宋時由原土城改為磚城。襄陽城被歷代兵家所看重,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古城建築防禦體系之一,也是中國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池防禦建築。
(3)襄陽的建制歷史有多少年擴展閱讀:
北魏末至唐前期襄陽城向東、向北遷移。唐代襄陽城內所立碑刻和文獻記載知北魏後期至唐中期以前,劉表墓及其地面建築從襄陽城東門外移到東門內,據此和其它文獻資料可推定襄陽城於此間向東、向北遷移了里許
。西城牆已遷到現今的位置,如今的夫人城已是城的西北角,東城牆約在城內的荊州街一線,荊州古治可能為城的東北角,昭明台前為城內的大十字街。神龍元年張柬之為襄州刺史,會漢水暴漲,他利用兩漢襄陽縣城和三國至唐前期襄陽府城垣於城西修築了防洪大堤。
文獻記載唐宋元襄陽城周九里。南宋在襄陽城東南西三個城門上增建了瓮城,重要位置包砌了磚牆,在城垣上增築了馬面和看樓,在城的東北角和西北角新建了延至江邊的雁翅城,與樊城東西角樓抵江邊的兩雁翅城相呼應,增強了襄陽二城的防衛能力。
㈣ 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的襄陽,地理位置有多麼重要
襄陽因地處襄水之陽,也就是襄水的北面(古人稱山之南,水之北為陽,反之為陰,此處的襄水並不是指漢江),所以取名襄陽。
襄陽更名之前稱之為襄樊,是襄陽、樊城兩城合稱,樊城因周宣王封仲山甫(樊穆仲)於此而得名,襄陽以地處襄水之陽而得名。樊城始於西周,襄陽築城於漢初。自東漢獻帝荊州牧劉表徙治襄陽始,襄陽歷來為府、道、州、路、縣治所。
襄陽古城總長為7322米,城垣上設置垛堞4000多個,古城護城河最寬處約250米,平均寬度180米,為亞洲最寬的護城河。明洪武初年維修古城時,漢水南岸北移,為使北城與漢水緊連,加強城東北角防禦能力,把城向東北擴展,遂使城周長達7.3公里,面積達2.5平方公里。
襄陽城在明清時,古建築較為完整:六門城樓高聳,四方角樓穩峙,王粲樓,獅子樓,奎星樓點綴十里城郭,金瓦琉璃,高牆飛檐,煞是壯觀,整個城池都和諧地融為一體,給人以古樸典雅的感受。整個襄陽城布局嚴謹,形勢險要,城牆堅固、城高池深、易守難攻、固若金湯。
護城河是襄陽城池的組成部分,漢朝時期築城取土形成高牆,東、南、西三面環城。宋代在城河西南處開渠與襄水相通,並在今陵園路旁響水洞處築閘,以調節護城河水位,又在長門處建閘泄水。
臨漢門,夫人城,昭明台,荊州古治遺址,仲宣樓,拱宸門,長門......古城裡的古建築有很多,關於它的故事也有很多,諸葛亮與劉備的隆中對關羽水淹七軍、金庸先生筆下郭大俠抗擊蒙古都發生在這里。感受古城文化魅力,讓我們一起暢游襄陽吧。
古建家園-- 古建中國,以古建築傳統優秀文化為核心的文化建築互聯網創新平台!以線上+線下模式,建築+互聯網+文化,傳承與發揚建築文化,把傳統優良文化植入到建築材料中,讓建築從源頭上有文化,將中華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精髓與現代科學技術古今結合、中西融合,應用於現代建築行業,倡導將優良的傳統文化走入大眾的衣食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