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資治通鑒》和《史記》先讀哪一本好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03
❷ 《史記》和《資治通鑒》哪個好,從看歷史的角度,說明下。
首先兩者的時間不同,史記從五帝開始記述到漢武帝終,資治通鑒從威烈王二十三年開始記敘到五代的後周,如果是考慮先秦到漢中期則是史記記敘的清楚,如過考慮以後的就該用到資治通鑒了。
史記毫無疑問是記敘最公正的史書,司馬遷就是漢武帝時期的人,所記敘的都非常公正(知道司馬遷寫的真實的下場吧?腐刑啊...)
資治通鑒成書與宋朝,由於記敘又多相比起來就要比史記的公正性與詳細程度差點了。
兩者的需要是看讀者來選擇的。好壞也是。
❸ 資治通鑒和史記哪個更適合現代人看 看翻譯過的還是原版的好
兩本都適合現代人看。如果文言文水平好或者想通過古籍來學習文言文,建議看原版,如果文言文水平不夠,建議看譯文版。
《史記》獨特的敘事藝術,非常注重對事件因果關系的更深層次的探究,綜合前代的各種史書,成一家之言,縱向以十二本紀和十表為代表,敘寫了西漢中期以前的各個歷史時代,橫向以八書、三十世家和七十列傳為代表,統攝各個階層、各個民族、各個領域和行業,形成縱橫交錯的舒適結構。
《資治通鑒》具有強烈的正統立場,在分裂時代,如三國,魏有紀,蜀、吳無」紀「;南北朝時代,南朝有」紀,北朝無「紀」;五代有「紀」,而十國無「紀」。司馬光是為了鞏固當時的封建政權,才編寫《資治通鑒》,這就決定了此書的內容主要是政治史。因此,在編纂《資治通鑒》時,在繼承前人的同時,又有所發展。他把歷史的君主根據他們的才能分為創業、守成、陵夷、中興、亂亡五類。
(3)學歷史讀資治通鑒和史記哪個好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東周時期王道廢弛,秦朝毀棄古代文化典籍,以致明堂、石室的珍貴圖書典籍散失錯亂。漢朝建立後,蕭何修訂法律,韓信申明軍法,張蒼制立章程,叔孫通確定禮儀,品學兼優的文學之士逐漸進用,《詩》《書》等被毀棄的古書亦不斷在各地被愛好文學的人士搜尋並獻出。
深邃意蘊的敘事和生動鮮活的人物的描寫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使《史記》形成一種雄深雅健的獨特風格。《史記》也成功地塑造了一大批悲劇人物,使全書具有濃郁的悲劇氣氛,並富有傳奇色彩。
❹ 史記和資治通鑒哪個更值得讀 知乎
兩本書都有其特定的歷史意義與價值,《史記》是紀傳體,是司馬遷記錄歲月更迭與朝代變遷的歷史,讀起來通俗易懂;《資治通鑒》是編年體,由司馬光主編,主要記錄朝政事件,文章略微晦澀難讀。從整體而言,這兩本書不分伯仲,各有千秋與光芒,如果非要從自己的角度去評價哪一本書更加偉大更有貢獻,我自己還是認為《史記》更偉大。
關於司馬遷,魯迅先生稱贊他的《史記》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這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單從司馬遷個人而言,他為了完成《史記》,歷經了種種難以承受的痛苦與巨大的磨難,這些磨難會讓人的內心與身體受到重大創傷,比如宮刑。
司馬遷站在客觀的角度替李陵說了些好話觸怒了漢武帝,再加上漢武帝本身看司馬遷也不順眼,現在新仇舊賬一起算,漢武帝一怒之下將司馬遷關進了大牢,最後還給他動用了宮刑。司馬遷痛不欲生,幾次想結束殘生,可是想到《史記》尚未完成,他不能就此輕易放棄,於是,在這種情況下他越挫越勇,忍辱負重最終完成了驚世巨作《史記》。
除了司馬遷人格魅力的偉大外,單從《史記》這本書而言,書中文字言簡意賅,用詞精準,而且司馬遷的文學素養高,書在內容上也比較輕松好讀,注重趣味性、故事性與人物的刻畫和描寫,讀起來不會干癟拗口。從文學地位而言,《史記》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與後來的《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
讀《史記》可以增強我們對文言文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增加豐富的歷史知識內容,提高我們的文學功底,陶冶我們的情操,帶給我們智慧與思考。
❺ 史記跟資治通鑒哪個好
《史記》是紀傳體通史,《資治通鑒》是編年體通史。同樣都是上起黃帝時期開始寫。寫到當朝為止。。。同樣在歷史上的地位和考古的價值上很高。。不好分哪個更好。。但是若論文學性的話。。《史記》更好。無韻之離騷。史家之絕唱。。
❻ 對於歷史基礎知識薄弱的人,先讀《資治通鑒》還是《史記》比較好
個人建議,還是先要建立興趣,如果對歷史有興趣,自然而然歷史知識到哪裡都可以學習,
在所有課程中我是喜歡歷史的,以前上學基本上是書本整本整本的不知厭倦的看,現在上班空閑時間基本上也是網路看歷史;
❼ 歷史初學者是先看史記好,還是資治通鑒好
我感覺先讀資治通鑒更好,因為就它覆蓋的歷史跨度,敘事更細(原諒我無視史記前面的本紀部分),敘述的事件相對史記來講更接近認知吧,但是史記的優點在於文字,比後來的漢書易懂的不是一點半點。當然時間不是很充裕的話,我強頂史記,
❽ 先看史記好還是先看資治通鑒好
建議先讀史記,再度讀資治通鑒,這樣有助於你更輕易的讀懂資治通鑒。史記可以讓人全面的了解,當時歷史人物事件的來龍去脈。史記畢竟是紀傳體,偏重於敘事和對人數傳記的描寫。對於資治通鑒而言,司馬光更偏重於對每個歷史事件和人物發表自己的看法,並指明方向,教人如何去做。毛主席19歲開始研讀資治通鑒,一生讀完了17遍愛不釋手,直到晚年睡在病榻之上,還在堅持讀資治通鑒。毛主席在領導我黨革命的道路上,許多重大決策和斗爭理念,都是受到資治通鑒啟發。毛主席說過:「中國歷史上的軍事家不一定是政治家,但凡傑出的政治家一定是位軍事家。不然處在改朝換代的時代,那個政治你怎麼搞?尤其是關鍵時刻的政治,軍事實力決定著政治走向」。「槍桿子里出政權」,「黨對軍隊具備絕對領導」這些理論都是毛主席受資治通鑒啟發,結合當時的現實情況提出來的。足見資治通鑒的魅力。
❾ 《資治通鑒》與《史記》哪個在中國史學界的地位更高讀哪本書更好
這倆本應該是並駕齊驅的,並稱為「史學雙壁」,但我個人認為還是史記更好些,史記觸及領域更廣,更實際,綜合認為史記地位更高,更值得去品讀
❿ 歷史初學者先看資治通鑒還是史記
資治通鑒屬於編年體史書,他的歷史事物都是按照時間來排布的,除了先秦的還容易些,秦漢以後的都是很繁雜的歷史,一件事他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和時間來寫,比如,安史之亂長達八年,資治通鑒寫這件事時從755年開始寫,只是把發生在755年的安史之亂事情寫一下,然後寫755年唐朝發生的其它人或者事情,756年及之後的安史之亂進程則不寫,等把755年唐朝發生的所有的事情寫完了,再寫756年的事情,就這樣一點點往後排,把一件事拆的很細很散,往往讀到一件事情的結果卻忘了原因和經過,所以說他是正統官方史書,跟三國演義不是一個檔次,三國演義是白話文言文,並且是一事一述,讀得懂三國演義並不一定能讀的下資治通鑒。縱觀中國古代史上文人,能將資治通鑒完全通讀並且能讀懂的據說不超過十個人,就是因為太難讀,所以後人編了個通鑒紀事本末。現代由於印刷術的進步,讀的人倒是比較多,但是很多人反映讀起來一團漿糊。你作為初學者,我不覺得你有這個毅力。史記其實是集史學文學為一體的歷史典籍,具有很好的可讀性,版本也很多,你可以上當當看看,也不貴。資治通鑒好的版本價格很貴且分為好多本。除了史記,我覺得你既然是初學,其實也可以讀讀東周列國志,這個書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