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正確認識改革開放前和改革開放後的兩個歷史時期,應該從哪些方面把握
1.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歷史包括改革開放前後兩個歷史時期,兩個時期都不能否定。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是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並取得巨大成就的歷史。改革開放後的歷史,是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成功開創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
2.改革開放前後兩個歷史時期本質上都是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探索,不能相互否定。改革開放前社會主義的實踐探索為改革開放後社會主義的實踐探索提供了重要條件。改革開放後社會主義的實踐探索是對改革開放前社會主義實踐探索的堅持、改革、發展。堅持用歷史的觀點、實踐的觀點、辯證的觀點正確看待改革開放前後兩個歷史時期。
3.在正確認識和把握改革開放前後兩個歷史時期基礎上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正確認識和把握改革開放前後兩個歷史時期是對黨的歷史的尊重和珍惜,有利於增強黨的歷史自信。正確認識和把握改革開放前後兩個歷史時期是應對意識形態領域挑戰、推動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現實需要。正確認識和准確把握改革開放前後兩個歷史時期,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奮力實現中國夢。
Ⅱ 身處大變局中的中國與世界,你作為當代大學生如何迎接挑戰,把握機遇
身處大變局中的中國與世界,當代大學生要迎接挑戰,把握機遇,應該:
1、當今世界政治處於多極化。我國要想成為國際舞台上的重要力量,就要增長綜合國力,國家就要發展經濟的。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所以國家要重視科技和人才。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需要要努力學習科技文化知識成功對國家有貢獻的人才。
2、世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已經不可抵擋。中國要順應經濟全球化,就要努力發展經濟。作為當代大學生,就要努力學習科技文化知識成功對國家有貢獻的人才,執行改革開放政策,對外汲取精華,棄去糟粕。
(2)應該如何掌握改革開放的歷史機遇擴展閱讀: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深刻的世界歷史意義:
五四運動至今的百餘年來,中國人民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之下,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同時,中國在國際關繫上主張「協和萬邦」,「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原則,人為國際新秩序構建和全球治理提供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Ⅲ 在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時期,面臨的歷史機遇和挑戰分別是什麼
我國發展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做出這一重大論斷,體現了總書記和黨中央對形勢任務的清醒認識和科學把握,為我們黨和國家謀劃新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全黨要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深刻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徵新要求,深刻認識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
(3)應該如何掌握改革開放的歷史機遇擴展閱讀:
針對國內形勢而言,我們要深刻認識中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所帶來的新特點和新要求。社會主要矛盾是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和發展階段的客觀反映。隨著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的進步和社會發展階段的升級,一個社會的主要矛盾必然會逐步發生變化。
在改革開放的初期,黨作出判斷,「矛盾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和落後的社會生產」是社會的主要矛盾,主要是基於當時的生產力相對落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薄弱。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生產力不斷提高,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經濟社會奇跡,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即將實現。
Ⅳ 如何把握新時代的歷史機遇
把握新時代的歷史機遇首先要了解歷史才能看得遠,理解歷史才能走得遠。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長河中,人類文明不斷刷新。盡管歷史是曲折的,但歷史發展呈現了一定內在機理,有著自身的內在規律。人在歷史規律面前,並不完全是「被動的角色」,而是有著巨大的能動空間。爭取能動空間並實現作為的基本前提是能洞悉天下大勢,把握歷史發展的內在動因。
以數千年大歷史觀觀之,變革和開放總體上是中國社會發展的歷史常態。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度推進,社會結構、價值體系、信息傳遞、生產和消費方式不斷變遷,我國仍處於重要的戰略機遇期。只要我們緊跟時代大潮,胸懷「兩個大局」,在新的歷史方位上強化歷史思維,深刻把握歷史發展規律、始終掌握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歷史主動和使命擔當,埋頭苦幹、勇毅前行,我們就一定能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時代新征程上展現新氣象新作為,取得新業績、創造新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