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啟示類題如何解答

歷史啟示類題如何解答

發布時間:2023-02-04 02:57:54

Ⅰ 歷史題如何答啟示

首先弄明白歷史事件的背景性質經過結果影響等。看看歷史事件給予歷史國家民族個人等地教訓啟發意義等。結合現實人生說明事件能給與人怎樣的教益。簡明扼要,層次分明。

Ⅱ 中考歷史的各種啟示答法大全

1、 大運河被申報為世界文化遺產的理由是什麼?
大運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長的運河,促進了南北交通,是人類利用自然,造福人類的傑作,是人類共同的財富。
2、 當代青少年對毒品應持有什麼樣的態度?
珍愛生命,遠離毒品。
3、 美國成為世界強國,其中很多經驗可供我們借鑒和學習,從南北戰爭中,你認識到了什麼?
國家統一是一個國家成為世界強國的條件,我們應該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分裂。
4、 和平與發展是世界的主題,你認為中國應為爭取世界長久的和平作出那些努力?
1)、維護世界和平,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
2)、大力發展經濟,提高國際地位3、積極發揮在聯合國和其他組織中的作用。
5、 我們應該如何借鑒印度發展經濟的做法?
1)、引進外資、先進的技術 2)、發展開放型經濟參與國際競爭 3)、制定適合本國特點的經濟發展戰略。
6、在經濟全球化這種趨勢下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中國應如何應對?
1)、中國應順應經濟全球化的潮流 2)、制定防範風險的有效政策 3)、引進國外的投資和先進技術 4)、學習先進的經濟管理經驗 5)、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促進經濟的高速發展 6)、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開創對外開放新局面。
談談中國應該怎樣應對當前這場全球性的金融危機?
政府要制定適合本國國情的經濟政策;經濟建設一定要從國情出發;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要實事求是;要勇於探索和創新;要加強國際間的經濟合作。
7、你認為當前影響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
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地區沖突、民族矛盾、宗教矛盾、恐怖主義
8、青少年如何認識毒品的危害,如何養成文明的生活方式。
毒品嚴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對社會的穩定也造成威脅;自己堅決不接觸毒品;發現家人、朋友、同學有接觸毒品行為的,要主動幫助他們遠離毒品;積極參與打擊毒品違法犯罪的活動。
在養成文明的生活方式方面:要樹立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要勇於面對生活中的挑戰,積極進取;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崇尚科學;積極服務社會,樂於助人;積極參加集體活動;積極參加有益的社會實踐活動。
9、日本兩次侵華戰爭結果不同的感想。
落後就要挨打,只有共產黨才能領導中國人民走上民族振興之路,近代中華民族的歷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爭史,我們要努力學習,提高自身素質,抵禦外侮,報效祖國。
10、回顧中日兩國的近現代外交史實,你得到的最主要的啟示是什麼?
1)、勿忘歷史,以史為鑒,熱愛和平,開創未來 2)、中國日本為亞洲強國,要積極發展經濟,增強綜合國力,為維護世界和平共同努力。
11、科技就在我們的身邊,舉例說明:
電子計算機的廣泛使用,提高了工作效率;現代交通工具,給人們的出行帶來了極大的方便。
12、例舉我國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取得的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四項科技成就?
原子彈、氫彈發爆炸成功;人造衛星發射成功;載人航天飛船發射成功;燦型雜交水稻。
13、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對我們有哪些啟示?
1)、堅持走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堅持改革開放 2)、大力發展生產力,顯示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3)、依法治國,加強黨的建設,維護黨的領導
14、今天開放的中國應該怎樣對待不同國家或地區的文明?
對人類共同的文明應理解和尊重,合理的吸收不同文明的積極成分,自覺抵制消極成分,與中華文明融合相補,共同發展。
15、你認為可以通過哪些途徑來促進海峽兩岸和平統一的進程?
可通過加強經濟文化交流,發展交通,密切兩岸人員的友好往來。
16、三農問題:針對我國當前解決「三農」問題,提出幾點解決建議。
建議: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大力普及農村義務教育,提高人口素質,實施人才強國戰略。
17、請你結合所學知識,為當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出兩條合理化建議。
減輕農民負擔;調整產業結構;實施「科教興農」戰略;增加農民收入;移風易俗,加強農村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重視農村教育和醫療;依法行政;保護農村耕地,注重環保等。
18、蘇聯東歐的社會主義探索給我們哪些啟示?
啟示:①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堅持改革開放②大力發展生產力,以經濟建設為中心③加強執政黨的建設,維護黨的領導。
19、中國政府在台灣問題上的原則立場(基本方針、基本原則):一個中國;(「和平統一,一國兩制」。但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
①近代史上,侵佔台灣的國家有哪些? 英國、美國、日本、法國
②解決台灣問題的最佳方式是什麼? 「一國兩制」
③二戰中有一個國際文件規定台灣必須歸還中國,該文件的名稱是什麼?
《開羅宣言》
20、歷史上的台灣地區
古代:①三國時吳國派衛溫到達夷州,夷州即台灣。
②元朝時設澎湖巡檢司,管轄澎湖和流球,流球即台灣。
③台灣與祖國的第一次分離和回歸:1624的荷蘭殖民者入侵台灣;1662年,鄭成功收復台灣
④1684年,清朝設置台灣府,隸屬福建省。
近代:⑤1885年,清朝正式在台灣設省
⑥台灣與祖國的第二次分離與回歸:1895年,中日簽訂《馬關條約》割台灣、澎湖列島給日本,二戰結束後,1945年台灣回到祖國的懷抱。
現代:⑦台灣與祖國的第三次分離——台灣問題的由來與實質
1949年蔣介石敗退台灣,台灣再次陷入與祖國大陸的分離狀態之中。
2)、歷史上三次收復台灣
①鄭成功於1662年驅逐了荷蘭殖民者,收復了台灣。
②1683年鄭成功後代歸順清朝,清政府設台灣府,開始管理台灣。
③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把台灣交還給中國。
3)、台灣問題與香港問題的區別:前者是內政問題,後者是主權問題
21、日本的成功對我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有何啟示?
a、要善於學習吸收世界先進文化,堅持改革開放,國家才能強大進來;
b、要倡導科教興國戰略,努力發展教育事業,大力提高勞動者素質;
c、要堅持對外開放,引進外國先進科技;
d、發展經濟的時候要保持社會的穩定。
22、日本應有的態度:
①正視歷史;②以史為鑒,反省戰爭中犯下的罪行;③守和平承諾;④做一個負責任的大國;⑤與周邊地區、國家友好相處。
22、(A)請你列舉中日古代人員之間友好交往的一個事例。 鑒真東渡
(B)說出近代以來日本發動和參與的三次大規模的侵華戰爭,並試舉一例其在中國犯下的罪行。
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931-1945年侵華戰爭。 南京大屠殺等
(C)你認為近年來中日之間政治關系結「冰」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如何才能促進中日之間的世代友好?
日本前政府領導人參拜靖國神社,文部省通過美化侵略戰爭的新教科書等;日本政府應教育國民正視歷史,反思歷史;中日之間應建立互信機制,加強經濟、軍事、文化和人員間的交流、對話和協商等。
23、蘇聯崛起失敗的內因:主要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管理體制
長期推行霸權政策,拖垮了蘇聯
24、改革是一把雙刃劍,它可以使一個國家擺脫民族危機實現民族獨立;可以使封建農奴主度過統治危機;也可以使一個國家在一段時間內擺脫經濟危機的困擾。但是改革不當也會導致國家分裂。同一時期,同一種社會制度的國家改革,也會出現不同的結果。
(1)請舉出材料種的「它可以使一個國家擺脫民族危機實現民族獨立;可以使封建農奴主度過統治危機;也可以使一個國家在一段時間內擺脫經濟危機的困擾。」史實各一例。
日本通過明治維新,擺脫了淪為半殖民地的危機;
俄國通過1861年改革使俄國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度過了統治危機;
美國通過羅斯福新政暫時擺脫了1929—1933年經濟危機的困擾。
(2)請用實例說明「同一時期,同一種社會制度的國家改革,也會出現不同的結果。」
20世紀80年代蘇聯、東歐一些社會主義國家和中國都進行了改革,但卻出現了不同的結果,東歐改革失敗發生了劇變,蘇聯改革失敗解體,而我國的改革卻取得了巨大成就。
(3)以上史實能否說明「改革是一把雙刃劍」?為什麼?
能。以上實例說明,改革既有積極的一面,它能促進社會的發展,同時改革不當也會產生負面作用,導致不良後果。
(4)通過解答上述問題,你認為我國的改革應該吸取什麼經驗教訓?
善於吸收世界先進文化,與時俱進,改革創新;大力發展教育和科技;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立足本國國情,實事求是,不能照搬外國經驗;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不動搖;警惕和堅決抵制帝國主義的「和平演變」等。
25、我們應該如何應對新的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知識經濟)?
(一)從國家來講:我們應該:①學習借鑒最新科技成果,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②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③堅持改革開放,堅持科學的發展觀;④努力推進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
(二)從學生個人來講:努力學習,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注意對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的培養。
26、如何減少科技的「負面影響樹立可持續發展的思想;
注意生存環境質量的提高;將科技造福於人類等。
27、科技是柄雙刃劍①對社會生活的積極影響
a、科技創造了巨大的生產力,促進了經濟的發展,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豐富了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b、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c、提高了人們的工作效率。d、方便了人們的出行,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聯系。
②科技發明的消極影響
a、戰爭問題:一戰中的飛艇、飛機、毒氣彈、坦克、遠程大炮;二戰中的原子彈。
b、環境問題:環境污染、廢氣、汽車尾氣、太空廢料、核廢料等。
c、高科技犯罪:網路「黑客」、冰毒等。
d、其他問題:克隆人、青少年沉迷網路游戲等。
28、結合三次科技革命和我國現代化建設,請談談你的認識?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必須實行科教興國戰略,必須堅持改革開放,積極學習外來先進技術和經驗。
29、你如何看待中學生的上網問題?
上網是一把雙刃劍,健康上網,有利於加強自己與外界的溝通和交流,有利於創造出全新的生活方式和社會互動關系;但網路的不健康現象也會給網民特別是青少年網民帶來危害.因此,我們青少年應該遵守《全國青少年網路文明公約》.
30、你認為我們中國應該如何應對這樣的世界政局的變化?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增強綜合國力,提高國際地位;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國家利益至上的原則.
31、2000年9月6—8日,在紐約召開了聯合國千年首腦會議,來自180多個國家的元首、政府首腦和代表就世界面臨的新挑戰及對策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1)當今世界格局的特點是什麼?
舊的世界格局已經結束,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多極化在加速發展。
(2)世界格局變化導致了哪些矛盾的激化?
地區沖突和民族沖突此起彼伏。
(3)當今世界人民面臨的重大任務是什麼?
重大任務: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4)舉例說明21世紀的世界和平仍面臨著挑戰。(要求舉3個例子)
事件:美國「9、11」恐怖襲擊事件;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間的矛盾和沖突;美國對伊拉克的襲擊與制裁;印巴沖突;伊朗核問題等。
32、分析指出當今世界經濟發展呈現出的主要趨勢,並舉出體現這一趨勢的典型事例兩例。趨勢:經濟全球化(世界經濟一體化)
典型事例:世界貿易組織、歐洲聯盟、亞太經合組織、跨國公司或生活中的事例
33、歐盟在擴大的同時,另一個與歐洲有關以美國為核心的組織北約也在東擴.2004年3月,保加利亞.斯洛伐克等7國加入北約,是北約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擴充,其成員國由19個增加到26個,並打著「人權」旗號積極參與局部戰爭,如科索沃戰爭,在戰爭中轟炸中國駐南使館.
①同樣在冷戰中形成,同樣涉及眾多歐洲國家的兩個組織,歐盟與北約的性質有何不同?歐盟與我國及世界多數國家都存在密切貿易往來,說明世界經濟發展趨勢是什麼?北約的擴大及其作為,說明當今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脅是什麼?
歐盟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是經濟合作組織,北約是政治軍事組織 經濟全球化趨勢;霸權主義
②有人說,歐盟的擴大是順應當前經濟發展趨勢的,利大於弊;北約的作為是違背世界發展主題的,弊大於利.你贊成嗎?說說你的看法.
如:歐盟促進了成員國經濟的發展,而且在國際政治舞台上也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促進了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北約的存在說明某些國家在和平發展為主題的今天仍在依仗經濟實力推行霸權主義,與時代的主流相違背,所有熱愛和平的人要堅決反對霸權主義.
34、請你為「建設和諧世界」提出兩點建議。建議:各國應積極採取措施並加強國際合作;發揮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的積極作用;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
35、黨和政府的「三農」政策的根本出發點是什麼?
把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36、結合中美關系發展的風雨歷程,你認為未來兩國關系怎樣才能得到健康穩定的發展?
中美關系在曲折中發展。中美經濟的互補性很強,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兩國需加強在國際事務中的團結與合作,促進共同發展,維護世界和平。
37、美國崛起的啟示:
一個國家的振興和發展①要取得民族解放和獨立;②必須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分裂;③必須抓住機遇,大力發展科技;④必須不斷改革和創新。
38、經濟全球化趨勢正在加速,經濟全球化有哪些具體表現?請你舉出一個經濟全球化在現實生活中的實例。你是怎樣認識經濟全球化的
實例:肯德基、麥當勞、中外合資企業等。
認識:經濟全球化的「游戲規則」是由發達國家制定的,它必然存在著許多不公正、不合理的方面。但是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有利於世界各國發揮自身的優勢,參與國際分工,開拓國際市場,還可能帶動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實現經濟發展的追趕和超越。因此經濟全球化給世界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
39、1)根據材料二來回答:中美建交是在哪一年?請列舉出近現代史中「兩國關系風風雨雨的」事例。
(2)根據材料三來回答:中美關系共同面對的挑戰是什麼?面對挑戰,我國應如何應對?
(3)談談你對中美關系的認識。
(1) 1979年;近代史時期,美國夥同其他列強侵略中國,強迫中國簽署不平等條約;提出「門戶開放」政策;支持蔣介石發動內戰。新中國成立後,繼續干涉中國內政,阻止中國人民解放台灣。對新中國採取敵視態度,實行外交孤立政策,不與中國建交,並對中國沿海實行封鎖。
(2)國際安全、貿易摩擦。積極謀求和平與發展、促進合作與進步。我們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把握機遇,應對挑戰,主動進取。為推動建立國際經濟、政治新秩序而努力。
(3)發展中美關系,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於促進亞太地區和世界的和平、 穩定、繁榮。我們應該以寬廣深邃的戰略眼光、以互利共贏的時代思維來審視和處理中美關系,確保兩國關系沿著建設性合作關系的正確軌道穩定發展
40、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這對中國現代化建設帶來哪些實惠?中國「入世」後面臨著哪些負面影響,應當採取怎樣的措施?
①實惠:中國「入世」,有助於中國加強與世界各國各地區的經貿關系,引進外資、技術、管理經驗,為我國對外開放拓展新的空間,參與國際交流和競爭,促進我國現代化建設。
②負面影響:經濟全球化發展速度快,市場破壞作用膨脹,不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的存在,我國工業基礎相對薄弱,國際競爭存在著風險,增加我國在國際競爭中的難度。
③策略:高度警惕國際經濟潛在的風險,制定防範風險的有效措施,興利除弊。
41、美國推行「新政」帶給我們的啟示有:
「新政」是一次創新。它開創國家干預經濟的先河,國家要加強對經濟的宏觀控制與管理。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新的關鍵在人才,我們青少年要努力使自己成為創新型人才,為民族復興大業做出自己的貢獻。

Ⅲ 高中歷史題怎麼答啟示類的題

歷史材料題如何答「啟示」

王永平 山東省棗庄八中(北校) (277800) [email protected]

啟示類主觀題通常是通過「啟示」、「借鑒」、「經驗教訓」、「認識」、「對策」等引導詞來提問,就某些特定的歷史問題或歷史現象要求考生總結規律、提出對策、得出結論、分析得失的材料問答題。它一般出現在主觀題的最後部分,來檢測考生歷史思維層次、歷史認知水平、歷史感悟能力。
啟示類題是歷史學科中最能體現「以史為鑒」、「學以致用」原則的題型。在當前高考中,它雖然所佔分值不太多,但非常吻合新課程理念、符合新高考方向,在今後真正考查綜合能力和學科思維的思想下,會更有生命力;並且,對於這類題目有沒有一個基本的答題思路會直接影響優秀考生的答題信心;因此,此類題目也就更能提高試卷的區分度。
我在教學中,卻經常發現即使優秀的學生對於啟示類主觀題也總是「老虎吃天——不知從何處下口」。因此我總結出此類題目的一些特點及一般解題思路:
特點1、答案的開放性
啟示類題目一般這樣設問:從中得出什麼啟示?或從中得出什麼結論?或從中總結出哪些經驗教訓?除了默認的前提是聯系題目所給背景或材料外,沒有過多明確答題導向的關鍵界定詞。所以它的答案有很大的開放性。
特點2、答案的寬泛性
因為啟示類題目的開放性,所以參考答案就要充分考慮到考生思考的可能性角度,此類題目的評分標准和操作細則中經常是多層次給出參考答案,或者多角度給出參考答案,並註明答出其中幾條即可得滿分,或者至少規定「言之有理即可給分」。
特點3、答案角度的難度層次性
一般答案都會由淺入深,由近到遠等方式來組織答案和給出參考思路。
特點4、答案的時效性
既然強調「學以致用」,那麼,和現實結合是必要的角度。「啟示」的最後落腳點應該是和當前的建設、社會、生活等有何本質相似及提供哪些經驗教訓和思索。
前些年的試題多少還受意識形態爭論的影響,往往更多啟示出:戰爭與和平、反腐倡廉等問題;近年,歷史課程改革,以文明史觀和全球史觀等指導,啟示中也就更多體現出:全球化的機遇與挑戰、保持民族文化、文明之間的借鑒和學習、和諧世界等思想。密切結合材料,熟練調用時代脈搏思維,應是啟示答題最後闡述的法寶。
下面,我再結合題目具體探討一下解答啟示類題目的一般思路:
例1: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伯里克利講道:我們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稱為民主政治,是因為政權在全體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數人手中。解決私人爭執的時候,每個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在我們的私人生活中,我們是自由的和寬恕的;但是在公家的事務中,我們遵守法律。這是因為這種法律使我們心悅誠服。
——伯里克利在伯羅奔尼撒戰爭爆發時的演講
材料三

材料四 究竟是一個黨好,還是幾個黨好?現在看來,恐怕是幾個黨好。……共產黨可以監督民主黨派,民主黨派也可以監督共產黨。為什麼要讓民主黨派監督共產黨呢?這是因為一個黨同一個人一樣,耳邊很需要聽到不同的聲音。
——毛澤東《論十大關系》
請同答:(前3問略)
(4)中外政治制度的不同發展模式給你有何啟示?(2分)
思路分析:問題中實際已經給了我們比較明確的思考方向,圍繞關鍵詞「不同模式」由近及遠提出思考角度:1、題目給出的這些制度為什麼不同?(當時的歷史要求,適應各國國情)2、東西方制度的不同之中有什麼共同的趨勢?(世界走向近代化,注重民主和法制)3、我們該如何對待這些不同?(尊重政治文明的多樣性,求同存異,互相學習)4、研究這些不同發展模式對我國當前建設有何借鑒?(發揚民主,加強法治)
答案參考:(4)尊重不同的政治文明;從本國國情出發,選擇合適的政體,不能照搬別國模式;推行政治體制改革,加強民主法制建設。(答出任意兩點即可得2分)
根據此題解題過程,我概括了啟示類題目的解題思路和關鍵:
找准關鍵詞,樹立中心點;
層層再深入,角度要鋪開;
統觀出規律,現實有借鑒;
表述用概念,條理要清晰。
用此思路我模擬分析另一個例題。
例2: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國今天是一個強大的國家,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比它更強大了。……這意味著,我們擁有這樣的力量,就是挑起領導的擔子並承擔責任。
——杜魯門
材料二 「……同我們在二戰結束時候相比,美國遇到了我們甚至做夢都沒有想到的那種挑戰。」
——1971年美國尼克松的演講
材料三 1991年1月,美國總統布希在其《國情咨文》中說「我們是世界上惟一能夠聚集和平力量的國家。正是這一領導的重任以及實力,使美國在一個尋求自由的世界中成為自由的燈塔。」
請回答:(前3問略)
(4)由美國外交政策的變化你可得出哪些認識?(2分)
思路分析:
A、關鍵詞是「美國外交政策的變化」,不能只答「美國」,也不能光想著「外交」,更不能撇開「變化」;
B、層層深入,設計角度:1、怎麼變的?(強硬——收縮——強硬)2、為什麼變?(內:國力下降;外:國際形勢沖擊)3、變化中,什麼本質的東西沒變?(不論外交態度強弱,國家利益始終是其焦點;美國始終沒有放棄霸權主義思想)4、變化對世界、對我國的影響?(影響世界力量對比和格局變化;危害世界安全)5、我們如何對待其變化和不變?(反對霸權主義;推動國際政治新秩序的建立,建設和諧世界)
C、規律:外交政策變化的核心永遠是圍繞國家利益;
D、概念:國家利益、霸權主義、綜合國力、和諧世界
參考答案:(4)認識:外交政策要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而變化;外交政策要維護國家利益,外交與國家經濟狀況密切相關;美國的外交政策的變化體現了其霸權主義特色。 (2分)

Ⅳ 歷史試卷答題技巧啟示類

人生是一條射線,以我們的出生為起點,可以無限延伸。理想有多高遠,學習有多勤奮,堅持有多長久,這條射線就有多長,我們的人生軌跡就有多深,價值就有多大,意義就有多遠。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歷史試卷答題技巧啟示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什麼是啟示型歷史試題?

歷史啟示是指從歷史上的人和事的經歷或結果中所 總結 出來的可供後人借鑒,少走彎路的認識。因而啟示類試題的答案常具有總結性、理論性。啟示類試題通常是通過「啟示」、「借鑒」、「 經驗 教訓」、「說明了什麼」、「認識」、「對策」、「建議」、「態度」、「感想」等求答語來提出。

二.啟示型歷史試題的答題指導

啟示類試題要求學生對某一個特定的歷史問題,從中總結規律,提出對策,得出結論,分析得失等,因此,在文科考題中,它一般出現在主觀題的最後。最後說明,啟示類試題答題時最多答三點,一般答兩點即可,不要貪多誤時。因為啟示類試題是開放性的,給分一般是2至4分。

啟示類試題的解題模式:根據主觀題中的史實或問題的原因,提出今後怎麼做,努力的方向是什麼,不應該做什麼,應避免什麼。如「--」的教訓:在社會主義社會主張經濟建設為中心(發展方向),必須正確認識和對待社會主義社會的階級斗爭問題(避免),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建議(怎麼做)。

啟示類試題的答題思路:一是緊扣考查主題或話題,切忌空談理論,要具有針對性;二是適合不同時代或不同地域,具有普遍適用性和規律性;三是為社會現實服務,具有借鑒意義。

經驗教訓與啟示題的作答程序:(1)對相關歷史問題的教材、題目材料及前面幾問的答案進行系統,依據自己的理解將教材與材料中涉及這一歷史問題的相關因素,分為「好」「壞」兩個方面。「好」的即是經驗,「壞」就是教訓。

(2)對上一步所歸納的內容進行分析提煉。對內容相近或屬於同一理論體系的因素整理合並,並上升到理性高度。因為,只有高度概括,具有理性的東西才能具有借鑒意義,用於指導現實活動。因此作答一定要抓住關鍵,切中要害。最後成形的答案,切忌各條目間內容相近,或答出內容過於具體,缺乏理性與概括。

(3)最後確定作答內容。經驗教訓與啟示問題,多能通過一定角度與現實相聯系,依據題目本身能夠得出許多經驗教訓或啟示,我們應該優先考慮將那些與現實聯系最密切的內容寫入答案。因為,這類題一般而言答案要求不會太長,答出三個左右的條目就可以了,即使我們想多寫上兩條,也注意作答的順序。

(4)注意語言表達。由於經驗教訓或啟示,是用於指導現實活動的,表達時應用正面語言,即把「壞」的正過來說。如人民公社化的錯誤在於生產關系的公有化程度過高,脫離了當時的生產力水平。作答時我們應說:「應使生產關系與生產力的發展水平相適應」。

歷史認識題的答題要求:(1)對相關歷史問題的總體把握,一般可從原因、內容(過程)、影響(意義)等幾大方面入手,多數題目是就其中的某一方面作出要求。這種認識一定要抓住主幹與本質,不能把概括當成縮寫。

(2)對相關問題的分析評價,不同於普通的分析評價題,只亮明觀點,不要展開分析。

(3)由具體問題談一類問題的看法,其宗旨是要說明這類問題的重要性(由原因與影響入手)、這類問題應對 方法 (從過程、內容入手)等。

(4)通過歷史問題對相關現實作出預測,要從歷史問題的原因、影響入手,同時還要密切聯系現實問題,得出與現實問題的 相關報道 一致的結論。

三.啟示型歷史試題的簡要分類及舉例

1.革命斗爭型

革命斗爭方面的啟示,應從失敗原因(反向性)或成功原因(正向),歷史結論等方面歸納。如辛亥革命的歷史啟示:必須要有一個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綱領;反封建必須與反帝結合,必須有一個堅強正確的革命政黨的領導(反向歸納);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方案在中國行不通,資產階級不能領導中國革命走向勝利(歷史結論)。

2.改革型

改革型啟示應從社會發展趨勢、原因、作用、曲折性等方面歸納。如中國古代改革的啟示:改革是歷史發展的要求和產物(社會發展趨勢);改革是促進國家強盛的重要手段,是推動歷史前進的主要動力之一(作用);改革要有遠見卓識,堅持到底,善於用人, 措施 要符客觀實際,行之有效(成敗原因);改革不會是一帆風順(曲折性)。

3.統一型

統一型啟示應從歷史發展趨勢、後代影響等方面作答。如對中國統一的認識:統一始終是中國歷史發展的主流;統一是中國歷史發展的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中國古代統一王朝對後世的影響深遠;中國古代統一的范圍不斷擴大。只要達到統一的目的,既可採取和平方式,也可採取武力方式,

4.人才型

人才型啟示從人才的作用、選擇、使用等方面歸納。中國歷史上人才選拔的啟示:人才是國家的寶貴財富(作用);完善考核制度,有利於人才的選拔,要選出德才兼備、敢於直言的人才(選擇);任人唯賢、尊重知識、善用人才,則促進社會發展;任人唯賢,姑息養姑則危害國家利益;不斷加強對幹部的監督和考核。(使用)

5.經濟型

經濟型啟示,從經濟發展要素、生產力、生產關系、上層建築、客觀規律等方面歸納。如1956至1966年中國社會主義建議的啟示:社會主義建設必須量力而言,必須按經濟規律辦事(客觀規律);生產關系的調整必須適應生產力的實際水平(生產力與生產關系),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上層建築)。

新加坡、韓國經濟發展對中國的啟示:抓住機遇,引進外資和技術(經濟發展要素),制訂適合本國國情的經濟發展戰略(上層建築),大力發展科技和 教育 事業(生產力)。

6.科技型

科技型啟示從條件、觀念、政策等方面歸納。如近代西方科技發展給我們的啟示:要重視科學技術發展,增加科研投入(觀念、政策);要改革教育制度,培養大批具有創新能力的科技人才(條件),全民族要尊重知識,尊重人才(觀念),要善於引進和吸取世界先進科學技術,發展本國經濟(政策)。


歷史試卷答題技巧啟示類相關 文章 :

★ 怎麼提高高考歷史啟示類大題

★ 高考歷史各種題型答題技巧與模板

★ 高考歷史考試答題思路總結

★ 高考歷史主觀題答題技巧

★ 高考歷史問答題答題方法有哪些

★ 歷史高考萬能答題模板

★ 高考歷史主觀題的答題技巧方法

★ 高考歷史問答題答題方法技巧

★ 高考歷史問答題答題方法

★ 高中歷史歷史影響、意義和評價類答題公式附練習題與答案

Ⅳ 高中歷史題怎麼答啟示類的題

啟示是指從歷史中所總結出來的可供後人借鑒、少走彎路的認識。要求學生對某一特定歷史問題總結規律、提出對策、得出結論、分析得失,一般放在主觀題的最後部分,用來檢測學生的歷史思維層次、歷史認識水平、歷史感悟能力。一般由「經驗教訓」而來,因此,回答「啟示」,就答「經驗與教訓」。一般是說出結論、經驗教訓、努力方向。

Ⅵ 歷史認識類題目怎麼答

歷史認識類題目答題思路:

第一是「讀」。

一是讀懂背景材料的中心意思,明確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方面的歷史現象或問題;二是讀懂設問的指向和規定,明確設問要求回答的是哪方面的啟示,這是解答好試題的前提。

第二是「找」。

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找出材料反映的歷史現象或問題的原因;二是找出教材中對此類歷史現象或問題的基本知識,並分析產生這些歷史現象和問題的原因,這是解題的關鍵。

第三是「提」。

根據前面所找出的歷史現象或問題的原因,提出今後應該怎樣做,努力的方向是什麼,不應該做什麼,應避免什麼,這是答題的落腳點。

一般而言,此問題與前面幾個設問聯系密切,因此,一定要注意這一問答案與前面答案的協調。

規律總結:

做這類題的主要思路是:

一是緊扣考查主題或話題,切忌空談理論,要具有針對性。

二是要從歷史的角度,客觀地、辯證地看待歷史事件或歷史現象。

三是要從今天認識的角度,強調其現實性意義和借鑒意義。

從組織答案的思維要求看,一般分三步解答:

首先,點出定性認識。對材料及前面幾問進行系統歸納,找准「題眼」。根據自己的理解將材料涉及的歷史問題的相關因素初步分為「益」「害」兩方面。

其次,抓關鍵,切要害。對材料涉及的內容進行提煉,並上升到理論高度。

最後,注意從歷史和現實的角度來組織答案,要有歷史借鑒和現實指導意義。

從設問提示角度來看,一般採取專項分析:

(1)政治方面,主要包括政治制度和政策、改革和革命,政黨組織派別和政治格局等方面的內容。一般可從國情、領導階級及其實施的方針策略、群眾支持或擁護程度等方面思考。

(2)經濟方面,主要包括經濟制度、經濟發展模式、經濟措施、工業化道路等方面的內容。一般可從符合國情、經濟規律(生產關系的調整一定要與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適時調整政策等方面思考。

(3)思想文化方面,主要包括文化制度(政策)、傳統與現實、繼承與發展、主流與支流、本土與外來等方面的內容。一般從以下三點思考:

①如何對待,從在批判中繼承、發展等方面思考;②如何認識,從文化活動或思想的地位、對國內和國際的影響等方面思考;③從與經濟、政治的關系方面思考。

(4)外交方面,主要包括國際組織、多邊關系、雙邊關系和世界格局等方面的內容。可從外交政策的改變取決於國家實力、國家利益,國家間的合作有利於各國的發展等方面思考。

Ⅶ 如何解答歷史主觀題

第一.中考歷史主觀題中經常出現類似於這樣的設問:「讀了以上材料後,你有哪些感想?」,「這段材料對我們有哪些啟示?」。我們姑且把這類題型稱之為「啟示類」歷史主觀題,這類問題往往要求應試者呈現對於歷史材料的主觀感受或要求應試者對歷史素材進行理性規律的提煉。
第二.啟示是指從歷史中所總結出來的可供後人借鑒、少走彎路的認識。啟示類主觀題通常是通過「啟示」、「借鑒」、「經驗教訓」、「認識」、「對策」等引導詞來提問,要求學生就某一個特定的歷史問題總結規律、提出對策、得出結論、分析得失。它一般出現在主觀題的最後部分,來檢測考生歷史思維層次、歷史認知水平、歷史感悟能力。啟示類主觀題是歷史學科中最能體現「以史為鑒」、「學以致用」原則的題型,它雖然所佔分值不大,但是非常吻合新課程理念、符合新中考方向,很有生命力。
第三.1、「啟示」一般由「經驗教訓」而來,因此,回答「啟示」,就答「經驗與教訓」
2、談「認識」,有如下幾情況:
(1)對問題的總體掌握,實際就是對教材知識、所給材料的高度概括;
(2)對問題作出簡要的分析評價,對這類「認識」教材中往往有現成答案可以利用,作答時要先想一下教材中的相關評述,然後再依據題目所提供的材料,進行適當的補充;
(3)由某一具體問題,談對某一類問題的看法;
(4)通過歷史問題對相關的現實問題作出預測;
(5)經驗教訓、啟示。
第四.解答的基本步驟是:
1、從材料中擷取有價值的事例或現象,2、由具體事例或現象抽象提煉出一般規律,3、把從材料中提取的一般規律和學生實際生活及國家、社會的現狀結合起來,提出對解決現實問題有益的做法或思路。
第五.在復習和應考中,要抓住重點,緊扣題意發揮,簡練概括,多角度思考,注意與時政熱點問題相結合,以提高解答這類題目的有效性。
例1問答類啟示題:
近現代探索史的感想 :1.中國近代化探索的特點,中國近代化探索包括的主要的歷史事件有哪些?你從中國近代化探索中得到了什麼啟示
答:(1)特點:中國的近代化與挽救民族危亡相合;向西方尋求救國救民的方案;學習的過程從學習科學技術、政治制度到思想文化。(2)歷史事件: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等。 (3)啟示:中國人民具有勇往直前的探索精神,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具有憂患意識,進取精神,對國家和民族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靠借鑒別人的成果,照搬別人近代化的模式是不可能成功的。必須結合中國實際走中國特色的近代化之路。地主階級、資產階級不能改變中國的命運;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行不通;只要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只要馬克思主義才能救中國。
例題2:材料類啟示題:
閱讀下列材料並回答問題:
材料一: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在秦國實行變法。商鞅變法剝奪舊貴族的特權,損害他們的利益,舊貴族無不痛恨商鞅。太子的老師公子虔和公孫賈是守舊人物。他們一面誹謗商鞅,一面唆使太子觸犯法律。商鞅詳細調查了公子虔和公孫賈的罪行,並根據法令割掉了公子虔鼻子,在公孫賈臉上刺上圖紋,保證了新法的貫徹。
材料二:……商鞅率軍多次擊敗魏國軍隊,奪回了魏國佔去的土地。……秦孝公去世,太子即位。守舊派誣告商鞅謀反。商鞅被捕後車裂而死。
材料三:商鞅被殺後,法令並沒有廢除,強大的泰國最終一統天下。
請問你能從上述材料中得到哪些啟示?
答案:(1)最高當權者的支持是改革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2)改革必然會碰到守舊勢力的阻撓和破壞,因此改革者要具有不怕困難、不怕阻撓決心和勇氣;(3)改革措施的貫徹執行是改革成功的重要保證;(4)能否順應時代潮流,能否促進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是改革是否成功的最終決定因素。
另外在初三年級進行總復習的時候,老師最好以專題的形式對這類題進行歸類,比如戰爭類的認識與啟示、近代史探索的感想、發達國家經濟如何迅速發展的啟示、改革的啟示等。

Ⅷ 歷史啟示題如何作答

啟示題:
1、政策與經濟為背景材料的:就是調整、改革,與時俱進,政府的作用角度,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
2、不同國家對比性的材料:就是國情、符合實際、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相互借鑒優秀文明成果和經驗
3、有科技的往王要答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4、對觀點進行分析類材料的往往要「客觀公正地、辯證的分析歷史人物和現象」
5、史學研究類的則要「史論結合、論從史出」
6、思想類的「一定時期的思想文化是這一時期政治經濟的客觀反映」
7、國際關系外交政策類的:提高綜合國力、積極參與國際競爭、社會性質、國家利益、和平發展
總之,啟示一定要根據所出示的材料回答,不能脫離材料亂安排,因此讀懂材料在說什麼,明白歷史發展的潮流和正確方向是關鍵

Ⅸ 【歷史】歷史大題中,如何回答啟示和認識

啟示是從材料中體現的對我們做事的建議,認識是對材料本質和表象的看法。
比如:羅斯福新政
認識是這次新政創立了國家干預經濟的先河,雖然建立在維護資本主義基礎上,但還是一定程度促進美國經濟發展,緩和矛盾。
啟示是我國以後在經濟方面不能過於依賴市場自己調節,也要充分發揮政府作用。
【這是我自己總結的,其實還有一個方法,如果在考場上,你實在不放心,時間又足夠,可以把對材料的看法,和從中體味出的對我們有利的道理等等你覺得有關的都寫上去,寫多了,老師總不會扣分吧,這樣就有雙保險~我就經常這樣,效果不錯,寫這么多答案,總會寫到點重點吧~】

Ⅹ 如何回答歷史試題中的啟示類問題

近幾年高考中,啟示類問題頻頻出現,研究這類問題的特徵以及解答技巧,既是高考應試的需要,也是教育功能的展示,讓人們從中有所領悟。大致歸納為以下三類。一、由具體問題談對某一類問題的看法2006年全國Ⅰ卷37題(4)簡述從中華文明發展的歷史中得到的啟示。考生從歷史上各民族共同創造了中華文明,繼續發展仍需要各民族共同努力;中華文明的發展應保持自己的優秀傳統,廣泛吸收世界的優秀文化等,言之有理,即可賦分。2007年江蘇卷37題.讀材料一孔子聚徒講學、材料二古之取士皆本於學校(王安石《臨川集》)、材料三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初期,創辦新式學堂、派遣留學生、材料四拿破崙通過《教育基本法》:結合以上材料,你得到什麼啟示?這道題沒有給出明確答案,在選拔人才方面的經驗或啟示:人才是國家的寶貴財富,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完善和規范考試制度,有利於人才選拔;要用德才兼備敢言直諫者;任人唯親、姑息養奸危害嚴重;樹立尊重知識和人才觀念等。二、通過歷史知識對相關的現實問題作出認識或預測2007年江蘇卷29題,由漢、唐時期中日友好交往到19世紀60年代後,兩國開始近代化道路的探索,再到近......
(本文共計2頁)
[繼續閱讀本文]

閱讀全文

與歷史啟示類題如何解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9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5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7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0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3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6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0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9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5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2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