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共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怎樣的歷史變革,其意義是什麼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發生的歷史性變革,涵蓋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各個方面,是深層次的、開創性的、根本性的。這些變革力度之大、范圍之廣、效果之顯著、影響之深遠,在我們黨和國家發展史上、中華民族發展史上,都具有開創性意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5年,是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5年。5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舉旗定向、運籌帷幄,科學把握當今世界和當代中國的發展大勢,順應實踐要求和人民願望,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
提出一系列具有開創性意義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深刻的歷史性變革。
這些變革所解決的問題是歷史本身提出來的,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勇敢直面時代和實踐發展所提出的歷史性課題,以超凡魄力和頑強斗爭精神力挽狂瀾,領導全黨和全國人民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並在偉大實踐中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這5年取得歷史性成就、推進歷史性變革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引,從而也才有今天黨和國家事業蓬勃發展的大好局面。這一系列歷史性變革,對於黨和國家事業長遠發展,對於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將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1)18大以來有什麼歷史性變化擴展閱讀
黨的十八大之後,面對世界經濟持續低迷和國內經濟「三期疊加」以及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突出的不利條件和復雜形勢,黨中央果斷作出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重大判斷,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
加快完善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體制機制,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定不移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定不移推進「三去一降一補」,接連推出「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創新驅動發展等重大戰略。
加快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新舊動能轉換,大力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特別是強調要堅持正確政績觀,不簡單以生產總值增長率論英雄。這些重大決策、舉措和成就,引領和推動我國發展全局發生了一場深刻變革,發展觀念不正確、發展方式粗放的狀況得到明顯改變,有力推動我國發展加快從速度規模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為我國發展培育了新動力,拓展了新空間。
5年來,我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在世界主要國家中一直名列前茅,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發展質量和效益提高,創新驅動成效顯著,消費和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帶動作用明顯增強。國家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顯著提升。
這一深刻變革,有力推動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邁出重大步伐,民生和社會建設持續推進,公共服務水平全面提高,人民生活不斷改善,城鄉居民收入增速超過經濟增速,脫貧攻堅成就巨大。
② 中共十八大以來 ,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怎樣的歷史性變革其意義是什麼
1、提高黨領導經濟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實現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根本政治保證,也是黨和國家事業取得了重大成就的首要前提。
在經濟建設方面,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經濟工作是中心工作,黨的領導要在中心工作中得到充分體現,抓住了中心工作這個牛鼻子,其他工作就可以更好展開」。
要加強黨在把握方向、謀劃全局、提出戰略、制定政策、推動立法、營造良好環境方面的決定性作用,加強和改進黨對經濟社會重大事務的綜合協調,精心組織實施,強化督促檢查,確保中央方針政策和各項部署的貫徹落實。
2、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法治是現代社會最核心的價值和最突出的標志,也是現代國家治國理政的最基本方式和最鮮明特徵。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必由之路,是建設經濟強國的基本保障。
要實現從經濟大國走向經濟強國,必須要有好的社會治理體系和高水平的社會治理能力保障。要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定型,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一套更完備、更穩定、更管用的制度體系。
3、全面深化改革推向前進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改革開放是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領導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全面深化改革以來,各項改革措施不斷推出,一些重點領域有了重大突破,老百姓的獲得感不斷加強。
4、注重堅持基本經濟制度,依法保護市場主體的產權不受侵犯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中國共產黨確立的一項大政方針,必須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充分發揮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不斷增強我國經濟實力、國防實力和民族凝聚力,防止兩極分化、實現共同富裕。
5、注重分配中效率和公平關系,著力補齊民生短板
關注公平,核心是把貧困這一最大的民生短板補齊。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努力,7億多農村貧困人口成功脫貧,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了堅實基礎。
國家「十三五」規劃中確定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和重大生態工程要向這些地區傾斜。要加快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全面提升農村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設施條件。
(2)18大以來有什麼歷史性變化擴展閱讀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發生的歷史性變革,力度之大、范圍之廣、效果之顯著、影響之深遠,在我們黨和國家發展史上、中華民族發展史上,都具有開創性意義。
這一系列歷史性變革,對於黨和國家事業長遠發展,對於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將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難走的路是上坡路,登頂前的沖刺最艱辛。「正入萬山圈子裡,一山放出一山攔。」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引用這句詩提醒我們,成績屬於過去,前方並非坦途,必須迎難而上、奮勇拼搏,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用智慧和汗水鋪就一條通往勝利之巔的陽光大道。
黨的十九大對黨和國家發展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作出了清醒判斷和深入分析,指出了橫亘在前進道路上的「攔路虎」和「絆腳石」。破解這些難題,是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前進的必然要求,這一代共產黨人責無旁貸!
前進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越是取得成績的時候,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謹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憂患,決不能犯戰略性、顛覆性錯誤。
今天,我們黨和國家事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和變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易就能實現的,必須為此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國正處於一個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期,發展形勢總體是好的,但面臨的風險也是多方面的,有外部風險,也有內部風險,有一般風險,也有重大風險。
面對當前波譎雲詭的國際形勢、復雜敏感的周邊環境、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增強憂患意識、防範風險挑戰要一以貫之。既要有防範風險的先手,也要有應對和化解風險挑戰的高招;
既要打好防範和抵禦風險的有準備之戰,也要打好化險為夷、轉危為機的戰略主動戰。我們將繼續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時刻准備戰勝一切艱難險阻,朝著我們黨確立的偉大目標奮勇前進。
③ 十八大以來中國的新變化有哪些
1、中國距離實現「兩個一百年」宏偉目標越來越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成為時代主旋律。
2、「八項規定」立竿見影。剎住「四風」人人歡迎 ,「打虎」「拍蠅」激濁揚清,政風、民風風清氣正,從嚴治黨進入新常態。好乾部的標准更加清晰,好乾部成長的土壤更加肥沃。
3、群眾路線深入人心,簡政放權闊步推進,創業門檻降低,創業大潮興起。
4、國家信息化戰略邁出新的步伐,「互聯網+」迅速延伸,網購走進大眾生活,高鐵讓人們出行更加便捷,出國游火爆起來,智能產品快速普及發展。
5、「一帶一路」舉世矚目,世界「朋友圈」日漸擴大,亞投行彰顯中國擔當,越來越多的人們相信:中國是一個求和平謀發展的負責任大國。
(3)18大以來有什麼歷史性變化擴展閱讀:
黨的十八大於2012年11月8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這次大會,是在我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定性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
當前,我國處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關鍵時期和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攻堅時期,認真總結歷史對於成功開創未來更為關鍵。十年發展,成就輝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成就來之不易,經驗彌足珍貴。
④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發生哪些變化
(一)築牢改善和保障民生工程
1、實施脫貧攻堅戰。黨中央在全國范圍全面打響了脫貧攻堅戰。2013年至2016年,農村貧困人口每年都減少超過1000萬人,5564萬人擺脫貧困,貧困地區面貌明顯改善。
2、促進就業創業。通過實施扶持就業政策,就業創業人員穩定增加,近4年來每年新增就業超過1300萬人,為改善民生和維護社會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
3、完善社會保障制度。近5年,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在實現廣覆蓋、保基本、可持續的框架基礎上,進一步打破城鄉分割、單位雙軌的堅冰,更多地體現了公平公正的原則。
4、改善住房保障。採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導房地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控制房價過快上漲。構建了包括公共租賃住房、棚戶區改造、農村危舊房改造、住房公積金等在內的住房保障體系。
(二)推進社會治理基礎性制度改革創新
1、在教育領域,大力促進教育公平制度建設。健全政府補貼、政府購買服務、助學貸款、基金獎勵、捐資激勵等制度。推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
2、在醫療衛生領域,突出建立現代醫療衛生制度。基本醫療保障制度覆蓋全民。完善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制度。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
3、在人口發展方面,完善計劃生育制度和應對人口老齡化。實施人口發展戰略,促進人口均衡發展。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
4、在戶籍管理方面,建立全國城鄉統一的戶口登記制度。取消了農業戶口與非農業戶口性質區分。
(三)構建國家安全體制
這是近5年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極具標志性的重大舉措。為了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黨中央決定建立集中統一、高效權威的國家安全體制,採取了一系列重大舉措。
(四)健全公共安全體系
國泰才能民安。黨的十八大以來,「平安建設」被提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高度。
(五)加快社會誠信制度建設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對社會誠信建設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注重加強社會信息基礎設施、基礎制度、基礎能力建設,加快推動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建立以公民身份號碼為唯一代碼、統一共享的國家人口基礎信息庫,健全相關方面的配套制度。
(六)加強城鄉社區治理
城鄉社區是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也是社會治理體系中的基礎部分。近5年來,黨和政府更加重視城鄉社區在社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注重完善城鄉社區治理體系。各地普遍推行民主化、網路化、網格化、精細化管理,創新城鄉居民全面服務管理新模式。
(七)促進社會組織健康發展
中央有關部門制定和實施一系列清理、規范和支持社會組織發展的辦法。推動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真正脫鉤,致力於建立新型行業協會商會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促進和引導行業協會商會自主運行、有序競爭、優化發展。
(八)創新社會治理方式
按照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的要求,積極探索社會治理方式創新,是近5年中國社會治理新實踐的重要特徵。制定實施干預司法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制度,設立知識產權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巡迴法庭,一批重大冤假錯案得到堅決糾正,司法職權配置不斷優化,執法司法規范化建設進一步加強。
(九)加大環境保護與治理力度
治理環境污染,提高環境質量,事關人民生命安全和社會安定,是加強創新社會治理的重大任務。許多地方還開展了創新公共空間治理行動,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社會秩序和社會風氣為之改觀。
(十)全面加強黨對社會治理的領導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5年,從嚴治黨的重大舉措環環相扣,「老虎」「蒼蠅」一起打,懲治了一大批腐敗分子,對端正黨風發揮了重大作用,伸張了正氣,剎住了歪風,贏得了黨心民心,極大地帶動了政風、社風、民風好轉,也推動了社會治理創新發展。
(4)18大以來有什麼歷史性變化擴展閱讀: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教育事業開放發展呈現出新的格局,中國教育正在走向世界教育中心。
多邊、雙邊人文交流機制不斷完善,已成為國家對外交往的重要支柱。5年來,在原有的中俄、中美、中歐和中英4個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基礎上,又拓展建立了中法、中南非、中德、中印尼4個新的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教育服務國家對外戰略能力不斷增強。
教育「請進來、走出去」穩步推進,帶動我國教育質量提升。高質量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持續增多,豐富了我國教育供給和優質教育資源。
教育部先後部署實施多項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有力地配合了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的實施。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教育對外開放的基礎和條件發生深刻變化,國家開放新戰略為教育對外開放注入新動力。落實黨中央『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的要求,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教育對外開放質量和水平不斷提升,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新格局,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
⑤ 十八大以來我國黨和國家發生了哪些歷史性變革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黨風廉政建設加大力度,反腐,使我國的民主生態政治生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然後又進行了軍隊改革,醫葯體制改革。經濟體制改革,標志著中國的經濟進入新常態。
⑥ 如何認識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發生的歷史性變革
十九大報告在系統總結過去五年取得重大成就的基礎上,對黨和國家事業發生的歷史性變革作了充分肯定,強調「五年來的成就是全方位的、開創性的,五年來的變革是深層次的、根本性的」。這一重大政治判斷,高度凝練地概括了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發生巨大變化的歷史定位。
成就和變革是密不可分、有機統一的,成就包括和促進了歷史性變革,歷史性變革是成就的一部分,是成就的碩果和結晶。十九大報告之所以特別強調五年來發生的歷史性變革,是因為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不僅在經濟社會發展上取得了重大成就,更重要的是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了歷史性變革,這些歷史性變革對我們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具有非常重大而深遠的影響。深入理解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發生的歷史性變革,要著重把握「歷史性」「深層次」「根本性」這3個關鍵詞。
一是「歷史性」。這主要是從歷史維度來評價五年來發生的變革。有3個歷史維度,即改革開放30多年的進程,新中國成立以來60多年的進程,中華民族近代以來170多年的進程。從近代以來中華民族170多年的進程看,中華民族進入了歷史上少見的巨變時期,經歷了從不斷衰落到根本扭轉命運、持續走向繁榮的偉大飛躍。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建立社會主義制度、進行改革開放,是這一歷史進程中的幾個標志性變革。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發生的變革,是這一歷史進程中又一個具有標志性意義的變革。這一歷史性變革,其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非同尋常,變革的主動性、針對性、創造性也更加明顯,對於鞏固和發展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持續走向繁榮的良好態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決定性意義,在中華民族整個發展史上具有極其深遠的影響。從新中國成立以來60多年的進程來看,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制度,推進社會主義建設,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這一變革,深刻改變了中華民族發展進程,深刻改變了中國社會性質,深刻改變了中國人民的命運,可以說是開天闢地、前所未有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發生的變革,對於鞏固堅持和完善發展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確保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意義極其重大。從改革開放30多年進程看,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了新的偉大革命,勇於破除阻礙國家和民族發展的一切思想和體制障礙,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使中華民族走上了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使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發生的變革,從理論、實踐、制度上回答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課題,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史、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史上都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
二是「深層次」。這主要指變革的深度。十九大報告指出,「五年來,我們黨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這段話內涵十分豐富,思想十分深刻。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從指導思想、理念思路、方針政策,到體制機制、社會氛圍等各方面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具體來講,一是黨的領導得到全面加強,黨的領導被忽視、淡化、削弱的狀況得到明顯改變;二是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發展觀不正確、發展方式粗放的狀況得到明顯改變;三是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阻礙發展活力和社會活力的狀況得到明顯改變;四是堅定不移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有法不依、執法不嚴、司法不公問題嚴重的狀況得到明顯改變;五是加強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社會思想輿論環境中的混亂狀況得到明顯改變;六是堅定不移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忽視生態環境保護、生態環境惡化的狀況得到明顯改變;七是堅定不移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人民軍隊中一度存在的不良政治狀況得到明顯改變;八是堅定不移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我國在國際力量對比中面臨的不利狀況得到明顯改變;九是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管黨治黨「寬松軟」的狀況得到明顯改變。這九個方面的變革,力度之大、范圍之廣、效果之顯著、影響之深遠,在黨的歷史上、新中國發展史上、中華民族發展史上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全黨全社會高度認可、感同身受。
三是「根本性」。這主要指對未來發展的影響。比如,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基本方略,科學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目標、總任務、總體布局、戰略布局和發展方向、發展方式、發展動力、戰略步驟、外部條件、政治保證等基本問題,並且要根據新的實踐對經濟、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會、生態文明、國家安全、國防和軍隊、「一國兩制」和祖國統一、統一戰線、外交、黨的建設等各方面作出理論分析和政策指導,這為我們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_指南。又比如,五年來,我們黨全面深化改革,推出了1600多項改革舉措,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主要領域改革主體框架基本確立,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領域的體制機制逐步健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顯著提高,這為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特別是五年來我們勇於面對黨面臨的重大風險考驗和黨內存在的突出問題,以頑強的意志品質正風肅紀、反腐懲惡,消除了黨和國家內部存在的嚴重隱患,黨內政治生活氣象更新,黨內政治生態明顯好轉,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顯著增強,黨的團結統一更加鞏固,黨群關系明顯改善,黨在革命性鍛造中更加堅強,煥發出新的強大生機活力,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了堅強政治保證。這些歷史性變革,都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未來的發展具有方向性、全局性、規定性、長遠性的影響。
來源:《共產黨員·下》2017年11期
⑦ 中共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怎樣的歷史事變
中共18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怎樣的歷史事變
黨的18大以來,是黨和國家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面對世界經濟復甦乏力,局部沖突和動盪頻發,全球性問題加劇外部環境,面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等一系列深刻變化,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迎難而上取得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成就。18大以來對政府機構改革和只能轉變,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依法治國,制定十三五規劃,全面從嚴治黨等重大問題作出決定和部署。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推進四個全面中戰略布局,十二五規劃勝利完成。具體講,經濟建設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設邁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人民生活不斷改善,生態文明建設,強軍興軍取得重大成果,大國外交開方未形成,全面從嚴治黨成效顯著。
⑧ 如何理解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和變革
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作出這個重大政治判斷,是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社會所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和發生的歷史性變革的必然結果,是我國社會主要矛盾運動的必然結果,也是黨團結帶領人民開創光明未來的必然要求。這個新時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而不是別的什麼新時代。深刻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內涵和特徵,有利於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力量,在新的起點上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向前進。
第一,這個新時代是承前啟後、繼往開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從歷史脈絡來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和人民長期奮斗所創造積累的根本成就和前赴後繼的事業,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黨領導人民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極大地激發了中國人民的創造力,使社會主義在中國展現出強大生命力。
第二,這個新時代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從實踐主題來看,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庄嚴承諾。到新中國誕生100年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則標志著中國在100年內走完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現代化路程,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必然要求和歷史任務。
第三,這個新時代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從人民性來看,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是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在新時代的具體體現。新時代不僅要國家富強,而且要人民幸福,在解決人民「從無到有」的需求之後,注重解決「從有到優」的需求,朝著創造美好生活、共同富裕的目標前進。
第四,這個新時代是全體中華兒女勠力同心、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從民族性來看,經過黨的十八大以來的歷史性變革,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在新時代,凝聚起全體中華兒女共築中國夢的力量,中華民族必將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第五,這個新時代是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時代。從世界性來看,中國夢與世界各國人民祈和平、求發展的夢是相通的,實現中國夢也離不開世界和平發展的國際環境,世界的發展也需要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第二大經濟體,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新時代的中國既有責任、也有能力為人類繁榮與進步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