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上的流求國在哪裡

歷史上的流求國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3-02-07 19:32:10

1. 琉球是日本還是台灣

琉球是台灣,是台灣的古稱。

台灣在三國時期被叫作夷洲,後來到隋朝的時候又被改作流求,唐朝時仍稱「流求」,宋朝時稱「流求」或「琉求」,元朝時稱「琉求」或「瑠求」,明朝洪武年間稱「琉球」,直到明代才有了台灣之稱,台灣由於物產豐富,自然環境優越,又被稱為「寶島」。

相關信息:

台灣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可追溯到公元230年。史載,三國時吳國孫權於公元230年派將軍衛溫、諸葛直率甲士萬人航海到達台灣島,並帶回當地居民數千人,這是見於正史記載的大陸政府第一次經略台灣。

199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的《台灣問題與中國的統一》白皮書中指出:台灣自古即屬於中國。台灣古稱夷洲﹑流求。大量的史書和文獻記載了中國人民早期開發台灣的情景。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琉球

2. 流求國的歷史記載

隋煬帝征討流求一事,詳見於《隋書》卷81〈東夷列傳〉46〈流求國傳〉、以及同書卷64〈列傳〉29〈陳棱傳〉。其大致經過如下:
大業元年,海師何蠻等,每春秋二時,天清風靜,東望依希, 似有煙霧之氣, 亦不知幾千里。三年二月,煬帝令羽騎尉朱寬入海求訪異俗,何蠻言之,遂與蠻俱往,因到流求國。言不相通,掠一人而返。明年,帝復令寬慰撫之,流求不從,寬取其布甲而還。時倭國使來朝,見之曰:「此夷邪久國人所用也。」帝遣武賁郎將陳棱、朝請大夫張鎮州率兵自義安浮海擊之。至高華嶼,又東行二日至鼊嶼,又一日便至流求。初,棱將南方諸國人軍,有昆侖人頗解其語,遣人慰諭之,流求不從,拒逆官軍。棱擊走之,進至其都,頻戰皆敗,焚其宮室,虜其男女數千人,載軍實而還。自爾遂絕。(〈流求國傳〉,引自楊麗祝 nd) 3
大業三年,陳棱[sic]4拜武賁郎將;後三歲5,與朝清大夫張鎮州發東陽兵萬餘人,自義安泛海,擊流求國,月余而至。流求人初見船艦,以為商旅,往往詣軍中貿易。(〈陳棱傳〉,引自中國台灣網 2001)
簡單來講,煬帝總共征討過流求三次。第一次是607年,因為語言不通,所以只「掠一人而返」。次年,再令朱寬第二次進擊,但也僅「寬取其布甲而還」。第三次則是在610年,由陳棱和張鎮州領軍,是一次相當大規模的軍事行動,「虜其男女數千人」而返。 《隋書》所記載的流求,其所指究竟為今天的台灣,或者是琉球,或者甚至是其他的地方,一直是台灣史學界長久以來爭論的問題。持不同意見的人,「聚訟紛紜,各持己見,至今仍時有爭論」(曹永和 1979,5)。史明(1980,26)總結台灣、中國、日本、和西歐眾多學者對於流求的各種不同解釋,認為結果可以分為以下三種不同的說法:
(1). 流求是指今日的台灣;
(2). 流求是指今日的琉球群島;
(3). 當時所謂流求泛指琉球群島、台灣等中國大陸東方海中的一連串島嶼。
如果以第一說和第二說做比較的話,《隋書》上所記載之流求人的習俗,似乎是與台灣原住民的文化比較接近。「《隋書·流求國》關於台灣番族的人物、姓氏、政治組織、居處建築、戰陣攻斗、武器用具、男女服飾、性情相貌、風俗習慣、文化禮儀、賦稅刑罰、起居飲食、宴會歌舞、婚喪嫁娶、樹木鳥獸、墾殖農作、宗教信仰…能有長約千字的描寫敘述,均與實際的情況相附」(中國台灣網 2001)。 一直到宋代還被繼續使用,然後再到元代也仍然存在這個名稱,只是改寫為「琉求」或「琉求」(史明 1980,26-7)。然而,在中國史書的記載上,卻有相當多的著作不同意這種將「流求」視為是台灣的見解。其中有的認為隋代的這個「流求」是現在的琉球,並不是台灣,支持第一種說法的著作,以刊行於1737年的清朝官方史書《福建通志》(郝玉麟監修;謝道承等編纂)為代表(轉引自彭明敏、黃昭堂 1995,29-30)。
此外,也有更多的著作,雖然並未宣稱隋代的這個「流求」是現在的琉球,但是卻對「將隋代流求視為台灣」的這種見解,抱持著相當不以為然的態度。清代朱景英所著的《海東札記》(見朱景英 1958,1)、以及清代林豪所著的《澎湖廳志》(見林豪 1963 第一冊,53),都對這種見解提出相當程度的質疑。在陳衍(1856年-1938年)所著的《台灣通紀》中,他這樣描述:「隋大業中,虎賁將陳棱一至澎湖,東向望洋而返」(見陳衍 1961,51)。就這段文字來看,陳棱雖然抵達了澎湖,但是並未再繼續前進而立刻折返。也就是說,他根本未曾遠征過台灣。此外,清代的陸應陽於1686年所著的《廣興記》〈琉求傳〉中,也有以下這段文字。

3. 台灣舊稱是什麼 為什麼歷史圖冊上台灣被叫做琉球或者流求 琉球不是指琉球群島么

台灣早期住民中,還有少部屬於尼格利陀人種的矮黑人和屬於琉球人種的琅嶠人。上述台灣早期住民是現今台灣少數民族的祖先。台灣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30年。1.秦朝——-夷州
《史記·始皇本紀》記載:「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來、方丈、瀛洲,仙人居之雲」。
時人的解釋是:三山依北而南排列,蓬來為日本、方丈為琉球,瀛洲為台灣。
2.西漢——東鯷
漢朝的《漢書·地理志》記載:「江南多濕,丈夫多夭,會稽海外有東鯷人,分為二十餘國,以歲時來獻見」。後來有一部份日本與中國的學者,推測東鯷非今日之琉球,而是指台灣。
3.三國——夷州
《三國志·孫權傳》記載:「將軍衛溫遣諸葛直以甲士萬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亶洲在海中,所在絕遠,不得卒至。但得夷洲,數千人而返」。
沉瑩《臨海水土志》記載:「夷洲在臨海東南」,「土地無霜雪,草木不死」,「女已嫁,皆缺去前上一齒」,「戰得頭,著首還,中庭建一大材,高十餘丈,以所得頭差次掛之,歷年不下,彰示其功」。衛溫、諸葛直到達夷洲後,「士眾疾疫死者十有八九」。
據沉瑩的《臨海水土志》,對於夷州方位、地形、氣候、居民、物產、習俗,均有詳細的敘述。
有不少學者把「夷州」認為是今日的台灣,並以「臨海水土志」為有關台灣的最古文獻,特別是中國學者大體上都持這種說法。
4.隋朝——流求國
從隋朝到明朝,台灣一直被稱為流求或琉求。到明洪武受封時,才將台灣改稱為小琉球,而與日本統治下的琉球有所區別。
5.南宋——毘舍耶國
6.元朝——留求
7.明萬曆——東番、大員、小琉球
明嘉靖二十三年當時葡萄牙人為了到日本貿易,經長通過台灣海峽,遙望台灣本島,頌稱「YlhaFormosa」。 8.明永曆——東都、東寧
明朝楊英之《從征實錄》記載:「永曆十五年五月初二改赤崁地方為東都明京,設一府二縣,以府為承天府,天興縣萬年縣……改台灣平安鎮。」
又明夏琳之《海紀輯要》記載:「永曆十八年三月,招討大將軍世子至東都,以諮議參軍陳永華理國政,改東都為東寧,置天興、萬年二州。」故明鄭經略台灣,名曰「東都」、「東寧」。
9.清朝——台灣

所指「台灣」已為全島之專稱,翌年四月清廷詔設台灣府於今之台南市,隸屬福建省,正式之「台灣」名稱自此始。 沖繩本名叫琉球,明清時代它一直是中國的屬國。沖繩是日本搶奪後的稱呼,而琉球是中國明朝時期中國人為該群島取的名字。位於中國台灣和日本九州之間。

4. 琉球古國是現在的哪裡

琉球古國是現在的哪裡?琉球是現在的日本沖繩縣,歸
位於中國台灣和九州之間,由沖繩諸島、宮古列島、八重山列島、大東諸島等60多個島組成,東臨太平洋,西瀕東海。面積為2,249平方公里。人口122.2萬(1990)。沖繩島居民大部分分布於南部和中部,首府那霸市。主島沖繩是一個東西窄、南北長的島。沖繩是一個古國,名為琉球王國。現在的沖繩島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兼收並蓄,已成了各地旅客嚮往的觀光地,有許多自然風光優美的景點。琉球群島是西太平洋一系列島嶼,位於台灣島與日本九州島之間。呈東北-西南向。琉球群島從北到南,包括大隅諸島、吐噶喇列島、奄美諸島( 統稱「薩南諸島」,屬鹿兒島縣),沖繩諸島和先島諸島(統稱「琉球諸島」,屬沖繩縣)。面積共4,600多平方公里。人口140多萬(1985)。目前只有40個島嶼有人居住,總人口約120萬。琉球群島,日語作Ryukyu-Shoto,亦稱南西諸島(Nansei-Shoto, 日語作Nansei-Shoto)。也叫琉球沖繩(Ryukyuan Okinawa),自日本南部的九州島往西南延伸約1,100公里(700哩)到台灣東北,是東海(西)與菲律賓海(東)的分界線。陸地總面積3,090平方公里(1,193平方哩),包括大小島嶼55個,分為3個較大島群:北部為奄美島鏈,中部為沖繩諸島,南部為先島諸島。在行政上琉球群島為日本的一部分,奄美諸島是九州鹿兒島縣的南部加長部分,而沖繩諸島和先島諸島則組成沖繩縣。原本的「琉球王國」,或地理概念的「琉球弧」、「琉球文化圈」地區,遠比現在的沖繩范圍還大。而且「琉球孤「的島嶼,從南到北散布於1000公裏海面,覆蓋的面積甚至比日本的本州還大。而從沖繩最西端的島嶼與那國島,晴天可以望得見台灣。最南端的島嶼波照間島,它的緯度比台北還南。歷史上琉球不屬於日本,這里不僅遠離日本,而且歷史、文化、風土也與日本本土迥異。最大原因,琉球原本是一個獨立存在的國家,由於地理位置使然,使它跟隔海的兩個強鄰,即泱泱的文化大國中國、推行武家政治的封建國家日本,不得不經常打交道。琉球多低山,最高點宮之浦岳海拔1,935米(在大隅諸島的屋久島)。亞熱帶氣候,為常夏島,年降水量2,000-3,000毫米,多台風。 甘蔗和菠蘿是兩大特產,還產甘薯。豬、牛亦多。近海漁業發達。主要城市有那霸、名瀨等。旅遊業甚盛。琉球屬於亞熱帶氣候,冬暖夏涼,一年四季都適合去度假。冬天非常溫暖,基本保持在20度左右。夏季時間較長,從4月份一直持續到9月份,但即使盛夏也不會感到酷熱難耐。在琉球一年到頭都有節日,無論是在哪個季節出遊,都說不準就碰上了哪個狂歡節。冬季櫻花開滿海島,海水和櫻花的映襯展現著獨一無二的艷麗組合。3至7月,長達4個月的海洋狂歡節,可能是世界上持續最長的節日。

5. 古代琉球國指哪裡

琉球國不是台灣,歷史上的台灣只是有「琉球」這個稱呼而已。隋代的台灣叫: 流求;元代的台灣叫: 琉球

最初是指歷史上在琉球群島建立的山南(又稱南山)、中山、山北三個國家的對外統稱,後來指統一的琉球國(1429年至1879年)。琉球國的地理位置在中國台灣省和日本之間。
琉球國多次遭受日本的入侵,1609年,薩摩藩入侵並在一個時期內控制琉球國北部,此時的琉球國仍然對中國朝貢。
琉球國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以東北亞和東南亞貿易的中轉站著稱,貿易發達,號稱「萬國津梁」。1879年3月30日,日本兼並琉球王朝,琉球國滅亡。大部份國土改設為沖繩縣,北部諸島則劃入鹿兒島縣。

閱讀全文

與歷史上的流求國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9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5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7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0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3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5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0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9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5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2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