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南方有個非常有名的公園那是什麼公園來著就是經過廢舊船廠改造的一個公園!
岐江公園。。。中船廠留下的滄桑
岐江公園位於廣東省中山市區,園址原為粵中造船廠舊址,總面積11公頃,其中水面3.6公頃,水面與岐江河相連通。場內遺留了不少造船廠房及機器設備,包括龍門吊、鐵軌、變壓器等等。建於上世紀50年代直至改革開放的90年代後期。幾十年間,粵中船廠歷經新中國工業化進程艱辛而富有意義的歷史滄桑,特定年代和那代人艱苦的創業歷程,也沉澱為真實並且彌足珍貴的城市記憶。而在當今轟轟烈烈的城市建設高潮中,這種記憶是稍縱即逝的。
城市每天都有故事,這些故事組成了人們對它的記憶,而記憶中的事情往往隨著城市的無情改造慢慢淡去。中山市新近建成的岐江公園,坐落在粵中造船廠舊址上,設計師將當地人對它的過往記憶裝進了優美的風景園林之中。成功的改造設計讓這個普通的市民休閑地出了名,各地參觀者大都帶著好奇而來,帶著收獲而歸。
正趕上陰雨綿綿,岐江公園里的遊人三三兩兩。曾經修整但卻自在天然的水木花草愉悅著眼睛,消去了旅途的疲憊。沒有刻意擺放的礙眼的雕塑,只是在留存的廠房吊車旁發現幾位「正在忙碌」的造船工人,一身工裝,神態逼真,提示著人們已走進船廠的界內。
高大的鋼鐵桁架一定是廠房建築的承重結構部分,它的壯觀是那些推崇工業美態的設計師們求之不得的,它被完整地保留下來,塗抹著鮮亮的色彩,架構在水灣之上,掩映在與它多年相伴的大樹旁。
像這樣被精心修理的構架、水塔、煙囪遍布在公園的每個地方,不影響公園的美感,反到成了難得的景緻,有些還是大人孩子攀上爬下的玩具。最喜歡在一段鐵軌旁停留,野草、鵝卵石、糟舊的枕木與兩根軌道擠在一起,在上面走走,不禁想起當年放學回家在鐵軌上奔跑的興奮感覺。相信和我一樣,同來的人都因這些舊物而記起了什麼,慢慢走、細細看,享受著心底的故事,任何語言和對話都顯得多餘了。
■設計師的用意:只要足下的文化
實際上,在親身感受岐江公園之前,就和它的設計者北京土人景觀規劃設計研究所俞孔堅博士聊起這個公園,他說,這是在景觀設計的諸多案例之中比較特別的一個,用地的條件已經與眾不同,他們所做的是將曾被踐踏的野草之美、曾被忽略的日常生活之文化挖掘出來,這比挖空心思尋找千年古跡和傳統形式,以求地方文脈和精神的做法來得高明。
俞孔堅說,設計是要表達一些精神,而適合於中山這個市民公園的精神就在足下、就在眼前。那些被視為醜陋的鋼鐵廠棚,生銹的鐵軌和吊車,斑駁的煙囪和水塔,給每個經歷過那個火紅時代的人們很多記憶,又能給沒有經歷過的人們很多想像的空間。
景觀設計師、園藝師將美具體化的時候,習慣於追求園藝之美、幾何之美,亦或古典式的小橋流水之詩情畫意,這本無可厚非。而俞孔堅博士和他的同事們在另外一種表達美的方式上取得了一致:表現野草之美,平常之美,那些被遺忘、被鄙視、被踐踏的人、事和自然之物的美;體現腳下的文化——日常的文化、作為生活和作為城市記憶、哪怕是昨天的記憶的歷史文化。這不是一種背叛,而是設計師的一種理解,一種人對自我的理解。
『貳』 廣東中山這個由造船廠改造的公園,國內外多次獲大獎,是拍照聖地
這是珊珊三丫頭愛生活、愛攝影、愛旅行、愛 美食 的駐足點。
廣東中山,位於珠江三角洲中南部,東面臨伶仃洋,珠江八大出海水道中有磨刀門、橫門、洪奇瀝等三條經市境出海。古代稱「香山」,是國家 歷史 文化名城,是廣府文化的代表城市之一,發祥於中山的「香山文化「是中國近代文化的重要源頭。中山是一個人傑地靈,名人輩出的地方,是一代偉人孫中山先生的故鄉。同時,中山還是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和廣東地區性中心城市之一。
在參觀完中山的古老地標「煙墩塔」後(有興趣了解詳情的朋友可翻閱前面文章《廣東中山「古老地標」,當地人稱為「文筆」,是「香山八景」之一》), 珊珊三丫頭經過步行街,過了橋,來到了岐江公園。
岐江公園位於中山市區中心地帶,由在廣東中山市粵中造船廠舊址上改建而成的主題公園。 這個公園改建築時的設計非常有意思,引入了一些西方環境主義、生態恢復及城市更新的設計理念,是工業舊址保護和再利用的一個成功典範。 岐江公園這個項目,在國內外多次獲大獎: 2002年獲美國景觀設計師協會年度榮譽設計獎、中國建築藝術獎、全國美展金獎和中國現代優秀民族建築綜合金獎、2008年世界城市濱水傑出設計「最高榮譽獎」、2009年ULI亞太區傑出榮譽大獎……所以,珊珊三丫頭專門抽空到公園內一逛。
沿著岐江向前走,快到岐江公園門口,看到一條已經廢棄的鐵路,鐵路上還擺著一些機械的造型,看來是充滿藝術設計感。從鐵路向前走,就是岐江公園。此時的岐江公園, 依然保留著原來中山市粵中造船廠原場地上最具代表性的植物、建築物和生產工具,由設計師進行了藝術處理,將船塢、骨骼水塔、鐵軌、機器、龍門吊等原來的標志性物體串聯起來,記錄了船廠曾經的輝煌和火紅的記憶,形成一個完整的故事。
時光倒流,我們一起回看岐江公園的前身:中山粵中造船廠 。粵中船廠是中山解放後第一家新建設的工廠,也是第一家省屬國營廠。它曾是中山工業化發展的象徵,始於1954年,終於1999年,歷經了新中國工業化進程艱辛而富有意義的歷程。
初期,粵中船廠以造木質海洋漁船為主。60年代,廣東開始加強內河客運,粵中船廠造出了全省第一艘鐵質機動客輪「紅玉」號,後改稱「紅星」輪,逐步取代了木質「花尾渡」。此後,船廠以生產砂鋼質內河、沿海運輸船舶為主。為了配合國家政策,粵中船廠後來又造出一批專門往返省港澳出口物資的運輸船。令人惋惜的是,船廠在80年代開始走下坡路,1999年全面停產。同年,中山市政府決定將這里進行改造,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場景。
珊珊三丫頭繞著公園走了一周,裡面有幾個景觀,例如琥珀水塔、骨骼水塔、紅色記憶、中山美術館,讓人印象深刻。同時,這些景觀中的船塢、骨骼水塔、鐵軌、機器、龍門吊……等, 讓人有復古和懷舊的感覺,加上充滿設計感的設計布局,非常適合拍照,讓愛拍照的你分分鍾能拍出文藝大片。
當然,除了拍照,你還可以細細品味這里的設計: 岐江邊上的榕樹島上 琥珀水塔 由一座有廢舊水塔罩上一個金屬框架的玻璃外殼而成,設計者認為這好像古世紀的昆蟲被凝固在琥珀之中一樣,所以命名為琥珀水塔; 骨骼水塔 是將一座廢舊水塔剝去水泥後,剩下鋼筋留在原處,設計者認為這就如同世界上的人無論男女、貴賤,最終都將歸於一副白骨一樣; 中山美術館 是岐江公園的主體建築,外牆立柱採用檸檬黃色的水泥立柱,上架鐵青色的工字鋼鋼架,並用大幅的落地玻璃相隔其中,整個設計如同一個工廠車間……慢慢走,慢慢看,你會有不同的發現。
岐江公園,整個公園設有設圍牆,巧妙地利用溪流界定了公園,使公園與四周融洽和諧地連在一起,在城市中這樣的一個地方,真的很舒服!
『叄』 歧江公園的介紹
類別:城市公園與綠地
規模:11公頃
建成:2001年10月
地點:廣東省中山市
特色: 美國景觀設計師協會(ASLA)2002年度榮譽設計獎,2002
中國建築藝術獎,2003年
第十屆全國美術作品展金獎,2004
中國現代優秀民族建築綜合金獎,2004
追求時間的美,工業的美,野草的美、落差錯愕的美。
珍惜足下的文化,平常的文化,曾經被忽視而將逝去的文化。
中山岐江公園的場地原是中山著名的粵中造船廠,作為中山社會主義工業化發展的象徵,它始於上世紀五十年代初,終於九十年代後期,幾十年間,歷經了新中國工業化進程艱辛而富有意義的歷史滄桑。特定歷史背景下,幾代人艱苦的創業歷程在這里沉澱為真實而彌足珍貴的城市記憶。為此,我們保留了那些刻寫著真誠和壯美、但是早已被歲月侵蝕得面目全非的舊廠房和機器設備,並且用我們的崇敬和珍惜將他們重新幻化成富於生命的音符。
面對未來美麗的城市,這里的來龍去脈,屬於勞動與創造者的人文靈光。這個項目由當時尚在初創階段的廣州土人承擔施工任務。面對一個經典的設計,技術和質量上的要求已遠不是最困難的事了,他們追求的是對精神與內涵的更為豐富的表現。本著同樣的目標,工程與設計人員之間不斷相互融合又相互征服,其中的諸多事件,使貫徹土人理念的路程充滿歷史意義,甚至就象作品本身一樣,最終成為土人發展史上永遠的經典。
岐江公園是中國廣東省中山市內的一個公園,位於中山市西區繁華的商業中心,是鬧市當中一片寧靜的綠地。它的舊址原本是中山著名的粵中船廠,2002年中山市政府把這里開辟為一個大型的公園,這個公園是由北京「土人景觀」設計的,在設計過程中,他們保留了原來船廠的大量工業元素,包括舊廠房、機器設備和廢棄的水塔,以及江岸濃密的榕樹,湖邊茂盛的水芋、菖蒲、堤壩上錯落的竹林、蕉叢,是一個非常特別的,以工業為主題的大型公園。該公園的設計曾經獲得過美國景觀設計師協會(ASLA)2002年度榮譽設計獎、2003年中國建築藝術獎、2004年第十屆全國美術作品展金獎,2004年中國現代優秀民族建築綜合金獎。
嶄新的岐江公園所有角落都彌漫著現代風情與浪漫氣息,然而所有氣息里又都有著剪不斷的舊日感懷和歷史豪情,它集中表現出的工業之美、野草之美、平凡之美深深吸引著市民,吸引著感性和理性的目光。人們發現,過去和未來,內心和身外的世界如此輕松地交融在一起。或濃墨或淡妝的每一個空間。
在貌似叛逆的形式下,岐江公園啟發了一種理解:一種對自我的理解。對人生價值和人性的認識;一種對文化的理解。對人類社會群體所創造的物質和精神世界的認識;一種對自然的理解,對作為人及其整體的存在基礎和背景的認識。作為這種理解的表達,中山岐江公園無疑是一個現代景觀設計的大膽而成功的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