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上滿城還叫什麼

歷史上滿城還叫什麼

發布時間:2023-02-09 12:46:44

㈠ 西安滿城的歷史來由

順治六年(1649年),清延統治者將西安明秦府外城(蕭牆)的東牆從今尚德路拓至西安東城牆;北牆從今後宰門街拓至西安北城牆;南牆從今西一路拓至東大街以南;西牆從今尚朴路拓至北大街。構築成「滿城」,專供滿族人居住。「滿城」的南牆從長樂門南側至鍾樓東供門南側,西牆從鍾樓北拱門東側至安遠門東側,東、北兩牆借用西安府城城牆。據《咸寧長安兩縣續志》載:滿城周二千六百三十丈,為十四里六分零。「東西距七百四十五丈,為四里二分零;南北距五百七十五丈,為三里一一分零。」面積約平方公里,佔西安府城四分之一強。初始,有五座城門:東門為西安府城長樂門;南門在南牆西段,因該處系明代地方官員進入秦王府前端履整衣之處,取名端履門,其址在今東大街端履門街北口;西南方向以鍾樓東拱門為出入口;西牆偏南處有西華門,它是原秦王府外城西外門的外移和易名,門址在今西新街西口;西牆偏北處還有一門,因系拓築滿城時闢建,故名新城門,門址在今後宰門街西口。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其南牆東段大差市又新辟一門,因以木柵欄圍護,故名柵欄,舊址在今東大街大差市口。其域除涵原明秦王府外,還將咸寧縣所領之西安府城東北隅「七街九十四巷」全部括佔在內。城中駐防的八旗官兵,正白旗、正藍旗、鑲白旗在東,鑲黃旗、正黃旗居中,正紅旗、鑲紅旗、鑲藍旗在西,共「五千馬」,設將軍署(舊址約在今西五路西段市中心醫院處)、左翼署(舊址約在今西四路與西五路東口之間)、右翼罷(舊址在今西新街)等統領衙門。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原明秦王府內城(今新城)改建為八旗教場,每月上旬的一、四、七日,中旬的二、五、八日和下旬的三、六、九日,八旗駐防兵在此進行操練。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滿城」進行進一次全面修葺。據傳,其內居住的滿清官員和八旗兵,連同眷屬共約2萬人。

㈡ 河北省保定市滿城縣歷史原由

滿城縣位於中國河北省中部。屬保定市。
據《元和郡縣志》所載「天寶元年改為蒲城縣,以縣北故蒲城為名」。而宋代的《太平寰宇記》載:「唐天寶元年改為滿城縣。」不提曾改為蒲城。據清代趙一清作《水經註解》時,以《元和郡縣志》、《舊唐書》為據,認為「滿」系「蒲」之訛。另據《弘治保定郡志》:「高帝以張蒼為常山守,從軍攻燕有功,封北平侯,子孫滿邑,因以為名。」西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置北平縣,屬中山郡。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改郡為國,屬中山國。北魏太和元年(477年),劃縣東境一部分析置永寧縣,屬瀛州高陽郡,北平縣仍屬冀州中山國。孝靜帝興和二年(540年),劃縣西北境內山區析置永樂縣。唐天寶元年(742年)改名為滿城縣(一說蒲城縣)。宋太平興國六年(981年),割滿城縣南境歸保塞縣,屬保州。貞祐年間(1213年—1217年)元軍屠保州,保州治所遷滿城。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元蔡國公張柔將治所由滿城遷回保定,滿城縣仍屬保州,後屬順天路、保定路。明初,滿城縣屬保定府。清屬直隸省保定府。1949年8月改隸保定專區。1958至1961年,完縣、滿城縣曾兩次合並,稱完滿縣,1961年底,恢復滿城縣建制。1983年11月,滿城縣劃歸保定市管轄。1994年12月保定地市合並,屬新保定市。
1998年12月2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調整保定市部分縣區的行政區劃。其中:滿城縣設立賢台鄉;劃出江城、大馬坊2個鄉,劃出41個村、5.3萬人、68.4平方千米。至此,滿城縣4鎮4鄉,共204個村,37萬人,642.6平方千米。將江城鄉所轄的孫家塘、張海庄、賈家莊、夏家莊4個村劃歸新市區南奇鄉;其餘的李家莊、

滿城縣景色以及其特產(16張)
郄家莊、石家莊、劉家莊、張辛庄、尹家莊、許家莊、徐家莊、江城東、江城西、吳庄11個村劃歸新市區,仍稱江城鄉。將大馬坊鄉所轄的徐河橋、譚庄、東良、王西良、大西良、蘆庄、留守墳、店上、河北、河西營11個村劃歸北市區韓庄鄉;水北庄、楊庄、小營、東南韓、中南韓、西南韓、西賢台、中賢台、東賢台、小東庄、留馬、大次韓、小次韓、大辛庄、小辛庄15個村和大冊營鎮所轄的西庄、東庄、東庄店、大石橋、北於家莊、河南庄6個村合並,設立賢台鄉,仍歸滿城縣管轄;其餘的東尹庄、曹庄、花庄、大馬坊4個村劃歸新市區,仍稱大馬坊鄉。將要庄鄉所轄的周庄、張庄、高屯、東營、道口、相庄、溫屯、代庄8個村劃歸新市區大馬坊鄉;將大冊營鎮所轄的小庄、大庄、大許城、小許城、南宋5個村劃歸要庄鄉。大冊營鎮繼續管轄剩餘的16個村。將於家莊鄉所轄的東閻童、南閻童、西閻童3個村劃歸新市區江城鄉。於家莊鄉繼續管轄剩餘的7個村。2000年,滿城縣轄4個鎮、8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391000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滿城鎮 103889、大冊營鎮 33946、南韓村鎮 42637、神星鎮 44277、方順橋鄉 41852、於家莊鄉 21782、要庄鄉 20292、賢台鄉 18345、白龍鄉 17081、石井鄉 22252、坨南鄉 17796、劉家台鄉 6851。2002年底,滿城縣面積650.19平方千米,人口37.5萬。轄4個鎮、8個鄉,1個社區居委會、204個村委會。縣政府駐滿城鎮中山路。2010年,賢台鄉並入保定新市區,包括21個行政村:河南庄、大石橋、北於庄、西庄、東庄、東庄店、西賢台、中賢台、東賢台、小東庄、留馬、大次韓、小次韓、大辛庄、小營、水北庄、楊庄、中南韓、西南韓、東南韓。總面積30.6平方公里,總人口1.9萬人。滿城縣今轄1個街道、4個鎮、7個鄉:惠陽街道、滿城鎮、大冊營鎮、神星鎮、南韓村鎮、方順橋鄉、於家莊鄉、要庄鄉、白龍鄉、石井鄉、坨南鄉、劉家台鄉。

㈢ 「金縷玉衣的故鄉」,保定滿城為何有這樣的稱號

因為滿城漢墓就是在保定市滿城發現的,也是中國近代以來考古的重大發現,滿城漢墓不但是我國目前為止規模最大,結構最為復雜,出土文物最多的墓室,其中包含大量國寶級文物,其中最著名的金縷玉衣就是在滿城漢墓發現的,也是我國最早發現的完整金絲玉衣,作為國寶,曾經到多個國家展出過,所以滿城又被稱為金縷玉衣的故鄉。

三、金縷衣不但代表著皇族的身份,同時還擁有著非常嚴格的製作工藝,在漢朝專門有從事玉衣製作加工的東園,這里的每個工人都會受到非常嚴格的審查,並且在製作工藝上有非常多的工序,每一個玉片都有嚴格的篩選和加工過程,並且每一件玉衣都按照人體的不同部位分別進行設計,才能保證大小合適,直到所有的玉片都量身定做完成後才能夠用金線編織而成,根據考古學家調查,滿城漢墓為中山靖王劉勝,他的金縷玉衣總共用了玉片2498片,用金絲約一千克,這在當時是十分的費時費力的。

㈣ 滿城區的歷史沿革

西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置北平縣,屬中山郡。
漢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改郡為國,屬中山國。
北魏太和元年(公元477年),縣東境一部分置永寧縣,屬瀛州高陽郡。北平縣屬冀州中山國。孝靜帝興和二年(公元540年),縣西北境置永樂縣。
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名為滿城縣。
宋太平興國六年(公元981年),滿城縣歸保塞縣,屬保州。
元太祖二十二年(公元1227年),滿城縣屬保州,後屬順天路、保定路。
明初,滿城縣屬保定府。
清屬直隸省保定府。
1949年8月改屬保定專區。
1958年,完縣、滿城縣合並,稱完滿縣,1961年,恢復建制。
1983年11月,滿城縣歸保定市管轄。
1994年12月,保定地市合並,滿城縣屬保定市。
2015年4月28日,國務院同意撤銷滿城縣,設立滿城區。
5月18日電 18日,滿城區揭牌成立。

㈤ 滿城的名稱是怎麼得來的

滿城縣在漢代為北平縣,至東魏始改為永樂縣,至唐代天寶元年(公元742年)又改名,一說改為蒲城,即成書於唐代的《元和郡縣志》所載「天寶元年改為蒲城縣,以縣北故蒲城為名」,此為本縣改名最早的記載。成書於五代後晉時的《舊唐書·地理志》亦載:「滿城,漢北平縣地,後魏置永樂縣,隋不改。天寶元年,改為蒲城」(按:今中華書局校點本,已從寰宇記,改為滿城,此從原本);二謂改為滿城,不言曾改為蒲城,即其後成書於宋代的《太平寰宇記》所載:「唐天寶元年改為滿城縣。」《新唐書·地理志》亦雲:「滿城。本永樂,天寶元年更名。」且此後歷代史籍、地方誌書皆從此說,《保定府志》及《滿城縣志》對滿城一名之由來,記有「張蒼封北平侯,子孫滿邑因名」的解釋。直到清代趙一清作《水經注釋》時,以元和志、舊唐書為據,認為滿系蒲之訛。近人陳鐵卿著《河北省縣名考原》也力主此說,並從多方作有詳證(於此從略,可參照原本),盡管不能定論,但陳氏傾向「滿城之名,則系由蒲城形訛而來,習非成是」之觀點。此說不無道理:一因滿字古時刻作「滿」,與蒲字確是形似,極易棍淆,且陳氏舉有隋、唐時蒲州訛作滿州之例佐證;二因元和志成書年代,距天寶元年不過數十年,且李吉甫又為贊皇人,距滿城並不遙遠,其記載當可信;三是《水經·滱水注》確有蒲城記載,考其位置確在今滿城縣北;四是始載永樂改滿城的《太平寰宇記》、《新唐書·地理志》成書於宋代,距天寶元年已有三百餘年,那時蒲城早已訛為滿城「習非成是」了。

㈥ 杭州在古代叫什麼名字

杭州在古代被稱為錢唐、泉亭、臨江、西府、臨安。

1、錢唐:秦統一六國後,在靈隱山麓設置錢唐縣,是杭州地建縣之始。

2、泉亭:西漢末王莽時改錢唐縣為泉亭縣,東漢建武初復舊名。

3、臨江:南朝梁太清三年,侯景升錢唐縣為臨江郡,因瀕臨錢唐江而名。

4、杭州:隋開皇九年,廢錢唐郡置杭州。因杭州得名於餘杭,隋大業三年和唐天寶元年曾兩度改杭州為餘杭郡,在一定歷史階段常以餘杭指代杭州。

5、西府:五代時錢鏐以杭州為都城,稱西府,也稱西都。以與行都越州稱東府、東都相對應。

6、臨安:南宋建炎三年,高宗南渡至杭州。高宗聞杭州轄縣有臨安,以為吉兆,遂升杭州為臨安府。

(6)歷史上滿城還叫什麼擴展閱讀

關於杭州的歷史人文

天地玄黃,巨變滄桑,億萬年前,地殼劇烈運動形成低窪瀉湖,也就是現在的西湖,東漢官員在這里修建海塘。北宋時期西湖之名得到官方確認,1089年蘇東坡在杭州擔任知州,開始了疏浚湖水的任務,並有創造力的將芳草淤泥廣泛利用,鑄成一道橫貫北南的大長堤。

那裡有六奧九亭,桃樹柳樹芙蓉遍地都是,浩大的西湖工程,因為九亭而變得層次多樣,美不勝收。這一汪碧水,給杭州注入了靈魂,一座城因湖而勝。

杭州蕭山的跨湖橋遺址,早在8000年前這里就產生了成熟的定居農耕文明,世界上最早的獨木船在這發現。距今大約5000年前,這里出現了中華文明曙光之一——良渚文化,歷經文化的壯大發展,最終成就了杭州的繁華。

杭州之名始於隋朝,伴隨大運河開鑿,杭州成為貫通南北的交通樞紐和貿易集聚點,互通有無。多元碰撞使城市氣象為之一振,被稱為東南第一洲。

南宋之時定都杭州,商貿往來頻繁,杭州街頭可以聽到各地方的方言,據史記載,南宋初時的外來居民已經超過了當地人口,南北的文化,繼承和發揚直到今天。到南宋的後期,杭州人口已達124萬,是充滿活力的世界級一流城市,而當時西方最繁盛的城市是威尼斯,人口只有10萬。

明清時期,乾隆皇帝在下江南時,有人創造了《乾隆南巡圖》,1792年英國使團路過杭州時,在小記中這樣描述道,杭州是一個聯系南北各省的大商業中心,城內商店和貨站許多規模之大大於倫敦,南宋詩人范成大曾贊美過杭州。義大利人曾將杭州稱為世界上最完美的華李富貴的天城。

㈦ 古代 河北保定都叫過什麼

古代河北保定都叫過:保府、保州、靴城、上谷等名字。

河北保定介紹:

一、保定的地理位置

保定,位於河北省中部、太行山東麓,是京津冀地區中心城市之一,素有「北控三關,南達九省,畿輔重地,都南屏翰」之稱。今保定之名意為「保衛大都,安定天下」, 保定向來是「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門」。

保定市總面積22190平方千米,截至2017年末,下轄5個市轄區、15個縣,4個縣級市(定州為省直管市),設有1個國家級高新區 ,全市常住總人口1046.92萬人(不含定州)。保定市擁有華北電力大學、河北大學、河北農業大學等17所高校。2017年完成生產總值3449.7億元。

二、保定的歷史意義:

清代,保定為直隸省省會,是直隸總督駐地 ,自1669年至1968年的近三百年間,長期為河北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以及中國的區域性政治中心 ,新中國成立後也兩度為河北省省會 。保定也是傳說中堯帝的故鄉,有著3000多年的歷史 ,是歷史上燕國、中山國、後燕立都之地 。

三、保定的文化底蘊:

保定市境內文物古跡眾多,如古蓮花池、大慈閣、直隸總督署、清西陵等 。保定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國家園林城市,也是中國首個創新驅動發展示範市 ,WWF低碳試點城市 ,全國雙擁模範城、戲曲之鄉、游泳之鄉,也被人們稱為「長壽之城」「冠軍之城」。

誕生了荊軻、劉備、趙匡胤、祖沖之、酈道元等一批歷史名人。2017年12月26日,保定市入選「2017年度中國最具投資潛力城市50強」。

(7)歷史上滿城還叫什麼擴展閱讀:

保定的民間文藝:

1、高洛古樂

淶水縣義安鎮高洛村古名「高樂」。「高樂」是一種古老的、原生態的民間音樂,其中的祭祀音樂相傳是華夏音樂始祖伶倫4800年前所創的「黃帝家廟」祭祀音樂的變存。「高洛音樂會」是高洛村民自願參加、義務排練、義務演出的民間器樂演奏花會。

2006年,冀中笙管樂(高洛音樂會)被批准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雄縣趙崗古樂

保定趙崗音樂會始建於清乾隆年間,傳承的樂曲內涵和譜式可追溯到唐朝晚期。由佛教曲、道教曲、民俗曲組成,表現形式有唱誦和器樂演奏,使用的樂器和傳承演奏的方式仍以傳統方式進行,吹奏樂有管子、笙、笛子、雲鑼,打擊樂有鼓、鐃、鈸、鐺子。

3、滿城寸蹺

寸蹺發源於滿城縣東於河村,據說由宮庭舞演變而來,已有200餘年的歷史。20世紀九十年代初,滿城縣文化館組織人員深入鄉村對該瀕臨滅絕的古文化遺產進行發掘整理,並將其搬上舞台映屏。在1991年正月初一,由該縣編排的寸蹺舞《小羊倌》在中央電視台多次播放。

4、保定老調

老調又名老調梆子、老生調,從元代時尚小令「河西調」變化而來。保定老調是河北省古老地方劇種之一,也是保定特有的地方戲曲聲腔劇種。早期老調行當以生、凈為主,而生、凈兩行又是分行不分腔,同唱老生調,故稱老調,為區別於河北梆子,故名老調梆子,即老調劇種。

5、涿州皮影

涿州皮影是流傳於保北涿州、定興等地的「皮影戲」。演出時使用的文場伴奏樂器有京胡、二胡、四胡、揚琴、小三弦等,隨之就有了伴奏音樂和過門。武樂還有大鑔、大鐃等。音樂結構屬於板腔、曲牌綜合體,主要板式有頭板、二板、琴腔、垛板、還魂調、悲調,曲牌有「三趕七」等。

行當分生、旦、凈、丑,各行當都有自己獨特的唱腔。

㈧ 成都在歷史上還有哪些別稱

成都別稱有:蓉城、少城、芙蓉城、錦官城(錦城)、天府之國、龜城等。

成都歷史上的主要三個別稱:「龜城」「錦城」「蓉城」。當年,張儀、張若依照烏龜所爬的道路修築高七尺的城牆,還修築東、南、西、北四門。

龜城:龜書成城錦水濱
南床大詩人陸游在成都西門登張儀樓時曾寫了這么兩句詩:「龜書成城錦水濱,金牛路辟復通秦」。西晉詞賦家左思在《蜀都賦》中贊美成都高大華麗的建築、繁榮的經濟說:「金城石郭,兼匝中區,既麗且崇,實號成都」。「成都」作為城市地名,其二字從古至今都沒有變更,但它從修築城牆那天起就有個「龜城」的別稱,這就是陸游所言的「龜書成城錦水濱」。
公元前316年的事兒,秦國大將張儀、張若打敗蜀開明王以後,為防止開明王殘余的反攻,便在成都修築城牆。剛築好不久就垮了,幾個月也未修好。又暴雨不斷,所築的城牆全部垮塌了,一天夜裡,張儀、張若兩位將軍不約而同夢見一隻大烏龜在成都這塊地方爬行,烏龜托夢說:「將軍築城有誠意,就順我爬行之道修築,保證城牆不會再垮!」
次日,張儀、張若便照烏龜所爬的道路修築高七尺的城牆,還修築東、南、西、北四門,以及城門樓,說來也怪,這次城牆再也不垮塌了。
成都城很快修好了,形狀簡直像只大烏龜:東、南、西、北四門正好是烏龜的四隻腳,西門修築的張儀樓既高又大,東門修築的張若樓雖然矮一點,但結實粗壯,每當太陽出來,東門的張若樓像烏龜的頭;西門的張儀樓則像烏龜的尾;而那極不方正的城牆,則像一隻巨大的烏龜。
於是,便有了這個充滿神奇色彩的別稱——龜城。

錦城:因織錦手工業出名
另外,錦城也是代指成都。這個名兒,起於蜀漢時代,比「龜城」晚四五百年,距今有1700多年歷史。
成都平原古住今來被譽為「天府之國」。成都很早就有比較發達的織錦手工業。揚雄的《蜀都賦》說:「爾乃其人,自造奇錦」。左思的《蜀都賦》也說:「技巧之家,百家離房,機抒相和」。南方絲綢之路就是運送成都綢緞到印度的。
三國爭雄時,劉備占據成都,他首先發展的就是蜀錦,故諸葛亮說:「決敵之資,惟仰錦耳!」意思說劉備要戰勝敵人,軍需錢物唯一來自蜀錦。
為發展蜀錦,劉備在今武侯祠一帶專門設立有官辦的管理錦織的地區。常琥的《華陽國志》說,從今南門大橋直走就是錦官城。李膺在《益州記》中說:「錦城在益州南,笮橋東,流江南岸,昔蜀時故錦官處也,號錦里,城牆猶在。」這些歷史記載都充分證明,當時劉備的確為發展蜀錦專設有地址、官員。

蓉城:芙蓉開花遍成都
成都還有一個別稱,叫做芙蓉城,簡稱蓉城。由來是五代十國時期出現的,當時是蜀後孟昶執政時期。公元932年後蜀皇帝孟知祥病故,他的帝位傳給兒子孟昶。這位後蜀皇帝在成都稱帝32年。
孟昶稱帝這32年,如若說政績,他沒有哪一樣有美名的,但唯獨他令成都人遍種芙蓉花樹,倒成了他的功績。其實,種芙蓉花樹最先也是老百姓,而不是成都的孟昶。成都遍種芙蓉,花開似錦,從那時起,成都便因花而得其美名--芙蓉城。
時光悠悠,蓉城這名兒始終不能抹掉。孟昶當年命令栽種芙蓉是為了他開心、觀賞。而人們遍種芙蓉則還有美化市容、清新空氣的目的。基於芙蓉樹在成都的歷史影響,1983年5月26日,市九屆人大常委會八次會議決定:正式命名芙蓉花為成都市市花。現在蜀都大道龍泉段,特別是金牛大道兩旁,每到秋天,芙蓉花成排地迎著秋陽,或紅、或白地開放,極為好看。

少城:小街小巷似蜈蚣
成都的別稱還有「少城」、「太城」。有人說少城太城都是一回事兒,都是滿清王朝統治時期修築,供滿人居住的。
這種說法不全面,或不完全對。宋代詩人范成大曾記載說:「少城,張儀所築於城也。土甚堅,橫木皆朽,有穿眼,土相著,不解散。」明代史學家曹學全在涉及到少城考證時,引用一位叫李石的人,他在為詩作序時說:「張儀,司馬錯所築太城,自秦惠公乙巳歲至紹興壬年,一千四百七十六年雖頹圮,所存如斷壁峭立,亦學舍奇觀。學舍在南,則太城可知矣。
上述史籍告訴人們,太城少城都是公元前316年前築龜城時,同時修建的兩座建在西南方向的,比龜城小得多的稱為子城。可能是一座稍大,或先修好,取名便有太城,少城之分。
由此,我們便知道少城非滿清時才修建,才有其名的。
這滿城又叫少城。原來,滿清王朝統治中國時,住成都的滿人全居住在昔日少城境內,並在少城東邊修一城牆與漢人分開,這城牆後來取掉,但留下名兒即今東城根街。由於少城全住的是滿人,便又有了「滿城」之稱。

㈨ 滿城的四道河有什麼歷史。

清朝時期,烏魯木齊有漢城和滿城之分。漢城是以老市區大十字為中心的周圍的民居和商號,位於市區東北部(現建國路一帶),是清軍和隨軍家屬駐扎的地方。而老滿城則位於烏市西北部,過境公路東側,現在新疆農業大學學校內。老滿城原名為「鞏寧城」,由乾隆皇帝親自命名,取意「鞏固安定」。清朝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修建,因當時城內駐扎的多為滿營兵眷,所以大家都開始叫 「老滿城」。1864年,老滿城被毀,此後又在漢城東側修了一座新滿城。
人們都知道,過去的老滿城是政治軍事要地。據史籍記載,老滿城周長九里許,城牆高二丈余,寬一丈余,護城河長一千九百餘丈,寬二丈深一丈余,開設四道城門。鞏寧城東面叫承曦門,西面叫宜穡門,南面叫同軌門,北面叫樞正門。東、北兩門是按方向取名;西、南兩門是即景命名,這4個城門名稱均以滿、蒙、漢、維4種文字書寫。今天我們進城時通過煤礦設計院的缺口,就是當年的承曦門遺址。而南、北、西的城牆還在,缺口依然。這座城在隔了11年後(1783年)被重修過一次。城內建築古樸富麗,城樓、角樓、炮台、官兵衙署房間共計9550間,十分壯觀。此外還修了許多廟宇祠堂,東門大街有萬壽宮,鼓樓北有關帝廟,北街南端有城隍廟,北街北段有文昌宮等建築。
1938年,新疆省立師范學校的師生在舊城廢墟上建立了新的校舍,以後成了國民黨軍隊的軍營。1947年前後,老滿城僅存的一座雕梁畫棟的平公祠碑被全部炸毀。新中國成立以後,在原師范學校的基礎上建成了現在的新疆農業大學。至今,站在校址的西南側依然可以看到古城用土夯築的殘垣斷壁。
在老滿城200多年的滄桑歷史中,先後曾有不少文人墨客留下過印記,禁煙英雄林則徐就是其中的一位。1842年秋冬時節,林則徐途經老滿城逗留時,提筆寫下了「此地滿、漢二城皆繁會之區,都統、道、州駐滿城,提督駐漢城,相距十里。余(林自己)駐滿城,是日不及往漢城矣」的文字,現在這些史料只在相關的文史部門保存了。
同治二年(1863年)新疆民族反抗清皇室的統治,包圍鞏寧。自此,又經過阿古柏及白彥虎之亂,鞏寧城終於不鞏不寧而毀滅。據《新疆簡史》記載:「漢城已頹垣殘壁,滿城更夷為平地……漢滿兩城經此殘殺僅存十餘人而已。」
老滿城被毀後一時沒有恢復起來,城內荊棘叢生,據宣統三年 (1911年)迪化縣志記載: 「老滿城遍地枸杞,年產約萬兩」,這些都說明當年老滿城的周圍廣泛地分布著荒漠植被,尤其以枸杞居多。盛世才統治時期曾在此設立簡易師范學校,新中國成立後又在此成立步兵學校,八一農學院是在步兵學校基礎上成立的。參考
http://www.chinaxinjiang.cn/zl/lsgc/4/t20100721_625730.htm

閱讀全文

與歷史上滿城還叫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9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7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79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3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5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0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9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4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5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2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