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西醫到中國多少年了
19世紀以來,在西學東漸的背景下,西醫通過多種渠道傳入中國。鴉片戰爭前,東印度公司的醫生郭雷樞、李文斯敦等在廣州、澳門一帶向華人行醫,將西醫傳入中國。1835年,伯駕在廣州創辦近代中國第一所教會醫院。此後,教會醫療事業不斷拓展。1876年,新教在華所辦教會醫院有16所、診所24所,1905年分別達到166所和241所。同時,傳教士還翻譯出版西醫書籍,創辦一系列教會醫學院校和護士學校。洋務運動開始後,中國人也開始興辦近代醫療事業,但起步晚、進展慢。晚清時期,也有少數中國人因出國時受西方文化影響,或因接觸通商口岸的外國私人醫生而認識和接受了西醫。相比之下,教會醫療事業是晚清影響最大的西醫事業,它與其他因素一同影響了中國人西醫觀的演變。
晚清中國人接受西醫的過程
關於晚清中國人對西醫的接受,熊月之在《西學東漸與晚清社會》中指出:中國人接受西醫經歷了「疑忌-接觸-試用-對比-信服」五個環節。這無疑是對晚清中國人接受西醫的總體態勢的精闢概括,但就不同地區不同的人群而言又表現出較大的差異性。
首先是不同階層在接受西醫時表現出明顯的差異。一般而言,在接觸西醫之初,下層社會往往走在前列。由於西醫具有較強的實用性,下層社會生活貧窮,較少受主流文化的影響,因此他們進入教會醫院時顧忌較少,較早接受了西醫治療。伯駕在第一季度的醫院報告中就說,「除極少數之外,病人都表達了完全的信任。」中上層人士則不同,他們一般都有較優越的生活條件,可以聘請名中醫治病,再加上文化上的優越感,促使他們對「夷人」的醫學嗤之以鼻,有些人則是因「疑忌」而不接受西醫。但是,下層社會求西醫治療的靈驗,久而久之對中上層社會也產生影響,特別是在中醫治療同種疾病無效時,西醫治療就成為可能。1840年前後,在大量下層群眾求伯駕治病的影響下,不少官紳也常請伯駕治病。
到第二次鴉片戰爭前,教會醫療事業在向其他地方推進時,並沒有發生因中國人疑忌西醫而發生的教案,這表明中國人一開始並不反對西醫。1860年以後,教會醫療事業向內地拓展時,開始與頻繁發生的教案發生聯系。雖然西醫在某些方面易引起中國人的猜疑,但反教者的惡意宣傳往往是引發教案的主因。不過經過一段時間,西醫很快為當地一般民眾接受,接著中上層開始接受。可見,內地和沿海在接受西醫時均表現出「下層社會在先,中上階層在後」的情形。如在19世紀末的蘇州,「中戶以上不樂西醫」。就個人而言,李鴻章可謂典型。他在19世紀60年代初就接觸到西醫;1879年,他的夫人生病,天津中醫均束手無策,後經傳教士馬根濟和郝維德治癒,至此他才接受西醫。
其次是不同地區在接受西醫方面也表現出一定的差異。很明顯,最早接受西醫的地方是最先舉辦教會醫院的通商口岸。接著,由於西醫的靈驗得到體現,加上人員往來、信息流通,周邊地方一些對西醫素無所知的人也主動前往接觸西醫。如雒魏林在上海行醫之初,蘇州、松江等周邊城市都有人前去治病。
1860年後,教會醫療事業開始向內地滲透,影響不斷增強。中國社會流動性也日趨增強,信息傳播的速度、范圍超過以前。在此背景下,西醫信息傳播到了許多地方。在以排外著稱的湖南,早在1879年就有人對西醫感興趣。據郭嵩燾日記載,當年長沙中醫夏洛林向他索要西醫書,他將《內科新說》、《西葯略釋》等四本醫書送給夏氏。在封閉的四川,19世紀80年代成都的羅定昌就很想獲得上海出版的西醫書,1886年終於購得《全體新論》、《婦嬰新說》,後據此撰著了《中西醫粹》。可見,19世紀七八十年代,內地中國人通過信息傳播對西醫已有所認識和接受。
在內地已有人對西醫感興趣時,西醫在沿海地區並未被普遍接受。據《教會新報》載:19世紀70年代初,在廣州、上海、寧波、福州等地的西醫院,有病接受治療的人「實多佩服,惟不敢就醫者亦很多」。19世紀70年代,上海的仁濟醫院、格致書院都很難找到合適的中國人學西醫,《格致匯編》答復杭州讀者說:華人開設公病院還太早,因為中國人不明醫理,「西醫之法眾人不信」。因此,在19世紀70年代,通商口岸也只是在較大程度上接受了西醫,而通商口岸的附近地區對西醫的認識和接受還處在起步階段。到19世紀八九十年代,隨著西醫事業的發展、中國社會的開放,通商口岸華人對西醫的認識在實用和學理上均有很大的進步,這時西醫也開始為當地人普遍接受。進入20世紀,西醫逐漸為內地一些主要城市接受。1915年,北洋政府正式承認西醫,西醫在中國才算真正立足。
晚清中國人對西醫認識的變化
接受西醫並不等於說完全認識了西醫,晚清中國人在長期接觸的過程中逐漸正確地認識了西醫。
起初,大多數中國人對西醫缺乏深入的接觸和了解,他們信奉西醫的一個原因就是「喜西醫之簡便與西葯之奇異」。在沒有科學地認識西醫之前,很多中國人在治病上自作主張。一些人根本不遵醫囑,有人經常把開的葯一次吃完,有的人在病情好轉後就不再繼續治療,很多人不敢接受西醫麻醉手術。
在學理上,中國人起初對於西醫的理解是相當片面的。較早從學理上對西醫進行評判的是潘仕成。他在《全體新論·弁語》中說:《全體新論》有所創見,但與《靈樞》、《素問》有不同之處,只能是「一家之言」。他對西方的解剖學也存有懷疑,認為它是解剖死人而得出的,不能反映活人的真實情況。開始時,中國人往往從表象出發,認為西醫長於外科,內科不精,對一些外科手術也感到奇異。至於西葯,很多人認為它比中葯「猛烈」。隨著教會醫療事業的發展、醫學著作的流傳、醫學教育的開展,中國人對於西醫的認識逐漸加深。1884年《全體通考》出版時,中國人對西方解剖學的認識就與以往大不相同了。當時為之作序的有廣壽、榮祿、陳蘭彬、張斯桂等人。廣壽評曰:「中國學醫者,由此悟入,將見施針用葯不爽毫釐。此書之功豈不大哉。」同時,中國人對西醫內、外科的態度也發生變化。俞樾在《中西內症玄機·序》指出:「吾華之爭羨西醫也,莫不稱其精於外科,而不知其內科尤精」;西醫之所以精於內科就是因為它對生理解剖有準確的了解。中國人對西葯的認識也不斷加深,不僅認識到中、西葯的不同,還認識到西醫用葯的內在差別。
可見,晚清中國人對西醫的認識經歷了一個從感性到理性、由片面粗淺到全面精到的過程。
晚清中國人的中西醫觀
在接受和認識西醫的過程中,晚清中國人產生了四種不同的中西醫觀。
(一)信奉西醫而排斥中醫。晚清出身教會醫學教育的西醫大都持這種觀點,轉而信奉西醫的人中也有持此觀點者。如吳汝綸在信奉西醫後對中醫即大加排斥,說《靈樞》、《素問》、《本草綱目》等醫書都不足據;西醫解剖學相當准確,葯品又多由化學家所定,所以「百用百效」。他認為中醫遠不如西醫,宋以後的一些醫書「盡可付之一炬」。吳氏的看法過分誇大西醫,完全否定中醫,是一種極端的看法。
(二)主張中西醫會通。一些信奉西醫的人比較中西醫,認為西醫可補中醫之不足,形成以下兩種中西醫會通主張。一是認為中西醫各有所長,主張二者會通。李鴻章在《萬國葯方·序》中說:中國醫學和醫葯均有不足之處,西醫的長處在於醫學教育、醫葯、解剖學上。他還認為西醫解剖學在某些方面同中國傳統醫書有相合之處。鄭觀應認為中西醫各有短長,「棄短取長,中西合璧,必能打破中西界限,彼此發明,實於醫學大有裨益。」此外,李經邦、陳熾、鍾天緯、許克勤等人均持此種觀點。朱沛文等近代名中醫也持這種主張。另外,教會醫學教育培養出來的醫生也有人持這種主張,蘇州醫學傳教士柏樂文的學生顧福如就是例證。二是認為中西醫可以互補,但西醫有許多不足,會通應以中醫為主。這以唐宗海為代表,他在《中西匯通醫經精義》中提出「集靈、素諸經,兼中西義解之,不存疆域異同之見,但求折衷歸於一是。」但他又說,西醫在葯物、用葯、解剖學、外科治療等方面遠不及中醫。
(三)有限地肯定西醫,實際上反對或不接受西醫。這以朱一新和陳虯等人為代表。朱氏在《無邪堂答問》中說:「醫學則中國針石之技,久而失傳,西醫擅長在此。其內科之學,遠不如中國。」同時,他還從體質差異和醫理不同來反對西醫。陳虯雖承認西醫的疫病來源於病菌之說,卻又說「其實中國古籍皆已引而不發」,事實上他並沒有接受西醫。這種觀點反映了對待西學上的「西學中源」。
(四)堅持中醫排斥西醫。在反對西醫的中國人中,有的是從保存國粹出發來反對西醫的,有的是出於利益考慮而反對西醫。如19世紀七八十年代東北、浙江的一些中醫和官紳為了自身利益,製造謠言煽動群眾來反對西醫。葉德輝在《西醫論》一文中則說基督教在利用醫學傳教上成效很大,要有所防備,並從生理解剖、華夷之辨、醫理和醫葯不同等方面提出反對西醫的五個理由,最後提出要振興中醫。
綜上所述,晚清中國人西醫觀的演變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在西醫的沖擊之下,中醫一統的局面被打破,從而造成了近代中國人醫葯觀的多元化格局。這對近代中國醫學和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② 古代醫學歷史
中國是醫葯文化發祥最早的國家之一,歷史悠久的中國古代醫學。大家平時會關注古代醫學歷史嗎?關於古代醫學歷史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古代醫學歷史,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中國是醫葯文化發祥最早的國家之一,從文明的曙光在天幕上耀映亞細亞大地之時,遍及神州大地的簇簇史前文化篝火,由點到面聯接起來,形成燎原之勢,逐漸的融化在文明時代的光華之中。從此,中國醫葯學的文明史開始了。
中國五千年的有文字可考醫學史,由於東方文化發展的特色形成的中國獨特理論框架,及近現代西方科學的撞擊及西醫的傳入,出現兩個分明的層次,在東西方醫學交匯中呈現復雜多態的狀態。
在中國傳統醫學中,漢族醫學的歷史最悠久,實踐經驗和理論認識最為豐富。
中醫發源於中國黃河流域,很早就建立了學術體系。中醫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歷代都有不同的創造,涌現了許多名醫,出現了許多重要學派和名著。
中國歷史上有“神農嘗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傳說,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在與自然和疾病作斗爭的過程中發現葯物、積累經驗的艱苦過程,也是中葯起源於生產勞動的真實寫照。
早在夏商周時期(約公元前22世紀末--前256年),中國就已出現葯酒及湯液。西周(約公元前11世紀--前771年)的《詩經》是中國現存文獻中最早記載有葯物的書籍。現存最早的中醫理論典籍《內經》提出了“寒者熱之,熱者寒之”,“五味所入”,“五臟苦欲補瀉”等學說,為中葯基本理論奠定了基礎。
現存最早的葯學專著《神農本草經》是秦漢時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眾多醫學家搜集、總結了先秦以來豐富葯學資料而成書的。本書載葯365種,至今尚為臨床所慣用。它的問世,標志著中葯學的初步確立。
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中,中國已經有關於醫療衛生以及十多種疾病的記載。周代已經使用望、聞、問、切等診病方法和葯物、針灸、手術等治療方法。秦漢時期,形成了《黃帝內經》這樣具有系統理論的著作。此書是現存最早的一部中醫理論性經典著作。張仲景所著的《傷寒雜病論》,專門論述了多種雜病的辨證診斷、治療原則,為後世的臨床醫學奠定了發展的基礎。漢代外科學已具有較高水平。據《三國志》記載,名醫華佗已開始使用全身麻醉劑“麻沸散”進行各種外科手術。
從魏晉南北朝(公元220--589年)到隋唐五代(公元581--960年),脈診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晉代名醫王叔和所著的《脈經》歸納了24種脈象。該書不僅對中國醫學有很大影響,而且還傳到了國外。這一時期醫學各科的專科化已趨成熟。針灸專著有《針灸甲乙經》;《抱朴子》和《肘後方》是煉丹的代表著作;制葯方面有《雷公炮炙論》;外科有《劉涓子鬼遺方》;《諸病源候論》是病因專著,《顱囟經》是兒科專著;《新修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葯典;眼科專著有《銀海精微》等等。另外,唐代還有孫思邈的《千金要方》和王燾的《外台秘要》等大型方書。
唐代(公元618--907年)經濟繁榮,促進了中葯學的發展。唐政府率先完成了世界第一部葯典性本草--《唐本草》的編修工作。全書載葯850種,還增加了葯物圖譜,進一步完善了中葯學的規模格局。
在宋代(公元960---1279年)醫學教育中,針灸教學有了重大改革。王惟一著有《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後來,他又設計製造等身大針灸銅人兩具,教學時供學生實習操作。這一創舉,對後世針灸的發展影響很大。明代(公元1368--1644年)時,有一批醫學家提出把傷寒、溫病和溫疫等病區分開。到了清代,溫病學說達到成熟階段,出現了《溫熱論》等專著。
從明代開始,西方醫學傳入中國,一批醫學家們主張“中西醫匯通”,成為當代中西醫結合的先聲。
到了明代(公元1368---1644年),醫葯學家李時珍歷時27年,完成了中葯學巨著《本草綱目》,全書載葯1892種,成為中國本草史上最偉大的集成之作。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廣泛開展了中葯的植物學、鑒定學、化學、葯理學及臨床醫學等多方面的研究,為確立葯物來源、鑒別葯材真偽、說明作用機理提供了科學依據。在全國普查葯源的基礎上,1961年編寫出全國和地方的《中葯志》。1977年《中葯大辭典》的出版,使典籍記載中葯數目多達5767種。同時,各種中葯工具書,眾多地方中草葯專著及有關中葯的報刊、雜志相繼出現,各種中葯科研、教學、生產機構紛紛建立。
上述的這一切,是中國古代醫學波瀾壯闊的歷史梗概。這樣一脈相承、綿延數千年一直未曾中斷的醫葯文化及文明,是世界醫學史上所罕見的。中國古典醫籍數量之大,名醫輩出,人數之多,在同時期的世界范圍內也不多見。中國傳統醫葯學有著強有力的生命力,它隨著時代的前進而發展。經過了與近代醫葯文化的撞擊、對抗到結合,也注意從國外先進文化中吸取有用的東西,遂出現了中西匯通合纂的探索。傳統醫學在走向現代化。
近百年來,中國的現代醫學,傳統醫學和中西醫結合的格局將會對這百餘年的中國近現代醫學史作出客觀的再現和評述。
中國醫學史無論對於中國古代的醫學研究,還是對近現代醫學的研究,或是與各種不同體系醫學的比較研究,對醫、教、研和衛生管理等工作及學科都是不可缺少的。它涵蓋面廣,所涉及的時間、空間久遠博大,不是其他學科所能代替的。
③ 西醫在中國的傳播高中歷史
西醫在中國的傳播高中歷史如下:
1.明末清初:西醫傳入中國,但影響有限。
2.鴉片戰爭後
這些醫院分科完備,技術先進。牛痘接種法、麻醉術、放射技術陸續被引入中國,西式醫院建立西醫院校建立
它們把教學、科研與臨床結合在一起,培養了相當數量的西醫人才西醫憑借其特有的消毒、化驗等手段,積極採取措施預防傳染病、隔離傳染源、治療感染者、普及公共衛生知識,對人們的健康起到了積極作用,引入西方公共衛生措施。
一些大城市借鑒了西方的公共衛生措施,中國的公共衛生事業初步發展起來。
至咸豐年間,其餘四個重要的口岸城市:上海、寧波、廈門、福州也紛紛開設了教會醫院。
與此同時,被英國殖民統治的香港,成為西醫引入中國的重要源頭,1843年6月,第一個香港教會醫院成立,主治醫生合信對醫學教育抱有濃厚的興趣,1850年,合信在廣州發表出版中文醫學書籍《全體新論》,咸豐年間幾經再版,成為當時最普及的中文標准醫學著作。
隨著西醫理論的廣泛傳播,西醫在疾病診治的普遍認可,1893年在洋務大臣李鴻章創辦的天津總醫院內,清政府接辦了1881年由英國人創立的天津醫學館,開設了我國第一所西醫學堂「天津醫學堂」。
④ 誰知道醫學的發展歷史
醫葯從原始社會發展至今經過了漫長復雜的道路,其發展受生產力水平和生產關系的制約,更與自然科學和技術的進步以及哲學思想的發展有密切關系。 考古學家發現中國雲南出土的距今 172萬年前的元謀猿人,已會使用石器,並會用火。火的使用不僅把人與動物分開,而且對衛生也有重大的意義。人類在依靠植物為生的長期過程中逐漸熟悉植物的營養、毒性和治療作用。中國古代稱葯物書為「本草」,英語中稱葯物為「drug」(即乾燥的草木),這都說明葯物是起源於植物的。有人認為最先被人認識的葯物是鎮痛葯(茄科植物)和對消化系統有刺激的植物。不同地區,發現的葯物也不同,中國人發現大黃有瀉下作用,麻黃能止喘;秘魯人用金雞納治療熱病。 由於生產工具的進步、弓箭的發明,人類開始了狩獵及畜牧。隨著狩獵和畜牧業的發展,一方面有了對損傷的簡陋救助法,如創傷、骨折、脫臼的治療;同時使人類認識了動物的營養價值,動物葯(如脂肪、血、骨髓以及各種器官如肝臟)也隨著出現。畜牧經濟又使牧人觀察到植物對動物的作用,從而又促進了對植物葯的認識。如根據希臘史家的記載,牧人曾發現了藜蘆。 陶器和粘土器的出現,使煮鈑和炮炙葯物有了可能。總之有了人類就有了醫葯。醫葯知識的起源是人類集體經驗的積累,是在與疾病斗爭中產生的。樸素的醫葯知識以後發展為醫學和葯學的過程,則與當時當地的哲學思想有密切關系,如中國的醫學受陰陽五行思想的影響,希臘的醫學受四元素思想的影響等。 古代的醫學 最初的奴隸制國家產生於大河流域的兩旁。埃及人在尼羅河流域,巴比倫人在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流域,印度人在印度河和恆河流域,中國人在黃河流域,創造了自己的文化事業。 在奴隸社會,生產力比原始社會前進了一大步。奴隸的勞動使勞動分工成了可能,也為文化和科學的進一步的發展創造了條件,在奴隸社會便有了「職業醫生」的出現。在奴隸社會,文化上的卓越成就之一是文字的發明。有了文字,古代奴隸制國家才留下大量醫學文獻。 隨著奴隸社會的發展和鞏固,醫學中的宗教色彩增多了。中國的《山海經》里記載:「巫彭」、「巫抵」、「巫陽」等都是神醫;印度、埃及、巴比倫的醫學也籠罩著濃厚的宗教色彩。奴隸社會的醫學文獻,多半出自僧侶之手。因此,這些文獻中含有許多迷信成分。 埃及的醫學 約公元前4000~3000年左右,埃及已形成奴隸社會,已有了相當發展的文化。他們認為一切歸神主宰,因此僧侶兼管為人除災祛病,宗教與非宗教的經驗醫學互相混雜在一起。他們為了驅逐身體內的鬼怪,使用了催吐、下泄、利尿、發汗等法,並已知灌腸法。埃及富人因為迷信將死者遺體永久保存,約自公元前3000年左右已實行屍體干化法,用香料葯品塗抹屍體,是為「木乃伊」。這對於人體構造的認識有很大的幫助,而且成為現代研究古代病理學的寶貴材料,另外埃及古代用紙草文寫成的醫書,現存5、6種。有名的是英國考古學家F.皮特里於1888~1890年在埃及發現的卡汗紙草書,寫於公元前2000~1800年,是婦科;史密斯氏紙草書約寫於公元前1700年,是外科;埃伯斯氏紙草書約寫於公元前1550年,是醫學通論。 印度的醫學 印度在公元前4000年末至前3000年初,形成了奴隸制社會。《阿輸吠陀》記載了醫葯和衛生,是較晚期(公元前6世紀)的作品。根據史料記載,印度的外科很發達,大約至遲在公元4世紀時就能做斷肢術、眼科手術、鼻的形成術、胎足倒轉術、剖腹產術等;印度人除應用植物葯外,還採用動物葯和礦物葯。由於毒蛇多,印度還有專門治蛇咬的醫生。 印度醫學認為健康是機體的三種原質──氣、粘液、膽汁正常配合的結果。以後希臘醫學的「四肢液說」影響了印度,使原有的三體液說增加了血液,成為「四大」學說。 印度古代最有名的外科醫生是妙聞(約生於公元前5世紀),最有名的內科醫生是闍羅迦(約生於公元1世紀)。 巴比倫和亞述的醫學 公元前3000年末和前2000年初,在兩河流域的中部,巴比倫形成了奴隸制國家。直到公元前700年,亞述才征服了巴比倫。 巴比倫和亞述的占星術,與醫學有密切的關系。他們認為身體構造,符合於天體的運行,這種人體是個小宇宙的觀念,與中國古代頗相似。他們重視肝臟,認為肝臟是身體之主要器官,並用於占卜(肝卜)、對祭祀所用動物的肝臟檢視極為精細。約在公元前1700年已經有巴比倫王漢謨拉比制定的《法典》,其中有關於醫療法的規定,是世界最早醫療法律。其中規定:「奴隸因醫生手術而死亡或致盲目,醫生需賠償奴隸主全部或一半的奴隸身價,如果盲目或死亡者為紳士,則將醫生兩手切落作為處罰。」巴比倫和埃及一樣,有兩種醫生,一種為僧侶,治病方法是咒文、祈禱;一種是有實際經驗的醫生,由平民擔任。 古希臘的醫學 公元前7~前6世紀,希臘從原始氏族社會進入奴隸制社會,希臘人吸收埃及、巴比倫的文化長處,加上自己的創造,在文化科學各方面都有較高的成就。希臘醫學是後來羅馬以及全歐洲醫學發展的基礎。直到現在歐洲人所用的醫學符號:手杖和蛇,即源出希臘醫神阿斯克勒庇俄斯。許多古希臘的醫學詞彙沿用至今。 公元前 5世紀恩培多克勒提出一切物體都由「四種元素」組成,火、空氣(風)、水和土(地),這四種元素以不同的數量比例混合起來,成為各種性質的物體,這與中國的五行說相類似。例如肌肉由分量相等的四種元素混合而成,神經由火和土與雙信的水結合而成;骨由兩分水、兩分土和四分水混合而成。 希臘醫學的代表人物為希波克拉底(約公元前460~約前377)。以他為名的著作《希波克拉底文集》可能包括許多後學的貢獻,是現在研究希臘醫學最重要的典籍。 希波克拉底學派將四元素論發展成為「四體液病理學說」。他們認為機體的生命決定於四種體液:血、粘液、黃膽汁和黑膽汁,四種元素的各種不同配合是這四種液體的基礎,每一種液體又與一定的「氣質」相適應,每一個人的氣質決定於他體內占優勢的那種液體。如熱是血的基礎,來自心,如果血占優勢,則屬於多血質。四體液平衡,則身體健康;失調,則多病。 希波克拉底學派傾向於從統一的整體來認識機體的生理過程。他們說:「疾病開始於全身……身體的個別部位立刻相繼引起其他部位的疾病,腰部引起頭部的疾病,頭部引起肌肉和腹部的疾病……,而這些部分是相互關聯的……能把一切變化傳播給所有部分。」 希波克拉底學派還注意外界因素對疾病的影響,有比較明確的預防思想。他們教導年輕的醫生,進入一個沒到過的城市時,要研究該城市的氣候、土壤、水以及居民的生活方式等,作為一個醫生,只有預先研究城市中的生活條件,才能做好城市中的醫療工作。 他們要求醫生不要妨礙病理變化的「自然」過程,而應根據醫學知識並考慮自然來進行工作。 《希波克拉底文集》中很多地方都談論到醫學道德問題,著名的有《希波克拉底誓言》,後來歐洲人學醫後,都要按這個誓言宣誓。 在公元前4世紀以後,希臘醫學逐漸衰落,醫學中心轉向希臘化的亞利山大利亞。亞歷山大利亞的醫生希羅菲盧斯(公元前335~前280)曾注意到解剖學。另外,這一時期的葯學也有發展。 古羅馬的醫學 羅馬是一個中央集權的大帝國,國家的組織首先表現在有常備的軍隊。為了保持軍隊的戰鬥力,羅馬帝國已有軍醫機構;為防止流行病,羅馬帝國設有「醫務總督」的職位,作為政府行政機關的官員。他們還負責舉行考試,批准經政府許可的開業醫。 羅馬在公共衛生方面也有較高的水平,利用奴隸勞動修建了城市的水道(羅馬的飲水由9條輸水道用管子從市外送入)、下水道和浴場。在著名的「十二銅表法」中,還禁止在市內埋葬,並指出要注意飲水衛生等。 羅馬時代的醫學發展,與古代希臘時代的醫學有繼承性的聯系。公元前2世紀,羅馬人占??生到羅馬來的很多,如羅馬最著名的醫生加倫(約129~199),原籍就是希臘,他對希波克拉底的著作很有研究。 加倫的觀點里混有「目的論」觀點,即認為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是有目的的,人的構造也是由於造物者的目的而設。他說:左心壁比右心壁厚也比右心壁重,是為了控制心臟的垂直位置;動脈壁是緻密的,是為了更好地保持動脈壁內的微小氣體散出。這種天定命運的學說,被後世遵為教條,阻礙了科學發展。在治療方面他重視葯物治療。他證明草葯中含有應該利用的有效成分,也含有應該放棄的有害成分。他有自己專用的葯房,大量利用植物葯配製丸劑、散劑、硬膏劑、浸劑、煎劑、酊劑、洗劑等各種劑型的制劑,儲備待用。至今葯房制劑仍稱「加倫制劑」。 中世紀歐洲的醫學 公元前395年羅馬帝國分裂。西羅馬帝國於5世紀亡於蠻族人(日耳曼人、法蘭克人、西哥特人、汪達爾人等),分裂成好幾個蠻族王國。在歐洲,從公元6世紀到13、14世紀稱為黑暗時代,文化進步很少;東羅馬帝國卻以拜占廷的名稱保存下來。拜占廷文化是希臘羅馬文化的繼承者,當時,有了醫學校、醫院和葯房。拜占廷的醫學家,多是醫學網路全書的編纂者,他們收集了古代醫學上豐富的遺產,並加以系統化。拜占廷至15世紀才被土耳其所覆滅。 中世紀的歐洲處在經濟文化衰落時期,教皇和國王互相爭奪統治權,天主教幾乎握有全歐洲1/3的土地,教會成了最大的封建主,寺院很興盛。在文化思想方面,歐洲中世紀幾乎完全由教會所統治。神學滲透到一切知識部門,醫學也由僧侶掌握,只有他們懂得拉丁語,保存了一些古代傳下來的醫葯知識,他們為病人看病,也替病人祈禱,成了所謂「寺院醫學」。把治癒與「神聖的奇跡」聯系在一起,這阻礙了醫學的發展。 11世紀十字軍東征,城市發展,商業旅行等擴大了歐洲人的眼界,也刺激了科學知識的發展,11~13世紀,歐洲許多城市建立了大學。其中最有名的醫學院屬薩列諾和帕多瓦兩所大學,它們受經院哲學影響最小,在歐洲中世紀起了進步作用。 在中世紀,大學的主要學科為經院哲學,它的基本內容為解釋或論證《聖經》的真實性。當時學醫主要學習希波克拉底、加倫和阿維森納的著作,死記權威著作上的教條而輕視實踐,故步自封,醫學上的進步很小。 此外,歐洲中世紀流行病傳播猖獗,其中以鼠疫、麻風、和後來的梅毒為最盛。麻風在13世紀最為猖獗,在歐洲平均每400人就有一患者,後經嚴格隔離才停止蔓延,這也促進了歐洲醫院的設立。1346年歐洲鼠疫大流行,促使威尼斯港口檢疫,以後的倫敦、巴黎等也頒布了一些防止傳染病的法規。 阿拉伯的醫學 7~8世紀,許多國家和地區(或以前屬拜占廷帝國),如敘利亞、埃及、小亞細亞、北非,和比利牛斯半島都歸屬於封建的伊斯蘭教強國,即所謂「阿拉伯哈利發王國」。阿拉伯繼承了古希臘羅馬的文化,同時與東方商業交通頻繁,又吸收了印度和中國的文化。因此,它起到溝通歐亞各民族文化的作用。希臘文和拉丁文的哲學、科學及醫葯學方面的主要著作,都被譯成阿拉伯文。阿拉伯在天文、數學、化學、農業、建築、醫學各方面都有很大的成就。 阿拉伯醫學指使用阿拉伯語言區域的傳統醫學。公元 8~12世紀這個地區的醫學很發達。阿拉伯在化學、葯物學和制備葯物的技藝方面很有成就。當時的化學即所謂「煉金術」。煉金術的目的有兩個:一為變賤金屬為貴金屬;二為煉制長生不老之葯。 煉金術的目的雖然荒誕無稽,但無數次的試驗,建立了一些化學的基本原則,發現了許多對人類有用的物質和醫療上有用的化合物,還設計並改進了很多實驗操作方法,如蒸餾、升華、結晶、過濾等。這些都大大豐富了葯物制劑的方法,並促進了葯房事業的發展。 阿維森納 (980~1037)是中世紀偉大的醫生,在世界醫史上也是傑出的醫生之一,他同時也是著名的網路全書編纂家和思想家。他最著名的醫學著作是《醫典》,曾多次譯成拉丁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醫典》是研讀醫學的必讀指南書。 在治療方面,阿維森納很重視葯物治療,在《醫典》內他用很大的篇幅討論了葯物治療問題。他不但採用了希臘、印度的葯物,還收載了中國產的葯物。他還採用了泥療、水療、日光療法和空氣療法。在診斷方面,他很注意切脈,他將脈搏區別為48種。通過阿拉伯,中國的醫學也傳入了西方。
⑤ 西葯是從什麼時期進入中國的
西醫是如何進入中國的,是在什麼時候開始取代中醫顯赫地位的
現如今西醫成為人們日常行醫看病的主要方式,早已取代了往日中醫的顯赫地位,然而在它出場之時並沒有引起人們太多的重視,人們更多的是對它的好奇,西學是以古希臘羅馬醫學為基礎,並隨著自然科學的進步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西醫作為一門科學,16世紀以後就大規模進入了中國。
進入中國的初期,西醫並不是以醫道的傳播,而是以介紹西醫基礎生理學知識為主。明朝末期,關於這些方面的知識首先零散地出現在一些傳教士的著作中。1569年,主教加內羅在澳門設立的醫院,可謂是近代西醫傳入中國的鼻祖,康熙年間,康熙帝因為身體欠佳,中醫又一直沒有效果,因此對西醫產生了興趣,他對傳教士白晉等人講述的西醫中的病因知識和相關的心理學很是好奇,特別是17世紀法國解剖學家福爾納的著作更加感興趣。於是下令一個最好的畫家專畫人體解剖圖像,並將中醫中的銅人模型做對比,發現銅人模型也有靜脈,但無動脈和血管。
1698年,法國傳教士巴多明參加最先進的西醫理論,用了近5年的時間將白凈的人體講稿整理存放,還編程了《人體解剖學》康熙帝對此也很關注,但為了維護封建禮教,並沒有花太多精力去研究,此書在丹麥的皇家圖書館被發現。
西醫進入我國以後,產生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有些學者對西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嘗試著對照西醫採取治療,王宏翰便是第一位接受西醫的醫學家。他集中反映了自己所受西醫的影響,並創作了一些書籍。乾隆時期的王清任也是相信西醫的學者,常常因為沒有看到人體臟腑而感到遺憾。後來瘟疫流行,小孩死的很多,王清仁趁機查看了小孩死者的臟腑,多達30幾人,才弄清楚中國古代醫學所繪制的臟腑與實際的不符,後來就寫了一本《醫林改錯》記述腦髓說。
排斥西醫的人也很多,西醫學在人體結構和身體功能認識及醫療體制上比中醫更有所長,就引起了人們對獵的關注,但未對中醫引起沖擊和震盪,直到1908年,光緒帝和慈禧太後先後在數日內去世,頑固的太醫院開始反省,太醫院作為舊時代傳統中醫的象徵,從此就消失了,在清末至辛亥革命建立新政權時期,西醫被納入到國家行政部門,這就表明西醫已經正式進入中國,占據中國一灘的首要地位。而西葯也是在西醫傳入中國後才有的概念,是伴隨著西醫的傳入而相應傳入的,西醫所用的葯物被稱之為西葯,中國的傳統葯物則稱之為中葯。
⑥ 中醫有多少年歷史了
中醫的歷史有五千年,中醫產生於原始社會,至春秋戰國時期中醫理論已經基本形成。
自清朝末年,中國受西方列強侵略,國運衰弱。同時現代醫學(西醫)大量湧入,嚴重沖擊了中醫發展。中國出現許多人士主張醫學現代化,中醫學受到巨大的挑戰。
人們開始使用西方醫學體系的思維模式加以檢視,中醫學陷入存與廢的爭論之中。同屬中國醫學體系的日本漢方醫學、韓國的韓醫學亦是如此。2003年「非典」以來,經方中醫開始有復甦跡象。
在文化大革命期間,中醫作為「古為今用」的醫學實例得到中國共產黨政策上的支持而得以發展。現代,中醫在中國仍然是治療疾病的常用手段之一。
2018年10月1日,世界衛生組織首次將中醫納入其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醫學綱要。新納入的中醫傳統醫學的相關信息將寫入第11版全球醫學綱要第26章內,該章節主要闡釋傳統醫學的分類體系,將於2022年在世衛組織成員國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