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風聲鶴唳的主人公是誰
風聲鶴唳的主人公是東晉時期的苻堅。
「風聲鶴唳」意思是聽到風聲和鶴叫聲,都疑心是追兵,比喻驚慌失措,或自相驚憂的樣子。在句中一般充當謂語、定語、補語。
出處:唐·房玄齡《晉書·謝玄傳》:「聞風聲鶴唳,皆以為王師已至。」
成語寓意
樂觀的人們在面對挫折時,其冷靜達觀的心態值得贊賞和學習;而信念不夠堅定的人在面對挫折時,其驚慌失措、缺乏判斷力的心態也值得引以為鑒。苻堅就是一個在遭遇挫折時無法以正確心態來面對的典型例子。他在遭遇敗仗幸運地逃脫之後,原本可以選擇搜集散兵游勇、安營紮寨,在辨清形勢後權衡自己的實力,來作出下一步的決定。
然而他卻在逃脫的路上就已經失去了直面挫折的信念,甚至連聽到風聲和鶴叫聲都以為是敵人的聲音,連冷靜的判斷力都已經失去了,這才是苻堅後來一敗塗地,一蹶不振的根本原因。
B.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成語故事與哪個歷史人物有關
苻堅
唳:鳥鳴。聽到風聲和鶴叫聲,都疑心是追兵。 草木皆兵:把草和樹木都當做了敵人的兵將。形容人在極度驚慌時疑神疑鬼。《晉書·謝玄傳》:「聞風聲鶴唳,皆以為王師已至。」 《晉書·苻堅載記》:「堅與苻融登城而望王師,見部陣齊整,將士精銳;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類人形。」
十一月,謝玄遣廣陵相牢之帥精兵五千人,趣洛澗。未至十里,梁成阻澗,為陣以待之。牢之直前渡水,擊成,大破之,斬成及弋陽太守王詠,又分兵斷其歸津,秦步騎崩潰,爭赴淮水,士卒死者萬五千人。執秦揚州刺史王顯等,盡收其器械軍實。於是謝石等諸軍水陸繼進。秦王(苻)堅與陽平公(苻)融登壽陽城望之,見晉兵部陣嚴整,又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為晉兵,顧謂融曰:「此亦勍敵,何謂弱也?」憮然始有懼色。
秦兵逼淝水而陣,晉兵不得渡。謝玄遣使謂陽平公融曰:「君懸軍深入,而置陣逼水,此乃持久之計,非欲速戰者也。若移陣少卻,使晉兵得渡,以決勝負,不亦善乎?」秦諸將皆曰:「我眾彼寡,不如阻之,使不得上,可以萬全。」堅曰:「但引兵少卻,使之半渡,我以鐵騎蹙而殺之,篾不勝矣!」融亦以為然,遂麾兵使卻。
秦兵遂退,不可復止,謝玄、謝琰、桓伊引兵渡水擊之。融馳騎略陣,欲以帥退者,馬倒,為晉兵所殺,秦兵遂潰。玄等乘勝追擊,至於青岡。秦兵大敗,自相蹈籍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聞風聲鶴唳,皆以為晉兵且至,晝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飢凍,死者十七八。
C. 江郎才盡 投筆從戎 馬革裹屍 指鹿為馬 風聲鶴唳 暗度陳倉涉及的歷史人物
江郎才盡——江淹——出處《南史·江淹傳》
投筆從戎——班超——出處《後漢書·班超傳》
馬革裹屍——馬援——出處《後漢書·馬援傳》
指鹿為馬——趙高、秦二世胡亥、眾大臣——出處《史記·秦始皇本紀》
風聲鶴唳——苻堅、謝玄——出處唐·房玄齡《晉書·謝玄傳》
暗度陳倉——韓信、劉邦——《史記·高祖本紀》
D. 入木三分,風聲鶴唳,聞雞起舞,投鞭斷流的歷史事件和人物都是什麼
相傳王羲之在木板上寫字,木工刻時,發現字跡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書法極有筆力。現多比喻分析問題很深刻。
唐朝·張懷瓘《書斷·王羲之》:「王羲之書祝版,工人削之,筆入木三分。」
風聲鶴唳
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堅組織90萬大軍,南下攻打東晉。東晉王朝派謝石為大將,謝玄為先鋒,帶領8萬精兵迎戰。
苻堅認為自己兵多將廣,有足夠的把握戰勝晉軍。他把兵力集結在壽陽(今安徽壽縣)東的淝水邊,等後續大軍到齊,再向晉軍發動進攻。
為了以少勝多,謝玄施出計謀,派使者到秦營,向秦軍的前鋒建議道:「貴軍在淝水邊安營紮寨,顯然是為了持久作戰,而不是速戰速決。如果貴軍稍向後退,讓我軍渡過淝水決戰,不是更好嗎?」 秦軍內部討論時,眾將領都認為,堅守淝水,晉軍不能過河。待後續大軍抵達,即可徹底擊潰晉軍。因此不能接受晉軍的建議。
但是,苻堅求勝心切,不同意眾將領的意見,說:「我軍只要稍稍後退,等晉軍一半過河,一半還在渡河時,用精銳的騎兵沖殺上去,我軍肯定能大獲全勝!」
於是,秦軍決定後退。苻堅沒有料到,秦軍是臨時拼湊起來的,指揮不統一,一接到後退的命令,以為前方打了敗仗,慌忙向後潰逃。 謝玄見敵軍潰退,指揮部下快速渡河殺敵。秦軍在潰退途中,丟棄了兵器和盔甲,一片混亂,自相踐踏而死的不計其數。那些僥幸逃脫晉軍追擊的士兵,一路上聽到呼呼的風聲和鶴的鳴叫聲,都以為晉軍又追來了,於是不顧白天黑夜,拚命地奔逃。就這樣,晉軍取得了「淝水之戰」的重大勝利。這就是「風聲鶴唳」的典故。
投鞭斷流 苻堅
聞雞起舞:聽到雞叫就起來舞劍。後比喻有志報國的人及時奮起。該典出自《晉書·祖逖傳》,傳說東晉時期將領祖逖年青時就很有抱負,每次和好友劉琨談論時局,總是慷慨激昂,滿懷義憤。為了報效國家,他們在半夜一聽到雞鳴,就披衣起床,拔劍練武,刻苦鍛煉。這就是成語聞雞起舞的來源了。
據北魏.崔鴻《前秦錄》載,東晉孝武帝太元年間,前秦苻堅統一北方後,決心調集百萬大軍,乘勢一舉消滅東晉,統一全中國。苻堅召集群臣商議,但大臣們多不贊成,其中有一位名叫石越的下屬勸阻說:「從星象來看,今年不適合南進。何況晉據著長江的險固,其君王又深獲人民擁戴。我們不如暫時固守國力,生產整軍,等晉內部松動,再伺機攻伐。」苻堅很不以為然地說:「星象之事,不盡可信。至於長江,春秋時的吳王夫差和三國時的吳主孫皓,他們都據有長江天險,最後仍不免滅亡。現在朕有近百萬大軍,光是把馬鞭投進長江,就足以截斷江流,還怕甚麼天險?」苻堅不顧大臣們反對,執意出兵伐晉,親自率領八十萬大軍,逼臨淝水,准備攻打東晉。東晉派大將謝玄、謝石帶領八萬精兵抗敵。苻堅輕敵,想憑藉優勢快攻,卻遭到晉軍頑強抵抗,並在「淝水」被晉軍打敗,前秦從此一蹶不振。後來「投鞭斷流」這句成語,就從原文中「吾之眾投鞭於江,足斷其流」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軍旅眾多,兵力強大。
E. 風聲鶴唳,三顧茅廬,破釜沉舟,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各反映的是哪個歷史事件
風聲鶴唳:前秦與東晉的淝水之戰。前秦軍隊潰敗後,一路聽到刮風聲和鶴叫聲,十分不安。形容失敗使得人心惶惶。
三顧茅廬:東漢末年,赤壁之戰前,劉表為了請諸葛亮出山輔佐自己,親自到諸葛亮隱居的地方拜訪了三次,終於請得諸葛亮的事跡。現在多用於某人求賢若渴。
破釜沉舟:秦末農民起義,項羽率領一支部隊渡過黃河,支援趙國起義軍。項羽在部隊過河後,將所有鍋子砸破,所有渡船鑿沉,表示切斷後路、決一死戰的決心,結果將士個個以一當十,大破秦軍主力。現用於表示勇往直前。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後漢書·班超傳》記載,班超率三十六名隨從出使西域南道,在鄯善國受到熱情接待。但由於匈奴使者從中作梗,鄯善王有意疏遠漢使。班超見勢急,激勵眾人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惟有出其不意,攻殺匈奴使者,才能轉危為安。當夜大風,班超一行夜襲匈奴使者營帳,斬殺來使,迫使鄯善王歸附漢朝。現用以比喻不親身經歷險境就難以獲得成功。
F. 風聲鶴唳的主人公是誰的 答案
風聲鶴唳的主人公是苻堅。苻堅是十六國時期前秦的國君,在淝水之戰的時候,親自率兵打仗,意圖攻下東晉;兩軍對峙淝水兩岸,謝玄的兵力不如苻堅,假說要渡過淝水和秦軍決戰,請苻堅軍隊後退;苻堅輕信了謝玄的話,命軍隊後退,結果秦軍誤以為前方打了敗仗,自亂陣腳,路上聽到風聲和鶴叫聲,都以為是晉軍追趕來了。
風聲鶴唳的出處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出自《晉書·謝玄傳》,原文如下:
其走者聞風聲鶴唳,皆以為晉兵且至,晝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飢凍,死者十七八。
譯文:那些敗逃的秦兵聽到風聲和鶴叫聲,都以為是東晉的追兵即將趕到,白天黑夜不敢歇息,在草野中行軍,露水中睡覺,加上挨餓受凍,死去的人十之七八。
風聲鶴唳的故事
風聲鶴唳的主人公是苻堅。
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堅組織90萬大軍,南下攻打東晉。東晉王朝派謝石為大將,謝玄為先鋒,帶領8萬精兵迎戰。
苻堅認為自己兵多將廣,有足夠的把握戰勝晉軍。他把兵力集結在壽陽(今安徽壽縣)東的淝水邊,等後續大軍到齊,再向晉軍發動進攻。
為了以少勝多,謝玄施出計謀,派使者到秦營,向秦軍的前鋒建議道:「貴軍在淝水邊安營紮寨,顯然是為了持久作戰,而不是速戰速決。如果貴軍稍向後退,讓我軍渡過淝水決戰,不是更好嗎?」秦軍內部討論時,眾將領都認為,堅守淝水,晉軍不能過河。待後續大軍抵達,即可徹底擊潰晉軍。因此不能接受晉軍的建議。
但是,苻堅求勝心切,不同意眾將領的意見,說:「我軍只要稍稍後退,等晉軍一半過河,一半還在渡河時,用精銳的騎兵沖殺上去,我軍肯定能大獲全勝!」
於是,秦軍決定後退。苻堅沒有料到,秦軍是臨時拼湊起來的,指揮不統一,一接到後退的命令,以為前方打了敗仗,慌忙向後潰逃。謝玄見敵軍潰退,指揮部下快速渡河殺敵。秦軍在潰退途中,丟棄了兵器和盔甲,一片混亂,自相踐踏而死的不計其數。那些僥幸逃脫晉軍追擊的士兵,一路上聽到呼呼的風聲和鶴的鳴叫聲,都以為晉軍又追來了,於是不顧白天黑夜,拚命地奔逃。就這樣,晉軍取得了「淝水之戰」的重大勝利。這就是「風聲鶴唳」的典故。
G. 韋編三絕和風聲鶴唳涉及的歷史人物分別是誰
韋編三絕:孔子 為讀《易》而翻斷了多次牛皮帶子的簡。編連竹簡的皮繩斷了多次。比喻讀書勤奮。
風聲鶴唳 典故
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堅組織90萬大軍,南下攻打東晉。東晉王朝派謝石為大將,謝玄為先鋒,帶領8萬精兵迎戰。
苻堅認為自己兵多將廣,有足夠的把握戰勝晉軍。他把兵力集結在壽陽(今安徽壽縣)東的淝水邊,等後續大軍到齊,再向晉軍發動進攻。
為了以少勝多,謝玄施出計謀,派使者到秦營,向秦軍的前鋒建議道:「貴軍在淝水邊安營紮寨,顯然是為了持久作戰,而不是速戰速決。如果貴軍稍向後退,讓我軍渡過淝水決戰,不是更好嗎?」 秦軍內部討論時,眾將領都認為,堅守淝水,晉軍不能過河。待後續大軍抵達,即可徹底擊潰晉軍。因此不能接受晉軍的建議。
但是,苻堅求勝心切,不同意眾將領的意見,說:「我軍只要稍稍後退,等晉軍一半過河,一半還在渡河時,用精銳的騎兵沖殺上去,我軍肯定能大獲全勝!」
於是,秦軍決定後退。苻堅沒有料到,秦軍是臨時拼湊起來的,指揮不統一,一接到後退的命令,以為前方打了敗仗,慌忙向後潰逃。 謝玄見敵軍潰退,指揮部下快速渡河殺敵。秦軍在潰退途中,丟棄了兵器和盔甲,一片混亂,自相踐踏而死的不計其數。那些僥幸逃脫晉軍追擊的士兵,一路上聽到呼呼的風聲和鶴的鳴叫聲,都以為晉軍又追來了,於是不顧白天黑夜,拚命地奔逃。就這樣,晉軍取得了「淝水之戰」的重大勝利。這就是「風聲鶴唳」的典故。
H. 中流擊楫,東山再起 ,風聲鶴唳,投鞭斷流,草木皆兵是哪個朝代的,相關人物有哪些
中流擊楫:晉朝,祖逖。
東山再起:晉朝,謝安。
風聲鶴唳:晉朝,謝玄、苻堅。
投鞭斷流:晉朝,苻堅。
草木皆兵:晉朝,苻堅。
I. 風聲鶴唳相關人物
淝水之戰。 算是個以少勝多的戰役。
投鞭斷流(苻堅)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苻堅和謝玄)
東晉太元八年(383年)前秦苻堅大舉南侵,謝安委謝玄為前鋒都督,在壽陽(含壽縣)城外以八萬兵力,強渡淝水,擊敗號稱百萬的秦軍,歷史上稱為「淝水之戰」。苻堅、苻融登壽陽城望見八公山上草木皆類人形,疑為晉兵;敗逃時,聽到見聲鶴唳,亦以為晉之追兵。由此留下了「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成語.
J.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說的是誰,有什麼典故
說的是東晉時期的苻堅。當時苻堅討伐東晉失敗,八十萬大軍潰敗,他手下的士兵聽到風聲和鶴的叫聲,以為是東晉的追兵快到了,晝夜不敢停歇,拚命逃,餓死、凍死了一大批人。
兵敗以後,苻堅率領的80萬大軍拚命逃跑,根本不管隊友的死活。在逃跑過程中,他們總是把野外的風聲和鶴的叫聲當做是東晉軍隊發出的聲音,看野外那些草裡面都像是埋伏了士兵一樣。他們根本不敢停歇,一路悶頭跑,這也就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