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主觀題一般回答什麼問題

歷史主觀題一般回答什麼問題

發布時間:2023-02-14 02:32:04

『壹』 歷史主觀題答題思路

歷史的答題技巧是具有一定的規律的,當然首先你要對歷史知識點想當的熟悉,下面就是我給大家帶來的歷史主觀題答題思路,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1答題的文字表達方式

基本 方法 : ①文字表達一要字跡端正、排列整齊、疏密得當;

②文句通順、平實、語言准確;

③在形式上「三化」,即段落化,一問一段,簡明直觀;要點化,一個得分點一句話;序號化,不同的段和不同的句上標出不同的序號,做到條理分明,一目瞭然。

2問答題的答題方法

基本方法:解答開放性問答題必須明確:重要的不是持何種觀點,而是能有理有據的論證自己的觀點,即論證是否符合邏輯,是否嚴密,材料與觀點是否統一,理由是否充足。因此,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確定觀點。其次,要通過對史實的概括提煉,來充分支持觀點,盡量少漏觀點支持點。第三,要做到史論結合,有論有據。第四,論述要全面,如該題在肯定積極作用的同時,要指出消極作用,切忌絕對化。

3如何解答主觀題中「說明了什麼」類型的問題

基本方法:回答說明了什麼,實際上是考查把握歷史本質,揭示歷史發展規律的能力。回答是可以按照這樣的思路進行。(1)這種斗爭的目的是什麼?有何進步或倒退的作用?(2)這種斗爭的失敗是一種歷史的必然還是一種偶然?(3)如果是偶然,說明斗爭的曲折復雜,而且要進一步創造條件;如果是必然則說明這種斗爭的根本無法實現,是空想。

4論述題的解答和史論結合的方法:

基本方法:回答論述題一般有三個步驟。第一、判斷是非,表明自己的觀點。第二,列舉史實,說明自己的觀點。在這一步當中有注意將母觀點(即總的觀點)分解成若干個子觀點,用所掌握的史實進行論證。觀點的展開要有層次性,做到由表及裡,有淺入深,環環相扣,邏輯嚴密。而每個觀點都要有史實的支撐,做到史論嚴密結合。第三,要適當小結,升華觀點。解題中的史論結合,主要是指要有適當的史實作為立論的基礎,要有鮮明的觀點作為立論的導向;堅持「從歷史中來,到歷史中去」的原則。「從歷史在中來」,就是從史實中提煉觀點,「到歷史中去」就是由觀點駕馭史實,做到觀點與史實的統一。

5怎樣評價歷史人物

基本方法:評價歷史人物,實際上就是要評價其一生的功過是非。首先,必須全面把握其歷史活動;其次,要按一定的標准和原則把這些活動分為積極(或進步、功績)和消極(或反動、過錯)兩方面,對於有些歷史人物,其活動呈現明顯階段性,所以還要分階段評價;第三,評價的標准和原則有:(1)生產力標准(2)人民群眾和英雄人物對歷史發展的不同作用的唯物主義原則,不要誇大英雄人物的作用(3)階級的觀點(4)時代的觀點,即要把歷史人物放到特定的歷史條件下評價,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則肯定,反之則否定,同時注意不要用現代人的標准評價古人;(5)不要以偏概全(6)客觀公正,不要帶感情色彩(7)注意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

6如何分析歷史事件的影響呢?

A、分項分析:從經濟、政治、思想 文化 、外交等方面分析影響。

例:鴉片戰爭:經濟影響——鴉片戰爭以前,中國在經濟上是一個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占統治地位的國家。鴉片戰爭以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利用侵略特權,瘋狂地向中國傾銷商品和掠奪原料,逐漸把中國市場捲入世界資本主義市場。中國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逐步解體。 政治影響——社會性質的變化、社會矛盾的變化、革命任務和性質的變化。思想影響——萌發了一股「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潮。外交影響——由閉關鎖國到門戶洞開,獨立自主的中國開始淪落為一個主權殘缺的半殖民地國家,資本主義列強和中國之間的關系不復是主權國家間的平等關系,而是侵略與被侵略、奴役與被奴役的關系。

B、全面分析:一分為二,既要看到積極影響,也要看到消極影響或局限性,還要分清主次。

例:文藝復興的影響(見上課筆記)

7國際化分析

:中國對外國的影響,外國對中國的影響,中外結合思考。

例:如鴉片戰爭對英國和世界的影響:對英國,英國戰勝,憑借不平等條約向中國傾銷商品,從中國掠奪原料,促進了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對世界,是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初步形成的重要一環。

8轉化分析

就是要學會遷移和推廣,會轉化思維。有兩種情況:

一是特殊性影響轉化為普遍性影響。例:由鴉片戰爭的影響思考工業革命後西方列強侵華對中國有什麼影響,由秦始皇統一六國的影響思考中國古代統一的影響。

二是普遍性影響轉化為特殊性影響。例:新航路開辟的影響課本上講了對亞非拉的影響(給亞非拉人民帶來了災難:政治上——歐洲殖民者開始對亞非拉進行政治的控制和滲透;經濟上——經濟的剝削和掠奪;思想文化上——文化和生活方式也逐漸發生變化。)。對中國的影響呢?政治上——葡萄牙、西班牙、荷蘭從海路相繼來到中國邊疆進行侵略活動,給中國人民帶來了災難,同時使明清統治者走向閉關鎖國。第二,明朝中後期,美洲高產農作物通過菲律賓傳入中國,為清朝人口快速增長奠定了物質基礎。 第三,天主教從海路傳入中國,明清之際出現「西學東漸」局面。

9學科交叉分析

學科之間的交叉影響,即歷史事件對政治的影響,對地理的影響。

例:中國古代的墾荒,政治上有利於緩和階級矛盾、穩定政局,地理上對生態環境造成了負面影響。如英國工業革命,政治上鞏固了資本主義制度,地理上開始了城市化的進程,帶來人口、資源、環境等問題。

『貳』 歷史主觀題最常用考點

歷史主觀題的要點

-善於整理,形成知識網路

現在很多同學手頭有各種各樣的復習資料,有現成的專題復習提綱、專題詳解等,但是經過別人的手整理歸納的知識,好比經過精細加工的食品,形式好看,食用方便,但就是營養破壞、流失嚴重。如果完全依賴這種食品,不僅得不到全面均衡的營養,甚至會導致消化功能的退化。自己動手歸納知識點,看起來比閱讀現成資料浪費時間和精力,但其實「磨刀不誤砍柴功」,動手的過程就是把知識內化為自己的能力的過程,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同學們可以根據學校的進度,各自的能力,進行各種規模和層次的專題整理。以世界近現代史為例,宏觀地講,可以從「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內確立、資本主義國家對外侵略擴張、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體系形成、世界格局的演變和民族解放斗爭」等角度,構建世界歷史的知識結構;微觀地講,就「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與發展」的內容,可以從「開始形成:條件——時間——表現——影響;初步形成:條件——時間——表現——影響;最終形成:條件——時間——表現——影響」去整理和復習。相信經過這樣的梳理,同學們會形成有關世界近現代史的較為清晰的脈絡。

-適度訓練,提高解題能力

有些同學習慣於題海戰術,做了很多題,效果卻並不明顯。須知題目是永遠做不完的,只有熟悉課本,掌握規律,有的放矢,才能做到胸有成竹,以不變應萬變。很多同學反映課本看了很多遍就是記不住,那麼利用做題來記課本知識就不失為一個好方法。例如一套題做完了,不要急於對答案,而是針對不會的和拿不準的題翻閱課本對照。由於帶著問題去看,有明確的針對性,這時就會對相關的知識點記憶深刻,往往看一兩遍就記住了。另外,訂正試題時不僅要「知其然」(即答案的正確與否)、「知其所以然」(即該答案正確的原因是什麼),還要「知其所以不然」(該題之所以錯的原因),其中「知其所以不然」可能最為重要。但有的同學認為這樣做耽誤時間,其實盲目地做十套考題都不如做一套密切結合課本、舉一反三的考題效果好。

「適度」還包括精選題型。要針對自己的薄弱環節,進行有的放矢的訓練。一個較普遍的現象是,很多同學的歷史考試第二卷(即主觀題)的得分較低,這與大家平時的訓練習慣有關。同學們在做歷史試題時,往往只做選擇題,而對於主觀題的解答,一是覺得太難,無從下手,二是覺得太浪費時間,所以很多同學習慣於看一下答案就了事。希望大家在寒假的復習中,堅持獨立完成主觀題的解答。建議大家先找題干中的關鍵詞,然後針對問題理清思路,填充知識,獨立形成答案,再和參考答案核對校正,最後總結回答此類問題的規律,這樣就可能會在潛移默化中掌握回答主觀題的方法。

另外,上海歷史高考的命題歷來比較靈活,而且每年都有創新,都有亮點,建議大家要根據最新的高考試題選擇典型性試題,即與高考命題盡量靠攏。例如,2007年上海高考有一種新的考核同學思維層次性的題型(第36題),特別提醒同學們應當仔細分析,從題目去體會高考「怎麼考」,從參考答案中體會高考「怎麼答」。通過適度和適量的練習,鞏固、深化乃至活化所學知識,逐步培養迅速准確地審清題意、抓住題眼、閱讀材料提取有效信息、整理答題思路和文字表述的應試能力。

文綜歷史主觀題萬能句

萬能句是沒有的 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過萬能格式的確有 比如。

評述類:先述後評 述作者的觀點(概括)下結論(你的評判)再評論(史論結合) 。認識類:(原因)為什麼(內容)是什麼(作用)怎麼樣【分積極和局限兩方面】。

高考歷史主觀題有哪幾類

絕大部分歷史主觀題會以材料為載體。

給出的材料以《全球通史》之類的有名的史書或不同於考生所用的版本的教材為多。文字或圖片都有可能,近幾年圖片材料的比重在增加。

設置的問題有以下幾類。一為「閱讀材料,說說。

.?」式的,就直接可以從材料中找出答案,加以概括即可。這是考你對材料的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

一為直接提問關於材料所述事件的基本知識,如「該事件發生在何時|在什麼歷史背景下?」或「其實質是什麼?」這就考你對書本的熟悉程度和你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了。一般對考前好好復習了的學生來說不是難題。

前兩類分值不會很高。另一類題是「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說說。

。.」,這類題不難,但容易漏答要點。

做這類題最好先在材料中找出有關內容(一般材料中的答案都很明顯)加以概括(如果概括能力不行的就別懶,都抄上總不會錯),在聯系書本知識分點作答。這類題分值較高。

還有就是「聯系現在。

的狀況談談你對。.的理解」,從材料轉向現實(通常是聯系時政熱點)。

這類題對很多學生來說難答,不知怎麼下手,或者寫了很多都沒答到計分點上。這就要回到材料,聯系時政,對出題者的心理有深入的揣摩,找准方向再答。

這樣的題一般只要打方向正確了,很容易得分。切忌一看到題就迅速憑感覺寫,很容易「離題」。

以上是我對答主觀題的一點總結,希望對你有用。

全國卷歷史主觀題該怎麼答

歷史的話,首先40的材料題你需要學會分層化知識點,因為答題很大程度上是要與材料緊密結合的。

其次你要多答一些知識點,多層次的,政治經濟思想國家政策國內國際等等,思維發散越多越好。語言不一定要優美,最重要的是抓住得分點,可能就那麼幾個字,所以寫了得分點以後不一定還要寫太多話,畢竟文綜寫的時間是很有限的41觀點題的話,你的論點一定要和材料緊密關聯,就和語文議論文一樣。

理解材料,從材料中提煉觀點,盡管放心大膽提,只要和材料有關聯即可,當然要注重史論結合,多一些相關的史料能夠證明。選做題的話選你最擅長的或者挑你看起來最容易的一個,選擇比較多一般沒太大事政治的話大題目肯定都是政治,經濟,文化,哲學這四本書里都會有一個相關大題的題目。

可能是整個板塊的知識(如用政治生活的知識)要你解答,或許是板塊中的某個特別知識點問你(如利用真理的相關知識),所以相關知識一定要記牢。如果想提升把握,你可以背一些相關的模板,一般按照模板回答問題總是有很多共通的地方的。

每次考後考卷上的歷史主觀題如何整理

考後考卷上的歷史主觀題如何整理 第一步:把握試題主旨——總攬全局 1.重要性:緊緊圍繞主題,有層次、有梯度地分析和解決相關問題。

2.重要史觀:文明史觀(高度)、全球史觀(廣度)、現代化史觀(梯度) 3.有試題引言時:細讀引言→關鍵詞(時、空、事)→概括主題 無試題引言時:通讀材料或細讀設問→串聯關鍵信息→概括主題 第二步:明確試題要求——審准設問 1.精讀設問:設問表述→關鍵詞→明確設問要求→清楚設問的主題層次 2.常用句式:「根據材料……」、「依據材料並結合所學知識……」 第三步:細讀試題材料——提煉信息 1.材料結構:通常包括「正文」和「出處」兩部分。 2.重要提示: 關注每一則材料的出處(可幫助提示和確定答題方向) 重視材料中的省略號(往往隱去答題所需的關鍵信息) 3.提取信息: 按照設問要求→細讀材料→關鍵句(詞)→體會理解→簡要整理以備答 第四步:重組考點知識——調用所學 1.對應歷史階段:根據材料信息和設問要求,對應同一歷史時期,回憶形成歷史概貌和階段特徵(答題的知識依託)。

2.調用考點知識:按照設問要求,結合材料信息,重組考點知識以備答。 第五步:規範文字表述——整潔條理 1.規范化: 合理安排答題卷面空間 卷面清潔,字體工整,盡量不塗改 段落化、序號化、要點化 框內答題,不留空白 2.科學化: 運用歷史概念,論從史出,有理有據 廣度第一,深度第二 多角度,短句式,關鍵詞 先概括,後說明 1~2分一句話,爭取句句能得分 。

『叄』 高考歷史主觀題有哪些答題技巧

高考歷史答題技巧

第一步,審題型。高考歷史主觀題主要有敘述、分析、比較、論證、評價等類型。不同類型的試題各有不同的要求。熟悉和掌握歷史試題的不同類型和要求,有針對性地回答問題是取得較好成績的前提。

第二步,審范圍。所謂「范圍」,指的是問題所涉及的時間、空間、人物、事件以及在分析論述時應涉及的論點、論據。換言之,就是要審清試題的具體要求,找到歷史答題的廣度和深度,否則便容易跑題。

第三步,審重點。就是分析歷史試題的設問指向。試題所問的方式、角度、側重點不同,回答的重點也不同。

第四步,審字詞。就是從語法修飾的角度分析句子成分,找出歷史試題的中心詞,然後再找出哪些是修辭或補充中心詞的附加成分和連帶成分,特別是要把握住那些表示時間概念、地域范圍、程度高低、數量多少的帶限制性的關鍵詞。

『肆』 如何回答初中歷史主觀題(閉卷)

一、首先必須准確把握主觀題的評分標准,做到心中有數:

主觀題表面上看沒有標准答案,似乎想怎麼寫就怎麼寫,這往往使學生陷入答題的誤區,答起題來雖想像力豐富但卻漫無邊際。這里必須注意的是,主觀題雖然沒有標准答案,但卻有一定的評分尺度,並不是寫得天花亂墜就能得高分。一般來說,主觀題答題時必須圍繞一定的中心,結合所學的相關歷史知識,用較規范的學科語言做答,也就是要逐步走向中心化、規范化。

分析近年來學生答主觀題的情況,大體上存在以下幾個問題:(1)找不中問題的中心,答題時猶如天女散花,漫無邊際。(2)不能結合學過的相關歷史知識分析問題,言之無物。(3)語言不夠簡潔,不能使用較規范的學科語言。

其實每一道主觀題都有它的答題中心,在答題過程中無論想像力多豐富,形式多靈活多樣,都必須扣住這個中心不能離題。 例如:某編輯部為滿足青少年的要求,假定將《水滸傳》中的108個好漢擴寫為109個,並要求青少年積極投稿。請你以北宋末年的歷史為背景,描寫這個新增英雄的一段人生經歷。 這道題給了學生充分的想像空間和創作餘地,但必須扣住問題的中心是「以北宋末年的歷史為背景」,因此答題時應該聯系北宋末年的歷史背景,把這個新增英雄的人生經歷和北宋末年的混亂、衰弱局勢以及金兵進攻、靖康之變等史實結合起來描寫。這樣才能言之有物,得到較滿意分數。

二、面對題目認真細致,掌握解題三部曲,即審—憶—寫:

主觀題在考試中往往占的分數較多,所以要對它抱以充分的重視。拿到題目後不要急於下筆,應掌握正確的解題思路和方法,盡可能地拿到理想分數。我認為答主觀題時可以按照以下的「三部曲」來完成,即:審——憶——寫:

第一步,審:即審題。要反復讀題,通過題目的關鍵詞句找出作答的中心及格式要求。例如要求的朝代、人物身份、事件、體裁等等。通過這些確定做答中心。

例如:假如你是生活在清朝都城的青少年。一日,在河邊散步時遇到年老的康熙。他要你對他的一生作個簡單的評價。老年人一般都喜歡聽奉承話,老年的康熙更是如此。在他的期待中,你稍作思考,便慷慨陳詞。聽了你的評價,他既高興,又羞愧,也深感後生可畏。請你把你與老年康熙對話的情況記述下來。 這道題目文字雖長,但我們可以通過審題找出關鍵詞句,從而確定答題中心。這些關鍵詞句包括:清朝(時間);你與康熙(人物);對康熙一生作個簡單評價(事件);記述對話情況(體裁);另外還應注意,康熙聽後「既高興,又羞愧」,這說明在評價的過程中既要有功又要有過,應抱著比較客觀的態度,不能一邊倒。當審清了這些組織答案的關鍵所在後,就可以進行下一步了。

第二步,憶:即回憶學過的相關知識。目的在於找出與題目有關的內容,找得越多越好,動筆時盡量聯系。

例如:岳飛為何能流芳百世,秦檜為何遺臭萬年?談談你的看法。 這道題關鍵詞很明顯,就是圍繞岳飛和秦檜兩人來作個評價,因此必須找出與這兩人相關的史實。回憶所學過的相關知識,能令岳飛流芳百世最主要的業績就是岳飛抗金,阻止了金兵南侵,促進了南方經濟發展,因而岳飛作為南宋著名的抗金英雄受到人民的尊敬和愛戴,流芳百世。而秦檜陷害忠良,在岳飛抗金取勝的情況下,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了岳飛,因此遭到人民唾罵,遺臭萬年。

再如:現在讓我們穿過時空隧道走進唐朝開元時期,而你是生活在唐都長安的一個少年,某日,有一批日本遣唐使來訪,朝廷請你當一個導游,請你向日本客人介紹一下唐都長安的景象。 很明顯,這道題的關鍵詞是「唐都長安」。回憶課本中學過的唐都長安的相關內容,可以從長安城的結構和布局特點入手,再展開來描繪長安城的繁華景象,描寫居民的衣食住行,並且結合長安城的開放性,描寫外國遊客穿插其中的情景。通過這種多角度的描繪來展現整個唐都長安的景象。

當然,要做好「憶」這一步,就需要掌握一定量的基礎知識,否則腦中無物是不可能憶得出來的。因此同學們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就應注意積累基礎知識,胸有成竹,答題時才能從容應對。

第三步,寫:即動筆寫。要求大家發揮寫作水平,盡量生動、詳細。這里要注意的是,組織答案時,語言應規范化,多使學科語言,並且結合學過的相關歷史知識寫,使答案的組織更加規范化。

例如:史稱「得人者昌,失賢則亡」。請你結合唐代前期百餘年用人方面的史實加以說明,從中你有哪些感悟? 這道題關鍵詞句是「唐代前期百餘年用史實」;與此相關的知識點主要是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三代君主的治理。在動筆寫的時候應該運用一些專有名詞,給人一種規范化的感覺。如:唐太宗的「虛心納諫」、「任人唯賢」、「貞觀之治」;武則天的「武周政治」、「承前啟後」;唐玄宗的「開元盛世」等等。

綜上所述,歷史主觀題考查的是學生歷史學科的基礎知識和歷史學科的分析歸納及思維能力,而且題題有變化,題題有新意。但不管怎樣變化,有一點是不變的,那就是依託於課本知識。所以,在平時的學習中,對課本知識的落實至關重要,同學們必須做好對基礎知識的積累掌握,這是答好歷史主觀題的前提條件。而歷史主觀題解題能力的提高,決不能急功近利,它是一個尋隙漸進的過程。只要掌握其中的規律和解題技巧,並通過日常訓練去不斷體會,不斷總結,歷史主觀題就會成為有助於同學們考試得高分的題目!

從一定意義上說,問答題是歷史考試主觀題的核心題型。這種題型考查能力相對全面,提問方式靈活多樣,對考生答題的評價有較大彈性。新課程背景下的歷史高考,不但不會改變這一題型的核心地位,反而它的功能還會進一步加強。因此,有必要對問答題的類型、基本要求、提問方式等進行梳理,在明晰相應特點的基礎上,注意答題事項,掌握答題方法,實戰中才能從容應對,游刃有餘。

一、敘述題

特點:敘述題的特點是「敘述」。要求考生對歷史事件、歷史現象產生與發展過程或者消亡(結果)以及歷史人物的重大活動作系統的歸納敘述。

提示語:敘述題的題目中常會出現「簡述」「概述」「綜述」「試述」「指出」「列舉」「如何」「怎樣」「是什麼」「有哪些」等一類詞語。

答題注意事項:一般按時間順序、因果關系表達即可。第一,圍繞題目要求的基本知識要點作答,不必展開,講述明白即可。第二,題目中有「簡述」「概述」「綜述」之類詞語的,一般時間跨度較大,因而必須先劃分階段,然後再按階段回答問題。第三,概括性一定要強,時間、條理也要清楚。

例1. 簡述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回答這一問題時,可從三個方面進行簡單敘述,不必展開。第一,從生產力的發展狀況來分析。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經歷了工場手工業時期、蒸汽時代、電氣時代和電子信息時代等幾個階段;第二,從生產關系變革來分析資本主義的發展。資本主義經濟經歷了商業資本、工業資本、私人壟斷資本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等幾個階段;第三,至於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形成,要縱觀新航路的影響,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對世界市場形成的影響等,並據此作出認真分析。也就是說,要對這幾個階段進行有機的聯系、概括和提升。

此類題目的時間跨度大,所以概括性要強,階段劃分要清晰,然後再逐一回答。

例2.2006年全國文綜試卷I第39題「(1)根據所學知識,分別指出兩次鴉片戰爭後清政府開放的通商口岸的地理分布特點。」

考生只要結合課本知識就可以得出其特點:第一次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第二次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各省和中國內地(或長江中下游沿岸城市)。

此類題目的能力要求較低,但是,如果把握不好答題技巧,也有得不到高分的可能,必須引起注意。

二、論證題

特點:論證題的特點是「論」。要求考生運用歷史知識和歷史學科的基本理論對史實透徹分析、對觀點或結論進行論證,以說明道理,得出結論,來論證某一觀點或者結論的正確與否。

提示語:論證題的題目中常會出現「說明」「論證」「證明」「試論」「為什麼」等一類詞語。

答題注意事項:就形式言,第一種是題目中直接給出觀點或者結論的,第二種是給出一些材料讓考生閱讀、分析而得出觀點或者結論,再用史實加以說明論證的。回答論證題的關鍵在於掌握判斷觀點或論點正確與錯誤的標准,一是實踐的標准,二是理論的標准。同時,論證要擺出史實,得出結論,即「論從史出,史論結合」;還要做出相應的說明、結論或總結。

第一種形式,題目中直接給出觀點或者結論。

例1.近代前期,先進的中國人向西方學習的歷程,陳獨秀認為經歷了「學術(技術)·政治覺悟·倫理覺悟」三個時期。請說明三個時期的事件及結果。

這個題目的觀點非常明確,直接用史實說明即可。第一,學術(技術):洋務派主張「師夷長技以自強」,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維護清王朝的統治,開展了洋務運動,但是,只學習技術,不學習制度,最終破產。第二,政治覺悟:隨著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初步發展,資產階級登上了政治舞台,維新派主張實行君主立憲,掀起了戊戌變法運動。革命派主張用革命的手段推翻清王朝的統治,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領導並發動了辛亥革命。但是,由於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妥協性,結果失敗。第三,倫理覺悟:隨著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和資產階級實行民主政治的要求增強,資產階級激進民主主義者高舉民主和科學的大旗,在思想文化領域掀起了一場反封建的新文化運動,動搖了封建正統思想的統治地位。

例2、有人認為《資政新篇》是對《天朝田畝制度》的補充和發展。這種觀點是否正確?為什麼?

此題有一個判斷觀點的過程,先判斷正確與否,然後再用史實分析論證即可。

第二種形式,給出一些材料讓考生閱讀、分析而得出觀點或者結論。

例3.(材料略)閱讀材料回答:(1)A國聯、聯合國成立時標榜的共同目的是什麼?B兩個組織成立初期是否達到了這一目的?C為什麼?(2)結合材料及所學知識,說明聯合國作用得到改變的必然性。(3)結合材料分析,你是否同意日本成為「聯合國安全常任理事國」?理由是什麼?

由此觀之,(1)中的A、B是典型的簡述題,其共同目的回答是:「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促進國際合作。」是否達到目的的回答是:「沒有達到目的。」(1)中C的「為什麼」要用史實簡述,回答是:「國聯成立後一直被英、法所操縱,成為維護凡爾賽體系的工具;聯合國在成立初期一直為美國所操縱。」而(2)與(3)問,則是典型的論證說明與分析題。第(2)問重說明,題目要求必須用史實來說明聯合國作用得到改變的必然性,回答是:「美國憑借其雄厚的綜合實力,在全世界范圍內推行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其做法不得人心;第三世界國家力量的崛起,取得了聯合國的多數席位,和平民主力量大大增強。」第(3)問,難度加大,首先必須亮出觀點,用史實說明並分析其觀點,即「不同意」或者「同意」,然後說明其理由。如:「不同意。日本迄今為止不能對待歷史,甚至還極力美化侵略戰爭,企圖重溫軍國主義舊夢。」或:「同意。經濟決定政治,作為經濟大國的日本,成為常任理事國後,可以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此類題目能力要求較高,如果把握好答題技巧,得分一定會再上一個層次。

三、分析題

特點:分析題的特點是「析」。重在要求考生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一些基本原理對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現象、歷史特徵或者它們的某些方面進行剖析並得出相應的結論。

提示語:分析題的題目中常會出現「辨析」「解析」「分析」「探討」等一類詞語。

答題注意事項:就步驟言,首先明確「是什麼」;然後回答「為什麼」。就目的言,一是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內涵外延的掌握;二是考查學生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和能力。即用辯證統一的觀點,把歷史現象、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放在特定的歷史環境和條件下去分析,分析其背景、原因,以揭示事物的本質,總結歷史作用、影響、歷史地位,從中吸取經驗和教訓。

例1.2006年高考江蘇歷史試卷第28題:在中國近代民主革命時期,太平天國的《天朝田畝制度》,孫中山『平均地權』的思想,中國共產黨1931年的土地革命路線,都提出了改革土地問題的主張。請分別分析三者的性質和影響。你從中獲得的啟示是什麼?

這一題目解答的技巧是解決好「是什麼」和「為什麼」的問題。首先要明確上述三者關於土地主張的內容和結果分別是什麼,然後再解決「為什麼」和「啟示」的問題。其回答是:「《天朝田畝制度》是農民階級的土地綱領;它突出反映了農民階級要求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強烈願望;但它主張平均分配土地,是一種空想,根本無法實現。『平均地權』是資產階級的土地綱領;它表達了資產階級的利益和要求,推動了資產階級民主運動的發展,但是沒有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1931年的土地革命路線是無產階級的土地革命綱領;它使廣大貧雇農獲得了土地,調動了一切反封建的因素,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奠定了基礎。」由此可以得出結論和啟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中心問題是農民問題和土地問題,只要中國共產黨才能提出完整的土地革命綱領,徹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務。」

四、比較題

特點:比較題的特點是「比」,有「類比」和「對比」之分。要求考生運用類比和對比的方式,將在屬性上具有可比性的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歷史事件、歷史現象、歷史人物等進行比較,進而得出其異同點或者區別其本質特徵。

提示語:比較題的題目中常會出現「比較」「對比」「與······相比」等一類詞語。

答題注意事項:比較有單一性比較和綜合性比較之分。單一性比較題直接導出了要比較的要素,如背景、原因、目的、性質、結果和影響等,指向性較強,容易把握。綜合性比較題沒有指出比較的內容或項目,要求考生用自己的知識水平和思維水平去綜合分析,確定比較內容,因而不易把握,有一定難度。好多考生考試時十分茫然,不知道比什麼、怎樣比,感覺是無從下手。如果我們掌握了比較的原則和程序,答題時就會輕松切入。就比較的原則和程序言,一是比較歷史現象發生的背景、原因、歷史條件和人為目的的相同和不同;二是比較歷史現象的內容(主要過程)、特點、特徵(表現形式)、性質、實質等方面的相同與不同;三是比較事物成敗的原因、歷史作用、地位、影響、經驗和教訓等方面的相同和不同。就完成比較的條件言,一是基礎知識要熟悉,必要的敘述不能少;二是比較雙方要清楚,分析也要深刻。

例1. 請對資本主義經濟狀況、政治特徵進行比較。

這一題目沒有確定的比項內容,需要考生從經濟、政治方面入手,綜合分析後才能確定。經濟發展可以分為三種類型,即跳躍式發展的美、德、日;漸進式發展的英、法;一定程度發展的俄國。其原因可以從政治、經濟(資金、勞動力、技術、市場等要素)上逐一分析與比較。

例2、商鞅變法與王安石變法性質、特點有何異同?各自要解決的主要矛盾是什麼?結果有何差異?指出結果不同的根本原因。

這是一個單一性比較題,只要有牢固的基礎知識,即注意基本史實的記憶、熟練掌握教科書的內容就能夠完滿解答。

五、評價題

特點:評價題的特點是「評」,即評判、估價。要求考生依據所學知識,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對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歷史現象給予中肯的評價。

提示語:評價題的題目中常會出現「試評」「評價」「你的看法如何」「認識」等一類詞語。

答題注意事項:首先要注意區別,即區別評價題與論證題之第二種形式的近似與不同。論證題的觀點和結論明擺在題目中,而評價題的題目中是沒有觀點和結論的,是要求考生在分析綜合的基礎上提煉出觀點和結論,觀點和結論需要考生自行得出,屬於考生的見解(即創造能力),因而評價題是開放式試題的最好呈現方式之一。其次是圍繞正確的觀點(結論)用史實論證,予以肯定。當然,評論是否正確的依據也很重要,一是用辯證唯物主義的方法看問題;二是觀點立場要正確。與此同時,還要以史實為依據,做到「論從史出,史論結合」。

評價題是問答題中最具研究性學習的試題之一,有一定的難度;也有一定的靈活性和規律性的東西,與敘述題結合起來,能夠檢測學生歷史知識的實力和功底。考生如果能把握其解題技巧,同樣也能將成績提到一定高度。傳統的典型題目太多,例如對拿破崙的評價問題;對辛亥革命或成果或失敗的評價問題;對洋務運動的評價問題;前面談到的「你是否同意日本成為『聯合國安全常任理事國』」的問題等,都具有研究性學習的價值。近年來,評價題的答案在由惟一性走向開放性。

例1、2005年11月13日13時40分,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雙苯廠發生連續爆炸。這次事故造成5人死亡,1人失蹤,60多人受傷。導致了哈爾濱市有史以來長達4天之久的停水,並引起松花江下游地區嚴重的水污染。當今世界科學技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迅猛發展,增強了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給人類帶來了空前的繁榮,也給今後的進一步發展准備了必要的物質條件。對此,人們產生了盲目樂觀情緒,以大自然主人的身份,好像對其進行長期大規模的資源掠奪是不會受到任何懲罰的。然而,這種掠奪方式的產生,已經造成了生態和生活環境的破壞,大自然向人類已經亮起了紅燈。可持續性發展戰略的核心是經濟發展與保護資源、保護生態環境協調一致。這是一個長期的戰略目標,需要代代人的努力,我們必須從現在做起。結合前幾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以及對人類社會影響的史實,談談今天我們應如何利用科學技術來為人類服務、為人類社會的發展服務。

就答題言,史論結合、層次分明、詳略得當、用詞准確這是必須的。具體到本題,條理清晰很重要:首先是解決利用科技的態度問題,不同的態度,會給人類帶來不同的結果;其次要談到前三次科技革命被人類利用而產生的巨大作用;最後從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角度談科技開發,既要看今天,還要看未來。這是一道基礎知識與思維創新能力的結合,具有研究性學習價值的范題。

六、綜合題

面對當今高考命題改革的逐年深化,綜合題設計無論形式和內容都呈現出復雜化的趨勢,在一個材料閱讀題中,往往會涉及多種形式的提問,從簡單到復雜,難度逐漸增大,形成一定坡度,要求考生認真分析、理出思路、組織內容、解答問題。敘述題中既要「簡述」,又要「說明原因」;分析題中的提示語,既有敘述題的「指出」,也有論證題中的「說明」和分析題中的「分析」;比較題中,既要「比較」,又要「分析」,等等,一句話,綜合題的形式和內容都是比較復雜的。因此,我們要加強基本史實的記憶與理解,按照大綱的要求熟練掌握教科書的內容,以不變應萬變;在方法上,掌握各類題型的解題技巧,提高解題能力,靈活應對各種問答題的提問方式。綜合題是上述五類題型的集合,明白了各類題型的特點,抓住了各類題型的答題關鍵與解題技巧,無論難度多麼大的綜合題也能迎刃而解。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笑對高考,穩操勝券。

『伍』 歷史主觀題有什麼答題技巧或答題模板嗎

不同類型的題目,有不同的作答思路,如
1.原因(背景)類:主觀—客觀,國內—國際,必要性—可能性,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對
外關系—民族關系,等。
2.措施(內容)類: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對外關系—民族關系—軍事—教育,等。(過程
類:導火線—起點—轉折—結果—評價。近年來很少考。)
3.影響類:分析性質,積極—消極,直接—間接—深遠,對內—對外,等。
4.作用類:由近及遠,由內及外,直接—間接—深遠,等。
5.評價類:分析性質,積極—消極,進步性—局限性,初期—後期,等。如分值較高,可採取:史實
+性質特點+影響(消極和積極)+結論。
6.變化(趨勢)類:由……到……,越來越……,等。
7.體會(啟示)類:材料反映的基本原理和觀點,得出的經驗或教訓,應該努力的方向或整改措施(應
該怎樣,不應該怎樣),等。
8.比較類:相同點—不同點;比較角度:原因—內容—性質—結果—影響,等。
9.判斷(選擇)觀點類:判斷(選擇)觀點—闡述理由(論證觀點)—總結升華,等。
10.評述類:一般採取「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模式。「是什麼」,即從材料中概括出
的觀點是什麼或你同意的觀點是什麼。「為什麼」,即你的理由是什麼;評卷要求「多角度」論證,一般
應不少於三方面論據,有時還需要中外對比。「怎麼樣」,分析觀點對或錯的根源,一般可從時代和階級
的局限性或理論的高度等方面思考。

『陸』 高中歷史的主觀題如何回答

一、做好高中歷史主觀題,要從以下二個方面著手
(一)審題:
將審題訓練和提取信息能力的培養結合起來。因為審題本身也是一種提取信息的過程。在審題訓練中,我們強調審時間、地點、關鍵詞、提示語、材料來源,審問題(根據材料提出的問題,這些問題有時又可以反過來給人以提示),這些都可以作為培養提取信息能力的基本方法。閱讀材料不僅要讀正文或表格內數據、圖片的主體,還要讀提示語(含表內提示語、表外提示語)、注釋、材料來源、標點符號、圖片的背景等,不要放過任何細節;既要考慮顯性信息,又要注意聯系所學知識分析隱性信息;既要重點突破,又要兼顧全局。審題必須把握「一、二、三」:
「一」是指「一個前提」,即「讀懂讀透材料(尤其是圖表與數據)」,必須明確其中主要概念,說明的主要問題,而後弄清楚圖標與數據是怎樣展示概念、說明問題的。
「二」是指「兩個原則」,即「充分獲取和利用有效信息」、「立足材料,聯系課本」。首先是「充分獲取和利用有效信息」。所謂「有效信息」是指與設問相關的內容,往往是材料的中心或主旨。如果有效信息沒有被發現,就不能很好地完成問題的要求而影響得分。其次是「立足材料,聯系課本」。材料所展示問題的角度不一定與課本完全相同,比如某一個歷史事件,課本可能主要敘述其積極性的一面,而材料可能展示其局限性的一面,聯系課本是必要的,應該把材料所反映的內容與課本所學的相關知識掛上鉤,運用所學的知識和觀點進行評論和解析。
「三」是指構思答題的「三個步驟」。即「一看」,看有幾個設問;「二找」,找出設問中的求答主題(或項目)和限制條件;「三答」,根據設問組織答案。組織答案時,最好採用「序號化」,如:①②。
(二)根據設問做答:
在考試的時候,很多學生經常沒有明確設問就答題,所以往往出現漏答丟分的現象。非選擇題一般有四種設問:一是「根據材料回答」。一般可分根據一段材料或幾段材料提問,這種問法的答案一般可由材料直接或間接得出。對於這種試題考生可以根據分數值逐條從材料中找出並適當歸納,一般一分一點,不必妄加論述;二是「根據(或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回答」。一般有根據一段材料和所學知識提問與根據幾段材料和所學知識提問兩種,這類問題和答案不能全部從材料中得出,部分答案必須要結合所學相關知識來回答。考生要根據材料中時間、關鍵詞判斷出要考查的知識范圍,再結合這部分知識進行回答。三是「根據以上材料和問題回答」。這種提問方式是將材料中所涉及的都拿來當作有效信息處理,既提供了題目的思考方向,又設置了新的情境,理解和把握好材料是作答的關鍵。四是「根據所學知識回答」。這種提問方式就是從所學知識出發去探尋問題的答案。此類問題中材料只是起到創設情境的作用,完全要根據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根據設問做答的「五字訣」──述、論、析、比、評
「述」,即敘述。答題時一般按時間順序和因果關系表達,但要注意的是:(1)題目要求的知識點一定要涉及,不必展開,更不可遺漏。(2)對於概括性較強、時間跨度較大的,要先劃分歷史階段,再按階段回答問題。
「論」,即論證。論證首先應該判斷觀點和論題的正誤,標准有兩個:一是實踐的標准,二是理論的標准。論證要擺事實,講道理,首先要用充分的事實證明觀點和命題的正確或錯誤,然後要做出相應的說明、結論或總結。答題強調列舉史實要充分和全面,說服力強。
「析」,即分析。一般先要回答「是什麼」,在此基礎上回答「為什麼」。要求考生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把歷史現象、時間、歷史人物放在特定的歷史環境和條件下去分析其原因、背景,揭示事物的本質,認識歷史發展的規律,總結歷史作用、影響和歷史地位,從而吸取歷史的經驗和教訓。
「比」,即比較。對於有比較項目的問題,可以按照要求進行比較;對於沒有給出明確比較項目的問題,很多考生往往不知道比什麼、怎樣比,答題無從下手。掌握下列方法和原則就可以比較完整的進行比較。
方法:以一個事件或者人物為中心,列出相關的項目;然後與另一個對比。
原則:(1)比較歷史現象發生的原因、背景、歷史條件和目的。(2)比較歷史現象的內容、特點、特徵、性質、實質。(3)比較事物成敗的原因、歷史作用、地位、影響、經驗和教訓等。
「評」,即評論、評價、評析等。要想評論正確,要做到以下幾點:(1)用辯證唯物主義的方法看問題。(2)評論問題的觀點立場要正確。(3)評論要以事實做論據。
二、答題失誤的原因及應對措施
學生應試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
1、審題能力弱、提取信息不全面、提取信息不準確、不能剔除無效信息等。閱讀材料不夠冷靜、細心,慌亂中沒有發現可以利用的信息,特別是圖表題,經常出現這樣的錯誤,丟分非常普遍。只要在閱讀中把材料徹底讀通讀懂讀明白,正確完整地回答問題才會有保證。
2、不能把材料提供的信息和課本學習相結合,只用課本知識或只用材料信息答題,不能兩者互補,致使思維不夠辯證,答題內容不全。
3、答非所問或者遺漏知識點。答題中要注意問題的設問,有幾個設問就回答幾個問題,一問一答,要層次清楚。不要把幾個設問混起來回答,要知道,判卷給分是各個設問分別給分的。
4、觀點的錯誤,立場的錯誤,使答題出現較大的偏差。常出現的錯誤是:不實事求是,按現在的社會情況和意識去看待歷史事件和人物。不是客觀地按歷史發展規律評價事物,而是憑個人的感情和主觀臆斷評價。
5、答題針對性差,東拉西扯,不著邊際。因此,在答題中要仔細審讀題目要求,問什麼就答什麼,緊扣題目,逐層作答。
6、空發議論,缺少史實論據,或者只列舉史實而沒有評論。切忌答題只擺史實不講道理,更忌空講理論而沒有史實做依據。
7、論述雜亂無章,前後無序。克服的辦法是要按順序答題。在回答每一設問的過程中,或按時間順序,或按事物的因果關系順序,或按邏輯關系順序答題,要做到邏輯嚴謹,層次清楚,條例清楚,語句通暢連貫。
8、文字書寫潦草,使閱卷人無法辨認。因此在答題中一定要書寫工整。
三、高考歷史規范性答題指導
答題重在答案的知識正確性,但每次考試後總有考生埋怨閱卷不公正,自己答案正確卻得不到滿分。其實,原因很簡單.你忽略了答案的外在形式上的「美觀」,缺乏親和力和嚴謹性,征服不了閱卷的「判官」。考試「四到位」能有效地解決非智力因素造成的考試失分。
(一).書寫到位。
要求用楷體或行楷體書寫文字,不要用草體書寫,一筆一劃、減少連筆、工整清晰,自然爽心悅目;用筆、用墨也很重要,高考要求用0.5mm黑色簽字筆,因此平時做題訓練盡量靠近高考要求,不要用鉛筆、亮度太低的藍黑墨水、藍黑色圓珠筆也少用;客觀題目前都採用塗卡答題,我們在訓練中應選用合格的2B鉛筆塗卡,這樣能很好地掌握這種鉛筆的特性,以免上考場出現折斷鉛筆芯,塗得太輕、太重等不利現象;考試書寫中千萬不能出現錯誤字,否則會大煞風景,影響閱卷者對你的印象。
(二).格式到位。
文科書寫的規格式樣是統一的,語文考試中作文格式應運用到歷史學科作答中來。答題應分段,每個自然段起筆必須空兩格,一行書寫不盡的文字轉行應該頂格繼續書寫,不能象做豆腐一樣,四四方方一大塊,不知頭緒;每段字里行間要均勻大方,標點符號也要准確清晰,不能從頭至尾只用「圓點」符號;同時,另一個極端也是錯誤的:有些同學將一道題的答案沒頭沒腦地分成八段、十段文字,「豆腐塊」變成了「面條」,這顯然是邏輯混亂的表現。
(三).層次到位。層次是說話、作文內容的次序,層次到位是正確分段的前提保證。每個問題的解答總有主要線索,有的按時間劃分若干階段,有的按地點劃分幾個地域,有的按社會結構分為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層面,有的須要按因果關系進行從因素到結論進行論證。我們應該找准適合題目的主要線索,依據線索,整理出第一層次的若干方面,這些方面有幾個,就應用幾個並列自然段去闡述。一般來說,在第一層次(或每個自然段)內部,只需要將知識要點化就行了,不必再細化第三、第四層次為更多的自然段了。
(四).語言到位。
例如說鴉片戰爭就是特指第一次鴉片戰爭,不能理解為兩次鴉片戰爭。所以,歷史學科考試答題,不能自造歷史名詞,也不能用口頭語言,文學語言,甚至修辭手法。要充分尊重歷史學科語言的嚴肅性和科學性,採用教材中的標准概念、老師講解時的正確觀點來闡述史實,分析史料,評價人物。同時,文字要簡潔,語言要精練。
四、來自高考閱卷老師的建議
參加高考的考生在高考中,不僅要同自己的心理作斗爭,還要注意制定與高考閱卷老師的心理相符的對策。因為閱卷直接關繫到考生的分數的高低,是考生在高考中取得高分不可或缺的關鍵所在。
1.給閱卷老師一個良好的第一印象
評卷工作是一項任務很重的工作,除了要保證評卷質量外,評卷速度對評卷任務的完成有決定性的影響。如果一些考生答得啰啰嗦嗦,拉拉雜雜,就會給評卷老師留下不好的印象,認為你可能不太懂,從而影響到你的得分。為了閱卷老師能有良好的第一印象,除了做到卷面要整潔,字跡要工整,讓人一看就舒服外,答題時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1)答案要點化。為提高速度,在實際評卷操作中,評卷老師一般只注重「關鍵詞」,對學生所答文字只是「看」或「瞅」,而不是「讀」或「念」。一般情況下,評卷老師一邊簽名(除第一份簽全名,其餘只簽姓),一邊瀏覽考生的答案,一邊作翻頁准備,在做上述動作的同時寫出所改題目的得分。所以,你的答案決不能像寫作文那樣,大段大段的一氣呵成,下筆千言,不切要點。你的答案要做到「三化」:段落化、序號化、要點化。如果某題不止一問,你應該一問一答,將每一問的答案分成不同的段落,並在每段前簡要標明你回答的是什麼問題,千萬不要把幾個提問混起來回答;如果某一問答案要點不止一個,你應該把答案分成若干個小的要點,並在每一要點前標上序號,如(1)(2)(3)……①②③……或者abc……;如試卷空間允許,最好能將這些序號上下排列,沿左側照齊,讓評卷老師一目瞭然。
(2)答案要點要醒目。有的考生組織答案時寫的文字很多,甚至長篇大論,但不得要領,命不中「得分點」。你應該把你答案的每層意思都總結出關鍵詞,並盡可能把關鍵詞「要點」寫在最前面,然後再進行解釋。就像前面所說的那樣,改卷時,評卷老師看的只是「關鍵詞」,如果你的「關鍵詞」寫得過於「隱蔽」,沒有讓評卷老師在「瞬間的一眼」看到,你極有可能失去本來應該得到的分數。「把金子擺在老師最醒目的位置」,「把得分點作為隊長站在隊伍的最前面」,改卷老師想不給你分都難。
(3)合理安排答題空間。有的同學寫答案時習慣從所給空間的中間寫起,寫到最後甚至寫到密封線內。密封線是要「密封」起來的,評卷老師根本看不到。如果答案寫到密封線以內,不但密封線以內的文字無效,露在密封線外的文字因為缺了後半行,語句不通,想給分都十分困難。由於空間不夠,有的同學寫到最後幾行字體越來越小;或者從答案末端畫一大箭頭轉再到左側,繼續補充答案,給老師十分不好的印象,以至老師給起分來對你十分「苛刻」。所以,組織答案時,一下筆就應該盡量從左側開始,把空間留在右側,用不完可以空著;若檢查時靈感再現,想起好的要點可以繼續補充。
2.答出技巧與水平,讓人滿意,讓自己多得分
主觀題的得分,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考生所寫的答案要點,二是閱卷老師的印象,這里的印象除了上面所講的第一印象外,還有老師通過考生所寫的答案內容可獲得的此考生是一個優秀學生,還是不理想的學生的信息,這些印象直接影響著具有彈性的分數。主觀題的得分一般都有彈性,為了操作起來方便,每個評卷老師每道題都有1分內的拍板權,因此,要想拿到這1分,就必須讓評卷老師滿意(如果主觀試題多,加起來就是好幾分了,故應當予以重視)。要想盡量多得分,除了做好攻略一中的幾點外,還要做到以下幾點:
(1)答案要點要全面。評卷時「采點給分」,即用標准答案與你的答案相對照,照上幾個「得分點」給幾個相應的要點分。在評卷點,一般都要制定一個更為詳盡的評分細則,比如同義詞替換、新增要點等。為得到更多的分數,你組織的答案包含的「要點」一定要多。為做到這一點,答題可適當採取「多多益善」的原則。注意,這里的「多多益善」指的是「要點」多,而不是「文字」多。當然,「要點」多可能「文字」也會相應增加,但絕不是長篇大論。比如關於圓明園「維持現狀」還是「重新修建」問題,讓你選擇一種觀點,並給出理由。你的答案應該是給出盡可能多的理由(要點多),而不是把其中的某一個理由敘述的多麼充分(文字多)。因為改卷時,老師看的是你給出了幾個合理的理由—每一個理由都有固定的分數;如果你只闡述某一個理由,即使你論述的再充分,評卷時也只能給一個要點分。所以,在不知道確切答案的情況下,你的答案包含的要點應該「多多益善」。
(2)答案內容「廣度第一,深度第二」。如上所述,評卷時「采點給分」,而不是按深度給分(深度至多加1分,一般考生得不到)。如2005年全國文綜卷Ⅰ第37題「簡要評價民族主義的歷史作用」,評卷時凡是知道「一分為二」的,首先就可以得到4分;對積極和消極作用稍加說明,即可得滿10分。如果只回答積極或消極其中一個方面,理由闡述的再詳盡,評卷細則說「至多給6分」。實際操作時,評卷老師在標准答案和評分細則以外一般不隨意新增分數;而只要答案全面,思路開闊,只要包含「要點」,老師對闡釋部分都顯得十分寬容。如本題對積極和消極作用只要有所說明,即使解釋的不夠准確、全面,根據「可給可不給的分盡量地給分」的評卷原則,一般都會給滿分或大部分分。所以,在組織答案時,「廣度」比「深度」顯得更為重要。
3.按分作答、自信得分
(1)值多少分回答多少內容。有同學會問,面對一個問題,回答多少內容算是「正好」呢?答曰「一分價錢一分貨」,「給多少分回答多少內容」。高考試卷每一個小問題後面都標有相應的分值,標10分分值的題目需要回答的內容一定比標4分分值的題目需要回答的要點多。根據近幾年的經驗,一般每個要點1-2分。但是,有一個情況你必須清楚,就是你回答的要點不可能和標准答案完全一致。所以,你組織的答案應該盡可能詳盡,如果把你組織的答案看做數學上的「集合」,那麼你的「集合」里包含的「要素(得分點)」一定要多,評卷其實就是求你的「集合」與標准答案「集合」的「交集」。如果把標准答案比作「魚」,你組織的答案就應該是「魚網」,為了多捕「魚」,你的「魚網」是不是應該應適當大一些呢?
(2)寫在試卷上的文字不要輕易劃掉。有人曾把高考改卷工作形容為「錯誤裡面找正確」,其實一點也不過分。評卷老師「相當」寬容,只要你的答案有得分點,只要你的答案能讓老師「發現」,老師就會給分。試題內容無論你會還是不會,一定要敢於回答。回答錯了一般也不要劃掉,因為錯誤部分不影響你正確部分的得分。何況,你認為錯誤答案的,說不定裡面還包含「得分點」呢。評卷老師是來「給分」的,不是來「扣分」的,只要你的答案有得分點,不會因前面的錯誤而受到「株連」。即使你對某一題目十分陌生,也要盡量答上幾點,因為閱卷老師給0分是十分謹慎的;更何況每個評卷老師都有1分內的決定權,只要答案不是太不像話,一般都會多少給點分。
希望以上內容能對你有幫助!

『柒』 歷史主觀題答題技巧

一、原因類問題
1、原因廣度:原因=主觀(內因)+客觀(外因)
⑴主觀原因:事件發起、參與者內在經濟、政治、思想諸方面因素
⑵客觀原因:自然、社會環境、外在各方面經濟、政治、思想因素等
原因廣度分析方法側重於動態分析。如美國獨立戰爭的原因廣度分析:
(一)內因:①經濟: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統一的市場等
②政治:美利堅民族形成、資產階級、種植園主階級形成等
③文化:統一的文化、民族意識覺醒等。
(二)外因:①英國的經濟掠奪和政治壓迫
②啟蒙思想的影響等。

2、 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
⑴直接原因:最直接引發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導火線、借口等)
⑵主要原因:包括引發事件的主觀、客觀各方面重要因素
⑶根本原因:歷史趨勢(生產力發展、時代要求)+主觀需要等
三者既有層次區別,又有聯系滲透。如「五四」運動爆發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主要原因涉及當時國內外各種矛盾,包括帝國主義侵略、北洋軍閥黑暗統治、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無產階級壯大、十月革命影響、馬克思主義傳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則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層的因素。

3、矛盾分析:
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矛盾、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矛盾、階級矛盾、階級內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團矛盾……
如尼德蘭革命爆發的原因:
①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與舊制度矛盾
②資產階級與封建階級矛盾
③尼德蘭人民與西班牙統治者的民族矛盾
④加爾文教與天主教矛盾等等。

二、認識類問題
題目特徵記心中,遇到問題才不懵:
認識啟示題,一般不單獨成題,往往出現在一個大題的最後一問。從相關歷史中得出經驗教訓、啟示、認識是重要的學科能力之一,也是高考命題中非常常見的題型。
「啟示」一般由「經驗教訓」而來,因此,「經驗教訓」與「啟示」,對我們回答相關問題而言,其所要求的內容基本是一致的。
題目要求考生談對歷史問題的「認識」,有如下幾情況:
(1)考查對相關歷史問題的總體掌握情況,實際就是對相關教材知識、題目所給歷史材料的高度概括;
(2)對相關歷史問題作出簡要的分析評價,對這類「認識」教材中往往有現成答案可以利用,作答時要先想一下教材中的相關評述,然後再依據題目所提供的材料,進行適當的補充;(3)由某一具體問題,談對某一類問題的看法;
(4)通過歷史問題對相關的現實問題作出預測;
(5)與經驗教訓、啟示所要求內容基本一致。
答題技巧記得牢,作答迅速分數高。經驗教訓與啟示題的作答程序是:
(1)對相關歷史問題的教材、題目材料及前面幾問的答案進行系統,依據自己的理解將教材與材料中涉及這一歷史問題的相關因素,分為「好」「壞」兩個方面。「好」的即是經驗,「壞」就是教訓。
(2)對上一步所歸納的內容進行分析提煉。對內容相近或屬於同一理論體系的因素整理合並,並上升到理性高度。因為,只有高度概括,具有理性的東西才能具有借鑒意義,用於指導現實活動。因此作答一定要抓住關鍵,切中要害。最後成形的答案,切忌各條目間內容相近,或答出內容過於具體,缺乏理性與概括。
(3)最後確定作答內容。經驗教訓與啟示問題,多能通過一定角度與現實相聯系,依據題目本身能夠得出許多經驗教訓或啟示,我們應該優先考慮將那些與現實聯系最密切的內容寫入答案。因為,這類題一般而言答案要求不會太長,答出三個左右的條目就可以了,即使我們想多寫上兩條,也注意作答的順序。
(4)注意語言表達。由於經驗教訓或啟示,是用於指導現實活動的,表達時應用正面語言,即把「壞」的正過來說。如人民公社化的錯誤在於生產關系的公有化程度過高,脫離了當時的生產力水平。作答時我們應說:「應使生產關系與生產力的發展水平相適應」。
歷史認識題依據前面提到幾種情況要注意以幾點:
(1)對相關歷史問題的總體把握,一般可從原因、內容(過程)、影響(意義)等幾大方面入手,多數題目是就其中的某一方面作出要求。這種認識一定要抓住主幹與本質,不能把概括當成縮寫。
(2)對相關問題的分析評價,不同於普通的分析評價題,只亮明觀點,不要展開分析。
(3)由具體問題談一類問題的看法,其宗旨是要說明這類問題的重要性(由原因與影響入手)、這類問題應對方法(從過程、內容入手)等。
(4)通過歷史問題對相關現實作出預測,要從歷史問題的原因、影響入手,同時還要密切聯系現實問題,得出與現實問題的相關報道一致的結論。
認識啟示題,一般而言與前面幾個設問聯系密切,因此,一定要注意這一問答案與前面答案的協調
參考資料: http://..com/question/510440244?&oldq=1

『捌』 全國卷歷史主觀題該怎麼答

歷史的話,首先40的材料題你需要學會分層化知識點,因為答題很大程度上是要與材料緊密結合的。其次你要多答一些知識點,多層次的,政治經濟思想國家政策國內國際等等,思維發散越多越好。
語言不一定要優美,最重要的是抓住得分點,可能就那麼幾個字,所以寫了得分點以後不一定還要寫太多話,畢竟文綜寫的時間是很有限的
41觀點題的話,你的論點一定要和材料緊密關聯,就和語文議論文一樣。理解材料,從材料中提煉觀點,盡管放心大膽提,只要和材料有關聯即可,當然要注重史論結合,多一些相關的史料能夠證明。
選做題的話選你最擅長的或者挑你看起來最容易的一個,選擇比較多一般沒太大事

政治的話大題目肯定都是政治,經濟,文化,哲學這四本書里都會有一個相關大題的題目。可能是整個板塊的知識(如用政治生活的知識)要你解答,或許是板塊中的某個特別知識點問你(如利用真理的相關知識),所以相關知識一定要記牢。如果想提升把握,你可以背一些相關的模板,一般按照模板回答問題總是有很多共通的地方的。

『玖』 如何答歷史特點類主觀題

關於問答題的解題方法

一、問答題的種類

問答題按照題的性質和要求,可分為敘述、綜合、分析、比較、評述、材料式問答題等不同種類.

1.敘述題:將歷史事件、歷史現象或歷史人物活動的原因(或背景)、經過、意義(或性質、影響、作用、評價)按一定順序直接敘述出來.

2.綜合題:將分散在不同章節、不同國度、不同歷史時期但又有某種聯系的歷史內容系統歸納,貫穿融會,進行表述,並得出適當結論.難度較大.

3.分析題:將復雜的歷史事件、現象或內容分解成幾個方面:背景、原因、性質、特點、結果、意義、作用、經驗教訓等,揭示其本質並得出結論.如說明了什麼?有什麼啟示等等.

4.比較題: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進行歸納,找出它們之間的可比點加以比較,求同析異,以加深對歷史事件本質的理解.這是認識和分析歷史問題的常用方法.

5.評述題:先將歷史事件、歷史現象和人物的活動,給以綜合歸納,概要敘述,再依據當時的具體條件,給予歷史唯物主義的評價.評價歷史人物還要注意結合時代背景,實事求是地評述.可先敘後評或邊述邊評,夾敘夾議.

6.材料式問答題:即材料解析題(含圖表、圖片)和問答題的融合,從形式上看它由兩部內容構成:一是材料;二是設問.近幾年高考主觀試題幾乎全部採用了這種形式.

另:問答題類型之劃分,雖因標准不一而各異;但主要可分三類.

(1)論述題

論述題要求考生運用唯物史觀對現象、事件、人物、觀點進行論述或評述.它可分為縱向考查為主的題目(以時間為序)和橫向考查為主的題目(以空間為序)兩類,一般都具有「大跨度、高概括」的特點.答案一般由述(敘述史實)和論(分析問題、提出觀點)兩部分構成;可先述後評、先評後述、邊述邊評.

例:墨子說:「欲天下之富而惡其貧,欲天下之治而惡其亂,當兼相愛,交相利.」又說:「(戰爭)春則廢民耕稼樹藝秋則廢民獲斂,……百姓飢寒凍餒而死者,不可勝數.」就上引言論,指出其思想核心,說明其社會根源,並分析其積極意義.

(2)論證題

論證題要求依據史實,運用唯物史觀對某些觀點進行分析論證,用以考查考生的論證能力.它可分為觀點論證題和材料論證題(用歷史材料來體現觀點)兩類.其答案要求觀點正確,史論結合,言之成理,論證有力.

例:英國政治家帕默斯頓說:「我們沒有永恆的盟友,也沒有永恆的仇敵,只有永恆的利益.」這句話概括了英國長期以來的外交思想.聯系從法蘭西第一帝國建立到20世紀20年代英法關系變化及其原因,說明英國的對法政策怎樣體現了這

一思想.

(3)比較題

比較是確定事物同異關系的思維過程和方法.比較歷史事件、歷史現象的異同,是要求考生能夠對問題進行歸納、整理、鑒別、分析,旨在考查比較和辨析事物的能力,它可分為類比題(同類或相似性質事件的比較)和對比題(不同或相反性質事件的比較)兩類;換個角度又可分為縱向比較和橫向比較兩類.解答時要注意選擇適當的比較角度,分類對應比較,文字要概括.

例:19世紀末中國維新變法思想的基本內容是什麼?與18世紀法國啟蒙思想相比,兩者在促進社會變革的作用上有何不同?為什麼?

二、問答題的結構及其作用

1.問答題的結構.任何一道題意明確、表述完整的問題都有四項基本構題成分,即:提示項、限定項、中心項、求答項.

2.問答題結構的作用.

(1)提示項:限定解答的方式,包括考生答題的思維方式和表述方式.

(2)限定項:指定解答的已知條件,例如:時間、空間、史實、觀點、引語等.

(3)中心項:規定解答所依據的內容.中心項千變萬化,無一相同.它涉及到政治、經濟、制度、人物、國際關系等各種知識領域.中心項是構題的核心部分,其他三項都從屬於中心項.

(4)求答項:指定解答的「未知」項目.常見的求答詞語有原因、經過、結果、性質、特點、意義、影響、相同點、不同點等.還有「哪些」、「如何」、「什麼」、「怎樣」、「為什麼」等,既是求答詞,又是提示詞.這四項結構共存於題目之中,它們出現的次數不一,先後位置多變.但四者互相依存,合理統一,共同發揮考查能力的作用.

三、解問答題的讀、審、答

1、讀題:對題目要全讀、細讀、多讀,領會材料題意.

2、審題是解答問答題的至關重要的一步.在高考中有許多考生答題情況很不理想,究其原因,除了知識和思維能力上的缺陷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沒有審明題意和抓住思路,答題亂了套,甚至答非所問,即使掌握了充分的知識也起不了作用,如何審好題應注意以下幾點:考生臨試審題是科學知識和思維能力在短時間內綜合、靈活的運用.考生能不能很快了解題目要問什麼,要你回答什麼,能不能對試題進行深入地發掘,實際上也是一種信息處理能力.審題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審要求.審題首先明確試題的具體要求,要學會分析試題的結構成分.一道完整的、題意明確的歷史問答題在一般情況下由提示語、限定語、主幹語(也叫中心項)、答項語四種成分構成.分析清楚試題的結構成分,就可完整准確把握題意.

第二,深入發掘題意,突破重點難點.

第三,審題型.審題時還應判定該題屬於何種題型.如前所述,歷史問答題大致分為敘述題、綜合題、分析題、比較題、評述題、材料式問答題五種題型.不同類型的試題,各有不同的特殊要求,答題形式和方法也不盡相同.因此,判定題型對加強答題的針對性是有幫助的.另外,一道試題如有幾問,那就要注意這幾問是否屬於同一題型.因為一道有幾問的試題,不同問屬於不同題型的情況並不鮮見.

第四,審求答重點.試題的問法,提問的方式、角度不同,答題的重點也就不同.確定答題的重點,有利於詳略得當地組織材料,科學分配答題時間.

3、答案規范化.

第一,觀點正確,史論結合:觀點正確,史論結合是解答問題最基本的要求.「史」是指具體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論」是指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概念或觀點.史論結合,就是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去分析史實,得出正確的評價或結論,做到材料(史實)和觀點相統一.敘述史實是答題的基礎,好比「畫龍」;簡要的分析、評論是答題的靈魂(即考生的立場和政治方向),猶如「點晴」.答題既要反對缺乏分析的材料堆砌,也要反對缺乏史實的泛泛空論.

第二,敘事有序,論證有力:歷史問答題各種類型題雖然各有其特徵和能力考查的側重點,但解答時都離不開史實的敘述和對歷史問題的分析、評論、論證.敘述史實要有序,或按時間順序,或按空間順序,或按邏輯順序,切忌雜亂無章,顛三倒四.分析史實,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論證某種觀點正確與否,要抓住要點、切中要害,要言之成理、論證有力.

第三,詳略得當,要點全面:試題要求的重點,應該多寫詳答,將各要點,諸要素交待清楚;非重點部分就須少寫略答,以繁中求簡,雜中取精.這就是要答題「要點化」.當試題涉及到很多時,答案的每個要點就要簡明扼要;試題要求的內容較少,答案則應相對比較詳細具體.

第四,文字准確,條理清楚:有些考生採用「多答戰術」,不管與題意有關無關,讓閱卷老師去「揀破爛兒」.這都是不可取的.好的答案在表達上應力求文字准確、簡煉.這就要學會提煉和概括.另外,在答案編寫形式上,要根據題意和答案內容分段,每段之中的每個要點前面必須有數碼序號,做到「段落化、要點化、條理化、序號化」,以求層次清楚,使人一目瞭然.

第五、認真檢查,及時更正:對題目和答案要認真而嚴格地檢查一遍.看審題是否偏差,題意是否抓准,要點是否齊全,答案是否完整.通過檢查,應及時更正,做到對題作答,要點分明,書寫規范,亦無錯別字.

願意選滿意回答就選 是復制的

『拾』 歷史主觀題答題技巧

主觀題(材料題為主)
1、總體思路:聯(聯系課本、筆記內容,尋找是否有依託的內容和觀點,然後迅速簡單記下稿子上)→→找(找回材料,印證材料是否有課本提及的觀點,逐一標示出)→→聯(對材料與課本吻合的觀點,答題時盡量聯系用上課本觀點、專有名詞)
2、具體步驟:明(明中心)→→審(審問題)→→劃(劃材料)→→聯(聯答題)
(1)明(明中心):無論題目有多少問,都總是環繞一個中心設題的。明確中心後,每問都必須環繞此中心作答,不能脫離。明確中心方法有四:①瀏覽全部的問題,看從哪一板塊、哪一具體問題設題;②緊盯材料的出處:標題、注釋(尤其是時間、人物、著作等);③抓住中心句:通常在段或句的首、尾、中;④根據材料大意自己提煉。
(2)審(審問題:三審一挖不分割):
①審清題目能力要求(論?述?比?評?析?尤其是比,技巧性最高)
②審全求答項及分值,依此定分點及觀點(答點≥分值)。尤其要注意結合**(如背景)列舉(或評價)**(如措施)此類問法,別忘記要答結合後的求答項;
③審准答案來源及答題的范圍(如時間)、方向(政治?經濟?文化?),以防止答非所問。答案來源有以下三種情況:a、根據材料﹡﹡回答,則答案從材料中即可提煉完整;b、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則答案既要從材料又要結合課本所學提煉;c、請回答,則答案來源同②。
④挖:盡量挖掘題乾的有效信息,答題時務必將之變為答案。例:07年廣東高考29
要求用不同的符號將求答項、能力要求、答題范圍及方向在題干中一一標示出。
⑤不分割:要將各問當作一個有機整體思考,因各問環繞一個中心設題的。
(3)劃(劃材料):根據問題中的求答項,在材料中用不同的序號及線條將各求答項觀點分別標示出來。要求:必須要逐段、逐句分析提煉觀點,尤其是短材料更應該如此,一句話往往包含一個或一個以上的觀點。(一般以句號、分號、省略號為依據;尤其是要注意省略號兩側的語句;部分答案可能就是句子的縮寫)
(4)聯(聯答題)
①運用好「聯→→找→→聯」公式
②因各問環繞一個中心設題的,所以注意前後問是否有遞進關系,前面的問往往為後面的問提供答題的思維方向(或許,回頭就是答案)
③簡潔作答:點多、面廣、話短(答案組織:a、擇錄材料中的某些短句、字詞,但不宜過多抄襲長句;b、聯系利用課本的經典結論或觀點;c、自己歸納、提煉,盡量用上專有名詞、習慣用語。)
④先概括(多用專有名詞、習慣用語),後分析;史論結合;
⑤注意格式及版面:點化,標號,求答項等;整潔
⑥不要串題(隨意對換題號);不要留空。

閱讀全文

與歷史主觀題一般回答什麼問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9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7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79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3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5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0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9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4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5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2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