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如何構建高效的初中歷史歷史

如何構建高效的初中歷史歷史

發布時間:2023-02-14 23:18:37

1. [轉]淺談如何構建初中歷史的高效課堂

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如何讓學生「動」起來——淺談如何構建初中歷史的高效課堂 開展「高效課堂」活動研究一年來,我們歷史教研組就「如何在高效課堂中實現有效教學」進行了研究,我認為只要立足於「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動」起來,是提高歷史課有效教學的最佳途徑。在課堂教學中,「動」存在著師生間的互動和生生間的互動。那麼,如何讓學生在歷史課堂教學中真正「動」起來呢?一、轉變教師角色,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 我們要想使學生在歷史課堂教學中真正地「動」起來,必須轉變教師的角色,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新課程強調,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參與者、引導者、促進者和合作者,教學過程是師生互教互學、主動開發、共同提高的雙向交往互動的創造性過程。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整體素質的發展為本,兼顧優秀生、中等生和後進生,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讓歷史課堂教學充滿活力、情趣和智慧。交往意味著平等對話,教師將由居高臨下的權威轉向「平等中的首席」。教師在學生自主學習、討論、觀察時,認真地看,積極地聽,設身處地地感受學生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隨時掌握課堂中的各種情況,考慮如何指導學生更好地掌握學習方法。同時,教師還要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採用各種適當的方式,給學生以心理上的安全,精神上的鼓舞,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探索熱情更加高漲,使學生真正「動」起來。二、創設情景,鼓勵學生大膽質疑 我國宋代的教育家張載說:「學則須疑,學貴善疑」。李政道博士說:「學生最重要的就是學會提問,否則將來就做不好第一流的工作」。而傳統的教學往往是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回答問題,學生完全處於被動服從的地位。我們在課堂教學中應改變這種狀況,要培養學生大膽質疑,善於思考的能力,不妨把教師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轉變為教師創設情景,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讓學生「動」起來。在學生學習歷史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要盡可能的創設情境、鼓勵質疑,使他們有動力去觀察社會、觀察大自然,並且在觀察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從而使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得到更多的鍛煉和發展。教學中情境的創設可從問題情境、漫畫情境、教學手段情境、藝術情境等幾方面入手。由於本人是美術專業畢業的,所以在歷史教學中經常運用漫畫情境教學,如在講述八年級上冊《鴉片戰爭》一課時,出示漫畫:落後就要挨打。由此圖引發學生聯想、討論圖中被打者代表哪個國家?打人者又代表哪個國家?引發學生思考,得出結論:由於清王朝入主中原後,採取閉關鎖國政策,失去了通過對外經濟文化交往來發展生產力、提高綜合國力的機遇,卻造成了固步自封、愚昧落後、夜郎自大的心理,結果「落後就要挨打」,在戰爭中吃了敗仗。三、引導學生互教互學,學會協作求知 未來社會越來越注重個人能否與他人協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達自己的見解,能否概括與吸收他人的意見等。因此,培養學生團結、協調的群體合作精神顯得尤為重要。那麼,怎樣才能培養學生團結協調的群體合作精神呢?我認為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如在講解九年級上冊歷史《大河流域——人類文明的搖籃》時,我把課文內容列成表格讓學生分成4組尋找答案,找出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古中國四個文明古國的地理分布及特點、統一時間、文明標志物、共性等,學生帶著問題進行討論,整理、歸納答案。由本組的負責人公布最後確定的結果後師生再訂對答案。為了檢查每個小組的學習情況,全班完成此表後,由老師點明抽查各組的學習情況,如果小組內有一人回答錯誤,則宣布本小組學習成果不佳,各個小組為了使本小組不斷創優,都互相幫助、互相配合,爭取小組成員個個都掌握本課知識要點,通過這樣的實踐活動,合作、探究學習的氛圍形成,學生的學習成績也在不斷提高。四、調動學生,滿足學生表現慾望,讓學生在親身體驗活動中獲得快樂 如果說,現代學習方式的基本特徵之一是體驗性。那麼,這里的體驗是指由身體性活動與直接經驗而產生的感性和意識,它要求學習不僅要用自己大腦進行思考,而且還要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耳朵聽、用嘴巴說、用手做等。這就要求教師善於調動學生,讓學生整個「身心」動起來,讓他們在活動中解讀知識、理解知識、掌握知識,這時的教師應是一名組織者、管理者。1.在動中求知 在教學《輝煌的隋唐文化(一)》講述趙州橋的設計特點時,讓學生把趙州橋和江蘇蘇州寶帶橋、頤和園的玉帶橋及所在家鄉的橋進行比較,讓學生用線條勾勒出橋的大致樣子或形狀。學生一下子來了精神,有的畫出了雲南的麗江黑龍潭橋,我及時引導學生總結它的特點:多拱橋,坡度較小,橋上行走方便,具有一定的觀賞性。還有的畫的是我們安團的木板吊橋……。學生都踴躍參與到分析橋梁設計特點中來,儼然一個個小建築設計師。設計此類教學環節,學生充分體會到了動手的樂趣,在掌握本節課的內容後又有了意想不到的收獲——夢想做一個橋梁設計專家。2.辯論中求知 在講述《法國大革命》中的拿破崙帝國時,學生對拿破崙是英雄還是戰爭狂人爭論不休,我隨機改變教學思路讓學生課堂即興辯論:「我看拿破崙」,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紛紛參與,一個個都成了小辯手,成為課堂的主人。此次辯論學生不僅得出了自己心中的滿意答案,知道了評論歷史人物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為以後的歷史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以上只是我在構建高效課堂中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我相信只要廣大歷史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思想,不斷探究初中歷史的教法學法,一定會大大提高初中歷史課堂的教學效果。

2. 怎樣創建初中歷史教學的高效課堂

歷史是一門極具魅力的學科,其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知識結構讓學生通宵古今,還能夠以史為鑒來讓他們明白,現代生活當中的一切是如何起源與發展的。

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活動中,如何體現出歷史學科的重要性,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實現對學生歷史素質的培養,一直是初中歷史教師的所探尋的重要教學目標。

為此,筆者在實際工作當中充分強調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從學生的實際學習角度出發,為學生們製作出了符合他們認知水平的、符合教學大綱要求的課堂教學內容,在實現對學生知識教育的基礎上,進一步的提高了歷史課堂的教學效果。

一、提高歷史學科的教學地位

歷史學科是各個學科當中非常重要的學科之一,由於其具有一定難度,所以其被安排在義務教育的初中教學階段。

然而,由於初中歷史教學內容較多,學生很難將知識內容通通記在腦海中,所以其在中考的考試形式當中是開卷。

開卷考試形式的設置,使得學生、家長甚至是學校都會對歷史學科產生錯誤認識,在部分學生和家長眼中,「語數外」是三大主科,閉卷考試,最為重要;物理、化學是副科,閉卷考試,所以也很重要;歷史、政治學科為開卷考試科目,開卷好得分,重要程度最低。

這種情況的出現是傳統應試教育下的悲劇,教學水平越高的高中其錄取分數也越高,這使得學生、家長都過分重視分數,在歷史課堂上經常會出現部分學生學習其他科目的情況出現。

試想一下這樣的歷史課堂如何能實現高效?有如何實現對學生的培養呢?因此,想要實現初中歷史的高校課堂,就必須要提高歷史學科在初中教育階段的地位,改變學生、家長對歷史學科的重視程度,這是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前提,同時也是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活動開展的基礎。

二、培養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任何教學活動當中只有激發出學生對學科的興趣,才能夠讓他們主動地去吸收和接納知識,歷史學科亦是如此。

從目前的初中歷史教學情況來看,很多課堂教學活動都是以教師為主,學生為輔而展開的。

學生在歷史課堂上的學習行為是被動的,因此學生根本提不起對歷史學科的興趣,部分學生甚至連對歷史學科的正確學習態度都逐漸喪失。

盡管教師在講台上不遺餘力的揮灑著辛勤的汗水,但實際教學效果卻微乎其微,很難與教師的辛勤付出形成正比,就更不用提高效教學了。

其實這種情況的出現,與學生缺乏對歷史學科的學習興趣有著至關重要的聯系。

從學生的角度來看,首先,歷史學科中考的考試形式是開卷,相對而言難度較低;其次,歷史課程內容枯燥;再次,教師教學方法死板,這些因素的綜合使得學生很難提起對歷史學科的學習興趣,學習興趣的缺失自然就難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想要改變這一教學現狀,教師就應該在備課過程中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來為學生准備一堂生動、有趣的歷史課,讓他們在愉快的學習氛圍當中構建起自己的歷史知識結構,提高對歷史學科的興趣,進而實現初中歷史高效課堂的構建。

三、豐富歷史課堂教學的方式

其實,豐富歷史課堂的教學方式就是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構建學生的歷史知識結構而開展的。

教師可以根據歷史教學內容來為學生准備不同形式的課堂教學活動,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實現對他們的歷史知識教育。

筆者以三個小的教學案例為基礎,來闡述一下筆者的歷史課堂教學方式:

案例一:故事教學

教學內容:七年級上冊,第三學習主題《統一國家的建立》第12課「張騫通西域」;

為了更好的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筆者在進行該內容的教學過程中,始終以「故事」為線索來進行教學活動,在筆者講故事的過程中,學生們的注意力都非常集中,他們在聽故事的同時深刻的將相關歷史知識記到了腦海里,筆者收到了不錯的教學效果。

案例二:話劇教學

教學內容:七年級下冊,第六學習主題《繁榮與開放的社會》第4課「唐朝的民族關系」;

在進行該內容的教學過程中,筆者將「文成公主入藏」這一重要歷史活動改編成了話劇,並讓同學們全部參與到話劇當中來,性格外向喜歡表演的學生讓他們演出,性格內向的學生筆者讓他們與自己一起進行話劇籌備。

話劇演出時,筆者邀請其他任課老師來觀看,使他們更加充分的認識和了解學生,認識到每一個學生的特點,從而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

而學生們則是在愉快的氛圍內完成了話劇演出,並將相關歷史知識牢牢的記在腦海里,總體來說此次教學活動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三:開放教學

教學內容:八年級上冊,第四學習主題《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

抗日戰爭是中國走向獨立的重要標志,所以筆者在進行該主題的教學活動中以開放教學方法來進行的。

在教學之處,筆者讓學生回家收集一些抗日戰爭資料,可以是一個抗日戰爭故事,也可以是一個抗日戰爭歌曲,總之是有關抗日戰爭的資料都可以。

之後在教學過程中,筆者以學生們收集的抗日戰爭資料為線索,來進行了相關內容教學,對於一些學生沒有收集到的資料筆者則是加以補充。

在這種教學方式下,每一個學生都深刻的認識到日本踏我國土、毀我家園的罪行,

3. 如何構建初中歷史的高效課堂

、轉變教師角色,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 我們要想使學生在歷史課堂教學中真正地「動」起來,必須轉變教師的角色,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新課程強調,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參與者、引導者、促進者和合作者,教學過程是師生互教互學、主動開發、共同提高的雙向交往互動的創造性過程。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整體素質的發展為本,兼顧優秀生、中等生和後進生,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讓歷史課堂教學充滿活力、情趣和智慧。交往意味著平等對話,教師將由居高臨下的權威轉向「平等中的首席」。教師在學生自主學習、討論、觀察時,認真地看,積極地聽,設身處地地感受學生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隨時掌握課堂中的各種情況,考慮如何指導學生更好地掌握學習方法。同時,教師還要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採用各種適當的方式,給學生以心理上的安全,精神上的鼓舞,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探索熱情更加高漲

4. 如何實現初中歷史課堂的高效

一、師生關系融洽化
「就教育教學質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很重要的一點是看師生之間的關系如何?」這是著名教育家贊可夫經過多年研究得出的結論。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課堂之中和課堂之外師生關系的好壞。融洽的師生關系有助於創造和諧的課堂氣氛,這需要教師在主觀上做積極地努力。教師要做學生的貼心人,要了解他們的心理特點,關心他們的學習﹑身心健康,體諒他們學習中的難處,尊重學生的思想,善於激勵他們。在歷史課堂教學中,面對成績參差不齊的學生,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思想,不要挫傷他們的積極性,尤其對成績較差的學生,教師的態度要慎重﹑委婉,不能放棄對他們的努力;教師要努力尋找他們的閃光點加以鼓勵,幫助他們樹立信心;給他們介紹一些好的學習方法,和他們建立一種融洽的關系。師生的融洽關系使學生感覺到課堂氣氛輕松,表現出願意配合老師的教學,從而使教與學的活動得到良好開展,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
二、目標設置合理化

課堂教學目標的設置要切合實際,符合學生發展需要,使目標處於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教師在設置三維教學目標時,首先要研究課標,准確理解課標要求,根據課標要求再把握教材,分析挖掘教材,找准「課標」與「教材」對教學目標的要求。其次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要適合學生的學習需求,目標應明確具體,而且可操作、能達成。例如學習八年級上冊第一課《鴉片戰爭》時,我們可將目標設置為通過本課學習,讓學生了解和認識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給中國社會帶來嚴重危害,並由此發動侵略中國戰爭的基本史實;掌握林則徐維護中華民族利益,進行虎門銷煙的壯舉;認識中英《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及其對中國的影響。當然在教學目標的設計上切忌追求面面俱到,顯得冗長繁多,難以實現。最後還要根據學生的差異性制定分層目標,關注弱勢學生,從最後一名學生做起,只有人人都獲得進步和發展的課才是高效的課。
三、課堂教學情景化
高效課堂教學結構應該是「在情景中展開,在活動中推進」。由於歷史知識有過去性的特點,不能再現,更不能重演,所以這就需要教師創設多種教學情景,讓歷史課堂教學情景化。教師要利用各種教學手段滲透情感,通過對圖片、電視、多媒體課件的展示和學生表演等方法,渲染出形象生動、逼真感人的氛圍,多方面、多層次、多角度地喚起學生的注意,使學生身臨其境,從而讓學生這種氛圍中去感知和探究歷史。如在教學《明清的八股取士和文字獄》時,教師可以針對教學內容布置學生課下查找資料,編寫活動劇本——把看榜人不同的表情、動作展現出來,讓學生在表演中感受八股取士禁錮了學子的思想,既損害了儒學本身的發展,也阻礙了中國古代科技文化的進步。其直觀感受遠遠超過了教師的平鋪直敘。當然,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的方式:如讓學生走上講台當老師,就某一個專題的分組開展辯論賽,編排和表演歷史短劇,學唱歷史歌曲,編寫家庭史、社會史,舉辦故事會,撰寫學生小論文等等,這些都會讓學生感到有趣,也就會讓他們主動地學習歷史知識,最終達到教學的目的。
四、教學內容問題化
古人就有「不悱不啟、不憤不發」之說。高效課堂的教學內容必須問題化,即把學習知識的過程變為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問題是教學的起點,又是教學的歸宿,要在知識的關鍵點、能力的增長點和德育的滲透點設計一些有價值的綜合拓展等方面的問題。例如在學習七年級上冊第八課《秦的統一》時,設計以下問題進行探討:1、秦統一了哪些方面?又有哪些具體措施?你最欣賞哪項措施?並說明理由。2、秦統一的各項措施有怎樣的作用,又有哪些措施現在還在起作用?這種開門見山,從學習的課題入手提出問題,直入要害,緊扣重點,突出重點,教學便可以事半功倍。當然也不可過度設問、泛泛而問或無疑而問,因為過猶不及,無效提問會大大削弱教學的有效性。教師設計問題要具有探究性、開放性、貼近學生的實際,真正使教學內容問題化、問題答案要點化、要點內容條理化。
五、教學方式多樣化
高效課堂應實施以探究式學習為主體的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應該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狀況及教學條件選擇最佳教學方法。提倡教學形式的多樣化,積極探索多種教學途徑,組織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充分開發和利用課程教育資源,提供多種輔助性教學材料,以利於教學方法和學生學習方法的改進,特別要為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提供良好的條件。例如:開展課堂分組討論,舉行辯論會,舉辦歷史講座、講演會,對歷史上人物和事件進行評價,參觀歷史博物館、紀念館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考察歷史遺址和遺跡,鑒賞並仿製古代錢幣、兵器、農具、服飾等歷史文物,編演歷史劇,觀看並討論歷史題材的影視作品,撰寫歷史小論文等。
六、課堂小結條理化
高效歷史課堂中的課堂小結是對整節課堂內容的高度概括,是對本節課知識要點的歸納總結。在課堂小結中一定要通過歸納、概括使整節課的內容系統化和簡潔化,結尾歸納,條理分明,便於學生理解、記憶。當然,這里的歸納可以是傳統的教師總結,如通過幻燈片或電腦設計條目清晰的表格都可以起到較好的效果,也可以是在「以生為本」的理念引領下,可以給學生更多的機會,讓學生作「本課小結」,列出「本課小結」中各要點所包含的知識細目,並勾勒出全課的知識體系,便於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從而大大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
總之,構建歷史高效課堂,必須功夫下在課前,組織落實放在課中。

5. 如何打造高效的初中歷史課堂

長期以來,人們認為歷史科目就是死記硬背,把知識點背下來,考試就會取得好成績。筆者以20年的歷史教學經驗和對近幾年中考的關注,發現這樣的觀點是錯誤的。但在《新課標》的要求下,初中歷史考試越來越靈活,對老師和學生的要求越來越高。雖然初中歷史被人們稱為「副科」、「小科」,而歷史教學任務很重,課時安排少,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要在考試中取得較好的成績,提倡高效課堂就太有必要了。作為初中歷史教師,如何打造高效歷史課堂,我做了以下思考:
一、激發學生的興趣是高效課堂的動力。俗話說:「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每節課能否都有個好的開頭,直接關繫到這節課的成敗。如果教師一上課就照本宣科,平鋪直敘,就會使學生產生厭倦情緒,甚至成為催眠曲,因此必須講究開頭藝術。要盡可能一開始就引人入勝,把學生吸引住。要達到這樣的效果,教師必須依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精心設計好每一節課的開講導語,用別出心裁的導語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如在上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2課的時候,開始我就問學生「中國歷史上有一位,而且是唯一一位女皇帝,你們知道她是誰嗎?」有的學生說是武則天,有的說是慈禧太後,等同學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後,我才開始講新課。
捷克著名教育家誇美紐斯說:「求知與求學的慾望應該採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在孩子們身上激發起來。」 激發學生學習歷史興趣的方法和途徑還很多,如巧講典故,以奇引趣;精讀詩詞,以詩牽趣;編寫歌謠,以歌導趣;設置圖表,以圖增趣等等,只要經過教師精心設計,巧妙安排,就一定能在教學中充分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使他們的學習化繁為簡,變被動為主動,從而在充滿興趣的教學中,既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又增長知識,提高了教學質量,真正達到學史明志,知史做人的目的。
二、教師博覽群書是高效課堂的有力保障。
1、教師要熟悉歷史課標,能夠把握歷史課標,更好的運用歷史課標。 教師要有駕馭教材的能力。對考綱中註明的每章每節「清楚」,「明白」,「理解」,「掌握」「運用」熟記於心,知道每章每節在整個歷史這條長河中的地位,重要性。從而教師就能形成一種「刪繁就簡」的能力。這樣,在課堂上,教師才能夠就目前的考試,利用課堂僅有的40分鍾,強化重點。突破難點。
2、教師要盡可能多的研究試題,知道每個知識點的出題的方式、方法,以便在講課的時候把每一種問法告訴學生。如關於武則天的考點 「中國唯一的女皇帝是誰?「(最直接的問法).武則天為什麼受到後人的尊敬?(因為她繼續推行唐太宗發展生產,選拔賢才的政策,使唐朝社會經濟繼續向前發展)」政啟開元,治宏貞觀「是指誰的統治?只有老師了解了每一種考法,在教學中才會得心應手。
3、教師本人要經常充電,做到「與時俱進」。教師要關心時事,關心熱點,做到以史為鑒。
三、教師的課堂教學藝術是高效課堂的基礎。
1、歷史課堂教學要注重歷史主幹,解讀課題,把握脈絡,理順關系。如人教版《七年級下冊》隋唐時期的特點是繁榮與開放;宋元時期的特點是民族政權並立、民族融合加強;明清時期的特點是君權加強和社會危機。老師在授課時不能脫離這些主幹。每課的題目都很重要,老師須重點解讀:如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1課 「繁盛一時的隋朝」說明隋朝的特點是繁榮而短暫。又如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9課 民族政權的並立 遼、北宋、西夏、金、南宋政權的更替是難點,老師可以採用多媒體課件解決。
2、歷史教學要突出形象性、生動性與情感性的特點,引導學生的思維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針對學生愛聽故事的心理,教師收集、編寫有針對性的故事、典故、寓言等。用耐人尋味的故事導入新課,不僅可以激發學生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拓展思維,豐富聯想,開啟心智,而且還可以使學生領悟到人身哲理。如我在講「商鞅變法」一課時,用了「南門立木」故事導入。故事是:秦孝公任命商鞅為左庶長實行變法,商鞅起草了一個改革的法令,但怕老百姓不信任他,不按照新法令去做。就先叫人在都城的南門豎了一根三丈高的木頭,下令說:「誰能把這根木頭扛到北門去,就賞十兩黃金。」不一會,南門口圍了一大堆人,大家議論紛紛。有的說:「這根木頭誰都拿得動,哪兒用得著十兩黃金?」還有人說:「這大概是左庶長有心開玩笑吧。」大夥兒你瞧我,我瞧你,就是沒有一個敢上去扛木頭的。商鞅知道老百姓還不相信他下的命令,就把賞金提高到五十兩。沒有想到賞金越高,看熱鬧的人越覺得不近情理,仍舊沒人敢去扛。正在大夥兒議論紛紛的時候,人群中有一個人跑出來,說:「我來試試。」他說著,真的把木頭扛到了北們。商鞅立即派人傳出話來,賞給扛木頭的人五十兩黃澄澄的金子,一分也沒少。這件事立即傳了開去,一下子轟動了秦國。老百姓說:「左庶長的命令不含糊。」通過故事,同學們明白了誠信的道理,急切地想知道商鞅的新法令的內容,我趁機進入新課的學習。
四、好的課堂檢測形式是高效課堂的的保證。
歷史課課堂檢測應採取多種形式,教師要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布置適當的課堂練習題。筆者在教學中嘗試了以下方法:寫小論文。如在學習了三次工業革命後,我布置學生寫論文「工業革命利大於弊」、」工業革命弊大於利」(每班分兩組,每組一個觀點),通過資料的收集、整理、辯論,學生明白了「工業革命是一把雙刃劍「的道理。老師還可以根據課文的不同,即興提問:如「穿過時光隧道,某同學來到唐朝的濟南地區,他要到京城去趕考,問他走水路會經過大運河的那幾段」這樣的題涉及兩個朝代,一種制度科舉制。對學生吸引力大。
通過以上兩種方式的檢測,既讓學生掌握了知識,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參與活動的能力,達到了雙重效果。

6. 如何打造高效的初中歷史課堂

1,要讓學生懂得學習歷史的重要性,進而增強學生的歷史責任感。其次,課堂教堂不要過於死板,要靈活的給學生講解,並向學生推薦相關視頻,使學生能夠多渠道的獲取歷史知識。2,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排演歷史劇,使學生融入歷史情境中。4,對自己充滿自信

7. 新課改下如何構建初中歷史高效課堂

在初中歷史課堂的教學過程中,「低效」是經常出現的一大頑疾。

課堂的低效導致學生厭學、教師厭教,教師教得很苦,學生學得很累,使得原本生動有趣的歷史課堂變得毫無樂趣和生氣,學生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

因此,探索、構建高效課堂是提升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水平的必由之路。

結合高效課堂相關理論的學習和歷史課堂的教學實踐,我認為構建歷史學科的高效課堂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

一、精心備課,打實高效課堂基礎

1.認真學習新課標,准確把握教材編排意圖

如在中國古代史「政權分立與民族融合」這個學習主題下,列出三項內容標准:①了解三國鼎立形成的史實;②說出人口南遷和民族交往促進了江南開發的史實;③概述北魏孝文帝促進民族融合的措施。

第 ①項用了「了解」這一行為動詞,屬於最基本的「識記層次」。

「政權分立」是這一時期的重要歷史特徵,而三國的歷史是中國歷史上表現統一與割據矛盾最為典型的時期,很具有代表性。

在課堂教學中,應該抓住「統一」與「割據」這一矛盾核心,這樣我們都能把握住中國歷史上的這個重要歷史現象。

「民族融合」也是這一時期的重要歷史特徵,第 ③ 項用了「概述」這一行為動詞,屬於理解層次,要求教師引導學生理解這一歷史現象。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中「穿漢服」、「說漢語」、「與漢族人通婚」等措施,要幫助學生理解這些措施的實行,在語言和血緣上消弭了民族界限和隔閡,對於民族融合起到了直接的促進意義。

2.認真分析學情,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需要

初中歷史學科寓知識於教材的生動性和趣味性之中,歷史教師要抓住這一特點,設計好學生的預習方案,讓學生在對歷史故事、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的興趣當中完成知識的預習。

使課堂教學預習先行,實現學習前置和問題前置,教師由此根據「學情」作出判斷,設置教學環節。

課堂通過質疑、小組評價、當堂糾錯、矯正反饋等環節一步步達成教學目標。

學生通過參與課堂活動、達成目標的過程獲得方法、體驗成功,這就是高效課堂所要求的學生「進步」和「發展」。

二、認真組織教學過程,構建高效課堂

1.課堂提問要有思維價值,符合學生認知水平

在八年級上冊《戊戌變法》一課的教學中,老師為解釋變法失敗的原因,設計了下面兩個問題:⑴有皇帝撐腰,並得到部分讀書人支持的變法是否成功?⑵為什麼作為最高統治者光緒帝支持的變法會失敗?這兩個問題的設計遵循了循序漸進的原則。

第一個問題看似簡單,好像沒有思維價值,實際上它的價值在於為第二個問題服務,對第二個問題有啟發性。

學生通過討論可以獲得「沒有發動人民群眾」這一信息。

課堂提問把知識點轉變為探索性的問題點、能力點,通過對知識點的設疑、質疑、釋疑,激發學生主動思考,逐步形成學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對教材的分析、歸納、演繹的能力。

2.重視學法指導,形成學生的學習能力

例如歷史教材《大變革的時代》,由標題剖析入手,在方法上要引導學生怎樣去具體尋找思維的切入點、問題的探究點。

時代是具體指哪個歷史時期?推動變革人物是誰?變革的措施、作用、意義是什麼?變革的方向是什麼?變革的對象是誰?變革的動力是什麼?變革具備了哪些條件?通過這些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最終掌握學習方法,養成學習習慣,形成學習能力。

3.加強對課堂活動的管理,控制好課堂節奏

曾經聽過一堂年輕教師上的《張騫通西域》公開課,裡面有個情節是張騫拜別漢武帝前往西域,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表演,幾個表演的學生又是忙換裝,又是忙看詞,上講台後由於地小人多,「漢武帝」帽子又被碰掉了,笑的台上台下都合不攏嘴。

這樣的課組織的不緊湊,看似熱鬧,實際是混亂,大大降低了課堂的效益。

這種「表演」,對於課堂目標的完成幫助不大,學生從中也學不到什麼,甚至還會起反作用,耽誤了教學進度,影響教學目標的完成。

所以課堂上需要教師緊扣教學目標,做到課堂充實有效,重難點突出,教學環節安排也要有的放矢。

4.教師要敢於「放手」,真正實現高效學習

我在八年級上冊《辛亥革命》一課處理難點問題「辛亥革命的成敗」時,讓學生進行小組辯論,學生在辯論中除了得到「成」和「敗」的結論外,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有一個同學提出了自己的新觀點,「如果孫中山不把大總統的位置讓給袁世凱,辛亥革命是不是成功了?」這個問題提出的非常好,我當即表揚了這個同學。

圍繞這個問題,引導學生繼續探究,最終落在「反帝反封建的任務是否完成」這個革命目的上,真正到達了問題討論的作用,揭示了問題的本質。

這個問題的提出,說明學生認真思考了這個問題,敢於對歷史事實進行假設,是學生辯證思維的突破,突破了歷史遺存,突破了書本的禁錮,是「開放」課堂的結果。

但是,課不管怎麼上,我們總得實現一定的教學目標,必須明確這一節課應該讓學生在知識、情感、技能等方面有哪些收獲,讓課堂變得開放一些,採取多種方式授課,討論、辯論或者是通過角色演繹來讓學生掌握學習內容,以更好的學習方式實現教學目標。

歷史學習的內容很廣泛,對史料的認識也有一個過程,在歷史教學中,要擺脫僵化的思維模式,充分利用各種方式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以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總而言之,新課程下的歷史教學不能僅僅局限於學生的認識層面,更重要的是滿足學生生存發展的需要。

因此,在新課程的改革中,要求教師的教學觀念與教學方法要發生改變,順應時代的發展,重新形成自己的教學方式。

在歷史的教與學中,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從而使學生在獲得歷史知識的同時,情感、意志、能力、心理、思維能力、價值觀、人生觀等方面都得到全面發展。

高效課堂體現了對學生終身發展負責的態度,應該成為我們歷史教師孜孜不倦的追求。

閱讀全文

與如何構建高效的初中歷史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2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10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8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6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5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9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2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1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