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誰能告訴我通州的歷史,北京的哦
通州區位於北京市東南部,京杭大運河北端。區域地理坐標北緯39°36′—40°02′,東經116°32′—116°56′,東西寬36.5公里,南北長48公里,面積907平方公里。 西臨朝陽區、大興縣,北與順義區接壤,東隔潮白河與河北省三河市、大廠回族自治縣、香河縣相連,南和天津市武清縣、河北省廊坊市交界。緊鄰北京中央商務區(CBD),西距國貿中心13公里,北距首都機場16公里,東距塘沽港100公里,素有「一京二衛三通州」之稱。 2.地形地貌: 通州區地處永定河、潮白河沖積洪積平原,地勢平坦,自西北向東南傾斜,海拔最高點27.6米,最低點僅8.2米。其土質多為潮黃土、兩合土、沙壤土,土壤肥沃,質地適中。境內大小河流13條,運河蜿蜒,勢若游龍;潮白河碧波千頃,漁歌唱晚。三河三路兩側百米綠色通道頗為壯觀,形成天然生態屏障。 3.氣候特徵: 通州區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受冬、夏季風影響,形成春季乾旱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天高氣爽、冬季寒冷乾燥的氣候特徵。年平均溫度11.3℃,降水620毫米左右。 4.民風民俗 通州素為京東重要郊域,民風民俗深受京城影響。全區人口由21個民族構成,主要少數民族為回族、滿族,回族主要聚居在通州鎮南街、張家灣鎮和馬駒橋鎮。 區內市民居住環境以樓房為主,周圍鄉鎮多以正房為主形成院落。 鄉間時令節日依舊,春節、上元節、清明節、端陽節、中秋節尚有遺俗,其他各節日都搞紀念慶祝活動。 區內飲食習俗無明顯變化,農村飲食習俗與城鎮無異,小樓的燒鯰魚、大順齋的糖火燒和中華老字型大小通州腐乳世稱「通州三寶」,現今仍存在。 長城指北齊長城遺址,位於通州舊城南門外迤東窯廠村址處。西北--東南走向,長約150米,殘高近5米,頂建民房,坡被荊棘,飽經滄桑,古意盎然,人文風采顯赫,可謂鳳毛麟角。 東魏齊王高洋代魏稱帝建立北齊王朝,設都干鄴(近河南省安陽市北),南與蕭梁對峙,西同西魏抗衡,東有渤海屏障,北懼柔然侵犯,故於天保八年(557)自昌平長城向東南修築一條土長城,中徑狐奴(今順義),潞縣(今通州)、雍奴(今武清),直至海河。此重城與他處長城借山巒之險不同,而是傍河而行,先駢溫榆河至通,再順潞河(笥溝,今港溝河)至天津,河為第一道防線,城為第二道防線,河、城相濟,水陸相依,防範功能備致,才智更勝一籌。 隋文帝楊堅統一中國後,此條內長城失去存在意義,便開始平除之。明初,通州城區擴大,居民驟增,又遷民屯田,人丁漸旺,需建民房甚多,遂在關廂與鄉間建窯燒磚,以供需求。建在通州南關廂之窯廠,取用土長城熟土燒磚;堅固耐用。窯工在城頂建房以避水患,漸成村落而以窯地各為窯廠,由此,方才保存下村址處一段北齊長城遺址,別處盡盪然不見。迢迢數百里北齊長城僅余此處遺址,大放光彩。
記得採納啊